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实用10篇)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实用10篇)。

我们为您搜集了一篇“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我们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您自己做出。能发现一部中意的影视作品是很不容易的,看完电影和电视剧之后,我们总会想倾诉内心的想法。阅读名著后写下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哲理和思想,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

好久没有去过电影院,那天她说一起去看电影,她因为喜欢易烊千玺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而我喜欢朱亚文,这部电影让我感受颇深。让我感动的不仅是医生的奉献与担当,还有面对疫情下所展现的坚强。

故事开端和疫情之初爆发一样,与其说是电影,我感觉像是疫情的纪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轻孕妇,曾有过不懂事与医生闹别扭的幼稚,有过不敢插管的胆怯,但更有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天塌了我也要把孩子生下来。“生命诞生,人类才能得以存续,孩子代表的是未来、是希望。”现实中,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对当时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有多大的鼓舞,我不得而知,但在电影院里,几乎是所有人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曾怕自己染上肺炎给家人添麻烦而拒绝接单,却在听到电话里听到别人小孩缺奶粉的哭声而触动,为各家各户日夜奔波。

年轻一代的医生,曾有过像杨小羊一样报名时的犹豫,曾有过像年轻女孩对满脸勒痕和高压生活的崩溃与焦虑,却在医院需要他们时挺身而出。

生命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活着,更在于人类生命独有的光辉,所能创造出的不朽的精神。环境很绝望,但每个人心中微弱的光聚集在一起更明亮了。于是我在看到医护人员伴随着“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的歌声跳着可爱的舞终是泣不成声。

跟我们一起看电影还有她的妹妹,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我看到她俩被电影情节里触动后的泪水……

假如没有疫情,就不会一夜之间让人世间覆没成炼狱,就不会让芸芸众生从享受着生活一下子跌落到“拼命地活着”的窘迫。

但假如没有疫情,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陌生人的相逢、相知、相助,不会有那些来自于平凡人的、震撼人心的战斗、牺牲与壮举。

在中国医生的故事里,人性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疫情过后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2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3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4

这个本该锣鼓喧天,普天同庆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一时间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2020年注定了坎坷与泪水。

通过电影《中国医生》,我对奔赴武汉的逆行者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逆行,只不过,他们勇敢地选择了挺身而出。

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杨小洋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文婷医生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的典型人物,他们都代表着当时疫情下的群体,其中张子枫饰演的张小枫和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几度令我“破防”。

“叔叔,一个没爸没妈的孩子,该怎么办?”影片中,由张子枫饰演的张小枫,父母先后感染疫情离世。当她收到医院自己双亲死亡通知的那一刻,她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口罩之下,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悲伤、绝望、迷茫和痛苦。这只是疫情大背景下的一幕。

院长张定宇他以一已之力顶住巨大压力、超负荷运转,带领全院救治危重病患2780多名,硬是为援鄂医疗队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

当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从楼梯上摔下这一段,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尤其是,被保洁阿姨看到跌倒的瞬间,那份镇静的掩饰,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

一位位病人死去,病人家属质疑医生的能力,质疑他们见死不救。院长张定宇霸气回应“老子医院的能力没问题!”在电影中,这虽然很让人热血沸腾,但在现实中,当“见死不救”这句话说出来的那一刻,多少医生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付出的一切,被这么一句话轻飘飘地否定了。但他们都挺住了。

有时怕的不是付出,而是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认可。

英雄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都是普通人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在质疑自己呢?

“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这恐怕是每个医生对患者说过的最多的话,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随着治疗的深入,医护人员对新冠的了解也越来越多,采用插管,提高氧饱和度,ECMO治疗,中医药治疗,疫情开始转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武汉一直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最令我感动的是方舱医院里那段医护一起合跳的广场舞,全片氛围最轻松的一段。那是人们的希望与乐观。

正如我们在回复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中所说的:“中国人生来是具有团结性和利他性的。”诚如斯言,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我不禁感慨: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5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中国医生》开篇就将我们带回了2020年的那个春节,听到前排的人咳嗽,我还下意识的拉高了口罩。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其中一段情节是联合国专家初入武汉的那句话“你们是怎样让武汉一千多万人待在家里的”,一句话就道出了我们和国外疫情控制的差距。就像那位专家一样,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控制疫情这件事来说,中国做的是最有效的。

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与使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为人民建起了一道生命的安全屏障。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奋斗,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援鄂医疗队和物资,国家的紧急动员,人民的密切配合,这些都是我们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这次疫情中的制胜法宝。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人世间的温暖,是爱的传递。将人民放在至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拥有这样大国情怀的政党,必是中国人民最坚实的依靠。拥有精诚仁心的大国医者,终是赴了大爱无疆的最美逆行。影片有一句台词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国为民,是为大孝。”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国士、大孝与爱国精神流传千古,无论中华民族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团结克服。医生,便是这当之无愧的国士。山河同悲,铭记历史,致敬所有抗击疫情的英雄。感谢祖国的日益强盛,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感谢国家,在世界纷繁的战事和大灾面前,护人民于和平的环境中生活。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变的信仰!

上面就是网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600字左右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6

“要么不拍,要拍就拍最真实的一面”这是导演刘伟强常说的一句话。

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刘伟强导演用最真实的电影语言讲诉着中国人的故事。

在国人的期待中,《中国医生》如期上映了。

本片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抗疫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这部时长124分钟的电影,让每一位观影者都在揪心、泪水,泪水、揪心中度过。电影开篇不久,镜头就聚焦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动员大会上,医生报名参战的一幕击中了我的泪点。银幕上的画面开始模糊,江汉义工抗疫的场景渐渐清晰。也是在同一时刻,“江汉义工战疫突击队”组建时也是这样的场景,“我报名”,“算我一个”,“还有我”,“还有我”……当初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将你们称之为英雄绝不为过。

我从未这样近距离目睹生命的脆弱,从未这样近距离感受医者的无奈。医生们摘下口罩,脸上的勒痕让人心疼。面对无法挽回的生命,中国医生内疚又心痛。在人类未知的新冠病毒面前,中国医生拼尽了全力,甚至搭上了自己。世界在说:感谢你中国医生,你们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众所周知,2020年的疫情,是属于每一位中国人共同的记忆。电影院座无虚席,看电影就是一种情景再现的方式。时间也许会模糊记忆,但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刻,那些不顾个人安危的逆行者们,为挽救他人生命而去拼命的中国医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医生亦是凡人,凡人就会有情绪。镜头聚焦到袁泉饰演的医生文婷,下班脱下防护服后,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疲惫、迷茫、自责、无奈。当她得知小卖部的老赵死后,边听着老赵的语音边含泪吃饭,那一刻,我和整个影院哽咽成了一片。

2020年的抗疫之战,焦点在武汉,聚力在全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每一位中国人都在创造着“中国奇迹”。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而我们把心中的美好与希望放在春天的路上,我们相信,既然是春天就会有百花盛开的娇艳。

武汉解封的那一刻,烟花满天,中国医生与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人类与死神的亡命赛跑。一年之后,那个不寻常的春天,那个被乌云笼罩过的一百多天,被浓缩成124分钟的电影,让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再现。伟大盈满了我的眼眶,中国医生守护着全人类的健康!

