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XX)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本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计划,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三、活动成效
(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
(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
(三)通过服务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2014年就业援助活动情况总结范文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XX)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本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计划,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就业援助”是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党和政府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就业服务机构为主的有关部门的具体帮助,实现再就业。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一

岁末年初之际,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尽早实现就业,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文件要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决定于20XX年12月10日起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此项活动。街道劳动保障所紧紧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的主题,通过精心组织策划,确定援助重点,以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就业援助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街道劳动保障所高度重视组织全所人员及社区专干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在思想上形成合力,确保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基层,强化宣传

为了确保援助月活动取得实效,街道劳动保障所充分依托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深入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认定条件和本次援助活动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和地方就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共组织了5次社区专场招聘会,摸清辖区内尚未就业困难人员8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咨询369人次,为全面实施各项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丰富内容,完善服务

(一)帮扶到人。对认定的帮扶援助对象,尤其是家庭贫困的为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进行家访,提供适合于他们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让其了解本次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开展时间,讲清讲明讲透政策内容,详细告知政策享受具体操作流程,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享受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

(二)岗位到手。按照区统一部署,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为用工单位提供用工推荐和岗位适配服务。

(三)政策到位。通过援助月活动,逐一落实每一户、每一位应该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人员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帮助其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四)服务到家。通过帮扶联系卡、一对一贴身服务、与援助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等形式的精细化服务,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温暖、送信心。把就业援助活动的内容和服务直接送到就业困难人员家中。通过走访慰问、登门服务、重点帮扶、援助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对就业特困人员送温暖走访慰问。

四、建立制度,确保长效

在建立帮扶责任制度方面,一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平台,开展服务进门、一对一帮扶、送岗位上门、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援助行动,将每一位援助对象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基层;二是指定熟悉政策业务、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受就业援助咨询工作。

在建立援助长效机制方面,加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确保国家、省、市、区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在街道服务大厅设立专门政策咨询窗口,为失业人员长年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动员辖区各方力量,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二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20XX)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计划,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三、活动成效

(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

(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

(三)通过服务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

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三

根据《关于做好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劳社部函〔XX〕250号)精神,##省在元旦、春节期间认真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以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为重点,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载体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服务到位,成效明显。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浙江劳动保障厅领导高度重视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专题作了研究部署。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项活动职能处室和联系人。二是大力组织和开展“二法一规定”的学习和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信息栏等各种媒体,采用专版、专题宣传、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三是对全省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作了部署安排,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浙劳社就[XX]10号),要求各地围绕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宣传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成效。

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各地把今年的就业援助活动,与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紧密结合,与当地“两节”期间送温暖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家庭,集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7.75万份,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1.8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1.83份,2.5万人接受了就业援助,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使13.22万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2.3亿,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落实政策

根据浙江省实际,总结往年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的经验,今年全省的就业援助活动,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及其他需帮助就业的困难人员列为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了对这三类就业困难人员“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的“四送”援助活动。如**市开展了以“强化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为目标的援助活动,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使每一位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都能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1.04亿,有4.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扶持,享受政策的企业达1.42万家。杭州市为减轻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压力,解决其就业不稳定问题,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简化各类补贴申报手续。援助月期间,其有15265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达2861.9万元。舟山市对历年来建立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进行核实和完善,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使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动月期间落实社保补贴1461人。

三、分类扶持,注重实效

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今年援助月期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对生活困难家庭送温暖活动,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一是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如省劳动保障厅和杭州市联合举办了大型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组织340家单位进场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9183个,应聘15119人,达成意向3931人,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湖州市一方面抓好市内5场人力资源交流大会,665家规模以上企业,共提供28870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帮助部分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组织14家企业带着767个岗位赴外省参加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温州市也举办了专场人才交流大会,65家单位进场招聘,907人前来求职应聘,达成就业意向534人。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援助月期间,杭州市组织各区、县(市)开展以“技能培训进村社”、本地农民技能培训班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进并举。

援助月期间,共组织1348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落实1865人的培训补贴。嘉兴市在对困难人员进行了“五清”(失业原因清,家庭状况清,思想动态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愿望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向有创业能力援助对象,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一条龙”服务,保证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愿望,分别开设了缝纫工、保洁、保安、计算机操作员、家政、厨师、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20多个培训项目,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据统计,援助月期间,全省共组织8065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落实培训补贴9003万元。三是开发就业岗位,强化援助机制。各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前一阶段开发“三保”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和“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岗位,就近就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市结合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活动,为解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问题,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嘉兴市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努力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新开发公益岗位安置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及时兑现社保补贴。舟山市通过分发调查表、深入企业等形式了解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着重挖掘企业中适合“4050”人员的岗位。据统计,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帮助2443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9202人,援助零就业家庭184户,帮助其中209人实现就业。

