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日记通用15篇

困难日记通用15篇。

困难日记 篇1

20xx-02-01

我挑泛舟于人生的长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种种困难。这些困难像绊脚石一样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当我面对困难时,我不会向困难低头,而是面对困难,向困难挑战。.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难题。.有两堆煤,一堆有334吨,另一堆有196吨,当两堆煤运走相同吨数时,第一堆比第二堆还多3倍,求每次运走多少吨?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来,差一点焦头烂额。可我不想让父母来帮忙,于是就向难题发起了挑战。过一会我终于想出来了。第一堆剩下的煤比第二堆剩下的煤多出了三倍,那么第一堆剩下的煤的总数应该是第二堆的四倍。X=150

终于战胜了难题,现在我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终于能放轻松了。

困难日记 篇2

今天是星期六,我来到了海培英语学习班。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居然要考试。

我准备好笔和垫板,就开始复习了。开始考试了,先要考听力,我便竖起了耳朵,认真听。终于听完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考口试,第一题和第二题我都顺利通过了,第三大题我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因为第三大题让介绍自己的家庭,而我的妈妈什么都不干,所以我只好把妈妈略过去了。

我又开始做笔试,我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四周,只见同学们个个眉头紧锁,不断发出了“蜀道难”的感叹。

这时,我也遇到了“拦路虎”,有一个单词我不会写,我苦思冥想,终于把困难击败了。

那一次,我战胜了困难,同时也战胜了自己。

困难日记 篇3

今天是周六,清晨我习惯性的早醒了,但因为休息就赖在被窝里不愿穿衣服。妈妈赶着上班所以想使劲拽我起床,都被我软泥似的赖过去了。最后妈妈眼珠一转想了一个办法,她突然一把抢过我的心爱的毛绒玩具考拉母子,说:你在不起我就让它耍杂技空中大旋转,它们可恐高哟!我投降了,只好乖乖的起床了,唉!知女莫如母呀!

困难日记 篇4

今天是第三次来到龙湖村胡祖林的家里,看到他开心的笑脸,心里踏实多了。 胡祖林是龙湖村的五保户,也是龙湖村最困难的家庭之一。三年前,因为脑中风造成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全靠年老的妻子做小工维持。记得第一次到他家里时,胡祖林一个人座在房间的角落里,呻吟着,衣不蔽体,房间凌乱不堪,臭气冲天,房间里没有床,没有被子,晚上就睡在几块木板上。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触动很大。 为了改变胡祖林一家的生活现状,我们工作队员捐钱捐物,为他买床、买被以及日常生活食品,让他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在这次 三送 活动中,我们深有感触地体会到目前在农村有些弱势群体还十分需要我们政府去扶持和关心,需要我们干部去帮助和解困,无论是 三送 活动期间,还是 三送 活动以后,我们的干部都要像 三送 活动期间一样去关心农村、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果业局驻黄柏乡龙湖村 三送 工作组 宋海生)

春风吹送 橙苗绿 2011年2月24日 天气小雨

邓大俊100株、邓小明50株、邓大青900株 一大早,我们龙湖村 三送 工作组工作人员,通知需要脐橙苗木的农户一起来到新开发脐橙基地上,根据开发面积分发脐橙苗木,黄有生副局长负责各户需苗总量安排,黄柏乡人大副主席曾伟平和村主任邓祖平负责现场发放。 这脐橙营养袋苗真好啊。 根系这么发达,成活率一定很高。 叶色浓绿,而且是脱毒苗,管理起来更省心,更易高产丰产。 人们议论声不时传过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龙湖村地处黄柏乡坳背岗万亩脐橙基地,家家有果,户户有橙,现有成园面积480亩,有丰产园260亩,尝到了 兴果富民 甜头的村民去冬今春又新开发了150亩脐橙基地,为了高质量地搞好苗木定植,我们通过逐户了解登记,全村新开发需苗户有24户,需要苗木6060株,为了抓住当前定植的有利时机,昨天一早就统一组织车辆,到赣州市政府指定的脱毒营养袋苗扩繁中心 安远王品公司起苗装车,连夜把最好的苗木拉了回来。 脐橙苗要轻轻地从营养桶中取出。 根系要舒展开来。 嫁接口应露出地面。 我和黄柏果茶站站长刘鸿到实地指导农户把苗木定植好。 苗子要种直 , 来,种好后,周边的土压一压 , 每棵苗种好后把水浇透 ,时近中午,苗木已发放完毕,黄局长和曾主席也来到定植现场,一起协助苗木定植,苗木定植完的

