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2000字

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总会有写总结的时候。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每次写下总结,我们就多了一份感知与思考:我们的价值就是为自己同时也为他们产生价值。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要考虑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2000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孩子们越来越被丰富的物质享受包裹着,接受着过度的关爱,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使家长们大多数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品德的教育,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深刻指出: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幼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育人首先要育德。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加强幼儿德育工作,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创设和谐、积极的精神环境,以情感为支点实施幼儿道德教育
(一)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使之成为扩展幼儿学习的空间,加强幼儿体验性、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我们在《绿色的家园》的主题活动中,带孩子去植物园观察,通过游玩,孩子知道了花草树木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适时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不随便摘花踩草;吃完的果皮要放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不乱吵乱叫等,让幼儿从活动的开展中萌发从爱身边的事物开始,爱自己的家园、爱我们的大自然。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情感意识,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到社区敬老院开展关爱、帮助爷爷奶奶的活动;每年的助残日,组织小朋友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为他们演节目、送礼物,还进行“为残疾小朋友募捐活动”,向福利医院的儿童献爱心;汶川、玉树地震不仅牵动着成人的心,同时也触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幼儿亲手将自己的压岁钱放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募捐箱,使孩子们懂得了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奉献的不仅是钱物更主要是他们的爱心和高贵的品质。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充分发挥本土资源,让孩子参观我军军史馆,孩子们知道了很多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使孩子们知道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艰苦斗争的历史,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二)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社会中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这种发生在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正是培养孩子理性辨别能力的教材。我们建议孩子家长应利用这些材料增强孩子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电视网络等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帘,我们建议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幼儿心灵,预防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方面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注重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德育的培养
1、重视日常生活小事的教育意义,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活中帮助别人、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及时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对伤害他人的言行,要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其知道何对何错,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
2、运用各种感官如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通过情节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建立道德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不失时机地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它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
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情感体验和错误尝试,以提高道德判断力
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对于决定孩子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期判断一件事是好还是坏的标准,往往取决于成人作出的反应。如有个孩子打了人,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爸爸说的,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就应该打他。”再如一个孩子认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妈妈知道了会训我。”所以,幼儿的道德判断倾向依赖于一方的言辞。出于对违反的结果的恐惧和避免惩罚的愿望,这种尊崇和惧怕的心理,表现在处理孩子与成人的关系上便是服从。皮亚杰说:“幼儿的第一个道德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可见,在幼儿阶段,成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幼儿近乎绝对地信任成人,尤其是孩子生活中的人物——父母、老师。然而孩子又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更应该正视孩子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在此方面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和幼儿之间保持民主气氛,凡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成人一般都与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善于言语诱导,以理服人,比较注意提高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对每个成员的看法和意见都进行公正的考虑;生活中在发现问题时重视幼儿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而不是一手包办代替、决断对错,这样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如:当孩子在有了矛盾时会用讨论来推断谁是谁非,用猜拳、轮流、谦让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向老师报告,依赖老师做“仲裁”。
(二)同伴交往的经验帮助孩子从道德的现实性中解脱出来,从外部规则、成人控制的约束下解放出来,使孩子从自主性的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从与别人相处的需要中产生道德意识。另外,耳闻目睹同伴的道德判断策略也是一种促进方式。看到别人的策略可能与自己的预料有所不同,于是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驱使幼儿思考,受到启发,从而改进自己的道德辨别力与判断力。在解决不平衡时,孩子还会运用新的认知技能,重组自己的道德认识。有的孩子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常与水平较高的孩子一起相处,就会因为受到正面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师引导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学习良好行为的思想、情感基础。通过组织幼儿扮演角色游戏来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角色心理,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生活情景,强调他人的需要,能有效地把孩子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与别人的认识和感受联系起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让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扮演游戏中常常受人欺凌的角色,可使其充分体验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从而理解自己日常的行为对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还可以组织讨论各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道德问题,使孩子真正有机会介入解决自己的问题,体验同伴间友好交往的快乐感受。
三、注重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挫折的体验,通过幼儿主体的心灵感受延伸到对社会的正确态度,由健康心灵的塑造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对人的信赖心和同情心,需要自身对冲突或挫折等有一番体验,在这些经历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地培养起来。
