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局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结束的工作我们可以仔细进行总结,写工作总结,是职场人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你还在因为工作总结困扰吗?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经信局工作总结,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经信局工作总结
2015年,经信局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落实,务实创新,认真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主动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促发展,全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发展主题,深入贯彻全县“一体两翼、三抓三促、四个全面”战略决策,在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18. 73亿元,增长14.89%。工业用电量8.1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79%。
(二)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酿酒食品、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塑膜材料五大行业,分别完成规模以上产值178.86亿元、91.72亿元、79.3亿元、86.41亿元和66.83亿元,合计427.9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12%,分别同比增长17.85%、20.68%、13.1%、19.5%和16.4%,“2+1”新兴特色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2.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2.35%。
(三)企业培育卓有成效。新增规模企业共59家,完成全年目标107.27%。我县96户市500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80.18亿元,同比增长29.97%。培育年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新增长点20个。建一机床、缤纷**完成股改,缤纷**已于E板上市。格立特电子已成功在E版上市并融资超3034万元。完成兼并重组7户,完成目标100%。
(四)企业创新持续开展。完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以上新产品21个。新认定三星级数字企业20户;省级四星、五星级数字企业共13户。金锁镇小企业创业基地成功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太平镇小企业创业基地成功创建省级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翎焰智能科技荣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获**银行授信300万元,为我市唯一一家入围及获奖企业;艾格森数控申报的“专精特新”产品,入库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苏微食品的“苏微牌”地道蚕豆和快乐锅巴成功入围长三角名优食品;精准化创业工作我县上报15家企业待专业评审认定;获认定绿色示范企业3户。新增市级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和示范企业4户。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户,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4户。
(五)乡镇集中区优化发展。着力提高标准化厂房入驻率、配套率,引导鼓励乡镇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的配套缓解高空置率问题,以基础配套实施的建设来吸引客商和创业实体进驻标准化厂房, 2012-**年,我县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共竣工标准化厂房474栋,总面积435万平方米。道路、供电、自来水、排水及场地基本配套到位,厂房利用294.75万平方米,利用率67.76%。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整合完善政策。出台《2015年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高政策扶持的含金量和针对性,突出鼓励扶持企业规模晋档、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乡镇工业项目集中考核办法,加大对厂房入驻率、配套率、入驻企业相关经济指标考核的权重。
(二)主攻招商引资。局党委高度重视,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局重中之重的事工作来抓。在县分管领导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我局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服务理念,注重沟通协调,通过努力,我局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签约投资5000万元手机触摸屏项目1个,12月份准备开工。
(三)优化企业服务。实施重点企业问题调研和定期会办制度,研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511工程重点企业,推动目标责任化、责任项目化,以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动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专题培训会、企业诊断会和银企洽谈会、**产品质量万里行等多项活动;加大对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组织开展建材、包装制品、软件产品等行业地产品供需对接会;深入企业辅导申报,全年为企业对上争取技术改造、两化融合、中小企业发展等省市工业转型发展引导资金共计430万元。
(四)着力技改和节能。技改工作:2015年我县实施“千企技改千万投资”项目60个,项目均已正常开展,1-12月份完成投资39.949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120.36%,已有**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宝时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竣工项目50个;共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7个,1-12月份完成投资24.15亿元,完成计划126;实施工业再造项目38个,1-12月份投资29.796亿元,完成计划119.2%。节能工作: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7个,目前均已竣工,完成任务14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户,企业才均已上报,等待市里考核验收;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230台套,完成任务460%。
(五)推进互联网+创业。以组织领导、政策引导、载体建设、资金扶持、业务培训、强化考核为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和全民创业的融合,2015年,全县新增入园项目24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24%;全县“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网店报名数1423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8.58%。缤纷**发展取得新突破,成功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E版上市。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2015年信用体系建设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应用为方向,实现平台项目验收运维稳定、制度建设逐渐完善、信息应用成效不断凸显。截至目前,累计归集54家部门和单位的信用信息736万余条,出台政府层面的文件11份,信用办层面的文件13份,其他各部门和单位的应用制度44份。信用承诺使用6.1万条,信用信息查询报告出具5706份,信用报告出具488份,均大幅度完成全面目标。
另外,我们还在“三严三实”、基层党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综治、策应扶持、企业遗留问题处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运行质态不高。大企业少,支撑作用不强,我县90%工业企业属于传统产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不长,食品机械、电子行业的研发水平不高,没有大的成套设备制造和高端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缺技术、缺品牌,企业实力和产品档次都较低,造成我县项目的层次也较低,更有部分大企业开票销售下滑严重,如首义薄膜、金腾裕,开票销售同比下降超50%。
