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师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

畜牧师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半年的时光已消失不见。为了按照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应该对自己半年所做的工作分析总结,经常进行工作总结有利于寻找工作中的规律,你知道怎么书写半年度工作总结吗?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畜牧师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近期,本人畜牧师职业的半年工作总结圆满完成。在这半年中,我始终致力于为养殖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为了守护这个行业来之不易的发展。以下是我这半年的工作总结。

首先,在本半年的工作中,我主要致力于提高牛和猪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效益方面,我结合了现代化的技术和传统养殖技巧,对样本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析和测算,以此提高了生产效益。一方面,我精选了高品质的养殖基地,并对养殖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我也借助饲料的合理调配和饲养管理的科学规范,提高了畜牧业主的养殖效益。

其次,在我这半年的养殖过程中,我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始终把环保建设放在了工作的重要地位,采用环保技术和科学养殖模式,控制了养殖所产生的废水,降低了废气的排放量,并采用了可再生资源作为饲料的补充,以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环境利用效率,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了养殖行业在信任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业主对于畜牧师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存在着一定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消除业主的不信任,我努力通过专业的讲解,详细的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示,向他们展示我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最后,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某一个养殖基地,我们在养殖环节中遇到了疫情的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积极主动地采取了措施,合理消杀和隔离感染区域,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保障了养殖业的正常运转。

总之,在这半年中,我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为养殖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加以改进和解决。对于未来,我也将继续努力,创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为养殖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GZ85.Com扩展阅读

畜牧局2019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各乡镇、办事处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养殖业结构,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勤政务实,认真执法,搞好服务,使我市的养殖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水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⒈生猪出栏万头,存栏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⒉商品肉牛出栏万头,比去年增长;

⒊家禽出笼万羽,存笼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⒋禽蛋产量吨,比去年增长

⒌肉类总产吨,比去年增长

⒍水产品产量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吨,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

⒈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原创: 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⒉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

⒊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

⒋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

(三)上半年工作成绩

⒈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

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⒉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⒊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特别是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⒋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鮰、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

二、下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严防病、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大力宣传和推广养殖业新技术、原创: 新成果,积极指导群众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开展各项技术服务,以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优化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抓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

一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倡导勤奋好学,敢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养殖户的良好风气,全面了解和掌握养殖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二是认真按照上半年确立的十件实事抓好落实。办好《樟树畜牧水产简讯》,成立养猪、养鸭、养鱼等行业协会组织。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组建上联市场,下系养殖户的流通服务机构,使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得到全面发展,解决养殖生产中买难、卖难的供需矛盾,使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的发展。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獭兔、优质种猪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业项目,促进全市养殖业生产更上一个新台阶。四是抓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基地的申报和准备工作,争创地方品牌和产品特色。

2021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xx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20xx年以来,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畜牧业保持稳定安全,肉蛋奶总产量52.2万吨,增长0.1%,养殖环节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为100%,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以现代畜牧业布局规划为抓手,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1.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布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服务城镇化和生态文明需要,依法推进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三区”划分工作,上半年先行指导各区基本完成“三区”划分工作,部分区()已启动禁养区养殖场搬迁转移工作。起草了现代畜牧业布局规划,待政府批准后实施,为依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2.加速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牢牢抓住“两区一场”建设不放松,新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5处,退户进区20处、国家级示范场5处、级标准化场200处。“十二五”以来,全共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场1038处,省级以上示范场67处,现代畜牧业示范园44处,退户养殖小区98处,规模化养殖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装备、技术提档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开展畜禽粪污处理示范创建活动,以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为主推模式,在政策和技术服务上重点倾斜,坚持“以畜订地”实现粪便综合还田利用,目前,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场达到30余处。发展秸秆养畜,新建标准化青贮池10万立方米,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4.加快推进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推进万头高端肉牛牧场、6万头屠宰生产线、20万吨的肉牛加工销售等3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肉牛养殖场扩群增量,高端肉牛产业化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培育“三品一标”产品,培训企业内检员300余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达到67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达到89个;胶南肉兔、里岔黑猪、琴豪牛肉、禧福黑猪等一批本土特色名牌产品打入国内外高端场。