果农也陆续前来帮助其他人把苗种好。 真感谢你们啊!帮我们调了这么好的脐橙苗,还这么细心地教我们技术。 果农邓占生高兴地说。 应该感谢党的政策,感谢上级政府开展 三送 活动,我们能为你们做点事,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责任。 黄局长笑着回答他。是啊,看着种上去活力旺盛的脐橙苗,仿佛看到了龙湖人们更加富足美好的明天,我们工作组队员感觉到无比的充实和自豪。 (果业局驻黄柏乡龙湖村 三送 工作组 杨谢春)

用 五心 换民心, 三送 工作暖人心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雨

今天上午,我们 三送 工作组同志早早来到杨梅村,随即大家便分头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今天的主要日程安排是结合当前社会稳定、烟叶生产、企业招工、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等工作进行政策宣传,我便随同村支书钟新淦来到棕屋塘小组。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是那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欢声笑语,他们开心,我们也很高兴。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村民钟东发家,一见到我们,他就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家,又是递烟,又是端茶倒酒,那个热情使得我俩有些不好意思,不等我们开口,他便说开了: 唉呀,你们这样天天下村,风里来雨里去,有时甚至没白没黑夜,我真算是服了你们,上次你们到我家走后,我就跟乡亲们说过,这次 三送 活动来的干部非常认真,态度非常好,真令我们感动,我是这样总结你们的:有爱心、有良心、有真心、有决心、有恒心,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呀! 弄得我们受笼若惊,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其实,凭心而论,我们也没做什么值得惊讶的事,只是根据工作安排,我们认真对照文件严密组织,扑下身心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慰问了八户困难户,协调好了30万元灌区水利建设资金以及3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尚欠的债务,逐户上门进行了政策宣传,深入调查了解脐橙园种植户与林地农户的情况,

着手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我们仆下身心来专门做了一些积待已久尚未解决的事情,与群众在一起谈政策,议事务,沟通交流,促膝谈心的时间更集中,效果更明显,但却赢得了他们如此高的赞誉,我们真是有愧啊! 是啊! 爱心、良心、真心、决心、恒心 多么动人的词眼,但又多么朴实的话语,这就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干部,对此,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爱心 ,用爱己之心爱人, 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是博爱。一个人,一名干部只是具备了爱心,心胸才能豁达,境界才能高远,干事情、干工作才能乐在其中。 良心 ,知恩图报,凭心而论,是良心。我们干部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工资),端的是共产党的饭碗(铁饭碗),从事的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国家干部),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肩上的这份责任,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托,对得起组织上对我们的培养! 真心 ,真情实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有了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真心,我们的干部就不会在工作中被动应付,就会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就会想方设法,设身处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决心 ,知难而进,逆水行舟,是勇气,下定决定,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这是何等的决心。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需要我们的决心;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需要我们的决心;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更需要我们的决心。勇挑重担,挺身而出,率先垂范这是我们干部的神圣使命!

恒心 ,持之以恒,弥久而坚,是毅力。干事创业光靠三分热情,没有七分的打拼是不够的,目标虽然简单,但是过程却是繁杂的。锁定目标,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目标终究是会实现的! 爱心、良心、真心、决心、恒心 ,质朴而铿锵, 五心 换民心, 三送 工作暖人心,心潮涌动,但却言辞有限,夜深了,我该睡了,我想,今后我该知道怎么干了 ( 九堡镇杨梅村 三送 工作组 九堡镇人武部长 陈瑞华)

困难日记 篇5

寒冷的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人们的脸上,根据工作安排,我与村会计今天上午来到大姚自然村困难户、上访户金玉霞老人家走访。据了解金玉霞全家三口人,老两口都已八十多岁,金玉霞老人患有多种疾病,长期吃药,有点精神偏执症,爱钻牛角尖,邻里关系也不怎么和谐,一个四十多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病,长期吃药治疗。金玉霞老人对一些惠民政策不了解,时常到村委会及镇政府多次上访。镇政府及村委会考虑到本户是失地农民,土地全部被征,多年前的征地补偿费难以维持生活和治病费用,给两位老人办理了失地保险,给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

