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一年的时光已经悄然流逝了,旧的一年即将走完。我们需要将年终工作总结纳入我们的议事日程了。年终工作总结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提高自己。如何突出重点来写的年终工作工作总结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文艺创作繁荣、社会文化活跃、文化项目突破、作风建设高效等重点工作,自加压力,务实创新,稳中求进,全系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改革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细化方案,把握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确保了各项改革平稳、有序、快速推进,基本完成了“三局合一”、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剧团的转企改制等各项改革内容,确保了整体工作在改革中平稳运行。

二、创先争优提升水平

6月18日县文广新系统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标志着县文广新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各项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一是及时成立了以局长王从效为组长的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文化系统活动方案,围绕县创先争优活动主题,设计了“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建和谐队伍、促文化发展”这个活动主题。三是联系实际、做到七个结合。即与加强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与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与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与加强开发与利用、与加快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相结合。在纪念建党89周年之际,县文广新系统结合实际,纷纷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文广新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内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文化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县政府实施28项民生工程的要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干部为成员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实施管理办法,将任务层层分解,真正做到环环紧扣、步步推进,民生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一是认真抓好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从20xx年初开始,我县先后在尤集、灵城镇、娄庄3个乡镇开工建设综合文化站。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我局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保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落实到位。做到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检查、一通报,及时全面掌握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目前,三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已完工,配套设备已到位,圆满完成了省文化厅年初所定目标。二是完成了63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为每个书屋配备图书1361种,1650余册,报刊33种和书橱、阅览桌椅,并统一标识牌,制度上墙,为村级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0xx年元旦举办书画笔会,组织全县老中青书法爱好者欢聚一堂,以书会友,达到提高、促进我县书画创作水平的目的,是弘扬、传承书画艺术的有益宣传;6月1日举办全县“未来之星”少儿美术大赛,为活跃全县儿童节日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7月5日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丰富儿童假期生活,7月18日选送少儿节目赴合肥比赛,取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10月25日----11月4日组织、带领我县农民青年、职工、幼儿、老年各类节目参加宿州市第五届艺术节暨第四届群众文化活动月;10月28日在县委小礼堂举办灵壁石文化节灵璧县戏剧曲艺调演。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服务大局,公益文化活动硕果累累。20xx年县剧团先后吸取企业优势组织开展“祥和千万家——20xx年度文化进社区”、“我与灵璧共奋进——情系农民工系列巡演活动”、“欢乐送基层”等公益文化活动,为丰富我县城乡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且多次出色的完成了政府部门、主管部门交办的大型节庆的活动。成功的举办了“打工状元颁奖晚会”、“政府春节团拜会”“三八妇女节庆祝大会”“西茜—戴伦和灵璧磬石乐团大型演唱会”“城市因你而美丽”——庆祝第十三个环卫工人节专题文艺晚会,“湖南卫视成就音乐梦想灵璧赛区选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公益活动,为推动我县文化全面发展,培育新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自主创新,磬石乐器新品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民乐史的空白

20xx年在省市县领导的高度关注下,我局牵头开始对磬石乐器进行研发,现有八种用灵璧石制作的乐器研制成功,其中两项获国家专利授权,其余几项正在申报中。在第四届中国灵璧石国际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中,用磬石乐器作为主奏的磬石乐舞《踏歌》,震撼全场,向世人展示了灵璧石的“天籁之音”奇石节组建的磬石乐团服务于宿州,灵璧,渔沟各石展会场,受到国家及省市领导高度赞誉,为宣传灵璧做出积极贡献。

六、市场监管规范有序

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元旦春节、“两会”期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节

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第2页

日文化氛围。

一是完善行政审批程序。严把审批手续关,提高审批门槛。今年3-5月份,年审换证期间对全县网吧、娱乐场所、音像店等130多家经营户进行了一一实地勘察,尤其是对于审批的消防意见书的整改情况进行了严格验收,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消除了隐患,做到合格一家发证一家,对新设立的娱乐场所注重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对规模小、管理混乱、卫生条件差、经常违规的娱乐场所予以淘汰和取缔。对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网吧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办理。规范了审批程序,圆满完成了年审、换证任务。并且与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和网吧经营业主每年签订《安全经营责任状》,定期对歌舞厅、游戏厅、网吧、印刷出版物等经营业主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文化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根据我县不同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文化市场违规举报电话是:12318、6022140、6028007;一经接到违规举报电话,县城的在20分钟、乡镇在2小时内到达进行处理。同时对于举报人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截至目前为止:我单位共接到77起举报电话,并一一得到了处理。要求娱乐场所、网吧在显眼位置悬挂“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和营业时间的警示牌(游戏厅另有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聘请了各单位退休的老同志,一中、灵中、三中部分老师、年级组长等负责人为文化市场的义务监督员。

三是抓好日常业务工作。重点加强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对于网吧、娱乐场所这一文化市场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三条具体措施:1.加大检查力度和频率,杜绝了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行为。2.强化科学监督手段,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全县每个网吧的经营情况尽在掌握之中。3.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合执法。自年初以来我局先后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进行网吧专项治理。为确保社会治安稳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由县文广新局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我县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城市居民楼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网吧、音像店、图书出租店进行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整治8次,查处黑游戏厅16家,共收缴违规电路板125块,赌博机39台;检查网吧500余(家)次,零点行动突击检查网吧16次,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23家,没收计算机主机10台,电脑15台,受到行政处罚的网吧32家,查处“黑网吧”1家,并收缴12台计算机。进一步加强印刷业监管,全面完成印刷复制业、出版物经营单位、报刊和内部资料出版单位年检工作。对我县的10余家印刷企业、20余家打字复印社和30余家书店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对存在有违规行为的单位给予停业整顿,对整改不合的单位,将不予年审换证。在整顿验收过程中,以日常检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强化监督管理,实现了新闻出版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

四是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新闻出版物市场环境。根据20xx年“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分析新形势,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把握新问题,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为确保全县出版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和稳定发展,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100多人次,车辆40余台次,对全县的印刷企业、打字复印、书刊零售等出版物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取缔了5家违规摊点,收缴盗版光盘5000余张、非法出版物5000余册,并进行了集中销毁,有力的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七、文化遗产有效保护

一是文物基础管理得到加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还在进一步完善中。4月25日通过了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验收组的验收,我县的普查工作受到了省验收组的高度评价。我们的普查小组被评为“市先进集体”,陈华同志被评为“省、市文物普查先进个人”。全县野外实地调查覆盖率100﹪,实地调查并已输入数据形成电子文本的不可移动文物28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222处复查文物56处。按照要求认真详细整理、制作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灵璧县文物普查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完成娄庄镇大山村大山墓群的一期发掘工作。出土陶器、铜器、玉等文物。

二是积极开展非遗保护,继续开展“非遗”田野调查。通过走访调查、文字记录、录音、录像,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非遗”项目挖掘、恢复,撰写多篇“非遗”田野调查报告,认真建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录入成电子文档,录入大量“非遗”项目的图片、光碟等,逐步完善我县“非遗”保护体系。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局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制作一系列非遗申报光碟,今年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市级8个,县级298个(所有项目都在县级基础上申报)。“灵璧磬石雕”“垓下民间传说”“灵璧波林喇叭”3项获批省级保护名录。20xx年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14人,市级18人,并制作好文本申报光碟、照片、录入电子文档。

八、项目建设整体推进

在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把灵璧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投入5000多万开工建设了虞姬文化园一期工程,10月底基本完成古建土建工程,二期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钟馗文化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和招商引资,计划近期开工。

九、作风建设高效运转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强化窗口服务功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公布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行政审批快捷高效,努力为市场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调研,制定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把坚持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作为对干部群众的根本要求,尤其作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重点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政准则》学习贯彻落实,举办领导干部廉政知识测试,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创建、信息等工作,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耐心细致做好信访、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保持文化系统稳定。

二、20xx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及“双争”活动,切实增强创先争优及“双争”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1356”行动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和谐灵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工作打算

1、抓好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2、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依法、科学、持续保护文物资源。进一步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切实做好第三次文物数据库的整理工作;做好野外文物的保护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工作。同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数据库建设任务。

3、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通过文化市场执法日常监管和专项活动的开展,严厉查处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现象,建立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扶持文化经营单位做大做强。