由于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片面认识,导致普遍重视孩子的生理卫生保健,忽视了心理卫生保健;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导致孩子在身体健壮、智力发达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要知道:人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统一,幼儿的心理健康又是心理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例如:孩子来到教育机构,父母提供“顺利”成长的“优越”环境变了,在家被视为“小皇帝”的地位变了,没有人再谦让自己,孩子之间开始有冲突,产生挫折,其心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的很暴力,有的则始终保持缄默,此时孩子应该懂得:在人与人交往中,要努力避免冲突的发生,并在冲突发生时,努力寻求冲突解决办法,这也是幼儿对社会的最初体验,是幼儿道德判断的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心理的健康间接地决定着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M.Gz85.COm/p>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孩子们越来越被丰富的物质享受包裹着,接受着过度的关爱,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使家长们大多数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品德的教育,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基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深刻指出: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幼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育人首先要育德。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加强幼儿德育工作,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创设和谐、积极的精神环境,以情感为支点实施幼儿道德教育
(一)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使之成为扩展幼儿学习的空间,加强幼儿体验性、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我们在《绿色的家园》的主题活动中,带孩子去植物园观察,通过游玩,孩子知道了花草树木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适时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不随便摘花踩草;吃完的果皮要放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不乱吵乱叫等,让幼儿从活动的开展中萌发从爱身边的事物开始,爱自己的家园、爱我们的大自然。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情感意识,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到社区敬老院开展关爱、帮助爷爷奶奶的活动;每年的助残日,组织小朋友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为他们演节目、送礼物,还进行“为残疾小朋友募捐活动”,向福利医院的儿童献爱心;汶川、玉树地震不仅牵动着成人的心,同时也触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幼儿亲手将自己的压岁钱放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募捐箱,使孩子们懂得了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奉献的不仅是钱物更主要是他们的爱心和高贵的品质。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充分发挥本土资源,让孩子参观我军军史馆,孩子们知道了很多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使孩子们知道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艰苦斗争的历史,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二)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社会中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这种发生在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正是培养孩子理性辨别能力的教材。我们建议孩子家长应利用这些材料增强孩子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电视网络等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帘,我们建议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幼儿心灵,预防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方面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注重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德育的培养
1、重视日常生活小事的教育意义,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活中帮助别人、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及时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对伤害他人的言行,要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其知道何对何错,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
2、运用各种感官如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通过情节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建立道德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不失时机地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它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
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情感体验和错误尝试,以提高道德判断力
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对于决定孩子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期判断一件事是好还是坏的标准,往往取决于成人作出的反应。如有个孩子打了人,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爸爸说的,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就应该打他。”再如一个孩子认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妈妈知道了会训我。”所以,幼儿的道德判断倾向依赖于一方的言辞。出于对违反的结果的恐惧和避免惩罚的愿望,这种尊崇和惧怕的心理,表现在处理孩子与成人的关系上便是服从。皮亚杰说:“幼儿的第一个道德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可见,在幼儿阶段,成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幼儿近乎绝对地信任成人,尤其是孩子生活中的人物——父母、老师。然而孩子又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更应该正视孩子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在此方面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和幼儿之间保持民主气氛,凡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成人一般都与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善于言语诱导,以理服人,比较注意提高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对每个成员的看法和意见都进行公正的考虑;生活中在发现问题时重视幼儿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而不是一手包办代替、决断对错,这样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如:当孩子在有了矛盾时会用讨论来推断谁是谁非,用猜拳、轮流、谦让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向老师报告,依赖老师做“仲裁”。
(二)同伴交往的经验帮助孩子从道德的现实性中解脱出来,从外部规则、成人控制的约束下解放出来,使孩子从自主性的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从与别人相处的需要中产生道德意识。另外,耳闻目睹同伴的道德判断策略也是一种促进方式。看到别人的策略可能与自己的预料有所不同,于是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驱使幼儿思考,受到启发,从而改进自己的道德辨别力与判断力。在解决不平衡时,孩子还会运用新的认知技能,重组自己的道德认识。有的孩子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常与水平较高的孩子一起相处,就会因为受到正面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教师引导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学习良好行为的思想、情感基础。通过组织幼儿扮演角色游戏来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角色心理,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生活情景,强调他人的需要,能有效地把孩子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与别人的认识和感受联系起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让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扮演游戏中常常受人欺凌的角色,可使其充分体验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从而理解自己日常的行为对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还可以组织讨论各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道德问题,使孩子真正有机会介入解决自己的问题,体验同伴间友好交往的快乐感受。
三、注重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挫折的体验,通过幼儿主体的心灵感受延伸到对社会的正确态度,由健康心灵的塑造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对人的信赖心和同情心,需要自身对冲突或挫折等有一番体验,在这些经历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地培养起来。
由于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片面认识,导致普遍重视孩子的生理卫生保健,忽视了心理卫生保健;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导致孩子在身体健壮、智力发达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要知道:人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统一,幼儿的心理健康又是心理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例如:孩子来到教育机构,父母提供“顺利”成长的“优越”环境变了,在家被视为“小皇帝”的地位变了,没有人再谦让自己,孩子之间开始有冲突,产生挫折,其心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有的很暴力,有的则始终保持缄默,此时孩子应该懂得:在人与人交往中,要努力避免冲突的发生,并在冲突发生时,努力寻求冲突解决办法,这也是幼儿对社会的最初体验,是幼儿道德判断的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心理的健康间接地决定着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幼儿园中班德育总结