5.积极扶持规模化奶业生产稳定发展。针对进口奶粉冲击和场消费疲软造成原奶价格下跌、奶业生产效益下滑的新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走访本地和外地牛奶加工企业,协调奶企履行生鲜乳收购合同;建立奶业产销情况周报制度,加强场监测;联合工商局、物价局、食药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采取措施规范生鲜乳产销秩序;及时向政府提出支持奶业规模化生产稳定发展的意见建议,稳定奶业生产。今年以来,我没有发生倒奶现象,奶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

(二)以胶东半岛无疫区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扎实推进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组织预评估2次、专项督导4次,区两级配备检测设备(仪器)4530台套,整改问题430余个,补充完善养殖、防疫等档案9300余册,疫病预防体系、监督体系、监测体系及屏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2.圆满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重点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五种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共免疫家禽2398万只、猪607万头次、牛羊52万头只,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国家标准13.8个百分点,生猪产地检疫率提高15个百分点,消毒5200万平方米,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3.全面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坚持先行先试、着力制度创新,我“属地管理、企业主体,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配套联动、综合治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规划建设的5处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全部建成,2处已投入运行;养殖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上半年全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3.9万头,是去年同期的6倍,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禽169万只,有效阻断了病原传播,防止了病死畜禽流入场。四和黄岛区被确定为“全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县(),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三)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为抓手,着力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全面开展畜牧业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工作。紧紧围绕“创城”工作中心,层层落实责任。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与养殖场(户)等层层签订责任状或承诺书。强化措施落实,对照考评细则和7项重点,开展了从养殖、投入品、运输、屠宰到进入场和加工环节前的全链条监管,这些做法两次得到“创城办”书面推广交流。

2.严历打击私屠滥宰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了检验检疫同步制度;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生猪屠宰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病死畜禽处理监管、生鲜乳质量安全、兽用生物制品场清理、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105起、私屠滥宰违法案件46起、移交案件1起,查办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9%,取缔私屠滥宰黑窝点19个,相关做法被省畜牧兽医畜局推广。

3.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源头监管,严格监控养殖场(户)用药用料情况。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饲料兽药等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处兽药饲料违法案件44起、吊销饲料兽药生产许可证52个、兽药经营许可证11个,集中销毁假劣饲料兽药10余吨,进一步规范了饲料兽药场秩序。

4.加大畜禽贩运经纪人和鲜奶收购站的监管。强化对畜禽收购贩运经纪人的监管,通过印发通知、召开现场会、开展培训和加强台账管理,将全280余名经纪人纳入常态化监管。规范收奶站管理,严格生鲜乳收购站准入条件,落实奶站凭“奶牛布病结核病监测合格证”收奶制度,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取缔违法收购站点和车辆。上半年共抽检生鲜乳样品187个,未发现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违法行为。

5.加强和改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会商、风险评估制度,落实“检打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监测工作,采取在线抽检、飞行抽检、交叉抽检、风险监测等多种方式,扩大监测覆盖面。上半年全共完成兽药、饲料、畜产品等检测6.7万批次,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实现零检出,养殖环节畜产品检测合格率为100%。

(四)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着力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1.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为消除监管工作死角和盲区,以全58处基层动监站为基本单元,整合畜牧兽医执法监管力量,划定监管网格,明确监管职责,确定监管责任人,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监管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全3300多个养殖场和2.3万个养殖户、42个收奶站、689个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50个生猪屠宰场、280个畜禽贩运经纪人等全部纳入到网格化监管,实现了网格内监管对象与网格监管员的无缝链接。

2.积极推进畜牧业安全信息平台建设。为解决监管人员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畜牧兽医工作深度融合,完成了畜牧兽医综合监管信息系统10余个子系统的开发,目前已进行试运行,将逐步实现即时上传、实时监控、警告提醒、查询查证等功能,延伸了监管触角,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

3.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多责”制度,建立了健全安全监管机制、严格事故查处等8个方面的承诺制度和形势评估、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和部门联动等长效机制。在全组织开展了畜牧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共排查规模养殖场户674家、畜禽屠宰场(点)47家、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605家、动物诊疗机构33家,下达整改通知152份,保持了全畜牧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五)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改进畜牧兽医系统工作作风。

1.加强防疫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联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改革,着力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基层防疫安全协管员队伍,目前胶州、黄岛等4个区已出台改革方案。完成了乡村兽医和执业兽医普查和登记注册工作,开展了全动物诊疗专项整治活动,注销执业兽医师6人,进一步规范从医行为。

