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三防工作总结

防汛抗旱三防工作总结。

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返,蓦然回首。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过去,我们需要好好的总结工作了,总结让工作更有效率,减少了许多重复的劳动。我们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可以参考借鉴哪些范文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防汛抗旱三防工作总结,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防汛抗旱三防工作总结

二00七年度我区“三防”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三防”工作方针。同时狠抓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落实,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导各街镇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要求各级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工程上做好防大洪抗大灾的准备。现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今年本地区降雨量属正常偏少年份,并且降雨时段分布不均匀,主要降雨时段是在3-9月,以***站为代表月降雨量录得为:1月份20.1毫米、2月份76.0毫米、3月份152.0毫米、4月份164.0毫米、5月份213.0毫米、6月份510.0毫米、7月份83.6毫米、8月份278.5毫米、9月份278.4毫米、10月份9.3毫米、11月份6.1毫米。1-11月份***站的降雨总量为1791.0毫米,降雨天数为132天,其中最大日降雨量为89.3毫米(6月9日),降雨总量比多年平均值(***站1-11月份多年平均值为2235毫米)少444.0毫米。

由于本地区及*江上游今年降雨量普遍属偏少年份,且降雨时段分布不均匀,今年*江汛期水位属正常偏低,其中前汛期(4-6月)水位属正常、主后汛期(7-9月)水位属严重偏低,并且出现同期历史新低水位4.11米(8月8日)。今年洪水成因主要是在6月6日-9日,由于受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和低槽的共同影响,我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据统计6-9日全区平均雨量达232.6毫米,其中***171.1毫米、…………。受*江上游流域局部地区大到暴雨和本地暴雨影响,*江***站水位由6日8时9.50米到10日8时已涨达12.05米(超警戒水位***米)、17时出现洪峰水位12.31米(超警戒水位***米)。据统计:今年***站超10米以上水位的有3次,浸水天数为10天;其中:12米以上水位1次,浸水天数2天,最高洪峰水位出现在6月10日,洪峰水位为12.31米(超警戒水位***米)。本年4~9月平均水位6.62米,其中4~6月平均水位为7.40米,7~9月平均水位为5.85米,年最低水位为3.80米(**月**日)。

我区今年主要洪涝旱灾是:

(一)受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和低槽的共同影响,6月6-9日本地局部大到暴雨,内涝水位暴涨,造成农田受浸、鱼塘过水。据统计全区受灾人口2500人,农田受浸面积3500亩,鱼塘过水面积450亩,损坏水利设施7处,其中损坏堤防2处、水闸2处、灌溉设施3处,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二)今年7月初至8月中旬,由于我区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各地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少7-8成,且江河水位严重偏低,*江***站水位出现同期新低(4.11米),沿*江、*河两岸电灌站无法提水灌溉,时值晚造办田插植阶段,致使我区沿*江、***两岸3镇4街水田缺水无法办田,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旱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7.078万亩、其中水田缺水面积3.54万亩、旱地缺墒面积0.74亩,直接影响农作物经济1000万多元。

(一)、未雨绸缪、抓好“以防为主”

为做好二00七年度的“三防”工作,我们根据年度汛前汛后检查情况,结合去冬今春的水利建设,认真抓好了工程的除险加固工作,特别是对省防灾减灾项目工程、省人大议案项目工程的建设。为确保二00七年工程安全度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区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主要投入省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等水毁水损修复工程实行区资金补助,对小型电排改造工程按省要求实行补助资金地方自筹配套。同时,要求各镇(街)根据本年度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着重抓好了面上小农水骨干工程除险加固及水毁工程修复。据统计,全区已完成工程110宗,其中主要工程项目有:*****。共完成土方52.13万立米、石方6.83万立米、砼10586立米;共完成资金5450.83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70.98万元、省补助1176.64万元、市投入823.2万元、区镇(街)投入2530万元、群众自筹550万元。

为确保今年我区水利防洪工程安全度汛,我们在做好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同时,狠抓了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落实,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3、抓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编和区、街镇、村居三级撤退预案台帐编制修订工作。根据省、市三防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编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共完成修订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个;区级转移群众应急预案台账1个,街镇转移群众级应急预案台账7个,村居级转移群众应急预案台账118个,转移群众应急预案台账涉及街镇7个、村居委会118个。

4、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机构。为保证我区在防洪抢险时有足够人力,于4月12日迅速成立区直防汛抢险队伍共800多人,并以区组织部文件***组通字[20xx]13号文通知,将所担任的职责通知到个人,做到人人知职明责,。同时,受市三防办委托,于20xx年6月,组建成立***抗洪抢险潜水队,抗洪抢险潜水队共编5人,其中队长1人(由区三防办副主任兼任)、副队长1人、队员3人,投入资金8万元。

5、加强广大干群防洪抢险意识。于5月30日,为切实做好今年三防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防洪意识和抗洪抢险实战能力,结合区三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台账。在***水库进行防洪抢险和转移群众演习。据统计,今次抗洪抢险演习参与演习及观摩干部群众共300多人,其中:参与观摩干部群众400多人,出动抗洪抢险突击队员100多人,出动车辆12台,动用防讯砂石100多方立米,演习应急转移群众100多人,投入资金5万元多元。演习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市三防领导的高度评价,大大地提高了我区抗洪抢险和转移群众的实战能力。

6、做好防汛抗旱物料储备。为确保抗洪抢险和抗旱时有足够防汛抗旱物料,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投入资金24万元(其中省补助4万元),增备防汛纤维包80000只,救生衣200件、强光电筒50支、雨衣50件、钢管桩50条、杉木桩50条、铁笼50只、汽油发电机1台(5千瓦),抗旱抽水设备41台,以及其它防汛物料、装备、工具等一批。