4、继续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送戏下乡

5、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完成虞姬文化园的二期工程的建设方案,动工兴建钟馗文化园。

6、做好文化民生工程,完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49家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

7、做好党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信访等各方面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

gz85.COm小编推荐

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900字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有一条规律: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以下是工作总结频道为你整理的《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900字》,欢迎阅读!
【篇一】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新广体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XX县文新广体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1.荣获国家版权局20xx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

2.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3.荣获20xx年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发行先进奖;

4.荣获20xx年度全区“中国体育彩票”销售突破千万元先进单位;

5.荣获全区20xx年维护播出机构电视剧播出秩序先进单位;

6.荣获广西第四届县级篮球赛第三名;

7.荣获南宁市20xx年度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

8.县体育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9.荣获20xx年南宁第七届乡村和谐文艺大展优秀组织奖;

10.荣获XX县2013-20xx年度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工作先进单位。

11.荣获广西书法之乡;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炮龙艺术、陶瓷艺术);

二、20xx年主要工作亮点

20xx年,我局切实抓好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并呈现出了一批工作亮点:

1.精心打造品牌赛事,引领健康生活新理念。一是积极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系列文体活动,全面落实“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演出”,“年年出楷模”的办赛理念,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净化文化土壤,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年举办1000人以上文化体育比赛达30多场次,参加活动人数3万多人次。二是实施体育场馆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全年免费开放时间累计达330多天,3960小时以上,参加锻炼人数达30万人次以上,累计投入经费100多万元,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特别是为青少年在假期提供了一个好场所好平台,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点赞。

2.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精准脱贫奔小康。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并结合我县实际,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我局千方百计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助力全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我局不断加大贫困村文体项目资金定向扶持力度,累计投入120多万元,先后在宾州镇、甘棠镇、思陇镇等12个镇19个贫困村分别建设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个、戏台10个,篮球场16个,体育健身路径9条;投入400多万元实施“村村通”工程,惠及9个贫困村512户,解决了贫困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3.实施“体育+”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近年来,我县把体育彩票销售作为体育部门“生命线”来抓,努力争取自治区、南宁市在我县新网点的布点机会,20xx年,全县共有体育彩票销售点26家。同时,积极通过大型赛事、群众健身活动、新闻媒体等各种有效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树立诚信体彩良好形象,积极创新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办法,促进体育彩票销售额稳定增长。截止20xx年11月,全县体彩累计销售量达1630万元,预计全年体彩销售达2000万元以上,名列全区县级体彩销售前茅,实现我县连续三年体彩销售超千万元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的建设工作

一是以活动为抓手,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二是狠抓廉洁自律和机关效能建设。实施“建一创十强百助千带万”清廉工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正风肃纪、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平台建设等工作,工作务实高效,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的案件,政风行风呈现出新的面貌。三是成立县文新广体局机关党委。根据县直属机关工委的要求,我局按照有关程序成立了中共XX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机关委员会,进一步健全了党的机构,促进了党建发展。

(二)顺利完成自治区、南宁市及我县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是完成自治区、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个;二是完成综合示范村绿留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三是完成市级扶持16支文艺队演出450场任务,完成“送戏下乡”19场;完成儿童剧目进校园10场;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316场,四是继续实施文化“双百”工程,扶持百支村屯文艺队、百支体育健身队;五是完成村级篮球场10个、体育健身路径22条;六是完成78家农家书屋更新书籍26208册。

(三)文化工作

1.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1)积极开展节庆文化活动。组织举办20xx年“炮龙之夜”大型炮龙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乡镇文艺汇演等系列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开展第七届乡村和谐文艺大展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XX歌台大型文艺演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文艺晚会、20xx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XX县第七届乡村和谐社区文艺大展演颁奖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60多场次;“送戏下乡”113场次,承办、协办各类文艺演出和“千团万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1400场次,累计受益群众达102万人次。

(2)狠抓文艺创作。20xx年,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把好作品数量和质量关,认真做好作品的筛选和选送工作。在南宁市第七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决赛活动“身边的感动”“美丽南方”活动中,我县选送的小品《探亲》《一个好人——韦曰坚》、舞蹈《瓷魂》《笔润迎魁》、原声态壮族歌舞《三叉江欢歌》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认真做好文化产业企业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为文化企业排忧解难;20xx年,我县李寿牛角梳工艺有限公司获得南宁市第六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

2、扎实努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县普查办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要求,顺利完成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有可移动文物119件(套)通过上级普查办审核认定。

(2)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申报工作活动。一是积极开展文保巡查。全年开展文物保护巡查162人次,发现文物保护单位存在安全隐患2处,立案查处违规修缮文保单位2件;二是开展文物宣传活动16次,制作宣传展板8块,悬挂横幅16条,发放《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条例》等各类宣传资料500O多份;三是完成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思恩府试院”及4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守抗战万人坟”、“秀风塔”、“回风塔”、“陈氏宗堂”的日常维护及修理整饬工作;四是积极争取县财政经费支持维修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桥”,预计2017年初可动工维修。

(3)非遗工作。一是完成XX邹圩陶器制作技艺、甘棠关公诞、吴门农氏婆祈福祭典等3个非遗项目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全国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共计普查16个镇,44支文艺队伍、涉及人数625名,已完成第一阶段实地普查任务;三是开展20xx年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35000册(张);举办我县地方戏曲丝弦戏等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活动9期;四是开展“一馆一品”建设工作。重点扶持、培训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丝弦戏,全年组织专场演出10多场次。

(4)民俗民居及村史室建设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各镇开展村史室建设,县财政划拨专款196万元建设193个村史室,计划在年底前全部完成;二是配合县“乡村办”做好民俗民居建设项目工程,对陈平镇六洋村、甘棠镇那宁村、武陵镇高荣村、黎塘镇梁村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组织评审专家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武陵磨家大院”、“蔡氏古宅”二期维修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二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成绩显著。

(1)图书馆业务不断开拓,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年新增馆藏2850册,订阅报纸、杂志400种;累计发放借书证3000多个;年书、刊总流通13万多人次30万多册次,其中图书外借4万多人次10万多册次;累计建立书刊流通服务点(站)13个;建立馆藏参考资料数据10万多条,其中地方文献1000条。开展各项读者活动共25场次,总计参加活动读者20000人次,送发科技资料21000份,送书下乡1000多册。配合我县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乡镇网点正常运作。

(2)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全年举办了民族舞蹈、丝弦戏、贵贤戏、师公戏、民族器乐、舞蹈编导、健身操等各类文体培训班24期(场);举办文化学习班、文艺理论研讨会等各类群众艺术培训60期,培训人员1600多人次,全县16个文化站举办文化知识讲座、文艺辅导、趣味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达643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60.3万人次。

(3)规范农家书屋管理。20xx年,我县配合南宁市完成78家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配送工作,共计更新图书刊物26208本(册),价值64万元。全年农家书屋开展免费阅读活动,累计接待群众借阅图书、报刊、杂志等刊物27.6万人(本)次。

(四)文化市场工作

1.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及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严厉查处各种文化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890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25家次,案件办理26件,其中:当场处罚1件、立案查处25件,纳入黑名单管理制度名单1家。

2.顺利迎接全国文化市场交叉执法检查

10月14日,全国文化市场交叉执法检查组到我县开展全国文化市场交叉执法检查,检查组一行就相关工作台账进行了认真对照检查。还实地检查歌朝KTV、游龙网咖等文化经营场所对我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硕果累累。按照南宁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要求,认真开展了“扫黄打非·清源·净化·秋风·固边·护苗”五大行动,检查全县印刷厂、复印打打印店352家次,检查各类书报亭254家次,依法收缴各类非法图书、六合彩资料3260张(本),非法音像制品1620张,有效净化了我县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

4.“扫黄打非”进基层效果显著。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我县各镇进驻机构,确保人员调整及时到位,责任到人,做到进驻机构有牌匾、制度上墙;开展宣传活动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200多册(张),真正做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好基层。

5.规范行政许可工作,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全面梳理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工作,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5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率达100%。二是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以及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做到监管有措施,有方法,有成效,提升了管理能力和管控水平;三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年接待群众来访及电话咨询约223人次,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共18项,受理办结其他行政权力事项107件,便民服务事项共13件,办结率达100%。未出现超时办结、越权审批和被投诉现象,群众对我局行政审批工作满意率达到100%。

