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1000字(集锦8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1000字(集锦8篇)。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大家或多或少都沉迷于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了更好地对作品进行理解,可以将感触写成观后感。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你是否会对写作品观后感而感到发愁呢?以下由我们收集整理的《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1

或许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国家的栋梁;或许是位生活中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也是社会的脊柱,都曾倾一己之力,践一生之诺,令整个中国为之动容。

星斗焕文章.一代航天人

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升天,伴随着那“五、四、三、二、一,点火”的口令,我们似乎看到了为祖国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孙家栋!

自己默默奉献,换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举国上下的振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背后,是努力的付出,是辛勤的汗水。五六十年代,条件何等艰苦,即便后来得过无数人的赞誉,但是当时状况,又有多少人忍受得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毫无怨言……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中国第一次探月工程……

不知孙老的一生与多少个“第一”密切相关,但他-----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忠义感乾坤.伟大平凡人

五六十米的距离,留下血染的脚印。不是为自己,却是为了别人,三入火海,救出20多名邻居,义无反顾,但自己却即将成“炭人”,这是一位英雄------王锋!

浓烟吞没了民宅,王锋住在一楼,自己本已经将妻子儿女带到室外,自己本完全有机会彻彻底底地逃出火海,却为了救人,自己命悬一线。本以为,牵动千万人民心的王锋可以顺利好转,但却突发肺栓塞去世。

也许王锋的妻子潘品说,王锋若是不这么做,也就奇怪了。因为他本来就将帮助别人视为自己的职责。王锋-----生命助人 火海逃生,高贵灵魂人心永生!

力克强劲敌.为国著功成

2004年雅典夺冠,历经12年坎坷,女排重夺闪亮金牌!在里约奥运赛场逆战东道主巴西,大家众志成城,一分分争,一场场拼------中国女排。

团结奋斗,永不言弃,这,是女排精神。国歌奏响,国旗升起,这;是国之荣誉。排球带着强大心冲击力,砸倒了一位位女排姑娘,但信念支持她们重新爬起。主教练郎平,主攻手朱婷,自由人林莉,老将魏秋月……她们都为中国女排谱写了新的篇章。也许,女排不像国乒那样连续数年包揽所有项目金银牌,但是她们依然有属于自己好辉煌!

面对对手的不可一世和全场观众的唏嘘声,她们力克强敌------征服体坛大世界,激励亿万中国人!

触动人们心底的柔软,使中华民族感动至深。感动中国!伟大,平凡,触动我的心灵。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2

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彭士禄隐姓埋名工作了数十年。49岁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基本失去了胃功能,只能靠一根鼻饲管提供营养。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搞核潜艇全靠“自教自学”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这句话彭士禄向来身体力行,从年仅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他就一直在履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专业是化工机械,他所有的功课全部是优秀成绩。毕业时,彭士禄获得了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1956年,彭士禄即将本科毕业,正逢陈赓大将访问苏联。陈赓把他叫到大使馆,跟他说:“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生改行学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毫不犹豫地回答。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100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在这种条件下怎么开展工作?彭士禄说:“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

身为副总工程师,彭士禄是基地技术负责人,但他与大家一样住“干打垒”,一起加班加点。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攻克了诸多重大关键技术,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

在彭士禄的带领下,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我国建造的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就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彭拍板”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彭士禄一生都勇于创新、敢当使命,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外号“彭大胆”“彭拍板”,他将对国家核事业的坚守转化为果敢行动的具体实践。

1967年,彭士禄来到位于祖国大西南的九〇九基地,开展陆上模式堆的建设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他总能一眼发现问题所在,当机立断拍板作决定,便有了“彭拍板”这个绰号。

“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说。他曾对其他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20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很长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

“核潜艇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干部集体努力的结晶。”彭士禄做到了在工程技术上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名利晋升、提级授奖上,却坚持“越糊涂越好”。20**年,彭士禄以全票通过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当彭士禄女儿问他此笔奖金100万元港币该如何处理时,他立马说了两个“不要”:一是不要奖金,把它捐给组织,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二是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奖励基金。彭士禄说:“此项荣誉和成绩不只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动力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奋斗、艰苦拼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群体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所以这笔奖金应该奖励那些为核动力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精尖人才。”经组织多次说服后,他才同意命名“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奖励在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

深藏功名为国为民

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堆到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都留下了彭士禄辛勤的足迹与汗水。在他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一生里,彭士禄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他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核动力事业。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不要名、不要利,但要把核潜艇造出来、要把核电站建起来。他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必将激励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继续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以彭士禄为代表的一生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人,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3

顾诵芬与飞机的缘分,开始于少年时代。幼时随赴燕京大学任职的父亲迁居至当时的北平,日军轰炸中国29军北平营地的记忆至今清晰——“漫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早早将航空报国之梦埋在心中。

小学毕业后,顾诵芬就读于上海的南洋模范中学,他一直对飞机模型很感兴趣,父亲还为他从上海开明书店买了一批航模制作方面的书。梦想和兴趣坚定了他的方向,高中毕业时顾诵芬专门报考有航空专业的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全部被录取。最终,他选择就读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习惯,学会了探究方法。大二时,顾诵芬修读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课上,季先生只突出基本概念,联系工程实际,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运算,找到解决方案。这些训练为日后顾诵芬成为工程师打下很好的基础。

