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算

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算。

漫长的工作也倒了尾声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也需要开始了,只有写好总结才能知道工作中的疏漏,工作总结可以为以后的打算和努力指明方向。如何在总结中全面的展现自己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20xx年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牢牢环抱市委、市当局13451工作思路、四个城市扶植目标和乡村子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布局性革新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成长新动能,聚力打造乡村子振兴XX样板,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子工作涌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一)乡村子振兴创始新场所场面

1.坚持兼顾筹划。聘请专业团队对我市乡村子振兴战略进行筹划设计,形成《XX市乡村子振兴筹划(草稿)》。对筛选出的267个乡村子振兴专业村子财产近况进行查询访问统计,完成专业村子经济收入、主导财产收入数据采集工作,控制了我市乡村子振兴财产根基环境。

2.坚持人才引领。把人力资本开拓放到首要地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步队培育和省、市各项专业人才陈诉,完成绿色证书培训3000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25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人、农药经营人员培训1200人、青年农场主培训50人,2人入选全省最美农技员,5人入选第二批潍坊乡村子之星,3人通过潍坊鸢都财产领武士才初审。加大高条理人才引进力度,引入高端育种人才3名,指导企业与2名院士签订协议,筹办成立院士工作站。做好乡土人才评选工作,4人进入XX市财产领武士才公示名单。

3.坚持工商资本带动。根据《XX市支持工商资本下乡介入乡村子振兴的看法》,规范工商资本下乡秩序,为乡村子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我市由工商资本领建的3家田园综合体全部入选潍坊田园综合体专项扶持项目库,此中九龙峪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三强,胡林谷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二十强,花卉田园综合体列为后备项目。对各镇、街提报的44个农业项目,支配专人逐一实地调研,每个镇街肯定一到两处,给予重点支持。推进花千谷田园综合体及东部生态综合体、XX市北部(高柳)今世农业示范推广园等16个市乡村子振兴重点项目扶植,加快打造一批结构合理、要素集聚、效益显著的示范范例。编制了我市农颐魅招商项目库,制作了XX市今世农业鼓吹片、ppT等鼓吹材料,筛选出农颐魅招商项目60个,送各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各外地XX商会、有关部门,吸引优质工商资本投资XX农业。

(二)今世农业实现新突破

1.完善项目支撑路径。新争取并实施食粮高产示范方创建、耕地质量晋升(耕地地力掩护)和化肥减量增效、下层农技推广体系革新与扶植、省级农产品质量平安县创建、高效特色农业成长平台扶植等国家、省、市项目13个,项目无偿资金7643.64万元,通过项目扶植带动了今世农业快速成长。此中新争取的省级今世农业财产园创建项目,获批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刷新我市农业类单个项目财政资金记录。财产园筹划占地面积98平方公里,计划2年投资1.1亿元,以山楂、桃等果品为主导财产,突出抓好万亩山楂、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植,重点扶植21个子项目。目前已编制完成财产园创建筹划、扶植实施、资金使用规划,预计到2020年建成达效。新建成绿然农业、丰本农业2处千亩省级高标准桃今世集约栽培示范园,完成XX金色田园、鲁威有机果蔬2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扶植。完善蔚然农业、晨曦蓝莓等生态休闲农业园区4处,标致休闲乡村子和齐鲁标致田园各1处。初步建成200亩尊悦银瓜示范园。

2.放大品牌创建效应。深入实施品牌晋升行动,订定《XX市农产品品牌扶植实施看法》和《XX市银瓜成长筹划》,着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完成整体区域品牌XX花果田园设计包装工作。依托XX市弥河银瓜财产协会积极陈诉农业部农产品地舆标志挂号掩护,成立XX市大关营弥河银瓜研究所,完善XX银瓜生态掩护区扶植,推进品种提纯复壮;联合潍坊市农科院实施山东省农业重大利用技巧立异项目《XX蜜桃提质增效症结技巧研究与利用》,选育XX蜜桃新品系青丰蜜(暂命名)通过现场测产和专家品评。推动XX蜜桃、XX柿饼入选《齐鲁御贡》名录,帮忙央视农业频道生态中国栏目,对我市敞口山楂种植业和加工业进行鼎力鼓吹。今年以来,XX银瓜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九州农庄牌蔬菜、王坟镇清风峪牌果品等6个企业品牌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在20xx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代价评估中,XX蜜桃品牌代价为10.8亿元、XX山楂为1.94亿元、XX柿干为0.79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41个,全市有效期内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213个,三品 基地认证面积累计6.2万亩。

