)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范文四篇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范文四篇。

他从风雨中来,眼中看见的是人民的苦难,怀中抱的是中国的希望。这是《觉醒年代》中毛主席的出场画面,短短的两分钟已足够让人明了因何这部剧能够爆火。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四篇《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一)

何为觉醒?就是突然明白了,明白了人为何物,为何而活?要怎样活?活成个啥样儿?社会亦然,国家亦然。

那是20世纪初期,是在封建帝制的尾声里,是在列强侵扰军阀混战的年代里,那个年代生活着我们的祖辈们,社会有明显的阶层之分,人有高低贵贱,尤其工人和农民,时时劳作却活得如猪狗一般,他们的身体和劳动成果被剥削着,思想被禁锢奴役着,想想都让人心酸!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一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使他们明白,他们是人,是创造了巨大价值的人!有着高贵的精神而非空有皮囊!人人都有吃饱饭睡好觉的权利!人人都有学知识长志气的资格!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应该是国家的主人而非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奴隶!

人为什么会觉醒?在那个年代觉醒?时机到了,因缘成熟了!那时的旧中国,人民头上有压迫身上有剥削,承受着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屈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码头工人整日搬运却只能以麻袋蔽体,农民整日劳作却只够纳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有人卖儿卖女求生存,那时候,人民,太苦了!有良知的人,能够深切体会到这种痛苦,有着悲悯情怀和纯净心灵的人,他们不想看见国家满目疮痍,不想让百姓人民再承受诸多的苦难。所以恰同学少年,所以恰伟人集结,中国人一个个开始觉醒!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历史的天空相继闪耀起来!

一旦觉醒,那是一种力量!一种冲破苦难牢笼的奋斗力量,一种为国献身的爱国力量!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准备收回对山东的自治权。当时作为合约国的美英法与日本同流合污,使得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得不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要将本该归还中国的山东的统治权转让给日本,而中国政府在日本的威压下竟然同意在合约上签字,此消息一经传出,众多的爱国人士义愤填鹰。

当时,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在北大竖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科学与民主的理念已经在全国学联迅速蔓延,许多有志青年如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人,纷纷成立和参加社团创建报刊杂志,弘扬新文化。

国难当头,陈独秀李大钊等迅速发文抨击时政,5月4日,北京大学3000多名学生联合其他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和街头演讲,主张科学与民主,呼喊着驱除反动军阀,抗议政府丧权辱国的行为,要求拒签巴黎和约。虽然京师警察厅和军队联合镇压,学生们屡遭被捕入狱,但他们志气高昂,爱国热情使他们无所畏惧越挫越勇。北京长辛店的工人们也在这时候觉醒,参与到爱国运动中来。一时间,全国各地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掀起了空前的高潮,国外爱国华侨也示威游行包围代表团所住大使馆给他们施压,国内国外的舆论和爱国运动结合,最终迫使中国代表团放弃在合约上签字,拒绝将山东的自治权转给日本,爱国运动取得胜利!

也正是这场运动使人们看清了中国的现状,看清了政府的真实面貌,不能维护正义还残暴镇压学生,这样无能的政府,给不了国家希望,也给不了人民幸福!

觉醒了的人要自己决定自己怎样活!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竖起来!人民要自己当家做主人!依据中国的国情,农民和工人一贫如洗,奋起反抗,去除奴役,丟掉锁链,正是工人的意愿!挣脱剥削,安定生活,不再流离失所,正是农民所期盼的!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还有与他们一起奋斗的仁人志士,这些先驱者带着推动历史进程的光芒,勇敢地担当起了改造旧中国的使命!一边认识自己一边认识社会,他们在求知探索中成长,终于在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带领工农阶级反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推翻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特别感慨先辈们无私忘我的付出,他们一边教学生一边做学问一边办报刊杂志还一边探索救国出路,自己的生活却极为朴素。李大钊刚从日本回国的时候,身无分文,看见街上一个孩子发烧无钱医治不惜把自己的衣服怀表拿去当铺当掉,想办法让他们夫妻给孩子治病。有一次一个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马上把要带孩子去吃饭的钱给了学生让赶紧教学费。每每看见剧中李大钊先生的付出,我就忍不住落泪……他生活的节俭,他和善的面容慈悲的情怀,对学生对工人对朋友的点滴支持,他的一生总是在给予在付出,竭尽所能地,去帮助所有遇到的有缘人,我深深为之感动。不是他富有,是他心中只想别人过得好,是无我的精神!

