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中庸读后心得3篇

[荐]中庸读后心得3篇。

工作总结之家主题阅读推荐:“中庸读后心得”。

中庸读后心得 篇1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聪明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天生败的聪明根本、诚于中,信于外、正人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惟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由于字难认,相反字很收留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良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收留易理解。但是,我仍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成仍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中庸之道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尺度。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收留是不偏不倚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收留、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惟,如中庸之道、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正人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晋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平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惊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把握不偏不倚,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正人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正人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涵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需有的。无论碰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读后心得 篇2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心得 篇3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还可以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举止、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总之,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GZ85.Com扩展阅读

有关中庸心得


工作总结之家精选栏目推选:“中庸心得”。

中庸心得【篇1】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心得【篇2】

《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它所论述的原则、精神和思想方法至今仍富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中庸》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境地出发,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的原意指的是什么呢?朱熹解释说:“素,犹现在也。”“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中庸》又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

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不管你要走多远,无论千里万里,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那么,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呢?《中庸》引《诗经》及孔子的话说:“《诗经》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夫妻之间,如鼓瑟琴;兄弟之间,和乐且耽。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

其二,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致中和”表现的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在实践中体现的原则,所以特别强调“行”。《中庸》举舜的事迹发挥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

中庸心得【篇3】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读后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心得【篇4】

一砖一瓦,一亭一阁,都是他曾在主宰,雕栏玉砌,都是他的梦境。

——题记

穿越历史的回廊,多少曾辉煌的盛世顷刻间付诸东流,多少曾经披金戴银的帝王瞬间消逝。

所以,请别怪秦始皇专政,他只是为了延续更久的不朽的传奇;也别怪曹操多疑,因为有多少帝王是被自己的亲信所杀。而又有多少帝王为我们留下多少次的盛世,但独独有他,为我们留下的是不朽的诗篇。

出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无奈,从小,他比别人学得更多,也比别人懂得的更多。他一直小心翼翼的渴望被父亲关注又不想锋芒过大。从小,他便被养在了这样勾心斗角的帝王之家。

登上皇位的他,并没有过多的兴奋,他开始规划政治蓝图,渴望书写华丽的一章,他想像秦始皇嬴政一样一统天下,也想像汉武帝刘彻一样将国家发扬光大,更想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怀有满腔的抱负,跃跃欲试,可不幸就这样发生在他身上。被夺下皇位的他却依旧被养在宫中,承受着更多的耻辱。

在此后的几年,他没有一天不在悔恨自己的亡国之恨。书写下一章又一章的诗篇:从《相见欢》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到《望江南》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最后再到《虞美人》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没有一天他不在悔恨。最终,他还是选择在这无尽的长廊中留下一个背影。我想把他叫住,也想叫他不要这样消极,却无奈他走的太过匆忙!但也许就是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一生。

或许他不是最精干的帝王,但他也不是最昏庸的;或许他不是最优美的词人,但他也不是最无为的。他的一生,抑制了太多的愿望与抱负,一直都在维持中庸之道,却不曾想过自己表露心迹的词将会成为千古绝唱。

我愿在这落花无情的皇宫与他畅饮一场,因为他值得。或许,他的命运是悲哀的,就连词句中也与李清照一样流转着悲伤,但他一定是个明君,只因他之后的悔恨与他的努力。

多少千古风流人物,有的只是过客,有的背负骂名,有的名扬天下。唯有他,追求中庸之道,透过一个背影站在世人的面前。让我高举杯子,为你干杯,李煜!