1949年下半年,国防的建设急需理工见长的大学生,不少优秀交大学子投身于国家工业建设,顾诵芬也登上北上的火车投身航空事业。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国使用的飞机几乎都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制造的,只能原样复制,对设计原理一概不知。那时候顾诵芬就已经意识到,“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任何主动权”。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建立,首项任务是设计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没有任何指导参考文献,经验技术和设备物资都极其匮乏,但他拿出交大学到的本领,一点一点解决问题。

当时也没复印机,他就买描图纸、三角板、曲线板描图,花了一个星期,基本解决原理问题;后来又把医务所废针管的不锈钢细头,焊一排在铜管上再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去做风洞实验……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首飞成功。

此后的岁月,他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肩担歼-8和歼-8Ⅱ的总设计师重任,在那些特殊岁月里,顾诵芬和同事们克服了巨大压力,攻克了无数难关。歼8战斗机实现首飞,却在随后的飞行试验出现强烈振动。为了搞清楚问题所在,作为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专业人员,顾诵芬不顾危险和他人劝阻,三次乘坐歼教六紧随歼8飞行,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气流情况。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过载,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抖震问题。

▼《感动中国》观后感之吴天一10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4

1958年,年仅23岁的吴天一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当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吴天一发现这些建设者都不同程度有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有的甚至因此献出了生命。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迫切地想要医治好这些身体有病痛的高原建设者。

然而,高原病当时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吴天一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应对之策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护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李晓东在宣讲会上说。

据李晓东介绍,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60多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每到一个地方,吴天一就问哪里的海拔最高。在他看来,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吴天一在进行高原病大调查时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车祸。当时他乘坐的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在开创和发展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过程中,吴天一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14处骨折,40多岁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年事渐高后,心脏还装了起搏器。

60多年来,吴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所创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

今年已经86岁的吴天一坦言:“现在我年纪大了,主要责任是带好我的团队,培养好年轻的接班人”。

王晋说,吴天一院士常常勉励他们——“时代在召唤、祖国在召唤、青海人民正展开双臂欢迎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走进大地,走进生活,你就一定会成功”。

“走进大地,走进生活”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进行高原病普查的时候,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

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吴天一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吴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一辈。就像院士所说,年轻一辈生在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拥有伟大的使命和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王晋说。

▼《感动中国》观后感之朱彦夫10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5

林俊德,一位军人院士、在生命即将结来时还在与痛苦折磨作斗争、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多年从事核试验研究,在住院期间还不忘工作,拒绝医院的手术,拒绝医院的重症监护,就为了整理和汇总一项重大发展的科学思路。为了工作,他宁愿死亡。为了工作,都没有来得及给自己的家属留言。他还说,他死后要葬在戈壁滩,要安葬在他工作那么多年的基地。为了祖国,他付出了他的一切。

他就像一株马兰花,一株不死的马兰花。纵死终令汗竹香,一个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康乃馨

陈斌强,一位语文老师。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自己苦一点也要把妈妈带在身边。”就是他,一个有孝心的语文老师。他的妈妈老了神志不清,并且一天比一天糊涂,不认识他甚至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知道他对她好,但陈斌强说只要这样就够了。他家里有一根带子,小时候妈妈用这根带子来背他,长大了,他用它来背着妈妈。他将妈妈每天都干的事清楚地列了下来,几时几分干什么,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学生也都以他为榜样。

他就像一株康乃馨。一株母亲之花。孝更绝伦足可矜,孝,一种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更是社会的良药。

一个人一朵花,就这两朵花,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6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颗崇拜的“星”。而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被称为“亚洲飞人”的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

苏炳添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田径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在2018年8月26日的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战胜亚洲各路好手勇夺冠军。2019年2月21日凌晨举行的2019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中跑出6秒49的成绩夺得冠军。由此看来,“亚洲飞人”这个称号,苏炳添真是受之无愧。

但我深知,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定有苏炳添辛勤的付出和流下的'汗水。

你瞧,这就是苏炳添在体育馆内训练的场景。他总是先慢跑热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准备活动。一切准备就绪,苏炳添换上了钉鞋,细心地用卷尺进行起泡器的调试,随后蹦跳了几下,深吸几口气,来到起跑器的前方,单膝跪地,做好准备。他两只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呈“八”字,紧紧地压在起跑的白线后,并抬起臀部。大约过了几秒,苏炳添后脚猛地一蹬,像一支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摆臂与抬腿下压的频率越来越快,直到冲过终点才慢慢减速,整个跑步过程令人叹为观止。此后,苏炳添还进行了不同长度的短跑训练,没有一丝马虎,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跑到最好。

跑步结束,苏炳添拿出一个小型摄像头,上面记录着他跑步时的视频,只见他在观看过程中眉头微微皱起,嘴里还不时嘀咕几句,像是在总结自己跑步时的不足所在。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压了压腿,训练才到此结束。

在学校中,我也参加了校内田径队的训练。苏炳添不仅是我崇拜的对象,更是我的榜样,他认真训练,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相信经过每天刻苦的训练,我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感动中国》观后感之陈贝儿10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7

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过我国核试验全部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在癌症晚期,依然以超常的意志力工作到生命的完结。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加入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的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了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又讲出了那句“我们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不久于人世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走向了办公桌,为他的生命谱写最后的华丽。

