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业局生产综合科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农业局生产综合科2020年工作总结。

时间流走得猝不及防,马上到来的新工作也会有许多挑战,只有经常总结才能得到工作当中的问题,写好工作总结,需勤于思索,善于总结,不断反省自己的得失并不断进步。你不清楚总结的要点吗?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2020年农业局生产综合科2020年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20xx年,我们在局各位负责人和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机关各科室、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计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完善计划统计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工作的组织程度及工作水平;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生产形势分析;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基本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局工作的开展积极搞好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现将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

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规范、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我局的计划统计工作获得了泰州市农委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继续在四市两区中处于先进行列。20xx年、20xx年被泰州农委表彰为系统计划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今年来主要是按季度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各阶段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情况调研总结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按照泰州市农委及市政府和局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等五次专项农业调查和分析,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报表等进行了报送。

为了确保系统全年各项职能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乡镇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明确。全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另外,结合职能工作的开展,还进行了系统农业招商引资、乡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累计全年共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十四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农业调查等任务指标。

三、认真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一是组织进行了20xx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20xx年泰兴市农业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为促进系统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及相关专门人员对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省、市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完成了泰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是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20xx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20xx]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政策性意见。

客观分析全年的工作,虽然做了一点琐碎的事情,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20xx年,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室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按照“编制计划,切实可行;提供信息,准确可靠;农情调研,经常深入;事务管理,系统规范;为农服务,热情周到”的工作要求及服务承诺,从严要求,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改进和提高。

一是多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农业调查与研究的广度和结合度,努力做到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克服就数据、材料分析情况的现象,充分发挥本科室为农业生产指导和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统计工作的计划性、时效性,提高组织和协调水平,在系统内部积极开展业务学习、竞赛、评比等项活动,促进农业统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各项业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科室的整体工作情况在泰州市农委系统继续保持先进水平。

20xx-12-13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2020年地税分局综合业务科2020年工作总结


岳阳市地方税务局开发区分局综合业务科

20xx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局和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规范管理年为主线,牢牢突出组织收入中心,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税收政策,切实抓好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化税源监控管理,全面完成了税收任务。

今年,我们在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以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挖潜堵漏,开源拓收,共组织入库地方各税 万元,占市地税局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的 %,占开发区管委会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的 %,比去年同期增收 万元,增长 %。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以下举措:

㈠落实了收入责任制。年初,我们组织各税务所对辖区内税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全市税源普查工作,对组织收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全面估价。同时,根据实际科学合理地将计划任务及时分配到所,严格考核,均衡入库,实行收入任务一票否决制,将收入任务与工资、奖金、年度评先挂钩,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一律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

㈡深化了汇算清缴工作。我们以规范纳税人自行汇缴申报为着眼点,认真落实总局的《汇算清缴管理办法》,重点严把了“五关”,即受理审核关、账务调整关、违章处罚关、检查结算关和税款入库关。继续狠抓了“二账二单”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受理审核阶段,实行专管员、业务所长和分局“三级”把关,确保自行申报质量;对检查结算中发现的重大疑难案件,我们及时组织税政、征管、法规等科室进行认真研究,确保了检查的质量。通过不断规范汇算清缴各环节、各阶段工作规程,我们共查补入库地方各税167万元,罚款3.4万元。

㈢严格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按照市局要求并结合我局实际,我们分税种确定了重点监控企业,并将150个高收入者纳入个人所得税跟踪管理对象,纳入监控的税源达2600万元,占年计划的30%。并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实行按月登记录入数据,按季全面分析重点税源增减变化的原因,并写出详尽的分析报告,为分局科学调度税源提供依据。

㈣采取超常的措施压缩欠税。由于欠税中往年陈欠较多,而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困难或濒临破产的企业中,因此,我局干部承受着既要依法收回欠税,又要注意征纳关系,避免激化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为此,我们成立了以业务副局长为组长,由各所所长为成员的压欠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的前提下,采取以票管税、严格加收滞纳金、通过银行扣缴、强制执行等措施积极压缩欠税,同时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分局定期督办,为压欠工作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年,我局共收回欠税800万元。