走进金玉霞老人的家,老人正在厨房忙碌,准备着过年的食物。我们首先向二位老人问好,祝福二老身体健康,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之后详细询问了老人两节困难群众慰问金收到了没有,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金玉霞老人高兴的告诉我们:感谢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心,特困救助的2000元和两节困难群众800元的慰问金前天已经去银行取出来了,年货都置办好了,就等着过一个丰盛有余的春节。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们,因为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腿脚也不灵活了,我儿子的药品要你们每月十八日到敬老院帮忙取一下。以后还想你们多来家坐坐,和我们唠唠嗑,多给我们讲讲党的好政策!

走出金玉霞老人的家门,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与会计踏着凹凸不平的砂石路来到月塘孙自然村老支书孙启树家走访并慰问。孙启树同志曾担任原石滩村支部书记多年,现身患癌症,每月都要化疗。家中土地全部被征,儿女们全部在外打工,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全靠亲友邻居帮助。踏入孙启树家,只见不大的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两颗松柏迎雪挺立在门前。不巧的是老支书理发去了,我们等了十几分钟,老支书终于回来了。见到老支书,我们首先代表村支部和村委会向老书记问好,并送上了从党费结余中拿出的300元慰问金,询问了老支书身体康复情况,鼓励老支书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让老支书对我村的未来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一些宝贵意见。老支书表达了对政府及村委会给予他的'关爱和慰问的感谢,同时对村以后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文明创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不留死角,多宣传和教育引导群众提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二,进一步加大农电网改造。现在群众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用电器增加很多,电力不够供应是瓶颈,不少农户的家用电器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希望村早争取多争取一些惠民政策,并落实。三,承包土地纠纷的增多给和谐的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希望村自上而下向上级反映,能否早日为承包地确权,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适当的大不动小调整。

我们耐心认真听取了老支书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多向老同志老干部学习,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对老支书提出的意见,我们要进一步梳理并向有关部门提议。诚心邀请老支书担任村文明创建监督员,多指导,支持村里各项工作,为村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走出老支书家的院门,雪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通过进村入户的走访,我的心情不禁有些沉重,因病治贫,因病返贫现象很严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但门槛较高,报销比例低,特别是部分特困户、低保户连入院最基本的门槛费都交不起,更谈不上治疗了,农村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仍很严重。再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教育还有待加强,群众素质有待提高,只有群众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更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稳定!通过这次走访,我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做到和群众“心贴心”,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才能知道我们工作的立足点,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

困难日记 篇6

打倒困难很简单-小学生关于困难的日记作文300字

困难,就是一块坚固的顽石。想打败它很容易,又很难。但是如果有这样一个信念,就一定能打败他。在生活中,我就遇到了同样的故事。

有一次,我们上了一次科学实验课,老师给每组发了一袋材料,说道: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让灯泡亮起来。请每个小组利用好材料,让它发出光!

老师话音刚落,我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眼前一堆乱七八糟的导线和几节电池铁片。我心想:老师,你这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吗?就在这时,老师发话了:你们可以想一想书中的内容,就一定会找到答案。说着还把样品拿了来,展示给我们看。

哦!一位同学似懂非懂的说了一声,变动起手来,折腾了半天,有点样子了。可我们这一小组始终都没有头绪,就在这时,他们小组竟然做好了,我望着那束灯光,心情低落极了。就在这时小组的一位同学对我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啊!他们的胜利就是我们的激励呀!你可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啊!我恍然大悟,立马又做了起来,说干就干。不一会,我们组的灯泡就亮了起来。我兴奋极了!庆贺着我们的胜利。

是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啊!但我们要记住:打倒困难很简单,两个字:坚持!

