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水资源保护宣传队暑期实践总结

2021水资源保护宣传队暑期实践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当我们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或者经历时,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2021水资源保护宣传队暑期实践总结,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暑假期间,为响应院团号召,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一行团队6人围绕保护洛河这一主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社会实践,动物科技学院水资源保护宣传队团圆满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实地调研采样,获得实验数据图一份,水质鉴定结果一份,中国大学生联盟网,xxx,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媒体报道近5篇,并利用微博及时发布实践团队的最新进展。
在前期准备阶段,队员们从图书馆、网上等各种渠道收集必要的资料,并认真地查阅、整理资料,为团队的进一步行动准备。经过小组组会议讨论后,我们团队决定围绕检测洛河水质﹑调查洛河岸边卫生状况及保护洛河的宣传三方面为基本点展开社会实践工作。其中水质检测将在指导老师韩建国的帮助下完成;调查洛河岸边卫生状况包括实地调查的结果﹑询问市民的结果和对洛河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的询问结果三者相结合;而保护洛河的宣传包括举办活动对市民的宣传以及向媒体寻求帮助加大保护洛河的宣传力度。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早晨,宁静的周山校区二号教学楼5楼,韩建国讲师在实验室等着他所带领的队员们。八点钟不到,xx科技大学水资源保护宣传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韩老师所在的实验室,这一天队员们将会在洛河瀛洲桥水域附近进行水样采集,勘测附近水样质量以及周围河流环境。韩老师认真地向队员们讲解采集水样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并向队员们介绍了实验流程。下午队员们在队长樊xx的带领下在洛河xx桥水域附近进行水样采集以及观察河流周围环境状况,但是事实却不容乐观。
第二天早上5点30,队员母xx,化xx和队长樊xx骑车一起去洛河xx桥下等待清洁人员,大概6点40左右,他们便见到了环保人员杨先生。杨先生告诉队员们,“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很多人都来洛河附近烧烤,但是不文明的烧烤行为之后,带给洛河的只是满眼的白色污染以及各种垃圾。”队员们和杨先生约定第二天早上一起和杨先生打扫xx桥洛河水域卫生。另外在7点30队员张xx,张xx,裴xx和指导老师已经在实验室开始进行水样检测实验。
第三天早上,队员们一大早6点钟左右便来到洛河xx桥附近等待杨先生。“杨先生来了,他还带来了许多打扫工具!”队员裴鹏飞高兴地说到。说干就干,大家和杨先生一起进行了保卫洛河,爱地球的清洁活动。8点半之后,太阳都已经出来了,大家才终于打扫完毕。看着打扫后干干净净的河道周围,队员们感到了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打扫之后,队员们便开始进行了宣传爱护河流的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资源保护宣传工作总结


资源保护宣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使全社会广泛了解青山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保护青山资源,强化生态意识,提高遵守《条例》的自觉性,掀起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的高潮,推动青山工程建设的全面、深入实施,**组织在华南广场路边悬挂青山保护相关条幅,设立咨询点为过往行人讲解《条例》实施的意义,青山保护管理机构在青山保护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违反《条例》规定将受到何种惩处等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内容。通过印制青山工程和《条例》宣传单,利用中小学开学的时机,主动与当地的学校联系,将宣传单发放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利用微博、QQ空间、论坛、百度贴吧对青山保护进行宣传,唤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至9月初至今现已转发7千余次。

活动期间,接到百姓举报,叠翠骏景小区个别居民在林地中圈养家禽,对山地植被造成了破坏。接警后,**主任刘仁泉、副主任张旭臣组织二十余人对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并对山体进行了恢复,同时对围观的群众耐心讲解青山保护的重要意义,让百姓从思想上认识保护青山利国利民,造福子孙。此次出警,青山得到了保护,消除了小区的噪音污染源,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随着宣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人民群众保护青山的意识越来越强。今年夏天雨水比较充沛,林间树木及杂草生长茂盛,为减少林间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我处对4500余亩山林进行了抚育,期间群众得到消息,义务帮助我们进行抚育工作。