㈤强化中小税种的深度管理。我们在抓好主体税种征收的同时,根据地方税收零星分散的特点,做到小税不小看,认真落实市局资源税、印花税和私房出租税收管理办法,深挖中小税种的增收潜力。先后与国土、保险、银行、房产等部门签订了代扣代缴协议,将扣缴网络尽可能铺大,将代扣税种尽可能“网”全,我们还相继完善健全了中小税种的管理办法,努力确保中小税种应收尽收。今年我局仅房产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及教育费附加便入库1310万元,占年计划的132%,其中土地增值税完成计划523%,教育费附加完成计划120%,城建税完成计划142%,有效发挥了中小税种的保收、增收作用。

㈥抓好了货物运输税收管理。为了切实有效抓好货物运输税收管理,我们一是严格纳税人开票资格的认定和开票窗口的设置,从源头上把好管理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xx]121号文件要求,按照“专管员调查、税务所审核、分局复审”的程序严把自开票纳税人的认定关。我局共认定自开票纳税人10户,全局设置货物运输发票代开窗口三个。全局每月开票总份数为540份左右,其中自开票份数490份,税务窗口代开票为50份,运输总收入每月约200万元,征收入库税款10万元左右。二是严格审核,准确及时上报货物运输发票数据信息。我们采取电子数据明细表、手工数据明细表和发票存根联相核对的办法,逐条、逐项审核,做到票表数据一致,准确无误。同时,按市局要求及时进行软件的升级维护和数据上报。三是严格执行政策,加强检查监督。首先是加强了税务人员的业务学习。通过集中培训,以

[1][2][3]下一页

2020年生产综合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生产综合科在局各位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机关各科室、各中心和有关单位的真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计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完善计划统计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工作的组织程度及工作水平;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生产形势分析;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局工作的开展积极搞好服务。现将今年上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的工作水平

为了使部门工作和事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20xx年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管理、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

二、广泛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和形势分析,认真做好规划、计划制定等项工作

在完成农情信息统计和农业生产有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组织进行了20xx年农业局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20xx年泰兴市农业局重点工作》,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开展了上半年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形成了专门的调研报告《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泰州农委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进行了交流。按照泰州市农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我市观光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设想,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泰兴市观光农业情况调查》进行了报送。根据省发改委编制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完成了泰兴市“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汇总形成《“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为了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根据局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进一步明确,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及时将系统上半年农业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市招商引资办公室,按照市政府招商引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做好了“古银杏森林公园建设”和“马甸养殖场出让、出租项目”对外推介工作。

此外,我们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20xx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20xx]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政策性意见。

回顾这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分析平时的工作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如对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到生产一线少,止步于就情况分析情况;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太够,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室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按照“编制计划,切实可行;提供信息,准确可靠;农情调研,经常深入;事务管理,系统规范;为农服务,热情周到”的工作要求及服务承诺,从严要求,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工作的工作水平和组织程度,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做好规划计划、农情信息统计、生产调查分析、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争取使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新的提高。

2020年农业局2020年度农业工作总结


20xx年是我市灾后重建攻坚决战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恢复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重点,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实,千方百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xx年,通过全市农业系统的扎实工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耕耘,克服了金融危机蔓延危害、自然灾害多重发生和灾后重建分散人力财力精力的影响,实现了农业加快恢复发展。全市在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3.29万亩的情况下,粮食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27.65万吨,比上年增加1.82万吨。油菜籽总产达到1.36万吨,比上年增加0.24万吨。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进一步加快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例行监测和专项抽检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到99.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落实资金2.97亿元,开工项目8个。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7.9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6730元,比上年增加993元,其中,种植业帮助农民增收45元。全市农村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年来,全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是稳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实现粮食总产恢复性增长,确保粮食安全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强化工作措施,落实配套增产技术,通过技术措施的落实和农业生产设施的逐步改善,主攻粮食单产,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了全市全年粮食总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这个目标任务的完成,取得了20xx年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增幅达7%。主要工作包括:

1、开展了以推广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3.5万亩,经XX市农业局专家组验收,示范平均亩产708.33公斤,亩增产145.67公斤,增幅达22.3%。示范活动带动了全市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市粮食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实施农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生产力水平。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在土门镇对1.12万亩中低产田进行了集中改造;抓住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在新市镇开展了2000亩的灾毁农田恢复重建标准粮田建设工作,以修复损毁农田的灌、排、田、土等基础设施。项目区对农田实施了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功能,为确保粮油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落实“水改旱”、增种秋作等技术措施,努力实现种满种尽,尽力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在因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积极推行水改旱和增种秋季作物等措施,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为实现农业总量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全年完成旱区水改旱1.53万亩,增种秋作13万亩,确保了农作物总面积达到96.8万亩次。