(五)体育工作

1.加强对城乡体育活动的指导、辅导、督促和检查。组织开展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完成总监测样板360人;完成全民健身状况调查360份,举办社会指导员培训班、篮球裁判员培训班6期、开展体育下乡活动8次。

2.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协办)了村级篮球赛、春节体育竞赛活动、“三·八”妇女运动会、“五一”职工气排球比赛、县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各种大型体育竞赛活动36次,以及组织开展20xx年广西体育节XX县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全年参加各类健身活动的群众达500多万人(次)。

3.加强体育工作管理,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认真抓好南宁市重点布局项目各项工作,精选体育苗子确保体育人才输送效果。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荣获奖牌4枚(金牌1枚,铜牌3枚),区级比赛奖牌57枚(金牌25枚,银牌14枚,铜牌13枚),市级比赛二等奖1个;向区体工队输送了运动员3人。

4.体育彩票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新增体彩销售网点6个。截止11月30日,全县累计完成体彩销售1594万元,全年体彩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新闻广播电视和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尤其是新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编辑及文化艺术专业创作人员力量仍较为薄弱,需进一步加强和充实。

2.文化新闻广播和体育事业投入经费不足,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3.如何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体赛事,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五、2017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2017年,我局将围绕打造“活力XX”、“实业XX”、“诚信XX”、“生态XX”、“宜居XX”、“幸福XX”,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维护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搞好各项工作。重点搞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XX县群艺馆项目、XX电影院、县级体育场项目、思陇镇电影院重建工程建设,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加快XX县体育园规划和建设工作。

2.打造民族体育精品工程。重点推进XX县骑行基地、龙胆江体育休闲基地、户外露营基地建设,打造XX县威风龙鼓、舞炮龙、仙马彩凤健身表演、武术比赛等民族体育项目

3.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迎新春文艺演出、第十一届炮龙节,承办“绿城歌台”XX县文艺活动、社区演出、国庆文艺晚会、广场文化活动月月演、周周演以及和谐乡村文艺大展演送戏下乡等活动。

4.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春节篮球赛、“三·八、五·一”职工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活动、“体育下乡”、XX县篮球赛以及广西体育节系列体育活动等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繁荣活跃城乡文体活动。

5.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二馆一站”免费开放,组织开展扶持文艺队、“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继续实施文化“双百”工程,提高县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等设施设备功能,迎接国家一级馆检查验收。

2017年,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文化创新为主题,以提升水平为主线,进一步构建文化体育服务大平台,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xx年岳西县广电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制播能力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宣传水平,推进事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20xx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全县工作大局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阵地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做好重大活动宣传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市、县党代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脱贫攻坚、文明创建工作、映山红旅游文化月等重大主题,推出专栏、专题和系列报道,营造了全县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做好发展战略宣传围绕“四个示范县”和“四个岳西”建设发展战略,开办专题、专栏,推出了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民创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生态经济等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的宣传,展示城乡发展新面貌、发挥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助推发展的良好作用。

做好抗灾救灾宣传面对低温雨雪冰冻、山洪等严重自然灾害,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宣传预案,及时将宣传重点调整到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上来,我中心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用镜头全面、准确、及时地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防灾抗灾的斗志和风貌,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打造广播电视精品坚持创新争优,实施精品战略。广播电台共有栏目11个,年播新闻3600多分钟。20xx年广播电台首次改版,新增《鲜影时刻》、《文迪陪你读书》等栏目,并对栏目内容进行重新设置,使之更加科学化,增加了自办栏目时长,减少了转播时长,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电视台开设新闻专栏15个、播发专题72期,年播发新闻时长3000多分钟,计1800余条,开办专题栏目6个,年制作专题1400分钟。开展了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开幕式、新春文艺汇演等几十场电视直播,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水平。

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加强选题策划,拓展宣传途径,着力宣传好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成绩,扩大岳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xx年,央视用稿10条,安徽省台用稿108条,市台267条,县内供稿1712条。今年我中心选送参加省级电视节目大赛的4个节目,3个在全省广电系统获得金帆奖一等奖,1个获得三等奖,创历史新高。配合凤凰卫视《承诺2020》节目组录制专题“走进安徽—岳西县2017年扶贫倒计时”。

该节目聚焦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扩大了岳西县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增强了我县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由我中心出品、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创作的“两学一做”微电影《烛摇红》也已正式上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扩大我县对外宣传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坚持扩大延伸覆盖,扎实推进广播影视惠民工程

一年来,在国家广电总局、省、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县广播影视工作扎实推进,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手段,组织实施广播影视五大惠民工程,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影电视的基本权益。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央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升级中央、省级电视台的无线覆盖工程。升级花果山无线电视转播台机房、配电等配套完善,每天开机18个小时,发射总功率3.2千瓦。(其中调频1千瓦、电视2.2千瓦),完整转播中一、中七、安徽卫视、岳西新闻综合等广播电视节目,有效提升了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

促进“三网融合”,推进智慧岳西建设为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拓展广播电视服务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延伸服务领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由“看到”向“看好”的高收视需求,今年我中心开通了“岳西电视台”、“电视广播电台”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除工作日外每天向公众发布最近资讯,促进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推进智慧岳西建设。

加强保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安全生产随着广播电视环网及延长工程的实施,全县广播电视光缆主、支干传输线路延伸到村进组,维护任务急剧加大,加之火灾、车挂、倒杆、水打沙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断缆事件经常发生,一年来,县中心在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累计出动抢修抢险车辆57台次,紧急抢修主干光缆31处,修复广电支干线148处,熔接光缆2247芯,及时确保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20xx年,确保了无一起重大安全播出、安全传输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较好的完成了安全生产任务。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广电大楼及无线台发电机组投入使用,花果山无线台附属楼工程已全部竣工,无线数字全覆盖项目已如期进行,电视直播车受安徽电视台邀请共同助力20xx池州环平天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的直播工作,采、编、录、传、播设备整体升级,并逐步向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推进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全省率先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完成近9000户工程建设任务,全省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我中心作为先进代表在会上介绍相关工作经验。

继续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转换”的思路,全面推进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数字化整转,青天、五河、河图、白帽等乡镇已全面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全县大部分乡镇正在实施关停模拟信号,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4.68万户,质效不断得到提高。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xx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由广电中心负责监管。我中心抽调专人负责电影放映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14支农村数字化专业电影队,深入基层一线,服务范围覆盖全县182个行政村和6个社居委,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有效解决了农民观影需求。截止10月中旬已完成2202.83场次,完成比例100.86%,超额完成全年2184场放映任务。

无线调频广播工程岳西人民广播电台FM104播出安全无故障,今年又升级了发射机组和天线馈线系统,对发射塔进行了加固和保养。

3、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各项管理,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坚持依法、科学、有效地履行广播影视行政管理职责,强化宣传、社管、安全播出等管理措施,为维护广播影视正常秩序、促进广播影视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4、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增强活力激发创造力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理顺关系、整合资源、转换职能、提高效能上下功夫。

以绩效激励为目标,推行分配机制改革。实行宣传从业人员稿酬制、经营创收人员效益工资制、行管技术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通过工资活化和绩效挂钩,增强了创优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以创新创优为目标,推行宣传机制改革。整合广告资源,加强栏目的宣传策划,提高自办节目整体质量,推动栏目和节目向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以人才适用为目标,推行用人机制改革。优化岗位设置,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公开选拨、引进储备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年轻干部,发展活力切实增强。

5、县广电中心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还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生态建设、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扶贫开发、招商引资、美好乡村建设、统一战线、双拥、党建等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其中,中心机关党支部获得“学习型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总之,20xx年,我县广播影视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是我中心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存在如下不足,如缺乏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管理还不够严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意识在基层还较淡薄等等。

三、2017年广播影视工作安排

1、新闻宣传

坚持新闻立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提高广播电台、电视台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坚持“三贴近”,进一步改进、创新宣传方法和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正气、传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提升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

打造精品,提升广播影视核心竞争力。实施精品战略,按照“频率(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推进频率频道和节(栏)目的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不断增强贴近性、服务性和吸引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打造一批广播电视精品频率、频道和节(栏)目,繁荣精品创作,力争广播影视作品获全省、全国大奖取得新突破。