陈独秀先生不懈探索救国之路,号召一批思想先进的有志之士,以笔为戟,勇敢豪爽又诙谐地挑战腐朽的政权,先后五次被捕入狱,其子陈乔年陈延年二人也为革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前辈们信念坚定,一心为救国而活,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活!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当下,又何尝不是一个觉醒的年代?!

如今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却有许多人不知道该怎样活了?投机取巧的人被认为很有本事,无私奉献的人被许多人说成是傻瓜,生活中迷茫的人到处都有,人性中很多的纯朴都沾染了太多的无知。有多少人沉醉于金钱和奢华里而不自知?有多少人每天追名逐利不择手段?为自己的一点私欲而诬陷他人?有多少人因贪欲无止而身陷债务的泥潭?有多少年轻人因遇到一些学业上或情感上的挫折就寻死觅短?有多少人为争夺房产而闹上法庭置亲情于不顾?有多少兄弟相残多少夫妻反目?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懂得珍惜呀同胞们!爱国精神永续!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富强、民主,更要和谐、幸福。爱国就要意识到如何平衡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注重些精神财富。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有意识地去付出和奉献,而不是一味地索取甚至贪婪。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心安快乐,给社会风气添一抹美丽清明。会有许多人在金钱债务中醒来,会有许多人在情感纠葛中醒来,从各种各样的痛苦中醒来,醒过来就会决定要怎么活就不再迷茫!醒过来就没有了惧怕就有了勇气就有了担当!醒过来就会彼此去唤醒,一起健康一起快乐一起享受新时代的无限美好!

《觉醒年代》,重现的是历史,觉醒的是灵魂,英雄先烈虽身已千古,但音容笑貌精神信仰穿越时空犹在。我辈当感其心承其志,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自强不息!竭尽所能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二)

适逢建党百年,中央一台隆重推出了《觉醒年代》,详细介绍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中华民族新派从反封建到求共产的转化,在影视题材里第一次正面大张旗鼓的树立了陈独秀先生独立思考、个性张扬、奋发有为的形象。

从流亡日本反思国可以爱也可以不爱被愚忠派当做汉奸,到回国创立新青年杂志,再到入京任教将新青年转移到北京,被北洋政府逼迫从北京返沪,陈独秀先生倡导的民主和科学,振聋发聩,一时风头无两,激励国人。

觉醒一词,用的恰如其分。清末以降,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有封建士绅的洋务运动,有勋亲贵胄的君主立宪,有封疆大吏的东南互保,有神鬼颠倒的太平天国,有农民起义的捻军,有不明真相的义和团,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有张骞为代表的实业救国,甚至有袁世凯为代表的军政府复辟、张勋复辟……各派各流,粉墨登场,偌大中华,成了演练场,成了试验田。为国,时代精英和盲流们真是操碎了心。凡此种种,皆以失败告终。当那之时,知识分子的苦闷,不可为不大,竟连周树人,也无奈的沉迷故纸堆,考据金石,以古封今,麻痹自己!

大变革的年代,自然是风雷激荡,大变革的年代,自然是新旧交替。胡适之先生留美返国,一方面作为新青年的导师,首倡白话文、白话师,誓与旧文化旧文坛决裂并一战高低,另一方面娶老家安排的小脚女人,相濡以沫;李大钊先生一方面深入工厂,与长辛店工人交朋友,另一方面对家中一字不识事实上的童养媳宠爱有加;辜鸿铭留着辫子养着奴才,却娶了日本女人,说着流利的几国外语,驰名欧美;周树人一方面抨击着吃人的礼教,呼喊着救救孩子,另一方面又不违母命,和发妻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却不同床……凡此种种的纠结与扭捏,是时代的注脚!

新文化运动,白话诗文和小说,事实上降低了文化门槛和思想表达门槛,扩展了文化和文明的覆盖面,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将文化逐步的推向大众甚至结合工农识字班推向工农。文化,再也不是皓首明经的有闲阶级专享。

当代人说,风起时,猪都能飞上天。潮流来的时候,本着求同存异,新思想新文化在襁褓中总要团结奋进,战旧战古战当局,但潮流滚滚中,对于将来,同袍亦会有分歧。在倡导新文化反封建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甚至吴稚晖都能同仇敌忾,法国派、俄国派、美国派、无政府主义等等,都有共同的敌人,封建主义。在反封建的下一步发展上,大家产生了分歧,巨大的分歧,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归根到底,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五四运动中,李大钊最早发掘并激励了工人的力量,接触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认真思考了中国工人阶级弱小需要同盟的问题,陈独秀在武汉演讲中公然抛出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道路选择。一代人的集体智慧,逐渐凝结,慢慢滴灌中华大地。

经过了理论传播与思考、学习与讨论、学生与工人运动结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成熟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嘉兴的游船上,一个小规模的秘密社团建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经历28年风霜雪雨,中国共产党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觉醒年代》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劳工、为大众、为民族、为社会!观看此剧,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数次热泪盈眶!我为是这个伟大组织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我愿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肝脑涂地!

