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心得体会13篇

三同心得体会13篇。

通过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新思考,通常我们会根据个人习惯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写作方法非常灵活,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三同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您带来新的启发。期待这些故事能够在您的生活中给予启示!

三同心得体会(篇1)

按照县局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 5月24日——5月30日我与所里其他同事在所长带领下,来到光明村与基层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多次深入走访、自觉融入农民的日常日子、作息,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生产、日子事情,真实地感觉了农民日子。我深受感动,有些肤浅的想法

第一,勤字当头,勤劳致富。

我们住在光明村村长家,在向村长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事情(包括生产、日子、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一周翻山越岭的走访,感受那种日出而作日降而息的传统农耕差不多远去,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勤劳的,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经过勤劳的双手,一家人生活过得还很实在。几年前,该村村民杜正龙住在附近一个偏僻的山谷里。他家很穷,经常为他的生计操心。现在的杜正龙举家搬迁出深山,别等别靠,来到交通和取水较为方便的光明村,办起了一具仔猪养殖场,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了远近著名的养猪专业户。

难能可贵的是杜正龙的猪场深入降实科学进展观,注重可持续性进展,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池沼渣种蔬菜,蔬菜除向市场销售外,部分粗菜叶用于养猪,实行了良性的循环生产。现在杜正龙建起了一座小别墅,过着富裕的生活。

谈到未来的进展,杜正龙谈到:他也准备向农民租更多的土地,发展温室蔬菜;还要走专业合作社的进展路子拟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农作物运输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进展共同致富……

为什么杜正龙能在短短四五年内实现由贫到富的转变,成为农村小康社会道路上的致富带头人?最为要紧的是杜正龙意志坚毅,凭自己的勤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别怕穷,别怕累,别怕脏,白天跑市场,转猪场,晚上自已专研养猪技术。很快从一名养猪“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第二,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平心而论,光明村的交通相对便利,山高路险,耕地少。这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注意到该村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别适宜耕种,作为进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村极少数村民坐地等花开的思想比较严峻,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送来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来化胖,而部分农户别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

对支援的化胖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钞票为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你吃得差,你只会更穷。

第三,大实话的我们别是“扶贫专业户”。

按该村村长的说法“你们别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降后、对他们经后的进展,我们的确喜爱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降后而言,固然是杯水车薪。我相信,在地方党委和**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垮台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能够基本改变贫穷的面貌。

第四,不允许忽视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在村里,我们也走访了一些农民,但总体感觉是贫富差距比较大。一些富裕的农民住别墅,开汽车,资产数百万。然而,一些贫困农民仍然存在着吃、住、医、学、饮水、交通等一系列困难。

光明村的贫富差距或许只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税务局的新成员,知道如何在农村工作,我真的解决不了那个重大的咨询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将来的国税工作中,我会更仔细履行职责,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宣传好税法,用好税收的优惠政策,并且仔细搞好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为国家聚拢更多的财力,使国家能有更充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救济等民生工程保障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篇2)

三同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同教育培训,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积极影响和意义。三同教育即同进、同修、同创建,通过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共进,来实现教育目标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机会在班级中实施三同教育,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


同进是三同教育的第一步,它强调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才能共同努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班级中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他们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我组织了家长会议,讲解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要求,还给家长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同修是三同教育的第二步,它强调教师的自身修养和能力提升。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这些努力,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对我的认可度也大大提升。


同创建是三同教育的第三步,它强调共同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因此,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我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我还组织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通过这些努力,我发现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三同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意义。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共同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小编认为,三同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践行三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同心得体会(篇3)

一、主要体会

1、“三进”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中,融洽感情,虚心听取村民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推荐,与群众交心谈心,帮忙群众干农活,密切了干群关系。透过在群众家中体验基层生活,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实际行动上、生活体会上与群众紧密贴近,干群情谊进一步加深了。

2、“三同”使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向群众缴纳生活费,在群众家中共同劳动,促膝谈心,了解民忧民困,体察群众艰辛。在与群众相处的日子里,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透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理解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3、受感于群众的朴实无华。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中,虽然我因很少参加农村劳动而显得笨拙,但从群众真诚的话语和满意的笑容中,我的内心深深受到了冲击。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期望干部能时常在身边,能与他们应对面的沟通。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

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我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

