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小学观后感13篇

参观小学观后感13篇。

电影观赏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过程,在观看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影片的情节,同时也能够通过思考和感悟,得出更多的体会和心得。如果我们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并写成一篇感性的观后感,那么就需要联系实际,深入发掘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把自己的感受写得深入、透彻。这里推荐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小学观后感”,或许能够为您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请记得收藏本站,关注我们最新的更新!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1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2

清明时节,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赶到泰州革命烈士陵园,祭扫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迹。

进入烈士陵园,一块墓碑映入我的眼帘,墓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队辅导老师给我们宣讲祭扫活动的意义,紧接着,少先队员代表们一个个秩序井然地为烈士墓献上花圈,阳光下的花束,显得格外肃穆,随着悲伤的哀悼乐曲响起,我含着泪花默哀,音乐声停止,少先队员代表致悼词,听着一句句话语,我浮想联翩: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多么勇敢,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许久,少先队员代表带领我们宣誓。在宣誓中,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奋发图强,不能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最后,我们瞻仰了烈士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画,那张画上,祖国再创辉煌,祖国山清水秀,祖国经济发达,天空是青的,没有了火花,山是绿的,没有了昔日的荒凉,城市是新的,没有了战争,人山人海,百姓的脸上乐呵呵。这不正是革命烈士的心愿吗?如果没有这些烈士,怎能让我们这些后辈看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了?

夕阳西下,我回到学校,革命之事,革命之心,我永不忘记!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3

柳绿花红,燕语呢喃,蝴蝶翩跹,春意盎然,一年一度的画展在市中心的美术馆如期举行。我和朋友相约去观看画展。

踏进金碧辉煌的美术馆大门,我的心情如释负重般喜悦,各色各样的画作顷刻间映入我的眼帘: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别具一格的油画、历史悠久的剪纸……一幅幅犹如神来之笔的画不是马马虎虎随意刻画,而是创作家们日以继夜、坚持不懈的努力成果。

我被这些不落窠臼、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所渲染的气氛熏陶了。等我苏醒过来,四周已经荒无人烟。只有一位瘦骨嶙峋、白皙如玉的小女孩,她正是我的朋友。只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幅普普通通的《老牛饮水图》,仿佛魂魄出鞘。难道其中有什么玄机吗?有,肯定有。于是,我怀揣着这个疑问定睛观看。

这是一幅油画。汩汩的溪流旁边玉立着几棵杨柳,被淡淡的薄雾笼罩着,显得格外明亮动人、大方端庄。柳树姑娘迎着徐徐春风,伴着潇潇春雨,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翠绿的草坪上几只毛色暗淡的老牛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青草,溪流边的两只小牛已经皮干唇裂,大口大口地饮水。我越看越深陷其中,似乎听到了小牛饮水时的咕噜声,感受到它们撕心裂肺的“渴”。忽然,清澈见底的溪水突然干涸,变成了血水。我好像看见了转瞬即逝的最后的地球。

这时,夕阳西下,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竟发现我已是泪眼模糊,身旁的她更是泣不成声。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4

一天,下着毛毛细雨,我和妈妈参观了上海美术馆。一进展览厅,琳琅满目、惟妙惟肖的画儿一下把我吸引住了。有一幅画名叫《迟到的人》,画面上有一个美丽的少女正在伏案沉思。她穿着黄白相间的纱裙,静静地坐着,她的脚边安静地卧着一只可爱的小狗。这幅画形象逼真,令人浮想联翩。这位美丽的女孩是谁呢?她在想什么?她在等什么人?那个人为什么迟到呢?

再往前走,一幅名叫《雨中》的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两个活力四射的少女冒着倾盆大雨在赶路,她们没带雨具,只好把书包顶在头上挡雨。风雨中,女孩飞奔的脚步溅起了一路的水花。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听!我仿佛听见了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久久地回荡在空气里。还有一幅画名叫《果园的阳光》。画面上,果实累累的果园里,有一位女子正坐在那里歇息。金色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洒在她洁白的纱裙上,洒在滚落一地的水果上。阳光洒满了整个果园,果园里弥漫着一种香甜的秋的气息,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看着这些美丽的画,我都入迷了,我在这些精美的油画前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5

正值清明时节,虽无“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潇洒,但一阵清爽的春风袭来我的脸颊,脆响我的脖颈也足以让我清醒—我们要去扫墓,一座安息着建设新中国英雄烈士的墓。

向车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黄柳整齐的排列在路旁,柳树吆!你难道是因为日寇无端侵略的愤恨而枯黄吗?还是因为对英雄八路军战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这一片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一次多么激烈的正义与邪恶间的战争—陆房战争啊!

