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交流学习总结1000字

外出交流学习总结1000字。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外出交流学习总结10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从她的报告中我得她毕业于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后就从教于市级重点中学。和她相比差距太远了,年纪轻轻的可以为那么多人作报告。也许能相提的就是我们都是历史老师都是班主任。从她报告的内容来看很少有太多的新意和创新,可是听起来很朴实很实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于9点多结束,与会者共同的感受就是意犹未尽。接下来是阜阳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历史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九年级的复习课,课堂很平淡仍然是那种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复习内容的跨度很大,囊括了1640-----1917近三百年的历史。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很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这对学生未来高中学习和发展很有好处。在报告结束时我又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在学校宣传栏里贴着阜阳一中给他们送的喜报,内容大概是XX届高一年级前100名学生有48名曾经就读于实验中学。我想也许这稍带应试教育痕迹的喜报就是实验中学人能够自信而骄傲的的资本。迈出实验中学的大门时我心情很沉重,而立之年的她们可以自信地走南闯北的作报告,而自己而立之年已过却还是一事无成,不禁倍感惭愧。

26日下午我们历史学科组的几位同志又来到太和三中,听了两节公开课。听着我们记着思考着。两节课都是多媒体为载体的课堂,自始至终老师没写一个字,从形式上看两节课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被动的接受和回答相关的问题,很少去思考很少去质疑,偶尔留下的思考讨论时间总是那样的短暂,给人一种是在表演的感觉。可能他们认为一节完美的公开课必须拥有这样的环节。但无论怎样说他们的课堂还是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例如他们老师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和态度,当我们还幻想着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一辈子时,他们已经能娴熟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当我们还用人过四十不学艺的老思想为挡箭牌而排斥现代文明时,他们却如饥似渴地允吸着周围一切的文明成果。上公开课的老师从外表看应该都在四十岁以上,可是他们对待课堂的认真程度丝毫没有减少,总是给人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感觉。

从听的这几节课来看,他们各有自己的风格,没有只有更好。三位教师其中有两位女的,男教师年龄大,他在课堂上发挥了稳重的优势,回避了轻浮,而两位女教师在课堂上却尽情地发挥了女性天生的温柔与细腻的优势。他们都做到了扬长避短。我想正是由于他们年龄,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才使教育形式这样丰富多彩,才使这三节课各有特色,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待这些我想我能做的只有“尊重和包容”。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外出学习总结1000字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班主任节外出交流总结


上周,我校组织了全校班主任外出参观交流。本次交流我获益匪浅,见识了其他优秀学校的风采,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有很多以前不懂不会的地方都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就本次交流学习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是对学校和班级的建设上。在参观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时,该校的学校和教室布置令我耳目一新。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中国风特色的绘画、古诗作品,教学楼走廊之中遍布儒雅的装饰设计,一条条《论语》中的名句不时出现在眼前,处处显示出一种中国古典的儒雅之气。而在他们的教室中,也处处弥漫着古典的简约风格。布置简洁大方、错落有致,经典的名人名言和古文名句不时出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中,虽然说不上多少花哨和漂亮,但却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恬淡舒适之感。我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必定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更快地培养出一种学习的气氛。正如宁波市江北区广厦小学的办学理念中说的:以礼、孝、信、义的儒雅为主题,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优发展。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不就是为了学生的最优发展吗?

在社团建设方面,几个学校的经验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尤以广厦小学的社团建设给我的感触最深。在该校,社团数目多达22个,其中包括了刺绣、剪纸、书画、舞蹈、棋艺等等等等各行各业的不同项目。而且每个社团都配备了专业的活动教室和指导老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娱乐,也给他们培养兴趣爱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比如该校的文化长廊建设,将中华传统游戏引入校园和课堂,并组织各种诵读活动,更是极好地培养了学生对勤、诚、礼、孝的中华古典文化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在本次交流中,我学的最多的是在小班化教育方面。本来,小班化教育、小班化课堂的概念在我的认识中一直都很模糊,弄不清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小班化特色。通过这次的交流,使我对小班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逍林镇镇东小学的“用心小班百分百,关注发展每一个”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该校将小班化理念具体地诠释为四个百分百,分别是:师生互动百分百、课堂激励百分百、作业面批百分百、展示自己百分百。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为不同层次学生发言提供保证来刺激班级师生的互动,不让后进生坐冷板凳,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而在学生获得成绩或者答对问题时,一个适当的鼓励,往往能起到激发一个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也许这个鼓励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或者是一句有针对性的表扬的话,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学生的作业方面,更是重要了,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基本上要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改、学校作业教室改、当天作业不过夜的要求。如此,我们班级的小班化教育理念才算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其实,本次交流对我冲击最大的是逍林镇镇东小学的那一堂语文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那堂语文课中,任课教师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以及那贴切细腻的教学风格,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个个的提问将全文衔接起来,各个过渡环节衔接得恰到好处,毫不生硬。并不时运用对比,将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教师还不止一次用到了连环提问的方法,变换句式和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造句,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感情的体会。在这堂公开课中,已经极好地实现了小班化课堂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总之,本次交流学习,我获益匪浅。其他学校和优秀教师的经验与事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当然,通过这次交流,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教育的队伍中更加优秀。

XX-12-17

小学语文、数学外出学习汇报研讨交流会活动总结


近日,我镇安排参加“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十名教师进行学习汇报交流,及时把教育专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每位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月4日上午,我镇语文教师在中心小学举行学习交流活动,参加淮安学习的五名骨干教师以还原专家的课堂教学、听课研讨、教学报告等形式请进了先进教育经验。季友志老师执教了《数星星的孩子》,全镇一二三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听评。王超老师执教了《桂林山水》,全镇四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听评。五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举办了精彩的讲座,全体语文教师收获多多。

6月4日下午,全镇数学教师在中心小学进行学习交流活动。首先听评研讨了王文龙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周德花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两位教师很好的把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理念请回来,和全体教师一起分享。高报、臧守金、周德花和王文龙四位教师的讲座,思想前沿,理念先进,让广大教师享受了精神大餐。

王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模仿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教学,能把华老师的课堂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在课堂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期待学生问题的生成。让学生在玩中慢慢的进入思考数学的境界,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王老师用了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年级的内容,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些不流畅。但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让我们收获很多。

周老师作为年轻的教师,能在工作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执教了《用字母表示数》结合了专家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大家很好的分享她的教学艺术。

四位教师的讲座,非常的朴实,观点鲜明,理论超前,让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周老师的《走进名师,聆听“现代与经典”》,把在淮安学习的感受最深的名师的课堂教学瞬间,形成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教师,让教师眼界大开。高老师《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能结合我镇的高效课堂,结合对名师的学习重新认识,让广大教师获益不少。臧老师《我的“高效课堂”随想---淮安学习有感》,提出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独到见解,可谓观点鲜明,论据有力。王老师《师者若水》,从课堂设计的追求,到课堂出现问题的分析,论据有力,解决了困惑教师的疑难问题。传达了华应龙老师的《师者若水》的讲座精神,让教师耳目一新。

最后,教研室的糜主任进行了活动总结,总结高屋建瓴。即对讲座进行了提升,又对教师提出了学习思考的要求。确实是本次活动效果好,让教师满意,让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把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请回来,让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一起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