3.立异种业成长机制。强化企业主体位置,晋升自主立异才能、科技支撑才能和成果转化才能。依托企业引进高端育种人才,树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帮助育种体系、高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新建XX天成农业种子研发中心项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长签约成立院士工作站。新建2000平方米高标准种子仓库、1000平米种子加工车间、8000平方米高标准育种温室大棚、育种棚,引进科研育种仪器设备5台。

4.理顺质量兴农思路。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平安县为契机,实现全市农产品村子级监管人员全笼罩,建成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监管平台,完成监控大屏安装、追溯点物资发放和绿色防控设备调试工作。开展韭菜、白菜、西瓜、银瓜等质量平安专项监督抽查,省、市、县三级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466个,总合格率达99.4%,检出的分歧格样品,已全部移交综合执法局并向样品属地发送通报,进行追溯处置惩罚。实施农药减量行动,新争取我市列入山东省20xx年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巧集成与示范县,树立600亩核心示范区面积,带动1万亩外围辐射区,绿色防控笼罩率到40%以上,农药使用量低落40%以上;树立番茄绿色防控技巧中心示范区400亩,推广面积1万亩;小麦统防面积达到10万亩。实施耕地质量晋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扶植食粮万亩示范区1处,露天胡萝卜万亩示范区1处,推广缓控释肥面积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6万亩。

(三)灾后重建取得新进展

1.施展救灾主力军作用。灾情发生后,迅速成立《灾后恢复生产领导小组》、订定《灾后规复农业生产指导看法》,组织成立三个技巧指导小组,增强对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指导。先后共同省、市农业专家组调研、指导灾后规复农业生产20余次。争取上级农业救灾资金1290万元。组织农业企业向受灾的镇街捐助代价50余万元的种子(苗)、肥料、农药等农资。和谐浙江省XX商会为王府街道南闫村子、凤凰台村子捐助人民币2万元,海信牌电视机20台;加快做好灾后蔬菜大棚重建,重新定植4.28万个,整修加固2.67万个,开工重建4421个。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县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农业局

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xx年,我县“三农”工作呈现出“三增”、“三化”、“三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增: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05.92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同比增加18.92万亩,增加21.7%,全县粮食总产47.8万吨,同比增长6.1%,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计划任务。二是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同比分别增长6.7%、15.5%,扭转了连续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三是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今年引进优新品种16个,种植重庆面包麦等优质小麦5万亩,推广地膜玉米4.0万亩,发展优质绿豆5万亩,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创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万古的黄金梨获得农业部早熟“优质梨”称号。

三化:一是农业产业化

今年,我局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我县“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种植优质杂交高粱2.2万亩,超计划面积0.2万亩;种植“重庆面包麦”3万亩,总增纯收入96万元;完成优质水稻基地建设40万亩,超计划20万亩,其中优质中稻25万亩,实现收入20400余万元,优质再生稻15万亩,实现收入3384余万元;建立优质双季花生基地2.02万亩;加强了枇杷新植1万亩和对去年新栽植140万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正在规划和运作建设年产500吨的枇杷酒厂1个,建设年保鲜能力1000吨冷藏保鲜库2个,正在申报枇杷绿色食品品牌;冬菜种植面积8900亩,加工成半成品3103吨,种植生姜、辣椒1.1万亩。对县内从事稻谷、小麦、高粱等粮油产品加工和营销的重庆大足粮茂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大足笛女酒业有限公司等五家龙头企业进行了资金、设备、技术、市场等详查,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农业科技人员长期联系龙头企业制度。重点帮助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搞好基地农户技术培训,按企业产品质量要求,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和农户签订、落实好订单,今年,全县25万亩优质稻,产量12.5万吨,通过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定单4.5万吨,占35%。今年我县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11个,其中:大足县万古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