自进行宣传活动以来,群众爱林护林的觉悟与热情不断升高,为我们下一步防火期的宣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创造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水资源保护工作总结


水资源保护工作总结

一、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参照新的水源调查标准以及环境监测站对某河水质进行常年监测及评价,并适时调整优化监测断面。2005年以来,分别对五汛渡口(即某河入境断面)、学尖渡口(取水口上游500米)、某河闸进行常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游五汛渡口断面,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Ⅲ类水标准的比例逐年下降,2005年为0,2006年为9.1%,2007年为66.7%,2008年1—9月份为0;与此对应,取水口学尖渡口断面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Ⅲ类水标准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54.6%,2006年为41.7%,2007年为8.3%,2008年1—9月份为0。主要有机污染因子为: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县不少时段饮用水源已接近Ⅳ类水。此外,每年七、八月份,由于水质恶化,某河鱼虾死亡事件频发,渔农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饮用水源污染分析

1、上游客水污染。我县是里下河地区的泄洪走廊,上游下泄的污水量、水质和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对饮用水源水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县饮用水源结构脆弱,一旦上游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将难以保证。

2、农业面源污染。某河径流区耕地面积大,使用的农药化肥量多,农民落后的施肥技术使得氮、磷、钾用量比例失衡,有效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药在径流区虽然使用量低,但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某河水质,给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3、水产养殖污染。某河现有大小网箱养殖数万只,不少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加大养殖密度,扩大养殖面积,延长养殖周期,并大量使用强化鱼饲料,迫使水体富营养化,催生高密度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鱼虾缺氧死亡;鱼虾遗体的腐败,又将进一步恶化水质,形成恶性循环;沿河两岸布满渔罾、渔簖,造成河面狭窄,降低了河流自净能力。此外,不少农民将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某河,扩大了污染区域,造成局部区域的富营养化,浮藻、水草丛生。

4、生活、工业污染。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部分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放。

三、饮用水源保护推进措施

某河水源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形势,建议县政府将饮用水源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必须动用更严厉的管理手段,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标准,构建更广泛的管理网络,将某河打造成为清澈靓丽的“清水走廊”。为此,特作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关部门要按照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县规划建设部门对县城饮用水管理负总责,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在线监测,确保县城24小时安全、正常供水。县环保部门要强化饮用水源监管工作,加强对企业排污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定期报送饮用水源水质信息。县水利部门做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实施及运行管理,大力清理违章建设码头、砂石场和预制场,强化水域使用、组织开展村庄河道疏浚。县海洋渔业部门要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渔罾、渔簖、网箱养殖等,禁止在河流两边进行围网养殖,杜绝饮用水源养殖污染现象。县农林部门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禁售农药查处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水源保护意识,推广使用低毒、生态农药。县交通(海事)部门加强船舶污染监管,大力清理河面杂船、沉船。县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督查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二是加强与邻近县域的合作,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由于我县位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尾闾,水质受上游客水影响较大。因此,要高度重视与邻近县域间的密切合作,实行上、下游流域协作管理机制,合力开展治污,确保我县饮用水源水质。

三是加强水源环境监管,消除污染隐患。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大检查,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加强跟踪督查和整改督办。另一方面,健全饮用水源监管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实行水源地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水量、水质变化情况,逐步实施连续在线监测。并使数据及时发送到有关部门;继续坚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月报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发布水源地水质状况。

水资源保护工作总结

下面,将我县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地处秦巴山区汉水流域,...。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高富硒区,瓦板岩储量约60亿立方米,毒重石为目前探明的国内最大矿床,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04条,多年平均总水量162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利用量23.4万千瓦。汉江流经我县汉王、金川、焕古、城关、洞河五乡镇,县境内流长70余公里,水域面积3.2万亩,汉江最大支流任河流经6个乡镇,县境内流长56.9公里,县境内汉江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破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富硒茶、民歌两大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经济总量三大突破,奋力建设富硒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开发、民俗旅游四大产业群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项建设,着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经济社会取得突破发展。2008年底,全县国民生生产总值达20亿元,工业总产值5.8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68元。

