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观后感 共49份
郭明义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郭明义观后感、郭明义观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郭明义观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看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放松和娱乐,观后感是个人对外部世界认知和感知的表述,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梳理作品脉络,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我们十分认可“郭明义观后感”这篇文章强烈推荐您阅读一下,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着目标前进吧!
郭明义观后感 篇1观《郭明义》有感
——平凡人的爱
***汪丽红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都找不到让自己感动的理由了。我们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一直一直我们都在被我们繁琐有琐碎的事情所包围,我们就逐渐的忘记了我们应该抽出我们的时间来看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不被局限。
你有这种感觉吗?
我们总是以更严厉的方式对待比我们付有的人,我们总是要求他们在重大事情面前付出更多。如果没有,我们就会去苛责。
我想着就是中国人所谓的仇富心里吧。
但我们从不看自己。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很多。
郭明义,就是这样的普通那个人。
最为鞍钢里面一个最为平凡的工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组织要求你去哪就去哪,永远在做好自己本分的同时关乎着社会上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用着自己的那个细小的行动慢慢的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周边。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电影总是充满感性色彩,一幅小小的画面总是感动我们流泪。但是我想如果不是那个充满史书样的人生,也没有必要用尽艺术效果宣传,因为感动,所以需要。
因为真实人生从来不需解释。
我记得那个长长的上早班的那段路。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东方泛着红光的时候,这时候的他就是已经上路了。踏上不再熟悉的熟悉道路,沿着长长的铁轨,穿着工作服,拎着工作包。
我想他是带着梦上路的。
有时当你不被理解的时候,你会看到希望。
郭明义的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很老的家属楼里,在一个五十平方的地方,他的女儿竟然一直睡在过道里面没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对于分房这个问题,他总是让给那个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心。
所以越来越多的时候,当人们需要站起来的时候,鞍钢人总是被迫出现在洪灾的夜晚。因为他们记得这是他们的职责。
只要你不断的坚持,你会看到奇迹的。
苗苗是个不幸的孩子。在追求大学梦想的同时,她在医院里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痛苦的化疗。郭明义也是很偶然的遇见了他们一家人。他甚至没想到自己会为此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并尽最大努力生下一个孩子。
当我看到苗去南航的时候,我正在飞机上等着。我哭了。面对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他可以做到这一点。我看到苗苗
查看更多>>这篇名为“郭明义观后感”的网络文章非常出色,绝对值得一读。如何撰写一个有启发力的优秀作品标题以及写下观后感呢?我建议我们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用它记录我们对作品的新感受。撰写观后感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锻炼写作技巧,而且阅读本文将为我们带来丰富的收获和启示!
郭明义观后感【篇1】星期六党校学习,中心组织我们**了影片《郭明义》。郭明义作为一名普通的鞍钢钢铁工人和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致力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荣形象。
笔者观后,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大家一起交流**。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电影中,生死离别的场景让人哭泣,这让我们觉得活得很好,我们活着的时候应该珍惜生命。同时,要正确看待生命的得失。我们不应该贪图享乐,追求繁荣。
因为死后,这些都带不走!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帮助他人,在于帮助他人!
二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应全社会行动起来。影片中,郭明义用自己的力量激励大家帮助他人,全社会的参与度不够高。在这一点上,**的导向作用需要加强和完善。
目前,我国白血病患者已超过400万人,白血病患者每年增加约5万人,每年死亡3万多人。截至2012年8月31日,中国骨髓库成员不足150万人,共有2983个匹配的供体造血干细胞。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其骨髓库成员不足150万人,值得我们反思。
三是党的宗旨不容玷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影片中“赵总”说公司是商业公司,哪有做广告不给钱的。你想用手帮助别人吗?这样的人配得上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吗?!
作者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笑了。总之,我们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全社会应一起关注弱势群体,一起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郭明义观后感【篇2】昨天观看了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题材的电影《郭明义》,看后自己深受触动。
影片中讲述了郭明义的几个典型事迹,一个是他将自家的电视机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小学,让在那里上学的孩子能够看到电视,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够看到自己的偶像。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把家里的电视捐出去了。另一个是为救治两名白血病人而四处奔走,能够医治白血病的方法就是找到相配型的骨髓进行移植,郭明义就是为了帮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辞辛苦,坚持不懈找了三年终于找到了有配型
查看更多>>如果您需要“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相关的推荐请查看下面的内容,你正准备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吗?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观后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想法,希望我的观点能够让您更加全面地去看待一个问题!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1】影片以郭明义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寻找配型为主线,围绕纠结其中的金钱、生命、家庭等种种矛盾,深刻展现了郭明义丰富而美善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真实地艺术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价值观、幸福观,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
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
他是一个被白血病患者称之为爸爸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却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的眼里,他总能找到比自己更难相处的人。面对绝望和失落,他总能挺身而出,牵着别人的手给人信心。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坚持几十年却很难。
郭明义却做到了。郭明义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向身边的工人、贫困学生和灾区人民捐款1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80余名。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一个平凡人的非凡。
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为粮,累了找家街头小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己做好事并不难。很难让很多人一起做。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郭明义可贵之处还有他对工作的不懈追求。
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车司机到党委干事,从翻译外国专家到公路管理人员,他对每一件事都倾注了心血。他刻苦钻研,为工厂挽回了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外企的赞赏。外国专家两次建议他换工作,并承诺他的收入将是当时工资的6-7倍。他一点也不感动。
他负责这条43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和保护。他每天提前2小时走到采场,坚持15年,总共贡献了15000多个小时。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的危险,他没有退缩。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岗位、忠于职守的钢铁工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