二是项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对项目建设实施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以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30余所定点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8646人,超计划3146人,转移就业8278人,就业率达95.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372人,超计划4029人,劳务收入逾10亿元。2. 沼气建设。全县两个示范镇已完成11个示范村,按计划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改建省柴节煤灶2600户,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3.双季花生增收效益显著。全年推广种植优质双季花生2.0万亩,每亩实现产值1948.44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248.44元,优质双季花生项目涉及农户3万余户,户平增收800余元。 4.粮食直补兑现到位。由于政策引导,宣传到位,全县撂荒地恢复种粮面积65232.81亩,直补农民近98万元。共种植再生稻15.51万亩(超市下达任务5100亩),直补农民75万元(未加县里补贴的各种物资)。

三是农业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项目办的协同下,各单位开展上门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4543万元,到位资金2643万元。共争取到县、市、部级项目28个,引进资金1580.85万元,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资金330万元,地方配套37万元。项目建成后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加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据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同时,按照学习计划分别组织实施了学习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中心组学习9次,科、站、室、场负责人学习20次,职工学习15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落实了农业局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分工,狠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歪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继续抓好“减负”工作,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实施场(站)务公开工作。

二是科普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利用新闻、报刊、流动宣传车、送法下乡等形式宣传《种子法》、《渔业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和中央、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宣传活动;对全县农经人员进行了有关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培训,印发宣传资料7200余份,印发举报监督电话2000余份;对全县300多户农资经营业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强化培训,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举办了9期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0余种,41000份,赠送农业科技书刊600余册,接受咨询12000余人次;举办了67次枇杷技术培训会,培训全县枇杷种植户达9500余人次,印发《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防治历》技术资料6500余份;完成“绿证”培训2562人,发证1325人。同时成立了“大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成立以来,共查获违法违规案件36件,案件结案率达100%,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

三是场站改制基础加强。场站改制工作开局良好,各单位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传达和学习了大足县关于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在改制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已完成各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各单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进入调整、补充和完善阶段。获得市级农业主管的批准和县级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县政府同意将龙岗良种场、龙水良种场、鱼种站(包括虾场)按照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xx〕74号)文件政策。并获得市级财政的改制补助经费245万元用于改制。

二、20xx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点

20xx年我局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发展低耗、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强化机关作风、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建设为手段,确保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提出:“粮食安全稳农业,科学技术兴农业,产业经营推农业,生态旅游富农业,优质高效强农业”的基本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六化”(即农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三增”(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一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文章,确保明年的工作再迈上新台阶,力争20xx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达11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增长3.8%,总产量达49万吨,增长2%,其中水稻44万亩,产量26.5万吨,增加2%;水果19000万公斤,增加3%;水产品900万公斤,增加5.8%。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3%,增加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增加5.4%;农业总产值增加5%,粮食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其重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大要点、四项工作”的实施,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个中心,确保粮食增产

粮食安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中央非常重视,把粮食作为最大的产业来抓,满足与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县已被列为重庆市八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要作好粮食主产区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突出重点,规划建立我县粮食主产区,确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把大国路片区和大安、大珠、大双路片区规划为优势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带,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粮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要强化科技兴粮,大力实施技术引导,确定重点示范地区,切实搞好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大力提高复种指数,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4万余亩(含复种面积),着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中厢带状种植、玉米地膜全覆盖、水稻抛秧、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确保优质稻面积达到30万亩(高产示范面积5万亩、蓄留再生稻20万亩、水旱轮作面积5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5万亩(稻田保护性耕作16.9万亩、旱地保护性耕作8.1万亩),复种指数面积达到200%,全县保灌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为明年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两个重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谋划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检查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尺度,使各项工作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三农”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明年,结合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三支队伍”,就是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民致富