站在这洒满献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而流血牺牲的画面用现在我脑际,如今繁荣安定的中国不就是他们用血与肉类筑起来的吗?望向那碑上闪着光辉的红星,他的光辉照耀着脚下的土地,照耀着安息的英雄,更照耀着整个九洲,又像一把利剑,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脏。他,鼓舞着八路军战士们在沙场英勇杀敌鼓舞着我们去奋斗,更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啊!

在一片苍绿的松柏之下,我们的心热血沸腾,我知道,八路军战士的先生精神正如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实践永垂不朽,他们是人民的儿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恍惚间,时间到了1939年5月,仿佛看到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成功地进行了突围并消灭了日军一千三百多人,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地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更要秉承他们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为国奉献力量;不求安乐,只求为人民的利益而战……

寒冷的风依然在吹,但我却没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热血,是碑上闪烁的红星,是杨得志同志苍劲有力的题词,让我不再退缩。我知道,在学校爱国教育下,一颗爱国的种子移植入心中,生根发芽……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6

明火我们对之是又爱又恨,它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但是往往也伴随着灾难,在我们国家,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建筑物、房屋顷刻间化为废墟,多少树木、森林葬身火海,多少家庭在烈火中分崩离析。火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为了让小朋友们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识,提高我们的消防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我们金典幼儿园组织了走进高新区消防队的活动。

参观过程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消防官兵叔叔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天天苦练救火技能是多么的辛苦呀!同时,我们也懂得了发生火灾时不要慌,要镇定,选择科学的逃生和救火方法,这样才能安全逃离现场,随后拨打火警电话。

消防队员的宿舍里,一床床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让我们惊叹不已,没想到在火场上冲锋陷阵的热血男儿竟也有如此细致的一面,能将内务搞得如此干净、整洁。实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此次活动,有的小朋友励志长大也要成为一名消防队员,要像消防官兵叔叔一样勇敢、坚强,拯救灾难。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7

长城,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的美,在瞭望台,在垛子,在旁边的山。

这里的瞭望台,是用石头搭建而成的。上面有射口,旁边有垛子,非常坚固。站在瞭望台上,望着青山绿水,迎着凉爽的微风,只要你登上这坚固的瞭望台,一定能感到心旷神怡。

这里的垛子,更是给长城增添了光彩。垛子每隔十米就有一个,大小不一,像一个个小胖子。有的是长官,有的是“仆人”,有的是“跟班儿”,还有的是“国王”,美丽极了。这些垛子经过了风吹日晒也没有破损,可见垛子是多么的坚固,垛子那美丽的花纹,把垛子打扮的光彩照人,加上旁边的'山山水水,显得分外幽静美丽。垛子下面有瞭望口,谁要是想观赏风景,就上瞭望口,要是你仔细看下面的风景,还能看见一泉清澈的瀑布呢!

这里的山,奇、险、美。这些山真奇怪,远远望去,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的险可不是说着玩的,爬山的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一千八百多米,直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山的美,更是名副其实。近看山峦,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幅幅奇妙的景色又都展现在眼前:朵朵白云像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数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儿的海洋,把一座座山峰淹没,只露出一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漂浮变化,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长城真美丽,不愧会被评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我爱长城,真恨不得把长城拥抱在自己的怀里。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8

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却因沉迷网络,而走上偷窃的不归路;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姐姐,却因一丝不甘,而伤害了他的姐夫。

宜兴看守所选派了两名少年犯向我们阐述了他们如何迷失心智,一步一步步入黑暗的世界。他们的经历,令我震惊,也让我惋惜。小时候,他们也是父母手中的宝贝,父母希望他们平平安安的生活,正直做人。但他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觉得自己太受拘束,厌烦了父母的管教;受够了老师的批评。这些思想将他们引进了人生的岔路口,有两条路供他们选择: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幸福世界;另一条路将人引入漆黑无光的万丈深渊。而他们却选择了后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在那条光明的道路上,表面上是无限汗水,辛勤劳动,其实终点站便是成功。而在那条黑暗的道路上,表面上是无限享受,无拘无束,但背后隐藏着无限痛苦与折磨。