(三)、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救灾

我区今年主要灾害是:(一)受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和低槽的共同影响,6月6-9日本地局部大到暴雨,内涝水位暴涨,造成农田受浸、鱼塘过水。据统计全区受灾人口2500人,农田受浸面积3500亩,鱼塘过水面积450亩,损坏水利设施7处,其中损坏堤防2处、水闸2处、灌溉设施3处,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二)今年7月初至8月中旬,由于我区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各地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少7-8成,且江河水位严重偏低,*江***站水位出现同期新低(4.11米),沿****河两岸电灌站无法提水灌溉,时值晚造办田插植阶段。致使我区沿***河两岸3镇4街水田缺水无法办田,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旱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7.078万亩、其中水田缺水面积3.54万亩、旱地缺墒面积0.74亩,直接影响农作物经济1000万多元。

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旱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迅速组织由区政府、区农业局、区水利局、区三防办及其他有关部门成立的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同志担任组长,亲自带队深入到各街镇进行调查并指导抗旱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7月26日,区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立即会同区水利局、三防办技术人员,分成四个工作组,迅速赶赴旱区指导抗旱工作;8月2日,区长***同志带领分管农业和财政的区领导、区水利局主要领导等亲赴抗旱一线指导,要求各级加强领导、抓好落实,积极寻找水源,搞好灌溉泵站的二级、三级提水,为确保重旱区农田灌溉用水,专门对***新建灌溉泵站建设资金现场拍板,解决抗旱资金50万元,并要求水利部门迅速抓好落实,保证灌溉水源。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街镇党委政府对抗旱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抗旱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迅速相应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街镇干部深入抗旱一线指导和协调抗旱工作。如重旱区***、***片农田灌溉,主要是依靠***电灌溉泵站二级提水灌溉,***街办为珍惜和合理调配水源,预先制定好农田用水计划,并组织街办干部昼夜巡查和加强用水管理,以确保水源不浪费,保证晚造插植用水。

部署早、行动快。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区委区政府和三防指挥部十分重视,根据***防办[20xx]20号文精神,区三防指挥部于7月26日,发出***区防字[20xx]10号《关于迅速做好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各街镇迅速做好以下措施:1、迅速相应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落实抗旱工作的领导,落实各项措施,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工作;2、加强用水管理,以灌溉为主的水库,要遵照发电服从灌溉,做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统一调配,顾全大局的原则;3、积极筹措抗旱资金,解决抽水设备,搞好二级、三级提水引水,并做好设备抢修维护工作;4、防止用水发生纠纷,跨街镇、跨村的水圳要做到统一调配,顾全大局,水源头要节约用水,水源尾要珍惜用水,同时积极寻找水源挖井抽水;5、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要深入旱区、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指导,做好抗旱工作。为确保晚造插植工作顺利进行,重旱区***电灌站二级抽水设备,早在7月26日投入抽水运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损失和影响。

加大投入、确保灌溉水源。为保证充分利用水源,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抗旱资金和设备投入工作,区、街镇财政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增购抗旱设备80多台,组织进行二级、三级提水引水,并迅速组织动员群众,投入人力物力开挖引水渠道、田头打井和利用家庭井口抽水投入抗旱。区水利局、三防办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抗旱一线,日夜加班加点做好抗旱设备安装维护,确保抗旱抽水设备正常运行。如重旱区***无水办田插植面积达2万多亩,旱情十分严峻,街办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筹集资金50多万元,在***河开挖引水渠道2000多米,增购抗旱设备30多台进行二、三级提水抗旱。同时,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田头打井和利用家庭井口抽水灌溉,共打井323口、利用家庭井口113口;又如……等安装二、三级提水灌溉,有效地缓和局部地区旱情。据统计,到全区最高日出动抗旱人数16230人,利用井口抽水433口,投入抗旱机械设备991台、总装机容量6716千瓦,抗旱用电63.58万度,抗旱用油8.3万吨,开挖土沙方28600立米,共投入抗旱资金589万元,其中省补助15万元,区、街镇财政投入145万元,群众自筹429万元;通过抗旱浇灌面积5万多亩,其中解决水田缺水面积3万多亩。 使我区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据统计全区通过抗旱挽回粮食产量1475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628万元。

1、由于我区水利防洪工程,大部份建于五、六十年代,当时设计标准低,工程运行时间长,资金投入不足,工程的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至使防洪工程年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险工隐患,如****围等。

2、由于我区灌溉泵站设备大部份购置于五、六十年代,经过三、四十年运行,设备残旧老化,机组出力不足。受资金所限机组得不到更新改造。

3、近几年来***江***段河床下彻现象明显(约0.5米左右),***江***站水位屡创新低,致使我区***江沿河两岸20多个灌溉泵站在枯水时无法提水灌溉。

4、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对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特别是省在水利防洪工程补助资金标准方面,建议把我区参照山区县补助标准作适当调高。