二、主要收获

1、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深入基层,甘当“学生”不当“先生”,自觉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当好“主人”不当“客人”,仔细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难,帮民困,助民富,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为群众服务的信心得到增强。物质上的帮忙,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理解,观念上的认同,每一次听到群众感谢的话语,都让我深深地感叹。一桩桩看似小事,事实上都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群众觉得这些都是为他们解决了天大的事。当前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付出多,收入少,生活条件、医疗保障有待改善等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埋怨情绪,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说此刻党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明白了这些,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更没有理由不去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3、工作任务和目标更明确了。一是要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为此,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要精心做事。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都要以高度的职责心认真对待。因此,要立足本职,改善工作作风,认

认真真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要当好群众公仆。做任何事情,都务必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思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三同心得体会(篇4)

2011-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冬天的重庆虽没下雪,但也还是很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我参加了“三进三同”的活动。

大学,我的大学时代,我喜欢各种活动,学校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让我接近基层,接近百姓,接近农村生活的机会,让我们大学生去进行了“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学农活动,即是“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

我来到农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现在的生活比那些农村的孩子好很多,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要报效祖国的决心,我要好好学习好我的专业知识,好好地用我所学的知识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本来就很爱国爱党,这次活动后我更加的爱国爱党了。

进入农户,我们在农家小院里一起做饭,一起洗碗,一起刷牙,那种做什么事都一起做的感觉好很好,我感受到了我们队伍的团结,每个成员的积极,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很积极,总是没多久就把一件事做好了。在农家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怎样除草更好,学会了打理水沟,学会了测量血压,对那些我本来会的更加的熟练了,我们在村里帮他们担水,担米什么的,多锻炼我们的,早上我们都很早起床来和队友们在院子里练太极。团结是件很重要的事,我们在社会上就是要有团结心,一起把事情做到最好。

后来我们来到村民家里,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出门在外。看见老人在忙着,我们也去帮忙,看着这家里的一切,老人们都是为着自己的子女们准备的,他们多么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回家来看看他们,那刻我在想我的父母也是同样的心情吧!小时候在姑姑家常听她唱《常回家看看》,那时我在想你有那么想自己的子女吗?现在我明白了,父母都很希望自己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无论你是否工作,他们都想见见自己的亲人。此事我想到了我也要常回家看看,也要感恩我们的父母。人们都常说我们欠父母的实在太多了,怎么都还不完,我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我现在就要慢慢的感谢我们的父母。

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小时候我也是农村的,我小时候看见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的农村交通方便多了,通讯也好多了,随着政策的发展,其他的也都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医疗卫生方面也都很好,农村的发展很迅速,我们以后要更加的扶持我们的农村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人富起来。

勤劳致富、村里的人都通过劳动来致富,这样的理念是很好的,不过我认为加上一些科学技术就更好了,进行大面积的种植,集体工作,可以增加村民们的就业率。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还了解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非常努力,也非常幸苦。

感谢学校给了这个接近基层的机会,以后我还会参加更多的活动,丰富我的人生,让我所学得到所用,让我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三同心得体会(篇5)

按照县局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 5月24日――5月30日我与所里其他同事在所长带领下,来到光明村与基层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多次深入走访、自觉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了农民生活。给我的触动很大,有了一些肤浅的想法:

第一,勤字当头,勤劳致富。

我们住在光明村村长家,在向村长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一周翻山越岭的走访,感觉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已经远去,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勤劳的,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很实在。该村村民杜正龙几年前还住在邻近一个偏远的山凹里,家里十分贫寒,经常为生计而愁。如今的杜正龙举家搬迁出深山,不等不靠,来到交通和取水较为方便的光明村,办起了一个仔猪养殖场,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难能可贵的是杜正龙的猪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池沼渣种蔬菜,蔬菜除向市场销售外,部分粗菜叶用于养猪,实行了良性的循环生产。现在杜正龙已盖起了一座小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杜正龙侃侃而谈:还准备向农民租更多的土地,发展大棚蔬菜;还要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拟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农作物运输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杜正龙为何能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实现由穷到富的转变,成为农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带头人?最为主要的是杜正龙意志坚强,凭自己的勤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不怕穷,不怕累,不怕脏,白天跑市场,转猪场,晚上自已专研养猪技术。很快从一名养猪“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第二,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公允地讲光明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们注意到该村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村极少数村民坐地等花开的思想比较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送来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来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第三,大实话的我们不是“扶贫专业户”。