对了两名少年犯的前车之鉴,我感慨颇多,凭心而论,我也曾不满于现状,希望达到更好的顶峰,也抱怨过生活的平淡枯燥。可是当我看到那些犯人双眼中透露出悔恨与痛楚,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没有什么活动空间,相比武警的住房环境,真的相差很多。良好的环境,优良的设施,宽敞明亮的房间,都是那些罪犯遥不可及的。他们就像是一只只困在鸟笼中的鸟,没有自由,每天必须去完成指定的任务,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在这样的日子中反思过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其实我觉得拥有自由很美好,我可以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挥洒我的汗水,我可以在这片蓝天下展翅飞翔,我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们应该明确好我们的人生目标,向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正视前方的道路,欣赏沿途的风景,抵制外界的诱惑。人的贪欲是可怕的,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所在,但是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应该避之不及。其实我们置身与幸福的海洋,只是疏于享受。家庭和睦是一种幸福;亲人平安是一种幸福;吃穿不愁是一种幸福。大人们常说人贵在知足,知足者常乐我们要自觉抵制形形色的诱惑,做到正直做人,切不可打开贪欲的阀门,否则它将如洪水猛兽,侵蚀你的心灵。时时刻刻严于律己,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铭记于心。

我们都应该牢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跌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勇往直前,在收获成功后不骄傲自满向更高的顶峰前进。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9

我自幼爱画,对各画种均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前段时间,有缘偶遇一幅作品:悠悠流云,飘逸间含着深沉:巍巍峰峦,苍茫里藏着秀润;流泉飞瀑,如闻其声;村落丛林,掩映成趣。细品之,笔触老辣,水墨酣畅,气象恢宏,真是令我心生向往,并牢牢记住了这位叫“来支钢”的画家。

得知来先生将在深圳举办画展,我立刻从西安前往深圳美术馆观看《来支钢水墨艺术大展》。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展厅变成了一个黑白两色的纯净世界,瞬间让人体会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或悬崖古松苍莽,或山村野径闲适,或古镇纯朴风韵。那群峰竞秀之磅礴令人激动,那云叠雾障之悠远引你遐想,即便是一棵枝丫横陈的古树也显非凡韵致。虽是中国水墨画,自然景物的立体感、质量感和空间感都处理得很完美,画家的非凡功力——造型使我叹服。

走出前厅,转入中厅,迎面墙上一幅《峡道》、侧面一幅《艺道》将我震撼。徜徉在巨型山水长卷前,感受云海翻涌,山水扑面,和鸣声声。又有村落梨花,人间生灵。画家笔下的山水奇观多么像一首雄浑激越的交响曲,起伏跌宕,让人沉醉其间。仿佛在旅途中,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正应了古人评画的那句“画中境界可居可游”!我想这应是画家来支钢的第二个非凡本领——造境。

有型有境的画我亦见过不少,但打动人的却不多,我觉得来支钢的画真正动人的地方是“有情”。情是什么?情是大山大水的表情,是画家笔下的山水之境,仿佛山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如他的作品《崛起》,那是一种呐喊,一种激情;而《涓涓涌泉》中,则是一种欣慰与欢畅。这种蕴含在水墨间的情感,才是作品真正的灵魂。我觉得这是一个画家最难达到的高度——造情。

