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当我们历经磨难有所收获的时候,大家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记录内心所想,养成编写心得体会的习惯,能让我们未来在工作或学习中的条理更清晰。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得心应手?为此,工作总结之家小编花时间整理了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的二十大报告认真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统筹部署。整个报告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判断,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报告立足中国特色、时代发展特征和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深刻回答了迈入新征程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同时对二十大报告完全赞同坚决拥护。我们科研人员,近些年来能够可持续地做很多工作,包括资源调查、作物育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普宣传和精准扶贫等等,都得益于这几年党和国家对我们科研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科技、乡村振兴、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加速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了科技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发扬科技创新精神,久久为功,扎根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努力做好科协讲师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好专家服务基层工作,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十点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对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下面,结合近期学习和个人思考,我汇报两点体会。

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基础。身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反复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新修订的《党章》及有关会议精神,力求深刻领会、做到入脑入心。同时,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二十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 “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要按照二十大精神的要求,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立足本职、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正气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于学习,勇于开拓,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过去五年的工作、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最重要最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掌舵领航。这些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成果取得,也充分证明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的,是群众公认、全党认同的,也是形势所求、水到渠成的。当前,党和国家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新征程新使命新起点,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做到绝对忠于核心、坚定拥护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决捍卫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曾经,我们点燃真理的炬火,为中华之崛起而求索;而今,我们扬起梦想的帆船,为星辰大海乘风破浪;如今,党史已过百年,却仍当风华正茂,又走向了新时代的赶考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漫漫长征。我们生逢盛世,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里,自有我们的担当。我们紧紧跟随党的脚步,以赤诚之心,甘将热血沃中华,以数万沙小之身肩负光辉前程。

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3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国内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大国间的博弈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不惜爆发贸易战,甚至热战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撕裂,面临衰退风险,我国周边环境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新冠疫情肆虐,人民生命生产生活遭受重大影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见证历史。在充满迷雾的人类命运海洋中,党的二十大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具有锚位定向的重大意义。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些挑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是要保持定力?还是乘机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面临复杂严峻形势时,能够做到政治坚定、素质过硬。

一、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定力。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可供耕种和建设的面积占比不足1/3,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生态、农业适宜区与城镇适宜区高度重叠。我国人口众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在不断冲击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陆域生态极脆弱和脆弱区达到48%,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充足的耕地面积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自给率80.6%,低于95%的基本自给率)。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安全,所有发展和稳定都是空中楼阁。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频率明显升高。生态遭受破坏,不仅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更是直接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长远道路上,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要求我们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时,必须统筹布局,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限定,避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

一是要坚持总量管控,构建拥有安全底线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建设用地总量管控,限定总量、盘活存量、用活流量,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结余的同时保障全省GDP年均增长7.3%,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事实证明,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可以倒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国土空间规划应科学设置建设用地规模等规划约束性指标,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统筹考虑人口、经济等因素,结合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战略中的职能分工,对各地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指引。

二是要划定空间边界,优化清晰明确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划定农业、生态、城镇空间边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对农业、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耕地是支撑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粮食产量是以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的,必须坚持以现状为基础,对耕地实行应保尽保,将稳产高产高质量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予以特殊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应当坚持系统性思维保障生态安全,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优先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将具备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地全部划入予以严格保护,协调人为活动矛盾冲突,保障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在剩余空间内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并严格管控,限定城镇建设。同时预留一定弹性空间,合理保障发展需要。

三是要落实严格管控,确保国土空间格局落地。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第一,强化“五级”规划自上而下传导。将国家、省级规划理念和格局逐级传导到市、县、乡镇,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落地。第二,加强规划协调性。对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协调,需要各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各项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必须落实统一底图底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期限、统一信息平台的要求,不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和布局,相关专项规划间强化协调衔接。第三,强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审查和监督功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报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对各地建设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对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实施预警,对约束性指标落实情况、三条控制线管控情况进行监督。

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下精确施工,最终定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找到好的平衡点,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格局,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

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举旗定向、引领复兴、催人奋进,是一篇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也就是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在实践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既是工作总结,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精神的总结。同时,明确了今后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行动纲领。

新成就新境界,彰显思想伟力,坚定信念信心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守正创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伟大成就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把向,归功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捍卫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共创强国业、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使命担当,深感责任在肩

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将更加复杂,各类风险会接踵而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莫测,是挑战、更是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以及在奋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个坚持”重大原则,并分领域提出具体战略部署。作为青年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和奋斗的精神不能有丝毫懈怠,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新目标新要求,指明前进方向,必将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5

认真学习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做的报告后,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我为全党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累累硕果感到骄傲,同时也对今后自身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下面围绕宣传思想文化方面谈两点体会。

党建引领,守好宣传思想主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作为宣传部门,要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更高站位抓好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二十大报告,仔仔细细学,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学。高质量推进理论宣传宣讲,强化“学习强国”平台使用效能,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推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工作,构建重点人、重点部位、重点事件“三重”包保机制,持续深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阵地管理提升、突出问题整治“三大行动”,维护全区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

三是守好网络阵地。持续开展“xx净网”“自媒体”基础管理等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加强重要决策、重要举措、重要活动、重要成果的事前风险评估和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提高舆情处置的时效性;严格落实网络舆情会商研判制度,做好重大舆情、突发舆情的分析研判和应对处置,全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四是讲好xx故事。紧紧围绕新定位新要求,聚焦“五大战略”“十大行动”“双招双引”“一改两为”“暖民心行动”“最干净城市”等,做好新闻宣传报道策划,不断推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聚焦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对外推介xx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广阔前景;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省级媒体、长三角媒体沟通联络,着力构筑对外宣传的媒体矩阵,多渠道讲好xx故事,传播xx声音。

以文化人,提振文化自信精气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宣传部门,应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举,把优秀文化基因根植社会沃土和群众内心,通过以文化人,提振文化自信精气神。

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家风家训、古楹联、家风故事等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熏陶作用,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二是建设文化场所设施。加强综合性和功能性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继续做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建后管养,发挥其功能作用。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

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广泛开展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工作,为基层配备一定的文化专干,吸纳乡村文化热心人、文化骨干充实乡村文艺队伍力量,发挥村级文化协管员作用。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持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