按该村村长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四,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存在,在村里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农户,但总体感觉是贫富差距比较大。富裕的一些农户有的住别墅,开小车,资产可上百万。但一些贫困的农户还存在吃饭、住房、看病、上学、饮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难。

光明村的贫富差距也许只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罢了。作为一名不怎么懂农村工作的国税新进人员,确实也无力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今后的国税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宣传好税法,用好税收的优惠政策,同时认真搞好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为国家聚集更多的财力,使国家能有更充足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救济等民生工程保障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篇6)

三同教育心得体会


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三同教育的理念,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三同教育是指教育者要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也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同呼吸。同呼吸意味着教育者要与学生站在同一层次去思考问题,共同感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并围绕这些焦点去编写课程和教学计划。我会花时间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我给予他们的教育是符合他们需求和兴趣的。


我也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我常常组织小组活动和班会来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我认为他们的声音是宝贵的资源,也是对我的一种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能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且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共命运。共命运是指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与他们共同体验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倡导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帮助。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会鼓励他们坚持,勇敢面对挑战,并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我相信,只有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我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才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心连心。心连心是指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用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用耐心倾听他们的疑惑和困惑。


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我会给予他们关怀和安慰,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在我每堂课的开始和结束时,我都会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交流,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也会定期组织班级聚会和文体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心连心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是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我相信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们建立起富有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小编认为,三同教育的理念是我多年教育实践的总结和体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我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一理念,与学生们一同成长、一同前进。

三同心得体会(篇7)

按照××委办公室关于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与局里其他同志一道,到××万民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到达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透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张支书(村支书记)家,在向张支书了解了万民村的大致状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岭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村一农户时看到,房屋较窄,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像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母亲60多岁,其儿子50多岁至今还未婚,丈夫过世得早,但该农户两母子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期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多,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张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张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万民村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明白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务必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三同心得体会(篇8)

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与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县赵家乡香炉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采取以俏俏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临时到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

我住在香炉社熊支书(村总支书记)家,在向书记了解了香炉社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社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嶺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社一农户了看到,房屋较宽,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象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丈夫60多岁,其妻年龄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该乡公路时,双腿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该农户户主身残志不残,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夫妻俩互警互爱,共同劳做,响应镇府号召,种植烟叶,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在他的身体里,它充分体现了一句勤奋的话。

第二,心里有一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

我认为这部分农民是个懒惰的人。

其三,按该村熊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来的救济金和生活必需品,对他们的贫穷落后,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熊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赵家乡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种平淡无弃的一举一动,岂不是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

难道不是我们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第五,一些建议:1.扶贫应以精神力量和科学知识为基础,并辅以金钱。2注重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支持。苏德文

三同心得体会(篇9)

大学生社会实践“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淳朴、勤劳,他们不畏艰辛,为了生活而每天忙碌奔波,也许他们生活的方式不为人所知,但他们仍然努力地用强而有力的双手创造生活。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有着崇高心灵的农村人。

____—____学年第一学期的暑假,经团市委及校团委的批准,我光荣地加入了“三进三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队伍。这个团体充斥着老师对我们的信任,本着“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原则进行此次社会实践活动。7月1日下午,怀揣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情我们整个团队在校车的乘载下缓缓驶入小坎村,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方的农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未知。

地面上是无尽的灰尘,村委会办公室貌似仍在建设中,没有想象中的空调,甚至没有风扇,我们整个团队32个人以及老师、村领导挤在一间很小的布满灰尘的会议室中开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感觉很糟糕,很想回去,无法想象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是怎样的一种苦,怎样的一种艰辛。但是心中也有一丝小小的期待,期待接下来的为时一周的生活。

在“家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自己的临时“父母”。他们的**很黑,穿着很朴素,待着浓重的重庆口音显然很兴奋地接待我们。他们很淳朴,与我们聊着家常,问我们的大学生活,好似在与自己的儿女交谈,毫无做作。

小孩子们光着脚丫,奔跑在各家之间,他们开心的笑,没有心机的大声玩耍,他们一个个脏的要命,却一点也不在意。走在乡间路上,道路两旁是不知名字的树木,各种草类,仍有各种蔬菜,到处都是绿色的。夕阳西下,这里的天空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汽车尾气散到空中的污尘。

天空是蓝色的,太阳是红色的,周围的云看起来像火一样明亮。风景很美,所以人们忍不住多看一看。

太阳下山了。 在乡下吃饭已经晚了。 这里的米饭很硬,但是很好吃。吃着自家种的菜,感觉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很美味。我们有说有笑,时间过得很快。

帮着“父母”洗碗,很开心。这里的厨房很不一样,有着很大的锅,用各种梗烧火做饭,没有抽油烟机,会有很大的烟充斥在房屋各处,熏得眼睛硬生生的疼,会流出很多眼泪。这就是农村吧!

