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心得体会集合8篇

道德的心得体会集合8篇。

小编认真推荐“道德的心得体会”这篇文章希望您会喜欢。人生百态,难得一致,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会对一件事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大家可以使用文字把感悟记录下来。写下心得体会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力。期待这些案例能够为你提供不同的思路!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1】

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虽然是网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网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本学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说实在的,开学一周了,《道德与法治》我还没有上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感觉这门学科抽时间突击简单讲讲就行,但今天听了网络培训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担任此科目的老师们,肩上的胆子很重,我们必须把法制课当回事,还要把它上好。

二、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陶元红老师和章乐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再次感谢领导给的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精彩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线和暗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4

9月11日上午我参加了焦作市名师工作室组织的《道德与法治》培训活动。听取了郑州市中原区研究室教研员王娴老师的讲座,收益匪浅。她从理解课程、解读教材、和研究教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最后还观看了他指导的获国家级奖项的课,不仅有理论的指导,还有更直观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地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王娴老师先分析了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反思我之前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

专家又深入的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所在。首先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个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能光看图说话,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后专家结合三年级的教材给我们详细的解读了新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着,老师就每一单元,每一课进行了简要解析,让我们对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她又给我们讲解了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教学建议。最后老师又让我们观看了一节优秀的课堂实录,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真是到学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才能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搞一些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老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

3月19日我参加了夹河镇中心小学组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唐燕老师主讲。唐燕老师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单元及教材内容、教材体现的新思想、教材各课简析、教材使用答疑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结合教学案例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三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

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鉴于理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

上面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实用 道德与法治感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2】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哀悼短信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道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能够清澈,大地尊重规律能够安宁,神灵尊重规律能够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能够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能够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能够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__欲如玉,__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性,这对此刻我们的唯物论...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3】

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中青年教师,九一年参加工作,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上默默辛勤耕耘了十八个春秋,曾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不敢说“桃李满园”,也可谓“枝繁叶茂”,堪称一名称职的“园丁”。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重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自我认为是一名政治坚定、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这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更充分认识了目前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尤其是我市建设“教育强市”目标的提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确实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学习《规范》,我认识到,加大力度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端正校风、教风、学风,重塑教师往日良好形象,正我师德,铸我师魂,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通过这次学习,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树立几个意识:

(1)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坚决做到。

(教师的表率。

(“红烛”精神,廉洁从教,维护自身“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探索创新”的美好形象。

(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识。

(紧迫感和危机感。

(6)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权、义”,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自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坚决反对那种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思想。

业务优秀的人民教师,无悔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4】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题为“孝道德讲堂”的学习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讲堂,我对孝道德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过去的几天里,我思考了这个话题,并试图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孝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孝道可追溯到古代圣人的教诲,同时也体现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孝道要求我们尊敬和孝顺父母,照顾老人,关心家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孝敬我们的父母,从小事做起,比如关心他们的健康,帮助他们完成家务,与他们沟通交流,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向父母表达孝道,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现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

其次,孝道是塑造我们良好品德的基石。在讲堂上,我意识到孝道是培养我们良好品德的重要基石。通过孝道,我们学会了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了良好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孝道还教会我们珍惜亲情,学会宽容和体谅。只有在家庭中尊重和孝顺父母,我们才能在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孝道也教会我们努力学习和成长,为了家庭的繁荣和幸福而不断努力。因此,孝道是我们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通过孝道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再次,孝道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孝道不仅在个人层面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社会层面上起到关键作用。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正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然而,孝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强调家庭的核心地位,推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发展。孝道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间的纽带和互助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在传播和弘扬孝道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推动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变革,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最后,孝道是一种持续的修行和传承。孝道是一种久经考验的传统美德,但也是一种需要持续修行和发扬光大的精神。我们要将孝道传承给下一代,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途径,让年轻人了解孝道的重要性和美好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孝道的热爱和追求。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实践,成为他人孝道的楷模和引领。孝道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传承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的修行和传承,才能实现孝道在人群和社会中的真正意义和效应。

总之,孝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塑造我们品德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一种持续的修行和传承。通过孝道,我们能够孝敬父母,培养良好品德,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让我们牢记孝道的重要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让孝道成为我们人生追求的一部分。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孝道这一美德将会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孝道的讲堂,从中受益匪浅。下面就讲堂中的几个方面,以及我个人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探讨。

第一部分:回顾和认识传统孝道

在讲堂一开始,主讲人首先回顾和介绍了传统孝道的内容和意义。我们传统孝道的核心是尊重和关爱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孝敬,更要体现在言行和情感上。同时,主讲人也向我们强调了孝道的现实意义,他通过举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不仅能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幸福,也能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二部分:孝道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在第二部分的讲解中,主讲人用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孝道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他告诉我们,一个认真尊敬父母的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也会更加细心体贴,充满爱心。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这样的人都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不仅自己的生活更加美满,也能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我深深地被这些例子所感染,从而深刻认识到了孝道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部分:如何实践孝道

在第三部分的讲解中,主讲人介绍了如何实践孝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他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且要经常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意。此外,在实际行动上,主讲人提醒我们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心理需求,并适当分担他们的家务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能够真正地实践孝道,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孝心。

第四部分:孝道的难题和解决办法

在讲堂的第四部分,主讲人指出了孝道的难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他告诉我们,孝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与父母产生矛盾,或者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主讲人鼓励我们要保持善意的沟通,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理解、尊重和包容父母的意见。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解决孝道中的难题,让关系更加和谐。

第五部分:个人感悟和展望

在讲堂的最后,我个人感悟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孝道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倡导和践行孝道的责任,不仅要尊重和关爱父母,还要将孝道精神传承下去。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对孝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通过这次孝道讲堂,我对传统孝道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也更加意识到了个人在父母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会用行动告诉父母我的爱和关心,不断去学习和改进自己的孝道修养。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孝道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他们认识到孝道的珍贵和意义。

总而言之,孝道讲堂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与思考。通过回顾和认识传统孝道,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以及指导我们如何实践孝道、解决孝道难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孝道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和尽心尽力去践行孝道。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努力践行孝道,我们才能够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6】

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优秀民族,而其中道德文明一直是我们璀璨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很看重道德教育,尤其是古人非常注重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这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而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理论和学说,成为了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结晶,为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好的根基。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个性越来越突出、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信仰缺失、道德缺失等问题,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困扰;但是通过这些事情更应该让我们看清的是道德对人类社会、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我们认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我们更要将这些负面的信息转化为正面的能量,坚定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心。“道德讲堂”就是为我们宣扬思想道德建设正能量搭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人们面前,让我们用手实践,亲身体会,把孝敬父母、乐于助人、诚信友爱的美好品格融入到生活中和血液中去,而不仅仅是在口头上、纸面上说说而已。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高尚的道德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才行,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在向身边的人传递信息,宣扬道德:作为一个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敬师长、爱护同学,这就是道德;作为一名工作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履职尽责,这就是道德;作为一名社会公民,遵纪守法、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爱护环境,这就是道德。每一个举动都散发着道德的光辉,高尚的道德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你身在什么地方,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愿意,一点一滴,都会汇聚成道德的大海。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作为一名道德建设宣传教育志愿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生活中美丽的道德光辉,然后将这些光辉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感染,自觉地加入到道德建设的行动中去,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许昌,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7】