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岳西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新闻策划,创新外宣理念和机制,创新外宣手段,加强选题策划和上送,在用大稿、用重稿、上头条上狠下功夫,着力宣传好我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经验成绩,努力提升岳西知名度、扩大岳西影响力。继续保持我县广播电视外宣综合用稿在全省的位置。

2、事业建设

(1)构建广播影视数字化传播体系。按照传输快捷、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统筹协调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构建广播影视数字化传播体系。积极利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切实提高广播影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是推进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快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加快摄、录、编、播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推进高清节目制播网络建设,建立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摄录制播能力。

二是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双向化改造,加强集约化经营、本地化服务,大力开发视频点播、高清电视、付费电视、电子政务、生活信息等多种业务和信息服务,真正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的目标。

三是推进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依据国家广电总局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实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

(2)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事业建设的重点在覆盖、覆盖的重点在农村”的方针,按照覆盖城乡、经济可行、安全可靠、保证长效的总体要求,构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一是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巩固和完善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体系,构建覆盖全县城乡的农村数字化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影放映队,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规范院线管理、抓好县级影院建设。确保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公益目标。

二是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惠”的原则,解决公共服务和事业发展的矛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技术维护,提高服务质量,为村村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强化县、乡(镇)广播影视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面向农户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3、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按照充满活力、调控有力、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市场需求为动力,构建广播影视市场服务体系,解放和发展广播影视生产力,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巩固提高广告传播业。通过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收听率和覆盖率,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和广告附着力,整合广告资源,调整经营战略,挖掘经营潜力,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广告业。

二是推进网络经营服务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为重点,以适应产业发展为目标,构建完善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新体系和产业体系。

三是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产业。加快实施城区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以“商业地产与影院项目捆绑发展”的模式,通过引进资金或股权投资的方式,在县中心城区建设多厅高品质数字化专业影院,在人口密集社区建设小型数字影院,构建覆盖全县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体系,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电影消费需求。

四是大力发展新媒体新业态。大力推动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和高清电视、Ip电视、交互电视、数字广播等新业态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高清电视,抓好推广普及,带动高清电视产业发展。建成岳西网络电视台,积极开发网络视听节目市场,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融合发展。整合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等新媒体资源,构建覆盖全县的防汛救灾、紧急救援等突发事件应急通讯宣传体系。

(四)重点项目(工程)

广播影视民生工程建设。巩固扩大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成果,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后期管养,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持久通,优质通。强化公益电影放映网络建设,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公益目标。

无线影视发射中心工程建设。完成无线发射台配套电源、办公、生活用房建设,继续完善天馈线系统建设,确保调频、电视等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播。

农村公共应急广播工程建设。采用有线、无线互补的覆盖手段,全面建设覆盖县、乡(镇)、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完善公共信息应急发布。

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县乡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立足主营业务,积极开展付费频道、VOD点播、交互电视、高清电视等融合业务。

广播影视栏(节)目精品建设。完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手段,提升节目制作能力和品牌形象,提升电视台、广播电台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美誉度、竞争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广播电视精品频率、频道和栏目。

2014年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化局和县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按照年初目标管理内容,着力发展先进文化,各项工作平稳发展,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群众文化异彩纷呈

全县文化工作者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第一工作目标,大力繁荣群众文化。一是繁荣文艺创作,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XX年共生产各类艺术作品221件,其中摄影97件,文学曲艺37件,美术46件,音乐、舞蹈43件。**渔鼓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在渔鼓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的杰出表现,我县被评为全国曲艺之乡。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工程。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在丰富全县人民文化生活的普及活动——欢乐广场月月演已成为我县群众文化的一项经典活动。今年的广场活动一共举办了7场,分别是:①元月1日举办的**县迎新年大型广场文艺晚会;②4月30日在人民广场举办的庆五一大众激情演唱会;③6月20日在体育广场举办“湖南省步步高升商业广场大型文艺晚会;④6月26日在体育广场举办禁毒宣传及有奖征文颁奖晚会;⑤6月30日在体育广场举办迎七一大型文艺晚会;⑥10月15日在人民广场举行万人就业招聘文艺演唱会;⑦11月22日在鼎山广场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县城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农村文化也不甘落后,为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各乡镇文化站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利用自身文化阵地和艺术队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局里也精心组建送文化下乡演出团,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巡回免费送文化活动,今年共下乡演出20场。三是加大投入,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党的xx大精神,改善民生,维护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我局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蒋家桥镇综合文化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另有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今年计划建设的74家农家书屋,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二)祁剧事业走向辉煌

在全国戏剧事业普遍滑波的大背景下,县祁剧团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一边抓演出,一边抓剧目创作,祁剧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挖掘移植优秀剧目5台,

并组织创作《乞丐状元》参加全市专业剧团新剧巡回汇演,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剧团全年共演出239场,观众达20万人次,演出收入25.6万元,演出质量、收入、演出场次均列全市各专业剧团首位。

(三)电影市场进一步拓展

县电影公司创新举措,开辟影源,拓展生存空间。一是狠抓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今年共放映电影10416场,观众人数达324万人次,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新丰电影队被评为全国先进放映单位,公司经理王平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二是采取影企联姻,上门服务,抓好红白喜事电影放映,共放映商业性电影400余场;三是积极引进外地剧团来院演出,接纳外地剧团近20个演出60余场。创造了14万余元收入。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经营,较好地改善了公司的生存环境。

(四)图书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共投入72万余元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建设已基本完工。与此同时,投资近8万元对馆舍进行全面改造;二是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今年新办、续办借书证130个,接待读者5万人次,信息咨询550条,读者满意率达90%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文献资源建设。今年共收集了5种地方特色文献,5种音频资料,并上报文化共享工程省中心;四是积极参加全省少年儿童读书竞赛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获省级团体银奖1个,个人银奖5个,市级团体金奖1个,个人金奖5个,市十佳选手6人。

(五)文物工作健康发展

县文物所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文物库房通宵值班制度,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同时,对全县所有文保单位进行全面安全隐患大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又一个文物安全年;完成了对县城至归阳高速公路连接线旁的几座东汉残墓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10余件文物;征集了近三十件反映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代表性文物,丰富了馆藏文物种类。

(六)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我县文化市场工作贯彻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一年来,针对全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适时开展了“扫黄”、“打非”、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盗版教辅教材、印刷企业等集中行动或专项整治工作,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规违法经营活动,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据统计,今年共组织“零点行动”25次,出动车辆105辆(次),出动人员11980人(次),受理群众举报8起;查处违规网吧167家次,行政立案80起,结案80起,查处违规电游16家,查处无证照书摊店5个,没收非法出版物1050册,收缴盗版光碟5400余张。

二、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市场的管理有待规范,市场的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比较严峻,执法工作有待加强。以上种种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XX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农村文化。要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股东风,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下决心抓出成效。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在XX年内完成5个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并在全县每个乡镇扶持一户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一个以上藏书规范上档次的农家书屋。

二是狠抓产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应以“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文化部门的优惠政策,挖掘文化替力,发挥自有优势,加强对外联系,千方百计开辟创收门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弥补文化经费不足,盘活文化资产,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采取文企联姻或其它方式,举办内容健康、质量较高、影响良好、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

四是从重整治文化市场。一是整治网吧和电游;二是整顿演出市场;三是整治印刷书刊市场。杜绝违法违规行为滋生,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的**文化形象。

五是抓好文物保护工作,做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通辽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按照年初制定的“抓好两个中心、打造两项工程、实现两个推进、做好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创新服务措施,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荣获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

一、20xx年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服务措施,提高创新能力,两个“中心”作用初见成效。

一育苗服务中心作用突显。育苗中心第一车间于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育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了自动排湿降温、自动遮阴补光、自动喷淋、自动卷帘系统、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实行了全程计算机智能化管理;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今年共育苗三期72万株,无偿供应给100农户的200座日光温室和春棚使用,有效解决了菜农在育苗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完成新品种展示11 种、新技术展示5项、举办专题培训班三期,受训人数260多人次。初步实现了育苗中心“科技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育苗服务、种植结构调整、休闲观光”五大功能,为设施农业园区实现规范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煤化工研发中心作用明显。,市政府与相关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了褐煤研发中心并投产使用。为了切实发挥“研发中心”带动煤化工向产业化方向的示范引领作用,协助煤化工园区促成了市政府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签定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了“中心”褐煤化工技术研发水平;切实抓好科技厅下达的褐煤科技研发项目落实和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和资金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整理收集“中心”相关数据和材料,为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做前期准备。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科技含量,两项工程成效显著