5、建议各级政府加大防汛工作资金投入,包括对防办能力建设、小(一)型以上水库的通迅建设、防洪工程物料储备、对汛前检查非工程性问题处理等等。

***三防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2008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国成功举办“两奥会”和“神七”成功发射、太空行走,实现国人千年梦想大喜之年;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诚文川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一年。我县的防汛抗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贯彻防汛抗旱方针政策,认真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落实各项工作预案,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密切配合,以安全工作促进平安奥运,确保我县水库、电站、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安全,当人为不可抗拒的灾情发生后,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受灾群众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灾害面前发扬不怕困难、团结抗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洪、旱灾害进行顽强的抗争,将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一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我县今年灾害的特点为:旱灾严重,单点暴雨和地震波及影响导致山地灾突出,各项基础设施和作物损失严重。入春以来,由于无降雨、少雨、持续高温,全县十个乡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特别是我县以怒江沿线的乡镇受旱严重。干旱造成水源减小、干枯,农作物受旱严重,新植甘蔗无法播种,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5月中、下旬开始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部分乡镇山地洪涝灾害,房屋、沟渠、交通农田不同程度受损毁。特别是进入8月中旬后,由于单点暴雨造成山洪泛滥,山体崩塌地震影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1人死亡,各类作物、民房、交通、集镇重点饮水工程、沟渠等基础设施损毁较为严重。加之受盈江8·21地震响沟渠、饮水工程等设施受到不同程损毁。
一、降雨情况
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降雨量为2210.9mm,比去年多624mm,比历年多73.2mm。1—4月30日全县降雨234.8mm,比去年同期多109.9mm,比历年同期多60.9mm,5月中旬进入雨季。到10月31日止实际总降雨量为1964.2mm,比去年同期相比少67.1mm,比历年同期少70.7mm,平均气温17.1℃,与去年同期相比高0.5℃,与历年同期高0.4℃。雨季持续时间长、单点暴雨突出,大雨主要过程为5月、6月、7月、8月、9月5个月份。
二、旱灾及应对措施
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5月进入雨季,虽然降雨比去年和历年多,但由于水利化程度低和多种因素,10个乡镇还是不同程度受到干旱灾害,尤其以怒江沿线的腊勐、镇安、碧寨、勐糯、木城较为严重。旱灾不但给农业、经济作物造成损失,还给工业、人畜饮水带来影响和困难。全县2008年因旱受灾损失达699.8万元。
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8千公顷,其中:成灾3.4千公顷,绝收0.2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02万平方公里,人畜饮水困难0.53万人0.4万头。蓄水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4.9%。部分厂矿被迫停工停产,镇安的竹箐、户帕、岭干等村寨人畜饮水水源点枯竭8处,减小多处,需要到外地去挑、运、驮。县城从元月份以来每天要抽水6小时600立方米来保证县城居民供水。
旱灾发生后,我县采取各项抗旱措施有序开展抗旱工作,据统计:全县投入抗旱人数达2.31万人,抗旱设备0.03万台套,投入抗旱各类资金50万元,抗旱用电2.9万度,抗旱用油21吨,抗旱浇灌面积0.3千公顷,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31万人0.14万头。
面对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充分发动。一是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采取措施、科学调度、加强对县、乡村抗旱工作的领导。二是按“三先三后”的用水原则,尤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抗旱保苗、抗旱抢种和中耕管理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库塘和“五小”水工程的作用,科学调配有限的水源进行抗旱。四是推广节水科技运用,如:节约用水、节水改造、水改旱、薄膜覆盖等。五是适时进行人工降雨作业15次,发射降雨弹50枚。
三、洪涝灾害
(一)主要洪涝灾害情况
今年,是“前旱后涝”,于5月14日进入汛期。汛期造成全县1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滑坡、泥石流灾害较为突出,农田冲毁、河道漫堤、决堤,渠道、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死亡1人,总经济损失达4734万元。5月14至19日,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部分乡镇出现山地灾害。碧寨乡因连续降雨,村、社出现部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洪涝灾害,稻田冲毁掩埋11.4亩,包谷受灾163.5亩,甘蔗57亩,损失12万元;民房12间,部分家具被毁,直接经济损失0.58万元;杨梅田村岔河施工队被泥石流掩埋施工用具及生活必需品90多件,碧寨村冲毁挡墙25米,沟渠25米,全乡村级公路冲毁2.1公里,损失12.95万元。6月27日上午9时至中午12时,勐糯镇持续突降大暴雨,导致勐糯海沟洪水猛涨,流量超过4.5立方米每秒,造成大寨村70多户的10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7月25日至26日凌晨,木城乡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安定大沟麦地垭口倒虹吸溢流陡坡槽坍塌,导致溢流槽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到整条安定大沟的正常通水,对花椒、老满坡、木城、鱼塘垭口4个村群众生产生活用造成严重影响。7月26至29日,碧寨、龙江、镇安、勐糯等乡镇受不同程度暴雨袭击成灾,房屋受损14户,包谷、甘蔗受灾1220亩,其中绝收50亩,烤烟受灾98亩,乡村公路不同程度出现坍塌,损失达36.8万元。
[1] [2] [3]
8月9日晚10时至10日凌晨,我县长时间降雨,造成龙山、勐糯、象达等乡镇出现洪涝、滑坡等灾害,稻田受灾250亩,其中砂埋50亩,龙河公路中断,房屋受损5户,需要转移1户,损失26.5万元。8月10日晚11时至11日8日11时,平达、勐糯两乡镇连续12小时强降雨,早7时至11时出现单点大暴雨,降雨集中在平达小河村一带,大体范围东至沟心寨,南至下小河、大跌水,西至蛮引河,北至懒板登。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土壤水量已饱和,内摩擦力降低,形成大范围大面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达包谷受灾750亩,绝收667亩,经济损失40.5亩,茶园受灾658亩,绝收360亩,甘蔗绝收25亩,水稻受灾1289亩,绝收570亩,农作物受灾合计2722亩,绝收合计1622亩,损失177万元,乡村公路、沟渠坍塌严重约30公里,平达村下大寨村民蒋香芹36岁采茶被滑坡掩埋死亡。勐糯的生命线河尾大沟严重坍塌总长5974米,坍方量45756立方米,冲毁渠道17段428米,排洪槽250米,山洪卷8座,集镇人畜饮水主管pE225管冲毁690米,总经济损失157.9万元。勐糯镇甘蔗、水稻、包谷5000多亩受灾,山林60亩,苗木40冲毁掩埋,损失394.315亩。同日,碧寨损毁房屋26间。腊勐烤烟受灾299亩,包谷89.2亩,甘蔗受灾30亩,民房受损3间,乡村道路坍塌中断,沟渠水毁1000米,人饮2件,损失87.53万元。
8月16至17象达、碧寨两乡遭受暴风雨灾害,包谷、甘蔗等受灾432亩,其中绝收122亩,民房受损6户21间,沟渠坍塌11米,乡村公路中断8.4千米,18.3万元。9月24至31日,由于全县长时期连续降雨,局部暴雨,造成全县龙山、龙江、镇安、碧寨、木城等8个乡镇出现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基础设施和各类作物损失严重,甘蔗受灾2534亩,成灾1072亩,绝收190亩,损失36.98万元,香料烟受灾4547平方米,损失2.8万元。早春豌豆受灾1440亩,成灾850亩,绝收500亩,损失11万元,包谷受灾1100亩,29吨,损失5.8万元。成熟水稻无法收获出芽5610亩,469.2吨,损失93.84万元。水利水电损失:渠道水毁311米,损失14.6万元。人畜饮水1件,0.5万元。电杆1棵,损失0.1万元。保龙高迅公路因山体大面积滑坡中断。段家坝至木城公路、木城至中山至芒市公路、半斤坝至木城公路、**至河头公路等5条中断,坍方约14万立方米,冲毁损坏挡墙2道,砌体400立方米,损失78万元。民房不同程度受损,进水,地基开裂等46户,47间,学校受损一所,经济损失24.8万元。有4户农户需要搬迁。森林毁灭17亩,草果4亩。这次灾害总经济损失达294.42万元。
至10月31日统计资料:全县受灾人口5.36万人,房屋倒塌受损594间,农作物受灾2.163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1.799万亩,绝收0.233万亩,减产粮食1500吨,淡水养殖面积0.07万亩,损失0.014万吨,公路中断17条次,171公里,输电线路0.8公里,渠道1466处,41公里,桥涵毁坏294座,水毁公路9582处113.51万立方米,水毁挡墙89处1.12万立方米,洪涝灾害损失0.4734万元。
(二)、加强领导,组织有力,协调到位,及时抗灾救灾,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每次灾害发生后,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防洪成员单位十分重视并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积极投入抗灾救灾第一线。特别是“8·11”灾情发生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救灾,搜救疏散人员及时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认真安排部署抢险工作,及时启动防洪应急预案,8月15日,主管农林水的副县长在勐糯召集平达、勐糯两乡镇和县相关职能部门灾后恢复协调会,酬措资金,灾后恢复生产等进行协调,共筹集抢险资金60万元。
1、认真部署,抓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确保今年安全度汛。为认真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县把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层层落实防洪安全责任制、行政首长和业主负责制,汛前与10个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签订了防洪安全责任书和水库安全责任书,同时,对各防汛责任人进行公告。二是认真组织成员单位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前后开展安全大检查4次,消除安全隐患81余处。三是修订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制订小(一)型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四是及时调整充实县、乡(镇)防洪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了14支、420人的抗洪抢险队伍。