一、把学生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所以把一年级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

例如,在《我的好习惯》这一单元中的“我不拖拉”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把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设计。课前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哪些时候、做哪些事时有哪些拖拉现象。课上,看教材,说说你从哪个小朋友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后通过看图讨论,老师总结等方式,了解了拖拉的危害。通过生活与教材内容的结合,让学生明白,原来拖拉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是造成经常受批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明白了拖拉的危害、使学生更愿意去探究怎样才能做到不拖拉。

再如,学习“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时,课前那个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一组调查班级的卫生情况,一组调查同学们桌斗的情况,一组调查自己的房间的卫生情况,一组调查常经过的街道社区卫生情况。课上让学生汇报调查情况和看到的事实。学生的汇报让同学们大吃一惊,看到的事实让学生们触目惊心,原来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么差,是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然后再回到教材,学习教材中保持整洁的方法,讨论除教材中的方法,还有什么自己运用的方法。同学们献计献策,共同讨论,热情高涨。这次课后班级的卫生和学生个人物品的整理,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设计活泼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好动性,教材设计了许多活泼好玩的内容。教师应通过游戏、情景再现、动手做、小比赛、看视频等活动,把需要传授的道理、认知融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情理交融。

例如:《大家一起来》这一单元中的“请你帮我一下吧”一课的学习中,在学习“我会求助这一环节”时,老师就设计了许多小情景,老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身份求助内容来学习怎样求助。通过几个小情景的表演,学生明白求助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礼貌。

2、要说清楚求助内容。

3、受别人帮助后应表示感谢。

学生呢在这些模拟情境中,快乐的学会了本领,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的有趣,而且还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再如:在《我爱我家》这一单元中的“干点家务活”一课得让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中交给学生两个技能,一个是叠衣服,一个是系鞋带。老师在课堂上基教会了方法,但许多学生还不会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回家练习,下堂课进行比赛,评出叠衣能手和系鞋带能手。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两项基本技能都能够掌握。

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是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检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道德的心得体会【篇8】

道①可道,非常②道,名③可名,非常名。无④,名天地之始。有⑤,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①“道”:“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道”是在宇宙中存在的、可以控制一切的无形的力量。从小的方面来说,如同牛顿的万有引力那样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译文: “道”是什么?如果说“道”是我们日常所知的“道”,那“道”原来是无名的,“道”从无名到有名,是人们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就是从不可道到可“道”,的规律,也就是可“道”的“道”。如果“道”能用语言表达出来,那就不是我们所要表述的那个“道”了。名,如果能够用日常的词汇来表述“道”的理论,那就不是“道”所要说的宇宙万物了。“无”,来自于天地的起源,“有”表示万物的产生。所以,要根据永久存在的“无”,来观察它的奥妙,根据普遍存在的“有”,来观察它的界限区别。无、有,这二者来自相同的源头“道”,只是在不同的场合称呼不同而已。它们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奥莫测,玄妙无比。玄妙而且在不断变化,是各种发展、宇宙万物的源头。

感悟:第一章首先让我们了解“道”的虚实观念,分清文章中的各种称呼,以及文章中心主题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道”,不是道路的“道”,不可以简单去理解、看待日常存在的我们已经认识的“道”,也不可以把人世间可以看见的“道”与天地万物混为一谈。前者告诉我们的是主观原意,后者告诉我们的是客观原意。这里有一个思维与实际存在的区别,以及告诉我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辩证唯物论认为:思维决定意识,意识的结果在于行动。这里老子所说的“道”,是源于思维之前的“道”,是支配一切的,是决定万物客观规律的发展过程“道”。

老子认为,天地起源于“道”之后,有了天地再有万物,万物再起源于天地

之后。老子在第四十章对“有”和“无”补充说:“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于无”。

“无”,也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观点。“无”是“道”的体现,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概念。这话看上去抽象,实际是很具体的,是对具体的综合概括。

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宇宙、太阳系是从无到有逐渐演变形成的,地球上的生命是从细胞裂变逐渐进化过来的,人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过来的。地球原来是一个大火球,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逐渐有了细胞、生物、植物、动物、最后才有了人类,这些,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

资料

世界上原来没有电脑,现在却风行全球,而且成了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类发明了电脑,通过电脑可以进行各种创造,写作、创作文学作品、观看影视动画、产品设计,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技术更先进。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通过人的思维,通过学习积累,是可以生产制造出来的,这些,是从无到有的体现。

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也是“无”到“有”这个过程。世间上本来没有人类,自从物种进化诞生了人类,通过人类之间的繁衍,爷生父,父生子,子生孙,他们来到了人间。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通过学习积累,还会做出他们的前辈从来没做有过的事情。他们之中有的可能成为英雄,有的可能创造历史奇迹,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道德经第一章提出的“道”,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从不同的方面对“道”进行了分析、界定和描述,表述了“道”具有创造性、是天地万物本源的观点。

“道”,是古今中外哲学史上最早产生的关于宇宙万物或世界本源的重要理论之一,到现代为止,“道”的理论价值可以与西方的“圣经”相提并论,是当今世界哲学界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遗产,是哲学领域理论研究的宝贵财富。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说的“道”或“常道”,指的是万物之母、具有产生一切的创造性和能力。具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道”先天地而生、永恒存在,无时不在,具有永恒性。

“道在蝼蚁、在瓦甓、在稗、在屎溺”,“道”无处不在,“道”具有永恒的普遍性。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最响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唯有“道”能够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复始循环。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为“器”。“道”具有虚无飘渺、神秘莫测的奥秘性。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具有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是人类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

不过我认为,虽然老子这样解释“道”,但是在道德经的其他章节里谈到的具体内容时,可能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的原因,导致他在主观上一些与现代思维存在不同的意识,例如:复古思想和 策。

小结:六千年的文化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世界叹为观止。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不仅被道家学派奉为神明,而且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思想家到现在都在学习和研究的经典。

我们感谢老子,为我们留下经天纬地、察人观物的深奥理论,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完全参详透道德经的全部奥秘!