中庸心得【篇5】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作文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

中庸心得【篇6】

学期我的寒假作业之一是读《中庸》,因为它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读完之后感觉:书中的精髓将是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中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君子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般的人总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未深究。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

联系生活实际感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用心的观察分析才能了解,看待别人往往不能只看现象和表面,而是要深入其心灵,着眼于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教育。

读中庸有感

《礼记。中庸》中关于做学问是这样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告诉我们: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的确,《中庸》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中庸心得【篇7】

《中庸》是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嫡孙子思所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言论。西汉时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先后选编《礼记》,两人选文各有侧重、互有优长,但都将《中庸》收入自己所编的《礼记》书中。戴德所编《礼记》选有85篇,史称《大戴礼记》,已多散失,流传未远;戴圣所编《礼记》有49篇,人称《小戴礼记》,为后人所好,今传《中庸》正是小戴的版本。《中庸》开始并不被人看重,直到北宋时开始受人推崇,南宋时大儒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将《中庸》与《大学》从《礼记》中抽出,同《孟子》、《论语》一起,并称为“四书”,从此成为儒家修身入世的必读经典。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起到了至为深远的影响。而文化的发展,从其产生起,很多情况下似乎总是注定了要在截然相反的两种命运中摆动:要么在日趋封闭排斥、保守僵化中走向衰落败亡的结局,要么始终保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辉煌。中庸思想与儒家文化伴随着中国封建主义的盛衰起落,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正如人之行远,必定蒙落尘垢,中庸思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行中,同其最初时相比,早已不甚清新,甚至被附加了许多与中庸的本质相背离的东西。在中国,不知何时起,现实中的“中庸”常常使人读出一些诸如“不思进取、消极守旧、封闭落后、中立骑墙、好好先生”等等此类的意味,如果说这就是所谓“中庸”的实践,则其与孔子创立中庸的追求其实已大相径庭,孔子若泉下有知,怕也要捶胸顿足,长长叹息了。鲁迅在批评国民“中庸”的性格时,就曾举例说:“老先生们保持现状,连黑屋子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植豢煽睦碛桑扔腥艘戳荻ヒ蚕频羲呕攴善巧ⅲ璺ǖ鹘猓壑兄螅碛幸桓龃埃茉谒呕氚阉鹄础�”(《两地书》1935年4月)这样的“中庸”既不能让人看到深邃的思想,也不能体现超凡的智慧,反而真让人觉得人性的某种“丑”来。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溯本清源,掸拂去蒙蔽在它上面的历史灰尘,焕发出它本有的灿烂光明,为启发民众智慧、滋养民族心灵、推动国家富强,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心读《中庸》,我觉得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非凡品格,仍然足以让后人深思和启迪。

一、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所遵循的思路和途径。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庸其实就是儒家的思想路线。这种思想路线,孔子在《中庸》中借对远古时舜帝的颂扬,作了这样的表述:“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解释了“中庸”的大意,即“执两用中”。这段话后人往往有不同的解读,而不同的解读,又会导致对“中庸”的认知和判断作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理解这段话的大意应当是:“舜帝是如此的睿智贤明啊!他深入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作出决策时,总要仔细斟酌,摒弃不好的因素,发挥善良的功用,权衡之后,实施对人民最有利的方案。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啊!”应当明确,这里的“执两”并非仅仅探究事物的两端,而是力图深察事物的多方全面;“用中”,并不是简单地妥协折中,而是要筛选择优,确定最适合有益的方案。查看不少有关《中庸》的资料,很多人把孔子中庸思想里的“执两用中”解释为“站在相互对立的事物的两端,调和折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和方案”,又把“隐恶扬善”简单地理解为“隐去别人的恶行和污点,表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似乎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在教人如何和稀泥、学做好好先生了,这其实是对孔子本人及其中庸思想的极大误会!倘若这样就是孔子中庸的真意,那么孔子不仅与“圣贤”的褒誉不能相称,甚至有对民族思想“遗祸”的嫌疑了。如果读一读《史记?孔子世家》、《礼记·儒行》、《论语》等,了解孔子的生平经历和理想抱负,就会知道,以孔子入世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仁义担当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以其“上弗援,下弗推”、“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的独立人格,是不可能发出这样违背儒家大道和信仰的言语的!