(二)企业运营压力较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淘汰落后产能双重压力,企业运营困难加大。食品加工等部分行业由于原材料、工人工资的上涨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产品销售难度仍然较大,其中酿酒食品行业,由于国内环境影响,酒类市场较去年竞争更加激烈,高档白酒市场需求锐减,行业产值增长速度锐减;传统机床等产品市场需求减弱,部分企业技改投入不重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金属、水泥、蓄电池等行业受淘汰落后产能的束缚,生产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三)企业发展要素匮乏。部分企业依然缺乏资金、用工、土地等要素资源。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短缺、用工成本增加。同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的上升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部分企业销售、利润下降,资本金大幅度减少,企业已很难提取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改资金紧张。甚至一些企业暂时取消技改计划。物流问题,产业链不配套问题。
此外,部分企业家中还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问题。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人事局信访工作经验总结
人事局信访工作经验总结
人事局信访工作经验总结人事局信访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___区人事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人事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展示人事部门良好形象的一面镜子,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___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努力营造人才资源开发运用的良好环境的重要抓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不断改进信访处理方式,认真受理每一封人民群众的来信,热情接待每一位人民群众的来访,妥善解决每一位人民群众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版权所有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年内共收到来信99件,接待来访18起,所有信访来访都得到了较好处理,答复率100,办结率达90以上。
一是领导重视,上下合力抓信访。多年来,人事局领导对信访工作作为为民服务实事工程抓好落实,把信访工作切实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局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年度工作有筹划,每季度有分析,年终有总结。局领导经常提醒机关人员:在办理信访时,必须做到情为民所系,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决不做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的蠢事,切实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班子领导经常研究带倾向性的信访问题,以及信访工作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整个信访工作能够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落实。所有来信件局长亲自过目把关后,批转给分管领导或承办科室,承办科室再具体做好答复工作,群众来访坚持谁接待谁负责,接待人再根据来访情况移交业务科室,重大情况由分管领导或局长出面处理,所以说我们局机关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
二是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注重抓好各项人事政策、法规的落实,用责任到位保证信访工作落实到位,绝不允许推诿塞责,久拖不决;坚持每季度一次定期分析报告,防止产生新的信访问题;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用制度规范下来,用制度促规范,用规范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近年来,相继制订了___区人事局来信来访处理办法、首问责任制、信访苗头排查制度、周四领导挂牌接待制度等信访工作制度,来信来访接待、登记、处理、答复、归档、复核都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形成了较好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使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信访办结率。
三是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防止、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人事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群众来信来访主要反映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的延续变化,使人事信访工作难度增大,有的信访问题很难解释清楚,稍有差错,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人事局十分注重源头工作,尽量把工作做前面,每一项新的政策出台,都尽最大可能处理好与原来政策衔接问题,周密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注重做好政策宣传和注释工作,同时出台相关补救措施,减少负面影响,防止、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同时,要求各个科室和基层人事部门,在实施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工作不到位而引发信访问题,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确保使问题解决在本部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坚持以情感人,做到热心周到服务,着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来访群众,总是笑脸相迎,坦诚相待,坚持从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做起,从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群众积怨入手,把得人版权所有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信访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否合理,都坚持深入调查核实,只要是政策允许的,就克服困难,多方联系协商,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就做好耐心说服,把事实调查清楚,把政策解释透,尽量消除群众的误解,对不属于人事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信访,都及时与区信访部门或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做好信访移交工作。近年来,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信访件逐年增多情况下,也没出现一起与信访群众矛盾激化的现象。为扎实做信访工作,人事局每年都要组织机关人员区信访办业务培训,并经常组织信访工作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增强了人事干部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
2020年信访局信访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市各级信访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建设“平安**”、“法制**”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领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着力构建良好的信访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信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找文章到.-###########-范文资讯网!]