5小时后,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心愿。

临终前,林俊德要求:把我埋在沙漠。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篇8

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那时的飞机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日本飞机频繁在头顶上空盘旋,炸弹爆炸震得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顾诵芬说:“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就这样,报国的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顾诵芬10岁生日时,叔叔顾廷鹏买了架航模飞机送他,他视若珍宝。父亲见他这样喜欢航模,便也买了一架给他。最初的航空梦想,便从小小的航模上诞生。此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航空武器装备是现代战争的首战装备、决胜装备。建立独立完整并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航空工业,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1951年,顾诵芬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局。当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国家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GZ85.cOm延伸阅读

感动中国观后感锦集


如何提升撰写电影观后感的能力呢?观后感能够引发我们对电影创作和表达方式的思考,结合个人真实感受可以增强对电影的记忆。根据您的要求,我们整理了一篇名为“感动中国观后感”的文章,请在我们的网站上查阅更多相关信息!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2011感动中国,汇聚十位好人。感动中国走过十年,前后百位好人在这个舞台上用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在这十年里,有的人走了,比如丛飞,他帮助了许多人,最后走时,连背影都带着歌声;十年,有的人来了,比如志愿者徐本禹,他刚刚迎来了自己的孩子,面对着孩子,他承诺当孩子长大,也要当一名志愿者。

2011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包括了“两弹”元勋朱光亚,忠诚卫士刘金国,好书记杨善洲,烤肉串的阿里木,希望之翼张平宜,90岁高龄的吴孟超,坚守藏区的胡忠夫妇,最美的妈妈吴菊萍,孝女孟佩杰和无臂钢琴家刘伟。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一同站在“感动中国” 的舞台,每个人的背后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十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好书记杨善洲的事迹,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奉献的意义,远远大于索取。

云南保山市委原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在任期间,他始终站在两面派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88年退休后,他放弃了安享晚年的机会,拿着平时收藏的坚果,一起扎根山里,自愿植树。经过60年的学习,他带领我们白天种树,晚上在自己盖的小屋里休息。没有电。谁在铺着草皮的木板上呆了22个春秋,就领我们去植树

6万亩。2011年10月杨善洲因病与世长辞,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的林场也无偿上交给国家,但从未想过给自己的老伴和子女留一丝一毫的积蓄。

对于杨善洲的事迹,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看着杨善洲的感人事迹,我流下了眼泪,这不是我唯一流下眼泪的故事,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我不同的感觉,也许是杨善洲老人的行为,真的深深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好想看到了希望。加入社会后,像杨善洲这样有奉献精神的人多了,只追求自己利益的人少了。我们的世界不是很和谐吗?

从杨善洲身上,我懂得了奉献的无限意义。

现在的我,十三四岁,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好时代,所以我会好好利用,因为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会回来不及道别。实践很快,而且不等人,因此我便要好好学习知识,课余时间多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大脑和人生,等长大了,要向杨善洲那样,做个有文化,有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绝不要老师和父母失望!

感动中国,走过十年,经历太多,有欢笑也有泪水。像感动中国的主题曲“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每当响起这首歌曲,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有那样一种和谐的氛围。春天里,感动中国走来,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从这脚印中领略到了它的深邃;也有人说感动中国是一粒种子,在每个观众心灵里,慢慢的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果实,这果实,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它就是“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全中国有毅力、有爱心……的人们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无论是失去双臂仍不放弃梦想的或是照顾老年综合症的老母的坚强教师……他们的事迹都让每一个人从心底生出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动,何玥,一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12岁小女孩儿,她是那么善良,有爱心,

她在临近小学毕业时被查出肿瘤,痛苦地疗化让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并不为此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还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希望奉献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值得敬佩与感动的品质吗?虽然我们对何玥姐姐的离去感到伤悲,但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合二为一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感到欣喜。她来过,不曾离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正所谓何处春江无玥明,何玥的感动事迹会照亮人间各处,它的品质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还把老师捐助给她的钱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出去,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命运如此残酷,你却还是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带给所有人无穷的光明与力量。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2月19日晚,我端端正正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颁奖晚会。

获奖者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事迹却一样地打动人心。十位年度人物中,有为航天事业而毕生奋斗,最终却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的英雄罗阳;有在南海守礁20年,将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祖国事业的气象工程师李文波;有在山里行医20年,同甘共苦,见证了彼此爱情的周月华、艾起夫妇······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上课了,同学们坐在座位上,一脸期待地望向教室门口,等待着晚自习到来,等待着倍受他们爱戴的女教师张丽莉。在这里,所有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宝贝。每天,60多个“宝贝们”,都在晚自习课上快乐学习。

2012年5月8日晚,两辆肇事车因失控,冲向刚走出校门的四名学生以及张丽莉。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间,张丽莉来不及多想,她用肩膀顶开身后的两名学生,飞身一跃,又用双手猛地推开肇事车正对着的两名学生。当路人及学生反应过来时,张丽莉的双腿已被巨轮碾过,鲜血染红了大地······

四名被救学生安然无恙,张丽莉老师却躺在了重症监护室里,生死不明。同月12日,在持续昏迷四天后,她被紧急送往哈尔滨治疗。当医生用担架抬起张丽莉,推开大门时,早在门外守候多时的群众纷纷让开一条路,呼喊着为张丽莉加油,并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路上,一辆辆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亮起灯,为救护车指引方向。

最终,张丽莉康复了,但被迫高位截肢。尽管如此,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并没有沮丧,有人问她:“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30岁了,我已经和父母度过30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