狠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美化农民家园。力争20xx年实施完成1800户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xx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民工1万人以上,一是通过定单、定点、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输出;二是以市县各级劳动力转移协会及各中介机构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进行劳动力推荐就业;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充分依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各大龙头企业和以邮亭—龙水—宝顶为轴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石雕石刻工艺品制作、小五金纪念品制作等。在劳务输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倾力打造品牌劳务,如“大足石刻工艺师”、“大足师傅”、“龙水五金巧匠”、“花卉园艺设计师”等品牌劳务,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高水平发展、向宽领域迈进。

抓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将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我县正式被确定为首批百个科技示范下乡工程县之一,为配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贡献率,将农业科技新技术直接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让老百姓掌握3至5门种养殖技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20xx年,我县将实施示范种植户1000户,示范种植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面积7万亩。

(三)抓好三大要点,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坚持以“三百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邮亭、珠溪、龙石建立双季花生基地2—3万亩,规范建设苦丁茶基地3000亩,发展养殖优质商品鱼基地25万亩,蚕桑基地5万亩,在智凤、雍溪镇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达到1万亩的生产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再生高梁基地。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导向、业主带动的原则,继续加大名、优、新、稀农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我县的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基地的管护,不断做大规模,构建富有大足特色的优势产业带。重点要做大做强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基地。优质粮油产业,除突出抓好优质稻和再生稻外,要认真实施优质再生高梁3万亩,玉米7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提供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20万吨以上;把枇杷生产列为五大产业的重点来抓,真正做成重庆的优势产业和亮点产业,明年,在巩固现有枇杷种植7万亩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1—2万亩,最终实现10万亩目标;冬菜、调味品产业,保持种植规模达1万亩以上,力争年产优质冬菜5000吨以上,创建大足冬菜、调味品品牌。二是做强龙头。坚持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力争我局农业干部领办的长龙、原也观光农业企业建设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长链条。着眼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围绕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企业组织,探索农业生产者与加工、运销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产、加、销各环节相互协调,以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项工作,保障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后劲。农业发展离不开投入和扶持,20xx年争取引入一批农业项目,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抓紧实施在建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库建设。要积极努力,加强跟踪跑办,争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较大项目,依靠项目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力争20xx年招商引资完成1200万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广,突破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建立技术人才储备。因我局几年来未进一个技术人员,存在人才老化、知识老化等诸多问题。要打破用人模式,通过“选(从大专院校选)、聘(从退休专家、大专院校中聘)、调(从基层优秀人才中调)、用(用好现有农技人才)”的办法引进一批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选择5名左右优秀人才充实到如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肥料和植保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单位。实行技术储备,积极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自然条件且增产增收潜力较大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争取安排一定的经费,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新技术。

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县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工作,同时,加大农技体系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能力和素质,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人才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认真实施农村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转移农民技能培训、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村干部素质培训。

抓好农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确保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我局已配备部分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能开展一般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20xx年要开展农药残留等重点指标的检测。对于重点农产品基地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供应管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组织认证的“五统一”管理,推动基地建设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创汇型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要迅速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品牌的认证申报工作,以名牌开拓市场。争取20xx年申报成功3—5个市级以上品牌,建议县财政对申报成功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品牌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户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积极引导承包土地规范流转;配合市里全部取消农业税的决定,做好相应工作;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社两级债务;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场站改制步伐。

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认真查处农业污染案件,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力度,严禁一切不合格的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流向农民,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逐步建立优质农用生产资料的推荐机制,同时要引导农民正确选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进一步搞好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种子市场的日常检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明年,我们将继续以强化政务环境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转变和队伍建设,实实在在地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教育职工放下“婆婆”架子,系上“媳妇”厨裙,沉心静气,为“三农”服务,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新局面,为夺取我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贴于

