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情信息中心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农情信息中心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在忙碌又充实中结束了上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忘记的是对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准备,成为更好的自己,完善自我工作能力。工作总结可以分成哪些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农情信息中心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一、万州区农业信息网络中心建设。万州区农业办公系统(内网)运行正常。为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中心机房服务器进行了更新换代。万州农业信息网(外网)运行正常,内容更新速度及质量进一步提高,日浏览量继续保持在全区部门网站前列。服务器托管的“三峡农民合作网”运行正常。“三峡农民教育网”和“三峡果业网”运行正常。

二、信息入乡工程。全区所有乡镇在配齐计算机的基础上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乡镇体制调整后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配备了信息员。继续重点抓好“巴渝新农网”( 农信通、农业新时空、农网广播)信息入村入户工作的推广,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多次协调,争取配合支持。重庆市20xx年巴渝新农网考核任务为8000 户,20xx年任务还未正式下达,目前全区用户动态稳定在10000户左右(农信通8000户农网广播4000户)。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巴渝新农网”万州区级本地化发布平台,上半年通过通讯系统发布区级本地化农业信息移动短信和固定电话语音信息 151 条。与移动公司合作,新开展“劳务招工12582”热线服务,春节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并与区就业局协商,该局下发了加强推广劳务招工信息宣传活动的文件通知。对20xx年度天城镇等34个“农信通”、“农网广播 ”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魏永红18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三、网络信息对外发布。除公众网即时发布大量信息外,通过授权上报系统向农业部报送信息98 条,采用36 条。通过农情上报系统向市农业局上报信息 207 条,采用 84 条。与本区新闻单位密切联系,三峡都市报和万州电视台采用信息34条。通过公众网和其他网络方式向基层群众答疑205人次。

四、农业统计、农情工作。完成20xx年农业统计年报和20xx年上半年各项报表,完成小春产量、大春形势,冰雪灾害影响、粮油补贴落实等专题调查材料27篇。

五、农情工作。完成上半年各项农情报表和农情文字材料,在雪灾等重灾天气时坚持节假日值班。加强对乡镇农情工作指导,强化了农情信息报送制度。

六、物价监测。完成与全重庆联网公示的上半年各项农产品市场价格报表和分析材料,肉类行情、蔬菜、粮食等市场分析材料被《三峡都市报》采用17篇。今年我区被农业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物价监测点,为三峡库区乃至渝东北片区唯一的全国物价监测点,由万州区农情信息中心负责承担。监测内容包括粮油、蔬菜、果品、畜水产品、生产资料等五大类商品价格,规格品种55个,按农民出售价和市场价格统计。监测数据按照规定每月采集上报两次,作为国家衡量物价水平和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

主要问题:

一、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很多业务工作的开展。对乡镇推广“巴渝新农网”等难以采取激励措施。“巴渝新农网”的用户稳定难度非常大。

二、部分乡镇20xx年度配备的电脑老化。“巴渝新农网”乡镇本地化发布平台使用还不够普遍。

下半年重点工作

除日常业务外,重点抓好:

一、 密切注意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及时搜集反映重大灾害。

二、与重庆市农业局衔接,争取给部分乡镇更新电脑设施。

三、与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衔接,完善推广乡镇本地化信息发布平台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信息通信中心2020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结



(20xx年6月25日)