4、主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尽量减少产量损失。对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如油菜菌核病、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梨小食心虫进行了重点监测和预报,全年共发布病虫预报、警报17期,发布电视预报8期,病虫测报准确率达96%以上。组织开展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315.8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粮油损失2.69万吨。

5、切实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年共完成43个新品种、3项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建立市、镇两级示范片20个,示范面积15.8万亩。20xx年,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按照加快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全市通过实施支农资金整合项目、联合国援助我市农业生产项目、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项目,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质、高效的经作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进一步优化了经作产业结构,形成了水果、蔬菜、大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农业招商引资,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工作包括:

1、建设示范基地,引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发展了什地镇蔬菜基地、汉旺镇食用菌基地、遵道镇水果基地、广济镇大蒜基地、绵远镇芦笋基地、土门镇茶叶基地等基地,规范了基地生产示范工作;加快了绵竹XX高效农业示范园、土门镇玫瑰园、孝德镇盛唐农业示范园、九龙富新镇甜叶菊示范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放大这些示范园区的示范效应,促进全市效益农业发展。全市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在5万亩左右。

2、开展新品种的示范种植和品种改良工作。以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完成了甜叶菊、珍珠花、魔芋、金玫瑰等经作产品的引种试种1200亩。完成对梨树、枇杷、核桃、茶叶、大蒜等产业老品种的改良示范1950亩。积极推广示范高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5万亩次,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比如绵竹XX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冬草莓及棚栽技术,目前已经进入采摘期,预计亩产鲜草莓3000-5000斤,亩收入可达2-4万元,现在已在九龙、板桥、孝德、什地、富新示范推广20亩,效果非常好。园区的早熟梨、葡萄、桃子新品种及其棚架栽培技术也已经在孝德镇的大乘村和九龙镇的清泉村落实近70亩,春节前将完成定植工作。

3、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通过农业招商引资,以基地为载体,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业主大园区的发展格局。成功引进马来西亚境外资金组建绵竹金树农科有限公司,在九龙镇新龙村建立300亩甜叶菊智能育苗基地,在富新镇发展甜叶菊大田种植2000亩;引进XX金玫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银谷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组建XX市银谷玫瑰开发公司,在土门镇天宝、麓棠村大力发展玫瑰产业,打造“东方阿尔卑斯”旅游带;引进外地业主在绵竹成立绵竹高乾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九龙镇集中发展珍珠花产业,目前已经发展种植珍珠花300亩;引进XX盛唐实业集团公司联合创建绵竹中日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孝德镇大乘村发展超级番茄“甜耳朵”,计划种植5000亩。

三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努力提高全市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一年来,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工作要求,全市上下联动,以实施“农业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 和“百、千、万农业科技承包”为载体,组织市、镇两级农技人员90余人,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技术、农村政策和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市全年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12万人次,通过农民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专项培训项目的实施,开展农村服务业等就业技能培训1950人。为农民开展现场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参加“三下乡”集中科普宣传活动5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同西昌学院合作,开展成人教育,新招成人大、中专76人,其中:中专招生30人,大专及本科学员28人,单科生18人。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四是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年来,我们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狠抓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定和下发了《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展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检测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地开展了以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等五种高毒农药为重点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资经营秩序和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机制,从源头保障了农产品安全生产。按照灾后重建规划,经发改部门批准立项,开始组建XX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明确了建设标准和时限,目前中心建设已经正式启动。检测中心的建成,将显著推进我市以县级检测中心为主体,镇乡检测站、基地和市场检测点为纽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谁平。

全年先后开展了种子、农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82人次,检查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654个次,有效规范了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行为。规范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万余亩,对有效期到期的5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进行了成功续转。以基地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了农产品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工作,全年抽检样品1402个,农残定性检测合格1392个,合格率99.5%,比去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五是认真落实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全年以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了实处。主要是:

1、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确保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国家惠农资金及时、准确、安全地发放到农户手中。其中,完成水稻36万亩、油菜10.6万亩、小麦11.4万亩、玉米3万亩等良种补贴面积的核实和678万元资金的发放工作;协助完成4044万元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面积核实工作,保证了国家补贴资金安全发放到受益农户手中。