二、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 ..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把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资源环境质量,保持汉江水质,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作为紫阳的一件大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综合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在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全面监督、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汉江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将汉江水资源保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与乡镇、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督促检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严格考核兑现,形成层层负责、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宣传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

2、加强汉江水资源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投资7000余万元,完成了湘贵锰业、康洪茧丝、汉水硒谷等企业技改扩能,投资1700余万元,引进板石洞、切割采先进生产技术;对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产能标准的厂矿企业予以关闭,全县共关闭小厂小矿20家,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8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湘贵锰业等3家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对22家矿山企业尾矿库进行了治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持证排放并依法征收排污费,邀请市环境监测站对湘贵锰业、康洪茧丝、红碟化工、浙陕水泥4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全县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建设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垃圾清运车辆,对县城垃圾实行袋装化处理、定点投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由于高速路建设用地,去年,又投资1500万元,在距县城8公里处的城关镇楠木村新建了垃圾填埋场;对汉江沿线乡镇集镇规划了垃圾堆放点,对垃圾实行集中堆放,并积极争取项目加快集镇垃圾堆放场建设,基本解决了城镇垃圾直排汉江的问题。为解决县城污水直排汉江的问题,2007年,投资200余万元,对县城排污管网进行了改造,实行雨污分流;积极做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努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进程。同时,切实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汉江沿岸建房,禁止在汉江沿线341高程以下建房,有效控制了对汉江的生活污染。

水资源保护工作总结

2011年,在省水利厅、洛阳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洛阳市节水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夯实基础、增强活力、提升水平、促进发展”的原则,围绕“创建节水型社会、服务洛阳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升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两费征收达到1441.22万元,其中水资源费1440万元,加价水费1.22万元;全年完成总节水量1200万立方米;计划用水率达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达72%左右;万元gdp用水量7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65立方米;全年取水样298个,取得化验数据15800个,并作出了科学、公正、正确的水质检验报告及水质评价。

(一)积极配合市人大,立法工作进展顺利。 在市人大、市法制局及市水利局的共同努力下,《洛阳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顺利通过了省人大的审查批准,并已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积极配合市人大完成了《洛阳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并已列入了市人大2011年的正式立法计划。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办公室专门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小组,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召开了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几年的节水工作,表彰了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2、组织编制了《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并顺利通过水利厅组织的评审,此规划已上报省政府,经批准后即可实施;开展了《洛阳市地下水保护研究》专题科研工作,并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的审查验收;起草印发了《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11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 3、举办了第一期由全市各县(市、区)节水办主任和业务骨干参加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培训班。 4、完成了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灌区的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10家,其中通过省厅验收的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共7家;通过水利局验收的市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共3家。 5、对各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

(四)认真落实新的用水定额,严格计划管理。全年下发计划用水调查表600家,调整用水单位计划102家,下达用水计划310家,全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 2011年在城市区设地下水位观测井33眼,观测频率6次、月,设水位统调点14个,完成了地下水动态观测报告的编写及有关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年完成枯、丰两季自备井数百个水样水质监测工作,取水样298个,取得化验数据15800个,确保了自备井单位的饮水安全。

(五)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全民节水意识不断提高。 在第17届“世界水日”、第22届“中国水周”和“节水宣传月”活动期间,我们在《洛阳日报》上刊登了《洛阳市地下水资源状况公告》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知识宣传;在牡丹广场设立了节水宣传咨询站,向过往群众发放节水宣传材料2500余份,并展出节水板报100余块;在23中和南昌路小学举办了节水宣传签名活动。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节水、惜水、爱水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鹤壁市2011年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11年的节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厅、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水利局的直接指导下,结合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围绕加快“两个构建”,实现“两保”目标,促进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进鹤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1、2011年上交水资源费245万元,南水北调基金175万元,超额完成了市财政下达的收费目标。