什么是医生?“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外国专家来武汉考察时惊叹“你们是怎样做到的”?中国人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人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

电影很好看,124分钟每一秒钟都精彩。也许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也许是一句对话,你的泪点就会崩塌。这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这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一段中国往事,是中国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勇气。

中国医生好样的,我们为中国医生点赞!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7

《中国医生》几天前上映了,老婆帮我订好了票,带着孩子今天去了影院。

一开始我是不大愿意去看这部片子的,因为怕忍不住,勾起去年那段艰苦的岁月,大老爷的在老婆孩子面前泪流满面不大好意思。老婆说,去看看吧,再怎么说这都是你们一起共同战斗过的经历,我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忘得掉,另外,我自己也真的很想透过影片了解你们当时真实的战场环境是怎么样的,听说是《中国机长》的原班人马,估计会很好看的。

我终于还是答应了老婆。

她是特别坚强的人,当时武汉疫情爆发,医院要ICU医生去支援,我报了名,她说会支持我,会照顾家里一切,让我放心去。当时我记得我偷偷流泪了,谁也不知道去了情况会怎么样,那是个大家都不认识的病毒。但我知道,我必须要去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专业而年富力强。

电影一开始,就听到旁边有人在抽鼻子了。

那段岁月,真的是太艰难了。

一开始的疫情基本上让金银潭医院瘫痪了,这是个传染病医院,但不是个大医院,也不是综合性医院,面对蜂拥而至的新冠肺炎病人,金银潭医院几乎陷入了绝境,不断地有病人倒地身亡,氧气瓶不够用了,氧气没了,ICU停电了,防护服没了,烂了,遇到了劣质的防护服,有医护人员萌生了退怯的念头……前面还有成百上千的病人在哀嚎,保安和行政人员都快拦不住了……这些都是真实的,都是当时最危难的时刻,影片直面这些困难,如实地展现给今天的我们。

影片歌颂了医生护士的努力,称我们为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普通人而已,我们都有老婆孩子,也曾害怕陌生的病毒,所以影片开始不久张院长(金银潭医院院长,偶像张涵予饰演)就要做全院抗疫动员大会,行政部门的,儿科的,皮肤科的,妇产科的,都要上,人手不够啊,虽然不是ICU、感染科医生,但好歹是医生。当时有医护人员犹豫了,谁不是血肉之躯呢,谁又不怕死呢,这点非常真实。医护人员不是生来就不怕死的,但一想到门口外面就有无数病人奄奄一息,你如果不拉他一把,他就没了。金银潭如果失守了,武汉可能就撑不住了,那么整个湖北甚至中华大地都要哀鸿遍野了。

想到这里,会场所有医护人员都站起来了。

我报名!

这个场景,让我鼻子酸了。想到当时出发前签名盖红手印时,队长跟我们说,我们一定要一个不少地回来。如果真的有人要倒下,我一定希望那个人是我。这个场景无限接近现实。

影片中李晨扮演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援鄂医生吴晨光,他在饭桌上告别父母妻儿的时候,我再次落泪了。这就是我最初不愿意看这部片的原因。我的孩子还小,我踏上援鄂飞机的时候,我小家伙才1岁多,刚学会喊爸爸,我太渴望能陪伴他健康成长了,如果没有了我,他怎么办,妻子怎么办,我不敢想象。吴晨光出发前写了两封遗书,随身带着,一封准备给女儿,一封准备给妻子,万一殉职了,还能留点东西给她们。片中陶医生撕毁了吴医生给妻子的遗书,并且骂他说遗书有什么用,她们要的是你安全回家!

说完这句话后,两个坚强的男人紧紧抱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们是互相怜悯、鼓励、经历过生死的战友。陶医生(陶峻,朱亚文饰演)原型是广医附一桑岭教授,一个非常专业的ICU专家,也是最早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生,遇到不满会爆粗的真性情广州汉子,一个让我非常敬佩的人。片中朱亚文的表现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还好,一切都过去了,我们都好好的,吴晨光好好的,陶峻好好的,我们也好好的。吴晨光准备给女儿的遗书最终给了那个失去双亲的可怜的少女,骗她说这是她父亲临终前写的遗书。这不是撒谎,这不算撒谎,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希望儿女能健康成长,所以遗书都是通用的。这一段,我的眼泪再次忍不住了。

只有当过父亲,才能感同身受。

可惜电影终究是电影,时间不够长,场景纵横太大,显得吴晨光医生的戏份偏少了些。但也刷新了我对李晨演技的认知,我平时看电视剧电影比较少,偶尔跟着老婆看看娱乐节目,看到跑男,我一直以为李晨演技不行的,但这部戏中李晨的演技让我觉得惊艳,他很努力。

那个年轻的住院医,最终感染了新冠肺炎,差点没了。后来通过肺移植活了下来。在这之前他经历了蜕变,从不敢给危重病人做气管插管,被陶医生数落、激励,最后苦练手法,突破了自己,这个也很真实。本来给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做气管插管就是敢死队的行为,这是最危险的操作啊,稍微不慎就把自己小命搭进去了。

有一次他跟老妈视频通话时,老妈嘱咐他要保护自己安全,不要逞强。唉,天底下的母亲也都是一样的,看得我泪流满面。还记得我刚到武汉一周时,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我妈一听到我声音,就哽咽了,边抽鼻子边说一直不敢给我电话,怕打扰我休息,末了还不忘叮嘱我,绝对不能逞强,不行别硬上,别把自己搭进去了。我也只能安慰她说,我们防护服穿戴很到位,不会有事的,院长就陪着我们,不用担心。

挂了电话后我自己也忍不住落泪了,天知道会不会出问题,那时候没人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有多恐怖。但除了往前冲,没有退路。

不知不觉,电影就过了一大半。大家都经历了面对危重患者束手无策的无奈和痛苦,每死亡一个患者,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啊!张院长都发飙了,专家有什么用,为什么死亡率下不来!大家都很懊恼,这非常真实,电影能表达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不容易,非常敬佩。还好,经验逐步累积上来了,把气管插管时间提前,加强支持治疗等等,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

WHO的专家也来了,也看到了我们中国、武汉的努力,他很惊讶中国人真的能都居家隔离吗,国内专家告诉他,咱们中国人讲究集体精神、利他主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周围人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尤其是大家高呼“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时候,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都浮了上来。

中途老婆问我,他们(片中演员)操作规范么?专业么?我说,这肯定是得到了专业医学团队的指导的,几乎片中所有操作比如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心包穿刺、心肺复苏、ECMO(人工肺)、深静脉穿刺等都是很正规的,没有明显破绽,这比以前的国内医疗剧好了几百倍。但也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由于抢救画面过于真实,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观众的不适(我个人觉得还好,我老婆也能接受),第二个缺点是部分操作没有及时的旁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没有起到应有的科普作用。但后来一想,这也不是纪录片,如果每次操作都解释到位的话,感觉有些生硬了。反正,利弊都有吧。

还有,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婆的声音有些哽咽。

或许通过这些片段,她对我那段时间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电影到最后,死亡率终于下来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还有各个放舱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看着姑娘们带着轻症患者在舱内跳舞唱歌,很多人笑着笑着就落泪了。

张院长头发白了许多,他老婆最终也痊愈了,那个送外卖的小哥活了过来,妻子也顺利剖宫产了……袁泉女神饰演的ICU文主任,是整部剧的灵魂,虽然我前文没怎么提到她,但她真的是无比让我感动,口罩和防护眼镜压破了她脸颊的皮肤,又让我无比心痛,因为我昔日的战友都是这幅模样。

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虽然我们提前都经历了结局,但当电影真到这一幕时,大家仍忍不住高声欢呼,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我们是个伟大的民族!

这一段经历,我有时候不想回忆,但又如何能够抹灭呢。记忆中有害怕,有心酸,有焦虑疑惑,有痛苦悲伤,也有激昂,有兴奋,有不舍。

电影结束了,剩下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另外多说一句,片中我小家伙时不时回头看我,说爸爸是医生,他们(片中医生护士)是爸爸同事。

这是我听到的最自豪的话了吧。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医护人员、医疗专家们,不顾一切前往武汉,去帮助武汉,他们也不想离开家人、亲戚和朋友。但祖国需要他们,需要他们来拯救被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人们。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一位孕妇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金仔就是这位孕妇的丈夫,金仔一来到医院就争抢床位,医生让他排队,他却张口就骂:”你们这是什么医院啊?怎么见死不救,这可是两个人的生命呀!”这时一位主任走了过来,那就是文婷,文主任对着金仔说:”那些人”,昨天晚上就开始来排队,你问问他们哪个病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你老婆孩子的命?”文主任说完,就推着病床走了。

第二个片段是在疫情爆发严重时,让我特别伤心的片段就是一位小女孩叫张子枫。这一次新冠肺炎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也夺走了他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就在一位主任把张子枫的父母个人信息交给张子枫时,主任掉下了眼泪,但张子枫不敢拿着父母的个人信息,因为他知道,拿到了父母的个人信息时,他就变成了孤儿。张子枫走了几步,回头时,并说:”叔叔,你知道一个人没有父母该怎么办吗?”