2、规范村组筹资筹劳程序,杜绝涉农乱收费行为。通过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机制、规范村组筹资筹劳管理、加强涉农收费及价格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年审核一事一议筹资总额113.42万元,生产统筹940.53万元,经明查暗访,全年未发现涉农乱收费的现象。

3、规范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管理,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继续加大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普及工作力度,根据《关于地震灾后重建有关承包土地问题的处理意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在土门、什地镇开展了以土地入股形式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土地流转方式。结合试点工作对全市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统计,摸清了全市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初步统计,到20xx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008亩。

4、规范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强化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对9个镇乡的村组财务、土地征占用费、“一事一议”资金进行了审计,涉及资金1.7亿元,审计出违纪违规案件5件,金额2.42万元,均及时进行了纠正。

5、扎实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按照建设规范化责任型政府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办理农业行政许可审批项目99件,经政务中心测评,申办人满意率达100%,树立了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良好的形象。

6、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时调解农村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参与解决因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43起,协调处理7起群体性上访事件,解决因农业投入品引起的纠纷9起,全年派员60人次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调解工作组和联系镇乡有关工作,为维护全市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是积极争取和实施灾后重建项目,稳步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通过多方努力,全市共争取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9个,总投资2.97亿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基金11790万元,XX援建资金2155万元,国际援助资金230万元,社会募集资金15503万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恢复农业服务体系功能。落实了投资1500万元的XX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22万元的镇乡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350万元设备配置以及XX市农技推广中心恢复等体系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规模4068.153万元。这些项目都已经在实施当中。

2、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争取并迅速实施建设了总投资2515.5万元的绵竹XX高效农业示范园。园区核心区位于九龙镇清泉村,占地面积300亩。计划于20xx年9月底前全部竣工。建成后的示范园,作为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中心、种子种苗的繁育中心、农业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培训中心,将在今后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园区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一个重大举措,也是XX援建绵竹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内容的绝大部分,科技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冬草莓、发酵床养殖生猪和蛋鸡技术已经见到成效,技术也已经在向园区外围辐射,九龙、板桥、玉泉、孝德、什地、东北、富新的农户已经应用这些技术发展冬草莓20亩、发酵床养猪2400平方米,近70亩中早熟梨、优质葡萄和桃子示范也正在整地施肥,春节前将完成果树定植。

3、恢复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功能。以损毁农田修复为重点,推动标准粮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在灾毁农田的修复中,立项30万元建设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立项131.28万元开展了标准良田建设试点。

4、恢复重建农村能源。以扩大内需项目和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市农村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19220口,实现投资9033.4万元,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技术,大力推行沼气综合利用,在发展多种农能生态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回顾过去,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二是名优农产品品牌缺乏,标准化生产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镇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抓得不力;四是一些地方农村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增加,五是灾后重建农业产业恢复项目少。

20xx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 “稳重提质”的要求,全市上下将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目标,把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力争用1-2年时间,使沿山、沿河、坝区三大区域形成特色突出、支撑强大、活力绽放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建立各类专合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放大XX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示范效益,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形成绿色蔬菜、优质粮油、食用鲜菌、时令鲜果基地,全面推进实现全市农业新跨越!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四是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年来,我们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狠抓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定和下发了《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展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检测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地开展了以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等五种高毒农药为重点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资经营秩序和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机制,从源头保障了农产品安全生产。按照灾后重建规划,经发改部门批准立项,开始组建XX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明确了建设标准和时限,目前中心建设已经正式启动。检测中心的建成,将显著推进我市以县级检测中心为主体,镇乡检测站、基地和市场检测点为纽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谁平。

全年先后开展了种子、农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82人次,检查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654个次,有效规范了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行为。规范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万余亩,对有效期到期的5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进行了成功续转。以基地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了农产品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工作,全年抽检样品1402个,农残定性检测合格1392个,合格率99.5%,比去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五是认真落实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全年以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了实处。主要是:

1、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确保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国家惠农资金及时、准确、安全地发放到农户手中。其中,完成水稻36万亩、油菜10.6万亩、小麦11.4万亩、玉米3万亩等良种补贴面积的核实和678万元资金的发放工作;协助完成4044万元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面积核实工作,保证了国家补贴资金安全发放到受益农户手中。

2、规范村组筹资筹劳程序,杜绝涉农乱收费行为。通过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机制、规范村组筹资筹劳管理、加强涉农收费及价格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年审核一事一议筹资总额113.42万元,生产统筹940.53万元,经明查暗访,全年未发现涉农乱收费的现象。

