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共45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工作总结之家相关专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能够有时间好好观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观后感就是看到了有了想法就写下来的东西。观后感的内容切忌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写观后感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呢?工作总结之家特别编辑了“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1)在梦南的成长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首先是她的父母。女儿失聪,父母无疑是最难过的。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没有让梦南进入特殊学校学习手语,而是亲自带着孩子学习唇语。在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中,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梦南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读书、考大学。
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是梦南的一位贵人,她不仅帮助梦南选择合适的专业,还专门把涉及专业术语的知识点写下来给梦南看,这个繁琐的工作她一做就是三年。在杨教授的帮助下,梦南在学习方面少了很多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缺陷呢?关键是,在缺陷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伤心郁闷,有的人可能怨天尤人,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有的人可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也许,江梦南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面对缺陷,要学会接受现实、乐观面对、努力克服、扬长避短。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缺陷不仅不会给我们减分,或许还能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2)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能让人泪流满面,无论是观众,主持又或者是受访者,无不被这一种精神力量所震撼,不禁热泪盈眶。
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2岁的小何玥,难以想象,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却做出了许多成年人无法做到的事。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更何况是捐献器官这事儿呢!即使现在的科学
查看更多>>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爱的国度,孕育了无数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感恩你我,爱的传承,没有终点,也不曾停歇。你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有没有什么感悟呢?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搜集了《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我观看后感概良多。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腰背弯曲,整天驼着身子走路。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看到好心帮助他们的人。而梁益建就是那个帮助他们完成心愿的人。
梁益建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个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但是他从未感到厌烦。有时还特意来到偏远地区进行义诊,患者康复出院以后,他都会亲自去往患者的家中复诊。对于患者来说,他是一名医生,更是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的人。他用两根支架支起患者的脊柱,也撑起了患者的人生,左边是“妙手”,右边是“仁心”。
同时,梁益建发动自己的力量为患者筹集医药费,向医院提出把办公室改为病房的要求。这些被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每年都会有人找到梁益建进行爱心捐助,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基金会来提供资金……这是榜样的力量,也是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患者在被治愈的过程中,收获到一份尊严,这样的医生功德无量——妙手回春,医者仁心。
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其实,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的人才更加令人尊敬。
“李万君”这个名字起初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随着2016年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系列特别报道的推出,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熟知。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焊铁工人。可为什么他的名字能够在这个时代熠熠生辉?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的每一项任务都能完成得精准无误,他对每一位技工的要求都严格苛刻,他把每一个零件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了数十年,用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锻造出一个又一个工件。工厂就像是他的家,他用双耳判断电流过大或是电压过高等问题,他绝不容许技术方面有丝毫的疏忽。在李万君心中,这些不是嘈杂刺耳的声音,而是动人的交响乐,每一个零件就像不同唱名的音符,共同谱写出精彩的乐章。他说,真正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要有一颗热衷于制造业的心,能够创造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没
查看更多>>下面的内容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有感。中国,是一个和平的国家,在这和平下是朴实善良的人民,感动中国里的人物,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有感(篇1)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结业回国。
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与投资,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状》;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彭士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这是篇好参考范文内容,讲的是关于核潜艇、核动力、我国,中国,技术,第一、装置,祖国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有感(篇2)张桂梅, 45 岁, 满族, 中共党员, 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000 年以来, 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全国教育总工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