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更精神心得总结

学习三更精神心得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学习三更精神心得总结,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3月5日我们望岳路社区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在社区罗主任办公室认真学习市委书记易炼红同志的“三更”要求。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才两年的我来说,学习完深受鼓舞,也感觉到自己与易书记的“三更”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更高标准,更严管理,更具公信力。看似简单的13个字却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作为一名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者,我们每天都与社区里的居民打交道。以前以为只要能深入社区,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介绍党的惠民政策,做好慢病随访就是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但学习“三更”的更高标准:要我们在能力素质上要更加过硬,在谋事干事上要更加科学,在工作态度上要更加踏实。自己就对号入座的好好反省了一番。我虽说做好了本职工作,但对业务学习抓的不紧,做事也不是很有规划。尽管自己非常喜爱这一行,但学习方法,办事方法都没有很高的标准来严格约束自己,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学习“三更”后,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它及时的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缺点,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认清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更严管理,看似与我们没多大关系,实则是不管在哪个工作位置上都需要执行的。平时我们在社区里,有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来社区检查时,我们会热情接待,询问他们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身体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然后再根据这次的诊断来教他们如何调整。但我们忽视了个问题,这些患者对医嘱的执行力,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追踪病人,让他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同时对于自己的工作也要严要求,高标准,认认真真的完成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不能放松自己对更好知识,更好的办事方法的追求。

以上这些是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对照“三更”精神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现在“亡羊补牢”还来的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按照“三更”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团队精神培训心得


在理论学习上,团队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的信任是它坚固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成员都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宽广的胸怀、通览全局的大局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一个优秀团队要想成功,及时的完成既定目标,就离不开各成员的全力配合和通力协作。只有充分

挖掘各成员的潜能,激发成员强烈的责任心,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再加上合理运用所有的人力、物力、信息、公共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形成一支有强大凝聚力、顽强战斗力的卓越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荐阅读:个人科学发展观心得

通过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但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变化:一是要有肯定认同感,也就是信任别人,肯定别人,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多发现别人的优势而不是老是挑剔、一味地否定别人,这样才能在团队中增加互信,彼此协作。二是要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可以一味选择做受害者,选择做受害者最大的代价就是没有成果,选择做勇于负责任的人最大的好处是拥有人生当中丰硕的成果。三是要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我们要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予我知识;我们要感谢对手,因为他使我更强大;我们要感谢领导,因为他给我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我们要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使我们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人生的旅程就是一条铺满荆棘的坎坷之路,我们唯有付出百倍的艰辛,努力付出,不懈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胜利的彼岸。

最令我感动的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导师让我们紧闭双眼伸出双手去感知的时候,当我们睁开双眼看到的是一副激动人心的场景。只见每位领导手捧鲜花来到我们面前,真诚的说你们辛苦了!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在场每位员工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

真心地感谢公司所有的领导给予我们的那份关爱和鼓励!谢谢您们!

2021年暑假三下乡总结:生活得好,更学得好


在挪溪生活了九天,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尤其学得好。

为什么说在挪溪吃得好呢?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一,蒋校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厨房,那里有锅有柴有碗有筷子......厨具俱全。其二,有很多学生主动帮我们做饭,阳老师也帮我们做了几餐饭。让我们轻松了好多。其三,我们整个团队团结互助,分工合作,谁有空都会到厨房去帮忙的。所以,总的说来,我们吃得好在于挪溪人好,我们的团队也好。

为什么说在挪溪睡得好呢?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其一,蒋校长给我们腾出了一个睡觉的好地方。其二,挪溪人给我们送来了暖和的被子,让我们晚上睡得香,睡得甜。其三,挪溪天气好,不冷不热。

为什么说在挪溪玩得好呢?其一,挪溪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奇水秀。相传挪溪有八景:幽林青湖、湘黔古道、高登古寺、十里翠峡、野猪出林、仙人飞渡、丹霞神窟和宝瑶古寨。其二,挪溪水多,在挪小旁有一条河流,河水清净凉爽。我们每天都到那里洗澡,我也在那里学会了游泳。

我们本是去支教当老师的,为什么还说尤其学得好呢?其一,我们去的是一个瑶族聚居区,在那里可以了解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例如我们在那里经历了观音节,了解了农历六月十九日是挪溪的观音节。在这个节日里,他们要爬高顶山朝拜普照寺。在那里,我们也学了一点常用的瑶语,欣赏了有瑶族艺术特色的木屋建筑。其二,挪溪山奇水秀,挪溪人民热情好客,山水美与人情美的有机融合使挪溪成了美的化身,我们因此得以美的体验和熏陶。其三,我们在挪溪增长了阅历,开阔了眼界,这也是一种学习。其四,在教学和调研过程中,我们的口才和胆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整个三下乡活动中,吃苦耐劳的精神渐渐地在我们的心坎里得以运用和铭记,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挪溪之行中,最主要的是收获了很多,学了很多。吃、睡、玩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只是细微处见精神,从这些微不足道的方面折射出了挪溪人民热情好客的优秀品质和淳朴情操。我要记住他们的好,并感激他们的好,望有朝一日能为挪溪做点什么,回报点什么,这才心安。