困难日记 篇7

小事连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群众心里有杆秤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群众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职责

当前,群众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深入走访了姚山村部分群众,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村民陈其坤是一位种植食用菌户,谈起种植食用菌,他说得头头是道:“种植食用菌对俺村来说,原料较为充足,但目前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渠道较窄,整体效益不够好。一是机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为主;二是农户缺资金、缺技术;三是农村信息来源不够,希望政府能够在信息、资金、销售门路等方面提供帮助,技术上给予指导。”

村民陈学勤是一位老支书,很有思想、很有头脑。老陈认为,当前农村一家一户一小块田地,已不适应大型机械耕作,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种地的都是老人,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做到科学种植管理,致使粮食产量不高。希望党委、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让愿意土地流转的进行流转,让愿意连片耕种的进行统一耕种。他的这种想法和村两委的做法不谋而合。今年年初,姚山村已经流转了1400亩土地,主要用于良种培育,涉及及80户村民。我对他们这种做法很支持,鼓励他们下一步要大胆探索,进一步扩大流转面积,实行优良品种连片种植或进行规模养殖,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

村民任西锋是一个打工返乡青年,他反映当前农村一年一季麦、一季豆(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不够好,产业单一,农民收入提高空间较小。希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来村指导,教他们改种其它作物,提高种地效益。同时,希望镇村两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引导农户抓好规模养殖。村民任西祥、陈学勤也有这种想法,他们盼望有关部门能在村里选个点,建粮食加工企业或养殖厂,抓典型示范,带动群众致富,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与部分农民的座谈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基层群众对解决困难、提供服务和增加收入的强烈期盼。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作为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切实履行职责,把工作岗位直接下移到村组农户,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农民致富的服务员、科技推广的辅导员和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围绕农民需求提供各类有效服务,从而让农民更快富裕起来。

民生是老百姓的实际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实际。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切实把改善民生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度、公众满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困难日记 篇8

大店子村5组的徐福生属于五保户,家里就一个人,由于贫穷,前几年还住着茅草屋。今年,村委会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帮助他家修了新房。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专程前来入户调查、看望,徐福生表达了最质朴的感激。临行,我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好好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代表法院送上了慰问金,徐福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同组的曾庆祝是搬迁户,家里3口人,仅有的承包地支持了国家的铁路建设。由于男主人常年生病,再加上小孩正在念初中,家里一贫如洗,村委会今年同样帮他家建起了新房。我们看望了生病中的曾庆祝,鼓励他战胜病魔,同时送上了慰问金。曾庆祝感谢法院对他的关爱,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衷心拥护,对法院“三万”活动工作组扎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农村工作和法院工作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也一样。不一样的是经济地域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我真心地希望,我院“三万”活动工作组的同志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本次“三万”活动真正落实好、完成好,建成一座干部和人民群众们的连心桥。我默默地祝福,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传承。

困难日记 篇9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都遇到过困难,我当然也不例外,今天就来讲讲。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想学溜冰,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溜冰鞋,我可开心及了,说我一定要快点学会溜冰,然后去向我的朋友们炫耀,让他们看了羡慕嫉妒恨。

可是,我虽然嘴上说着容易,可学起来没那么容易。我刚穿上溜冰鞋,只站了起来,就不小心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引得全家人一阵大笑,后来我终于能稳稳地站着了,可我刚跨出一步,就差点摔了个狗啃泥,还好我有戴头盔和护腕,不然我的脸就要光荣负伤了,虽然我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失败,但是我不气馁,我继续爬了起来,又比上次多走了几步,我开心极了,继续努力着。

我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在几个月后,我终于学会了溜冰,向我的朋友们炫耀,那是我心中的喜悦,简直不知该怎么说。

困难日记 篇10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去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成功。我是怎样面对和战胜它的,就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记得那是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外婆家。刚到外婆家,我就发现屋附近有一座高大的山,接着,我跑进屋,对爸爸妈妈说:屋旁有一座大山,我们去爬山吧!他们听了,都说好。

于是,我们来到山脚下,刚准备爬,妈妈就说:前几次你爬别的山爬到一半就说想放弃,但这次不可以再放弃了,假如想算了,可以现在说。这次保证坚持!我边说边蹬上了第一个台阶,他们一听,便笑眯眯地跟上了。一开始,我兴高采烈地跑在前头,气力十足,看见爸爸妈妈都被甩在了身后,心里不禁高兴起来:呵呵!这次我爬地这么快,一定能第一个冲上山顶!可后来,事情出了我的意料。等爬到山腰间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再看看山顶,还有这么多路要走,就打算放弃。不一会儿,爸爸妈妈上来了,妈妈看见蹲在一旁的我,就走过来说:怎么了,是打算放弃吗?不,我想了想说,这次我不会再半途而废了,一定能爬到山顶!说完,我又站起来继续爬。终于到了!我兴奋地喊道,我成功了!爸爸妈妈见了,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那天我过得非常有意义,因为那让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困难日记 篇11

xxx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xxx快70岁了,丧偶,哮喘,心脏病,高血压,两个子女在,自已一个人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了下来,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天了。”