来支钢作品的最重要的技法是积墨,这是中国传统技法,上可追溯到北宋郭熙,后有清初的`龚贤,继而黄宾虹发掘了这一技法,李可染又将其推动发展。来支钢是李可染大师的第二代传人,既从师长处传承技法吸取养分,又有个人心得加以创新,其积墨通透灵气,毫无板结之象,可以说对积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支钢先生12岁开始学习画画,日复一日,从师练习。他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辛苦,我们所看到的《艺道》耗时八月余才完成,一丝一缕,一点一画,墨干了又积,几十遍后才终于成就这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细赏作品,可觉其力透纸背,千笔万笔,笔笔无敷衍懈怠,无丝毫轻浮油滑。想起来支钢先生在不同场合讲过的一句话:“作积墨来不得半点偷懒,人家出游,我在画画;人家吃饭,我在画画;人家睡觉,我还在画画;我就是在梦里,还在想着明天的画该怎么画。”天道酬勤,来支钢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为继承与发扬中国水墨艺术文化的新一代画家。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我忽然感悟到,他的积墨初看是一种功夫,其实是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他。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10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陈嘉庚画展。参观之后我对陈嘉庚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他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20岁时,就在家乡出资建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其后增办、扩充成为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林等校、科、部以及幼儿园、医院、科学馆、图书馆的集美学校。并成立教育推广部,前后资助福建省20余县、市70多所中小学的办学经费。

陈嘉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终其一生,全力支援祖国的革命、抗战及复兴活动。在新加坡参加中国同盟会,募集巨款赞助孙中山革命运动;抗日战争开始,又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筹款支援祖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新加坡抗敌动员总会”,动员华侨从各方面积极抗敌;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嘉庚积极投身反蒋反美的民主运动,支持解放战争。了解陈嘉庚先生的经历后,我的心中充满了崇拜的感情。崇拜他不是因为他的富有,也不是因为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精神。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国爱乡都是我所需要认真学习的。

作为一名厦门人,我因陈嘉庚先生而骄傲,我会把嘉庚精神讲在口中,握在手中,铭记于心,让嘉庚精神得到发扬。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11

作为美术欣赏课活动的一部分,上周四我随着我们系的师生一同来到江西艺术中心参观陈丹青画展。在几个小时里,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喜欢的画作,也收获了许多。

舍斯托夫说:“人就是向现实转变而尚未完成转变的可能性”。时间、友谊、艺术,是本次展览的主题,由三位画家相识四十年来的故事与作品,作为主线,叙述青年时代的理想,油画实践的轨迹,围绕艺术的友谊。四十年来,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满戏剧性的起伏与变化:林旭东由油画转向版画,继而转向电影,又回到油画;陈丹青的绘画与书写生涯,已为公众熟知;韩辛从上海、美国、北京的艺术游历,则是一个革命少年成长为自由画家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陈逸飞、刘小东、贾樟柯,是这三位画家长期友谊的见证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陈述,使我们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目击革命时期自学一代如何成才,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明的对比与反思。

展厅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2011年三位老友骑着自行车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非常开心,一如他们的年轻时代。那是动乱的年代,岁月荒荒,他们躲在角落偷听苏联录制的欧洲古典音乐,自学绘画,彼此玩笑,八·九十年代,三个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纪,又凑到一起画画,聆听当年的曲目,依然彼此玩笑??在展厅中,四十年的光阴转化为物质与文字,在展馆的墙上交错并置,灯光下显得很静很亮。

门首两侧的墙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两端展墙挂开,按年代顺序,依次分段,向展厅深处延伸:启始于70年代三个自学少年的自画像,以及欧洲各名作的临摹,终结于2011年各自的写作和创作,每一展室印在墙上的解说文字,关于画,关于人。陈丹青与韩辛各写了十余段,林旭东寡言字仅写了三段。此外,半数以上的画配有图说,韩辛与陈丹青各占一半,这是两个话多的人,一个爱听表扬,一个乐于夸奖。

林旭东写道:一天上街,在淮海路上迎头就遇见了病后的丹青和他爸爸。以后就开始你来我往地时常见面。有时他会和爸爸或者弟弟一起来。他爸爸和弟弟的形象俊朗,常常成为丹青习作的对象,后来丹青画的康巴汉子,骨相结构中也有他们的影子??他这几年的画中,我比较有感于他的印刷品写生,形式上是他在美后期图像并置的延续,但已不只游戏概念,娓娓道来的是他的衷肠,岁月苍桑,世事难料,画家能守住的也只有这几本旧画册,在无人喝彩中自有一种从容与淡定,波澜不惊中题材已被超越:在一笔一划的把玩中,他营造着安放性命的处所??韩辛画得很多,水粉画,画的多是风景和静物。