(一)以强化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一是签订《20xx年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会上,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代表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会议还对20xx年全市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进行通报嘉奖,对20xx至20xx年度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信访干部进行表彰。二是研究部署信访工作。上半年,市委常委会三次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形势,部署任务。5月22日,巴音朝鲁书记主持召开信访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市委、市政府还召开了信访工作汇报会等会议,对信访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三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抓信访工作,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上半年,巴音朝鲁书记先后对“四访”整治工作、北京“两会”期间信访工作、基层换届时期的工作作出一系列批示,毛光烈市长、郭正伟书记也多次直接指示部署信访工作。四是市领导包案处理突出问题,市委常委会对9件信访突出问题落实了包案的市领导及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参与包案的领导有巫波伦、邬和民、何剑敏、成岳冲、陈炳水等。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对信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参照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分别和所辖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有的地方还把签订范围扩展到村(居)一级。奉化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信访工作。各县(市)区领导也身体力行地履行着信访工作责任,如海曙区委书记施孝国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信访突出问题,江东区委副书记鲍尧品四次主持会议研究信访工作,对信访工作基本上是逢会必讲,逢会必强调。
(二)以专项整治为重点,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在上级联席会议及信访部门的部署下,我市以专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力度。一是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各级联席会议及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别对辖区内和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以领导包案等形式逐件落实调处责任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据统计,全市各地、各部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79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6%。二是开展“四访”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各地联席会议及各专项工作小组、有关部门,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一人一策等措施,结合思想教育,对 “四访”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经过努力,市、县两级确定的97件“四访”整治对象,54件基本息访,息访率达56%。三是开展非正常上访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第四次中央联席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市委市政府信访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市从6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活动。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市联席会议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了通知,确定了25件列入整治范围的非正常上访名单。各地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对上级交办件落实了责任,使80%以上的非正常上访息诉息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我市非正常上访频繁发生的被动局面。
(三)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信访工作规范化,是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各地按照设施完善、程序规范、制度健全的要求,着力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级的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在社会矛盾化解、信访问题处理、越级上访稳控方面的能力。为此,市里出台了《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纲要》,并进行了试点。从今年上半年各地进展情况看,大多数地方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海曙区白云街道、江北区甬江街道、鄞州区石矸街道等列入今年达标的乡镇(街道),基本上都能按照《纲要》的要求进行实施。一是按照“文明接待室”创建要求,统一设置方便群众信访的窗口或场所,不断拓展和完善统一接访窗口功能。二是严格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要求,规范信访登记、受理、办理、转送、交办、督查、答复、通报、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制度和网络建设。镇海区根据《纲要》的要求,制定了“四项组织、九项职责、八项上墙、十五项环节、十项制度”的创建要点。北仑区将“复查复核三级受理不出区”作为规范化建设要点之一,强化了乡镇(街道)各办处理信访问题、街道和区级机关职能部门复查、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复核的职责,力争不将复查复核件交给市人民政府以上。
(四)以《信访条例》实施一周年为契机,稳步推进信访制化建设。根据20xx年工作总体安排,今年是信访法制化推进年。围绕“初步建立起规章制度健全、群众遵纪守法、工作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放心的良好的信访法制环境”的目标,全市各地各部门以《信访条例》颁布一周年为契机,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市信访局及各地成