看着张丽莉坐在轮椅上那种从容淡定的表情,我顿时就热泪盈眶起来了。多么伟大的老师呀!羸弱的身躯,却是让人感觉到高大伟岸。在危机来临之时,她根本没有去考虑自身的安全,凭着她瘦小的双肩,托起了四名学生重生的起点,自己却与死神擦身而过。这种仅凭直觉作出的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她心灵深处的高尚气节。如果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夜晚,我相信,她的选择依然如此。

通过观看他们的事迹,让我感悟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感动的力量却可以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向四面八方飘去,感染着你,感染着我,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感动”这个字眼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在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进一步了解了“感动”。

“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阿里帕?阿里马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她收养了19个孩子,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随着主持人此起彼伏的声音,我激动地拍起了手,泪水在眼眶中转动。阿里帕妈妈的博爱让我敬佩,也让我羞愧,我要努力也成为阿里帕妈妈那样有爱心的人。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阿里帕妈妈的母爱感动了。

“2009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张正祥……”他不止感动了我,还震撼了我的心灵。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坚决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作斗争,为了让滇池草清河明,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他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就是张正祥。我说,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一个破坏自己家的人难道不是疯子吗?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那位勇者无敌的农民的爱国之心所感动了。

回想起以前,我经常乱扔垃圾,破坏环境,使地球妈妈伤痕累累,希望地球妈妈能原谅我。现在,从这一刻起,我不会再这样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是普通的人,只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感动了中国;只因为他们奉献,所以感动了中国……我相信,今后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也会出现你我的身影。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不论是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长津湖的幸存志愿者、还是飞机航空动力的奠定人、为国家精打细算核动力研究人、无声玉满堂的清华博士、为脱贫空间而记录的媒体人、一双腿一只手的夫妻、跑出了亚洲速度的飞人、他们点燃了中华人民的身体血液,他门就像夜空中的明星一样璀灿。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他的贡献是如此伟大,杨振宁,邓稼先的好友,在美国学校期间,得知中国自主研发的核导弹他热泪迎眶回国报园,他为科研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明月共同途。

顾诵芬,小时候亲眼见证了卢沟桥事变,日本轰炸的场面,那一次他是被炸醒的,几年后到了上海又亲眼看到美国空军轰炸的场面他深刻认识到了空军的厉害,后面他到了北京工作、远离了上海,成为了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1969年7月5日,歼8成功降落,他从事飞机设计35年。为解决跨音速抖动振动问题之数次上飞机、他无私奉献,舍身的精神感动着中国人民

彭士禄,核动力研究人为研究核潜艇非常费心,当时中国没有核潜艇,后来在他的研究。核潜艇的心脏运动起来,为国家核潜艇事业贡献出白己的力量,为核潜艇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科研工作者的生活不像电视剧那么丰富多彩,他们每进步一点,背后都耗费的大量的心血。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生就是那么的短暂我们不能只想自己,我们也要向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感动的情绪,更是我们向前辈学习的种动力、一种号召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其中吴登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吴登云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医生。有一个婴儿,不慎落入火堆,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可完好的皮肤却损伤许多。无奈之下,父亲就把孩子送到了乌恰医院。吴登云看着惨不忍睹的小生命,感到阵阵揪心,决定马上手术。可是婴儿身上一半的皮肤都烧掉了,又不忍心动仅存的那些嫩嫩的皮肤。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孩子的父亲。父亲听后,吓得惊恐万状,连连说不行。吴登云想:那只好从我身上取皮了。护士们听了,都说:“怎么能从医生身上取皮呢?”护士们都不配合,吴登云只好自己动手。他从腿上总共取下土、种子,硬是在“生个娃娃容易,种活一棵树难”的帕米尔高原上,建起了一家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医院!我觉得吴登云很了不起,虽然来到条件艰苦的高原,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不顾自己、竭尽全力的工作、救人。连孩子的爸爸都不敢取皮救自己孩子,而吴登云却从自己身上取那么多皮救病人。像这样为病人献血、献皮的事,在他身上还有许多次,他说:“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吴登云在条件落后的帕米尔高原一干就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收录整理作文素材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文章仅供参考,不可复制粘贴,学习到方式方法才是真正的有所得,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作文素材2019感动中国观后感吧。

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事,让我们如此感动。

复课伊始,我观看了《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把自己的毕生才学奉献给敦煌石窟的樊锦诗奶奶,有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凉山的27位消防战士,还有在解放战争中屡获战功却默默无闻的张富清爷爷......在他们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那就是顾方舟爷爷。

因为我是亲身体验到顾方舟爷爷带的来福利的人。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有一次拿着绿色的小本本去卫生服务中心,但那次与往常不同,护士姐姐只给我服用了一颗甜甜的小糖丸,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给我注射。我当时高兴极了,在医院里竟然还有如此美味的糖丸吃。

后来从妈妈的口中得知,那颗小糖丸其实是脊髓灰质炎的活疫苗,它免除了我们接种的麻烦,最关键的是,吃了它我们就会对脊髓灰质炎这种能使人致残的病毒产生抗体。看着大街上那些因感染病毒而导致腿部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老人们,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拥有健康的四肢。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给我们几代人带来福音的顾方舟爷爷就是脊灰疫苗的研发者。