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并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不仅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良好氛围,也为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篇一: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篇一: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范文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2011)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计划,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

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三、活动成效

(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

(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

(三)通过服务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

篇二:湖北省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0]339号)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函[20010]687号)文件精神,湖北省于1月5日组织开展了以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为重点,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期间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运作,与残联等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强化就业援助政策、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成效明显。

一、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

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7342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32995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8552人;组织专场招聘会349次,帮助2109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093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34163人;认定零就业家庭522户,帮助501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597人。对于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仍没有就业的困难人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并作为今后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帮扶对象。

二、主要做法

(一)以就业援助工作精细化、长效化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湖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共同研究制定就业援助月活动方案,完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并全面组织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鄂州市成立以市委常委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专班,布置安排各项工作;武汉市、荆州市等地人社部门联合市残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措施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宜昌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将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二)以援助月活动为契机,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湖北省各地为组织动员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参与就业援助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就业援助专题报导,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优势,贴近群众,广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援助活动,使援助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宜昌市、鄂州市将招聘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举办单位、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个数、主要工种、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当地主要报刊和电视台公开发布;荆州市在当地电视台成立专题栏目,解读就业政策,现场答疑支招;恩施州依托建立的三级联动网络,通过各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将收集到的岗位信息发放到广大农户手中;咸宁市组织各级职业介绍机构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进行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传,并在街道和社区张贴招聘岗位和培训信息;通过上述举措,使就业援助对像及时了解和掌握就业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帮助其选岗应聘,促进就业。

(三)以入户调查为基础,摸清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援助月活动期间,各地紧密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开展入户调查,摸清各类劳动者底数和就业动态,不断更新基础电子台帐数据;并在日常建立的就业信息库中重点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个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武汉、宜昌、黄石、襄阳、孝感、潜江等地对基础台帐实行分类管理,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做到就业困难人员底数清、家庭状况清、下岗失业原因清、技能特长清、培训愿望向清、择业意向清等六清, 并随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失业变动情况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四)以四送活动为主题,多措并举,大力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各地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活动主题,通过收集一批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岗位信息;向街道社区下达收集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对援助对象提供职业咨询和创业指导;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对特别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失业人员提供岗位适配服务,推荐就业等方式,人本服务,使得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得到了有效安置,真正做到了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 宜昌市、十堰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对多次帮扶后仍未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荆州市针对援助对象不同需求和特点,进家入户上门送岗位、送政策;黄冈市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手段,稳定困难人员就业。

(五)以针对性帮扶为推手,重点扶持,努力完善就业援助保障机制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专门就业服务窗口,公布咨询电话号码,指定专人,突出重点,分类帮扶,对就业援助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一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或推荐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援助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实现创业;三是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四是针对援助对象类别,积极收集适合的岗位信息和组织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和妇女等专场招聘会,帮助实现就业;五是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帮助援助对象实现稳定就业。

三、下一步打算

就业援助月活动不仅在全省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良好氛围,也为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湖北省将已此次活动为开端,按照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和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的要求,切实完善人力资源动态摸查机制,健全援助长效机制;对就业援助对象实施跟踪服务,定期了解其就业状况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对一时未实现就业的特别困难援助对象,要求各地专门建档造册,并分析原因,列为今年重点帮扶对象,为其量身定制就业援助计划,确定专门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在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方面,湖北省将加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工作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就业扶持政策的社会绩效。

篇三: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按照2012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的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我部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1]33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11年12月下旬到2012年1月中旬组织开展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查援助对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方案,强化服务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一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62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1.7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其中认定7.5万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帮助36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4.2万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59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2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1.8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3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动中普遍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常规项目,并以推动就业援助制度化、长效化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实名登记、精细援助、跟踪帮扶、优化服务等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建设。

(一)实现实名登记,加强动态化管理。

随着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证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部分地区对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纳入实名制、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如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通过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登记认定,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就业信息监测系统,实行实名制管理和援助。

(二)提供精细援助,提高就业成功率。

各地在实施就业援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帮扶和重点援助,充分考虑援助对象的不同困难,进行精细化服务,提高了援助对象的就业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对收集的岗位信息先行甄选,将与援助对象情况匹配度高的岗位直接送到援助对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业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类援助制度,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实现创业;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