一设施农业种植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顺利实施。一是继续搞好校地联合,促进产学研结合。丰富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一年来,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7项,组织专家入户指导9次,现场解答农民的技术疑问30余条;二是发掘培养本地文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一部分人己成为技术能手、科技带头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推进了设施园区种植水平整体提高。三是抓典型、搞示范、带整体、促发展。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新增加科技示范户26户,总量达到达36户。通过提高科技示范户建设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物资投入和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有效地带动设施农业园区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效。深入企业加大对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力度,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主动为企业联系科研院所,搭建科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名优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截至到11月未,新建企业研发中心三个。3月份,我们为工业园区申报的“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材料已通过通辽市科技局初审,通辽市政府批准,上报到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开始起步。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意识,两个推进工作成果丰硕。

一自主知识产权推进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截至10月末,申报专利5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授权3件,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知识产权,促进全社会专利意识的提高。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天网”、“雷雨”行动要求,制定了霍林郭勒市专利执法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开展了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企业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二科技素质推进工作成效斐然。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载体活动。围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一主线,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了以“努力构建和谐霍林郭勒——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举办各类科普讲座3场、科技培训班1期,参加人数约余人(次);发放科普图书100余册、科技宣传资料500多份;悬挂标语8幅,展出科普展板5块、科普图片(挂图)8幅;与相关部门组织 “科技下乡”活动三次。通过现场设置科技成果宣传展台、科技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

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第2页

农牧民宣传科技知识。编印发放了各类种养殖适用技术资料1000余份。通过活动,全市掀起了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热爱科学新高潮。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技动态》和科技网站,定期宣传公共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科技工作情况。20xx年,宣传科技法律法规4部,16期。编发科技动态20期,印发400多份。在科技网站上传科技信息80余条。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全民科技首位意识不断提高。

以抓人才管理、服务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重点,积极实施 “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专家信息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做好贮备工作。目前,入库各类专家已达20位。认真落实市委、政府有关于人才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霍林郭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不断优化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激发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动力。

(四)抓好项目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两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科技项目收集、申报、争取工作。对我市重点开发的优势产业、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招商企业进行调研,开展科技项目收集入库贮备工作。同时,根据项目申报指南,认真筛选,积极申报。20xx年,新增入库项目12个,向上业务申报了9个,其中直接走财政2个,上报自治区科技厅4个,通辽市局1个。审批下达4个。

二是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对我市数字地震监测台设备和院落进行维护修缮,确保监测台的正常运行、数据信息准确畅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出现地震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处理。根据市政府人事变动情况,相应地调整了“三网”工作人员。确保地震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规范抗震设防审批程序, 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管理转变。实现工程审批、监督、验收全程管理。今年共审批项目50个,目前完成验收的19个。指导市内19个相关单位完善了地震应急子预案,完成了我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了我市防震减灾的能力。

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重点,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五)建设“四型”机关,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以深入开展争先创优为契机,全力打造“四型”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规定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树立“规范就是形象”的观念,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文明服务,建设服务型机关;成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构建适应跨越发展创新体系,从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到工作方法、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机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纪律约束人,树立“全局一盘棋,协力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建设和谐型机关。

一年来,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科技成果不能卓有成效推广;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亟待加强;政府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明显不足;领军型高科技人才和创新性团队匮乏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科技工作将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霍林郭勒为目标,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按照全市总体安排部署,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战略、突出抓好二个中心、实施三项工程、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创09-1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普及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 坚持一个战略

即:实施科技大开放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积极开展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实施科技开放。在农业方面,继续抓好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地校科技合作以及与辽宁北镇科协横向科技联合,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量和绩效水平。在工业方面,坚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搭建产学研平台,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突出科技招商,把招商目光盯在产学研相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持续研发能力的项目上,盯在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的项目上,盯在应用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项目上,达到既引资金又引技术、既引项目又引科技的目的,推动企业走集约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好煤化工园区和中钢鞍山热能研究院的科技合作项目管理与服务,尽快拿出科研成果并转化应用实现产业化,使褐煤化工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带领企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博览会、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扩大宣传,开阔视野,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建设。

二、 突出抓好二个中心

即:高效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服务中心和褐煤化工研发中心。

育苗服务中心。要完善功能性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种苗供应数量和质量,切实解决好菜农育苗难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中心”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好发挥服务中心“科技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育苗服务、结构调整、休闲观光”五大功能,引领设施农业生产向精品特色、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今年是育苗中心运行的第二年,对园区内菜农继续实行免费供应种苗。力争全年三期育苗量达70万株以上。其中:早春育苗是重点,满负核育苗量要达到24万株以上,满足150农户种苗需求。

褐煤研发中心建设。在做好我市与中钢鞍山热能研究院褐煤化工研发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对科研成果及时进行申报鉴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产生行业第一台标准设备,第一套成熟专技技术,示范引领煤化工行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中心”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质升级,早日建设区域褐煤研发中心,抢占褐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先机。

三、 实施三项工程

(一)实施科技入园惠农工程,实现科技兴园富民。大力引导农户进一步完善温室工程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做到“穿鞋”“带帽”“着装”全副武装保温增温,增强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提高效益。充分利用地校科技合作、横向科技联合平台,切实抓好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实现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切实抓好菜农技能订单培训,全面提高科技素质。注入科技要素,提升农科协、农村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使设施农业园区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升园区整运行质量和水平,实现科技强区富民。积极申报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努力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实现园区优化升级。

(二)实施科技入园兴企工程,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深入园区宣传解读科技政策、帮助园区争取科技政策、督促园区落实科技政策,大力实施科技政策入园,使园区和企业享受更多的科技政策优惠;通过向上争取科技项目、向外招商引进科技项目,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入园,使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优秀成果等创新资源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引导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联合,共赢发展,大力实施创新技术入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园区加快发展低能耗、低(零)排放、非资源依赖型的科技产业,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入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科技项目的安排上,侧重向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明年要打造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园区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密切联系园区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督导,使科技入园兴企工程落到实处。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着力培育知识经济。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和载体活动,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提高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积极争取上级专利资助项目,促进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开发申请专利技术,确保全市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长,培育发展知识经济。

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科技人才建设工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保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发展的关键。一是认真贯彻《霍林勒郭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充分发挥科技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创新创业;二是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搞好继续教育,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科技队伍结构;三是加强专家信息库建设,不断增加各类专家的入库数量。通过建立以项目开发、基地建设为载体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形成对外开放、对内联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新机制,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点建设好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几支人才队伍,为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更多人才资源。同时,对引进的人才建档立案,进行跟踪服务。

(二)做好民生科技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认真抓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载体活动。继续与主要宣传媒体合作,搞好科技宣传窗口建设、办好《科技动态》、丰富科技网站内容,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做好科技项目工作,促进成果转化产业升级。

围绕重点行业企业,收集科技成果,编制可研报告,做好项目入库贮备工作。同时,根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申报指南,积极甄选申报、跟踪盯跑,力争有更多科技项目落户我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优化升级。

(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促进和谐霍林郭勒建设。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切实把《霍林郭勒市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体系、抗震设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指挥管理机制。在重点部门适时进行应急演练。坚持“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档案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档案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第一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阶段,我局首先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找出问题,分析成因,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然后按计划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局(馆)的创先争优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并设立了活动主题,制定了活动载体。全面推进阶段,我局继续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积极为共建社区和结对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我局还在查档接待窗口设立了党员示范窗口,进一步完善了“24小时预约式”服务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以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把全局廉政教育学习加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之中。此外,在全面推进阶段,我局还按要求组织开展了“支书进家门、党员作承诺”活动,组织召开了领导点评党员专题会,结合全市档案“服务企业年”活动开展了“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

二、努力做好馆库建设工作

20xx年,市委、市政府将“三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城建展览馆)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表。在“三馆”建设列入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对“三馆”建设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计划馆库面积为8500平方米左右。在下半年的“三馆五局”综合楼项目建设推进会上,市政府确定了具体的建设时间表,计划于20xx年元旦前后开始动工新建,到20xx年年底建成。