由此看来,中庸的“执两”,其实就是“求真”;其“用中”,则语近“务实”。最初儒家这样的中庸,与当今的“实事求是”颇为相通,然而却都不容易实行。中庸之道,虽知其好,真做则难!孔子就此感慨:“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在孔子的眼中,寻常人或许自以为很聪明,然而若要他按中庸之道修炼行事,却连一个月也难以坚持;即使圣人,也常常不能做到,何况凡人!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可见中庸之道,虽然人人皆可亲近,但要达到精深的境界,并能始终坚守不离,则又非常人轻易可致。孔子在《中庸》中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样的感叹,对于我们从孔子的智慧和思想里寻找到启发和借鉴,始终坚持不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快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步伐,具有积极借鉴的意义。

二、中庸为“至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把德的有无及高下与国运的治乱盛衰联系起来。在《大学》里,儒家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纲目之说,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基础,“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所要追求的社会抱负和理想,它们以“修身”为联结,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在儒家看来,“修身”是社会的根本;身不修则不可以齐家,不齐家则不可以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应重视以修身为本,否则无疑缘木求鱼,鱼终不可得。这里儒家的修身,其实就是养德。中庸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被孔子奉为“至德”。这种“至德”常人很难达到,但却人人可以向往和修炼,在无限接近“中庸”的路途上相偕同行。虽然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但也承认:“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虽然修为的境界会有高低,但行走的方向同一,则无论贵为“天子”还是贱为庶民,都能达到内心和外物的平衡与协调,以“致中和”,则圣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也就不远可望了。

修中庸之“德”,其要为“诚”。在中庸的观念里,“诚”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原则,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和睦共存的主观标准。与自然相处的“诚”,就是要“格物、致知”,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的真相,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和谐。孔子在《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其生物不测。”这些都说明天道坦荡无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化育万物,周而复始,以致无尽无穷。人以“诚”的态度去认识和探究自然,不以人为的喜好而掩饰或附加,这样就能更加真切地看清天地自然,顺应其势而作为。而修炼人性之“诚”,则要慎独慎微,使自己始终做到心意真诚。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诚其意者,勿自欺也”,要“君子择善而固执之也”。人不自欺,也不欺人,胸怀坦荡,具备了这样“至诚”的品质,就能生化万物、感化民众,激发出人与自然天赋的善良本性。《中庸》有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中庸广大而精微、开阔而包容,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中庸》又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惟天下至诚为能化。”如果人把天赋的真诚的本性推致到细微的事物,这种天性就会在不同的事物上得到显现并光大发扬,从而使事物受到感动进而推动其变化。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秉性真诚的人才具有这种感化民众、推动万物变革竟发的强大力量。《中庸》对于道德的这般推崇,是中国“德治”传统的最早渊源之一,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仍然离不开道德的力量。道德不仅是法治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判断法治的直接的价值标准和依据。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每个环节,如果缺乏道德“血液”的滋养,没有“真诚”“至德”的范引和导向,法治就容易沦为暴掠的工具,成为戴在脸上的伪善的面罩!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样应当成为我们毫不松懈的努力方向。

是啊,如果一个社会道德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如果真诚成了社会侥幸才能得见的稀缺品,那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悲哀和可怕的景象啊!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们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不得不承认,在这过程中有不少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已经陷入了迷途。统计掺水、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抛光米、毒胶囊、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写作抄袭、论文剽窃……哪一件不是令人痛心又伤心!孔子以中庸为“至德”,以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其言虽发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如今重新唱响,这样的声音又何尝已经过时!

三、中庸的开放与包容

只有睿智的头脑,才会有开放的胸怀;只有博大的胸襟,才能有包容的海量。思想的发展如果没有开放和包容的品质,就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这正如开始的泉源,一路流淌,若不能宽广河床,不吸纳涓滴细流,其流就只能越来越小,最后干涸不见。孔子的中庸,无疑具有这样的可贵的品质,尽管它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常常被人扭曲歪解,但它智慧的光明仍然经久不灭,它高远宽广的境界依旧使人迷醉神往!