县农业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农业局 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xx年,我县“三农”工作呈现出“三增”、“三化”、“三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增: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05.92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同比增加18.92万亩,增加21.7%,全县粮食总产47.8万吨,同比增长6.1%,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计划任务。二是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同比分别增长6.7%、15.5%,扭转了连续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三是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今年引进优新品种16个,种植重庆面包麦等优质小麦5万亩,推广地膜玉米4.0万亩,发展优质绿豆5万亩,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创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万古的黄金梨获得农业部早熟“优质梨”称号。 三化:一是农业产业化 今年,我局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我县“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种植优质杂交高粱2.2万亩,超计划面积0.2万亩;种植“重庆面包麦”3万亩,总增纯收入96万元;完成优质水稻基地建设40万亩,超计划20万亩,其中优质中稻25万亩,实现收入20400余万元,优质再生稻15万亩,实现收入3384余万元;建立优质双季花生基地2.02万亩;加强了枇杷新植1万亩和对去年新栽植140万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正在规划和运作建设年产500吨的枇杷酒厂1个,建设年保鲜能力1000吨冷藏保鲜库2个,正在申报枇杷绿色食品品牌;冬菜种植面积8900亩,加工成半成品3103吨,种植生姜、辣椒1.1万亩。对县内从事稻谷、小麦、高粱等粮油产品加工和营销的重庆大足粮茂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大足笛女酒业有限公司等五家龙头企业进行了资金、设备、技术、市场等详查,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农业科技人员长期联系龙头企业制度。重点帮助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搞好基地农户技术培训,按企业产品质量要求,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和农户签订、落实好订单,今年,全县25万亩优质稻,产量12.5万吨,通过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定单4.5万吨,占35%。今年我县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11个,其中:大足县万古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 二是项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对项目建设实施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以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30余所定点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8646人,超计划3146人,转移就业8278人,就业率达95.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372人,超计划4029人,劳务收入逾10亿元。2. 沼气建设。全县两个示范镇已完成11个示范村,按计划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改建省柴节煤灶2600户,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3.双季花生增收效益显著。全年推广种植优质双季花生2.0万亩,每亩实现产值1948.44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248.44元,优质双季花生项目涉及农户3万余户,户平增收800余元。 4.粮食直补兑现到位。由于政策引导,宣传到位,全县撂荒地恢复种粮面积65232.81亩,直补农民近98万元。共种植再生稻15.51万亩(超市下达任务5100亩),直补农民75万元(未加县里补贴的各种物资)。 三是农业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项目办的协同下,各单位开展上门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4543万元,到位资金2643万元。共争取到县、市、部级项目28个,引进资金1580.85万元,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资金330万元,地方配套37万元。项目建成后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加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据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同时,按照学习计划分别组织实施了学习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中心组学习9次,科、站、室、场负责人学习20次,职工学习15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落实了农业局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分工,狠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歪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继续抓好“减负”工作,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实施场(站)务公开工作。 二是科普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利用新闻、报刊、流动宣传车、送法下乡等形式宣传《种子法》、《渔业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和中央、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宣传活动;对全县农经人员进行了有关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培训,印发宣传资料7200余份,印发举报监督电话2000余份;对全县300多户农资经营业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强化培训,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举办了9期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0余种,41000份,赠送农业科技书刊600余册,接受咨询12000余人次;举办了67次枇杷技术培训会,培训全县枇杷种植户达9500余人次,印发《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防治历》技术资料6500余份;完成“绿证”培训2562人,发证1325人。同时成立了“大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成立以来,共查获违法违规案件36件,案件结案率达100%,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 三是场站改制基础加强。场站改制工作开局良好,各单位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传达和学习了大足县关于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在改制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已完成各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各单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进入调整、补充和完善阶段。获得市级农业主管的批准和县级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县政府同意将龙岗良种场、龙水良种场、鱼种站(包括虾场)按照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xx〕74号)文件政策。并获得市级财政的改制补助经费245万元用于改制。 二、20xx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点 20xx年我局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发展低耗、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强化机关作风、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建设为手段,确保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提出:“粮食安全稳农业,科学技术兴农业,产业经营推农业,生态旅游富农业,优质高效强农业”的基本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六化”(即农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三增”(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一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文章,确保明年的工作再迈上新台阶,力争20xx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达11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增长3.8%,总产量达49万吨,增长2%,其中水稻44万亩,产量26.5万吨,增加2%;水果19000万公斤,增加3%;水产品900万公斤,增加5.8%。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3%,增加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增加5.4%;农业总产值增加5%,粮食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其重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大要点、四项工作”的实施,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个中心,确保粮食增产 粮食安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中央非常重视,把粮食作为最大的产业来抓,满足与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县已被列为重庆市八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要作好粮食主产区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突出重点,规划建立我县粮食主产区,确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把大国路片区和大安、大珠、大双路片区规划为优势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带,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粮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要强化科技兴粮,大力实施技术引导,确定重点示范地区,切实搞好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大力提高复种指数,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4万余亩(含复种面积),着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中厢带状种植、玉米地膜全覆盖、水稻抛秧、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确保优质稻面积达到30万亩(高产示范面积5万亩、蓄留再生稻20万亩、水旱轮作面积5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5万亩(稻田保护性耕作16.9万亩、旱地保护性耕作8.1万亩),复种指数面积达到200%,全县保灌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为明年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两个重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谋划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检查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尺度,使各项工作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三农”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明年,结合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三支队伍”,就是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民致富 狠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美化农民家园。力争20xx年实施完成1800户的生态家园富民工