洗澡水是用锅烧出来的,这里没有太阳能,没有热水器,是用桶子装满水用毛巾往身上淋,会有蚊子在你身旁飞舞,这里的蚊子咬人真疼啊!

夜幕降临,屋外静悄悄的,走在外面很凉爽,会有微风吹过,很舒服。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农田和土壤的芬芳,还有蚱蜢的叫声。在这里真的可以忘记各种不悦,感受微风拂过,在这里,我们只能和各种爬行的小动物一起睡觉,会有各种奇怪的小虫子在你身边飞动爬行。

这里的人很勤奋,清晨,会很早的起床,去自家的菜地摘菜,做农活,感受晨间的凉爽,她们的米是自制的,每年会在大大的院子里晒谷子,作为明年的粮食。

这就是我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的感觉。这里是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气。他们生活艰苦,不怕困难。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更应当发扬这种精神,把劳动人民的努力埋在心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掘自己内心的那种渴望与追求!

三同心得体会(篇10)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炼干部的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与基层群众共同生活、热情交谈、共同劳作、共谋发展思路,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村情民情的了解,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了工作视野,找到了工作方向。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很深,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宗旨意识得到强化,增进了与农村群众的感情 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万胜坝村莫家坳组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由于我来自农村,对于农村生活相对了解,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我要求自己决不能高高在上,做出一副领导或城里人的样子,而是时时处处平易近人,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驻村期间,我特别走访和帮助了特困户秦文秀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现有一儿一女,女儿刚刚考入西南大学,全家

经济收入都靠黄连。结对办事处和村委会两级组织和干部对这个困难家庭给予了深切、温情的关注,在为其积极争取低保户等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尽可能在生活、劳动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我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秦文秀满含热泪说到“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个困难家庭”时所流露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工作作风得到磨炼,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

我们入驻的万胜坝村共有4个组,909户农户,分布在40平方公里的大山深处。6名村干部承担着服务全村2554人的重任。基层同志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既要承担计划生育、合作医疗、调解纠纷等日常性工作,还要负责农网改造、林权改革、修建村级公路等阶段性重点任务。往往是分发一批药具,挨家挨户走一遍下来就得七八天。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

在与村支部马书记一起上门动员农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工作经验得到丰富,深化了对基层群众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对诸如村规划等社会性事务却缺乏应有的热情。万胜坝村的不少农户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农副产业增加收入之后,纷纷盖起了新房。尽管外墙特别做了风貌,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两三米之内遍设鸡窝、猪

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连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泞难行,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在像万胜坝村这样可耕种土地严重缺乏的农村,“茫茫群山不见人家”的农户过度分散居住状况,不仅限制了土地集约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甚至给农村文化、计生、综治工作带来难度,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甚至可能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这样的经验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至关重要。要作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求发展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而且应当具备开展工作的较强能力,不仅要有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应当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

“三进三同”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不忘根本,紧密联系广大群众,深刻进行自我反思的好机会,而且也为我创造了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增强切身感受,接受基层实践锻炼的好平台。我将此次活动为新的动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不断提高能力,真抓实干,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永川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篇11)

今年1月,我参加了“三进三同”。透过这次活动,加深了自己对“三农”问题的感性认识,收获颇多。

寒假开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入住了当地农村一户叫刘明的家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其中经历了公路修整,杀猪庆年,到山中砍柴,到河边挑水等劳动。此外,还到访了当地一些留守儿童的家中,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农村农民的生活状况,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

修路到家

我到达刘叔叔家的那日,他们村子正在修路。这条公路是政府出资,村民们自行修整的公路。我跟着大家一齐,帮着提水,活泥沙,盖干稻草······经过大家的努力,原先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的泥沙路转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望着这条直通到家的公路,想到日后村民们能更方便的出行,我不禁感叹,时代进步的钟声最后在新农村敲响,我们的基层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

山中砍柴

尽管今日许多的农户家中已近有了天然气等新型能源,但是节省了一辈子的刘叔叔还是经常到山里砍柴,那些成捆的柴火,能烧水洗澡,煲粥,熏烤香肠腊肉,能节省不少钱。在这活动的第二日,我与刘叔一家进山砍柴,看到了大山里的美景,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节约这一美德。