在孔子的眼里,中庸之道即圣人之道,“其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是孔子的感叹,中庸之道是如此的伟大,它浩浩荡荡充溢于天地之间,生化万物,美德像天地一样博厚和辽阔。“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君子要尊崇天地一般美好的德行,为人朴实厚道而崇尚礼仪,通过后天的勤学善问,温习已有的旧的知识,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见解,不仅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而且也使其深入到极其精微细致的微观层面,不断把自己修养道德的境界提升到一片新的更加高尚光明的天地。“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像天地对于万物,其宽广博大,吐故纳新,无不承载,无不包容;犹如四季错综运行,日月交替光明,永恒不息;万物共生,不相妨害,各自遵循其天赋的本性运行,却又彼此宽容而不悖离。在中庸的世界里,“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的德行如川溪长流漫浸,大的德行则使万物敦厚淳朴,化育无穷。这样的中庸,我看不出它怎样狭隘排斥,反而让人看到在这样的一片天地里,万物和谐共生,相互包容成长,呈现在人眼前的,只有一片纷繁多样、生机勃发的多彩景象,哪有一些人眼中“僵化落后、消极守旧、暮气沉沉”的丝毫模样!

而且从孔子个人经历看,他一生好学,对于各种新的知识和思想,总是孜孜以求。他的学问修养,正是追求实践中庸“开放包容”品质的结果。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在修养学识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慎敬的态度,“好学近乎智”,认为人智慧的增长,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他的思想和学说,很多就是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西周末年,老子担任周武王守藏室史官时,孔子听说老子的学问和名气,心里很是崇钦仰慕,专门从鲁国带了礼物,来到洛阳登门向老子求教。他对于老子的学问大加赞赏,离开洛阳后,他向人赞叹老子的思想和学问:“龙在天上,在云端,无法琢磨,深不可测。老子就像天上的龙一样啊!”孔子的学说里,包含了很多道家的成分,事实上,儒道之间的密切联系,儒家对于道家的学习和借鉴,早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对于思想守旧而不求进化,是极力反对的,对于思想僵化而不时变的危害,他也有非常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在《中庸》中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而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至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倡导周礼,近人常常把它作为孔子思想倒退落后的事据,其实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理性地考察当时的背景,孔子的“克己复礼”不仅不是守旧倒退,反而是思维开明、包容善取,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这正如我们所要弘扬传统文化,难道不正是因为其中有于今可用、适于当今的思想精华吗?如果仅因为它传统,来自于过往,就不加分析地以今世而反求古人,对之一概排斥抛弃,这样不是科学进步,反而是愚昧的表现!这样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是有过教训的。何况孔子关于“礼”的文化和制度,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曾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有着巨大贡献的。

四、中庸的进取和担当

中庸的境界,是孔子一生的精神追求。在孔子的精神世界里,中庸的思想始终充满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为世担当的精气神;任何消极避隐、自保其身、好好先生等世俗的画像,都与他“君子”“大丈夫”的人格气质格格不入,毫不相容。凡进过孔庙的人,大概见过孔子的雕塑或画像,他身材魁伟高大,虬须遮脸,荷服仗剑,颇有江湖草莽豪侠、可力举千钧的气象,不是后世话本中细皮嫩肉、弱不禁风的那般书生模样。孔子的一生,是积极进取和为世担当的一生,为此他宁愿放弃名利,远离物欲。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孔子所具有的智慧和学识,在当时的时代,只要他能将自己高贵的人格稍微放低一点,俯就一下当时的权贵,获得显赫的权势和富贵,可以说不会有丝毫的困难。然而当时权贵虽然赞誉孔子的学问,却对采纳实施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放在心上;所以常常许以高管厚禄,不过是要拿他当闲养为“仁”的标榜。放弃独立人格和社会理想以获得个人尊崇享乐,自然不会是孔子的人生向往,那样孔子的人格和思想也就不会有后世永恒不朽的光芒。历史上,高贵的思想和世俗的权势总是充满矛盾;思想的发育成长需要自由的精神空间,而权势威严的满足却要以屈服顺从来体现。孔子一生坚守独立人格,怀抱治国济世的社会理想,他“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在下位,不援上;在上位,不陵下”、“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他“君子之仕,行其义也”,“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等等,这样的执着坚守、不懈追求,这在后世读书人的身上,也常常不容易做到。孔子一生艰辛劳累,少有安逸享乐,致力于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希望为世所用。他收徒讲学,改变了先秦时期学在官府的旧格局,开辟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面貌;他编校典籍,为保存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甚至不顾年高,周游列国,为游说当权者实施他“仁政”的主张,历经磨难而不悔。这些对于孔子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名利,只是为了他胸中怀有的“仁者爱人”的济世理想。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从来没有过妥协和退让。这样一位可为“万世师”的旷古圣人,他的思想和实践,始终保持了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