我知道她想着在外务工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她的孩子们。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村干部说下午再继续联系。

据了解,庞学礼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庞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庞学礼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庞学礼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共产党添麻烦。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困难日记 篇12

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去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成功。我是怎样面对和战胜它的,就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爸爸去爬鸿山,我们开着车来到了鸿山脚下,我抬头看到高大耸立的鸿山,我有点害怕了。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爸爸跟我说:不用紧张,怎么能还没有尝试就想退缩呢?我听了爸爸的话,我就鼓起勇气,走到山路上,我累极了,头上都是汗水。爸爸说:快到半山腰了,到了那里我们就可以休息了。我听到了这句话,直往半山腰前进。

我终于来到了半山腰,我连忙到小亭子里休息,喝了点水。差不多休息了十分钟,我又开始向着顶峰前进。一不下心我被拌了一跤,疼的我差点都哭出来了。爸爸对我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快到山顶了,加油!听了爸爸的话我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继续往山顶前进。

我终于登上了山顶拉!我高兴的大喊,这种感觉真好,我想要不是爸爸鼓励我,我早就放弃了。

这次爬山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困难日记 篇13

这几天妈妈不在家,麻烦接二连三地来找我,饭烧焦了,衣服脏了,谁也没洗。不,今天下午放学后在路上玩的时候不小心在书包上戳了个大洞。

哎呀,我得把书包上的大洞补上。否则,如果书包里丢了“吃饭的家伙”,就要挨妈妈的“耳光”。

说了要做,我就拿着书包回家,从妈妈的工具箱里找来针线。我先学妈妈的样子,把线穿过针眼,但穿线不是随便说的那么容易。明明眼睛看得很清楚,但没有穿过一次,也没有穿过一次。“我不相信邪恶!”我把线头弄湿后,又拧又穿。哦!终于过去了!啊?你好!高兴得发抖,又抽出了线头。这次有经验,很快就穿好了。

这个书包也真的,你腐烂的地方不好,偏偏下面破了,真的很难缝。后来我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把头发埋在书包里缝起来。但是这个书包下面也太硬了,要使劲扎,针才会突出来,费了很大的劲,手指被扎了,针还没拔出来。(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原文)这时,我想起妈妈有时拔针时用牙齿咬,我也试过,但别说了,这招真不错。

所以,我用了左一针,右一针,九牛二虎的力量,终于把书包缝成了——。虽然有点丑

我克服了缝书包的困难。

困难日记 篇14

不怕困难。只要我们有信心和坚定的信念,再高的山,再硬的石头山,我也会努力克服。

上学期我的语文成绩很差,每次都是89.5分。让我很沮丧。后来妈妈不断地鼓励和安慰我。下半年努力学习,我开始了新的挑战,每天晚上复习、写作业、读国语书、预习等,我渐渐喜欢上了学习。

我的语文成绩开始慢慢上升,但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成绩又回到了原点。我很伤心,眼泪自动流下来。妈妈见了我,鼓励我再坚持到最后。她对我说:“相信自己,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做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我每天努力复习,终于到了期末考试,满怀信心地开始考试,所有的问题我都努力检查。后来老师公布分数,说:“杨兵?98.5分。”我兴奋得蹦蹦跳跳,高兴地说。“太棒了。

了!”

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你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困难,不怕辛苦勇敢地去面对,去战胜。

困难日记 篇15

今天,我回家写作业,我写到家听本时。我才记的我的家听本用完了。我马上向尹柯轩家借本子。可胆小的她,一个人在家,都不敢开门。但她下定决心要开门了,她一看到是我,大吃一惊。我说:“你怎么那么久才开门,是不是害怕了!”我和她开玩笑的说。“我外婆不在家,所以我不敢开门。”她说。我问:“你有没有拼音田字本?”我说。“没有,我还欠你一本英语本和一本拼音田字本。”我说:“拜拜。”于是我们高兴的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