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民情日记 共50份
村干部民情日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村干部民情日记、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村干部民情日记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文档处理是我们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良好工具,优秀范文可以协助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模仿的是范文的整体框架,你之前有写过范文吗?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您整理的“村干部民情日记”或许能够为您提供新的想法。
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人物档案:
胡雍辉,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79年9月,1999年毕业于毕节地区师范学校,1999~2003年在威宁县兔街、中水中学任教,2006年毕业于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专业,2009年在威宁县白马中学任教,2010年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班法学专业在职学习,2011年调威宁县教育局校安办工作,2012年调威宁日报社工作,2013年调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野鸡河村当驻村干部。
1.真帮实驻受欢迎
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广大农村,由省、市、县1000余名干部组成202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威宁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面启动后,驻村干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铺筑群众致富路,在威宁这片发展的土地上谱写着同步小康“中国梦”的华彩乐章,深受群众好评。
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野鸡河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胡雍辉为村民奔走办实事的先进事例沿着弯弯流淌的野鸡河,迅速在全县上下传为佳话,传为美谈。一时间“胡雍辉”这个名字在威宁,成了优秀驻村干部的代名词。胡雍辉本人,成了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群众心中的“活雷锋”,被该县社会各界所深深赞誉。
2. 威宁县“活雷锋”
3月27日,威宁的天空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观风海镇野鸡河村梁山组残疾村民张宗成的心情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快乐无比,威宁报社下派驻村干部胡雍辉不但为他送去了代他办理好的一级残疾证,还为他背去了“爱心轮椅”。
今年42岁的张宗成两条腿都是残废,无法行走,只能靠手慢慢移动,家里有一个年近80岁的老父亲和一个70多岁有一只手残废的老母亲,他们还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张宗成。张宗成多年来一直想办理一个残疾证,但无法外出,办证的事只能是想,无法实现。驻村干部胡雍辉挨家挨户走访野鸡河村,知道张宗成家的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县残联为张宗成办理一级残疾证。
残疾证办好后,胡雍辉内心矛盾交加,这只能是满足了张宗成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怎样才
查看更多>>想要学习“村干部民情日记”的相关知识吗让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带您了解一下,如果你正在寻求解决方案请不妨参考以下内容。文档处理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在现代社会人们纷纷认识到范文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范文构思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兰春、兰春.....,在家吗,我是绍江啊”,“在家,原来是绍江来了,多年不见了,都长胖了”,“现在你的养牛场好吧,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吗”,“谢谢你了,现在我的养牛场可以得很”。这天,我趁周末空闲时间,来到了珠藏镇高龙村兰家寨组村民兰春的养牛场,想看看他的养殖发展情况。其实早在2014年6月份我就去过他家了,那次是因为我的“娘家”水务局是高龙村的包保单位,要给这里的村民解决用水难题,我作为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高龙村新建了100方集水池和60方高位水池,安装了一台潜水泵和加压泵,为兰家寨村民组解决了用水难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村里的养殖户兰春。时隔两年过去了,当我再次走进兰春养殖场的时候,他的养殖场规模已扩大了1倍,他不仅利用自来水自己酿酒卖,还用酿酒剩下的酒糟喂牛,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兰春告诉我,目前养牛场共养殖了12头牛,每头牛平均能卖到12000左右,再加上卖酒,一年能有15万的收入,现在自己盖上了两层的小洋楼,过上了小康生活。
“以前不要说喂牲口,就是人的生活用水都是肩挑背扛,很难。就是因为你们为我们解决了用水问题,才有了我今天的样子”,兰春一边给肥壮的牛喂草,一边高兴的和我拉着家常。
今天去了他家我虽然没有帮上什么忙,解决什么难题,但是我打心里高兴,因为群众如果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其实充分表明他们的难题已经解决了,经济已经改善了,已经逐步迈向了小康。
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2今天是6月11日,天气晴。
一大清早,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和村警早早的来到了二小队村民托合提麦提达依木家里。他的家里一共有七口人,两个患病的老人,儿子因犯法被判刑,还有三个不满16岁的孙子,的劳动力儿媳妇布合力其木也因交通事故导致肩膀骨折。我们一行到达老人家的麦子地时,联户长已经张罗了附近的邻居在帮忙割麦子,微型收割机的声音“嗡嗡嗡”不断响起,夏收夏种正如火如荼进行。
工作队成员张勇翔这已经是第三天帮助农民收割麦子了,到了地里,他熟悉的背起了机器,开始劳动。天气很热,他一会儿在核桃树下弓着背收割
查看更多>>今天风和日丽,车窗外几树盛开的桃花从眼帘掠过,偶尔传来几声使牛拉犁的吆喝,感觉淳朴的乡村人勤春更早。
昨晚接到建军村支书电话,邀请我和管区的干部参加村里上午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我把车停在龙潭村,走路到建军村去,曾经列入娄底市“最美乡村”评选的龙潭村,那坝那水那桥,在暖春的阳光下色彩格外靓丽,我却无心欣赏。
今年被镇党委安排挂点田坪管区,管区又安排我驻点建军村。在我当村支书时的记忆里,建军村民风彪悍,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村情相当复杂,那时候很多干部谈“村”色变。前年换届选举,村委会班子至今都没有选出来,党支部在开展工作。听说村里今年要修公路,矛盾重重,管区特意安排我和另外一个支书出身的管区干部去驻点这样的村子,服从之余,心情总有些不顺。
从龙潭村公路末端,沿着田间小道来到建军村才九点多。建军村居民集中,几乎就是一个大院落,从院子中走过,好多村民就知道我们的到来是为了矛盾重重的公路问题。到支书家落座喝了杯开水,初步了解今天会议的议程后,我要求大家去村部,到那里去等参会人员。
说实话,村里开会争论吵闹不欢而散的事情非常多,我对今天的会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能否顺利进行,心中没底,毕竟这是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麻烦村”。与会人员陆陆续续到来,我都主动招呼,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会议的和谐气氛。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康厚普握着我的手,问候语让我震惊:“小康,你敢来建军说明你胆子不小,吃得半升生米进,建军就靠你们多关照啊……”
闲谈了约半小时,人员来了24人,基本到齐,会议在支书的主持下开始了。支书过于直爽,开场白做了与会人员的介绍后,把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事情以结论的口气表达出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感。我和老支书做了及时的解围,解释了一个女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的难处,总算缓和了一些不满情绪。接着大家开始围绕修公路事宜就如何统一思想、矛盾处理,资金来源等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尤为热烈。我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主动提出为村里做会议记录。等与会人员一轮发言完毕,我抓住机会装了一圈烟,做了发言,梳理成四点意见,进行了举手表决。一是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修通建军至龙潭的公路;二是本村公路占地矛盾由各组组长牵头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修通公路后再协商解决;三是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移民扶持资金、合法拍卖集体林木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来解决公路修建的资金问题;四是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