《中庸》的内容文字不长,却通篇载满了儒家进取担当昂然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庸》教导人们修身养德,追求“中庸”的“至德”境界。儒家的礼治,也就是德治,把修身养德作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社会抱负的核心环节来推崇和强调。在《中庸》中孔子提出“执两用中”的思想路线,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主客观世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对于修德“至诚”的阐述,对于“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化”的深刻认识,不仅在漫长的封建时期,这种思想所闪耀的光芒曾经照亮了人们精神里的某些黑暗,即使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对于我们切实抓好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先进道德文化塑造人、引领人、凝聚人的作用,同样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具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中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指导认识实践的思想路线,引导人们修养道德,它的其他许多论述,也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庸思想积极入世和为世担当的品格,如它论治国之要:“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这即使对于当今的个人修养、国家平治、社会和谐,也并非毫无启发的意义。其他等等,《中庸》还有很多论述,同样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如果不以今世而苛求古人,以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孔子创立的包括中庸在内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无疑都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而这也是儒家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其封建的经济政治社会,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他国的重要原因。

五、中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没落

传统儒文化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微而逐渐走向没落,这其实是儒家文化在发展中悖离其中庸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这种悖离又是由儒家文化所维护的封建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只要它坚持这种价值体系,那么这种相应的文化发展的命运与其思想路线的悖离就不可避免。文化从来不是空洞的,总是承载着某种价值体系的取向,是价值体系的取舍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其所奉行的思想路线。当为了维护某种价值体系的需要,思想路线与价值冲突时,思想路线往往成为被首先抛弃的对象,而价值则是最后固守的堡垒。思想文化的发展从来没有绝对自由的路径,不会有自然的成长,墨子的思想不为当时诸侯国君所喜,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无不是因为它们顺应或违背了某种价值的需要,才导致这样的历史遭遇和命运。因此,价值的取舍才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国内统治日趋腐败,西方殖民势力加紧入侵,皇权至上的封建伦理纲常及宗法次序,已经成为束缚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最大障碍。这反映在意识形态上,社会思想文化的狭隘封闭、僵化守旧、盲目自大、压制民主、排斥科技等等,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事实上早已远离了中庸的思想路线。今天,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有必要回到中庸的路线上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思想文化的层面彻底打破原有的封建价值体系,重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的价值体系,建立起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的儒家文化。

中庸心得【篇8】

暑假里,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两本书。《大学》、《中庸》二书原是《礼记》中的两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宝贵财富。它们如两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告诉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虑而后能得”中我懂得了应该不断地自我革新,使人处于最美好的境界。知道应该处在美好的境界,然后才能有坚定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然后才能心绪安定;心绪安定然后才能神志专一;神志专一才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后才能获得最佳结果。从“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中我懂得了当国君的,要处在仁的境界;为人臣的,要处在敬的境界;做子女的,要处在孝的境地;做父母的,要处在慈的境地;与国人交往,要处在信的范围。所谓君仁,是说党领导的要把目标放在仁爱上,为民做主,为百姓谋利益;所谓臣敬,是说当部下的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所谓子孝,是说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孝敬,不仅仅是承担我们今天法律上讲的瞻养义务,而是子女的所作所为以及发展能让父母心安;所谓父慈,不是父亲包括母亲对子女像母鸡护小鸡那样的溺爱,而是要让子女受教育,为他们考虑久远;所谓交信,就是人与人交往以诚相待,不因关系的亲疏而增减。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中我懂得了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欺。就好比憎恶难闻的气味,就好比喜爱美色那样自然真实,能明辨美恶,这就叫自我感到愉快。从“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中我懂得了人对于自己所亲近或喜欢的人会过于喜爱,对自己所轻视厌恶的人会过于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过于尊敬,对自己所哀怜同情的人会过于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会过于轻视。所以喜欢一个人同时能了解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能了解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

从大学中,我明白了“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庸》中,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做过了头或者没有达到,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样正好,同时也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大学》、《中庸》,不愧是中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啊!