立了信访法制推进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将信访法制化推进年工作纳入“法制**”建设和“五五普法”教育重要内容。二是开展宣传活动。市信访局在《**日报》开辟专版宣传信访法规:刊登《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情况综述》等文章,并于5月10日与海曙区信访局、12个市级部门在天一广场举办了咨询会,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条例,现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多份。各县(市)区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对《信访条例》等信访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慈溪市在《慈溪日报》开辟“全面推进信访法制化规范化”专版,通过信访部门负责人解读《信访条例》、典型案例登载和点评,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象山县结合“千场电影百场戏”活动,宣传《信访条例》;奉化市开通我市第一家信访网站,宣传信访法规;鄞州区将猜信访迷语等有奖竞猜形式纳入宣传活动,吸引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宁海县在全县张贴宣传标语1000多张。三是结合“五五普法”,开展信访法制学习培训活动。市信访局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2期信访工作培训班,全市共有110名信访干部参加了培训。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信、访、电工作规则、复查复核机制、信访事项分流机制。五是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如对戴英权依法进行劳动教养处罚,对围堵市政府大门的江西景德镇瓷器商进行训诫。(五)以创新机制为着力点,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实践证明,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针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完善信访系统自身建设,探索提升信访工作水平的制度和机制,是信访工作的灵魂。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在制度机制的大胆创新和运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北仑区的信访联合接待机制,通过设立统一的接待大厅,有关部门集中接待群众来访,方便了上访群众,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方便了职能部门,横向沟通、联合调处更加迅捷,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方便了信访部门,卸掉了大量的接访、转办(交办)之劳,督查督办、牵头协调职能的发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二是海曙区、江北区的信访代理制和陪访制,通过社区(村)干部代理群众信访问题或陪同群众信访,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节约了信访成本,又减轻了信访部门的接待压力和接待成本,更促进了依法、逐级、有序、理性反映信访问题的良好的信访秩序的建立和形成。三是广泛推行复查复核机制,通过对突出、疑难信访问题的复查复核,不仅减去了工作人员对重复信、重复访的无休止的调处、答复,更有效促进了信访人的息诉息访,据统计,去年以来所有经过复查复核终结的信访事项的当事人,目前80%以上息诉息访。四是充分发挥网上信访的作用。20xx年慈溪市投入50余万元在我市率先开发了一套信访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在该市21个镇(街道、开发区)及70个市级职能部门全面推广使用。通过网上信访、网上交办(转办)、回复,节省了群众的信访成本和信访部门工作成本。
经信委工作总结
经信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高举“工业**”大旗,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按照“抓转型、促升级,抓项目、促落地,抓招商、促增量”的工作思路,紧咬年初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狠抓关键要点,全力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对工业运行排查梳理,**年,全区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平稳,重视工业项目进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快速成长,促进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及时将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考核结果以文件形式上报市经信委备案;狠抓重点工业项目节能技改,加强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业务指导,促进工业企业能耗降、低排放。招商引资氛围浓烈。深入营造主要领导率先行动、领导班子全面出动、委工作人员全员发动的浓烈氛围。进一步调整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分解招商任务,切实强化招商责任。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委领导班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与客商洽谈。以激励凸显导向效应。逐步完善全区激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区委、区政府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的战略思想,引导企业抢抓机遇、拓展市场、加快科技创新,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谋划企业的大发展,以企业的大发展推动税源经济的大提升。不断优化服务促发展。确立“发展为本,企业至上”的理念,构建三项服务机制。提升我区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指导企业申报两化融合争取资金项目。
二、20xx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经信委将按照“稳中求进、进而求质”工作要求,狠抓运行调度、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三项重点,高扬工业强区主旋律,瞄准总量和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的目标,全力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目标运行调控。一是继续跟踪了解重点企业每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狠抓生产、拓展市场,促进开票销售稳定增长;二是在完善工业经济月度分析制度、工业运行快报制度和目标完成情况提醒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将开票销售、工业用电、入库税金、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关键指标按月分解,及时反馈完成情况,确保目标监控到位、压力传递到位、产出效果到位;三是进一步加强关键指标的关联性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指标协调增长,对落差较大的指标逐户逐企查排、分析原因,确保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按期达序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做好以项目带动发展工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主攻带动**发展的重点项目,重抓一批纳入全市考核的大项目。组织企业参加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训,对20xx年省市重点创新导向计划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做好委招商引资信息的上报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促进竣工项目尽快形成开票、及时申报列统企业,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资金、供电、供气等要素问题,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定期调研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牢固确立“发展为本,企业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和机关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学习和现场教学等方式,通过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了解,提高干部职工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和全方位服务企业能力。