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154句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154句。

"尘世过三个冬天的雪,部分染红江中的船只,冬天的水已经沉寂,我怎敢渡过心中的忧愁。”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自信地使用不同语言来表达自己,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保持联系。我们习惯分享一些经典的句子。您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找到与“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相关的最新信息。感谢您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由衷地感激!

1、曾经混沌懵懂的誓言,曾经潇洒狂放的书简。岁月流远,带去了曾经年轻的苦禅。成长后内心的孤单,也渐渐朦胧在天边,留下的,只是许多回不去的遗憾。

2、沉淀心灵,如静水能映照出万物,只有静心才能窥通人生的真谛。

3、疲惫了,就会想喝酒,在纷繁的岁月里,与影对酌,也沉醉其中,浅尝、深醉,品浓烈,品清淡,而知真性情,也就懂得功名利禄都是一场梦。

4、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如果连自己都不肯好好善待自己,那这个人当真是无药可救了。

5、要与美德交朋友,要说服人。

6、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宋)山堂禅师(《禅林宝训》)

7、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8、宋代朱熹作《论语注》时写的推己为恕。既把自己心推到别人身上。

9、无论人生如茶还是如酒,把盏之时,都需要慢慢品,细细酌才知道人生真味和真谛,也能悟出人生之境界。

10、生:顿悟见性,究竟是怎样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对境界。究竟如何?你当切实亲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光

11、茶酒是人生的两个侧面,各有优劣,也相互补充,清茶、美酒既是待客之敬,也是品人之道,品心之境。

12、一览众山小,开阔心胸是旅游的专利;难于上青天,锻炼意志是旅游的福气;放松工作的压力,让旅行伴随人生,祝你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心情!

13、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偏私,并非给所有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而慷慨放任时间流逝的人,最终会发现时间没有给予自己任何东西。抓住今天,不依赖明天,就能掌控财富,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与其每天感叹时间的易逝,不如牢牢地把握时间,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桎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最洒脱的幸福。

14、有些事不会来,有些事会来!

15、这一季春暖花开,我来到你走远的地方悄悄等待,什么唤醒了我冰冷的感知,是你站在我身边,而我等待的是幸福的花儿。

16、就像煮一锅肉,肉烂到看不见了,它还在锅里嘛!它只是煮烂了而已,它并没有消失;我们的生与死也是如此。耕云先生

17、今即无住,何处扪摸?诸人者,如何以无价之宝,丧在阴入之坑?殊不知,青云道路,只在目前,更若驰求,转增迷惘。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18、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譬如父母瞻视病子;行施之时其心欢喜,犹如父母见子病愈;既施之后其心放舍,犹如父母见子长大,能自在活。《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19、仁慈是河流,真理是金子。

20、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偏执是束缚我们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倘若 一个人能够放下心中的那份过分坚持,破除心理的固执念头,人生将会少 许多烦恼、多些快乐。相反,如果我们过于执著于那些本不该执著的事 情,我们将会迷失更多的人生。

21、回首人生,如果忧伤要选择抬头,岁月如水,浮萍人生,问世界谁能免烦恼?转眼间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梦,世界柔柔的莫过柳,无法取下,人生也就别无安逸。

22、一个人必须时刻考虑到职位的无常。

23、许多懒惰的人是幸福的,但许多忙碌的人是幸福的。

24、面对变化无常的漫漫人生,我们应永远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不管人生是苦还是乐,微笑随身带,快乐永远在!

25、事物有阴有阳,人有两面性。

26、茶可以让魔成为人,酒可以让人成为魔。

27、放飞了梦想才能成就未来的光芒,坚持到底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人生不沧桑。正视自己,面对现实,创造奇迹。愿我们共勉!

28、忘不了淡青色的长裙,暖色调的阳光,还有回眸一笑的你

29、菩萨求阿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事,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人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北魏)昙鸾《往生论注》卷上

30、把盏人生,茶不可满,酒不可深,茶怡情不可多,酒乱性也不可深,沧桑淡然都要品尝,如果适度品尝,回味中也就有了自知之明。

31、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仍在继续。也曾披荆斩棘,也曾郁闷失意,但从未放弃。世界需要面对,更需要面对自己。遗忘过去,流露笑意,愿你走出人生的美丽!