中庸的心得感悟


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也没有一模一样的想法,此刻的我们可以将想法都写下来作个总结。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以后的计划和生活。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更好?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庸的心得感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中庸的心得感悟 篇1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庸》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原属《礼记》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礼记》中的《大学》独立出来,同《论语》、《孟子》配合称《四书》。《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兄弟俩在争一个苹果。母亲犯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儿子,给谁?不给谁?——一人一半吧!

这是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赞成的最妥帖最自然的解决办法。可大多数只知道这样做公平,使两人不至于打起来。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吃完自己的半个苹果就拍拍屁股走人,很少有人想到,有人愿意去从两个半拉的苹果核中悟道——中庸之道。

“中庸”的“庸”说的是“适中”的道理虽然平凡无奇,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的确,“中立而不倚”,“过犹不及”这样的生活态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学鸿儒所追求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蕴藏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均衡美与对称美。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说,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因此很少能够有人实现它。如果能得到,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做到孔子说的: “吾道一贯之”的境界。

《中庸》卷尾引用《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的,而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那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说来,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地存在着,其实不然。人们常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里的“隐”是一种纯粹的品格与心境的修为,一种最完美的、最优雅的自我控制力。当然,这非常地难,甚至可说无法抵达,即使是《中庸》作者子思也望尘莫及。让我们看一看《中庸》的创作背景:子思以说道传教为宗旨,周游列国。曾为鲁缪公之师。后困于宋,不得志,遂愤而作《中庸》。因此可以看出《中庸》本身就是一部在不中和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故而说明“中庸之道”更多时候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人类难以突破的极限。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天”或者世界、人类是有法则、有定律的,所以只要严谨、率真地做自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违背规律行事,否则就是背叛和谐、自取灾难。恰巧,这正是巅峰对峙了数千年的孔孟、庄老两大国学屋脊最奇妙、最中和的一次共识。

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摆在我们面前,他们有的活泼,有的调皮,有的诚实、率真,有的不爱写作业,有的上课调皮捣蛋,他们的性格特点多种多样,所以有时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当我们面对这些错误时,有时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如果我们换一种教育方法,采取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我们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读完《中庸》,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我们有句座右铭:一切为了孩子!现在听起来忽然感觉有些激烈,缺乏中和。斗胆胡言一句,可不可从心开始,说成:一切为了孩子的感受!

中庸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重要的价值。借鉴中庸思想的精华,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值得我们深研。

中庸的心得感悟 篇2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读后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的心得感悟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李一冉老师的《中庸》十大智,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开启我们的智慧,进而过智慧人生。“智者乐水”篇,让我们明白智者乐,仁者寿,游戏人间三昧,清静无为安详,念念无滞,止于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种类,领悟大智之妙,不断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恒。“智者源头”中让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回归,倘若找到生命的源头,就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智者不惑”篇则让我们看到人生在世,迷惑丛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过不惑人生,品人生精华。“知人者智”则是一门处事哲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境地,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事业辉煌,人生圆满,“明辨是非”篇则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争,恒顺众生,烦恼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脱。“通权达变”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如如不动”“显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所以,此书不看,一生遗憾,此书一读,智慧涌现。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德为尊,亦慎其独,完善自我,立好榜样,心心交融,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进入生命的正确轨道。最后让我们共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中庸的心得感悟 篇4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的明珠。

《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因为国学知识竞赛,有幸欣赏了此书。“中庸”——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它还教育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人的规范——“五大道”(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三达德”(智、仁、勇)……它使人读过后,回味无穷,细细体会,就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这真可谓是“温故而知新”呀!它让我们有了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气魄和胸襟。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修养我的人性。

一天,我回到教室,看见一个同学从我的桌边走过,我的铅笔盒被他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地上,只听见“叮当”一声,破了。我见了,正想冲过去发作,但想到了最近正在读的中庸,我的心头,似乎有甘露浇灭了怒火。我毅然走过去,把铅笔盒捡起来。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从那以后,我和他成了一对最好的朋友。

《中庸》,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庸》,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庸》,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中庸”的之人!