因此,可以说我们在那里生活得好,更学得好。

范文二

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回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暑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悄然流逝,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一个月,短短的一个月,说不上是每一份经过都会成为内存,但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确实是感慨

xx年7月25日上午9点,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衡水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在向领导递交了我的个人简历之后,我被安排到了信息化办公室工作大厅的一台电脑前,科长让我先熟悉一下网络环境,这里是对刚刚开放的政府网站----衡水市政府公众信息网进行制作与维护的工作。一天过去了,我除了上网浏览网页,基本没干什么事情,很迷茫的感觉。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今天一点都用不上,那份新世纪大学生的优越感一扫而光,很无奈,很无助。不过,这也是我要实习的原因,现在尝受到的感觉,可以作为剩下一年大学生活的执导和动力。

实习的第三天,由于我的粗心大意,致使昨天登到网页上的一篇文章的格式出现了错误,幸好同事及时提醒,才没有耽误了信息发布。后来我感觉还是再查一遍比较稳妥,一查不要紧,竟然有好多我在编辑时没有发现的错误,甚至有个超级链接里面没有内容。都怪我的马虎大意,以后我要痛定思痛!坚决杜绝这种错误再次出现。

在学校,学到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一种有用的贮备,虽然在平时看来学的很多东西总感觉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但说不定就在某一刻显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师哥师姐说的:在工作过程中总觉那些东西在学校见过,但却在记忆中消失,擦肩而过。想起这,真的要感谢在校期间学的那些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实习结束之后,我感到自己有很大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待人要真诚

踏进办公室,接触到很多陌生的面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从前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们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二、要善于沟通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三、要有热情和耐心

其实,不论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热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五、要主动出击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外,我还意识到自己很多缺点和不足,例如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社会经验缺乏等等,这些将成为我最后一年大学生活的努力方向,我要力争尽快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以新的面貌来迎接毕业时新的机遇和挑战。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社会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指导与帮助,使我在实习中受益非浅,今后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你们,汇报社会!

精神科个人实习总结三例


篇一:精神科个人实习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实习,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对专业课知识进行总结,便于查缺补漏,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另一方面实习也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体验作为一个职工承担的责任,帮助我们将来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个人之见,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

一、实习——学后的总结

第一阶段的医学实习地点是长清区人民医院,我在内科三病房区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医内科,了解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简单的临床用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内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书本上的记载与临床是有出入的。

第二阶段,在济南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学实习。我在精神科三病房、心理科及门诊都进行了实习,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神科三病房区实习期,病房里有***十个病人,病种多样。有时候主任查房时会给我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若当时我感觉没有把握,查完房我赶快翻看那位病人的病历,再看看课本,结合起来,使自己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没有学习过精神病学,但我们学过变态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对课本里讲的症状部分掌握的不好,容易混淆。但在结合了典型的病例之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我还认识到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踏踏实实,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牢基础,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二、实习——岗前的培训

虽然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可能不一致,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遵守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作息时间方面,两个阶段的实习都是在医院进行的。医院里每天早晨都要交班,一般在八点,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八点前到医院,而且不能无故提前下班,擅自离岗。当然作为实习生,我也不例外。其次服装要求,在医院里当然穿隔离衣。我们专业没有发,我借了一件很厚的长袖。五月份,天气很热,但还是坚持穿,而且带实习卡,因为这是我们的标志。这也告诉别人,我们是新来实习的,请多包涵。

(二)遵守职业道德

人有社会性,是讲道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将从事自己的职业,职业道德也是我们每个职工都应该遵守的。在医院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关心病人,不歧视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答疑解惑。

(三)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不论是在精神科还是内科,医生都很重视病历的书写,因为这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证据,是保护医生的法宝。二者不同的一点是在精神科,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精神病人伤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我在精神科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卢主任就提醒我,当病人走向你时,注意他的眼神不对就赶紧跑。曾经就有一个实习生被精神病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不只是医生,其他职业也如此。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工作。

(四)搞好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医院,医生和护士需要配合,医生下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当有问题时赶紧向医生询问,共同为病人治疗疾病。医生和医生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对一种疾病没有把握时就要和其他医生探讨,或是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当然这也是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和良好的人

际关系,不仅是工作所需,而且是生存所需。

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知道前段时间的学习还有什么不足,那些地方还需要更加努力。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能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将来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我认为,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岗位前的培训。

篇二:精神科见习体会

在经过精神科的理论课学习之后,我们接着来到了湘雅二医院进行精神科的见习。在这三次宝贵的见习经历后,我对精神科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理解,增加了很多新的体会,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