32、第三个境界:包罗融合

33、一个人如果只是自命清高,不关心社会和他人,自己的价值也得不到实现,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随时调整自己,融进时代的发展中锤炼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只有投入社会,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34、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 佛说:奉献越多,生命就会得到越多。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 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35、易者,圣人乘时之学,圣人守时而待命,因势利导,乘时而起。故先哲孟子有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老子亦曾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说,机会给你了,你就可以作为一番,时间不属于你的,就规规矩矩待在那不要动,借古鉴今,今人所谓的英雄,只是在对的时间里,做了对的事情而已。

36、一个年轻人向禅师请教:禅师,有人说我是天才,有人说我是傻瓜,你觉得呢?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禅师问,年轻人不知所措。像一斤饭,在做饭的女人眼里是几碗饭;对面包师来说,它是一块饼干;葡萄酒又回到了酿酒师的眼中。仪表还是一样的。同样,你仍然是你自己,你有多优秀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年轻人恍然大悟。

37、我们失去了云彩,却得到了整个天空。

38、三、原谅,并非是因为心宽,而是因为不舍。不原谅,未必是因罪不可赦,只因心已离开。真情,一定会让人心软。但凡跟心软毫无关系的情,都只是些假象而已。

39、人生,就是走一步丢一点,丢掉一路的包袱,继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越走越轻松。

40、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磕磕碰碰,沉溺于这样的小事中不能自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还会因此少得很多快乐。我们要学会记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忘却自己的不满之心,如此便能活得自在、轻松,能够坦然地面对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41、菩萨于一切法住无分别,能满六度。《大般若经》卷二十二,教授教诫品

42、放下过多的欲望,平衡生活的得失,好好管理内心田园的心,这才是通往平和、平静和幸福的道路。当你开始平衡你的生活与你的得失,你将能够平静地生活,享受时间的美丽。我们匆忙地追逐着,忙碌着生活,不知道时间是如何流逝的,心平气和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借口,除非你只是说出来,想想看,你必须学会智慧的选择和平衡。

43、学习佛教的第一个想法是永远不要看到所有人的过错。你看到了所有人的缺点。你永远污染自己。你根本不能练习。

44、人生态度: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

45、曼珠沙华—色花曼陀罗华——白色彼岸花彼花语:分离,悲伤的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46、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越骂他,你的心就会被污染。你应该认为他是你的好朋友。

47、一个人有能力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当看清真相时,或许已无能力改变事情。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48、世界上所有的好运都依赖于那些足够强大的人。在任何时候,你都需要表现得很好。现在付出,未来的幸福,那些转错弯的人,流下的眼泪,会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49、为生活喝彩,即使它可能并不值得,你也会感受到生活的色彩。为一个朋友喝彩,即使它可能不是回报,但你会打破善良的法则。为生活喝彩,虽然不一定会有所收获,但你可以猜出生活的谜底。为世界喝彩,虽然不一定有收获,但你将拥抱浩瀚的世界。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50、看似精明的愚者,是天下最愚蠢的人,这些人原本是一块废 铁,不过表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看似愚笨的智者,是天下最聪慧的 人,这些人总是神光内敛,破衣烂衫中包裹其实都是真金。

51、问:如何是无相?师日:山青水绿。《渌清禅师》

52、茶如人生,淡中有味;浮生若茶,淡云流水;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53、佛陀度人,也会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被佛度化,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度化才能深入被度人的内心,使其得到正见,脱离苦海。度人不是棒喝威逼,以恰当的方法度脱众生,才是佛的真慈悲。

54、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一件大事可以当成小事来说,一件小事可以包容着不说。不喊腔调,实实在在地去引导他人学茶,甚至劝你。对待乐意学习的人用乐意的态度,对待无心学习的人随喜随缘。