上半年,我中心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严格执行中纪委、省纪委和厅党组各项要求与规定,扎扎实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进程,有力的保证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未发生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没有上访举报和案件。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为落实中央、省委和省直党工委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党支部将学习两个党内条例确定为全年党员干部反腐倡廉、遵章守纪的主要学习内容。一是理论中心组深入组织学习,强化领导层面的贯彻意识;二是在党内认真开展学习,增强党员自我约束意识。我们还认真组织了中纪委三次全会、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省纪委四次全会和全国交通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使党员干部了解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党内两个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意识。
二、坚持开展党风党纪教育
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我们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继续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德、纪、法防线。首先,我们将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端正风气、筑牢防线的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的“三观”教育、宗旨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使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二是通过学习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刘克志厅长的重要讲话和全省交通系统20xx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明确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目标,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研究安排了我中心的落实办法。三是认真落实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各项安排及要求,组织好党风廉政专项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会议内容、领导讲话、指示要求。特别是以大案、要案为反面教材进行的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王纯、李铁成等腐败分子由公仆走向罪人的录像片,大家受到深刻的触动和教育。党员干部决心汲取反面典型的教训,以自律、自警、自省、自重为自身要求,防微杜渐,守法奉公,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国家公职人员基本要求,任何情况下决不跌跟头。
三、坚持严格的内部管理,做好从制度上防范。
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重新修订后的行政管理制度八类31项,专业值勤制度三类48项,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都体现了重要作用,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形成了干部职工自觉遵守、自我约束的良好风气。上半年,支部在贯彻事务公开方面加大了力度。对人事聘任、职称评聘、职工福利、公务接待等都做到了公开透明、严格按章办事。领导班子特别注意民主决策,在重大问题上商量沟通,杜绝个人行为和独断专行。为增大监督力度,我们还定期以不同形式向全中心公开维护费、招待费、电话费等经费支出情况,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使党风廉政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四、严格党纪党规,坚决遵守上级的各项廉政要求
为确保我中心党风廉政建设的高标准,领导班子将严守党纪党规作为个人廉洁自律的基本准则,同时还必须模范地遵守上级党委、纪委根据形势任务而提出的各项廉政要求。上半年的重点是落实中纪委提出的廉政建设“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省纪委要求坚决纠正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各级干部都认识明确,遵守自觉,未发生违规行为。在二月份召开的以“求真务实”为主题内容的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都能对照以上要求进行查比和思想反思,强化了遵章守纪的思想认识。
纵观半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我中心坚持做到了思想重视,教育领先,措施具体,落实认真,坚持了高标准不走样,确保了一方净土的局面。下半年,我们将继续落实上级党委、纪检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工作任务,更严格地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使反腐倡廉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0年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为推进我校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我校于1998年设立了信息中心科组。信息中心由校领导直接带领,成员包括计算机教师、电教管理员及各学科信息员。信息中心的工作包括研究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及将其电子化,协助和辅导其它科组制作课件等。信息中心的目标,就是全面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尽管资金紧张,我校仍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方面作了相当大的投入。到目前为止,共建立了学科电教室七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一间、电教资源库一个、学生电脑室二间、多媒体软件设计室二间、电教软件制作室一间、网络控制中心一个,办公室全面配置电脑一至两台;拥有一大批较高档次的设备,其中有电脑200多台;配置了图书管理网络系统,学校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等软件,构筑了与校外互联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内和教师宿舍全面上网,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教学资源的效益。

我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论在技术的研究,还是教学应用的研究,都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本学期,物理、数学、英语三个科组作为重点科组,各自开展了一个较大规模的研究项目;同时,全校各学科均设立了研究课题,开设探索课例。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时至今日,耕耘终有收获,下面是这一年来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2000年5月举办”桂华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开放日,得到了到场700多名兄弟学校教师的肯定

张少金老师撰写的多媒体教学论文《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之我见》,获全国语文教师作品评比一等奖

陈泰延老师撰写的多媒体教学论文《试谈一种有效的解题算法——二进制穷举法》、《电脑课教学的生命线——教师与技术需要整合》、《多媒体教学网浅探》,分别发表在《电脑》、《广东电教》、《实验教学与仪器》

林健能老师和陈泰延老师合作制作的课件《平抛物体的运动》获“南海市cai课件评比”二等奖

莫志敏老师和物理科组合作制作的《虚拟物理实验室----用伏安法测电阻》和《楞次定律》课件在2000年全国物理课件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

在多媒体课件的协助下,很多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聂晓虹老师参加99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十三次目标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作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梁健伟老师参加“99年广东省中学政治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叶灿林老师参加“99年南海市高中化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刘闻老师,参加“99年南海市高中生物评优课评比赛”,荣获一等奖。