2、纳入管理自备井装表率100%。

3、按照省厅、市水利局部署,开展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月等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在《河南节水网》、《中原崛起网》、《河南节水》杂志发表信息、理论文章8篇,在《鹤壁日报》刊登专栏一期,全民节水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组织用水单位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全年共完成5家,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合理用水。

5、完成了《2011年度鹤壁市市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6、组织开展了鹤壁市2011年节水技术培训,全市120多家用水单位节水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7、2011年实现节水总量248万立方米。 2011年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01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期间,我市以节水法规和常识为本,以宣传活动为载体,注重实效,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报纸、展版、传单、横幅、咨询台、座谈会等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了市民节水意识和水资源观念,提高了人们节约用水、共建节水型社会的自觉性。

2021暑期实践队访谈总结


XX年7月24日,我们xx暑期实践队对部分义教对象进行了为期半日的家访,访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被采访的家长和小孩子都很配合和很热情,特别是家长,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孩子、家庭、学校的事。可能是因为我们是以老师的身份进行家访的,所以大部分孩子们都比较拘束,话题不多。通过对父母或监护人的采访,我们对孩子们的了解更加深刻。下面是本次访谈的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访谈对象主要是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时间为7月24日上午。通过与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儿童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平时在家的表现,同时也了解到家长或监护人对孩子的期望、平时在家的教育方式等情况,对我们的调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另外,7天的义教工作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表现,但是对与他们在家中的表现其实我们并不清楚,通过这次家访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孩子在家中与在学校中不同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向家长反映这7天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向家长表示我们对孩子能力的肯定以及我们发现他们在学校的一些不足。
二、存在问题
通过家访,发现目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状况复杂。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多数优秀学生自觉性较高,父母对其学业比较关心,与子女的沟通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存在骄傲心态,有个别优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在教育子女时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偏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从不让孩子做家务,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家长只忙自己的事,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管吃穿就行了;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安全等教育
(二)留守儿童较多
在本次家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家庭都存在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很多学生父母忙于外出打工,做生意等等,很少与孩子见面。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看管,由于当地老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无法为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学习方面的教育十分有限;另外,出于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很多老人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都是不以为意,于是慢慢便使孩子养成坏习惯。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由他们的亲戚照顾的,他们虽然没有像老人一样宠溺孩子,但却对孩子的关心不足,很多时候都只会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但很少会关心孩子的学习以及心理,这也便造成了孩子性格上可能出现怪癖。
家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会经常与孩子联系,回家探望的次数可能不多,但是电话联系却是不少,有的父母甚至每天都会与他们的孩子通电话。
(三)儿童课外阅读较少
经过这次家访,我们发现,由于当地家庭更看重孩子的课内学习成绩,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太重视,造成孩子在小学期间所读的书籍大部分都是课内书籍,平时也只是监督孩子做作业而没有教导他们。
三、小结
相对与城市的小孩子来说,农村的小孩子更加纯朴,他们没有过多电子产品的诱惑,他们更多的是与他们的小伙伴玩耍,因此他们的童年并不缺少友谊,也不缺少欢乐。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的是父母的爱与关怀。虽然说他们的父母会打电话与他们联系、交流,但是这远远不够。虽然父母很少回到孩子的身边,但是每次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上一件小小的礼物,或者满足孩子一个不过分的愿望,这样不妨是一个补偿孩子的一个好方法。另外也应该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回家的时候多点和他们交流,问问他们关于学习、生活的事,同时也要尝试去多赞美孩子。因为父母的认同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
学校方面也应该更多关注这些孩子,尽量不要让父母长期不在家这一件事成为孩子的心结,同时也要注意安抚这些孩子,尽量不要让这些留守儿童产生一种自己没有父母在家的自卑感。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展一些活动,组织孩子们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的快乐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
最后,孩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才能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在这样的形势下,死记死背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对儿童课外阅读这方面,父母或者监护人可以尝试买一些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而学校则应该多举办关于阅读的活动,同时也要创立学校图书馆,供孩子们免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