3、规范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管理,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继续加大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普及工作力度,根据《关于地震灾后重建有关承包土地问题的处理意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扎实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在土门、什地镇开展了以土地入股形式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土地流转方式。结合试点工作对全市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统计,摸清了全市土地流转实际情况。初步统计,到20xx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008亩。

4、规范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强化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对9个镇乡的村组财务、土地征占用费、“一事一议”资金进行了审计,涉及资金1.7亿元,审计出违纪违规案件5件,金额2.42万元,均及时进行了纠正。

5、扎实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按照建设规范化责任型政府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办理农业行政许可审批项目99件,经政务中心测评,申办人满意率达100%,树立了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良好的形象。

6、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时调解农村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参与解决因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43起,协调处理7起群体性上访事件,解决因农业投入品引起的纠纷9起,全年派员60人次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调解工作组和联系镇乡有关工作,为维护全市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是积极争取和实施灾后重建项目,稳步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通过多方努力,全市共争取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9个,总投资2.97亿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基金11790万元,XX援建资金2155万元,国际援助资金230万元,社会募集资金15503万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恢复农业服务体系功能。落实了投资1500万元的XX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22万元的镇乡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350万元设备配置以及XX市农技推广中心恢复等体系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规模4068.153万元。这些项目都已经在实施当中。

2、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争取并迅速实施建设了总投资2515.5万元的绵竹XX高效农业示范园。园区核心区位于九龙镇清泉村,占地面积300亩。计划于20xx年9月底前全部竣工。建成后的示范园,作为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中心、种子种苗的繁育中心、农业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培训中心,将在今后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园区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一个重大举措,也是XX援建绵竹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内容的绝大部分,科技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冬草莓、发酵床养殖生猪和蛋鸡技术已经见到成效,技术也已经在向园区外围辐射,九龙、板桥、玉泉、孝德、什地、东北、富新的农户已经应用这些技术发展冬草莓20亩、发酵床养猪2400平方米,近70亩中早熟梨、优质葡萄和桃子示范也正在整地施肥,春节前将完成果树定植。

3、恢复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功能。以损毁农田修复为重点,推动标准粮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在灾毁农田的修复中,立项30万元建设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立项131.28万元开展了标准良田建设试点。

4、恢复重建农村能源。以扩大内需项目和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市农村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19220口,实现投资9033.4万元,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技术,大力推行沼气综合利用,在发展多种农能生态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回顾过去,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二是名优农产品品牌缺乏,标准化生产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镇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抓得不力;四是一些地方农村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增加,五是灾后重建农业产业恢复项目少。

