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参观博物馆观后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幼儿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本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让我们这些幼儿们感触良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走进了博物馆,看到了一些无法想象的奇妙事物。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在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有些文物破旧不堪,但其间透出的历史的沧桑及文化的魅力让我们深为震撼。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长长的卷轴,上面画满了五彩缤纷的图案,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
在古代科技展区,我们看到了许多历史文物,如剪纸、板鞋以及古代的打字机等高科技产品。这些文物娓娓道来了人类技术的进步史。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不太理解的机器设备,老师简要为我们解释了一些古时的生活方式及生产准备,帮助我们对这些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画展区中有一些画展里的画作是非常的具有生命力和语言无关的,这也让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艺术。
观察到那些真正的历史文物时,我们也见到了科技的发展及其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我们明白了它们不仅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成果,也代表了人类的展望和创造力。想到自己的未来,我们也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文化信仰和美好向往。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特别的感悟。相信每一个参观者,在这里都会吸收历史文化的涵养与建立自己的感悟。作为幼儿,我们的认知和思考还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的空间。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们成长了许多,也让我们对知识和文化充满了浓郁的兴趣。
总而言之,这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辉煌和人类的智慧,也让我们在不断探索、学习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的每一次旅途都像这次一样充满着无限的快乐和收获。
gz85.COm小编推荐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我今天和我的小学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我感到非常兴奋。整个博物馆的环境非常安静和神秘,我可以感受到很多历史的气息和文化的传承。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我们的第一次参观是古代文明展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古代文明的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等。看到这些古物,我感到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我能够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也理解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动物展览,这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标本,还有一些模型,如山羊、马、鸟、大象等等。在这里,我了解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和习性。
走进艺术展览区,我们看到了许多艺术展品和画作,包括不同的画派和风格,如中国唐朝的壁画、李白山水画、还有欧洲的巨幅油画等等。这里有很多名家的精品展示,如梵高的向日葵等,我看了每张画作,体会到了每个画家的情感和才华。我也尝试在创作区域画了自己的画,发现画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创造性的活动。
最后我们来到了科技展览馆,这里有很多现代科技的展示和介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计算机技术、机器人、航天技术。我认识到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和应用,我也希望未来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和创新者。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博物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考和启迪,也让我对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也明白了一个人的知识应该来自于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我希望能够经常参加类似的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博物馆观后感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在我离开北京的最后一天,我去了中国的国家博物馆。虽然当时馆内非常拥挤,但我还是尽可能仔细观察了展品。这次参观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期望的,我从小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因此当我在馆内穿行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这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以收藏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它的展览内容很广泛,包括中国各个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陶器、绘画、旧书画、青铜器、翡翠和玉器等漂亮的手工艺品。我在博物馆里花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了大部分展厅,但仍有很多东西我没有看到。