程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xx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民工1万人以上,一是通过定单、定点、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输出;二是以市县各级劳动力转移协会及各中介机构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进行劳动力推荐就业;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充分依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各大龙头企业和以邮亭—龙水—宝顶为轴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石雕石刻工艺品制作、小五金纪念品制作等。在劳务输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倾力打造品牌劳务,如“大足石刻工艺师”、“大足师傅”、“龙水五金巧匠”、“花卉园艺设计师”等品牌劳务,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高水平发展、向宽领域迈进。 抓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将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我县正式被确定为首批百个科技示范下乡工程县之一,为配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贡献率,将农业科技新技术直接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让老百姓掌握3至5门种养殖技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20xx年,我县将实施示范种植户1000户,示范种植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面积7万亩。 (三)抓好三大要点,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坚持以“三百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邮亭、珠溪、龙石建立双季花生基地2—3万亩,规范建设苦丁茶基地3000亩,发展养殖优质商品鱼基地25万亩,蚕桑基地5万亩,在智凤、雍溪镇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达到1万亩的生产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再生高梁基地。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导向、业主带动的原则,继续加大名、优、新、稀农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我县的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基地的管护,不断做大规模,构建富有大足特色的优势产业带。重点要做大做强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基地。优质粮油产业,除突出抓好优质稻和再生稻外,要认真实施优质再生高梁3万亩,玉米7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提供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20万吨以上;把枇杷生产列为五大产业的重点来抓,真正做成重庆的优势产业和亮点产业,明年,在巩固现有枇杷种植7万亩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1—2万亩,最终实现10万亩目标;冬菜、调味品产业,保持种植规模达1万亩以上,力争年产优质冬菜5000吨以上,创建大足冬菜、调味品品牌。二是做强龙头。坚持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力争我局农业干部领办的长龙、原也观光农业企业建设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长链条。着眼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围绕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企业组织,探索农业生产者与加工、运销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产、加、销各环节相互协调,以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项工作,保障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后劲。农业发展离不开投入和扶持,20xx年争取引入一批农业项目,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抓紧实施在建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库建设。要积极努力,加强跟踪跑办,争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较大项目,依靠项目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力争20xx年招商引资完成1200万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广,突破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建立技术人才储备。因我局几年来未进一个技术人员,存在人才老化、知识老化等诸多问题。要打破用人模式,通过“选(从大专院校选)、聘(从退休专家、大专院校中聘)、调(从基层优秀人才中调)、用(用好现有农技人才)”的办法引进一批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选择5名左右优秀人才充实到如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肥料和植保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单位。实行技术储备,积极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自然条件且增产增收潜力较大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争取安排一定的经费,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新技术。 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县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工作,同时,加大农技体系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能力和素质,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人才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认真实施农村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转移农民技能培训、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村干部素质培训。 抓好农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确保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我局已配备部分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能开展一般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20xx年要开展农药残留等重点指标的检测。对于重点农产品基地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供应管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组织认证的“五统一”管理,推动基地建设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创汇型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要迅速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品牌的认证申报工作,以名牌开拓市场。争取20xx年申报成功3—5个市级以上品牌,建议县财政对申报成功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品牌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户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积极引导承包土地规范流转;配合市里全部取消农业税的决定,做好相应工作;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社两级债务;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场站改制步伐。 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认真查处农业污染案件,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力度,严禁一切不合格的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流向农民,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逐步建立优质农用生产资料的推荐机制,同时要引导农民正确选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进一步搞好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种子市场的日常检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明年,我们将继续以强化政务环境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转变和队伍建设,实实在在地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教育职工放下“婆婆”架子,系上“媳妇”厨裙,沉心静气,为“三农”服务,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新局面,为夺取我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0年农业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县农业局二○○六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年初以来,特别是新一届局领导班子到位后,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突出落实省委提出农业“五化”发展思路的精神,按照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开展“为农(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积极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的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3.02万亩,比去年增加7175亩,培植30亩以上种粮大户120户;实现畜、禽出栏29.76.7万头、出笼90.71万羽;着手新扩无公害茶园10000多亩,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推广频振式物理灭虫灯无公害蔬菜、水稻示范面积4700亩,着手申报无公害基地2个;新增开发抱电水面2万亩,启动了网箱养鱼;新建沼气池305余只,维修老池800只;创建各类种养示范基地42个,推广水稻配方施肥、“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等实用新技术6项,引进水稻及蔬菜等新品种18个;落实农机具购机补贴款60万元,推广农业新机械301台,新增农机服务大户25户;举办各类种、养及农业执法等培训班50多期,印发水稻《病虫情报》6期;处理农、牧(饲)、渔及农机等违法违规农业行政执法案件60起。实现招商引资合同资金0.5亿元,实际进资1525万元,争取“跑部进厅”项目资金190万元。