我们感谢老子,为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瑰宝,让我们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中有一条可依可据的“道”。

对道德经第一章学习的人不可计数,而写出学习感悟的人则以万来计算,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感悟,启发、激励着无数的后人。

以上是本人对道德经第一章学习过程的肤浅认识,还请各位学长多多指教。

gz85.COm小编推荐

最新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8篇


编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总结得失,因此要怎样才能写出更能吸引眼球的心得体会呢?通过认真研究工作总结之家为您制作了这份优秀的“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感谢您的支持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以获得最新的资讯!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1)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文明创建成果,积极引导全行员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全员思想道德修养,教导主任刘嵘为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一场“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现状与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塑造”的主题讲座,期间刘主任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嬗变、职业道德及当前我国职业道德现状、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及个人道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地讲解,使我获益良多,现将本人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道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出自《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四维,即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四字:忠、孝、节、义;三达德:智、仁、勇;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时至今日,这些优良传统仍然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及经济领域的转型与改革,全民道德领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为解决现阶段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0xx年5月,中央文明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全社会掀起一场道德修养提升运动;而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业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本身的工作,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献身于本行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当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结合刘主任讲座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

一是心存理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是勤俭奋斗,一条大路通罗马;

三是坚定信仰,人生前进的动力之源;

四是创新进取,用职业成就人生;

五是诚信守则,做事先做人;六是铁肩担责,对待工作与生活的万古法则;七是爱及奉献,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廉洁勤政

在刘主任谈到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不由的想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也是一项铁的纪律,即廉洁勤政。所谓“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从业之道,贵在廉洁。无数事实表明,廉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精神追求,树立系统学习,终生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努力拓宽自已的知识面,不断树立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本领。同时,要长期保持奋发进取、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在开明开放、舒畅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奋发向上。在加快建设事业中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诚为本,以实为本,扎实有效地促进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

二是强化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形式。强化制度意识,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人行和银监会及我行内部各种制度和规定。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都与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无知有关。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并充分利用我行文化建设的成果,将规章制度与自身自律有机结合,使有形的制度成为无形的规范,不断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强化自律意识。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置于组织监督之下。作为组织就必须加强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个人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监督之下,对组织和群众的意见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外力促使自己内在廉政细胞的生长。同时,要抗得住诱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会滑向罪恶的深渊。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工作的关系;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学校组织学习了课堂意义非凡的讲堂——《道德讲堂》,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在我看来。讲座共有九个环节,其中五、六环节最让我印象深刻。

第五环节描绘了一位母亲不顾自己的母爱生命安危,一心想救身患重病的儿子,她需要把自己一部分肾需植入儿子的体内,才能让儿子健康起来,可是姐姐有严重的脂肪肝,医护人员不建议这位母亲这样做,要不母亲也会有生命危险。姐姐为了她的儿子,每天坚持走好多路锻炼自己,最终父亲如愿以偿的把自己肝给了儿了,他们的手术很成功。从中借此机会我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世上的所有的亲人家人都会无私的为儿女奉献,那怕是用自己的永恒都末世无怨无悔,只愿自己的'儿女健康快乐。我们做成儿女的要懂得感恩,用我们的无私来回报无私的母爱。

要素第七环节讲述的是雷锋叔叔的故事,老战士为了帮一位老大娘找她帮的儿子,可儿子的地址写的不太清楚,找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雷锋不怕任何困难,总是那么乐于助人,帮老大娘找到自己的儿子。

从中我体会到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他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校做一名文明的学生;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是中华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我们要从生活中发现爱、发现美。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的修养。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能用之人。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3)

9月28日晚19:00,基础医学院道德讲堂之“人文八闽,医德先行”的主题系列活动在北梯五进行。道德讲堂活动包括唱歌曲(莆田学院校歌)、看短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20xx感动中国的短片)、诵经典(吴孟超老先生的“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我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我这一辈子是放不下手术刀了。我个人有个心愿: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讲故事(王守安教授关于医德医风的主题讲座)、作承诺(宣读医学生誓言)五个环节,活动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吴莉莉(就是本人)主持。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唐代孙思邈)本次道德讲堂旨在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医学生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让同学们作为美好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还提升了师生道德修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也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校园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4)

美德在身边,让爱撒天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道德模范,他们见义勇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帮助他人。作为父母的儿女,他们敬父母、爱父母。作为社会的儿女,他们敢于奉献,乐于助人,它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王悦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受工伤无自理能力的养父毫无怨言,他身上的善良、无私与坚强值得我们学习,同样也值得我们反思,如今的我们,面对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亲生父母却不知感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着实不该等到父母年迈体弱的时候才想起尽孝,那,已经晚了……

让我们从今天起,善待亲人,为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请记住,我们不仅是父母的儿女,也是社会的儿女。用心做一个好儿女,同样也用心做一个知法守法、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好公民。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5)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600字,道德讲堂心得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两篇道德讲堂心得体会600字,欢迎参考。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600字(一)

下午,参加一个“道德讲堂”活动,深受启发。道德讲堂是中央文明委推广的xx省常州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惠民利民创新之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xx市率先在xx的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试行。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民文明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这次活动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借用xx常州的经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安排了本单位一位先进模范人物,通过“道德讲堂”这种形式,讲述自己经历的工作中很有创意的三个故事,以及工作中的教训,表明公务人员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还从市环卫处请来一位“xx十大女杰”,讲述她在环卫工作一线的酸甜苦辣,以期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一些启示和教育。下午尽管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效果很好!

退下来的老同志讲述的,都是他自己亲自经历的工作中的几件事,所以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我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肯动脑筋。在排污管带水过江敷设、体育馆异型结构吊装工作中,想方设法创新工艺提高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敢于担当。重大活动供电上出了故障,主动承担责任保护干部;抗震救灾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灾后重建有序推进。三是坚持原则。为了工作和整体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怕得罪人,不管相对方官衔和来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四是善于总结。经常以“树立大局观念、维护领导权威、团结协作为重”自律,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环卫工人虽然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但真正愿意主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环卫工人三班倒,早班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上班,晚班要十一二点才能回家。成天跟垃圾打交道,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人们是瞧不起又离不得。下午一位管着320多位环卫工人的大班长,讲述她搞好环卫工作的三点体会:一是心态放平和,在人们肯定中感悟成就;二是敬业放首位,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事业;三是人本为核心,在相互关爱中展现凝聚力。

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道德讲堂心得体会600字(二)

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公路行业人员素质,加强公路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公路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公路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既然选择了从事公路行业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公路事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公路工作,尊重公路职业,才能献身于公路事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公路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公路行业领域做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学习,下面有几点收获:

一、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公 路系统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是道德讲堂内容丰富,调理清晰,给我们从本质思想能动性上带来积极作用;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学习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学习的内容,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公路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公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公路工程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临沂公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要在今后工作当中,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一定要模范带头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实践工作生活中去,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作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在全市公路系统职工队伍中形成见荣而为、遇耻而拒的良好风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一流的标准创一流的业绩,为公路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6)