展览区中有一个主题展区,其内容非常详细。这个主题展区为游客带来了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知识,并展示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文物。由于博物馆是国立机构,所以它们的展品非常珍贵且有文化价值。这些收藏是几代人共同保护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和历史的厚重。
在博物馆里,我最喜欢的古代文物之一是康熙皇帝的玉戒指。这枚玉戒指非常漂亮,色泽深邃,非常精细地雕刻和设计,让人对中国手工艺的传统获得了深刻的印象。在展馆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其他的精美物品,这些展品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的辉煌。
除了古代文物之外,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品,如民间艺术、陶瓷等,这更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所有的展览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历史背景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值得称赞的是,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好且专业。他们不仅对展品和文化的传承非常熟悉,也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向游客答疑解惑。游客可以看到博物馆成员不停地与他们交流,告诉他们文物的故事,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看罢这些文物,除了听见“真他么NB”之外,我对自已对中国文物文化有了更深厚的了解,我想这也是这个博物馆的宗旨之一吧,希望能够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带给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我的这次参观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内涵,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再次参观此座博物馆并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收藏(9篇)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准备的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通过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产生的不同想法,我们是时候应该静下心来写心得体会了。心得体会一般都是感触比较多,收获比较大的正面影响。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步行去中国湿地博物馆参观。
快到博物馆时,远远望去,便有一个鹅蛋形的玻璃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活像一顶星级大厨戴的厨师帽。那就是我们即将要参观的中国湿地博物馆。
大门前有一座小木桥,桥下流着浅浅的一层水,还有许多鱼儿游来游去,水里还立着几个造型奇怪的石雕。再往前走,便可以看到一个小喷泉,小木桥下的水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走进大门口,我们便来到了序厅,里面有许多仿造的场景,如:有名的红树林、西西伯利亚泥碳湿地、南美亚马逊河流湿地、非洲维多利亚湖泊湿地、澳大利亚大堡樵湿地的复制场景。
接着就是中国厅,厅内随处都有玩游戏的地方,不过这些游戏可和普通游戏不同,这些游戏会让你在趣味中学到一些大自然的知识。
再走进去便可以看到一些部落的介绍和相关资料,如:北美印地安人的图腾、中国北方的鱼皮部落等。再往里走,便又是一个主题展厅:湿地与人类文明的起源。这里介绍了荣成湿地等。再往里走,我们便又到了一个主题展厅:远古湿地·生命奇观。这里挂着许多在湿地拍的鸟的图片,有各种各样的伯劳鸟、体态优雅的中白鹭、犀鸟等很多非常少见的鸟类。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西溪厅,西溪厅里介绍了许多事物,如:西溪捕鱼、西溪民俗、西溪人家、柿基鱼塘、农家烹饪、农家刮具。其中最另我感兴趣的是农家烹饪,农家烹饪里西溪湿地居民最拿手、做的最好吃的菜有4样,分别是:鱼头豆腐汤、清汤鱼圆、爆炒黄鳝、咸肉蒸春笋。这些菜被罩在一个玻璃罩内,在玻璃罩上方用手触摸每到菜,眼前的大屏幕就会出现每到菜的制作过程。
再往里走,便走到了中国厅的另一半,这里又介绍了江西鄱阳湖沼泽、塔里木河湖阳林沼泽、新疆巴音布鲁克沼泽、三江源沼泽、哈尼梯田沼泽。再往里走,你就会看到整整一大面墙的稀有动物标本,如扬子鳄、麋鹿、棕熊、藏野驴……
游玩了整个博物馆,我们便到附近的草坪上去休息、吃东西、玩耍,直到下午2点多才步行回去。
啊!这次参观真有趣,不但让我十分快乐,而且还增长了不少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2
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碑林博物馆则更加有名。碑林博物馆内有许多书法佳作,正因如此,我们专门参观了碑林博物馆。
刚进入碑林博物馆,就见一座看上去十分宏伟壮观的房子矗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碑林”两个金色的大字。门口立着两个八九米高的大碑。果然这碑林里的好东西还是多呀。只见那碑上刻着许多宏伟大气、端庄雍容的隶书,只有唐玄宗才能写得这么漂亮的开元体了。走进碑林博物馆内部,一进门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只见的展览室里每个方位都陈列着密密麻麻的石碑,置身其中好像真的在森林之中。这些碑上大都刻着左传、春秋等典籍。全部都由正楷写成,看上去十分正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穿过这密密麻麻的碑海,我们很快就来到第二展览室。这个展览室的好东西可就多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龙飞凤舞的诗碑。碑上的草书如龙蛇游走,腾云驾雾,气势非凡。与MAO的书法作品极为相似。尤其是那个“飘”字,十分轻灵又流露出,好像真得要随风飘走一般。但每个笔画却又显得那么有劲儿。一看下面的解释,“呀!”这可是一幅名家珍品,乃是怀素的《千字文》。一手草书写得令人拍手叫好。目光向别处寻去,竟又是一幅草书佳作。这字相比怀素写得更加狂放,筋骨俱到,龙飞凤舞。最后三个楷书落款却看得清楚,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张旭书。这原来就是“草圣”的大手笔了。