三、加强档案法治化建设工作

(一)今年我市档案法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指导下,加大档案法制宣传力度,把《档案法》的学习、宣传等各项工作纳入“五五普法”,列入月学习计划和专题培训计划之中。

(二)按照扬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档案服务企业年”各阶段工作。对扬州日兴生物化工制品公司、扬州华尔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档进行了现场指导。

(三)继续做好档案“三化”建设工作。我局指导科经过近7个月连续指导,使市开发区档案管理于今年10月中旬顺利晋升“省三星级”标准。11月,我局积极和市国土资局合作,联合指导市国土资源局三家基层国土所达“省二星级”标准,计划年底通过评审验收。

(四)继续抓好新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今年来,我局与市新农办密切协作,确定两家为省新农村档案管理示范村。目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继续抓好民生档案建档工作。对相关重点民生档案进行巩固、提高,特别在指导市社保局、市民政局的民生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一步加入了服务力量,深化了服务模式,2家民生档案工作均受到了其上级部门的表扬。

(六)积极抓好新领域建档工作。按照扬州统一部署要求,我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大学生村官业绩档案的通知》。针对政府机构改革机关档案工作情况,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机构变动部门档案工作的通知》。

四、做好档案征集编研工作

(一)根据扬州市要求,结合高邮实际,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进行了各项征集工作:一是成功组织了“档案集中捐赠”活动。我局于8月20日组织进行了全市档案集中捐赠活动,先后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档案资料53件。二是积极做好日常征集工作,全年共征集各种档案资料36件。三是积极做好明清《高邮州志》相关工作,包括调研、提案、答复、对接等,现已完成了申请征集的全部准备工作。四是接收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档案共7卷,并做好了登记、上架。

(二)积极做好编研工作。一是完成了《二轮志书》、《年鉴》档案篇稿件的编辑和报送。二是组织收集高邮大事信息线索,逐月编印《高邮大事记》,并提供链接到“高邮档案信息网”上,全年共完成12期30万余字。

(三)积极利用《高邮政务信息网》、《高邮信息》等平台和媒体,编辑《高邮政务信息图片资料集》,全年完成采集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重大活动专题照片150余张。

五、规范档案管理利用

在做好日常档案管理的同时,我局借助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管理利用制度,以确保为百姓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服务。今年共接待查档人员280人次,提供档案资料1680卷(册)。积极做好部分遗缺小全宗档案的文件级条目的录入工作,同时对馆藏档案条目和全文扫描文件进行了数据备份。按要求完成了到期开放档案的划控解密工作,全年共开放档案420卷(件)。

六、加强档案交流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局(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一组织进行了文书立卷培训。为适应新形势和新技术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今年3月份组织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文书档案立卷培训班,全市90多家机关和乡镇共126人参加了培训和对口指导。二是组织进行档案业务研讨。积极

档案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第2页

组织各单位档案管理员参加省和扬州市档案局开展的档案学术论文交流会,有15人论文被录用,其中4人参加了省档案学会交流。三是组织进行档案执法检查。11月初多局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全市100多家机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检查的情况向全市进行通报。四是完成档案职称评审。积极与人事局对接,组成联合评审组相继对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初级职称进行了评审,申报人员均通过了评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鼓励全市档案工作者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中级职称晋级,目前上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七、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

按照扬州市档案局的计划,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做了3项工作:一是我局在下半年完成了“高邮档案信息网”改版建设任务。二是开展了档案录入条目数据检查和纠正工作。三是利用档案执法检查的机会,对全市各机关单位的本级发文的电子文档进行的采集。这项工作的延续得到了上级档案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今年6月份,扬州市档案局组织兄弟档案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在高邮市档案局召开了档案信息化现场会。

八、积极完成其他中心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局馆中心工作,从服务大局出发,单位整体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完成了拆迁任务。受领“大淖河”拆迁任务后,局(馆)一把手亲自挂帅,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市拆迁指挥部的一致好评。二是完成了行政权力内控工作。我们充分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内控系统各个环节,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完整、统一和顺畅。三是积极参加全面小康自愿者活动。我局主动抽调3名能力强的同志参加了由社科联组织的全面小康知识宣传自愿者活动,多次到社区、进企业、去农村宣讲全面小康知识,得到了市社科联领导的多次表扬。

第二20xx年档案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档案馆建设步伐

档案局(馆)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档案馆库建设的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努力做好市档案馆建设的各项工作,力求使新馆建设达到“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和标志性”的要求,力争20xx年底前封顶。

二、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

继续推进档案法律法规教育活动,认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坚决查处档案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规范机关档案工作、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进一步指导全市机关部门做好《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和执行工作。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按照市局的总体规划要求,市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的发展。一是完成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升级。二是及时更新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局信息网内容,做好网站日常维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建设档案业务专网,推进馆际间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和业务协作。三是建立、完善电子文件中心,建立正常的电子文件接收制度和机制。四是继续做好馆藏国家重点和珍贵档案数字化工作,继续做好馆藏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和维护工作。做好查档接待工作的同时,完成好开放档案的解密划控。完成馆藏遗缺国家重点档案的征集有关工作。采集编排做好市级机关部门20xx年度本级发文的电子文档。

四、做好档案征集编研工作

(一)继续逐月编印《高邮大事记》,收集编辑《高邮政务信息图片资料集》。

(二)根据局馆建设情况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逐步完成有关编研材料的续编工作和一些临时性的编研工作。

(三)择机编印《高邮市城建“十大工程”十年汇编》、《高邮大事记》期刊。

(四)逐步建立完善《高邮名人》档案和“非遗”档案。

五、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和市档案队伍建设

一是办好一期到两期业务培训。二是搞好档案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三档案学会工作要有所创新,积极开展学会活动,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六、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化服务、发展、创新和人本意识,以实际行动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中心工作。

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3年,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强势开局、跨越赶超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3年卫生工作完成情况
(一)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完善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1、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2013年,我市在景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础上,又新增了安平、冀州、枣强、武邑、故城、阜城6个试点县。7月1日起,新增6个试点县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等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年底,试点医院药品让利2329.93万元,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减收144.12万元,共计向患者让利2474.05万元。试点医院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出院人次和医疗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4%。、11.11%、11.26%和37.37%,药品收入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3.03%。
2、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医疗保障能力。2013年,全市参合农民332.98万人,参合率98.35%,比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人均筹资水平由去年的290元提升至34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去年的7万元提高到9万元,正常产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由去年的200元提高到300元。新农合筹资总额11.47亿元,统筹基金使用率97.26%,全市总受益人数459.47万人次,比2012年增加54.96万人次,次均补偿费用3090.03元,县、乡两级实际住院补偿比分别达到60.1%和78.8%,累计补偿达到封顶线者69人。在落实儿童先心病等6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又将肺癌等14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大病保障病种增加到20种。
3、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基层医改成果。全市38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13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执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市4534个村卫生室中,3306个村卫生室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年网上采购药品总金额8.66亿,其中,乡村医疗机构网上采购总金额1.44亿元。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25%以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4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基本药物采购工作综合排名提升至全省第三。
4、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和督导力度,确保任务目标高质高效完成。全市城乡居民纸质档案建档率81.5%,电子档案建档率76.1%, 孕产妇管理率87.27%,0-6岁儿童管理率83.99%,65岁以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率73.42%,高血压管理人数33.7万人,Ⅱ型糖尿病管理人数8万人,均达到或超额完成了医改下达的任务目标。全年累计录入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134人,全部进行了诊断复核和建档立卡。