帮助企业有效解决难点问题,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好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督导重点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工业用电情况监测分析,强化电力执法力度。申报省市两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处理好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保障工作。发挥综合协调服务功能,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力量,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经信委工业经济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经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总体部署,积极应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罕见的高温和洪涝自然灾害,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且提质增效显现,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去年一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年初预测的“平开平走”态势,呈现“三快二稳一严峻”的特点:
(一)“三快”。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1258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全省5.9个百分点);完成利润总额665亿元,同比增长25.0%(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2.8和9.8个百分点),石化、电力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同比下降11.2%。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0.3%(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2.5和14.4个百分点,增速和总量均列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个百分点,投资占比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763亿元,同比增长35.1%,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高达71.6%;“机器换人”取得显效,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0.1%,达到16.3万元/人·年(规上企业职工人数同比减少2.3%)。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全市规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7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2940亿元,同比增长22.1%,高于同期生产16.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3.0%,同比提高 3.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7859件,同比增长24.1%,当年授权发明专利2049件,同比增长7.3%。
(二)“二稳”。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去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378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完成2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8.0%(全国分别为7.6%和9.7%;全省分别为8.7%和8.4%),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795亿元,同比增长5.6%(ppi为96.7)。内销市场平稳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2381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内销额9557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出口交货值2824亿元,同比下降0.8%,出口交货值占全市销售总额的22.8%。
(三)“一严峻”。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全市工业用电量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其中制造业用电37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工业用电基本实现与工业增加值同步增长;受个别高能耗项目投产的负面影响,全年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6%,万元gdp能耗下降2.3%左右。
去年10月,“菲特”台风带来的历史罕见洪涝灾害,对我市工业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亿元,全市多达3.1万余家企业不同程度停产,影响全市工业产值180亿元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损失100亿元以上,直接影响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0.7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尽管遭到历史罕见高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利润、利税、工业投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要求。但万元gdp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市政府的目标要求。
二、20xx年工业经济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20xx年,全市经信工作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七个抓”。
(一)抓结构调整,聚焦转型升级重点。一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发布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数控成套装备、成套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鼓励发展装备制造业;完善工业设计产业扶持政策,依托工业设计网上市场推进设计与制造对接,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制定《XX市软件产业骨干企业认定办法》等政策,扩大软件园区规模,组织开展 “宁波软件·贴心服务”系列活动。二是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确定轴承生产装配、电热油汀行业和稀土成型装备作为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流水线)培育及推广试点的三个特色细分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已取得明显进展;以电子装配、家电制造、文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确定62个“机器换人”项目给予面上政策支持,减少用工7300人,平均提高工效50%以上。三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腾笼换鸟”专项行动。全市392家企业完成淘汰任务,其中关停落后企业199家,淘汰s7变压器1323台,腾出用能空间34万吨标煤;征收不锈钢企业差别电价4152万元,新关停不锈钢企业10家;完成旧厂区改造216个,完成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配合科技局筹建新材料科技城。积极参与科技局开展新材料科技城的前期设想、区域规划、政策措施、产业界定、资金筹措等工作,为科技城顺利挂牌尽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