再往后走,欧阳询、智勇等人的大作一一呈现在眼前。忽然,见到了一个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正楷的石碑。它吸引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字都写得十分宽大、四四方方,每笔看上去都有千斤之力,但却又显得极有弹性。书法造诣能达到如此的,再加上观察他的字形,我立刻猜到了他是谁。原来正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怪不得这字显得一身正气。而此碑正是颜真卿一生中的最后一篇作品《颜氏家庙碑》。这个碑旁边的就是颜真卿年轻时的传世佳作《多宝塔碑》。此碑看上去字形比《颜氏家庙碑》小了一些,看上去写得规规矩矩,但也不失其神韵风采。后面,则是颜真卿又一传世名作,名曰《勤礼碑》。此碑上的字可谓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力透纸背、遒劲有力、开阔壮观,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旁边颜真卿的“竞争对手”柳公权所书的《玄秘塔碑》也赫然在列。它与《多宝塔碑》互相对望,好像在比谁更具神韵,笔法更老道。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看上去十分高大的石碑,它是我们赵家皇帝宋徽宗的手笔。一首瘦金体无人能敌,风采依旧。
越往后看,越令人惊讶,黄庭坚、赵孟頫、苏东坡等这些名家的作品令人应接不暇。再到后来,我们还欣赏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佳作。最令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拓印字帖的全过程。拓印必须得要高手来执行,这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反而浪费了一幅作品。只见师傅手持一个类似锤头的东西,用布包着,涂上墨水,把宣纸贴在石碑上使之显出石碑上的字。再把沾满墨水的“锤头”往宣纸上涂抹,涂匀之后,用电扇吹干。一幅珍贵的字帖就出世了。
西安碑林真不愧是学习书法,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3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是黑龙江省内地(市)级最大、设施较为完备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集馆藏文物5252件,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104件。大部分藏品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生产工具及细石器文化独有的复合工具。这里上演着从原始社会到解放中国的这段历史,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和认识。
参观一层大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些领导到我市考察的照片。可以看出我市的科技发展;第二、三层是一些历史文物:有化石、有古代人用过的兵器、凳子、手榴弹壳、过去人的药店、穿过的鞋……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坚强。
原始人类真的很聪明。他们的智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发现敲击石块有时会迸出火花,钻木、锯木、刮木时木头会发热,甚至产生烟火。这些现象重复无数次,他们便逐渐受到启示,懂得了摩擦和起火的因果关系,从而发明了摩擦取火的技术。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如果没有古代人民的汗水,如果没有古代人民流的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希望多有机会去参观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了解革命烈士,了解历史。
历史发展的车轮在不断变化,博物馆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保护好历史文物,不让它们遭到破坏,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我们社会的发展。我还想到博物馆去做一次志愿者,为没来过博物馆的同学们讲解历史,告诉他们要保护文物,让历史永远都不消失。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4
二年级尚语桐。今天,是我作为一名小记者第一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外出参观,我们去了东平县博物馆。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我非常的兴奋,博物馆里会有什么呢?妈妈说博物馆是个神奇的地方。我都迫不及待了!
来到博物馆后,同学们都很兴奋,这次参观是由老师带队并讲解,在里面我看到了青铜剑和一些别的青铜器,老师说这些青铜器的年代都很久远了,有几千年的,也有几百年的,老师说这是古人用智慧创造的。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由一片片小方片组成的好像衣服的东西,我很好奇,连忙跑上去,就在这时我听到老师说这是用玉片做的,叫‘玉衣’。
再向前走我看到了几座仿古的建筑,里面还有一些逼真的人偶。继续向前看还有一些碗,但是跟我家里的碗可是不一样的,老师说这些碗都是历史悠久的,而且工艺非常的精湛。我所看到的这些东西老师说叫文物,它们都被用玻璃给罩了起来,老师说这是为了保护文物不被破坏。
虽然我不太懂这些文物的意义,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也知道我们要保护这些文物,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和发展。
这次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懂得和学习了更多的知识。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5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x……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来到二楼,我知道了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像:峨庄的昭阳洞,洪山的蒲松龄故居……二楼还有许多古代时用的一些兵器和一些x币,古钱……其中我最喜欢古代时用的兵器,比如:刀、枪、剑、戟……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爱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6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火锅店——“重庆崽儿”火锅店。这里很有意思,不仅能让我们吃到美味的火锅,竟然还能让我们参观民俗博物馆!