第三个片段是在疫情快要结束时,有个医生叫小羊,他在骑车时,明知这位女子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他还骑车把她送进她了医院,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让她走着去医院的话,会把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所以自己却感染了新冠肺炎,过了一段时间,张院长来看望他,这时他正准备做换肺手术,之后,身体会慢慢的恢复正常。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白衣天使,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来抢救感染上新冠肺炎的病人,。向我们的白衣天使致敬!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9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但必须承认的是,没有人本该承受这种苦难。时间过的太快了,甚至有些难以察觉。在观影过程中,我才渐渐意识到,我们已经从战疫最艰难的那段时间走出来一年有余了。

如今,虽然人们走在街上依然戴着口罩,但紧绷的神经早就松弛了下来,因为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在我们国家已不再会对我们构成大的威胁,我们战胜了它,作为中国人的安全感回来了。历史上的每一次天灾人祸,都是这样的。那些在灾难中倒下的人无疑是可惜的,而你我这样幸免于难的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侥幸,带着记忆,多一分敬畏心,好好活下去。

英雄也是平凡人

《中国医生》聚焦于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这里是抗疫“主战场”,我们无数次在新闻中听到的名字。影片虽名为“中国医生”,但不仅仅着墨于医生,更是对武汉打赢新冠战役的一次全景展现。

我们已经在新闻报道中获悉了太多医生们的“英雄”事迹,而本片中,他们不再只是“抽象”的英雄形象,而是被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我们也许看到过他们脸上的防护服勒痕,看到过女性医护人员剃掉头发,但却鲜有机会去体会他们所背负的精神压力。

除了还原他们在抢救室里昼夜奋战的场面外,影片更关切的其实是抢救室外的故事。他们会在治疗方案上产生龃龉,激烈交锋;在医患关系中受了委屈也要往肚子里咽,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性格,会口无遮拦,会开玩笑;同时,还要克服自己身体的不适。他们的脆弱、愤怒、挫败、无力、自我怀疑等种种情绪都被精准地捕捉到,使其身上附加的神圣光环褪去,一张张“平凡人”疲惫的面孔逐渐浮现。

越是展现他们“接地气”的一面,就越是能体现出他们灵魂的伟岸。他们亦是平凡之躯,之所以伟大,只因他们为了拯救其他生命,竭尽全力拼上了自己的命。

苦难需要被铭记

一直以来,我不认为赚眼泪是能证明一部电影好坏的关键指标,但我相信我为这部电影哭掉的半包纸巾,一定是有意义的。每个小故事,都让我回忆起了那些真实存在过的苦难。只有将那些苦难铭记在心,负重前行,才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这也是对亡者最好的告慰。

当然,电影表现的只能是万中之一,这是它天然存在的局限性。作为一部主旋律大戏,群星璀璨,大多数演员的出场时间都很有限。然而很多演员在短暂的出场时间里,演绎出了极高的情感浓度,直击心灵深处。

张子枫饰演一名在短期内痛失双亲的少女,这是少有人遭遇过的巨大打击,子枫妹妹把这份痛心入骨的悲伤表现得极为动情,短短几分钟,用眼神传递出了从难以置信、到忍泪含悲,再到所有的难过喷涌而出,让人心痛不已。

另外两名印象深刻的角色,一名是得知至亲刚刚离世却还要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另一名是挣扎着捐出奶奶遗体的亡者家属,两名演员也把崩溃的情绪和成全大义之间矛盾、复杂的情感诠释得入情入理,极有共鸣。

也许我们有幸当时没有身处疫情的暴风眼之中,《中国医生》的镜头再度把远方的伤痕拉到了眼前,让我们流出了当时欠下的眼泪,也让我们回忆起,其实身边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在危难的关头奉献过自己、燃烧过自己。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很多朋友都去做了志愿者、下过基层、抱着助人的心态去做过快递小哥,身在国外的朋友,在国内疫情初期物资短缺时,一箱一箱向国内邮寄防护用品。有些人怕父母担心自己,还要花尽心思去向父母撒谎,说自己在家里老老实实呆着呢,没有出去乱跑。身边这些默默奉献微薄之力的人们,同样需要被铭记,这是中华儿女的“利他”精神的体现。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0

作者:胡诗雨

在疫情期间,我们大家一直在家里,并不知道医生们是怎样跟时间赛跑,只知道外面时不时地传来救救护车的声音。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医生是怎么和时间赛跑。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敬意。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武汉某家医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的救着病人,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的守护着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在电影的高潮里,有许多人得了肺炎,医生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有时,因为工作繁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连觉也不能睡,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睡觉,当医生们摘下口罩,摘下护目镜时,那脸上到处都是印子,护目镜上都是汗水和水雾。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哭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想:“他们医生是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又是多么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奉献。”我想他们医生是多么的无私奉敢,他们和雷锋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救死扶伤忙昼夜,寒冬炎夏省昏晨”,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医生们的劳累。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在我的身边也有和医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疫情期间的志愿者们,要是家里没有菜了,志愿者们就会送来一些菜。家里没有米了,志愿者们就会送一些米。不管他们多么忙,多么累,都会准时送达。在志愿者当中有一些感染了新冠,甚至累倒在岗位上。志愿者们是最无私的,最默默无闻的。

感叹当下,是白衣天使们守护了我们的生命。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要是没有他们这群可爱的人,武汉的疫情不会那么快的好转过来。

gz85.COM精选阅读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模板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模板,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挑电影《中国医生》中让我感动的几个瞬间说说。

第一个,是有些患者医治无效之后全体医护人员鞠躬的瞬间。

医者仁心,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丝毫无二差别,无言的敬重和深深的沉默。我们总说,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其实我偷偷认为,光灿的生命完整地活过,才是最值得尊敬的。尽管人一生的轨迹终究还是一颗彗星,痕迹也被抹去,甚至落为尘坌,但是曾经绚烂绽放饱含意义的人生值得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见证它的完整、高贵、虔诚性质的人为之躬身缄默,无尽的怀念和至高的敬意。

第二个,是因新冠失去父母双亲的小姑娘流泪的瞬间。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姑娘孑然一人,环抱着自己的是冷漠失去光彩的世界,雪花飘飘忽忽地落在她的眼睫上。眼泪估计很冰,她犹豫了一会,向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安慰她的医生低低地吐出一句,“叔叔,我只想知道没有爸爸妈妈怎么办?”这个场景展现了灾难前的渺小,面对脆弱生命转瞬即逝的无能和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她顿了顿,如鲠在喉但是没多说什么,转身的一瞬间,如同从今往后,只有一个人去面对生命中的酷寒和暴风雪,从此再也不能做万般受宠的小家子气公主,父母卵翼下庇护的小鹰一日早熟。那一刻短暂的脆弱都可以被纷纷落雪的动人图景定格为永恒。

第三个,是一个小伙子同意捐赠奶奶的遗体供解剖的瞬间。

孙子要捐出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奶奶的遗体,他唯恐自己的不孝对不起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最终在巨大和痛苦的抉择中间选择了同意。如此小心翼翼,如此诚恳,任何一个人在那种不通人情几乎是无理的要求上去指责,去甩出一句“太自私了”。在忍受剧痛的割舍之中,不捐是完全可以的。面对孙子最后的坚定,估计奶奶那柔和慈祥面孔,也一定能够支持的,那一句颤抖的“对不起”说进无数人的心底去了吧。

第四个,是ICU里生龙活虎、忙里忙外的年轻小伙杨小羊因为搭载感染者去医院而被传染,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淌泪说着,“她很像我妈妈”的瞬间。

我从小看电影电视剧哭的原因很多都不外乎是觉得这个角色太像我姥爷了。时而的热情诚恳,时而的局促不安,时而的刻苦忍耐,仿佛断了的神经一瞬间续上,充沛的情感在一瞬间把我的眼泪逼出来了。这次也是一样,强烈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通足以让很多人落泪,我摸着黑擤完鼻涕之后,影院里想起了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第五个,影片的结局,疫情中受感染的孕妇小文顺利生产,他们一家人驻步在桥上的瞬间。