2.强化机关和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在全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动物检疫监督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行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十严格、十严禁”,开展人人自查自纠、公开承诺,限期整改,全共自查整改问题990余个。以“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兴牧先锋”党建品牌和“兴牧惠民”机关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持续治理“庸懒散慢拖瞒”行为,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3.推行痕迹化管理。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抓好工作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全程痕迹化管理,所有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情况、有反馈、有结果,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可查证、可追溯,有力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六)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党建工作。

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制定活动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组织学习了省、领导专题党课精神,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讲了专题党课,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上来。认真查摆出“不严不实”问题38条,逐一进行整改,专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狠抓理论学习教育。制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实施意见和机关干部年度学习计划,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专题研究会、“三会一课”、专题辅导、收看录像、举办全都型现代畜牧业管理干部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突出“廉洁”建设主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及目标任务、领导责任分解方案,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加强对节假日等重要节点的检查监督,落实每月一检查、每季一报告制度。狠抓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政府招标采购、畜牧业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修订和创建了政府招标采购、国有企业管理等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有效防止了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畜牧兽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长、风险点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巨大;二是生猪保险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其他畜禽保险面窄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三是受养殖成本上升、进口畜产品冲击等因素影响,畜牧业比较效益收窄,场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奶业和肉牛产业遭受巨大冲击;四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装备手段落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区亟待向基层动监充实力量、倾斜资金装备。

下半年重点工作是:按照委、政府总体要求和年初确定的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全创建食品安全城的总体部署,切实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完成畜牧业创城工作任务;二是全力做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三是加快推进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项目建设,确保8月份全部投入运行;四是抓好畜牧业“三区”布局规划的落实;五是加快推进畜牧业安全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年内实现即时上传、实时监控、警告提醒、查询查证等功能;六是加强沟通协调,为20xx年生猪保险全覆盖及其他畜禽保险做好前期准备;七是全面完成“千场百区”建设任务;八是抓好畜牧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九是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十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十一是做好畜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乡上半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乡上半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乡20xx年上半年畜牧业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关心下,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畜牧业发展为主题,防疫为保障,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年初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全面开展工作。通过全站干部职工及全体村兽医员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创新,使全乡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的势态。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畜禽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大牲畜存栏11480头,完成任务12490头的91.9%,出栏 1163头,完成任务2441头的47.6%。
2、生猪存栏19018头,完成任务19850 头的 95.8%,出栏10051头,完成任务2头的45.7%。
3、家禽存栏40795只,完成任务41600只的98.1% ,出栏27623只,完成任务49400 只的55.9%。
4、肉类产量1020吨。
二、动物疫病防制情况
1、完成猪瘟防疫注射16317头,猪“w”苗注射16317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16317头,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
2、完成牛“w”苗注射11385头,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牛出败疫苗注射352头。
3、完成禽“d”病疫苗注射40371只,(其中鸡34085只,鸭6286只),鸡i、ⅱ系苗注射34085只,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
4、应免畜禽免疫户口册发放率、免疫档案登记率、免疫户口册持证率均达100%。
5、耳标率分别达:猪100%、牛28%。
6、狂犬病防制。半年来,我乡狂犬病防制工作主要在公路沿线和乡政府及村民委所在地开展,共完成狂犬苗注射327只。
7、活畜市场检疫及肉食品检疫。在市场上开展生猪检疫116头,禽类11273只。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我站加大对上市肉食品的检疫力度。半年来,共检疫肉食品64头,未检出病害猪肉。
三、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显著成效
1、浓缩料推广完成25吨,完成任务60吨的41.7%。
2、青贮料推广89吨,完成任务250吨的35.6%。
3、秸秆氨化料推广44吨,完成任务128吨的34.4%。
4、家畜驱虫21842头、只。
5、扶持重点15户,完成任务28户的53.6%。
6、畜牧科技培训1035人(次),完成任务1850人的55.9%。
7、猪人工授精894窝,完成任务2048窝的43.6%。
四、主要工作措施
1、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的发展,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关心,全站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得全乡上半年畜牧业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乡党委政府与县主管部门年初分别对我站下达目标责任,乡畜牧兽医站又与村兽医员签订责任书,站上职工分片负责挂钩,使之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抓示范、建样板、树典型。我站在全乡5个村民委中实行每个村民委建两个防疫示范村,使之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相邻村寨的发展。在防疫示范村中,耳标率、持证率、免疫密度均达100%,大大地提高了我乡防疫覆盖面。
4、依法治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我站积极组织学习动物防疫法和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工作中,遇到疑难及时向群众解释并依法办理,严历打击假冒劣质兽药、饲料上市坑农害农。做好动物疫情监则工作。
5、加强科技培训,是提高人民群众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助于群众转变观念,加速传统养殖向现代规模化养殖的转变,经过15期的培训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很难了解外界新的畜牧信息知识。
2、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扶持项目资金极少,畜牧业生产综合服务滞后。
3、群众科技意识低,投入少,甚至怕投入,严重制约了我乡畜牧业的发展。
4、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站上人员少,导致一些工作很难开展。
5、村级防疫和畜牧站基础设备落后,特别是冷藏设备,给每年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六、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党委政府配合,取得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物资,改变防疫工作中所需的冷藏设备,抓好防疫工作,确保我乡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和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3、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和引导群众利用科学饲养,提高其科技意识,我站更好地为群众搞好畜牧生产服务。
4、抓好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示范作用,扶持好重点户、专业户的大力发展。
5、认真组织全站干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综合技能,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不断使我乡畜牧业有新的进步和发展。