河边挑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由于村子里只能定时供应自来水,大多数村民选取自行到河边挑水,以供生活之需。我们这一代人,养尊处优,完全不明白挑水这一活儿的辛苦。起初我根本无法起挑,在刘叔的指导下,我能够顺利起挑了,但并不能边走边持续平衡,一路摇摇晃晃,到家时,桶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了,肩膀亦是疼痛起来。我们生活在城里,有方便的自来水,自是要好好珍惜每一滴来自不易的水。

杀猪庆年

临近年关,许多农户家便开始宰杀猪羊庆祝新年到来。我从没见过杀猪,只见猪被四蹄吊起,悬在半空,杀猪师傅一刀致命,没挣扎几下,猪就晕死过去了。将猪开膛破肚后,村民们往往将猪的各个部分做成各种食品,有腊肠,腊肉,腊排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节的菜式也格外丰富。刘叔说,家里来客人了,总是要好酒好菜相待,此刻有条件了,也不差那点钱。我看到了每个人的喜悦。

期盼团圆

这次活动的最后,我还去看望了一些留守儿童,他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居住,父母大多进城务工。我问他们想念父母吗?他们都很懂事地回答说:想,爸爸妈妈过年能回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期盼,也许一年才有一次的团圆在这些孩子身上转成了极难实现的梦想。我们呢,是不是该好好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我却收获了能受用一生的美德,节约,珍惜资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基层人民正过着越来越好的日子,越来越完美的生活!

三同心得体会(篇12)

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了许多坐在办公室里永久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一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吃住在农户家、走访困难群众、看望穷亲戚。提到农村,也许不少人会立刻想到无污染、空气清新、绿色蔬菜、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好处,时下更有不少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利用周末假期等闲瑕时光到农家乐度假。然而,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却常年背井离乡拼命涌进拥挤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儿童、妇女。是他们不懂得像城里人那样享受生活?还是农村远不如城里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们下村的第一天,对于在办公室里坐得太久的我来说能够坐坐车、下下村也是一件开心的事阿。那天阳光明媚,洋槐树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挂得满满的,淡淡的清香洒满了整条小道,这种久违的清香一点也没变,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情绪真的很好,原先下村这么幸福。

到达的第一站是我们小组其中一个人的三进三同户。这家是两层楼的砖房,外墙是砖红色,里墙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楼房身旁有一间灰白与泥黄相间的用作厨房的土瓦房。堂屋里摆了张没有刷漆的木制饭桌,几张条凳,一张旧的老式凉沙发,沙发对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领导把我们的目的介绍清楚后,那家人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其中一个人这一周晚上都要住在他家里),然后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种的橘子,还硬要我们留下吃饭。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儿、老母亲。44岁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劳动还要买药吃,70多岁的老母亲还能帮忙做点简单的家务,女儿在一中读书今年参加高考,全家的收入来源全靠男主

人承包的三亩鱼塘。

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北组最偏远的一户人家,也是当天访问的最后一站。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土墙房子,屋顶炊烟袅袅。我们刚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条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们面前摇起了尾巴。有人还在开玩笑似地说:“这狗还真是贤惠哦!”(暂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摇尾巴的时候用力太大,整个身子都随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刚进坝子,一位70来岁的婆婆就出来了。社里的人跟她讲了我们的来意。婆婆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里坐。屋里冷冷清清,橘黄色的灯光下,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正在写做业,脸跟花猫似的。婆婆说:她今年72岁了,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此刻和儿子生活在一齐。女儿嫁到合江去了,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里带孙子。儿子儿媳每个月寄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回来,老两口自己还种点粮食。我们快走的时候,老大爷才挑着粪桶回来。

走出来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几眼这家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和外公外婆一齐生活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儿童的情绪我懂:哪个孩子不期望父母在自己身边,哪个孩子不期望被妈妈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哪个孩子不期望在被别的孩子欺负后能够向爸爸妈妈“告状”,哪个孩子不期望家长会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两口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辛苦,心里酸酸的。

接下来的访问状况大同小异,贫困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却类似:疾病、上学、五零六零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庄稼又卖不起钱、年迈无劳动力子女或无力赡养或不愿赡养的老人。