早在1953年,顾方舟爷爷就去了苏联考察,他发现了活疫苗服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于是他借鉴了中医的制药方法,把活疫苗放入小小的糖丸中,让我们几代人都得以远离小儿麻痹症的侵袭。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把自己还有不满一岁的儿子都当成了“小白鼠”,在自己亲自服用疫苗之后,又在自己儿子身上进行小儿服用实验。经过一系列的临床实验,证明了小糖丸的安全性,从此以后,中国脊灰的发病人数逐年递减。到了2000年,中国成为了无脊灰国家。从1957年到2019年,顾方舟爷爷在防治脊灰这条漫漫长路上跋涉了四十多年。

我非常庆幸自己有着健康的四肢,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顾方舟爷爷给我们几代人带来的福音,此时我的心中除了感激,还有被他执著的奉献精神所鼓舞。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我们的社会需要像顾方舟爷爷那样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舍己为人的精神,才换来了我们健康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为这些奉献者们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主题班会感悟

三(7)班杨雅羡

今天,老师为我们开了一个新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次班会,我了解了2013年汉字的先进事迹。所有入选的人物都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每个人的心。虽然很多人感动了我,包括工作到最后一刻的林俊德、捆绑母亲工作的陈斌强、守康班14年的高淑珍、最漂亮的老师张丽莉,但我最感动的还是积极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当她听说自己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他做出了一个父母和亲戚都无法理解的决定:

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要求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诊断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款,但她想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他的父母已经欠了10万元。但为了实现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补贴,也从未主动找到接受何玥器官抢救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还记得那触动心灵的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了,你从未离开,你用平凡生活的最后一闪照亮了世界。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想也许我们不能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他人努力,为集体努力,多奉献,少要求;多爱,少冷漠,我们的学校会更美丽,更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今晚,我观看了2017年,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大家,感动中华儿女。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领科学家团研究科学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弃在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带领乡亲们启程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赵久富;为灾区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记清;为了自己儿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爱陶艳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艳波。

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一起学习。因为有一次发高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了听力能力。这给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很多的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她给儿子去学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就这样,陶艳波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母子一起学习。经过不断学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应该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梦。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多少度眼眶潮湿,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度事业而无私工作,直到生命停止,令人敬仰,有的为家人、为别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中,成绩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国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体的血汗,全部的爱。

1、纵逝世终令汗竹香--林俊德

大漠,烽火,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豪杰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兵士的离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2、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蜜意,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3、何处春江无月明--何?

恰是名堂年华,你却悄悄离开。你捐出本人,犹如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幽香。运气如斯残暴,你却像天使一样翱翔。你来过,你未曾离开,你用平常性命最后的闪光,把世间照亮。

4、悲莫悲兮生分离--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毕生的惦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乡甜。少小离家,现在你回来了,双手发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5、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

毛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每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土壤一样纯朴,你洒下辛劳的种子,仁慈会成长成参天大树,生活。

6、动听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庶民打工,你换来大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记;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晓得你是谁,为了谁。

7、冰雪为容玉作胎--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未几,却让我们学会了很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抉择。

8、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听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义务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全部村落。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长使好汉泪满襟--罗阳

假如你没有分开,仍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盼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咆哮,不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我想,这一刻,有许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巨大的业绩。我想,这一刻,有良多人豪情磅礴,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激情。

固然,这只是一次评比,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忱。虽然,这只是十个一般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须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知己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光辉。

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建立了榜样跟模范。记住这些面貌吧,他们为咱们叫醒了心坎的狂热。这一刻,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我数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有一种泪,从你脸颊无声无息滑落,那是由于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坎,工作中、学习中,尽力感动自己,幸福快活生涯。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有公德心、帮助过别人的人,总会被别人记住、奖励;伤害过别人的人,总会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会伤害自己。所以**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2012感动中国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端上一杯清茶。

2012感动中国虽然已经举办了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的第一次,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在2012感动中国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有的是为了帮助穷人,有的是为了热爱自己的工作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就是胡忠和谢晓君。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

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对爱和信仰的坚持。他们帮助孤儿们一辈子长大。在物质繁荣的时代,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是不可战盛的。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隔着海峡,隔着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独的孩子,把无助的目光软化到世界的希望中。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她就是张平宜。为了一个低级群体的生命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命运,她勇敢地挑战和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他就是阿里木。据说贵州很少有晴天。阿里木的行为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她就是吴菊萍。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信仰混乱、价值混乱的新闻接踵而至。吴菊萍用她柔弱的手臂支撑着生命的奇迹,唤醒了公众的传统美德意识。

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在贫困中,她努力工作,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活力驱走各种不幸;在困难中,她坚守贫困,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虽然4000多天难以填满,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她就是孟佩杰。

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不仅是养母的勇气,更是千百万人心中的涟漪。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绑住他的双臂,当别人的眼睛叹息人生的悲哀时,他依然固执地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用脚在钢琴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他就是刘伟。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

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梦想,但10岁时的一次电击不仅使他失去了手臂,还剥夺了他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权利。

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他一生做过一件事,但这是新中国血液中最强大的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他就是朱光亚。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2011年2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

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

我相信这些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有许多人被这样感人的例子所感动。他们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良好的氛围就会传播开来。我希望我们也能成为这样的人-无私奉献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做一些感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他人、为集体、为家庭做点什么,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一个看过和接触过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正的清洁感,就像精神上的沐浴,同时,走路的脚也会更强壮,就像每年充电一样,一个有缺陷的电池再一次内在的充实,所以它可以养活自己,也希望能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中国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学校: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p>

系别社会科学系p>

班级:2011级法学2班p>

学号20110301087p>

姓名张雪彦p>

2013《感动中国》观后感

社会科学系法学2班张雪彦 ***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终于在2013年2月19日晚在央视播出了,那天晚上,我特地抽观看了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的坚持中,成就了非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中国人民。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长久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