千年毗陵古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季札禅位的流芳佳话,而今朝,人们又以身兑现,诠释了善与爱的崇高人格。——题记

《道德讲堂》它全片通过“梅、兰、竹、菊、松”来演绎“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五大主题。表彰了具有以上主题精神的身边好人,呼吁社会各界争当身边好人。

看罢,我们不得不折服于好人纤纤君子的无私无畏,他们以一己身躯之力给社会一股暖流,给文明风尚带来一阵新风。道德是一块闪亮的金砖,夺人眼目数千年,如果没有道德,万古长如夜。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流光磨去了它固有的内涵。经过流光洗涤的金砖,汲取了民族传统的思想精萃,在广袤的心灵沙漠建造起神秘的金字塔。德馨,未必有惊人壮举,平素里汇集的善行细流。也终将汪洋成海。相信德韵终会流溢出芬芳,终会遍及人间。

让生命为别人绽放,让生命为别人奏响。

是爱,让我们懂得了担当;让我们懂得了奉献;让我们懂得了感恩;让我们懂得了回报。那么,让我们传递爱与善的火炬,以星星之火之力,绵延千里,志在燎原。

从细微做起,从点滴做起。也许,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点亮他人心中的太阳。当你点亮了别人心中的太阳,也许,太阳也在对你微笑。德馨之风,是世间的春天,是和畅的惠风。如果每人都以真心待人,那社会将是一个飘满花香的天堂。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

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

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

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

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

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

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个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7)

一、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道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出自“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四维,即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四字:忠、孝、节、义;三达德:智、仁、勇;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时至今日,这些优良传统仍然经常出此刻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及经济领域的转型与改革,全民道德领域也出现必须程度的滑坡,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为解决现阶段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0xx年5月,中央礼貌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群众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全社会掀起一场道德修养提升户外;而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就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业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资料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透过发奋,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本身的工作,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献身于本行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当中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结合刘博士讲座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一是心存理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二是勤俭奋斗,一条大路通罗马;三是坚定信仰,人生前进的动力之源;四是创新进取,用职业成就人生;五是诚信守则,做事先做人;六是铁肩担责,对待工作与生活的万古法则;七是爱及奉献,从而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廉洁勤政

在刘博士谈到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不由的想到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作为一名分行中层干部,个人道德及职业道德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也是一项铁的纪律,即廉洁勤政。所谓“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银行从业之道,贵在廉洁。无数事实证明,廉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潜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银行人员来讲,如果不能坚守职业操守,就会失去拓展市场的基础;如果不能经受住物质利诱的考验,就会失去一切的根本。如何做到廉洁勤政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奋: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精神追求,树立系统学习,终生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发奋拓宽自已的知识面,不断树立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潜质和本领。同时,要长期持续奋发进取、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在开明开放、舒畅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奋发向上。在加快建设事业中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诚为本,以实为本,扎实有效地促进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

二是强化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形式。强化制度意识,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人行和银监会及我行内部各种制度和规定。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都与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无知有关。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并充分利用我行文化建设的成果,将规章制度与自身自律有机结合,使有形的制度成为无形的规范,不断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强化自律意识。树立自觉理解监督的意识,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置于组织监督之下。作为组织就务必加强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个人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监督之下,对组织和群众的意见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外力促使自己内在廉政细胞的生长。同时,要抗得住诱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会滑向罪恶的深渊。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工作的关联;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

道德讲堂的心得体会(篇8)

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但是没有多少人真正学会过感谢近亲。通过学校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最疼爱我的人,是父母赋予我血肉之躯,养育我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父爱是座大山,伟大、坚实而宽广,他教会我们要学会坚强,牢记宽容,懂得自制。

母爱是大海,温暖、无私、细腻。是你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爱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件事,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有时候,当父亲给我讲课后我仍然不明白时,他会生我的气。 实际上,他对我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妈妈对我的唠叨,也是出于对我的爱,希望我懂得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的道理,生活、学习中父母对我做出的种种,这些都是他们赐予我的爱!!!

从今以后日子里,我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样享受着父母带来的爱,而是我给他们带来的关怀,从我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学生的我扫地、洗碗、折衣服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帮爸爸妈妈捶捶背,倒杯水虽然都是小事,但是都会令父母开心的事。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优选8篇


当我们亲身历经了一些事情之后,心得体会,总是便于我们去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日常的想法和念头。想要了解“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编辑为您整理出详细资讯,希望您能够收藏本文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1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哀悼短信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道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性,这对此刻我们的唯物论...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2

在电子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电子设备读书,纸媒书渐有式微的趋势。但真正喜欢读书的,还是偏爱纸质版,那柔软纤维的触感和那特有的油墨芬芳。

偶然间遇到一本《道德经》,这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贯穿全书的是朴素的辨证法,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书中有很多流传很广名句,其中我最喜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意思就是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纳百川”,这样的人因为像水一样的谦虚,所以行动就会像水,能随形变化以柔克刚地顺应时势,这就是一位可称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力量最大的人,会像水一样地貌似平凡,给人以很谦虚的感觉,就像水一样的渊博而沉静,形态可应对方需要,随时进行万般的变化,所以不招怨恨,当外界需要他滋养万物时,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会像海一样赢得万物所向。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竞争与压力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了竞争,却忽视了生活最本真的需求,每天生活在竞争的压力中,心力交瘁,渐渐迷失了自我……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这本著作中,老子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不争,顺势而为。老子享年101岁。

世间的事,有时很奇怪,你不争,不代表你就得不到;你争,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得到,我们更多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这样等到机会来时,才能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相应的事情,同时也享有从容、闲适的人生。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3

《道德经》仅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道德经》一书告诉我们就应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学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停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如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体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因为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候,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破坏就会浑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根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破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秩序,最终人类也会在这团浑浊的气流的中沉没。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就应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相互转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高兴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潜伏在明天,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可能幸运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与人善,明阴阳,晓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礼貌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一样道。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4

老子《道德经》字数不多,却道出了许多社会人生的智慧,每个人心中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但其自有一以贯之的道。每通读一遍《道德经》,对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一些,以此去认识事物,以此去指导行动,也算是一个独特的角度,看似消极无为,但归根结底是要实现积极效果。

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是由阴阳两面组成,对立统一,而且这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任何一面发展到极致,便会呈现出对立面的样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只有把事物的积极发展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保持“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状态,那么如何把事物的积极发展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呢?似乎有如下途径:

——功遂身退之道。在老子看来,强盛的事物难以持久,“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强盛过度不符合规律,正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人事言之,“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处事之盛而不能谦退,必然福转为祸,自遗身殃。因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要效法天道,处于积极发展的大局中,要善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努力去成就人、成就事,但不可居功自恃,而要弗居谦退。