在去精神科见习之前,我片面地认为精神病人都是头脑不正常的,具有攻击性,对他们有一定的恐惧。在进入精神科封闭病房后,我最开始也很小心翼翼,时刻防备着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在经过带教老师的讲解和与病人短暂的交谈之后,我渐渐地放下了心来,试着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他们,单纯地把他们当成一个病人,站在一个护理人员的立场上去了解他们。

在封闭病房见习时,首先带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病房的布局设置和相关的规定,以及对病人的相关护理措施,让我对精神科有了更多的认识,不再只是十分片面的恐惧。接下来,老师具体地给我们分析了几个病例,让我们试着和几个典型的病人交谈。通过和病人的交谈,我对理论课上学习的疾病症状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的理解,了解了一些和精神病人交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交谈结束之后,老师又组织我们对病例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我而言,我感受很深,其实那些病人是很可怜的,他们大多没有身体上的障碍,只是精神上的缺陷,虽然是这

样,但他们却不能控制自己,很多行为在我们看来都是很怪异的,但在他们的世界里却是很正常的,他们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一些躁狂发作等一些具有攻击性的病人,医务人员不能不把他们强制安排在约束间进行约束,这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很不利的。精神科病人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和爱心。

最后,我们来到了开放病房见习。在这里,各方面比起封闭病房都要放松多了。在开放病房,病人的病情大多不是很严重,病人能够控制自己正常的行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和病人交流,能够很清楚地了解病人的情况。经过对几个病人的评估,我对精神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的诊疗过程大多比较曲折,大多数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患的就是精神疾病,往往要先在其他方面花费很多时间,最后才考虑精神疾病,这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很不利的,而精神疾病的治疗疗效通常不是很显著,疗程也比较长,这对病人的康复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经过精神科短暂的见习之后,我对精神科的理解不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增加了对精神科实际的认识。我了解了精神科科室的布局设置,一些管理规定,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此外,更重要的是我对精神病人多了一份理解,有一种想要去为他们服务的冲动,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去帮助他们恢复健康,能够顺利地回归社会。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许每个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痛苦故事。因此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我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不歧视精神病人,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可以更多地帮助他们,让他们也可以感受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美好,尽最大可能恢复健康。

篇三:精神科见习感想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精神科护理结束了,这学期里,我们共有两次医院见习,一次是在康宁医院,一次是在民康医院。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两次见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精神科护理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环境上来讲,两两个医院都干净整洁,住院大楼现代化,内部设施齐全你,活动室里电视麻将台球一样不少,这样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一种信任的感觉,相信对于患者,尤其是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更加是能产生一种威严而又放心的感觉。

在医院,我们见到了不少患者。对于初次接触精神病患者的我们而言,一切都显得兴奋而又略微紧张。我们见到了一些平静的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患者都很友善,躁狂症患者的症状很典型,遇到我们喋喋不休地不断在讲述他的故事;几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典型的妄想症,不断告诉我们他多么厉害,有很多很多钱,别人都很崇拜他,他有很多公司,本事很大等等,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假的,一开始还会觉得好笑,但后来,最大的感觉就是同情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大伯,大伯年纪50多岁的样子,拿着一个茶杯,看起来端庄斯文,不在医院看到他的话,或许我会认为他是一个村干部什么的吧。大伯和善地回答我们问题,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女儿,和妻子已经离婚,女儿等家人都在国外,问他现在情况已经很好了什么时候能出院,他说可能过年女儿会来接他,说到这个的时候,大伯眼中分明流出一股思念。后来带教老师告诉我们,大伯其实曾经还有一个儿子,但是由于他的精神病发作,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我们都很震惊,后来问大伯这件事的时候,大伯安静了几秒钟,然后缓缓地说他一直很内疚,当年因为觉得他儿子不够上进不够乖,一时没想开竟然做出了这种事,也因为这件事,大伯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好几年。这件事彻底震撼了我们。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学生,以我们的社会阅历,必然从未接触过所谓的杀人犯,更没有想到杀人犯竟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我并不害怕,相反我很同情这个大伯,同时对于他儿子生命的逝去我感到很惋惜。从大伯的叙述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后悔和内疚,我明白精神病人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们发作的时候可能迷失了自己,因此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在民康医院我们去的那天还有一个患者跳楼了,据同学说她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迅速坠落。我从窗口看去,看到那个死者躺在血泊里,血肉模糊的样子。我们都很震惊。在我的生命里也从来没见过自杀事件,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当时的心情。也许这个死者是因为抑郁症等疾病导致的对生活失去信心,也许是因为她忽然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悲从心来不堪重负结果一死百了,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都是一个生命。我更加意识到精神病人的不稳定性,因此也更加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去加强看护,保护每一个生命。

以前我都觉得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很可怕,但是真正接触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他们需要更多我们社会的关爱。我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精神病人,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让精神病患者在冰冷的疾病背后能感受到更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