畜牧兽医上半年工作总结


畜牧兽医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按照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技术目标及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重点抓好畜牧生产

-


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畜禽的出栏和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一、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一)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畜牧业产值1.1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0.0389亿元,增长3.37%。完成年初计划3.8亿元目标的31.4%。(二)畜产品产量同比增加,市场供给充足有余上半年全县肉类总产9482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91吨,增长4.3%,完成年初计划21000吨目标的45.2%。其中猪肉7577吨、牛肉1187吨、羊肉53吨、禽肉665吨,与上年同期相比猪肉增加347吨、牛肉增加32吨、羊肉增加2吨、禽肉增加10吨,分别增长4.8%、2.8%、3.9%、1.5%;禽蛋产量154吨,同比增加3吨,增长2.0%;牛奶产量36.3吨,同比增加12.3吨,增长51.2%,完成年初计划80吨目标的45.4%。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三)畜禽存出栏稳定增长1、存栏有所增加:上半年全县生猪存栏39.0018万头,同比增长0.2%,完成年初计划49万头目标的79.6%;牛存栏18.2366万头,同比增加0.7%,完成年初计划17.85万头目标的102.2%;羊存栏1.6553万只,同比增长8.1%,完成年初计划1.68万只目标的98.5%。2、出栏快速增长:上半年出栏肉猪13.7767万头,同比增长3.8%,完成年初计划29.2万头目标的47.2%;出栏肉牛1.4824万头,同比增长2.8%,完成年初计划2.2万头目标的67.4%;出栏肉羊0.2151万只,同比增长3.9%,完成年初计划0.5万只目标的0.43%;家禽出栏83.3145万只,同比增长1.6%,完成年初计划190万只目标的43.8%。(四)畜产品市场价格情况1、生猪价格波动频繁,效益面临盈亏关口。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波动频繁,年初生猪价格上涨,春节过后肥猪、仔猪和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肉价格全面下跌,前两者下跌幅度很大,后者下跌幅度相对较小,6月生猪价格稍稍回升,但不稳定。据6月30日调查,活猪价平均8.25元/公斤,同比上升3.1%;仔猪均价14元/公斤,同比上升75%;猪肉均价14元/公斤,同比上升12%。在生猪市场价格疲软的同时,饲料价格却大幅上涨,目前玉米市场收购均价2.3元/公斤,麸皮、米糠、配合饲料等比去年同期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今年上半年猪粮比价持续走低,养猪效益低下,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一般养殖户每头猪亏损约100~200元,规模场每头猪亏损约150多元。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产量恢复性增长。在、猪价过高上涨和国家政策大力激励的形势下,我县生猪生产稳定增长,能繁母猪数量大幅增加,商品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不断大幅上涨,部分养猪户降低成本,提前出栏生猪,造成短期上市量增多。2、家禽价格基本稳定。鸡蛋出场均价在8.5元/公斤左右,同比基本持平。肉鸡均价16元/公斤左右,本地土鸡28元/公斤左右同比上升27%。3、牛羊肉价格坚挺,养殖效益基本稳定。上半年,牛、羊肉平均销价分别为32元/公斤和36元/公斤,同比价格基本稳定。目前肉牛均价12元/公斤,活羊均价为24元/公斤。上半年,畜牧业生产产品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因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下跌,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不佳。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根据今年1月6日召开的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上半年春防工作,全县全面推行了“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免疫新模式,免疫密度和质量得以提高。1、牲畜口蹄疫免疫完成739693头只,其中牛免疫注射186431头,免疫密度106.4%,抗体合格率80.9%;猪免疫注射537096头,免疫密度112.1%,抗体合格率90.9%;羊免疫注射16166只,免疫密度97.6%,抗体合格率74%。2、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注射2397281羽,免疫密度97.4%,抗体合格率73.4%;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注射471763头,免疫密度98.5%;完成猪瘟免疫注射475594头,免疫密度99.3%,抗体合格率85%。3、完成鸡新城疫免疫注射2367746羽,免疫密度96.2%,抗体合格率75.3%;禽霍乱免疫注射
186431羽,猪肺疫免疫注射16679头,仔猪副伤寒免疫注射305头,牛出败免疫注射16923头,牛气肿疽免疫注射3496头,猪链球菌病596头。4、抓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工作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监控、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上半年完成20个乡(镇),158个行政村,3160户散养户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通过调查上-