2、精心组织,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工作。
为了以防洪安全促进平安奥运,我县结合县情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指示精神,认真安排部署,一是在2月份就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县汛期安全生产和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5月初下发了《关于做好水库及人饮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中旬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县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做好了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以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加强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县乡两级落实安排防汛值班人员,确保上下信息随时畅通,及时处置洪、旱灾情。三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对在建、重点项目、矿山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职能部门发出书面通知并送达到业主手中,要求进行停工整改,不消除隐患决不开工。四是组织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做好受灾群众救灾救济和安抚工作。紧急调拨帐篷160顶,应急被子800张,衣物1300件,大米300吨,安排救灾应急资金10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妥善解决了群众衣、食、住等问题,让受灾群众在危难时刻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五是认真组织开展恢复重建成和生产自救。组织受灾群众充分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全县今年共投入防汛捡险人力2.64万人次,资金160万元,木材10立方米,投入编织袋0.2万条,出动机动车27辆,推土机械863125台班,民工1.5万人次,共挽回粮食50吨,财产51万元。
[1] [2] [3]
四、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经验及存在问题
经验主要是:
〈一〉领导重视,加强对基层防汛工作督促指导,机构健全,责任落实。我县在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传真精神,在抗旱上加强蓄水,科学调配现有水源,充分发挥“五小”水利工程抗旱作用和水改旱,以及节水耕作;在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将防洪救灾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对防洪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及时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动员全县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帮助群众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二是落实防汛责任人上岗位到位,责任到人,对防汛工作做到了“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三是县、乡两级在汛前调整充实防洪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抢险队伍;四是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长同10个乡镇,两个水库管理单位签订《防洪安全责任书》和《水库安全责任书》;五是制定抗旱与防洪工作预案及相关工作预案。
〈二〉加强汛前安全检查,落实物资储备。汛前组织安全检查组到各乡(镇)的重点河道、水库、沟渠进行汛前安全检查2次,并将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制定好应对措施,同时,存储防汛物资编织袋2万条,铁丝0.5吨,木桩2000棵。
〈三〉编制了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7件,小(二)型14件的渡汛计划,为水库蓄水汛期安全运行提高了保障。
〈四〉利用冬春时节对主要河道清淤除障,修复水毁工程,确保了今年河道行洪安全。
〈五〉落实了抢险队伍。根据《**县防洪抢险预案》,每个乡镇组建了一支不少于30人的抢险队伍。
存在问题:
〈一〉防汛抗旱经费不足。主要是经费不足制约着防汛抗旱应急支出和维修加固病险工程,特别是小(二)型、小(一)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库带病运行。
〈二〉我县的旱灾大都为工程措施未完善,只要工程措施完善到位,水利化程度提高,水资源可进行调配,旱灾就可大大减轻。
〈三〉地理位置特殊,多数水工程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工程老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水毁工程严重,且修复难度、投资大,有的修复后还不牢固。
〈四〉乡(镇)级水库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五、二○○九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库塘蓄水,按省、市下达蓄水计划安全蓄好水,由于小(一)4座水库准备进行除险加固处理,09年完成蓄水任务2572.7万立方米,为生产、生活用水和抗旱防旱打下基础。
〈二〉今冬明春,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完成水毁工程修复计划。计划完成冬春修工程345件,投工295万个工日,计划完成投资3586.8万元,完成土石方258.41万元。三岔河水库续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八O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扫尾。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一朵墙、清水河水库,计划投资200万元,重点小(一)型计划投资1562万元:坪子寨水库360万元,长汉坝水库424万元,油竹河水库380万元,杨梅坡水库398万元,完成香柏河滞洪工程250万元。烟水配套项目840万元,农业水利综合开发550万元,腊勐松白大沟防渗加固工程200万万元,龙江邦焕沟整修计划投资300万元。人畜饮水项目38件,新增水浇地面积0.6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1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2平方公里,解决0.806万人及0.366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投资330万元。
〈三〉组织安全检查。今年的防汛工作结束也是明年防汛工作的开始,我县将对全县重点水库、重点工程、河道、渠道、滑坡易发区域进行大排查、大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整改,及时排除存在安全隐患,并制定应急措施,以确保来年防汛工作安全。特别是针对冬春时节水库高水位运行安全开展大检查,以确保水库在高水位时期的蓄水安全。
〈四〉落实储备木桩2000棵,铁丝1吨,编织袋2万只。
〈五〉加快完成明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质按量实施好各项水利工程、水毁工程修复,确保雨季来临之前竣工。
〈六〉春节前后广泛进行《防洪法》、《防洪条例》、《抗旱条例》等水法规的宣传活动,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水法规的知明度。
总之,我们要认真总结今年的工作经验、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本着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防汛抗旱工作,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南,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贯彻学习领会上级指示和防洪抗旱工作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常备不懈,积极主动,为我县构建和谐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结束也是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始。我们要树立起超前的工作意识,增强工作的敏锐性,从行动上早动手、早组织、早准备,努力做好明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___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20xx年12月10日)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市领导重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xx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任务。
一、防汛工作
(一) 完成的主要工作
20xx年我市1-11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35.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9%,6-9月份的的汛期,共降雨18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55%,属枯水年份。全市降雨不均,出现春、夏、秋连旱,是20xx年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做好20xx年的防汛工作,我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 主动做好前期工作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市12条骨干沟渠进行了普查,对雨情测报分中心和16个乡镇站点的测报装置进行了检查维修,制订了防汛预案,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二 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___市委、市政府对20xx年的防汛工作高度重视,6月上旬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材料、各种会议,加大对防汛形势的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清今年防汛形势的严峻性,认清洪水的危害性,增强水患意识、防汛意识和参加防汛抗洪的责任感,为防大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 严格实行防汛责任制