此致我亲爱的党!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三)

之前总是理解不了辜鸿铭先生作为一个从小远在国外长大,精通九国语言的人,为何会在新思想碰撞最激励的时刻,却选择蓄起鞭子做那“异端”,而直到今天看了《觉醒年代》,听了他的一番演讲,实实在在是醍醐灌顶,终于理解为何他踏遍全世界,还是中国好的“好”字为何意,原来对中华文化的“迷”从来不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旧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老先生实实在在学习研究所切身感受到的传统文化之于全世界的不同与独特,他将中国人与外国最大的不同的性格归为“温良”二字,实在是妥当,温良,不是温顺不是懦弱,那是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生于中国人骨子里头的精神,是发自内心的,用老先生的话来说,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在从前那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放眼偌大中国,前路迷沙重重,敢问路在何方?无人得知。可就在那样一个望不到头的时代,新制度屡战屡败,旧制度反复抬头的时代,连保障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与温饱问题都困难的时代,居然都能有那么多的能人义士执着回国,奔走于为中国找寻新出路的路上,义不容辞,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的可敬!而更甚者,是我看到了每一个活生生的革命家的背后也有着他们心爱的小家,有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有尚在襁褓的小孩童,将历史撕开,从来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中国的革命,从来都不是说一说闹一闹的,也更不是简简单单地走给定了明确目标方向的道路就了事的,而是一种真真正正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凛然,是真心诚意为了这个国家好的赤子之心,当鲁迅先生说“在这样一个密不透风的铁屋里,大家伙会在熟睡中死去,可你非要去叫醒那几个尚有清醒意识的让他们感受这临处的痛楚,又当真正确吗?时,钱玄同答:如果喊几声我能叫醒几个清醒的人,你就绝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而只是为这丝毫不明前路的希望,就有那么那么多的人愿意为其不断尝试,赴汤蹈火,我不明白,我不明白在如今这样一个万物互联,到处都是机遇的社会,究竟还有什么能难得倒我们当代青年?我希望我们都能重新认识一番辜鸿铭先生所说的我们中国人身上的那份与众不同的精神,从而发掘出属于我们身上的血性,同龄朋友们,我们不是迷茫不是焦虑,我们是不自信,请相信,我们身上是有血性的!无论如今是什么遮挡住了我们头上的太阳,只要心中有信念,那希望的光芒就没法被遮挡!

《觉醒年代》观后感小学生作文(四)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已是令无数观众赞叹的大题材好剧,让人更高兴的是,接棒播出的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在全年龄段观众中受追捧,获得难得的9.1分高分。

如何去诠释跌宕起伏的时代大潮,如何精准呈现开天辟地的大事中的历史逻辑,如何鲜活塑造群峰般具有丰功伟绩的历史伟人,如何让镜头画面以饱满的张力和想象力服务于叙事和人物,如何精雕每一句台词以让观众沉浸其中……正在播出的《觉醒年代》,把巨澜澎湃的历史拍得细腻入微,把大人物拍得亲民可爱,又把热血沸腾与隽永诗意融为一体,好久不见如此酣畅淋漓的好剧,值得一遍又一遍细品。

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在国家和民族陷入生死存亡时刻,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激情,呈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深刻揭示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这部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通过影像再一次呈现了文献上对建党这段历史的描写,其思想内涵、精神感召力本身就很深刻、很强大。这部剧能被年轻人追捧,被年轻人不断地“催更”,关键是拥有强大的历史代入感和观看沉浸感,可看性非常强。