半年勐朗镇发生猪重大动物疫情,其他乡镇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完成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256份,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256份,猪、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共335头份,其中牛114头份,猪121头份,羊100头份。口蹄疫病原学监测320头份(其中牛91头份,猪189头份,羊40只),布鲁氏杆菌监测300头份,猪伪狂犬病监测100头份,猪瘟病原学监测92头份,猪瘟抗体监测100头份,牛、羊蓝舌病监测70份(其中牛40份,羊30份)。(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实效1、全面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全县开展屠宰检疫牛肉2575头,猪肉42741头,羊肉101只,检出病害肉101头,屠宰检疫开展面达100%,屠宰场屠宰动物产地检疫证明的持证率达100%。畜禽产品市场监督达100%;产地检疫牛2888头,猪42963头,羊112只,产地检疫开展面达100%;出县境检疫牛46头,猪115头,出县境猪二维码佩戴率达100%。2、加强动物及其产品市场和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的查物验证和防堵工作。执法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过往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查物验证,并对运载工具进行严格消毒,持有合格证明的才准出入检查站,无证和证件不全的实行一律堵回,发现问题时进行及时查处。1-6月上允检查站和江虎跳石检查站共查验和消毒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车辆602辆(冲卡216辆、无证返回37辆),查验动物15990头(只),其中运猪车339辆(运猪5820头),运牛车171辆(运牛1610头),运家禽车92辆(运禽8560只)。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按照《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边境、公路、县、乡、村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监督检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重点对规模养殖场实施动物疫病免疫情况以及防疫责任状和防疫档案痕迹进行监督管理。监督检查规模养殖大户18户(次),监控养禽户21户,流通环节巡查监督72次,监督检查交易动物市场13个,对冷冻畜产品经营市场巡查监督12次,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治。立案调查违法违规案件4起,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查处。依法实施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631户,签定动物防疫责任合同书651份。3、抓好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根据《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成督查组对我县18个重点兽药、饲料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整治,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违禁兽药饲料。全县有兽药经营户63户,共检查兽药经营户53户,饲料经营户123户,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车辆29辆(次),在检查过程中,查处无证经营兽药3户,收缴兽药489袋,价值4471.50元,查处经营假劣兽药7户,收缴假劣兽药638袋,价值2793.50元,并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抽检兽药22个样品,饲料10个样品,检查过程中未发现经营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兽药和添加剂的现象。同进还举办兽药、饲料培训班一期,参加培训49人。(三)认真抓好畜牧项目建设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1、能繁母猪保险全县承保能繁母猪48000头。上半年能繁母猪死亡316头,理赔105头,支付死亡赔偿10.5万元。对鼓励能繁母猪饲养,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有效降低养殖能繁母猪的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进展情况我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于11月11日批复,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普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农(计财)字〔〕327号)文件批复通知及(普农(计财)字〔〕71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于12月10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0万元,自筹30万元。上允德强猪场和糯福回民河猪场各40万元。该项目已进入工程验收及工程扫尾阶段,预计7月底可组织县级验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已上报5户,项目总投资13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投资95万元,自筹资金41万元,该项目已经通过省级评审,待批复后实施。3、肉牛基地建设项目根据普财农〔〕145号转发云财农〔〕216号文件通知精神,于12月开始实施,完成科学养殖示范户35户;牛舍改造建设700平方米;青贮窖建设1105立方米;青贮机1台;推广种草养畜1411亩,其中一年生黑麦草408亩,臂形草、皇竹草1003亩 ;推广青贮饲料10080吨、氨化饲料4100吨;犊牛培育补饲249头;养牛示范户和带动户技术培训了11期715人次。4、畜禽品种改良上半年累计全县开展猪品种改良26167胎(次),其中猪人工授精12696胎(次),完成年度计划的51%。开展牛冻精改良配种835头(黄牛600头、水牛219头、奶牛16头),上半年累计产犊631头,其中冻改黄牛168头、水牛62头、奶牛17头,杂交牛393头,半年来共调供液氮720升。5、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养殖业项目建设,涉及6个乡镇的6个村民委员会村,938户退耕农户,其中:牛厩棚厩建设610户,猪厩棚厩建设328户,棚厩建设总面积27400m2,青贮窖建设800m3,饲料地建设410亩。