——利物不争之道。为人处世,争强好胜、自利不已者多,但这不符合大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人之道是要积极的利益他人而不争自利。他希望我们效法水的品质,他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长地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与天道契合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以柔胜刚之道。在老子看来,天下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刚强者难以持久,而柔弱者可以长久,对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要能知能行。

——作于细易之道。《周易》提出,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老子讲的更详细,他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事业要行之于微细,对于祸患要图之于未萌,如果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反而行之之道。“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很多事情正面努力未必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反面努力往往能实现正面效果。老子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当要追求积极目的的时候,可以从反面去着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大者为下之道。凡是强大的事或人处下无损而且有益于其强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知足常足之道。天道是平衡的,不会允许物极不反、亢龙无悔的状态。“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5

在省级机关和全厅开展的读书活动中,闲暇我又翻了翻《道德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是年龄的增长,过去的事情常常会历历在目。我从乡村民办老师入伍的新兵当团政委后转业,再从派出所普通民警到厅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在这个一直为共产党效力的两个强力部门服务的人生历程中,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从无到有,再到现实的运用与感悟,实在受益匪浅!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帝王、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中国各大思想流派均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也深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所推崇。《道德经》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释、理论、猜想以及发挥。

《道德经》第八篇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为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从这里悟水之德行,老子在这里便把水之德认为是最接近于“道”的,如水,“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读《道德经》,修为虽浅,感悟犹多,参学百家,对于老子水之悟犹为尊崇,所以作下散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能广济通达。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山有水则灵,园有水则秀,木有水则青,地有水则绿。水是地球的血液,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居功,彰显自己。水的这种广济通达品格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学习水不争的品格就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对事业的默默奉献中。

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具刚柔相济。水虽柔弱但意志坚定,它信念执著,追求不懈,没有走不通的路。长江黄河,奔流向前,万千阻隔,东流入海的意志没有一丝的动摇。还有那屋檐的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由此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

水的公平正义是为官者必学之道。水从不嫌贫爱富,不管泥缸瓦罐,还是金盆玉碗,随形就物,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民心。

水光明磊落,清澈透明。惟其透明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即使蛰伏地下,依然清澈纯真。若以水为镜,能辨出忠奸善恶,照出真善美,假恶丑。人若修养到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水无坚不摧,滴水成河,团结无私。水的聚集力非常强大,一旦融为一体,就不分你我,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水聚集在一起就能显示自己的强大力量,故有“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之道理。这印证了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向前进,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荣辱与共、包容豁达的境界与情怀。

我们学习水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最本质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即要谦虚谨慎,豁达包容,积极向上,增强能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努力去做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事,不计较名利与地位,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6

这两天在听罗大伦老师对《道德经》的解说,谈谈自己的感想:

《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先辈从大自然中观察万物的运行规律悟出来的许许多多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于教化君主,并让其有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治国之道(同用于当今的管理之道),同时也指引着个人的品行修养的方向。

真正的修行不是道家中的山中打坐吐纳练得金身,也不是佛家中的禅定圆满,这些方式修炼的是身,也只是将心沉静下来,更容易有灵感而发,更容易悟道。“佛”是什么?不是寺庙里面的塑像,而是觉悟,将觉悟出来的思想融入改变自己原本的思想,从而逐渐影响纠偏自己的言行,这是渡己是小乘,再将觉悟出来的思想广为传播,普渡众生,便是大乘。佛祖的觉悟是怎么来的呢,便是观察万物众生而来。老子思想是怎么来的?也是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觉悟出的道理,并让人的言行按这个道理进行实践,老子认为顺应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做人行事更为合理,即为“顺应天道”。因此,观事物而觉悟才能更容易的真正悟道,“道”便是万物的在某种自然力量支配下的运行法则规律,但“非恒道”不是一成不变,这种自然力量无关于神鬼,又或许只是包含了鬼神这种暗物质的力量。

所以我们拜神求佛的实质应是――拜天道求心正。

因此追本溯源,佛道核心是思想,思想影响言行,思想的力量也涵盖在自然力量之中,自然力量可以推动事物有规则的运行,思想的力量也能够推动改变人生轨迹!人体本就是一个能量场,而更符合大自然规则的`思想之力就是决定自己能量场强与弱,红与黑的核心。

思想之力、精神之力,为“精神”意识藏于肾精,这个意识一部分来自于先天,一部分为后天形成。当人死亡后这个力量或许依然存在,又或许存在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消散回归自然。为什么说千年古刹灵验,我认为灵验就是因为它聚集着世代居住僧人的意识力量,所谓的开光加持也是有德高僧(道人)将意识之力通过特殊形式赋予物体之上。

那么所谓的灵魂,鬼神的本质就是“精神意识”即“神识”的一种暗物质体现形式。这也就能说通,为何佛道思想起源于自然科学思想理论,之后又有一部分演变为与鬼神相关。这些演变的实质就是“思想力量,精神意识力”伴随着身体从无到有,身体消失后再以其他形式存在,到最后消散于自然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或者个体意识是永恒存在的,有开始必有终结。永恒的只有一代代的思想、精神传承。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7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

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现在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

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

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

“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8

1 .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觉愉快。

2 . 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得冻在冰里。

3 . 俩人谁也不肯先说话,闭着嘴先后躺下了,象一对永不出声的大龟似的。睡醒一觉,虎妞说了话,语音带出半恼半笑的意思:“你干什么去了?整走了一天!”

4 . 我总认为,在这个集体还有很多让我学习的地方。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自己一定会加倍努力,虽然我没有经历酒店创业初时的艰难,但我必将见证酒店辉煌的未来。

5 . “那还不是一样?你还是不着家儿!”

6 . 爱的力量大到可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 . 十七那天,他开始去拉车,赁的是“整天儿”。拉过两个较长的买卖,他觉出点以前未曾有过的毛病,腿肚子发紧,胯骨轴儿发酸。他晓得自己的病源在哪里,可是为安慰自己,他以为这大概也许因为二十多天没拉车,把腿撂生了;跑过几趟来,把腿开,或者也就没事了。

8 . 在一块儿走过一趟车便算朋友,他们四个人把车放在了一处。祥子们擦擦汗,就照旧说笑了。那个高个子独自了半天,干嗽了一大阵,吐出许多白沫子来,才似乎缓过点儿来,开始跟他们说话儿:

9 .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0 . 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一句话工作感悟及心得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思考之后,可以选择写一篇心得体会来总结我们的感悟。通过心得体会,我可以将这些想法整理并加以说明。为了使您满意,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费尽心思制作了这份名为“道德经的心得体会”的文章,欢迎您查阅以下网页内容!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1