5、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849个,总投资17111万元。其中,省级负担7144.5万元,市级配套3489.8万元,县级配套6459.7万元。二是争取中央投资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11个、县级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3个,规划建筑面积30686平方米,总投资809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75万元,地方配套3524万元。截至目前,中央资金已全部到位,各地正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办理前期手续。三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全部达到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河西办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是认真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按照《衡水市2013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完成了228人次乡镇卫生院管理、技术人员和5294人次乡村医生的培训任务。五是继续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开展乡镇卫生院三化三规范创建工作,探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六统一管理内容,确定冀州市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截止目前,共签约4769户,15217人,签约率达到95%。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有效。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年共报告传染病12611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0.7%。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7004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丙类传染病5607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0.2%。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提前完成60%县建成结核病县级p2实验室的任务目标,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到100%,涂阳病人治愈率和初诊查痰率保持在90%以上,病人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针对艾滋病流行新趋势,加大高危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规范抗病毒治疗,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传染病报告管理进一步加强,报告及时率达到100%。二是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开展。全年报告接种疫苗2076952人次,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95%以上。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完成8月龄至3周岁儿童预防接种174773人;对全市23万满2月龄-3岁儿童进行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控制了麻疹蔓延势头,维持了无脊灰状态。持续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免疫规划督导检查。三是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管理进一步规范。景县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以哈励逊医院为基地医院的深州市脑卒中筛查干预项目和武强县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开展盐样监测和水氟、水碘、水砷分布调查工作,共监测盐样3900份,完成了水质监测点和市政供水7456个项次的检测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卫计委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期考核评估。

(三)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治活动。依法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和校验关,规范审批事项和程序,增加社会监督透明度。启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市卫生局执业等级医疗机构完成信息核对和重新编码,对33家市管医疗机构进行了校验,对未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的两家门诊部予以降级转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活动,启用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电子信息档案系统,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进行复核清理。二是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管理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63家医疗卫生保健机构 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努力促进卫生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三是做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全年无偿献血32155人次,献全血量12.26吨,献血小板1959人份,每周为57家医疗机构配送血液3次,保障医疗急救需要。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提高临床输血整体水平,聘请国内输血专家开展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知识培训。四是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全市36所二级医院对口支援114所乡镇卫生院,支援、受援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建立了双向转诊、学术讲座、免费接收受援医院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等运行机制。
(四)卫生监督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有力。全市职业健康诊断与体检机构建设做到了全覆盖,饮用水监测范围扩展到市区、冀州、故城、景县、阜城、深州六个监测点,圆满完成了水样采集、现场快检和实验室检验工作。深入开展了以医疗废物清理整顿、放射卫生专项监督和医疗广告治理为重点的 蓝盾行动、打击无证行医的暴风行动和打击非法行医雷霆行动。共监督检查143个单位,立案查处117起医疗卫生违法案件,震慑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医疗环境。二是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在全省率先铺开,共建立协管站126家,确定协管人员344名,卫生监督范围延伸至基层。完成了监督稽查、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卫生四个学科的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聘任、公开工作,推动卫生监督行业业务水平全面提升。三是完成了日常监督、行政审批与行政处罚三平台合一,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卫生监督和许可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2088项,回复网上咨询17条。2013年,市卫生局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30个部门窗口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名。

(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实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5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衡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签订了目标承诺书,全力推动提升工程开展。全市114所乡镇卫生院、4625所村卫生室、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58%的乡镇卫生院和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室,35%的村卫生室和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是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组织申报了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3个专科纳入河北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库,遴选推荐了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等9个专科参加全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协作组。三是完成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把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作为提升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组织专家对各参评医院进行业务指导,配合省中医药管理局完成了市中医医院、饶阳县中医医院、故城县中医医院、深州市中医医院等4家中医医院的等级评审工作。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择优推荐27名中医药业务人员参加杏林千人培养工程,遴选中医药指导老师24人、中医药继承人41人加入燕赵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召开首届衡水市中医药师承拜师大会,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六)卫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一是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覆盖,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门诊平均点击率达到87.5%,住院平均点击率达到95.4%,患者满意率达到90.7%。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就此项工作做了典型发言。全市1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家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和11个县市区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对人事、财务、基建和采购工作四个不直接分管全部落实。二是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立患者回访中心,对患者就治疗效果、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和医院环境等内容进行回访,市四院还率先开展了院长回访日活动。医院回访中心的建立运行,促进了医患沟通,改善了医患关系。三是正风肃纪活动效果显著。全年减少和合并会议33个,节约会议支出3万余元,精简文件51个,三公消费同比减少7.8万元。走访乡镇和村庄50余个,处理投诉举报20余起。深入开展减项、提速、达标活动,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间压缩515个工作日。
(七)卫生科教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审批通过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1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75项。组织申报了2014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9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4项。申报省级科研项目8项,申报市级科研项目29项。组织哈院和市四院申报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计划, 5个项目成功立项。积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活动,哈励逊医院和市卫校附属医院顺利通过省卫生计生委检查验收。完成了全市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中期评审,选派8名中青年骨干医师参加了北大医学部组织的国家培训。扎实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培训人员1870余人次。

(八)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制订了《衡水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预案(试行)》、《衡水市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工作总体方案》、《衡水市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衡水市重污染天气卫生应急预案》等系列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举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震减灾卫生应急、甲型H1N1流感、卫生应急管理等培训班,组织全市14支卫生应急队伍进行实战演练,积极推进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11月份,枣强县被授予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称号。
(九)爱国卫生工作成果继续巩固。结合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推进门前四包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和市级卫生乡镇、卫生单位、卫生社区、卫生村创建活动,经过考核验收,评选出16个 卫生乡镇, 12个 卫生社区, 41个 卫生单位, 91个 卫生村,并予以命名表彰。阜城县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继续推进农村改厕行动,将3400户改厕项目任务合理分解,安排在深州、阜城、武邑、饶阳4个县市,加大培训督导力度,举办培训9次,开展市级督导16次,县级督导36次,有效保证了改厕项目的工程质量。
(十)红十字事业长足发展。加强农村红十字会组织建设,成立乡镇红十字会10个,村级红十字会员小组212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红十字组织网络,阜城县古城镇红十字会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优秀乡镇红十字会奖。芦山地震发生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募捐账号,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接收单位、个人捐款84086元,全部上缴省红十字会。救助特困先心病患儿43名,特困白血病患儿9名。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306人,采集血样306人份,其中45名志愿者进入高分辨配型, 7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6人报名捐献遗体,4人报名捐献眼角膜。
(十一)哈励逊医院综合大楼顺利运行。哈院综合大楼2010年2月开工建设,2013年5月竣工,7月份投入运行使用。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建筑面积57041平米。大楼设计理念先进,服务功能完善,一卡通、预约挂号、自助一体机、银行自助终端等现代化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就医效率,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问题。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开放床位增至1200张,增加了15个临床科室和病区,建立了中心实验室,购置了流式细胞仪、基因扩增实验室、蛋白电泳仪等国内高精尖设备,加强了院际联合、院企联合、院校合作,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十二)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不断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位于开发区康泰街与南外环交叉口路西,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1.8亿元。该项目被列为衡水市政府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内容之一,市卫生局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妇幼保健院也成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新院区项目建设筹建工作。截至2013年底,该项目已经完成了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境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批复、招标方案批复核准、规划选址、节能设计审核、招标代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招标选定等前期手续步骤。用地许可、勘探单位和监理单位招标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十三)马拉松赛事期间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制定科学严谨的赛事保障方案,加大宣传、培训和监督监测工作力度,印制医疗保障手册2万册,召开培训会议6次,组织现场拉练3次,采集饮用水、公共用具样本1153份,下达整改意见书55份。指定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赛事医疗服务定点医院,建立就诊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医疗服务和重点科室24小时高年资医师值班制度。沿赛道设置24个医疗救护站、点、组,配备284名医护人员和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指定2辆急救车单元负责全程巡回救护,救治肌肉痉挛、虚脱等伤员3807人次,圆满完成了赛事医疗和餐饮安全保障工作任务。市卫生局、哈励逊医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十四)其他卫生工作。一是党建群团工作有声有色。扎实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完成局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健康天使活动,举办 中国梦、卫生情爱心献血杯演讲比赛,参加全省卫生系统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书画摄影作品展,取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的优异成绩。开展巾帼建功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完成省市医德标兵评选工作,授予曹俊湘等100名同志衡水市医德标兵荣誉称号。二是妇幼工作顺利开展。在全市实施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饶阳县、故城县、景县、冀州市、深州市5县市实施了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冀州市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数50591人,农村妇女补服叶酸完成人数57262人, 5个实施两癌项目的县市超额完成任务。三是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承诺制建设,9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直接与市政府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书签订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单位法定代表人现场宣读承诺书,并将承诺书在显要位置长期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监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检查、火灾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系列活动,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加强医疗质量、医院感染医疗、放射和医疗废物等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平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认真做好纠纷排查,建立医院回访中心,开展蓝盾行动、暴风行动、雷霆行动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信息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刊发卫生信息快报34期,采用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局机关各科室信息260条,上报信息市委市政府采用14条,《河北卫生》采用37条,《健康报》采用10条。深入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督导各县市区完成卫生信息化项目审计整改,探索实行新农合、健康档案、卫生应急等信息化应用,认真开展软件正版化、政务信息公开等工作。五是考试培训工作圆满完成。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其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参考考生1053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参考考生2774人,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报名参考考生3923人。在各类考试中,不断改进招考程序,规范招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2014年重点工作谋划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一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景县等7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础上,启动其余4个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务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90元左右,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为70元,财政各级补助320元,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推行以总额预算、单病种付费、按单元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监管机制,密切关注统筹资金使用率、次均费用增长、域外转诊率、住院实际补偿比和政策范围内补偿等重要指标运行情况,加强门诊统筹补偿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基金使用安全有效。三是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全力推动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落实村卫生室零差率销售专项补助,合理增加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权重,制订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充分体现村卫生室工作量的考核补偿方案,切实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采取定向培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三化三规范和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抓手,在全市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样板单位创建工作,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加强内涵质量建设,形成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各负其责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探索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契约式服务的新模式。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均等化,提高服务质量,扩大覆盖面。五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流动人口等薄弱环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和服务流程,建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公共卫生经费专项补助和专款专用,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建立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个人奖惩挂钩的工作机制,确保年度任务目标高质高效完成。