偏散,但又是走访的重点对象,所以我们只好踏着泥泞小路硬着走过去。路上杂草丛生,不明白是路窄了,还是草把路摭挡了,走的时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大跟头。这样的路况,他们要出来办点事该不容易吧。

最后一天空上午,在走访的时候社里的梁主任听说上坝发生了一齐纠纷,要社里出面去调解。经过一翻颠簸和步行后,我们最后到了上坝。这一湾只有三座陈旧的土墙瓦房,其中两户都关着门,这个时候大概在干农活吧。最左边那家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我们刚到路口的时候有个60多岁的婆婆情绪激动地走向我们嘴里吧叽吧叽反复地念着:她不该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个年纪稍轻一点的婆婆打着光脚挑着粪正准备出门,见我们来了,她放下桶,进屋给我们端凳子。屋里断断续续传来一阵哭声。

劝了很久,里面那个哭声才出来。原先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我们都穿得单薄,他却穿了一件秋衣两件外套。

梁主任让老大爷跟我们说说状况,老大爷像听不见似的仍然悲哀地哭着;让挑粪那个婆婆说的时候,另外他和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却开始说了;老大爷最后开口说话了,但说的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

最后,我们最后了解了状况:挑粪那位婆婆种的玉米秧不见了,她怀疑是那位大爷给拔了,于是就骂谁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爷以为她在骂自己也开始骂起来,不但骂了那婆婆,连她女儿也一并骂了。婆婆气但是,端起手里的粪给大爷泼过去,大爷也不甘示弱,扭扯起来。最后大爷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来穿起,一向坐到我们过来。

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和爷爷以前是夫妻,已离婚多年,她说他自私,谁也吃不到他的东西,他们就分开过了。她一边让她(挑粪婆婆)打死他算了,一边骂他不要哭,一边又去帮他擦眼泪、穿衣服。看得出来,她还是关心大爷的。有一点小小的感动。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再加上我们不熟悉村里的状况,显得有点束手无策。梁主任却很淡然,一边记录一边有条不紊地调解着。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邻居说老大爷是五保户,跟情绪激动那个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配合起简直是天下无双。遇到这样的事,又好气又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干部真是让人敬佩阿,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阿。

农村的清新空气、生态食物固然值得羡慕,可农村的落后、贫穷、艰辛又有多少人了解。透过这次走访,我有一个体会:这十年来,城镇发展快速,很难再想到十年前城镇是什么模样,而农村的发展却不明显。十年前我生活的农村和此刻的农村看起来并无多少差异。

我能为群众做的事真的很少,但从此刻起我必须会尽全力去做,尽量让他们少跑几趟路。

三同心得体会(篇13)

我积极参加了七夕当天三同实践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同举办的三同计划朝阳乡联欢活动,以及与当地干部群众的篮球友谊赛,通过这些较受老百姓欢迎喜爱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群众同庆同乐,让我们实践队员更好地与他们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从而使党群干群关系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

结合以上我在朝阳乡梁山村开展的三同计划实践锻炼工作总结及自身本职工作实际,对朝阳乡及梁山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我谈谈三点个人意见及心得体会:

一是充分利用民主党派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各级两会上的参政议政平台上,以议案、提案的方式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并倾斜资源、资金于朝阳山抗联爱国教育基地,在现有的抗联遗址基础上加强规划、完善升级,以打造这个红色党建教育基地来传承红色基因,使东北抗联基地逐渐成为覆盖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以发展朝阳乡红色教育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当地独特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蓝莓等效益较高的特色农业,改变各自为阵分散经营的现状,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打造龙头品牌;此外,必须要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铺盖面广、宣传成本较低等的优势为龙头产品打出知名度,还可发挥珠海毗邻港澳的地区优势,为当地的物产输出和旅游推介牵线搭桥,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三是充分运用珠海和黑河对口合作关系的优势,以夏令营的形式加强两地青少年的交流互访,可以以朝阳山抗联爱国教育基地为平台,让珠海甚至港澳的青少年到那里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并体验感受东北当地特色的生活及文化,不仅使珠海某些生活环境较好的青少年戒除娇气,还能为当地带来的一定经济收益,实现双方共赢。为使类似这样的夏令营能持续开展,除了两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密切沟通配合外,当地也需逐步加强如水、电、通讯、道路、网络、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相关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

最后,我会将这次参加三同活动的所获所得带回到本职工作岗位上,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重整行装再出发,为推动珠海二次创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