(二)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提供粮食生产配套服务

⑴抓好粮食生产配套服务。一是搞好粮食生产物技服务,在春耕备耕期间,积极备足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物资,并开展了水稻生产新技术送科技下乡活动;二是积极开展春耕护耕大检查,入春后,为维护春耕生产的安全,局班子成员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多次组成多个工作组深入全县农资网点开展了春耕护耕循环大检查,有力地打击了少数农资商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三是扎实开展了“水稻病虫情报进村”示范活动,目前早稻和二晚的长势良好,没有大面积受病虫害为害的现象;四是积极协助县里搞好早稻生产面积核实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为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⑵落实农机具补帖政策。为了让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走型、不变样原原本本地送到农民手中,我局3月份印制了2000余份有关购机补帖的政策宣传资料发到村组,并进行张帖,还利用了《修水报》、修水电视台、宣传车等媒体进行宣传,目前已有30位购机对象享受了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共落实补助资金60万元。

2、努力推进“1116”工程实施,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⑴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尽管今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市场疲软、我县生猪生产呈滑坡态势,但是我局畜牧局技术干部依然知难而进,奋斗不止:一是对我县畜牧业进行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市场的系统调查,形成了《当前我县生猪生产形势及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积极争取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二是切实为畜禽养殖户尤其是大户搞好种、料、养、管、防、销等方面的相关协调和技术服务,尤其是“春防”工作,由于局领导重视、防疫措施得力,全县共发放了畜、禽防疫疫苗90万头份、400万羽份(其中猪瘟疫苗30万头份、猪牛羊“w”病疫苗60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150万羽份、禽流感疫苗250万羽份),使“春防”工作达到了“四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全县没有发生畜禽重大疫情。