55、生活提醒我们,恨是生活的负担,不要把人放进洞里。小清新的生活,是如何化解生活中的苦难,是如何让那些烦恼变得平静。花是美好的,花是平静的,这就是生活。

56、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 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日刻日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M.gZ85.COM

57、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

58、人生是什么,学会思考,不要回避那些无聊和纠缠,用心灵去包容那些广阔的空间,把安装的负荷,纠缠的释怀。哪里有闲暇,哪里就有闲暇创造闲暇。哪里有幸福,哪里就有一种豁达,年复一年。生活既不有趣也不可恨,但它的秘密在于你可以与生活达成一种友好的理解。

59、童年是活泼可爱的,少年是美好单纯的,青年是拼搏向上的,中年是不断奉献的,老年是发挥余热的,这才是美丽的人生。

60、在这个世界上很难保持自我。

61、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观茶烟悟其飘渺,因无心而生其道。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多数人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实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用一颗纯静的心品茶,便可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茶融入了世事与情感,便有了万千滋味。茶是水写的文化,茶是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茶是水中至善。

62、人应有卷起裤管下水的勇猛心。如果已经站在水中了,就不必担心流汗或下雨。

63、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梁)傅翕《传灯录》卷二十七

64、某居士问:一般民众所信仰的法术神通与佛教有关吗?又一般对深入信仰者谓之迷,是吗?师言:法术不是佛教的产物。至于迷字,端看人们如何信仰?一般社会人士因心念惶恐,对事物无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签诗筊杯,并没有真正深入教理。佛教是改革人生的科学,而非只是拜拜的宗教。

65、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却忙个不停地向外寻找快乐,反而离快乐越来越遥远。这好比,从前有一个人天生头上就长出一颗珠宝,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头上有珠宝,也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件事,他就不停地往外寻找珠宝,最后连自己头上的珠宝都被强盗取走一般,我们多么的愚痴啊!

66、唯有灵魂安静的时候,才是我们和自己贴得最近的时候。

67、佛说:厌苦欣乐是世间人的一个通病。平时只知道享受舒适安乐,却不 知享受一份安乐,就增长一份贪恋。这一份贪恋,一定会使人在临终时有一 个恋字。一念恋着婆娑,就不得往生。不但不得往生,还要轮回六道。

68、乐观之于人生,是浮荡在地平线那袅袅升起的热望与希冀,是寻得一份旷达与美好的铺垫与勇气。在乐观中撷取一份坦然,你的面前就会盎然多彩;若在悲观中摘下一片沉郁的叶子,只能瓦解你积蓄的力量。

69、人生幸福,需要平常心去承载。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满足太少。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控制欲望。谁都会有欲望,但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学会满足,就是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修炼一颗平常心,痛苦就会越来越淡,幸福就会越来越浓。

70、他在我与世无争他走我魔怔天下

71、舍得,舍得,先舍而后得。原来,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72、生活的禅法,就在于那些曾经的烦恼,在生命的轨迹中,停止复制与循环。产生悲观失落的负面情绪,也不奇怪,包括生活里发生的所有悲伤。自己做出的所有原谅与释放,都会让生命走向美好,更何况是超越了烦恼。学会照顾好自己,给心地以力量。

73、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河两岸都在下雪,现在是秋天。

74、使多人满意的人,使自己满意的人,即为王。

75、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而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应带来快乐。成功存在于每一天的前进途中,存在于每一个能带来欣喜的小小收获之中。

76、无论你有多真诚,当你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一个谎言;不管你是多么的简单,遇到复杂的人,你都有一个计划。无论你多么天真,遇到真实的人,你就是个笑话;无论你有多专业,当你遇到你不了解的人,你是空白的。所以,不要太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你只需要做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77、《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沫,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8、有抱负地活着,没有分心地死去。

79、不要急着说无选择,也许下一刻就会遇见希望!认真活着,别奢求太多,人只能活一次,不要把自己过得很累!