20xx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 “稳重提质”的要求,全市上下将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目标,把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力争用1-2年时间,使沿山、沿河、坝区三大区域形成特色突出、支撑强大、活力绽放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支持“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建立各类专合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放大XX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示范效益,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形成绿色蔬菜、优质粮油、食用鲜菌、时令鲜果基地,全面推进实现全市农业新跨越!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2020年农业局科教兴农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中心认真开展科教兴农工作,切实把推广科技作为发展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有力地促进了科教兴农工作在全区的开展,使科技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近年来科技兴农工作基本状况及主要成效
(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一年来我区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丰优998、天丰优122、天丰优998、汕优998、金稻系列等10多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面积达到10多万亩;进一步推广了“超甜711”和“穗甜3号”等甜玉米新品种,面积达0.8万亩;推广种植“荷兰7号”脱毒马铃薯和“紫心番薯”近万亩。水果生产方面引进推广了早春一号枇杷、“先锋”葡萄、连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湾“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优质新品种;蔬菜引进以色列、韩国和省农科院的新品种21个,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韩国的“安玲”番茄、省农科院的“翠绿3号”大顶苦瓜等。畜牧水产方面继续抓好二元杂、三元杂肉猪的全面推广,同时重点抓好了山羊品改,引进优质种羊200头,大力发展优质黑山羊养殖,使今年饲养量达到4980头,同比增长30.3%。水产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本地塘虱、三角鲂、白鲳、工程鲫、丁桂鱼等优质品种,优质鱼放养面积达到1266公顷,占总面积的46%,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预计总产5273吨,占总产的32%。在引进新品种的同时,我区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继续大面积推广了覆膜增效栽培技术、猪牛羊品改技术、沙田柚嫁接挂果技术。使种植业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80%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良法覆盖率达78%以上。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经作与粮作面积之为60:40。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今年我区多方筹集资金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站址的设施建设,今年共筹集资金近30万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农技站两个站的设施及示范基地建设。目前10个镇均建有独立站址的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果树站。渔技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一年来我区继续加强白土、马坝、大塘公路沿线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为主的1500亩科技示范走廊建设;同时巩固樟市镇4000亩优质沙田柚示范区和1万亩传统优质谷——马坝油粘生产示范区建设;在大桥、周田、黄坑扩大建立3个百亩西瓜提早栽培技术示范区;在马坝石堡完善以农科所为中心的反季节蔬菜和草莓种植的“农科示范园”和大桥长坝2500亩集种养观光一体的沙田柚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坑口建立500头山羊品改示范场。这些农科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我区良种良法引进推广提供了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我区还建立科技示范村40个,科技示范户3050户。
(三)重点农业产业的农科教结合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一年来我区把开展农科教结合推广科技新成果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农业产业的科技培训和推广工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如在优质米产业中我区把向农户推广马坝油粘标准化栽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作为发展我区传统产业——马坝油粘生产的突破口,不断充实更新我区优质米名牌产品——“白马牌”马坝油粘生产内容,确保了国家名牌产品品牌。在果蔬生产方面,扩大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在周田、大桥、黄坑等西瓜生产地大面积推广,使西瓜提早上市,亩产值增加1000元以上;在马坝、大塘、龙归等蔬菜生产地推广,使大量蔬菜生产实现反季节种植,亩产值增加1500元以上。在畜牧生产领域中,我区把推广品改技术、饲养技术同养殖户培训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大力推广二元杂母猪;引进优质黑山羊200头,繁育优质山羊达到3000头,使优质山羊品种所占比率达80%以上。一年来通过加强农科教结合,成功推广新技术35项,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全区支柱农业产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2%。“白马牌”马坝油粘、“龙皇二号”沙田柚、“曲宝牌”重阳花生等3个国家农业名牌产品的生产得到开发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了全区45000户农户,促进了全区农业增产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方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坚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政府出力,社会兴科,优势互补,共创新农业”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实用新科技,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科技兴农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大量新技术和新品种。如覆膜增效栽培技术、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黑山羊的引进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一是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镇成人学校和农业生产现场为阵地,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妇女学校等各种农业专业培训班,对农村技术骨干、女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青年农民等进行一定时间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根据农时季节,采取短期办班或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农户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电视、录相、广播、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进行农科知识的宣传培训,并聘请省市级有关农业专家来我县办班,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难题。今年我区各级共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233期,受训近1.53万 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7.05万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48万人次。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今年我区在事业单位机构未改革,科技队伍人心波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在稳定保证科技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稳定了农业科技队伍。此外,还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今年又有5人获农艺师职称。
(四)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首先是想方设法努力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同时区财政稳步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保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其次是各涉农部门通过项目挂钩,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第三是制订优惠政策,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开发新的农业项目。这样既引进资金又引进人才和新技术,成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渠道。今年来全区农业科技投入资金达到200多万元,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80万元。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科技兴农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在农业部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学习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法制意识;二是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广东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列入农业部门开展“四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技术引进及推广应用仍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没有贯穿于生产、加工、到商品销售整个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引进推广基本能满足农产品获得高产的需要,但在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缺乏精细加工、精选、分类、包装等方面的加工新技术,使得我县农产品仍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市场占有率难提高。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行政干预多,方法落后,不注重实际效果,没有转变到优化服务上来;其次是在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科技推广仅停留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形式上,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没有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来促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三)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因而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只能勉强保工资,保大项目的投入。我区的农技推广网络中原建有的村(管理区)级农业服务站因待遇难以保障,工作已陷入停滞状态。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在开展科技兴农工作中,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要注重生产与产后加工并重,在引进推广生产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产品加工处理技术的引进推广及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促进经济最大效益的形成。
(二)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改进推广方法。要强化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垂直管理关系,加强农科教协作和专群结合;推进综合站、区域站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强调农技推广不但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农民群众负责。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预、“强制”推广转变为优化服务,引导农户自觉接受上来。要认真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科技兴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它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同时又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以科技为先导。为此我区将继续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同时要求上级也要加大投入,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