这场景给我冲击和感染力很大,和我曾经想象过的一幕重合了。正是我们默数的那一天,憧憬的那一天,头上的一切烟云散尽了,终于能在早已绿遍的山野上纵歌狂奔,放声大笑。在红日当头下,在花草繁盛中仰头,到那时,落日熔金,山抹微云,那些英雄们无论是在前线还是背后,都化作清风与我们相伴,挂在月梢,静静地看着我们微笑,多么温暖的时刻啊。我感到某些情感含着暖意盈满全身,这种情绪蓄在我的眼眶中,使我差点落泪,这是人之真情的传递,太真实了,打个人措手不及未设防。等珞珈山樱花漫遍柏油路,请你赴一场关于武汉的约定,不准迟到。等热烘烘的热干面和扑面而来软软的风,尽数都散那些烦心事,全权交给夺食的味蕾,此时就可以潇洒地飙一句,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最后想说说关于医护人员的话题。

很多人叫他们“白衣天使”“逆行者”“英雄”,这我是百分百赞同的,但是进一步讲,进行莫大的吹捧,用一些无边无际的场面话来大说特说,这些我是略有反感的。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凡夫俗子,但是依旧没有退却。平等地表达敬意和鼓励,是向他们致敬的最好方式。不过度吹捧和大肆糊里糊涂做文章,因为这些展现在过度营销的媒体上庸俗得可以,泛滥的粉刷和包装贴标签,配不上作为医者的他们的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其他虚头巴脑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味抬高医生这个职位,这也是一股不正之风。

我们看得到的是做医生的不易,压力大,掉头发多,操心事多,看不见的是在医患关系的极度紧张,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个生命应当得到的全力争取活下去的希望和机会,他们的工作收到大众赞誉,肯定其高尚而正义的意义,这份工作、这件白大褂和防护服也伴随着无时无止的加班加点和常人难以忍受而至崩溃的无形而巨大压力。

在我想象里的某个时刻,医生痛哭流涕地抽泣道“我为什么救不了他,什么也做不到”而不是“我又做错什么了”,没有人有任何的亏欠,而很多原本与当事人没有丝毫干系的人却要付清生死薄上标清价码的价格,拿着放大镜掂量揣摸着自己欲得欲失的良心,承担手术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凝结成的令人窒息的生命的重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前两天,妈妈带我去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名叫《中国医生》。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讲的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突然爆发,害死了无数人的生命。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是湖北省武汉市。医生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依然在前线战斗,希望拯救被病毒感染的病人的生命。最后在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汉终于实现了病毒感染者清零。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切身地懂得了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团结一心的重要。

记得一次考试的前一天放学后,我去好朋友王逸萱家,和她一起复习功课。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题目,意见不一致。我认为这道题目答案选A,她说选C,我们俩谁也不服谁,也没有给对方机会解释,就争执起来。最后我一生气,背起书包就走了。结果那次考试我们俩都没有考好。考完试我们又遇到了,想起那天的事情,我们两都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互相道了歉。

通过看《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管多大的困难都可以战胜。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500字精选5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为了致敬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中国医生》。

电影讲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武汉金银潭医院张院长等为代表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奋力抵抗,最终把封城的武汉变成车水马龙的武汉的感人至深故事。

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艰难与危险。我要给这些”逆行者”们点赞!

这部电影唯一的缺点是: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有点太血腥,不适合小孩子看。

我在电影里看到,当医护工作者们摘下口罩时,他们的脸布满了深深的勒痕和道道血印。那些触目惊心的勒痕、血印看着就疼!可是没办法,谁叫他们穿上了白大褂呢?!穿上了白大褂,就要对得起白大褂!即使有天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一定要干下去!而且必须要干好!

我被电影里惊心动魄的情节所打动,被电影里恪尽职守的医护工作者所感动!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现实中,我自己的二叔也是这样的英雄。他是中国疾控中心的一名病毒学家。去年大年初四,他主动报名率先奔赴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时,我的爷爷已经病危。可他舍小家、为大家,决定放下自己家里的事情,而是去拯救整个地球人的生命!

我认为我的二叔是个伟大的人,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也一样。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国家需要我,我一定会奔赴一线,为国争光!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医生这一群体再一次推到了最前列。我们从新闻里,看到这群人成为了新时代的逆行者。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病毒传播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天时间,便席卷了半个中国。

因为他们的出现,让原本躁动慌张的气氛,有了冷静下来的力量。他们勇于冲到第一线,成为阻挡病的一道防线。他们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家中的顶梁柱,孩子的爸妈。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所以他们义无反顾,他们的口号是:不计酬劳,无畏生死。因为,他们是中国医生!在疫情期间,学校组织了同学们线上一起观看《中国医生》,这个纪录片真实的记录了这群群体日常工作的点滴,向观众剖析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他们也很脆弱,他们也有难处。无数中国医生用救死扶伤的故事温暖着人心,传递着正能量。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病痛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冲击。医生与患者面对共同敌人凝结出的诚挚情感。还有当下医生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既有在应对疑难和重症过程中的判断、选择甚至是冒险,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诚恳甚至是无奈。这一切正如同剧集那句旁白:“这是中国系统的一个缩影”。

我们今天一起观看的是第六集,讲述的是一位肝癌晚期患者面对镜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她患病十年间没有放弃治疗和生的希望,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潘红英也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延长病人的生命。医生潘红英每次在面对患者时都会给她以精神上的鼓励,希望她能够挺过难关,获得新生。病人面临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她也曾想过要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给家人带来负担。但是医生一直鼓励她不要放弃治疗,同时给病人心灵的慰藉。在住院两周后,病人又一次战胜了病魔,身体恢复的不错,准备出院了,真是为她高兴。此时此刻,作为观众的我们会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的活着。在后来,她重病昏迷后,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抢救室抢救,在这期间潘红英医生一直陪在她的身旁,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醒来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就是这样的无常,令人叹息的同时,也告诉活着的每个人生命的重要性,珍惜当下每一天的生活。

疾病无疑是对人类生命最严酷的拷问,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国家这次疫情面前,中国医生才格外耀眼。但是在平时他们面临最多的是什么呢?是医闹,医患纠纷,有些医生为此丢去了生命,前程。他们在为我们付出健康和精力,他们在拼尽全力救治患者,他们珍惜每次救助的机会,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他们,而不是误解闹事。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疗和慰藉,医生、患者、患者家属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应对付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本身,只有大家一起加油,一切才会变得更好。

这让我不禁又想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疫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多少思念家乡的人阻隔在了家乡之外。在这次疫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武汉封城了,医生护士要零距离的与病毒接触,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都争先恐后地申请前往一线,申请书一份接着一份,签名盖手印。他们穿着防护服,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看到这里我哭了。

逆行,是一种无畏。敢于逆行的人,谁的心中没有一把光明的火,古往今来,坚持不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烙在我们每一次心脏的搏动中。在危难之际,是医生和护士们逆流而上,以行动与一腔热血,去守护我们的国家。

逆行可以是伟人的壮举,也可以是平常小人物的感动。即使是普通人的小小的执拗,照样可以让人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有这种逆行精神,勇挑时代的大梁。逆行可以是坚持不懈钻研一道题,可以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可以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在别人休息时仍然不松懈。胸中有丘壑,才能与逆境深渊中寻得光芒万丈,立马振山河!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严密关注疫情的动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采取科学防疫措施,家庭隔离减少外出,绝不让病毒因我而扩大传播范围,这就是我对自己,对亲人最浓厚的爱护,对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们最强有力的支持,最负责任的爱国行为!