在开学初期我们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班级的德育计划,并将它贯穿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二: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教育教学环节中

1:在九月份,我们以“我喜欢”拉开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抱一抱”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友谊的温馨,并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和他人分享快乐。“甜蜜手语”体验关心残疾人的情感

2:十月份,在“感官总动员”中的“嘘,仔细听”的活动中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上课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3:在“伞的世界”中“伞下的家”“伞下的感受”等活动中培养了孩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制作伞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4:十二月份的“给你一封信”中,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信的交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

的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

三: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教育幼儿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多方配合,一致努力,来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通过家园窗,家长会以及半日活动,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沟通联系,努力寻求家长配合,步调一致的进行德育教育,为幼儿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了学期结束,针对半年的努力教育,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德育计划,我总结如下:

一、通过每星期的国旗下讲话,教育幼儿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国,庄严的五星红旗和神圣的国歌,让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质。

二、为了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孩子们能合作游戏,共同成长,自由活动时小朋友能轮流玩好玩的玩具,并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减少了吵架的现象。

三、在一日活动中,我针对幼儿穿衣、用餐、午睡等各个环节,教育培养幼儿要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每天安排了值日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擦桌椅、擦柜子、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分发筷子等。我们每周进行选举优秀值日生,使小朋友掌握了劳动的技巧。

五、通过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向幼儿介绍各种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园小班德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要过了一个学期。们的点滴进步凝集着的汗水,每份工作都值得去总结和反思。本学期我们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并通过实施加强幼儿的品德,为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半年的学习实践,我班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常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回顾本学年我班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熏陶幼儿的德育情感.

为了创设与幼儿德育相适应的环境,力求为幼儿营造有浓郁的德育氛围的环境,我们根据每月制定的德育目标,树立榜样教育;同时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环境的小主人。其次,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品德及行为模式的重要作用。例如:平时,我们提出要求让幼儿时时记住用普通话交谈,有一次,孩子不经意一句“我也听你们讲过本地

话嘛。”这时,我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立即承认了老师的错误,并请孩子们也随时监督我们,互相督促提醒。此外,我们还注意随机榜样教育,及里对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鼓励幼儿说说“谁做了什么好事?”激发幼儿向好榜样学习的愿望,以点带面,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从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入手,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有快乐的情绪,幼儿才能热情地参加活动,对其身心发展有益,也为活泼开朗的性格打下基础,“学习哪些本领?最喜欢什么?最能干的是什么?”这些话题能促进老师与孩子进行亲切的交谈,抚摸孩子的小脑袋,让幼儿体验老师对他的爱,既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充分激起了幼儿的自信,又使幼儿了解了自我,有利于幼儿的自我评价。例如:原本较内向的赵浩钧、施正鑫小朋友现在不仅愿意回答别人的提问,而且还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愿望等。另外,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我