裴东老师,参加“99年南海市中学美术科优秀课评比赛”,荣获一等奖。

葛兰老师参加“99年南海市音乐说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沈茜老师参加“2000年南海市中学数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杨旭梅老师参加“200年南海市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2020年农技推广中心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宣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区农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民增收作为工作核心,狠抓粮食生产,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各项为农服务措施,全力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和稳定了我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区共种植早稻34.47万亩,中稻一季稻32.68万亩。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单产和质量,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以宣区政办[20xx]14号文件下发《关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创立名牌、提升效益”的要求,重点推广六项关键技术:①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超级稻为主的优质品种;②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主攻水稻早育稀植技术为代表的培育壮秧技术;④加快推广以抛秧、直播、免耕为代表的轻型栽培技术;⑤配套推广防高温热害、节水溉灌为代表的避灾节本技术;⑥大力推广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精确管理技术。力争07年粮食总产突破10亿斤,全面提高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开展水稻优质高产攻关:①早稻高产攻关示范:07年在全区推广种植中组3号5万亩,并配套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在五星乡建立千亩高产示范区,推进我区早稻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②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在溪口镇建立500亩绿色稻米基地,统一供种、统一催芽育苗、统一播栽、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服务。③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组织新两优6号、扬两优6号等16个新品种评比试验,筛选适宜我区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推广相应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④专用品种高产示范:以太湖糯等品种为主,在孙埠、五星、朱桥等乡镇建立5000亩高产示范片,为我区黄酒酿造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3、积极参与推广“一烟一稻”高产、高效模式。配合区烟草发展局做好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促进烟农增收。

二、做好植保工作,控制重大病虫暴发危害

1、加强测报工作。对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一代二化螟等重点病虫害开展系统性测报,印发《病虫情报》八期,制作可视化预报一期。做好资料整理和原始数据存档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率,提高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保证了我区午季作物和水稻生产安全、高效。扩大测报范围,将茶叶、栝楼等重点经济作物逐步纳入测报范围。

2、积极稳妥推进统防统治示范。06年的统防统治示范,在稻飞虱特大发生的情况下,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控制了农药用量和高毒农药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镇政府和农民积极性很高,为积极稳妥的加以推进,今年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洪林镇七景村、洪林村,建立5000亩的统防统治示范片,并与种粮大户合作建立村级百亩示范片。利用病虫情报、广播电视、明白纸、短信等多种方式传递病虫防治信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探索建立统防统治机制的适宜途径与模式。

3、强化检疫工作。以种子检疫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检疫职能。配合市植保站对九洲市场种子调运检疫开展检查,做好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普查和防除工作。

三、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做好服务工作,推进我区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集中化生产,引导农民走“一乡(村)一品”发展之路。重点是①抓好茶叶无公害示范园建设,指导杨柳、古泉优良品种无性系茶苗基地建设;推广茶树良种,逐步淘汰有性育苗;建立杨柳百亩乌牛早示范园;做好溪口、杨柳优质茶基地、加工企业技术服务工作。②建设水东200亩“雄风”系列西瓜示范基地,做好“雄风”系列西瓜品种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雄风三号”,总结编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做好大棚和露地无籽西瓜技术指导。③进一步完善宣州区栝楼栽培技术规程,着力提高单产水平。指导建立狸桥50亩标准示范园。⑤提高脱毒马铃薯种植水平,共种植春马铃薯4000亩,亩产量2000公斤,亩产值1600元。

四、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增强为农服务手段

1、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做好田间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小区试验和田间试验,做好午季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的测产及资料汇总,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的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二是做好配方设计:邀请省土肥总站、市土肥站及科研院校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配方设计。三是做好配肥推广工作:采取与生产企业合作,指定配方生产和引导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自行配制等方式将配方技术物化成产品推广给农户;四是组织申报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续建项目,并已获批准,将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万亩,07年全区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