好剧每一个镜头都好。《觉醒年代》极高的艺术性体现在它的各方面,故事、人物、台词、镜头语言、美学风格、人文底蕴上都出彩,营造了非常高级的审美底蕴。

开篇定艺术基调,《觉醒年代》开篇前十几分钟就能看出这个团队的功底,以精巧细腻的镜头呈现出了波涛汹涌的大时代。连续出场的骆驼运输队、车辙几个镜头,就刻画出了风雨飘摇的中国。当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当西方已处在工业革命带来的船坚炮利的强大中,我们的民族还在遵循车同轨的制度,贯穿多个朝代的骆驼运输队还是主力,不变的车辙、古老的民族如何去应对时代的大变局?车辙的前方是道路,几个镜头就表达出整部剧“寻找道路”的主题。接下来就是北洋政府总统府的黄昏。曹汝霖会见袁世凯,天还亮着,却提着大灯笼,袁世凯“接受日本人的条件”,暗夜来临。镜头一转,则是一群迫切想要改变民族现状的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园,陈独秀、李大钊、章士钊和一群正在激烈争辩的年轻爱国学生亮相,陈独秀与志同道合的李大钊第一次见面后随即归国创办《新青年》,围绕《新青年》,钱玄同、刘半农、鲁迅、胡适等人陆续出场,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拉开帷幕。十几分钟的戏中,一边是混乱与倒行逆施,一边是热忱与救亡图存,一边隐喻,一边对比,拉满强烈的戏剧效果。

这部剧抓住了电视剧是“写人的艺术”这个核心,每个人物形象都独具风采,把每一个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个情感饱满的具体的人。剧中有很多群像戏刻画得非常精彩、有趣,很多戏份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北大辞退英国教授后,要组成“教授团”跟英国交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个小字辈邀请辜鸿铭出山参加教授团,这场饭桌上的新旧文化代表的碰撞拍得太风趣了,三个捧哏捧得辜鸿铭兴致大发,简直就是一场群口相声。各位北大大人物围绕思想、立场、道路等的多场辩论,也异常精彩。

除去非常成功的关照每个人物内心的群像塑造,该剧对主要人物陈独秀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诠释了人物的个性。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以在日本流亡的面目出现,蓬头垢面、潦倒到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但所思所想却是爱国、改变民众思想的大计。这个人物不拘小节,不修边幅,但性格中充满了闪亮的理想主义。《新青年》杂志谈成合作,他难掩喜悦,直接拥抱了雪地;在火锅店里,吃涮羊肉像陕西人吃面条,狼吞虎咽,洒脱不羁;他与两个儿子的日常也很有趣,放不下父亲的身段,但又时时关爱孩子。《觉醒年代》从个性、家庭、信仰追求上塑造出了一个丰富的陈独秀形象。

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戏都非常精彩。比如,鲁迅就在《药》所描绘的场景中出场,人头落地,看客品评,血馒头救儿,遗老遗少们争论着砍头的刀不如大清的快了,路边的鲁迅沉默不语,进而发出铁屋之问、创作《狂人日记》。湖南长沙,满是泥泞的路上,商贩一车鱼被掀翻,青年毛泽东抢购到《新青年》,在雨中狂奔,一潭死水激起浪花……

《觉醒年代》太多的镜头语言中充满了隐喻、诗意营造等艺术风格。除了开篇的车辙镜头,剧中还有很多车辙,比如陈独秀居住的箭杆胡同中就有两条又深又长的车辙。导演用放生蚂蚁、飞走的青蛙、牛羊鸡鸭等各种小动物,以及火锅、美酒、瓜子等物的镜头特写来辅助表达,多意性、隐喻性表达信手拈来。该剧每集都有非常浪漫诗意的表达,比如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陈独秀到北大,蔡元培的三段入室戏拍得非常美,第一次两个朋友热情拥抱,被楼下的画家画入画中;最后一次,陈独秀端坐等待蔡元培的到来,深情对望,惺惺相惜。“三顾茅庐”戏份的镜头角度、背景音乐渲染真的感染人。

《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常年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是党史研究专家,这部剧他创作了六年才完成。编剧是研究文献的专家,该剧剧本的人物故事、台词就大多有来处,很多来自这些历史人物当事人的文稿讲话或作品,比如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演讲几乎照搬原文,鲁迅的“铁屋之问”也来自其作品,剧中各主要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诠释很多来自文献。一群老戏骨,完全凭表演实力、台词功底,把这些很书面、很文学的台词贴合到人物身上。

该剧服化道、场景搭建更是用心,复原搭建了三四百个场景,包括复原了一座北大红楼,连书柜都是一比一精雕细作复原。为营造时代感剧组煞费苦心,陈独秀院子里的枣树来自山东,北京胡同里飞起的尘土来自河北,剧中所有出现的当时的报纸,都是原作复刻,所有书籍也是一比一原作复制……这部剧真的是对得起它“精心雕琢画面,匠心诠释人物”的追求。这部重大历史题材剧,从各种层面来说都进入了新的创作维度,收获多少好评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