的确,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中国医生》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医护人员及援鄂医护人员为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影片展现了从疫情萌芽、爆发、控制到下降的过程。国家在每一次大事件中,我们都能够看见冲在前面的党员身影,甚至在国外,在灾难面前,往里冲的,基本是中国人的身影。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够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给予我们普通人员群众保障,心中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影片中闪现了福田负压救护车车辆,顿时浮现了福田汽车集团在抗疫过程的点点滴滴。大年初一,福田汽车负压救护车生产车间全员到岗,迅速成立“负压救护车火线生产突击队”。随后,北汽集团联合旗下10家企业,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价值1726万元、共计66辆负压救护车及防疫物资运输车。福田汽车与福田卡友也千里驰援,为疫区运输了生活、医疗、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建材等多种物资。在此期间,体现了福田汽车的社会责任担当,集体主义的精神。

影片中医院院长顶着众人的不理解、指责,接收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从防疫物资、病床数量、氧气含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困扰,到扩建病房、调配防疫物资及医护人员,逐步满足抗疫过程需要的条件与资源。此过程诠释了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利他主义精神教育的意义。

作为福田汽车集团一员,佛山汽车厂也积极配合属地政府防疫工作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掌握员工信息,及时传达政府与集团发布的疫情相关信息与要求,逐步有序组织员工返岗、复工。在此过程,我们也经历了防疫物资短缺、属地村屋封锁造成员工“吃、住、行”均受影响、员工行为不按照规定执行等情况,但最终大家能够有序渡过抗疫艰难时期,营造了良好的抗疫工作环境。

在灾难面前,我们虽然渺小,但团结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渡过每一次难关,何况我们有国家强有力的后盾。祖国百年历程,历经沧桑,尝尽酸苦,细品甘甜。让我们坚信: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星期六下午,妈妈带我去天虹看《中国医生》。这部影片记录的是不平凡的2020年,它也是一部致敬所有为疫情付出的医护人员的影片。

2020年武汉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新型病毒突然袭击,让武汉人民恐慌。疫情发生时,武汉每个医院的病人都挤不下,所有人疯了似的往医院挤,有人摔倒、有人插队,为了活下来所有人都把规矩忘到了九霄云外。这时候文婷主任冲着人群大喊:“你们都想活命,我们都想救,请给我们一个机会。”于是混乱的场面才逐渐安静下来。起初,医生们不太了解病毒,病毒太残忍,拔管时病人一口气没有缓过来,死亡;打针时不配合情绪太波动,死亡;再就是突然吐血,死亡。电影里张院长的妻子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张院长即使担忧,也只能忙里偷闲在视频里鼓励妻子,特别令人动容。还有医院里防护服、口罩全部达不到防护级别要求,又是病人来势汹汹的时候,院长赶紧向别的医院借防护服。不一会儿,只听到医院左侧传来“口罩到了”,右侧又听见“防护服到了”。我想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吧!

影片结束后,妈妈对我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生活中,妈妈总教导我要学会感恩,我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守护着。是啊,我们要感恩,感恩抗击病毒,奋斗在一线最勇敢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中国医生》这部影片主要描述了在疫情期间,中国医生们同心协力救治病人的故事。武汉的一家规模并不大的传染病医院的院长张竞予,即便身患渐冻症行动不便,但依然奔走在第一线,面对物资紧缺资金不足和对对手的不甚了解下,他依然坚持把病人都拉来,其他的事情,他去解决,即便是自己的妻子也被感染了,但他也没时间去看。在防疫一线上,他并不是个例,有很多医护工作者舍小我为大我,而他们也只是这个岗位的一个缩影。

面对这个不甚了解的对手,即便知道它很强大,但也丝毫不畏惧它,心中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他们。大家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染方式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唾液传播,但有很多病人都呼吸困难,医生不得不为他们插管,往喉咙里放喉镜,这些行为都是极为危险的,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但医生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零零后医生杨小羊,从最初的不敢插管,然后不断练习,最终为病人插管成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年轻、害怕而放弃这份工作,转去普通病房。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向他学习。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努力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剥去“医生”这个光线靓丽的身份,他们也是一个人,也是儿女、父母,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中心谷,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从各地来到武汉、来到医院支援、工作,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他们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崇高的敬意和对人民群众的使命和担当。邓小平先生曾说过,“我是人民的儿子”,而医生们此刻的表现不正是体现了这些吗?曾经英俊帅气,美丽大方的脸被防护面罩勒出一道道的印痕,也有的医护人员为了工作剪掉了自己心爱的头发,他们顶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在为人民服务。

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当我们踏进医学学府的那一刻,我们的肩上就有了难以卸下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大公无私,勇于奉献,对工作严谨,对生命尊重的态度,将会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深刻,感悟更加彻底。医学是一生的学习与磨练,只有遵守自己的初心,才能做到“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为人类健康奋斗终身。

最新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细心观影是一种能够带给我们乐趣的体验,因为不仅能够让我们快乐,还能够让我们从中学到人生的经验和知识。这些观影经历中,我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和感悟。

写观后感时,我们应该对文化差异和多元性有着开放的接受态度,并通过观影的体验来感受和体验这些差异。每个人在观影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因此在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找准适合我们自己的切入点,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或许您也在思考着怎样更好地安排观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为此,我建议您将此页收藏起来,这样您就可以随时查看和参考。通过合理安排观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提供有益的观影指导和启发。希望您能够享受到观影带来的快乐,并将这些快乐和体验与他人分享。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

很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今天和同事们约着一起去看了电影《中国医生》。电影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议斗争。

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是,作为医护人员真的太了不起了。看着演员脸上因为戴口罩而留下的那些痕迹,还有因为带医护手套而干裂的手,真的是太让人心疼了。他们真的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为他们点赞。

如果打算要去看的朋友,请备好纸巾,像我这种泪点低的人,是真的很好哭。本身这个题材的选择就是会让人落泪的,看看纪录片和新闻也会让人哭的稀里哗啦的。

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哈,电影前面半段描述疫情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感染,金银潭医院的院长说有病人就都收,到后来病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床位不够,大家不按秩序来医院抢床位。前期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有序的在推进。但是随着电影慢慢接近尾声,个人觉得是有些拖沓,有些煽情,再拖剧情了。

电影里的演员都是很赞的,我最喜欢袁泉,演技真的是一流了。感觉她不管演什么就成什么。从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透出来眼神真的太让人感触了。我真的是她的粉。当然这次张亚文演的也很好。在我的印象里,医生应该都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但是张亚文演的医生让我对医生有了新的看法。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医生也是人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就是我以前没想到过罢了。张亚文这次演的前后的差演的也是很出色的。

作为新一代的小生,易烊千玺和张子枫,演技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千玺了,感觉只要是他的电影,我都有看哈。他的眼神,动作,在电影里都能看到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出神。张子枫在这部电影里面的那场哭戏真的是绝了,还有那句:叔叔,一个人如果了没有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应该咋哭了影院里大多数的人吧。

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演员,都演的非常的棒。但是对我而言,以上几位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题材还是非常赞的,可以去看看的我们的医护人员那时候的经历,去电影院目睹感受一下。温馨提醒请带好纸巾。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2)

观看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

我是一名小学生,最近在学校观看了电影《中国医生》,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群勇敢的中国医生在非洲国家乌干达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伟大和无私。

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乌干达,这里的人民生活在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下。一次意外的机会,中国派出了一批优秀的医生来到这个贫困的国家,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电影中的中国医生们克服了各种挑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疾病,挽救了许多生命。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陈留山的年轻医生,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抛弃了在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乌干达贫困的乡村开展医疗工作。他在乌干达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医疗设备也十分简陋,但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力地帮助患者。电影中的他从来没有抱怨,他只是默默地付出,默默地为乌干达人民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其他中国医生们的伟大。他们组织医疗队,为乌干达的偏远山区提供医疗服务。他们带着医疗器械和药品,穿越草原、爬过山川,到达那些没有人能到达的地方,给当地人民带去健康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医者仁心。

除了医生们的拼搏与奉献精神,电影也展现了乌干达人民对中国医生的深深感激之情。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乌干达的人民亲切地称中国医生为“中国天使”。这些医生们不仅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奉献给了当地人民,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们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通过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生们的伟大功绩。他们不仅是我们身边看病治病的人,更是一群有着伟大责任感和博大爱心的人。在电影中,我感受到医生们真挚的情感,他们毫不犹豫地救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通过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我们置身于何地,都应该关心他人,尽力帮助他人。就像电影中的中国医生一样,他们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只是默默地为他人付出。他们所展现出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国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医生们更加敬佩和崇拜。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更多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爱和责任感,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我们都能成为伟大的人。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似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生活是一场长途跋涉,我们需要用爱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传递温暖和力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3)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4)