在读书上学的时候,接触老子《道德经》的机会并不多,相对而言,孔子的《论语》我们会更加熟悉,可能是因为没读过,我比较好奇,所以选择了它来写我的第一篇读书心得,而没选《论语》。当我看到这本书第一章时,就觉得挺熟悉的,里面的句子常被作为电视剧的台词,为人所知。看《道德经》有的地方会觉得难懂,里面的句子很玄奥,就像在讲一些深奥的大道理一样。所以在读的时候,我有借助一些词语句子的注释,来帮我理解里面的资料。我曾听有人说道德经一经翻译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经了,确实,这样藏着老子这位伟大先贤智慧结晶的作品,里面的资料不是用来翻译,而是用来感悟的,你仅有用心去读了,你才会听到老子想说的那些,而不是仅仅从字面上去获得,这样的获微乎其微。可是如果翻译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读懂老子,读懂《道德经》,这又何尝不可

那句在电视剧里反复出现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是出自《道德经》的第一章,我不明白别人在看电视剧时明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时只觉得好玄奥的句子,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一章讲的是老子他自我的哲学理念,认为“道”生万物,为万物本源。其实翻翻这本《道德经》,你会发现“道”的出现很频繁,“道”是作为老子哲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代表着他对宇宙人生独特的深刻感悟和体察,对自然界,世间万事万物的观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说,也不易轻易领会,它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历程。

我们高中的学校有一块石头,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树下,那块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个字,是深绿色的字,与那棵大树倒是映衬得挺好看。“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也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它讲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当如水一般,已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四个字虽然简单,却决不易做,仅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经》里讲的道理还有很多,虽然也有些在此刻已经失去了意义,但里面还有很多在今日仍有着重要进取的意义,仍值得我们去珍藏和学习。《道德经》教给我们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读去体会,你会收获很多。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奈何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2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处在强大的状态,还要保留柔弱的样子,做天下的溪谷。为天下溪,就与永恒的德行不分离了,又归复到婴儿的状态。

处在荣耀的时候,保留被辱的姿态,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正因为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他的德行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又归复到朴素悟道的状态。

处在光亮的时候,要让自己保持昏暗的状态,做为天下楷模。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又能归于道。

道的原则散开之后存在于万物之中,圣人用它就会成为领导中的领导者,办了大事但没有任何割的痕迹。

前面三句为对仗句式,表达的意思相同。最后一句为小结性句子。

古代认为,雄性动物主动的,居于上的,强大的;雌性动物被动,居下,安静,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县。“守”字的意思也相近,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强大的状态,仍然谨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强调的处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婴儿的状态,指纯真的,没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么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无尘埃,这样真正高人的状态。

曾国藩先期主要用儒学,晚年时悟道。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极具荣耀,权倾天下。但是朝廷并没有如以前所声称那样的给他封王,只给侯爵,弟弟曾国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国藩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因此他主动申请裁撤湘军,弟弟曾国荃回家,恢复江南贡院。为什么他不觉得辱?因为他重视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话,他的后人中成为文人学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这里仍然告诉我们要保持低的姿态,给自己留有进步的空间。这是老子校正我们的人性,我们遇到顺利的时候、享受荣耀的时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自信心容易鼓胀,作为普通人得瑟一下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资源的领导者,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正确处理这些荣誉。外部的危机始终存在,关键危机在于内心。

,同贷,但读作te,意为差错。无极,指道。器,器皿,指万物。道存在于万物中,意思为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获得任何光环,都不要张扬。官长,百官之长,就是领导中的领导者,就是指君王。最后一句话“大制无割”是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为领导者要没有形名之分,就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勋。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3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是这样评价《道德经》: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鲁迅先生对《道德经》评价道: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我看完《道德经》,触动最大的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近于道。

我喜欢水的团队精神。小小的水滴凝聚成水流,在广袤的大地上流淌,沐浴众生,滋润万物。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水滴凭借团队的力量,持之以恒的精神,用看似渺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顽石,一改给人的柔弱表象,让人肃然起敬。

我喜欢水以柔克刚的精神。水在遇到石头打击的时候,从来不做过多的抵抗,但它的“软弱”却是一种无比深奥的智慧,因为这种“软弱”有时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实也需要这种智慧。遇到事情找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做到以小胜大、避实击虚、曲线灵活,放弃硬碰硬的做法,不要针锋相对,不要以死相拼,懂得这些,我们的生活便会灵活和简单。

我喜欢水包容的精神。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生活中,具有水一般性格的是能屈能伸、不计较一时得失者;具有火一般的是只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之人。因此,当前方遇到艰难险阻时,水一般性格的人能分流而过,火一般性格的人却往往撞得头破血流。

水与人类更是有着极深的渊源。有水是星球有生命的基础。水是万物之源,是万物的供养者。而做人,更应该像水那样清清白白,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4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能够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所以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能够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所以,宏观地能够认为道德经能够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然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在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德”更高层次的“德”是“以怨报德”,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我就不在那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能够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在哪个时期,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的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上方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一样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的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道德经》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他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最大的参照系而已。这也是《道德经》的伟大之所在!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5

《道德经》仅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道德经》一书告诉我们就应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学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停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如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体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因为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候,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破坏就会浑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根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破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秩序,最终人类也会在这团浑浊的气流的中沉没。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就应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相互转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高兴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潜伏在明天,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可能幸运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与人善,明阴阳,晓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礼貌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一样道。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6

在省级机关和全厅开展的读书活动中,闲暇我又翻了翻《道德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是年龄的增长,过去的事情常常会历历在目。我从乡村民办老师入伍的新兵当团政委后转业,再从派出所普通民警到厅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在这个一直为共产党效力的两个强力部门服务的人生历程中,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从无到有,再到现实的运用与感悟,实在受益匪浅!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帝王、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中国各大思想流派均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也深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所推崇。《道德经》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释、理论、猜想以及发挥。

《道德经》第八篇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为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从这里悟水之德行,老子在这里便把水之德认为是最接近于“道”的,如水,“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读《道德经》,修为虽浅,感悟犹多,参学百家,对于老子水之悟犹为尊崇,所以作下散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能广济通达。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山有水则灵,园有水则秀,木有水则青,地有水则绿。水是地球的血液,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居功,彰显自己。水的这种广济通达品格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学习水不争的品格就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对事业的默默奉献中。

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具刚柔相济。水虽柔弱但意志坚定,它信念执著,追求不懈,没有走不通的路。长江黄河,奔流向前,万千阻隔,东流入海的意志没有一丝的动摇。还有那屋檐的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由此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

水的公平正义是为官者必学之道。水从不嫌贫爱富,不管泥缸瓦罐,还是金盆玉碗,随形就物,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民心。

水光明磊落,清澈透明。惟其透明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即使蛰伏地下,依然清澈纯真。若以水为镜,能辨出忠奸善恶,照出真善美,假恶丑。人若修养到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水无坚不摧,滴水成河,团结无私。水的聚集力非常强大,一旦融为一体,就不分你我,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水聚集在一起就能显示自己的强大力量,故有“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之道理。这印证了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向前进,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荣辱与共、包容豁达的境界与情怀。