在画展中找他们的“进步”与“退步”,或者比照谁画得更好,都是无趣的,都是观看与认知的障碍,因展览所能呈示的意涵,是三个独立的人如何与境遇周旋,如何与自己的爱与才能纠葛,如何在不同的时代“画什么”,“怎么画”而他们顽强信守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虽然这份爱遭遇了不断改头换面的时代。提醒是必要的,即:此展本身是一件完整的,难以分割的作品,单独看一件作品,一个人的作品,一个年代的作品,便没有看见这个展览。

绘画,是画家的终身自我教育,眼界,是基本的条件,而眼界,通常指向别人的作品。其实,自己的作品也在教育自己,并赋予对绘画的认知,这是一个使作者成为观众的画展。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12

5月6日,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家委会组织了二十三个家庭临沂消防中队进行了参观。

首先,消防员队员们模拟了三种火灾救人的技能,先展示的是居民楼火灾现场救人,为我们演示了快速爬梯子到楼上成功救出居民。随后表演快速接消防栓的过程,只见消防队员们从车上拉出长长的水管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火灾现场。其后,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跨过障碍走单杠救人,一系列的跑啊,跳啊,展示了消防队员们为了救人争分夺秒。从孩子们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佩服这些消防员,他们利索的动作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接着,消防队员拿出三种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防火服,挑选三名孩子给他们穿上这几件衣服,其他的孩子羡慕不已,消防员仔细讲解了这三件衣服的特别之处,我们又增加了消防知识。

最后,孩子们参观了消防员的休息室,当孩子们走到消防员叔叔的宿舍门口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叹声:你们看,叔叔叠的被子好整齐呀!像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一样!看到房间内物品的整齐摆放,孩子们表示汇集也要叠这样的整齐的被子。

登上消防舰艇,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别说孩子们了,很多大人也都是初体验。大家跟随消防员从控制台仪表室甲板水炮,逐一参观,消防员讲解细致,大家听得也是一丝不苟。

活动在孩子们的一阵阵惊叹声中结束,他们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参观活动让他们了解了各种消防车以及防火的一些知识,还了解了消防员战士的辛苦其危险等等,萌发了对消防员叔叔的热爱之情。消防员那种快、迅、猛、勇的斗志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消防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了一次实践性的强化。在消防队,孩子们感受了部队严谨的纪律、抢救设备的先进和消防队工作的高效性。

参观小学观后感 篇13

一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人生中第一次登八达岭长城时内心的激情澎湃,当我来到长城脚下,伫立远眺,那真正的长城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雄伟壮观,像一条金黄的巨龙伏卧在群山之巅,一种由衷的敬意油然而生。

拾级而上,爬上烽火台,我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那古老沧桑的砖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那高大的堡垒,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有的像英勇的将军,指点江山。我凝望着灰色的城墙,踏着脚下的方砖,不由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沉重的青石熔铸了多少人艰难开山凿石的苦难和牺牲,那重达千斤的石条是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艰难地抬上这高俊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雄浑壮观的万里长城啊,我抚摸着城墙,向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和辛勤的付出表达我深深的敬意。

攀爬一段极为陡峭的城墙,我终于到达了最高的烽火台,放眼望去,崇山峻岭,绿树环抱,这长城宛如条长龙在山中蜿蜒。正直秋天,寒风呼啸,凛冽的风吹得树木摇晃,枯草因为太胆怯,而紧紧贴着地面,不敢站起,只有长城岿然不动,宛如古代战场上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将军。我闭上眼睛,耳边呼啸的风声似乎幻化成古代战场上的厮杀声,战斗的号角声。我不由得想起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率士卒修筑长城后,北方匈奴贵族集团仍觊觎中原财富,率兵南下侵扰,顿时烽火台上硝烟弥漫,蒙恬将军的剑指向天际,身披铠甲,头顶盾牌,无数英勇的战士奋勇杀敌,那一颗颗盔甲下面是永远不曾低下的头颅,两片兵海交汇,将士挥舞战戟,刀光剑影,血雾漫天飞舞,哀号遍地流淌。匈奴大败溃逃,长城是他们永远无法逾越的城墙。我睁开眼睛,任由寒风呼啸,心中默默表达对每一位在长城上为了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将士的无限敬意。

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抵御外族入侵,见证了祖国由分裂走向统一;见证了汉武大帝刘彻抗击匈奴,收取河西,威服西域的英勇与无畏。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我会带着无限的敬意再来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