冬末春初的这场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有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有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有充满信心的乐观与团结精神……正是这些“抗疫精神”,才让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态势,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样需要“抗疫精神”,因此,广大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把“抗疫精神”融入到基层中,身心皆到基层,奋力书写心中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把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融入基层,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中,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冲锋在前。有竭尽全力救治患者的青年医生;有骑行4天3夜辗转300多公里返岗的青年女医生;有忙于防疫工作无暇顾及待哺孩子的青年女城管;有主动请缨到方舱医院巡逻的青年女民警;有兢兢业业排查登记、测量体温的青年志愿者;有加班加点生产医药物资的青年员工,无数青年人纷纷化身钢铁卫士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把积极作为、慎终如始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当然,并非所有的青年人都有机会到战“疫”一线去一展所长,但是却可以到基层去历练。凡成大事者,必从基层做起,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基层是人才的炼金石,因此,广大青年人要把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去,同时把积极作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融入灵魂血脉,用汗水浇灌承诺,不断促进自身成长。

把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融入基层,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在战“疫”初期,无数青年医务人员、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迎难而上与未知的疫情“死磕”;在战“疫”过程中,无数青年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拼命寻找新冠病毒的“破解之法”;在战“疫”后期,基层青年干部全力以赴抢抓春耕生产。在两个多月的战“疫”工作中,青年人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丰富了阅历,真正体会到了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才能锤炼出过硬的本领。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还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而这离不开青年干部的奋斗和斗争。因此,青年干部要把攻坚克难的奋斗与斗争精神融入基层,不断锤炼过硬本领,俯身做小事,敢于变革、敢于创新,跳出“小我”视野、打破“自我”束缚、保持“忘我”状态、践行“无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以抓细抓实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尝到改革的甜头,切实增强获得感。

把充满信心的乐观与团结精神融入基层,奋力书写向往的“诗和远方”。战“疫”中,无数青年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病患,带领病患跳广场舞、练太极、共赏落日余晖等,让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人心。正是无数青年人直面困难,带着乐观向上的状态投入到战“疫”中,才给抗击疫情注入了“色彩”、带去了“光亮”。而在基层中,有53000余名在岗“三支一扶”人员、91.8万在岗驻村干部也不愿当旁观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战“疫”中,在危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用汗水和智慧谱写“青春华丽篇章”。疫情形势积极向好后,青年干部又开始抓脱贫攻坚工作、经济发展等,以青春无悔的激情和能力焕发更有活力、更具冲劲的干事动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用行动奋力书写向往的“诗和远方”。

青年人唯有将“抗疫精神”融入到基层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全力以赴,才能真正实现向往的“诗和远方”。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5)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

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英雄民族何惧风浪,万众抗疫春在前方。一个伟大的民族,往往是从苦难中涅盘而生的!疫情过后,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因为最美逆行出征者!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6)

终于怀着复杂的感情,我观看了《中国医生》。看完这部电影,去年的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我认为《中国医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真实。没有对这场可怕的疫情进行掩饰,而是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疫的情况。让我看到了,在面对未知病毒时,人类本能的恐惧,对生命的渴望。我救得了众人,却唯独救不了你,让我看到了医生想拼尽全力救治病人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与痛苦。空荡荡的街道,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精神。我觉得这部电影出众的也许并不是他的拍摄技巧,而是电影的事件背景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经历过的一段艰难时光,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看到老张在救治成功后又去世后,我很难过,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可当我看到婴儿成功出生后,我内心无比的激动,那是新生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续。在这部电影中,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流泪: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风雪肆虐的季节,因为团结,温暖从未缺席。在党中央的一声号令之下,无数的医护工作者奔赴前线,义无反顾去到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世界展现了什么叫中国力量。在这场疫情的战役中,每个人都作出了贡献,总有很多人每时每刻温暖着我们,感动着大家,同时带给大家战胜疫情的力量和信心。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扎实基础知识,学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就如电影中的杨小羊一般,要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始终怀有一颗对医学热情的心,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医学生的青春是什么,是那一摞摞的蓝皮书,是学不完的专业课和做不完的实验,是老师说考试没有重点,是穿着那普通的白大褂追求自己的理想,是虽辛苦却甘之如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疫情还未过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防护意识。阳光总在风雨后,黑暗总会过去!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7)

1、谢谢您医生,还给患者一颗健康跳动的心。

2、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而展现着自己的不同风貌,他们就是中国医生,他服务于广大病患!

3、我想让你

4、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5、躺下来仔细想一想,

6、有一个重症的病人情况有好转,从外地来支援的医生准备给他拔管。可是几个小时以后病人却因为心梗死了。

7、昨晚在看《中国医生》时,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唉

8、选择甚至是冒险,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诚恳甚至是无奈。

9、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线让人动容。《医生》系列纪录片受到广泛关注也在情理之中。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宣传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所传递,无数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温暖着人心,传递正能量。

10、真不容易。

11、很快电影开始了,没想到一开头就给了我一种紧张的感觉:武汉的一个小医院,几天时间里就连续出现了好几个肺炎患者,而且出现越来越多相同症状的病人。慢慢地,医生们知道这些病人都是新冠肺炎患者,病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危险性。有些刚走进医院就晕倒了,直接躺在地上;有些病得不严重的,因为自己身体还强壮竟然开始乱抢床位。面对这混乱的场面,文主任站在高处,拿着大喇叭大声说道:“还想不想活?想活的话就好好排队,不想活的就继续闹。”这样大家才安静下来。

12、幸好我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了中国医生的伟大,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13、听见这个世界

14、看不透的人心,

15、人活着,

16、夜深人静的时候,

17、你们是一棵棵无名的小草,是如许的微小,但你们从不废弃自己执着的寻求,你们也有高尚的信心,也有不移的人生坐标,那就是,奉献我的所有,为了别人生涯得更幸福更美妙。

18、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

19、最近有一部好看的电影,叫《中国医生》,我差点就没看成。

20、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21、第一次爸爸邀请我陪他去看《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表示不感兴趣,拒绝了。第二次爸爸和妈妈一起邀请我陪他们去看《中国医生》,我没办法拒绝只好同意了。我心想,这部电影有什么好看的呀?看名字就知道不过是讲中国的医生嘛!

22、只要有您去过的地方,爱就在空气中蔓延,生和死,您都不在乎,越是危险的地方,您就靠得越近,您用爱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23、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人民服务,医治那些有病痛的人

24、就这样,医生们费尽全力,却眼睁睁看着病人不断死去,大家都很伤心。但是没有人放弃,在几位病人家属的同意下,医生解剖了部分病人的遗体进行研究,再结合中医的治疗方法,最终打赢了这场新冠防疫战。

25、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

26、医生,是一个光荣且有爱心的职业,他们舍己为人,劝慰家属,认真仔细地为每一位患者检查,连自己生病了也在所不辞。

27、中国医生太棒了,她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最后赢得了这次疫情战争的胜利。

28、你们施予了人间爱心,你们不是花朵,却在无数患者的心上绚丽的绽放。

29、每个医生都在展现自己的能力,每一个医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奋斗着,他们内心真的有团结一致的力量,他们就是中国医生!

30、细心工作,热情有加。

31、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体现了医生的艰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需要医生们的陪伴和照顾。

32、顶风冒雨进山谷,出诊路遥人乏饥。得将留名非我愿,但愿世上少疾苦。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救死扶伤,永不言弃。

33、复杂的社会,

34、放不下的责任,

35、他们的那些有国家的信仰,他们有国家的力量,中国医生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努力的氛围!