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1、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2、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我母亲的记忆已经远去,但爱不会。它在我孩子们的怀抱里一代一代传下去。

3、何处春江无月明--何玥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了,你从未离开,你用平凡生活的最后一闪照亮了世界。

4、悲莫悲兮生别离--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5、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就像地球一样简单。如果你洒下坚硬的种子,善良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6、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为村民卧底,你吃尽了所有的艰辛,为人民工作,你从群众中得到了最大的甜头。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7、冰雪为容玉作胎--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比你大不了多少,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据说人生没有排练,但即使面对那一刻,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8、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有一片大海,祖国的风帆永不落下。

9、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10、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我想,在这一刻,有很多人在流泪,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行动来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带领我们走向新的荣耀。

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记住这些面孔吧,他们为我们叫醒了内心的狂热。这一刻,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我流了几次泪,不是说我不够坚强,而是有一种眼泪,默默地从你的脸颊上落下,因为它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2013年倡导正能量!这一次,我意识到孝道和善行是最重要的。我要追求的梦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而且必须有一个身体和灵魂在路上!加油!

在欣赏别人感动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感动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及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但更多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人,有尊严,有好有强的生活,你也更有勇气向前迈进。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相信每一个看过和接触过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正的清洁感,就像精神上的沐浴,同时,走路的脚也会更强壮,就像每年充电一样,一个有缺陷的电池再一次内在的充实,所以它可以养活自己,也希望能帮助别人。这是一种移动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去追寻这种力量,去发现生命的本质!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收录整理作文素材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文章仅供参考,不可复制粘贴,学习到方式方法才是真正的有所得,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作文素材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吧。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22》在其中14位伟大人物中,令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他——“陈贝儿”!

陈贝儿于1979年,6月14日的中国香港出生是一名中国香港女主持人,bma副总裁。他是中国香港第一代娱乐新闻主播,中国香港史上第一位采访奥斯卡等国际盛世的女主播。

当我看到陈贝儿的第一眼就觉得他好漂亮,看起来聪明伶俐,又当我知道了解了陈贝儿的事迹,更是让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佩感。

2021年,香港媒体人陈贝儿带着她仅四人的团队,她们带上好奇,踏上为期三个月的探访之旅,由海南出发、行经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宁夏等地方。

菲儿用12集高分纪录片《无穷之路》记录下内地扶贫故事。为探究悬崖村异地搬迁的原因,有恐高症的他来回两次攀爬钢梯,身体一度抖的不行,魏城县真实,他举着自拍杆,榴索过江。体验交通扶贫给村民带来的变化。

就是她带领着全村大几百号人走出贫困,给了很多人希望。

感动中国节目对她的颁奖词是:从霓虹灯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记录着这时代最美的美景。

这就是陈贝儿,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女英雄,我们应该向陈贝儿学习,向陈贝儿致敬。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700字通用


工作总结之家相关栏目推荐:“感动中国观后感”。

当我们百忙之中看一看电影时,直击人心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这时我们可以把心中的想法写成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如何通过观后感抓住作品的核心内容呢?为此,我们花时间整理了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1】

命运对刘伟是残酷的:十岁时因一场事故而失去双臂;当他学会游泳即将参加奥运会时却得了紫癜……但他在残酷的命运中却创造了无数奇迹:他曾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夺得两枚金牌;自学钢琴一年后达到了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破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是什么支撑着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坚定、不屈不挠的信念,是乐观想象的精神,是他对生命的负责,对生活的希望。他让我知道,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鼓舞我们勇往直前,同时我们要乐观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受到挫折时要像刘伟一样,心中要对自己说:“多大点事啊!”。

人人都是天使,刘伟也是。他只不过折了翅膀。但折了翅的天使依然是天使,依然能在自己心中飞翔。而让他起飞的那股力量,正是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人生的理想!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2】

吴天一是我国著名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实验室工作,曾让他全身14根骨头断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双眼在强烈的紫外线刺激下患白内障……

扎根高原六十载,他常年奔走为牧民群众送健康,每到一个地方就问“哪里海拔最高?”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这位84岁的老人,脚步略显迟缓,却目光坚毅,他脚下的高原印记着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奋斗的足迹。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这里他见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设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军的战友尤其让他印象深刻。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3】