在去年的防汛工作中,我市调整充实了市乡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了每一个成员和成员单位的防汛责任。对防汛工作实行市、乡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有关部门实行岗位责任制,都做到思想、领导、组织、技术、工程偶物六落实。市长与各乡镇、办事处一把手签订了《防汛责任书》,明确漳卫河、马颊河的堤段、险工、穿堤建筑物及其物料准备任务,涝洼地片的排涝任务,机井度汛任务,防汛机构、队伍组织任务,内河涵闸防守任务。并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干部包村、包河段、包涵闸、包地片,并准备相应的防汛队员。同时,对防汛任务和责任人进行了登记造册,下发到责任单位和指挥部每个成员手中。各级防汛办事机构昼夜值班,及时通报汛清、灾情、险情、工情,上传下达,情况畅通。

四 认真搞好度汛工程建设。

在做好全市度汛工程普查、对雨情自动测报站点维护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搞了3项市级度汛工程。

1、对漳卫河的王庄、车庄、李圈、李官寨、东吊马桥、北关、李圈扬水站等7座涵闸进行维修,确保起闭灵活。

2、新河段实施了汛前清淤工程,长3.6公里,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

3、完成了城区地下排水管网的疏通。

另外,乡村度汛工程治理,共治理排涝沟渠57条,长69.8公里,动土方37.93万方,修小型建筑物62座。

〈五〉 认真组织好防汛排涝队伍

按照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的原则,全市共组织了10万余人的防汛排涝队伍。漳卫河防汛队伍28770人,其中,常备队16348人、后备队10605人、抢险队1817人;马颊河防汛队伍6951人,其中,常备队1821人、后备队4624人、抢险队506人;排内涝队伍66600人。我们还成立了由民兵组成的市防汛应急分队,共150人,由市指挥部直接指挥。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六 严格搞好防汛料物的落实工作

按照国家、集体、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保质保量筹备好防汛物料,我们采用了市防指对沿河乡镇、办事处下达任务指标并签到《防汛责任书》中,同时对料物储备单位进行检查,督促落实。主要防汛料物有:铁丝63.64吨,木桩37011根,麻袋33461条,麻绳17864根,编制袋361118条,塑料布34.4吨,应急灯1348盏,锤、斧、锯305套,电线48千米,蓬布160块,发电机23台,秸料56万斤,树枝160万斤,料石7898立方,大卡车29辆,探照灯526盏等。

(二) 存在主要问题

在去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全市的度汛工程进行了多次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程方面。度汛工程存在老化、退化、失修,田间存有阻水坝子、竹节沟等问题,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2、料物方面。我市原库存的料物,在“96.8”洪水时基本用完,现只有___河务局存有的少量料物。并且,现在因没有明确的防汛物资号用补偿政策,因此给号料工程带来很大的困难。

3、防汛队伍方面。现在防汛队伍都没有经过防大汛抢大险的锻炼,有的虽然参加过培训班,但没有实战经验。市乡级领导班子新成员多,没参加过防大汛,指挥经验不足。防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防汛经费方面。防汛工作,无论从工程上、料物上,都需要大量的经费。由

于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防汛工程的建设和料物的储备等。

(三)几点建议

1、对于漳卫河的管理,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河道、堤防、各类工程,要明确由流域机构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方管理,以增强责任心,加大管理力度。

2、对于防汛料物,一方面,上级要尽快出台号用料物补偿政策;另一方面,国家要拿出部分资金,统一购置县级常备料物,以保证库存充盈。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料物用到防汛上。

3、对于防汛经费,应实行国家和地方每年按一定比例划拨的方式进行筹集,要专款专用,对使用者也要实行责任终身制,并实行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经费全部用到防汛上。

二、抗旱工作情况

在20xx年我市出现大旱,并出现少有的汛旱。在抗旱工作中,__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有关力量,大搞抗旱活动,1-11月份共新打机井161眼,配套161眼,修旧挖潜机井721眼;埋设地下管道60700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100亩;全市共投入抗旱劳力6.8万人,动用机井3600眼,机械7200台套,共浇地81万亩,为我市的农业增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三、20xx年工作计划

1、新打机井150眼,发展节水面积8000亩。

2、适时对度汛工程认真进行检查,把发现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报告或建议,努力解决好工程的老化、退化、失修等问题。对于防汛料物不足的问题,我们计划把沿漳卫河、马颊河的乡镇、办事处的防汛料物任务写进防汛责任书,并组织防指人员反复检查,督促落实,并积极向上级争取,以解决防汛料物不足的问题。