我们来到大门前,大门的招牌上写着:“重庆崽儿”火锅店,进入大门,就来到了一个长长的巷子,巷子的两边有两排树木,树木的枝干上,还挂着两排灯笼,每隔20多步就有一对灯笼!
我们进入了前院,前院最显眼的部分就是有一个黄包车,这样的黄包车我只在电视里见过,谁知道竟然还能在这里见到!接着就是一个大公鸡得标本,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标本,除了鸡冠和它的嘴巴是假的,全身的羽毛可是真的!”接着又进入了一个民俗博物馆,这里面最显眼的部分就是一个水轮,水轮的下方就有一个大大的水缸,里面还装有水,水就表示“财”!这里面的东西都特别的多,有梭子、八仙椅、黑白电视机……各种各样,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能将那时的东西传到这里,我们真是惊叹不已!
我们又来到后院!后院有一个假山,假山的上面还有帘帘飞瀑呢!这哗啦啦的水声,很清脆,里面还有好几条小鱼在嬉戏!
向前走,就有一个小屋,上面的招牌写着:“一个能吃的博物馆。”门前有两个石柱,这两个石柱是用来拴马的!柱子上面有两只猴子,这代表什么意思呢?猴就是“拜相封侯”意思,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
我们来到后院,后院有一个小木舟,还有一个船桨。啊!真是一个奇特的火锅店!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7
晚上8点半,全年级200多人在图书馆门前集合。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还有很多提了箱子。这次去广州的只有三十多人,去西安的竟有浩浩荡荡有一百五十几人之多。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去广州的同学先上了车,我们互相道别。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校车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坐上T2,我们几乎占了两节车厢,感觉很亲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方,又是去西安这座古城,心里的新鲜感就别提了。虽说我们上车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丝毫没有倦意。同学们都在讨论西安的景点和美食,也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车厢里的其他人都向我们这帮学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到了下半夜,我在对西安的美好期盼中进入了梦乡。
26日中午,我们到达了中转站郑州。经过几小时的修整,我们再次上路。这次是慢车,又没有空调,坐在车里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向车窗外望去,大片的麦田丰收在望。进入陕西境内,只在小学课本上看过的窑洞让我大开眼界。不远处的夕阳把天空印染得格外美丽。夜幕渐渐降临,远处的灯光时不时引发车厢内的欢呼和掌声。我们离西安越来越近了。
晚上九点半,我们的终点站西安到了。走出火车站,高达的城墙引入眼帘,彩灯把城墙点缀得格外漂亮。紧接着,大家分批坐上通往临潼骊铁宾馆的汽车。死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西安的美景。他的热情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好客。
在我们工作之前,兵马俑博物馆宣教部的王芸老师先给我们作了实习培训。她先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珍惜缘分,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多学习。然后她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在培训最后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我们一共分成两组轮流工作,每个组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休息调整。我们此次在宣教部和票务部工作。完成规定任务之余,我们就可以找外国游客交谈,锻炼口语。万事开头难,我观察了很多外国游客,迟迟不敢上前。想了一会,我找上几个同学,人大力量大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果然不假。我们几个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年青人交谈起来。我们你问一句我问一句,交谈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来之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结束了。开了个好头,以后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碰到了各个国家的游客,都聊得很愉快。
通过交谈,我发现了外国游客的很多共性。首先,他们很热情。只要我们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会笑容满面地回应。他们还都会说一两句中文,如“你好”、“谢谢”,就像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说“Hello”、“Thank you”一样。其次,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有些外国游客掌握的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多。还有很重要地一点,他们都会夸奖我们英语说得好。尽管他们只是出于礼貌,我们还是很开心。这也让我们增强了自信心。