80、茶有一味,而于众生的则有千味。有人觉的苦若生命,有人觉的淡如清风。

81、对一方有利的事情,对另一方可能有害;当月亮出来的时候,睡莲开花,荷花却闭敛。(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82、花语禅心,一个人身心的富足,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83、圣人是有德的,圣人是有德的。

84、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差别心起,世道艰难。参话头不要为了破除差别, 差别破除后之境与差别境何尝不是差别?什么是无、干屎橛、庭前柏树子、 吃茶去,选一句话头一心深入,若能在一句上实证,百句千句亦是明明 了了,何曾有差别,何须破差别。有人在无字上有了体会,却在干屎橛, 在一棵风吹不动的树上,又起茫然,无字上的体会只是自欺。

85、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断惑业者,速证法身;具足惑业者,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86、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是完美的!

87、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何谓至行?日:庸行。何谓大人?日:小心。

88、人生在世总是一半一半,即在乐、成、得、生中有苦、败、失、死。只有包容不完美,才能感受到真正完整的幸福。一、有苦有乐的生活才更为充实。二、有成有败的生命才更加合理。三、有得有失的生活才是公平。四、有生有死的生命才是自然。

89、用简单的眼睛看世界,你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90、爱好和平的人,放下,看清楚,想清楚,活得洒脱。能忍,能忍,能让,能原谅,能淡定。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开明,他在行动上也会开明,他的心也会平静。生活在和平中的人,心底是平静而安详的,云越蓝,水越幽。

91、会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第二》

92、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其心坚不动,譬如须弥山。《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93、人的心每个刹那间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不可能拥有未来的心,我们现在这一刹那的心同样是过去的,我们不可能拥有。那么我们真正的心是什么呢?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真实的一面。蜡烛的一明一灭,可以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光明和黑暗都不是恒定的,都是在变化的。我们的心本来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限宝藏,但是由于无明造作,追逐五欲六尘,使明镜般的清净自性不能显现应有的光明,所以明心见性就是开发自己的潜能。

94、红尘三千丈,掬一捧从容,守一份清静,舍一分急躁,得一颗禅心。

95、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胜天王般若经》卷六

96、尘世三冬雪,半染江中舟,冬水已沉寂,怎敢渡情愁

97、当别人说我们不好时,不要生气或悲伤。说咱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98、不太确定自己的意见。 这样,您将减少后悔。

99、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风雨雨和风风雨雨,对于人生的许多不好的地方,不要怀恨在心,怨恨,也不要耿耿于怀,无法挽回。无论好坏,我们都要面对;不管是好是坏,都会过去的。放下包袱,享受生活,总比弯腰受罪好;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平静地嘲笑生活。学会放下,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100、生活艰难,你抱怨,说苦;工作遇到挫折,你退缩,说难;总是埋怨日子,叹息日子,羡慕别人的成就,悲观自己的路。其实,生活不尽如人意,可以慢慢来,因为经验需要积累;生活是不快乐的,不要担心,生活是一个大杂烩。别人今天的成功,是自己过去的成就,你今天虽然不好,但你还年轻,你还有未来。

101、春节即将结束,大家欢聚的情形仿佛昨夜一梦,转瞬即逝。开心被留在回忆里,美食只能成为回味,五彩炯花也只曾是天空的一瞬而已。除了业力,没有什么能跟随我们到永远。孝敬父母,关爱生命,怀有善念地度过春节,还是烦恼多多,大鱼大肉,自私自利地享受假日,都将会产生不同的善恶果报。春节里,人们团聚着、快乐着,也享受着各种美食。然而,几乎没有人想过,那摆放在餐桌上的令我们口腹之欲得到满足的美味佳肴的背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也很少有人知道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和后果。大家应当忏悔,否则便是白作白受。正如目犍连尊者所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白受。

102、佛说人性本就自私,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

103、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104、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5经

105、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听到相同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106、平静的内心能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领略到更深刻的生命意义。

107、累了,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别为难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的精神放松了,心态就会跟着开放,适当充电会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想哭就醉,想醉就醉,让忧郁走掉,让快乐常伴。

108、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归属,感悟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109、佛教禅师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交友时以茶为媒广结善缘”。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烦恼、压力与日俱增,因而近年来,禅修、茶道等传统的解压方式,逐渐兴起,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了一丝清风。但是又有几人能从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回归生活的茶人,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呢,习茶之路和生活一样,有喜悦、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后皆回归于自然。