3、对防汛队伍进行培训、演练,提高防汛人员的防汛抢险技术,增强指挥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对防汛专职人员,在搞好本市培训、带领他们到度汛工程的实地查看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4、在防汛经费方面,一方面进行开源节流,认真搞好防汛经费的自筹工作。别一方面,积极做工作,努力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

5、做好度汛工程普查、雨情自动测报装置检查维修、防汛预案修订等前期工作。

6、密切注视冬春季的天气变化,搞好旱情监测及统计工作,努力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报告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报告

***年,防汛抗旱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办的悉心指导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制定的防汛预案,分工明确,措施到位,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了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指挥长,乡机关、村组干部为成员的防汛机构,建立了宣传报道组、通信联络组、交通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等相关救援小组,并做好相关培训,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二是进一步落实了各项防汛责任制。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把防汛职责分解到村、组,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三是进一步强化执行防汛责任监督机制。汛前通过下发文件、媒体广播,将防汛领导小组成员,主要河段、堤防、水库、山洪灾害防汛责任人名单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防汛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汛前,我乡按照省、市、县要求,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防汛工作自查,重点检查了在建和已建涉水工程安全备汛情况以及防汛物资、队伍、预案、山洪灾害防御措施等落实情况。排查地灾隐患和险工险段,落实专人监测并及时整改。

三、完善制度方案,加强防汛值班。

按照县防办制定的一系列防汛规定、办法和工作制度,修订了我乡各类防洪预案和工程抢险方案,使各项防汛工作更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我乡防汛工作加强了对值班人员的业务培训,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加强了对重点河(沟)段、灾害防治点的值班抽查,数次抽查结果均为良好。

四、加强管理宣传,防范措施到位。

一是加强了河道管理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河道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河道疏浚、规范采砂行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乡先后出动40余人次,发放了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手册和张贴画300余张;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30本,防灾工作明白卡37份,防灾避险明白卡526份。加大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来临时的应对、协调和救援抢险能力,让群众知晓灾害类型、预警信号,撤离疏散路线和安全避险地点。

五、加强队伍演练,强化物资储备。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乡防汛工作,组建了以民兵为主的防汛抢险队伍5支,抢险人员60人,切实提高了我乡抗洪抢险救灾能力。同时,我乡进一步加强了防汛物质的储备力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在县防办的关心下,争取到编制袋、铁铲、救生衣、电筒、雨衣的等抢险物资。

六、加强防汛设施建设,保护沿河安全。

在水务部门的关心下,通过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新村聚居点堤防项目的实施,新建防洪堤3.3公里,有力地保护了西河两岸及龙包新村聚居点的安全。

七、存在的问题

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一是水利及防洪基础设施汛期受损较为严重;沟道防汛基础能力不强,防洪体系尚未健全。二是全乡山洪灾害易发区点多面广,防御难度大。三是一些群众防汛除涝的意识淡薄,侥幸度汛的思想依然严重,乱建、乱占、乱倒现象时有发生。

八、全力做好***年的防汛工作

(一)认真总结今年的防汛工作,加大汛期前后的防汛检查工作力度,进一步排查各类防汛隐患,做好洪涝灾害防御预案的修编工作。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向县防汛、水务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全乡水利及防洪基础设施的治理和管护。

(三)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推动工作制度建设,完善日常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保证工作质量。二是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主动、快速掌握突发性重要汛情、灾情、险情的发生和发展动态,提高信息报送速度,切实做好洪涝灾情的统计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从思想上、认识上重视防汛抗旱宣传工作,从制度上、措施上促进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切实增强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果,为防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年,我乡将按照县防办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奋力夺取***年防汛抗旱工作的胜利,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防汛抗旱和防台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特别艰巨,这就要我们切实做好防汛工作,并写好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工作总结栏目!

公路管理局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总结一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的通知》,及省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提前安排,周密部署,把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圆满完成了我局本年度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任务。现就我局20XX年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根据《海南省公路防汛抢险预案》要求,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室、现场督导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外围关系协调组、通讯报道组6个小组,对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二)要求各管养单位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树立防大风、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御工作,把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切实将责任制贯穿到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抢险抗灾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做到公路防汛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加强督促检查,消除隐患

我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养护单位加强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对管养的每条公路、每座桥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排泄洪设施通畅;对重要路段及事故易发路段进行重点监控,切实做好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畅通。

三、密切关注天气,及时预警

我局要求各养护单位要密切加强与当地气象、水文、三防部门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及降雨量分布情况,密切关注汛情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变化动向,预测汛情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强度、范围和影响,以便对不利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做好汛前准备,科学部署

(一)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今年7月8日,我局组织省公路管理局信息中心、省交通工程机械维修中心、琼中、万宁、白沙、屯昌等公路分局进行了公路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活动模拟发生公路水毁后,各公路管养单位立即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对应急指挥响应能力、后勤保障能力、抢险路段的交通管制的合理性、多种机械的协作能力等四项科目进行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参演单位应急反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应对险情的实践能力。

(二)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在接到台风预报通知后,立即向省养公路管养单位通报台风即时动态,部署各项防风工作,明确分工和职责。

(三)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台风来临前,要求各养护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对公路、桥梁、路基构造物、道班房屋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危桥危涵、险路等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对已被确定为危房的道班房,台风期间一律不准住人;对正在施工的工程路段及桥涵工程督促施工单位制订防风预案,及时清理杂物、保证公路和河道畅通;对正在施工工程路段的开挖边坡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边坡发生坍塌。

(四)落实抢险队伍及物资设备。要求各单位确保抢险突击队人员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保证库存有足够的编织袋、木桩、水泥、砂石材料等抢险物资;准备好运输车辆、装载机、挖掘机、电锯等机械设备以及雨具、安全帽、手电筒等抢险用品,做到随时调用。