篇二:2017街道就业援助月总结

2017年AAA街道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根据AA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A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7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安排和要求,为稳定就业局势,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工作,AAA街道通过调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宣传到位

“再就业援助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街道高度重视, 组织保障站工作人员及各社区负责人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在思想上形成合力,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明确目标任务和各自职责分工,确定工作重点,周密部署活动安排。在街道、社区和各小区公示栏张贴活动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结合实际,采取送培训、送观念、送岗位、送政策等形式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就业援助活动顺利开展。

二、活动主要做法及成果

2011年1月6日上午,AAA街道组织各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共计25名失业人员在AAA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AAA区2017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暨专场招聘会”活动。在招聘会现场,参加招聘会的人员积极到各用工单位咨询,并认真填写了招聘简历,数十家招聘会单位,招聘职位多、年龄跨度大、适合各

种层次的就业困难人员,更有数个残疾人招聘会单位为残疾就业人员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让前来参加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员对找到合适的工作充满信心。

三、 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明显

1、开展入户家访。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开展入户家访活动,分发有关惠民政策的宣传材料,做到慰问一户送一户。切实掌握每一位就业困难对象目前的就业失业情况,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基础台账,达到就业援助对象更明确、就业援助需求更清楚、就业援助措施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援助服务。

2、落实扶持政策。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再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宣传到每一位被援助的对象,内容包括失业证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办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办理办法等。使每一位被援助对象了解适合自己的就业优惠政策和办理途径。也对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AAA街道及社区积极与辖区社会单位联系收集用工信息,并整街共享,使得在各社区举行的就业援助月宣传活动、就业援助招聘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次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援助月活动中,社区举办了20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共计147家用工单位参加招聘会,为失业人员提供岗位120余个,岗位涉及管

理、家政、保安、服务员、保险业务员、搬运工、库管等,这些岗位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年龄要求相对宽松,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们对自己觉得较合适的岗位填写了求职意向登记表,社区工作人员也积极为他们搭桥,帮助寻找合适的工作。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还为援助对象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报名、创业培训报名、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咨询,并发放各种优惠政策宣传资料200余份。热心为前来咨询的居民解答问题,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让他们了解就业情况。

“2017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不少就业困难人员都找到了生活的支撑点,对未来的生活又多了一分坚定,这也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又一次肯定。活动结束后,我街认真检查了工作完成情况,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继续开展此类援助活动,让就业困难人员进一步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篇三:2014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2014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根据《关于做好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劳社部函〔XX〕250号)精神,##省在元旦、春节期间认真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以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为重点,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载体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服务到位,成效明显。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浙江劳动保障厅领导高度重视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专题作了研究部署。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项活动职能处室和联系人。二是大力组织和开展“二法一规定”的学习和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信息栏等各种媒体,采用专版、专题宣传、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三是对全省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作了部署安排,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浙劳社就[XX]10号),要求各地围绕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宣传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成效。

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各地把今年的就业援助活动,与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紧密结合,与当地“两节”期间送温暖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家庭,集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7.75万份,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 1.8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1.83份,2.5万人接受了就业援助,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使13.22万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2.3亿,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突出重点,落实政策

根据浙江省实际,总结往年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的经验,今年全省的就业援助活动,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及其他需帮助就业的困难人员列为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了对这三类就业困难人员“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的“四送”援助活动。如宁波市开展了以“强化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为目标的援助活动,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使每一位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都能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1.04亿,有4.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扶持,享受政策的企业达1.42万家。杭州市为减轻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压力,解决其就业不稳定问题,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简化各类补贴申报手续。援助月期间,其有15265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达2861.9万元。舟山市对历年来建立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进行核实和完善,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使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动月期间落实社保补贴1461人。

三、 分类扶持,注重实效

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今年援助月期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对生活困难家庭送温暖活动,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一是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如省劳动保障厅和杭州市联合举办了大型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组织340家单位进场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9183个,应聘15119人,达成意向3931人,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湖州市一方面抓好市内5场人力资源交流大会,665家规模以上企业,共提供28870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帮助部分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组织14家企业带着767个岗位赴外省参加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温州市也举办了专场人才交流大会,65家单位进场招聘,907人前来求职应聘,达成就业意向534人。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援助月期间,杭州市组织各区、县(市)开展以“技能培训进村社”、本地农民技能培训班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进并举。援助月期间,共组织1348名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落实1865人的培训补贴。嘉兴市在对困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