中庸的心得感悟 篇5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读后感1000字系列


读书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读后感里,仔细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之后,脑中有了许多新的想法,趁热打铁,趁着我们刚刚读完作品,我们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写下来。您一定也想写好一份读后感吧!或许你需要"《中庸》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 篇1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立场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立场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惟,,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正人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正人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正人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好比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糊口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良多人在诉苦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糊口不公平。实在,我觉得,糊口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糊口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糊口水平进步,一定会变的刚烈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布满了人们的糊口,人们开始诉苦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熟悉问题的基础上,不中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严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收留,才能兼收留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收留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终极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立场,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难题,终极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2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 篇3

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接触一些中庸的观点,高中的语文填空题也经常出现四书五经,工作后,也经常听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学校下发了阅读小册子,我借此机会认真对《中庸》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对照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个人的禀赋。任何一个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那么明白此道理便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是道。在修行道时,强调“教化”。在教化过程中,强调“慎独”,谨慎的修养自己,并强调“中和”。什么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发出来要有节制。在天命之节,作者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作者在文中认为,人生命的本意是善的,生命的本真之义:纯净、透明、和谐。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本性后,家庭的熏陶与教养以及社会的影响,确定了我们的言行,形成了人格。在生活的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要懂人情世故、学会待人处世、与人为善,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乐,当痛苦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快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此句中,非常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中庸便是博大与包容。中,“把东西放在中”“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在厌弃、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认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这是我读完前三章,《天命》、《时中》、《鲜能》中的一小点感悟。但是越读越感觉自己无知,有很多东西还没有参透。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庸》读后感 篇4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中庸》读后感 篇5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聪明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天生败的聪明根本、诚于中,信于外、正人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惟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由于字难认,相反字很收留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良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收留易理解。但是,我仍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成仍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中庸之道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尺度。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收留是不偏不倚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收留、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惟,如中庸之道、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正人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晋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平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惊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把握不偏不倚,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正人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正人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涵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需有的。无论碰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楚,点评得当,寄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口语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糊口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收留,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惟,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聪明、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收留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道是有良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道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满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篇6

《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习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 篇7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中庸》读后感 篇8

《中庸》读后感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王福荣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 篇9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读后感 篇10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11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推荐】背影读书心得3篇


当我们阅读文章产生了理解或者感触时,我们不妨尝试将内心所想用文字体现出来。通过不断的思想总结,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背影读书心得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背影读书心得(篇一)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的视频,当我看到一半时,我的心好像被一只手抓住了,眼中不知何时已经眼泪盈眶……

当老师叫到小明同学来说说看了视频,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她边哭边说,她想到了她的外公,她的外公走了的时候,她都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

听完她说的,我的眼泪也冲破了堤坝,顿时哭了出来,听到她说的,我也想到了我的爷爷……

在我小时,我总是做错事,每次爸爸要打我的时候,爷爷总是在第一时刻站出来,他说,在他这里,不准打他的外孙女!每次我又想吃的,爷爷总是自己去买,让我在家里等他回来,等他带好吃的回来……

可是这个对我最好的,最仁慈的爷爷,却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可是在爷爷离我而去的时候我却不在爷爷的身边,爸爸妈妈不让我去看爷爷,他们让我好好学习,就这样我连爷爷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爷爷,你会不会怪我?我是不是这世上最狠心的孙女?