110、忘记食物、欢乐和悲伤。

111、心的多少决定生活的幸福。心越宽,烦恼越少;心越小,烦恼越重。小量的人,不能容忍,不能承受,不能把握大格局。思想的容量是一个可以打开和关闭的容器。当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欲望时,它会越来越小。当我们能想到别人的时候,它就会逐渐开放。一个思想的不同,心灵的模式也不一样,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细如尘埃。

112、四、睡着睡着就哭醒了,是出生。哭着哭着就睡着了,这是人生。想哭的时候却不得不笑了、想笑的时候却反倒落泪了。好多人就这么过了一生。

113、九、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我们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脚踏实地,不漠视,不虚度,继续唱着歌,快乐悲伤都要记得,就算心碎也要拥有最美的姿态。

114、因为我们想要自由,我们不想被工作束缚。因为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接受工作的枷锁。每个人都喜欢美丽、多彩、自由的生活,希望能到达娱乐和享受的顶峰。掌握好工作和生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115、最喜欢最精炼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116、哪里有时尚,哪里就有风格。

117、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墙说:“这么多人,国必强胜”,高僧说:“我只见到两个人,一个贪名,一个图利”。

118、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也是一节课,一年一个月,一棵草和一棵树,是世界的风景,也是命运的风景,不要把自己活得太执着。时间总是在等待,风景总是无私,你有宽广的视野,也收获了命运的自由。

119、二、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人生也许有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也有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处于顺境,以静心安于逆境。

120、如果你想造一条船,雇人收集木材或分配任务并不容易,而是激发他们对大海的渴望。

121、如果我不下地狱,谁会下地狱?经典的禅宗语言来理解生活。

122、有人说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空名头,但是当你真正面对茶,用心去感受茶、冲泡茶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发。

123、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心养性,行是端正行为。证严法师

124、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安心!

12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如果你想改变他,你会很痛苦的。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26、心软没有错但有些人怜悯不得(2022佛经的句子)

127、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一斗。

128、人生是自己的,不要指望着别人来帮你。没有谁是应该为你付出的,只能靠自己!没有野心就会平庸下去!!

129、当我们感到抱歉时,我们需要表现出一些优雅。人们常说,我们不能原谅别人,除非我们先原谅自己。虽然生命的秘密在于没有遗憾,但大多数人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130、忍耐是治疗冲动的法宝,忍耐让人认清是非。星云法师言:认清了 世间的是非善恶喜乐,更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好坏、冷热、饱饿、老 病、荣宠怨恨、有理无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才有心思寻求 解决之道,善因好缘就会随之而来。佛教将我们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 也就是堪忍 能忍的意思。可见得,人要活着,必须要以忍处世, 不但要忍穷、忍苦、忍难、忍饥、忍冷、忍热、忍气,也要忍富、忍乐、 忍利、忍誉。以忍为慧力,以忍为气力,以忍为动力,更要发挥忍的生 命力。

131、你有你的人生观,我有我的人生观,我不会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32、把盏人生,也在感悟,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伟大和炫耀,更多的还是茶的温和,酒的热情,有苦涩,也有辛辣,最后都会归于尘埃落定。

133、怒气犹如藏在人体中的一桶烈性炸药,随时都可酿成大祸。炸掉的既可 能是自己的身体,也可能是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气由心 生,心有欲则气生。世人正是因为有太多的欲望,所以才会生活得不快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平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良好性 格、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样才能够防怒于未然!