我们学习水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最本质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即要谦虚谨慎,豁达包容,积极向上,增强能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努力去做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事,不计较名利与地位,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7

1 . 在工作中,要学会对自我锁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否则,遇到困难,只要有机会,有退路,我们就会本能地尝试绕过,或者退却。仅有瞄着目标不放,我们才会穷尽全力推翻,或者跨越那些障碍。我跟一些在某领域做得成功,或者有必须成就的人聊天,无论他们的气质和脾气多么的不一样,但在这一点上,都很相似。

2 . 当我们在一齐进行工作时,就组成了一个团队。而自我不再是一个人在工作,而是一个团队在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忘我的工作。工作做得好,只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本事。会做事而不懂得做人,无疑在一个团队中是很孤独的。

3 .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4 . 《道德经》里讲的道理还有很多,虽然也有些在现在已经失去了意义,但里面还有很多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仍值得我们去珍藏和学习。《道德经》教给我们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读去体会,你会收获很多。

5 .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6 . 但愿,社会能有自已的原则,知道什么是对和错并坚持下去,哪怕这种坚持被送上法律的断头台。编辑评语本人水平有限,本想写一篇深度剖析道德缺失与人生观迷茫的文章,但没能成文。只是我认为,人们把网络当成的社会,从而抛弃了农村。因为那位老人不上网,也许字也不认识几个,但出于她理解的对与错,从而选择了她认为对的道德去行事。而网络呢,却一点点摧残我们心中的道德底线,太多的门,让我们却步了,虽然我们也认同这种对与错,但世人却明哲保身,害怕去付出。(作者自评

7 . 我们高中的学校有一块石头,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树下,那块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个字,是深绿色的字,与那棵大树倒是映衬得挺好看。“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也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它讲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当如水一般,已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四个字虽然简单,却决不易做,只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8 . 他的确跑得不慢,连祥子也得掏七八成劲儿才跟得上他。他的跑法可不好看:高个子,他塌不下腰去,腰和背似乎是块整的木板,所以他的全身得整个的往前扑着;身子向前,手就显着靠后;不象跑,而象是拉着点东西往前钻。腰死板,他的胯骨便非活动不可;脚几乎是拉拉在地上,加紧的往前扭。

9 . ①撅,比输了。挫败了。

10 .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令我们心跳不止。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8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十分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应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我一向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道德经》是人类礼貌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最高标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读书学习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就应了解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三、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就能对宇宙之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见解可说令我们现代人汗颜,几千年前的人就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坏自然。而我们此刻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后才猛地发现提出环保的概念,要去保护补救了,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为失去的东西很多是无可挽回的,灭绝了的物种也就永远的消失了!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9

1 . 让我们调整好心态,带着爱去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体会乐趣。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工作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进取进取。你能够选择维持"勉强说得过去"的工作状态,也能够选择卓越的工作状态,这就取决于内心是否热爱这份工作,有无工作活力和进取心。

2 . 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从而看得更高更远,做事也更有效率,这要求人学会自觉地学习和进取的思考,只要本事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人必须能够在人群中居于优势地位。

3 . 在工作中,我们面临跟别人的竞争,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争斗和斗争,都是难免的,这时候,我们应该不畏惧于去斗争,但却千万不要热衷于斗争。

4 . 工作中仅有用心做事,才能学到更多,学到的任何技能和知识都可能成为自我未来的生存工具,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手段,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没有工作生活会变得怎样?用心工作,过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总有天会有所收获,对自我没有坏处。

5 .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得社会中去,把高尚得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6 . 遗,读wei,也作馈,给予的意思。一般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财产有余而不断地多捞取,有些官就是如此,贪得无厌。而圣人强调的是给予。

7 .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8 . 但愿,事件不会成为各大网络的头条,虽然他们并不想不是炒作但却像炒作的报道。

9 . 对于一个身职场的员工来说,要想在自我所从事的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绩,并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就要端正对待工作的态度,认识到自我此刻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并且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10 . 远处是一座火山。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亚特兰蒂斯,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篇10

这两天在听罗大伦老师对《道德经》的解说,谈谈自己的感想:

《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先辈从大自然中观察万物的运行规律悟出来的许许多多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于教化君主,并让其有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治国之道(同用于当今的管理之道),同时也指引着个人的品行修养的方向。

真正的修行不是道家中的山中打坐吐纳练得金身,也不是佛家中的禅定圆满,这些方式修炼的是身,也只是将心沉静下来,更容易有灵感而发,更容易悟道。“佛”是什么?不是寺庙里面的塑像,而是觉悟,将觉悟出来的思想融入改变自己原本的思想,从而逐渐影响纠偏自己的言行,这是渡己是小乘,再将觉悟出来的思想广为传播,普渡众生,便是大乘。佛祖的觉悟是怎么来的呢,便是观察万物众生而来。老子思想是怎么来的?也是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觉悟出的道理,并让人的言行按这个道理进行实践,老子认为顺应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做人行事更为合理,即为“顺应天道”。因此,观事物而觉悟才能更容易的真正悟道,“道”便是万物的在某种自然力量支配下的运行法则规律,但“非恒道”不是一成不变,这种自然力量无关于神鬼,又或许只是包含了鬼神这种暗物质的力量。

所以我们拜神求佛的实质应是――拜天道求心正。

因此追本溯源,佛道核心是思想,思想影响言行,思想的力量也涵盖在自然力量之中,自然力量可以推动事物有规则的运行,思想的力量也能够推动改变人生轨迹!人体本就是一个能量场,而更符合大自然规则的`思想之力就是决定自己能量场强与弱,红与黑的核心。

思想之力、精神之力,为“精神”意识藏于肾精,这个意识一部分来自于先天,一部分为后天形成。当人死亡后这个力量或许依然存在,又或许存在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消散回归自然。为什么说千年古刹灵验,我认为灵验就是因为它聚集着世代居住僧人的意识力量,所谓的开光加持也是有德高僧(道人)将意识之力通过特殊形式赋予物体之上。

那么所谓的灵魂,鬼神的本质就是“精神意识”即“神识”的一种暗物质体现形式。这也就能说通,为何佛道思想起源于自然科学思想理论,之后又有一部分演变为与鬼神相关。这些演变的实质就是“思想力量,精神意识力”伴随着身体从无到有,身体消失后再以其他形式存在,到最后消散于自然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或者个体意识是永恒存在的,有开始必有终结。永恒的只有一代代的思想、精神传承。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合集8篇)