(二)全力推动卫生项目建设。一是积极筹划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建设项目。全力推进哈励逊医院儿童专科楼、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和综合楼三个建设项目落地,争取哈励逊医院南院区建设项目土地划拨到位,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更新医疗设备,整合科室设置,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探索多渠道联合办医路子,拓展医疗服务范围,积极跑办国家扶持资金,努力完成外科病房楼和医技楼改扩建,提高医院医疗供应能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二是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目前,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补偿、土地证办理等相关工作,力争2014年3月份开工建设, 2014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15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市妇幼住院床位将由220张增加至450张,业务用房面积由7500?增加到4万?,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我市妇女儿童看病难、住院难的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努力推动健康产业项目落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健康服务聚集地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内一流医疗机构支持,推动医疗休闲养生产业园区、健康养生示范基地、生物细胞生命科技园、永兴医院迁建和工业新区新建医院等健康产业项目落地。
(三)不断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工作。一是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禽流感防控等相关预案,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避免结核、麻疹等聚集性疫情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发生。继续强化免疫规划工作,完成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推进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推进慢性病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二是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提升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为重点,认真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落实诊疗规范。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预约诊疗。建立健全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充分利用质控中心的指导作用,加强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推进三好一满意创建活动,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医疗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加强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和机制,增强医疗服务连续性和协调性。三是扎实推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认真部署打击非法行医雷霆行动,着力解决非法行医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重点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卫生管理与监督工作,全市饮用水监测点扩展到80%的县市区,并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提升饮用水监督监测水平。积极推进卫生行政审批简化便民,实现市、县同一审批事项审批流程、申请材料、前置条件、收费标准和承诺时限的四个一致。四是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争取到2014年底,全市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乡镇卫生院、6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62.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相应水平的中医药服务。继续推动我市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抓好杏林千人培养工程和燕赵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做好县、乡、村三级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五是认真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市县两级信息平台和医疗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数据库,不断增加居民健康卡覆盖率。全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医护工作站、远程医疗等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升疫情报告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六是做好2014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认真借鉴往年马拉松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经验,结合2014年度赛事安排,制定科学严谨的赛事保障方案,加大宣传、培训和监督监测工作力度,抓好2014年衡水湖马拉松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不断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水平,以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市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与监督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县国税局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我们县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市国税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个到位”、“五个落实”开展工作,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工作,全面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强化督导,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五个到位”“五个落实”落到实处。

(一)“五个到位”情况:我们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按照《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局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的专件,结合我局实际,进行了部署落实。1、制定措施,确保实现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到位。我们制定了《县国税局征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在对各岗位人员操作细化量化的基础上,明确了责任,强化了措施,3月1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如期上线后,针对上线初期,网络传输运行速度较慢,严重影响正常业务操作等问题,我们多次请示省、市局推行办工作人员和电脑公司网络工程人员现场查找解决问题,排除网络传输故障,确保了数据输入的准确、及时、完整,我们健全了管理制度和各岗位人员培训学习制度,熟练掌握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搞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失密泄密等维护工作,征管信息系统运行以来,未出现任何差错,系统各项工作运行良好。2、完善岗责体系,确保机构调整到位。我局结合推行征管信息系统,对人员和征管业务进行了整合和重组,优化了业务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征收、管理、稽查等各环节和机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提高了效率。3、明确职责,把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到位。 我们按照市局要求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制定了《税收管理员责任制度》,实行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岗户一体、人户对应的管理办法,根据不同行业、类别和性质将管理具体责任细化分解。为突出管理目标,我们要求税收管理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三清、四制、五到位4、科学收集测评信息,为建立纳税评估制度做好准备。我局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初步建立了纳税评估信息搜集流程,试定了所辖区域内不同行业的预警指标,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异常,积极推进纳税评估。5、理顺职能,办税服务厅规范到位。 按照市局要求,我局对办税服务厅的职能、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设置。设立了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三类九个窗口,充实了8名骨干人员到办税大厅,为办税服务厅更新配置新微机8台,打印机8台以及触摸屏等现代化办公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功能,改进办税程序、优化工作流程,集办理纳税人所有涉税事项于一体,为纳税人提供包括受理、承办、回复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办税和服务质量。

(二)“五个落实”情况 

一是落实了《征管档案管理办法》。我局在落实市局税收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办法工作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对所有征管档案、资料等进行整理、补充和归档,使之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制定了《县国家税务局征管档案管理制度》和《县国家税务局征管档案资料查阅制度》,投入2万余元购置了密集型档案柜,高标准建立了征管档案室,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二是落实了《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加大对税务登记率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积极同工商、地税沟通,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落实了《欠税公告办法》。由电视台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播放了《欠税公告办法》,并召开部分企业法人代表和一些人大、政协委员参加的企业座谈会,进行了宣传,同时,我们还在各个税务所(分局)办税服务厅、县政务大厅张贴,分发欠税资料,使广大纳税人对此项政策有了充分了解。目前,我县管辖的企业无一户欠税。四是落实《重点税源管理办法》。根据省、市局重点税源管理的有关标准和规定,我局结合县实际,制定了县重点税源管理标准,把县电力局、洪源纺织厂2户年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我县重点税源,并根据企业情况和征管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五是落实强化个体税收管理和集贸市场

管理办法 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制定了《县国家税务局集贸市场管理办法》,推行了个体工商户建帐管理制度,实行查账征收。对市场业户,搞好税源调查和税负测算,达到起征点的采取定额加发票的管理方法,对未达到起征点的,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一旦达到起征点,立即纳入日常管理。

二、税收收入工作超过正常进度

2005年,我局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抓收入,严格按照“有税尽收、无税禁收,依法征税”的原则,认真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经济迈入良性循环,税收收入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市局分配我局税收计划 万元,2005年,我们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万元,占年计划的113.8%,属历年来最好时期,超过正常进度10个百分点,为服务地方经济和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税收专项检查初见成效

按照市局对税务专项检查工作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检查计划。对钢材、煤炭等商贸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税负偏低企业及新认定的一般纳税人进行了重点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纠正。目前共查结案件28户,查补税款及罚款2.25万元,起到了严肃税法、优化税收环境的效果,征管质量得到改善提高。

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扎实推进

我局在开展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做到积极部署、科学安排,采取有效措施,行政权利公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建立健全了权利公开领导机制,成立了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一把手对该项工作负总责,主管副职具体抓落实,使权利公开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机制保障。二是采取了一系列推行措施。我局先后下发了《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统一制作了10多块高标准的公示栏,整理完善了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在内部局域网和政府网站推出了专门的权利公开网页,建立了局长电子邮箱,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措施,将税务干部,纳税人关心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等应公布的事项进行了全方位公开。三是建立健全了监督网络。成立专门机构抓督查。专门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建了督导组,负责对全局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督导,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20名督查员进行监督。所有单位都设立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建立了群众评议制度,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工作总结之家的年终总结栏目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县文化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县商务局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