项目总投资324.042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补助投资288.6万元,农户自筹35.442万元。截至6月20日止,已完成棚厩建设27400m2;完成青贮窖建设800m3;完成饲料地建设410亩;完成项目总投资324.042万元,其中完成国家补助投资288.6万元,农户自筹35.442万元;完成各种项目培训工作6期人次。目前正抓紧落实项目建设竣工资料整理与投资收尾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养殖业项目建设,涉及全县5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的567户示范户,其中养牛户建设315户,养猪户建设252户。项目建设内容有棚厩建设12600平方米、青贮窖建设930立方米和饲料地建设195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211.06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72.44万元,农户自筹38.62万元。目前已完成棚厩建设415㎡,完成投资3.29万元(农户自筹部分),其余的棚厩、青贮窖、饲料地正在组织材料建设中。(四)组织编报项目,加大项目申报力度根据项目投资导向,上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5户,项目总投资136万元,已通过省级评审,其中申请中央补助投资95万元,自筹资金41万元;商品肉牛基地建设续建项目申请项目投资20万元;肉牛冻精改良建设项目10万元;县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肉牛产业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项目总投资895.0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400万元,整合资金495.05万元。(五)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主线,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狠抓党建工作和综合管理,努力提升全局公共服务水平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狠抓党建综合管理。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局党组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在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局党组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管理,与局属各股室负责人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在全局广泛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勤政廉政;局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政务公开,依法、民主、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议,确保了各项党建综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2、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把行政能力建设贯穿于全局工作,局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单位和每名干部职工岗位责任具体,各项工作都分解落实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机关管理制度;组织干部职工联系畜牧科技示范户,有针对性地解决养殖场(户)在畜牧生产发展、动物防疫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存在问题(一)生猪产品市场长期走低,畜牧业生产效益不高,对绝大部分养殖户,尤其是规模养猪户的生产发展有一定影响。(二)部分养殖场(户)引种不规范,不愿主动申报动物防疫、检疫,外疫入侵和疫病传播的隐患依然存在。(三)龙头加工企业少且实力和品牌效应不强,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畜牧业生产与加工、经销联系不紧密,养殖企业往往只能控制生产环节,获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而营销环节则依赖于经销商,出售的畜产品价格往往受经销商的控制,经营环节与生产环节利润不成比例。四、下半年工作安排(一)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国家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养殖场(户)稳定能繁母畜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应对生猪市场价格低位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畜牧产业增产增收和全县畜牧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二)早准备早安排,认真组织秋季集中动物免疫,及时实施补防补免,确保常年动物防疫密度和质量达标。同时,加强重大动物疫情日常防控,扎实搞好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规范处置各类疫情,确保实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的防控目标。(三)集中精力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强化养殖生产投入品监管,把好源头关,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认真组织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搞好党建、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全局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五)进一步转变政风行风,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工作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六)加强全县畜牧兽医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实施好全县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乡村兽医登记、管理、发证工作。

工作总结之家的半年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畜牧师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畜牧师半年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