每一年的感动中国,都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今年亦是如此。他们或是学术泰斗,或是热血战士,或仅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们的精神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感动中国,是一个符号,但它不只是一个符号,它是一种力量,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看完以后,热泪盈眶,让我们走近他们,叩问自我,再感动中找寻本真。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吴锦泉老人年过八旬,以磨菜刀、剪刀为生,老两口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在家中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捐给灾区,后来四川雅安地震,老人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挣下的辛苦钱捐出,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37000元,对每个人意义都不一样,对老人而言,是他几乎全部的积蓄,对受到他帮助的人而言,是继续生活的希望,对我们而言,却是一种崇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感动中国评价,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吴锦泉老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给与我们的是超越平凡的力量。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被誉为铁榔头之称的是中国女排现任教练郎平,早在1984年,主攻手郎平帮助中国女排打败了美国登上了冠军的宝座,1995年,正值女排队员新老交替,青黄不接之时,郎平担起了中国女排教练的重担,却累倒在工作当中。2013年,面对队友的逝世,“铁榔头”再次走马上任,本可以功成身退,却又一次接下重担,她为的不是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中国女排荣誉而战,为中国荣誉而战。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郎平随后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随着朱婷的一记扣杀,随着裁判的终场哨声,随着国旗的缓缓升起,郎平带领中国女排时隔11年站上世界巅峰,电视机前多少人为之震撼,感动溢于言表。郎教练,我只想对您说一句,我以你为荣!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现实版寻孤记在这里上演,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经历过孩子的一次意外走失后,体会到失去孩子的那一份无助的焦虑的心,2007年,夫妇二人建立寻子网站,张宝艳更是辞掉了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8年来,网站不断壮大,到现在志愿者已有15万之多,茫茫人海,搭建起一条条回家的桥梁。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以前无法理解孩子丢失为人父母当时的心情,随着慢慢长大,电影《亲爱的》、《失孤》里那种深深的亲情打动了我,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圆了一个又一个父母的梦,他们值得我尊敬,我也想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感动的人,也许再过多少年,人们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忘不了的,是背后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优良精神。让我们向他们看齐,从自身做起,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4】

在今天观看了《感动中国》,心有感触,每年都能迎来感动中国人的一天,那些不朽的事迹长远留长,心中所思,心中所想,那些不朽的人们在奉献着爱,一种爱的奉献,一种精神无限鼓舞着他们。

在看到一名老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的为祖国奉献难以忘怀的事迹,让世界都知道中国也能完成核事业,也能富强起来。这名朱光亚老人,在他有生之年中,无私爱着祖国,无私的奉献,心中万般感慨,他的细心铸就着一群人的工作,他的体现让祖国永远铭记着。

其实每时每刻的事迹都传播爱的思想,一种坚决的信念,还有一名年轻人的故事也让我有所启发,他的双臂自小遗失,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走上辉煌的舞台在世界留下痕迹,一个医学界的医生,一个年纪到九十多岁的军人,他的无尚情怀感动人心,医者仁心,他立足自身岗位,医病救人,“一双上帝之手”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他说过“能治病并一定好药就能治好,要配相符合的药,减轻病人的负担,得到好的医疗才是最好的”。

一句话小小的教育能让多少民众感觉安心,事迹天天传,爱心感动你我他,这些事迹也同时让我感到生命中奉献着爱,是一种品德,能在工作上立足本职岗位才是最好的表达。

看完这些事迹,我的成长又进了一步,时常回忆着这些感人事迹,虽然一件并不出奇的一件事,却具有巨大的含义,每个感动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一种中国人对于奉献的爱,现在我学会了成长必须牢记使命,克于职守,树立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奉献着对军队和祖国的一份信念。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5】

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一个伟大的老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所以他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学校决定将陈斌强工作地点从乡镇调到县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很佩服他对妈妈的一份孝心,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坚持一直背着母亲上下班,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让我顿时潸然泪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关于他的新闻,他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普通的事儿,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想来,也许是很多子女虽心里装着父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缘故吧?”

张丽莉,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2013年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现已逐渐康复。

我很感动,这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张丽莉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同学,他超级不喜欢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一段时间之后,那名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我觉得她很了不起,这时我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

观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6】

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过我国核试验全部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在癌症晚期,依然以超常的意志力工作到生命的完结。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加入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的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了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又讲出了那句“我们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不久于人世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走向了办公桌,为他的生命谱写最后的华丽。

5小时后,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心愿。

临终前,林俊德要求:把我埋在沙漠。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感动中国观后感(锦集5篇)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锦集5篇),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本次,感动中国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上天航天器研制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实际工程实践中,把“严慎细实”刻进了骨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一干到底,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特别能战斗”的姿态,持之以恒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从全局着眼,把小事做好,不断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石。无论是“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还是“长征五号”的一飞冲天,它们都见证着中国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见证着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不断攻关创新的韧劲。征程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坚持目标导向,瞄准瓶颈短板,以“排雷兵”的行动,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水平,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在无私奉献中赤心为国。心怀“国之大者”方能为民族复兴立身立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他们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爱国,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筑梦太空,任重道远,站在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我们要继续发扬航天精神,以高昂斗志阔步前行,不断建设现代化的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国核动力事业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一大批像彭士禄院士这样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的科学家。

回望历史,他们为了国家富强,选择上草原、进沙漠、蹲山沟、踏海浪,逆风而行,奔波于祖国大地,与炎炎烈日、凛冽风沙做伴,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历史,他们为了理想信念,选择隐姓埋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把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把国家置于安全之地。

历史是的老师。全党目前正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科技部明确提出,紧抓三个结合点,把学习领会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创造辉煌成就的历程、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科技界创造的伟大精神融入学-的全过程,推动-学习教育细化深化,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本领。可谓正当其时、针对性强、十分必要,必将为科技创新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深切缅怀彭士禄院士,就要把他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的科学家精神汇入到中国力量、中国梦想中,让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70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70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干部应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信念坚定,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其中,我最欣赏第二个人——陈斌强。

他八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照顾他们的三个孩子。为了不让他们失去三个孩子,她用布带把母亲和孩子连接起来。现在,他长大,母亲在58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而陈斌强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跑一趟,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有一次,他在学校上课,母亲因不识路而不知道怎么回家这件事后,陈斌强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来,并用那根布带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每天既要教学生,又要带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帮母亲上厕所,晚上哄母亲睡觉,还要给母亲喂饭,真辛苦呀。