五、组织抢险救灾,确保畅通

今年我省受第9号强台风“威马逊”和第16号台风“海鸥”影响,公路水毁严重,防汛防台工作任务特别艰巨。在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有力领导和正确指挥下,我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这一中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有效地开展防汛防台工作,确保了重要交通干线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做好防台值班安排。我局针对每个台风的情况,制定防范台风值班表,落实值班领导和人员,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各值班人员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收集及上报各种险情信息。

(二)召开会议部署防汛防台工作。每次汛期前,根据天气情况,省局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安排布置了防汛工作,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根据交通运输部及省交通运输厅会议要求,严格落实《公路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及《公路网格化管理方案》内容,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公路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落实抢险物资、人员和设备。

(三)积极开展抢通修复工作。抢修工作坚持“先通后畅”的原则,先抢通便道保证车辆通行,然后及时安排修复。抢修工程坚持“前期工程能为后期修复所利用”的原则,便道(或便桥)不影响后期的修复。

(四)齐心协力,及时抢险。在汛情时,各养护单位与各部门严阵以待,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动态,加强公路巡查;当发生险情时,在第一时间内向省局报告,并积极组织抢险人员、机械、材料进行抢险。

1.局领导深入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威马逊”台风来临前,20XX年7月17日下午,成立了以省局领导班子为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4个防汛抢险巡查工作组。7月18日上午8点,4个防汛抢险巡查工作组深入到文昌、琼海、万宁等市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为提前做好巡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情况,现场指挥公路抢修工作,黄兴海局长带领工程科、路政科有关人员深入海文高速公路等重要线路进行巡查指挥。18日晚上10:30,黄兴海局长不畏艰险,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冒着疾风骤雨,连夜赶赴受灾较为严重的海文高速公路靠前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调集附近3个养护站职工、机械及养护站车进行路面障碍工作。受台风影响,海文高速公路沿线树木被风及多处广告牌被刮倒,由于风雨较大,抢险现场能见度不足10米,给清理路障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黄兴海局长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带领高速公路养护工人齐心协力清理倒伏路树及倒塌广告牌。经过连夜艰苦奋战,19日上午6时,海文高速公路全面恢复通车。

7月18日深夜16时,白沙什邦线K46+300处涵洞被雨水冲毁,造成交通阻断。薛行方副局长冒着倾盆大雨亲临灾害现场,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抢修方案,落实机械和材料进场进行抢修。为确保安全,安排养护单位路政人员设置警示标志,禁止车辆通行,并安排人员值守,确保群众交通安全。19日,立即联系有关单位落实涵管和混合料,临时租用铲车2台,挖掘机2台,装载车2辆,尽最大努力抢通公路。经过一夜奋力抢修,20日凌晨4点,抢通K80+200木棉桥便道及沿途多处塌方,白沙至邦溪全线恢复通车。

在海榆中线K173牙训桥抢险现场,廖朝阳副书记会同琼中县有关领导、省厅规划处有关领导等,现场研究牙训桥抢修方案。为确保安全,廖书记协调人员做好工地值守工作,避免群众因冒险过河发生安全事故。目前,琼中公路分局正组织人力、机械进行全力抢修,力争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行。

省道毛九线K16+831向阳大桥便道便桥被冲毁,阳振中总工程师亲临现场,指挥抢险,要求过往车辆从新建向阳大桥通行;在县道中五线K16+862涵洞便道冲毁现场,阳振中总工程师与琼中公路分局干部职工一起连夜奋战,19日清晨成功抢通该涵洞。

2.20XX年7月18日深夜16时,受“威马逊”强台风影响,省道什邦线K46+200涵洞被雨水冲毁,造成道路中断,白沙公路分局立即安排路政人员设置警示标志,禁止车辆通行,并安排人员值守,确保行车安全。19日,立即联系落实涵管和混合料,并临时向社会租用铲车2台,挖掘机2台,装载车2辆进行抢通。至20日上午10点,阻断线路省道白洋线、什邦线莺歌岭段、九架岭段、木棉桥,县道白南线全部恢复通行。分局防汛抢险工作反应迅速,获得县政府胡翔县长的高度评价:白沙公路分局党员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追求。

3.第9号台风“威马逊”在文昌市翁田镇登陆后,文昌公路分局迅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及养护工人投入公路抢通工作中,共出动人员560人次,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抢险机械78部、油锯80余部进行抢险。经过10余个小时风雨无阻的艰苦奋战,至19日下午5时,分局管养线路均实现通车,圆满完成保畅通的任务。

4.20XX年7月18日上午8时,为做好进一步公路巡查保通工作,海口公路局领导班子成立6个防汛保通巡查小组,从18日上午开始不间断上路巡查。主要干道国道G223、G225线,省道灵文加线、大抱线、隆三线等线路树木倒伏严重阻碍交通,分局投入抢险人员760人次,车辆41部,装载机5部,挖掘机2部,油锯25部进行抢通,19日上午全线恢复通车。

5.20XX年7月17日受第9号台风“威马逊”影响,08时-19日08时琼中县各乡镇累计48小时平均降水量达208.45毫米,其中降水量最高的什运乡和黎母山镇的降水量达到343.7毫米和311.5毫米,导致县内多条河流洪涝。7月18日,琼中公路分局接到紧急报告:下午18点30分,海榆中线牙训桥和走鸡桥便道被山洪冲毁;19点,省道乌那线腰子桥便道被洪水浸漫。灾情发生后,琼中公路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塌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组织路政组现场疏导过往车辆绕行,抢险队清理障碍物,物资组紧急调运抢险机械设备及抢险物资等对受灾地段进行有效抢险。经过三个昼夜的连续奋战,20日中午16点,所有线路抢通。此次分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在海榆中线牙训桥便道抢修中共共调集3辆挖掘机,2辆装载车,1辆吊车,16辆工程车,回填石方4000m3,土方5000 m3,混凝土160 m3,涵管160条,碎石60 m3,石粉10 m3。