134、能让人烦恼的,是美好的回忆。该记住的,不该记住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时常想起要忘记的事,想起要忘记的事。有时候做一个可爱的、可笑的傻瓜,忘记了别人对他的嘲笑和冷漠,忘记了人间的恩怨,忘记了世间的功名利禄,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如你所愿快乐,傻傻的笑。

135、人生如行舟,顺水顺势,逆水而行,艰难曲折,不畏波涛,才能抵达目的地。

136、圣严法师开示:有一种人动不动就生气,习气很难改,你叫他不要 生气,他也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生气,可是偏偏他就是不能不生气。 遇到这种情形,需要下点工夫练习。我常教人家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 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能够呼吸实在是很幸运。这么做情绪就 会慢慢地稳定下来。我们生气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也 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时常处在这个状态,寿 命可能因此而减少,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

137、试想,当你无人陪伴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当你失去财产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当你孤独走在陌生黑暗的路上的时候,又有什么感受。即使亲人、财产以及身体都陪伴着灵魂,心灵仍会浮躁、焦虑、不安,更何况灵魂孤独漂泊的时候。为死亡准备,等于是为灵魂找到美好的归宿,也是为灵魂选择了光明的前途。

138、三、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相信自己胜过依赖别人。

139、。如海之汐,你也曾经为阳光澎湃吗?或者,你还缅怀着某一季的月光?在永不歇息的时光里,是什么让你喜悦?是什么让你忧伤?那些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所受的诱惑不够,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140、白松:我质地优良可做屋顶可造船,你呢?荆棘:一想到劈你的斧头,恐怕你还是愿做荆棘吧。禅师评:平淡无奇的生活没痛苦。

141、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形成圈子,与你观点相同的,与你观点相左的。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唯心的观点,唯物的主义。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保持怀疑,对各种大师表示不信任,甚至灰心丧气,认为这里头乌烟瘴气。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只有自己踏上这条道路去寻,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这时也才是真正的学茶之旅。

142、要先认识佛,才能成佛。我们以正思维来探讨,何者为佛?泥塑纸绘,被供奉的是佛吗?那只是佛像而已。什么是佛?清净心就是佛。一慧律法师

143、儒释道为什么能发扬至今五千年?是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了启发,发扬光大的。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

144、它的后生是令人害怕的,但不是指责的。

145、学佛法最根本的课题,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个基本的方向,要确认真理是原本如此的。耕云先生

146、和别人住在一起,就是和别人住在一起。

147、即便是伤心的眼泪,乐观也能让它变成钻石,即便是沮丧的感叹,执著也能让它变成乐曲。起起伏伏的人生,善待自己认真生活,辛勤的努力必定能收获硕果!

148、参禅参的什么,参的是自己如何从无限的膨胀到化做虚无。学佛学的什么,学的是自己如何从妄想成神到本分做人。悟道悟的什么,悟的是自己从自以为是到如何还能像别人一样坦白的微笑,轻松的活着。

149、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如是说。《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

150、当和尚们爬上山时,一个弟子掉了下来,抓住了荆棘并割破了手。禅师:荆棘是用来依附别人的东西,但你是依附它的,当然,自找麻烦,不依靠的人是不能依靠的。

151、人生如梦一场,世事几度新凉;孤单不要忧伤,失落请别彷徨;有我在你身旁,一起面对风霜;牵手访梅寻香,用心共创辉煌;成功不再是那遥远的梦想!

152、第四个境界:弥补不足

153、一味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因果,经常喜舍的人生是富贵的因果。(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154、修行忍法,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升境界。佛家认为,忍大致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生忍。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忍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与考验。处于生忍境界的人,有明确的忍的观念,将忍视为一种有益的修行,并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忍对他们而言,可能会带来痛苦,却是他们愿受的苦,好比打球的人为练好球吃苦、习武的人为练好武功而吃苦一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想成就大业,首先必须征服自己,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这就要从忍字上下工夫。如果你没有达到生忍的境界,以忍为苦而不是以忍为乐,那么,对那些不该忍且可以不忍的事,没有必要选择忍耐。第二重境界:法忍。处于法忍境界的人,明白事物的因果,能有效克制贪嗔痴俱毒,对难忍之事,视为自然,安之若素,不生嗔心。第三重境界:无生法忍。到了无生法忍境界的人,已悟无生亦无灭的真谛,对于外境,无论尊敬赞美,还是恶毒的骂声,都视为自然,以平常心对待,忍而不生忍的观念,也就是说,从表象看,真的忍受了;但内心根本没有忍的感觉,好像一阵微风吹过,受了却像没有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