36、中国医生小文治病救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非常的有用。体现了治病救人的伟大高尚的理想。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8)

这个本该锣鼓喧天,普天同庆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一时间掀起了惊涛骇浪,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2020年注定了坎坷与泪水。

通过电影《中国医生》,我对奔赴武汉的逆行者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逆行,只不过,他们勇敢地选择了挺身而出。

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杨小洋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文婷医生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的典型人物,他们都代表着当时疫情下的群体,其中张子枫饰演的张小枫和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几度令我“破防”。

“叔叔,一个没爸没妈的孩子,该怎么办?”影片中,由张子枫饰演的张小枫,父母先后感染疫情离世。当她收到医院自己双亲死亡通知的那一刻,她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口罩之下,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悲伤、绝望、迷茫和痛苦。这只是疫情大背景下的一幕。

院长张定宇他以一已之力顶住巨大压力、超负荷运转,带领全院救治危重病患2780多名,硬是为援鄂医疗队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

当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从楼梯上摔下这一段,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尤其是,被保洁阿姨看到跌倒的瞬间,那份镇静的掩饰,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

一位位病人死去,病人家属质疑医生的能力,质疑他们见死不救。院长张定宇霸气回应“老子医院的能力没问题!”在电影中,这虽然很让人热血沸腾,但在现实中,当“见死不救”这句话说出来的那一刻,多少医生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付出的一切,被这么一句话轻飘飘地否定了。但他们都挺住了。

有时怕的不是付出,而是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认可。

英雄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都是普通人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在质疑自己呢?

“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这恐怕是每个医生对患者说过的最多的话,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随着治疗的深入,医护人员对新冠的了解也越来越多,采用插管,提高氧饱和度,ECMO治疗,中医药治疗,疫情开始转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武汉一直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最令我感动的是方舱医院里那段医护一起合跳的广场舞,全片氛围最轻松的一段。那是人们的希望与乐观。

正如我们在回复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中所说的:“中国人生来是具有团结性和利他性的。”诚如斯言,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我不禁感慨: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9)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刚上映的影片《中国医生》。听妈妈说,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给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人们都不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时,直到在金银潭医院发现有几个一样奇怪病例后发生的一些让人悲恨交加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角张院长在这期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床位,防护服,氧气瓶不够;专家到来时却因为停电;妻子的病情加重……这些事让他本来平静的心变得急躁不安,可是他一步步的走了过来,从黑暗走向光明守护住了亲人。

文医生在这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她永远走在一线的战场上,在开会的时候,她决定不和朝思暮想的女儿一起过年,却奋斗在一线。在医院中帮助了年轻的一家人:外卖小哥金仔,小文和他们在疫情期间刚出生的女儿乐乐,让他们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他默默奉献的小卖部的老大爷,他也向文医生问过有没有床位,最后在家中去世,这时文医生才有空听老大爷发的语音,直到最后老大爷还不忘叮嘱她去拿快递,这是多么乐于助人的老大爷啊!在去世前还不忘让她拿快递。

最后中国打赢了疫情战,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伟大,在影片中有一位外国医生,当他来到武汉时,惊恐的问:“你们是怎么让他们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0)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不仅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书写了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又一个动人篇章。“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1)

辛苦了!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没有你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安康!你们就是最美的人!

走出电影院,回想着刚刚看完的电影《中国医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完电影,我被白衣天使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国家对疫情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乐观心态深深打动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以金银潭医院为原型,讲述了在抗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时间来到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爆发,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出现。在一家平平无奇的传染病医院里,诞生了无数位英雄。疫情爆发后,院长张定宇第一时间把其他医院的病人都调集到自己医院。电影中,院长张定宇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握着电话,坚定的说:“对!把所有病人都送到我的医院里来!听见了莫得?”从这里不难看出张定宇深知自己作为院长的责任与担当。但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救治这么多病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ICU病房床位、氧气、电力系统完全跟不上,甚至出现过停电、氧气不足等状况。但对于这群逆行者来说,这些困难算不上什么。他们白衣执甲,用自己的身体为其他人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他们舍生忘死,不怕困难,选择了与病毒决一死战。

在医生和人民群众背后,有一个结实而有力的后盾,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在镜头里,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建成了。施工场地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无数工人就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在工地里施工。这依靠的都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这两所巨大的定点医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床位不够的问题。可以从这里看出国家对疫情的大力支持,对人民群众生命的重视。

但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方舱医院里的一群患者。这些患者一个个精神抖擞,互相聊着家常,甚至还一起在医院里跳起了广场舞,看起来没有一点儿焦虑,像极了在家中生活,没有一个人因为自己被感染而恐惧。从这些患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中,我体会到他们对国家与医护工作者的无比信任。

我是吃着热干面长大的,亲身经历了疫情。我想深深的感谢这些从外地来支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原本可以不进入疫情“重灾区”,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来到武汉。我想以一名武汉人的身份向他们真诚的说一句:“谢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篇12)

作者:胡诗雨

在疫情期间,我们大家一直在家里,并不知道医生们是怎样跟时间赛跑,只知道外面时不时地传来救救护车的声音。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医生是怎么和时间赛跑。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敬意。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武汉某家医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的救着病人,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的守护着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在电影的高潮里,有许多人得了肺炎,医生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有时,因为工作繁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连觉也不能睡,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睡觉,当医生们摘下口罩,摘下护目镜时,那脸上到处都是印子,护目镜上都是汗水和水雾。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哭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想:“他们医生是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又是多么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奉献。”我想他们医生是多么的无私奉敢,他们和雷锋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救死扶伤忙昼夜,寒冬炎夏省昏晨”,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医生们的劳累。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在我的身边也有和医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疫情期间的志愿者们,要是家里没有菜了,志愿者们就会送来一些菜。家里没有米了,志愿者们就会送一些米。不管他们多么忙,多么累,都会准时送达。在志愿者当中有一些感染了新冠,甚至累倒在岗位上。志愿者们是最无私的,最默默无闻的。

感叹当下,是白衣天使们守护了我们的生命。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要是没有他们这群可爱的人,武汉的疫情不会那么快的好转过来。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锦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锦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

《中国医生》是一部新上映的感人影片,而我和爸爸妈妈也因躲避措不及防的大雨而有幸观看。

它很像一部纪录片,承载了许多疫情时期的感人案例。其中,不乏一些令人一看就忘不掉的镜头。

比如说在那个天台上,他撕掉了那封遗书,并郑重其事的告诉另一个人:“她想要的是你活着回去。”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生死存活无人知晓,而这句话,坚定了他们必胜的信念;还有在那个小公园里,主任试图劝说青年捐出自己长辈的遗体,好进行研究,制定方案,而那青年从哭诉到含泪答应,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使人心酸;以及当张小枫接过自己父母的死亡通知书后,眼里充满了泪水,问:“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了父母,该怎么办?”虽只是短暂一个镜头,却引人深思,禁不住潸然泪下。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莫属那个家庭了:先是母亲不幸感染,在医院一边接受治疗的同时,一边艰难地产下孩子,让人不禁感叹母亲的不易,而父亲作为快递员,为了赚奶粉钱,也感染上了病毒。而最终,他们一家人都成功出院时,更是让人为之高兴。

看了《中国医生》后,我不禁回顾那段特殊的时光,夜晚,小区居民齐喊加油;医生张定宇虽身患渐冻症但依旧奋战在一线;各地写下请战书……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做?影片中也给出了解释——集体主义精神。大家都在为他人着想,所以我们得以成功。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一切困难统统不在话下。团结,不正是我们从中学到的吗?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2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医护人员、医疗专家们,不顾一切前往武汉,去帮助武汉,他们也不想离开家人、亲戚和朋友。但祖国需要他们,需要他们来拯救被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人们。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在疫情的非常时期,一位孕妇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金仔就是这位孕妇的丈夫,金仔一来到医院就争抢床位,医生让他排队,他却张口就骂:”你们这是什么医院啊?怎么见死不救,这可是两个人的生命呀!”这时一位主任走了过来,那就是文婷,文主任对着金仔说:”那些人”,昨天晚上就开始来排队,你问问他们哪个病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你老婆孩子的命?”文主任说完,就推着病床走了。

第二个片段是在疫情爆发严重时,让我特别伤心的片段就是一位小女孩叫张子枫。这一次新冠肺炎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也夺走了他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就在一位主任把张子枫的父母个人信息交给张子枫时,主任掉下了眼泪,但张子枫不敢拿着父母的个人信息,因为他知道,拿到了父母的个人信息时,他就变成了孤儿。张子枫走了几步,回头时,并说:”叔叔,你知道一个人没有父母该怎么办吗?”