是值日生”、“我是小组长”,让孩子在值日工作中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同时为集体服务。如:帮助分碗筷、擦桌、整理小椅子等、逐步形成成“我行”、“我能做到”、“我爱集体”的心理意识和自信。

三、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教园地、家长开放日、家教讲座、定期走访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家教经验和家长任务等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效应,会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我们还针对家长常常会忽略正确的言行引导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及时对家长进行提醒,帮助他认识自身的言行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如有个别家长平时有说粗话的习惯,我们老师就耐心身他说明其危害性,以及其孩子言行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倾向

性,使家长认识到“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接受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幼儿间礼貌行为进步了许多。

四、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以上是一年来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但仍存有不足:

1.有部分幼儿爱护玩具和公共财物方面还较差,有争抢玩具现象。

2.个别幼儿的功击意识还较强,不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分享玩具和物品。

3.个别幼儿在收拾、整理学具、玩具方面还比较薄弱。

总之,幼儿德育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过程,需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继续将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篇二:中班德育工作小结

2014—2015学年幼儿园中班德育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本学期我们依据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指导方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并通过实施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为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基矗经过半年的学习实践,我班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常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回顾本学年我班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熏陶幼儿的德育情感.

为了创设与幼儿德育相适应的环境,力求为幼儿营造有浓郁的德育氛围的环境,我们根据每月制定的德育目标,树立榜样教育;同时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环境的小主人。其次,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品德及行为模式的重要作用。平时,我们提出要求让幼儿时时记住用普通话交谈,此外,我们还注意随机榜样教育,及里对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鼓励幼儿说说“谁做了什么好事?”激发幼儿向好榜样学习的愿望,以点带面,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从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入手,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有快乐的情绪,幼儿才能热情地参加活动,对其身心发展有益,也为活泼开朗的性格打下基础,“学习哪些本领?最喜欢什么?最能干的是什么?”这些话题能促进老师与孩子进行亲切的交谈,抚摸孩子的小脑袋,让幼儿体验老师对他的爱,既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充分激起了幼儿的自信,又使幼儿了解了自我,有利于幼儿的自我评价。另外,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分餐盘、擦桌、整理小椅子等、逐步形成成“我行”、“我能做到”、“我爱集体”的心理意识和自信,同时为集体服务。

三、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等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效应,会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

四、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以上是本学年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但仍存有不足:

总之,幼儿德育是一个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过程,需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继续将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篇三:幼儿园中班德育总结

幼儿园中班德育总结

在开学初期我们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班级的德育计划,并将它贯穿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二: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教育教学环节中

1:在九月份,我们以“我喜欢”拉开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抱一抱”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友谊的温馨,并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和他人分享快乐。“甜蜜手语”体验关心残疾人的情感

2:十月份,在“感官总动员”中的“嘘,仔细听”的活动中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上课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3:在“伞的世界”中“伞下的家”“伞下的感受”等活动中培养了孩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制作伞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4:十二月份的“给你一封信”中,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信的交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

的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

三: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教育幼儿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多方配合,一致努力,来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通过家园窗,家长会以及半日活动,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沟通联系,努力寻求家长配合,步调一致的进行德育教育,为幼儿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了学期结束,针对半年的努力教育,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德育计划,我总结如下:

一、通过每星期的国旗下讲话,教育幼儿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国,庄严的五星红旗和神圣的国歌,让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质。

二、为了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孩子们能合作游戏,共同成长,自由活动时小朋友能轮流玩好玩的玩具,并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减少了吵架的现象。

三、在一日活动中,我针对幼儿穿衣、用餐、午睡等各个环节,教育培养幼儿要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每天安排了值日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擦桌椅、擦柜子、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分发筷子等。我们每周进行选举优秀值日生,使小朋友掌握了劳动的技巧。

五、通过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向幼儿介绍各种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情感。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讲的是关于幼儿、我们、孩子、教育、家长、德育工作、环境、品德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