2、组织实施植保区域站建设和长江流域高品质棉花示范项目。植保区域站建设项目经市农委、区政府、区农委领导多次协调,现已办理好土地使用证和规划许可证,并减免了部分收费。目前检测楼工程正在组织招标,观测场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整个项目将在年底建成验收,增强我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能力。棉花项目在水阳镇建立5000亩高品质棉花品种-科棉3号示范基地,开展无土苗密度栽培试验,推广棉田无害化防治技术。

3、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抓好农业环保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强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积极组织申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三是做好农村环境治理的调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业污染处理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抓好粮食生产,继续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攻关项目,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生产水平。

2、认真做好水稻、棉花等重点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3、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植保区域站建设、棉花项目实施工作,以项目为平台,强化各项为农服务措施。

4、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做好水稻、西瓜等新品种试验的总结。

5、组织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及产地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

2020年农业局粮经信息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春播工作圆满完成

中央及市县粮补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5月16—17日的一场中到大雨xx,截止6月10日,全县春播圆满完成,共播种农作物72.4万亩,其中粮作53.1万亩,经作19.3万亩,粮作中,玉米35.6万亩、大豆16.1万亩、高粱1万亩、其它杂粮0.4万亩,经济作物中,棉花13.2万亩、蔬菜4.7万亩、瓜类1.1万亩、其它0.3万亩。从今年春播完成情况看,主要呈现大宗粮食种植比重大、农作物种得足种得严等特点。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齐全,长势喜人,但有部分地块已呈旱象,如近期无较大降雨,春播作物生长和夏播工作将受到一定影响。

二、夏粮生产情况

全县种麦22.7万亩,已全部收割完毕。由于今春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返青推迟7—10天,加上生育期内受旱,预计全县夏粮总产可达5765万公斤,单产250公斤。

三、夏播形势严峻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虽有降雨,但分布不均匀且雨量较小,夏播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22.7万亩夏播任务,目前仅完成1.5万亩,其中玉米1.3万亩、大豆0.2万亩。

四、优质小麦、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承担了市农业局的两个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是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该基地坐落在静海镇南五村争光渠东,面积为3040亩。示范推广品种为京9248。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使示范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获得了单产687.5斤的好收成。20xx年5月27日,以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验收。示范区的建设,为我县小麦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样板,带动了全县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提升了粮食生产质量。二是优质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面积3000亩,坐落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周边。已按实施方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棉花现已进入现蕾期,长势良好,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一是印放《农业信息》6期、计1000余份。发送到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管农业乡镇长及120名农村信息员手中,成为他们指导农民调结构、闯市场的好帮手。二是及时掌握全县农业生产情况,并以当日信息的形式向县委、政府、县广播局及《静海文汇》报送信息45条。三是部属信息县物价月报表及时完成,并完成文字分析材料3篇,完成玉米成本调查报表,并撰写了分析报告。四是完成市局粮经处及市场信息处安排的报表等业务工作。五是向《天津农业信息网》、《农民致富信息》报送信息15篇。六是及时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六、协助搞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

积极配合县农委搞好指标分解、夏粮联查等工作,配合种子公司做良种补贴工作。在实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过程中,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向市、县有关部门及时反馈。

七、绿证培训及其它工作

我科承担的100名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学员们反映热烈,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我县农村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组织编写的3万余字的《农业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被市绿证办在全市范围内采用。

完成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关于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调研报告》、《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市人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情况调研》等文字材料8篇。

八、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1、及时掌握全县秋收作物的种植、管理情况;并作好灾情的统计及上报工作;掌握今秋种麦进展情况。

2、继续配合农经委搞好粮食直补贴及良种补贴工作的落实。

3、继续办好《农业信息》,并搞好信息搜集及上报工作。

4、按时完成部属信息县的月报表和文字材料分析。

5、及时完成市局粮经处和市场信息处的报表及文字材料工作。

6、做好优质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后期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