6.20XX年9月16日上午,“海鸥”登陆我省,澄迈辖区内的国省县道出现大量公路林被吹倒,特别是海榆西线56K——57K,海黄线8K——10K处,屯大线10K——16K处路面上许多公路林倒在路面上,造成交通阻断,接到情况后,分局各抢险小组立刻分赴指定位置清理路障,全体干部职工冒着风雨锯树砍树。至16日13时,所有阻断线路抢通。

六、借助媒体力量,积极宣传

灾情发生后,各养护单位在紧抓抢险保通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借助当地及省级媒体力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与海南交通广播台合作,对抢险保通工作进行现场跟踪报道,扩宽了路况信息传递渠道;积极撰写各类抢险保通新闻通讯稿,在省内主流媒体及网站予以发布,借助社会力量投入公路抢险,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公路抢险队伍形象的宣传力度。

七、公路水毁损失情况

(一)受第9号台风“威马逊”影响,全省省养公路水毁损失约11.66亿元。其中:

高速公路5条;普通国道3条;普通省道27条;县道60条。

桥梁24座1101延米(其中全毁3座);涵洞71道891.7米;挡土墙716处3.8万立方米;护坡242处1.1万立方米;水沟28处8062米;边坡塌方93处6.9万立方米;沥青路面335.7公里;水泥路面32.3公里;养护站房44幢4439平方;标志牌536块;及大量公路林。

(二)受第 16 号台风“海鸥”影响,全省省养公路水毁损失约 7540 万元。因水毁受损主要有:桥梁 8 座 274.1 延米,涵洞 63 道 602.1 米,挡土墙 351处2.8万立方米,护坡9处0.8万立方米,水沟20处16348米,养护站房9幢220平方米,公路林等其它损失532.7万元。

八、灾毁公路抢修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局立即制定《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超强台风“威马逊”公路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各单位全力以赴对严重危及公路安全水毁(防护工程损毁、涵洞损毁、路基掏空、桥梁非结构性损毁等危及安全的公路水毁项目)进行抢修,对水毁路段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投入人员、机械、材料进行抢修。对公路中断,不具备通行条件的路段,立即上报省局和当地市县政府,并联合交警等有关部门及时封闭交通,确保安全。同时立即组织设计单位专家,分4个小组赴各线路进行勘查设计,确定水毁点的修复方案,组织施工队进场施工,特别是水毁的桥涵尽快安排设计施工,并尽快铺设便道或架设便桥,确保安全通行。截止目前,所有线路均已畅通,大部分灾毁公路已得到有效处置。

公路管理局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总结二

20XX年,我局的防汛工作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区防汛办的指导帮助下,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加大防范力度,强化应急处置,狠抓汛前、汛中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了汛期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目标任务。现将防汛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我局党组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为扎实做好交通运输行业防汛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上级做好防汛工作的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拟制下发了《成都市新都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做好20XX年汛前准备工作通知》,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明确了各单位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把防汛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二)加大物资储备,建强抢险队伍。针对今年汛期早,汛期长的实际,我们加大了防汛物资器材的储备,储备了麻袋2000条、编织袋2000条、柴油2吨、编织胶布100平方米、砂石料1万立方米、水泥50吨、桩木10立方米,铅丝10公斤、救生衣30件、抢险工具30件、发电机2台等物资器材,并组织了50辆货车、20辆客车备勤,完全满足防汛抢险物资器材的需要。选调了240人,组建了5支抢险队伍。并在9月5日,假想我区天降暴雨,路政人员雨中巡查发现“石化大件路下游新都岸护岸被洪水冲刷,有部分段面垮塌现象,对大桥桥台构成威胁”这一情况,组织了公路抢险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既锻炼了队伍,又提高了应急协调组织能力。

(三)开展汛前普查,集中力量整治。4月上旬,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局安全监督科、交管所、执法大队、公路所等相关人员对全区的道路交通、客运企业、车站、在建工地等进行了一次汛前安全大检查。检查中发现新新路、成环路等6条道路部分边沟和排水设施被填埋或占用,道路排水不通畅,石木路4号桥左侧第4、5块桥板出现较大纵向裂缝等隐患问题,我局立即采取对石木路4号桥左侧进行封闭交通措施,组织人员对第4、5块桥板进行现浇换板,消除隐患。安排道路养护单位对管养的道路边沟、涵洞、桥梁、下穿通道泵站和道路雨水井及水箅子等排水设施进行了集中清掏,共计清掏边沟7.4公里、水箅子294处,转运淤塞物380.2M3;对新新路、新犀路、什新路3座下穿通道泵站排水设施进行了清掏转运淤积物16M3,同时对3座水泵房设施进行了检修,保证了抽(排)水设备的良好运行。

(四)加强汛期巡查,有效应对处置。进入汛期以来,我们以雨为令,加强巡查,突出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客运企业、车站、在建工地等单位的的检查督导,查出隐患2起,整改2起。7月初,我局还联合区安监局对青白江大桥施工项目部及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施工现场存在配电设施设置位置不合理等安全隐患问题,责令施工方限期整改。加大对渡口、道路桥梁、下穿通道、泵房等防汛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发现并处置病害桥梁3座,恢复石木路光辉村道路左侧挡土墙25米(高2.5米,宽0.9米)。

(五)集中力量,加快水毁桥梁修复。去年,“7.9”洪灾中,我区石化大道新三邑大桥、新洛路张家庵大桥、青白江大桥等8座桥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使受损桥梁尽快恢复正常通行功能,我局集中力量,组织人员在今年4月份启动了修复加固工作,目前已完成7座桥梁加固修复工作,其中老成彭路龙桥因汛期暂停施工,目前现已复工,抓紧抢修。

(六)加强防汛值守,保证指挥畅通。为落实防汛应急值班制度,我局专门设立了防汛(应急)值班室,下发了《成都市新都区交通运输局值班安排通知》。要求全局在编人员无条件地参加防汛值班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在位,认真履职,认真做好防汛值班记录,确保一旦发生汛情(灾情)能及时传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救灾,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个别单位防汛工作开展不及时,防汛预案可操作性不强,防汛抢险演练针对性不强。

三、下一步打算

在20XX年防汛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我区交通运输行业防汛工作的督导和隐患治理工作,强化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以确保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平安渡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