宣教部的工作是做调查问卷,这项工作需要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准调查对象,通过察言观色知道说采访之人是否愿意接受调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票务部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机械,但是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边检票边说“欢迎光临”或“Have a nice day”,脸上还要保持微笑。时间一长,脸部肌肉都有些僵硬。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但要做好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们做的调查表中,游客们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游客们的建议涉及了博物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博物馆的建设有帮助,让兵马俑博物馆永葆生机!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8
中华历史上五千年,历经无数个朝代,流传下来的珍宝经历岁月的洗礼,现在都保存在国家各个博物馆中,供大家观赏。
今天妈妈陪我和弟弟妹妹参观了阿拉善博物馆,我对中国古文化又有了许多新的认知。博物馆分为四大区,恐龙化石区、曼德拉岩画区、丝绸之路区和民俗文化区。
来到生物馆,这里陈列的有恐龙化石和各种生物标本,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之前对于化石的探索,我只能在书本中进行,今天终于看到了实体,看着那活灵活现的化石,我仿佛看见了史前原始森林里上演着的一场惊心动魄、生死存亡的争斗。往前走,眼前是一幅很完整的生态圈,有老虎、豺狼这类的食肉动物,也有骆驼、山羊这样的食草动物,栩栩如生的标本妙不可言,令我感到无比新奇。
古人对于岩画的记载十分重视,曼德拉岩画中古人们的生活清晰可见,简洁的画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记事图。“丝绸之路”中织布不上的彩绘,至今还保存着鲜艳的色彩和清晰的画面,不仅让我深刻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还体现出了古代人无穷的智慧,令我不得不对那些能工巧匠发出由衷的赞叹。民俗文化区展示了蒙古游牧民族的质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历这次博物馆之旅,就如同经历了一次人类文明发展史,让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多了一份新的认知和理解。置身其中我仿佛一会成为石器时代围猎大型动物的勇士、一会又成为征战疆场的将军、一会又成为埋头苦读的书生……
博物馆中存放的文物都十分珍贵,我们应该去保护他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故事,让人类的智慧文明传承下去。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9
洪阳博物馆,一个雄伟、威武的名称,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但在今天,校长好像看出了我的愿望,读懂了我的心声。带着我们来到了洪阳博物馆。
一路上,我想:博物馆长什么样?这是我第一次去博物馆,会有什么感受呢……一大堆问题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我心乱如麻。
我们下了车,一个如草原一样辽阔,如故宫一样古,如花园一般美丽的博物馆在我眼前呈现。我暗自欢喜,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地方。眼前的这一切,使我感到眼花缭乱。
我一边欣赏,一边记录。名人的书法,历史和名言在博物馆里展现。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是我懂得了课文要反复复习。培根的名言“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使我懂得了不能浪费时间……我继续欣赏,看到了虎门销烟的伟人——林则徐。我对他肃立起敬。
我们又向前走,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书,有《三春晖》、《少林武功》……我们不约而同地挤过去,有的倒在地上,有点被人踩,就是要拿本书要比登天还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拿到了两本书,高兴地把这两本书紧紧捧在怀里。
眨眼间,该回学校了,我以恋恋不舍的目光告别了洪阳博物馆,亲吻了一下大门,离开了。
在路上,我在想:这么好的地方,是需要知识去创造的,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创造一个比这个博物馆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博物馆来与人们分享。我又在想:如果没有古人给我们留下土地,留下这些价值连城的遗产,我们怎么能活下去呢。我一定要做一个为人类贡献的人。
一只牛,能使我们懂得贡献;一个字,能使我们懂得知识;一个人,或许能使我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