也许老师说的对,当你拥有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不懂得珍惜,而当你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却又后悔莫及,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珍惜拥有这些东西时的时光?好好珍惜当下,不要再让你的人生留下遗憾。

背影读书心得(篇二)

《背影》讲述的是一个感人的瞬间:父亲送朱自清去北京,在火车站,为朱自清买橘子。朱自清看到胖胖的父亲爬上月台吃力的背影,感动地哭了。

一开始,我不懂为什么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会哭。慢慢地,我懂了,因为我也有一位深爱着自己的爸爸。

每天清晨,爸爸把我从被窝里拉出来。等我迷迷糊糊地洗了脸、刷了牙,他早已从厨房里端来一大碗、熬了一夜的骨头汤面,柔声细语地说:“诺诺呀,快坐下来吃。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得多吃些。”吃完饭,爸爸将我送到校门口,挥着手喊:“诺诺,再见!学得开心些。”走到一半,我总觉得背后有人正看着我,一转头,只见爸爸还挥着那只大而粗糙的手,目送着我离开。走到校门口,往回望,爸爸的车开得一顿一顿的,虽然已看不见他,但我相信他正在车里注视着我。我不禁想起“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的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这是如此相像啊!

午饭后,爸爸总会打电话问我:“诺诺,吃饱了吗?吃了多少?要不要我带些吃的?”为了让他放心,我会立马回答:“吃得很饱。吃了一大碗饭。不用带了。”爸爸听了,似乎安心了许多,语气也放缓了一些,说:“好!那继续玩吧!”这时,我再次想起了《背影》中父亲担心朱自清在火车上饿,便跑去买橘子的情景。

晚上回家,爸爸认真仔细地帮我批改作业。“诺诺!怎么又错了?”他粗声粗气地说,眉毛皱成一团,眼里喷出熊熊火焰。我预感暴风雨就要来临时,但见爸爸突然背过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慢慢转回头,眼里已充满了自责和关爱,用尽量温柔地声音说:“下次认真写,记住了。”《背影》中辛苦买回橘子后装作一脸轻松的父亲,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背影》中父子分离时真挚的爱都倾注在背影上,现实中,我时常凝视着为我辛勤劳作的爸爸的背影,而且在我心中越来越伟岸,逐渐成为一座巍峨的大山!

背影读书心得【篇三】

不是第一次看朱自清的《背影》。第一次看《背影》的时候,因为是朱自清的作品,所以只是漫不经心的看,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它的深意。但这次仔细看了,发现这篇短文其实储存了作者对父亲无限的哀悼和感动。同时,这种情感也涉及到每一个读者心灵最深处的柔软部分。

散文之初,被祖母去世、父亲无所事事的灰色氛围所笼罩。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只是灾难的一天。”沉重的债务和混乱的庭院在寒冷的冬日阳光中透露出无助和悲伤。但当父亲在萧瑟的寒风中对啜泣的儿子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要难过,好在没有出路!”一双负责、坚毅、成熟的眼睛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

终于,在家里忙完之后,想去南京的父亲和在北京上学的儿子踏上了统一之旅。到了南京,父亲犹豫要不要亲自送儿子上火车。父亲知道20岁的儿子能照顾好自己,但还是决定自己送,因为想多陪陪儿子,看着儿子上火车,安全离开。

到了车站,小儿子总想卖弄口才,嘲笑父亲对服务员的委托,感觉父亲脑子迟钝。时光荏苒,中年作者回忆起那段时光,说:“我当时真的很聪明。”他表达了自己的成熟和对父亲的愧疚。

父亲送来自己的紫色毛皮大衣,让儿子铺在座位上。然后让他儿子呆着别动,自己给他买几个橘子。这段关于买橘子的话,极其详细感人。肥胖的父亲,行动缓慢,比铁路还高挣扎着,但从不疲倦。因为父亲手里不是拎着一袋橘子,而是对儿子满满的秘密和无私的爱。这时,儿子流泪了,但很快就被擦掉了。当时他不愿意也不是很勇敢的把热蜜透露给父亲。而当眼泪再次流下,情感达到极致的时候,父亲的背影已经消散在了接触的人身上。

父亲身体一急,性情就变得孤僻火爆,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和家人生气。但即使性格变得诡异难懂,也改变不了对儿子深深的关心。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面对父亲来信说最后期限快到了,再多的晶莹泪珠也改变不了和父亲在一起的任何时光。

看完《背影》,除了兴奋之外,还要静心和父母的关系。不要把指挥当成散漫,把宽大当成无能,把工作当成借口而不是经常去看望照顾父母。

这是我这次读《背影》得到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会把这篇短文再读一遍,希望能得到当时更多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