第三个片段是在疫情快要结束时,有个医生叫小羊,他在骑车时,明知这位女子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他还骑车把她送进她了医院,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让她走着去医院的话,会把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所以自己却感染了新冠肺炎,过了一段时间,张院长来看望他,这时他正准备做换肺手术,之后,身体会慢慢的恢复正常。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白衣天使,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来抢救感染上新冠肺炎的病人,。向我们的白衣天使致敬!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3

身边有几个医生朋友,平日里聚会总聚不齐,问起他们的工作感受,一个字“累”。

数字若显得无感,《中国医生》的实况拍摄就让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24小时随叫随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是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同样是全年无休、全天无休。纪录片拍摄他的那一天,他连做了三台手术,17个小时。17个小时得像雕塑一样站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精密的手术。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曾经痛到得戴着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而因长期站立他腿部静脉曲张,得常年穿着弹力袜。

那么医生自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劳累的?

朱良付的话特别令人触动。他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担心自己“过劳死”,又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医生的劳累、付出、担当和牺牲,可见一斑。

要成为一个中国医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往往又需要10余年时间。熬到了主任医师,能力越大,承担得也越多,很多中壮年的医生自己也有一身“职业病”,他们“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体上的疲倦,医生的累也体现在心累。医患矛盾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

纪录片一开始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所以纪录片才有这么一幕,一次急救手术前,朱良付先用手机录下与患者家属的对话,确保他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曾说,他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封来自中国医生的邮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医患关系紧张。“我确信,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生像中国医生这样担心。”

医生如此辛苦却还得忧心自己的安全,这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实实正在发生。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4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中国医生》开篇就将我们带回了2020年的那个春节,听到前排的人咳嗽,我还下意识的拉高了口罩。影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其中一段情节是联合国专家初入武汉的那句话“你们是怎样让武汉一千多万人待在家里的”,一句话就道出了我们和国外疫情控制的差距。就像那位专家一样,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控制疫情这件事来说,中国做的是最有效的。

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与使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为人民建起了一道生命的安全屏障。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奋斗,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援鄂医疗队和物资,国家的紧急动员,人民的密切配合,这些都是我们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这次疫情中的制胜法宝。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人世间的温暖,是爱的传递。将人民放在至高位置,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拥有这样大国情怀的政党,必是中国人民最坚实的依靠。拥有精诚仁心的大国医者,终是赴了大爱无疆的最美逆行。影片有一句台词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国为民,是为大孝。”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国士、大孝与爱国精神流传千古,无论中华民族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团结克服。医生,便是这当之无愧的国士。山河同悲,铭记历史,致敬所有抗击疫情的英雄。感谢祖国的日益强盛,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感谢国家,在世界纷繁的战事和大灾面前,护人民于和平的环境中生活。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变的信仰!

上面就是网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600字左右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5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不仅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书写了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又一个动人篇章。“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6

作者:胡诗雨

在疫情期间,我们大家一直在家里,并不知道医生们是怎样跟时间赛跑,只知道外面时不时地传来救救护车的声音。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医生是怎么和时间赛跑。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敬意。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武汉某家医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的救着病人,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的守护着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在电影的高潮里,有许多人得了肺炎,医生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着病人。有时,因为工作繁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连觉也不能睡,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睡觉,当医生们摘下口罩,摘下护目镜时,那脸上到处都是印子,护目镜上都是汗水和水雾。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哭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想:“他们医生是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又是多么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奉献。”我想他们医生是多么的无私奉敢,他们和雷锋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救死扶伤忙昼夜,寒冬炎夏省昏晨”,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医生们的劳累。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在我的身边也有和医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疫情期间的志愿者们,要是家里没有菜了,志愿者们就会送来一些菜。家里没有米了,志愿者们就会送一些米。不管他们多么忙,多么累,都会准时送达。在志愿者当中有一些感染了新冠,甚至累倒在岗位上。志愿者们是最无私的,最默默无闻的。

感叹当下,是白衣天使们守护了我们的生命。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要是没有他们这群可爱的人,武汉的疫情不会那么快的好转过来。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7

袁泉、张涵予领衔主演的《中国医生》上映已经很久了,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但是在封校的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去看这部电影。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因为我终于可以看这个令人振奋的大片了。在星期六晚上,我和同学去看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大部分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哭到鼻子不通气,口罩都湿透了三次,看完后仍缓不过气来。明明只有两个小时,却真真重现了那几个月,在结合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其他事迹,感人是肯定的,不过还很治愈,很启发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们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凭借超强的魄力与坚定的意志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坚定已经展现了一个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银潭医院的张院长,他自己得了渐冻症,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有一次他在开会时候向全体医生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加强防范意识,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的去诊治奄奄一息的张先生。张先生的各项指标也曾慢慢变好,可惜他最后还是死了。看到这里我想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在病魔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另一个情节是金仔的老婆怀孕还生病,金仔同时也住院了,对他们的打击真是雪上加霜,幸亏文主任不顾一切安危,成功的挽救了他们一家的生命。电影里医生和护士手握“金枪”,与病魔举行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袁泉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演的麻醉科主任辛竹,宋佳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战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温柔而强大的气场。朱亚文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李晨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易烊千玺演的住院医生杨小杨。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这些人都为我们展现出来强大的舍己为人的能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了做人要有担当、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勇敢的站出来,为人民奋斗,为国家奋斗。

以前觉得疫情呀,白衣天使呀,死亡呀……似乎离我和周围的人很远,也有感触,有佩服,却远不及现在的生命,真的很伟大。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录。比如,“想活的何止是病人,这群站在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们,也一样想继续活下去。”为了保护我们的城市,保卫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亲人,同志们,责无旁贷”。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这些语录都很清楚的展现了他们当时工作时认真拼搏的样子。

看到那些医护人员那么努力地救治病人;看到那些病人居然会这样的痛苦;治疗过程中有些场景甚至可以勇气“可怕”来形容,但他们也忍下来了,也没有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愧疚。我以后要向他们一样为国家作贡献。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医生和护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看见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总是团结互助,一方危难,八方支援,最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把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最后给那些逆行者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8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x、x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x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看到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有的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射着必胜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有的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便学着像前辈一样,“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多难兴邦。无论面对洪水、地震、SARS疫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而不倒、濒临绝境而不亡,反而愈发强大,缘何?答案就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疫情发生后,x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x近300名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有一群斗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我执行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任务,经过实战考验,我申请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9

我比较喜欢这部片里,对人的细致描写,片中经常有给演员眼睛的特写镜头,准确来说,是给演员眼神的特写镜头。

因为影片讲述的是金银潭医院在抗疫初期的事,在那个非常时期,大部分人都是戴着口罩的。

所以片中的大部分演员,大部分时间,要么就是戴着口罩,要么就是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

这时候,要想传达一些情绪给观众,一般就会给眼睛特写。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通过眼神表达出情感。

其实,平日里,我坐公交车上下班,我就很喜欢观察周围人,观察他们的表情、观察他们对周遭人的反应,比如甲背着大书包挤着乙,乙微嗔微怒又隐忍不发的表情;比如车上上来一个身材姣好、穿着清凉的女子,周遭人或艳羡或嫌弃的打量眼神,我会在想,他们此刻心里在想什么,揣摩他们心里的想法。

这样一来,冗长的公交之旅,仿佛也增添了不少乐趣和韵味。

但是,除去公交车这个场合,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反应,我还来不及琢磨,就转瞬即逝;或者手头上有事在做,时间不容许我对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做太多的思考,就推着我急冲冲地往前走了。

看电影的时候,则不然,你作为一个旁观者,能够心无旁骛的去感知这个眼神,并且好电影的节奏也把握得比较好,留给观众足够多的时间去揣测这个眼神、琢磨这个眼神、品味这个眼神。当然前提是,演员的演技也很到位,就靠眼神就能传递所有想说的。

《中国医生》就有很多眼神传递情绪、眼神传递台词的镜头,经常是,一个眼神特写,并留白一些时间,演员演得多,说得少(相对),给了观众很大的感知空间。我挺喜欢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