我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会有很多理解,针对优秀的想法,我们应该加以记录,写进心得体会。要想自己的学习有大的进步,心得体会少不了。自己内心所想所听要怎么样才可以写在心得体会中呢?以下是由编辑为你整理的《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优美深情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爱的真切呼唤,让每一个人怦然心动;字字真情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让每一个人备感温暖。伴随着《爱的奉献》这首熟悉的旋律,《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颁奖晚会》,在庄重、神圣、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收看着这场人格的升华,道德的体现的最高盛典。

"善行无疆。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向你们致敬!"通过观看这场盛典,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善行无疆、一诺千金的精神。

朴实的东北妇女武秀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把丈夫生前欠下的270万元债务一肩扛起。"如果有一天,我还清了最后一笔债,我最想做的就是写一封信,在丈夫坟前念给他听。"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武秀君泣不成声,"我要告诉他,我帮他还完了所有债款,让他安心。父母、孩子我都照顾得很好,让他放心。"摆在主持台上的是武秀君一大摞的账单。还有60多万元的欠款没有还完,武秀君还要继续她的还账之路。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农民的女儿,却用她单纯、朴实的诚实守信之举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长而有力的掌声,成为观众表达自己崇敬之情的最好方式。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道德模范们的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很多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积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有的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在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最终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再次创造了生命奇迹。康复之后仍然坚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颁奖晚会上水稻之父袁隆平",他讲述着他有名的"禾下乘凉梦",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但当他说出下一个真实的梦想再过两三年,水稻亩产达到900公斤时,所有人都为他兢兢业业、执著奉献的精神深深折服,当初他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都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录大量的读书笔记,长期的勤奋学习、刻苦研究,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这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林秀贞的事迹告诉我们,一辈子做好事再难,她也要做!河北农民林秀贞,30多年坚持赡养村里的孤寡老人,为了给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做午饭,没能在病床前守候自己的母亲走到生命最后一刻。从警25年的邱娥国,始终以一脉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诚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气创一方平安,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那些残疾人、孤寡老人、迷路儿童、失足青年等需要救助的普通百姓,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总之,看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后,使我心灵又一次得到启迪,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学习道德模范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还要落实到工作中、实到日常生活的行动中,要与我们教师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模范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鞠躬尽瘁、爱岗敬业的伟大精神转化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内在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见贤思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民教师,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我校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大力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学习道德模范、争做师德标兵”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自身素质,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此学习活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一、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我校的学习道德模范活动方案。

在学习会上,校长全面传达了文件内容,就师德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并根据我校师德情况学习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我校师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部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加强师德修养”。

二、 分阶段,分级组组织教师学习道德模范活动。

在老师中,我们通过对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学习,让广大老师们都明白了:首先要端正方向。自觉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伪科学、伪宗教对校园的侵蚀、渗透。第二。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事业,以改革和创新精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科研工作。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从事岗位职责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热爱学生。增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五。尊重同志。能够与不同性格、不同志趣的教师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努力形成互敬互爱、奋发向上、共同进取的群体氛围。 第六。以德修身。严于律已,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倡导家庭美德,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 通过学习道德模范,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认识,为我校的道德模范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校的每位师生都明确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身边的道德模范。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刘旭,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1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刘旭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最近,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联合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表彰了助人为乐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等五个方面53名模范人物。此举动既符合社会现实实际,又具有重要的社会引领作用,同时,还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了人们常说的“重在建设”中的道德建设,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赞同和认可。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注意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社会风气、文明风尚是一个社会导向的反映,社会风气、文明风尚需要强力引领。中华民族从来就有重视道德建设的光荣传统和文明传承。道者,取向也;德者,德行也。提倡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提倡诚信,处处以诚待人;提倡伸出援手助残扶弱救困济危;提倡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以及提倡敬老奉亲感恩孝敬,从来是有作为的家、思想家们大声疾呼的事情,也从来都是全社会人心向往的目标。现在正强力建设和谐社会。在群众心目中,“做个好人”即具备起码的做人道德,从来就和丰衣足食的物质追求相辅相成的。国人世代尊崇的汉唐社会,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指国力强盛,还十分垂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的豪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本分……一句话,道行与德行,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

东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文明道德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幸福的重要精神力量。“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果每位市民都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文明道德力量,对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就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在看这个颁奖仪式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清瘦、带着氧气罩的老人,他当时正在指导其他人员在电脑前工作,老伴让他休息,他说要坐着休息,因为他“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所以今年5月,在得知自己身患胆管癌,来日无多之后,这位科学家拒绝了可能导致他再也无法坐到办公桌前的延长生命的手术方案,以顽强的意志,奏出了一曲令人震撼的生命绝唱。

在生命的最后3天,他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交待自己手中事关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即使在无意识昏迷中,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至关重要的文件……把生命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一位军人,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赤诚的奉献。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病躯?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位75岁的老人在辞别人世前仍如此步履匆忙?只因为职责所在。

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但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向林俊德院士那样干一行,爱一行,要 “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力求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要想做到这些,敬业是最基本的条件,不敬业又如何谈得上去做呢?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举止稳重等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

再想林院士,他用什么样的沤心沥血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该怎样表达他的敬业呢?记得在评价词中有这样一句话:自敬方能自尊,敬业方能有成。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向林院士学习,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职责的精神。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学习了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感动和佩服。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得知:从20xx年,29岁的她就开始照顾30岁的丈夫和4岁的女儿。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一直守护在丈夫身边,期待他能早日康复;十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覃敏同志是一位善良忠贞的妻子。她为照顾丈夫劳心劳力,日夜守护,每天付出。在她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丈夫渐渐康复。她是市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们公认的最会护理的家属;她是老家乡亲们心中妻子的楷模;她是我们维林人的榜样。

覃敏同志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她为女儿做榜样,用自己的坚强、乐观感染女儿。她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如今女儿乖巧懂事,跟她犹如好友。

覃敏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媳妇。她对公婆很有孝心,在她的尽心付出下,中风住院的公公得以康复出院。当公婆与别人聊起她时,总是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赏,连夸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

生活的打磨,让覃敏同志成为一个思想成熟、心态平和的人。她以不抱怨的心态努力生活;她拥有温暖却又淡然、沉静却又自信的气质。

覃敏同志的坚持,以及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真爱令人感动。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的善良、忠贞、坚韧和美德,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事迹激励我们学着面对艰难,学着坚强乐观,学着去做生活的强者,学着去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

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这么一位善良的女性,在此我要衷心祝福覃敏同志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日子越过越好。

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8】

黄文秀,出生,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报名考取选调生,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名千部。2018年3月,黄文秀响应号召来到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工作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在驻村工作期间,她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她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生动诠释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担当和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栖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一心为民的政治品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举、办利民之事,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克难攻坚、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奋发进取、锲而不舍的劲头,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楷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弘扬敬业精神,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扬黄文秀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文秀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