他的颁奖词是: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孝更绝伦足可矜。

我真敬佩他呀,他每天不怕辛苦来照顾母亲,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3)

《感动中国 王峰观后感》

前不久,我有幸观看了电影《感动中国 王峰》,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王峰的感人故事。在电影中,王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从事环卫工作,每天默默地清扫街道,维护城市的整洁。尽管他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展现出了一种无私奉献与坚守初心的精神。观后感言,让我对王峰产生了无限的敬意和感动。

王峰的坚守初心让我深受触动。在电影中,王峰始终保持着对环卫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季,他都默默地为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坚守初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每一个岗位都有其重要性和意义,只要我们肩负起责任,恪尽职守,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王峰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峰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受到了真情。在电影中,王峰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家人,然而却选择了将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城市的整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善良与真诚。他的无私奉献让我深切意识到,社会因为有这样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存在,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王峰的无私奉献成为了我努力奋斗的榜样,让我懂得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王峰的感动不仅让我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让我意识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珍惜的重要性。在电影中,王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一种爱心和善意,他的每一个微笑和每一次为他人着想的举动都让我深感震撼。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成就非凡事业的可能性,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和热爱,就能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王峰的感动成为了我行为的引导,让我学会了更加尊重和珍惜身边的人,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电影《感动中国 王峰》让我对王峰这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充满了敬意和感动。他的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和对他人的关爱让我深受触动,使我得以从中汲取到了无穷的力量和正能量。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普通人背后的伟大与意义,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坚强、热爱和担当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4)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我深深的被里面讲的人物感动。

其中,有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她得了重病,已经被医生确定为不治之症了。她知道后给她的爸爸妈妈说:希望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在她去世后,她爸爸妈妈怀着悲伤的心情捐出了自己女儿的器官,完成了女儿的愿望。她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献爱心。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她问爸爸她是不是能自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爸爸说是的。她就把零花钱全部捐给了四川灾区需要帮助的人。还要求她的爸爸妈妈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

我深深的被小女孩的事迹感动,她从小就乐于助人,在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时还想到用自己最后一点力量去帮助别人。我要学习她助人为乐的品德,从小事做起,去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妈妈跟我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5)

观“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有感

曾经追随过电影,喜剧,然而有一天,却爱上了《感动中国》,追随着电视剧,每天都可以看到崭新的一集,追随着它,追上一集,便是一年。。。也许,我们从未想过,最美的电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

--题记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感动中国》,因为这首歌旋律的优美。更因为一个个事迹的感人。是啊,又是一个“好久没这样哭过了”,当你细心的去品味这么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这才发现,自己无论做过什么,都显得如此渺小,父爱,我还没有全心投入,职业,我也还未踏入,但是,作为一名学生,也并没有一个学习的样子,虚度,沉沦,原以为最生动的文字,似乎也不再占据你的眼球,原本周密无间的计划,凭着你的一句“明天吧”,便交给了未来。。。。。。

捐助一次,似乎稀松平常,然而要捐助一生,却也是一件难事,更何况,是您这样,甚至连起居自理都有些困难的老人?你的身躯,业已年迈,你的步伐,早已步履蹒跚,看到您踩着自行车,会高兴您的稳健,看到您家中的锅碗瓢盆,我在心中却暗暗泛酸,一封封的感谢信摆在眼前,一个个没人要的瓶子,还是安详的躺在您身边,就连那半瓶不知道是否过期的八宝粥,都能做您的一顿“丰盛”的午餐。。。我讨厌此时的音乐,带着一丝忧伤,我讨厌此时的镜头,动作开始放慢,我讨厌那些场景,它们已经变成没有色彩的老照片。。。

我更恨自己,恨自己的眼角,似乎有一场,不争气的洪水在泛滥p>

我很喜欢医学,喜欢他们的救死扶伤,喜欢他们的洁白无瑕,,也许,你会反驳,医院里面也有掺假,但是可以说,他是在众多职业中,最纯洁的了,不要因为个别,而诋毁了全部。。。我也是个愤青,每每看到伤医事件的发生,处死肇事者似乎也不解心头之恨,我“佩服”你的勇气,可你偏偏为什么总是选择没有任何反驳能力的姑娘。。。在准医院,至少我是清纯的,至少我现在是清纯的(谁敢保证未来变化无常)。

你也在这条路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想,各种**都不会少,你还是坚持到最后。作为医务人员,最骄傲的莫过于能够穿上那件洁白的工作服,作为医务人员,最开心的就是当年的患者现已健健康康。退休后的28年,您却没有让自己退休。。。

一张宝宝的照片,让你倍感欣慰,几个纸叠的玩具,却足以让你展放容颜。。。年迈的您,耳朵开始变背,耳朵变背的您,却给颁奖现场的严肃带去了片片欢乐,而谁又会想到,这就是您,在和这个世界告的别,从现场录制,到央视首播,您就在其中,离开了我们,您还是没能,看到自己拿奖杯的模样。。。屏幕逐渐变暗,然后显示1月22日晚上你在睡梦中死亡的消息。最后一句话是:

病人看完了,咱回家吧。。。我不知道我是否会因为生死分离而变得麻木,但那时,我哭了。。。

我们都是世界的过客。任何人都可以留下自己的脚印,深的,浅的,大的和小的。。。既然是留下,又何必责怪它太小,太小。。。。。。平凡的事迹,走过伟大,伟大的人生,但从平凡中,却是他们,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