⑵努力抓好茶叶生产服务。按照县茶叶产业办“工作到茶园、服务到基地、指导到农(茶)户、联系到企业”的要求,局茶技干部积极配合县茶叶产业办做好茶苗管理的产前服务、茶叶生产技术和病虫防治的产中服务和组织茶叶企业参与茶叶产品展示、展销的产后服务。目前,突出围绕“宁红”、“双井”、“眉毛山”、“黄龙山”、“五梅山”五大茶区建设,为争取实现今年新扩茶园100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及管理好2万亩茶苗而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⑶突出发展水产生产。一是利用招商引资“借梯登高”,上半年引资100万元,在抱电水库新增开发水面2万亩,投放鱼苗350万尾,既提高了水产品总量,又净化了库区水质,使水产业在农业生产发展中逐步走向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起到了龙头示范作用;二是对全县已有的8万亩可养水面进行了合理规划,编写了五年水产发展规划和养殖规划图;三是新增了鱼药、鱼具等物资服务职能,真正突破了水产物技配套服务。

(4)大力推进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在县城近郊的黄田里村新建了“夜合山蔬菜园”、“明月湾蔬菜园”两个共200余亩的蔬菜基地,新基地的建设以蔬菜生产为依托,以实现观光、休闲农业的综合开发为目标,推进我县蔬菜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二是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菜”,在去年推广使用频振式物理灭虫灯的基础上,上半年又为安坪和黄田两个基地的500亩蔬菜安装了物理灭虫灯;三是开发特色蔬菜资源,薇菜是我县丰富的野生保健蔬菜资源中一个较突出的品种,为使薇菜实现人工栽培,规模开发,今年5月份我局在县人事部门的支持下请来了国外专家一起进行薇菜孢子育苗的试验研究,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基本掌握了薇菜孢子育苗的关键技术。

3、全面推进科技兴农,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⑴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及法律法规培训。一是在县集中举办了畜禽防疫、水稻病虫防治、沼气技工、农资经营、农机驾驶等培训班5期1100余人;二是配合县科技局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主要开展了水稻配方施肥、“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特种水产品养殖、无公害蔬菜(茶叶)操作规程、小型农业机械操作及农业法律法规宣传等大大小小的培训班40多期,授课人数8000余人,印发资料28000余份。

⑵试验、推广新品种。一是开展了32个水稻品种种植试验,39个中稻品种稻瘟病自然诱发试验,11个中稻组合品比试验;二是推广了早稻杂优(先农3号、先农13号、神农101、金优402)、一晚杂优(金优117、金优63、协优63、国稻一号)、二晚杂优(金优桂99、先农10号、先农20号、金优299)等水稻品种10余个,至目前为止,共推广销售杂优稻种35万余市斤,并落实水稻制种面积200亩;三是引进蔬菜新品种8个,启动了薇菜人工栽培;另外,推广了农业新机械301台。

⑶积极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以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上半年,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万亩,水稻抛秧5万亩,直播面积2万余亩,种植再生稻3万亩,超级稻示范面积500亩,绿色大米示范面积1万亩;创办频振式物理灭虫灯无公害蔬菜、水稻示范基地4700亩;新创办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200亩;建立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5万亩;另外,推广水稻机耕面积10万余标亩。

⑷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网络建设。一是建立领导干部为农服务联系制度。为进一步协调督促乡镇农业“三站”(农技站、畜牧站、农机站)改进为农服务工作作风,加强与乡镇、农业产业大户的联系,今年我局建立了局领导、干部分片负责联系乡镇制度、和联系产业大户制度,上半年局领导、干部到乡镇检查督促工作80余人次,联系产业大户35户。二是配合县委县政府着手实施乡镇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拟订了“实施方案”及“工作考核细则”,争取公益性农技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申报产地产品新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农产品无公害产地,目前正在申报的无公害生产基地有黄坳西瓜、竹坪茶叶基地;二是积极参与县茶叶产业办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在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中国名茶评比中,我县精心选送的五个名茶产品获二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宁红集团选送的“宁红金毫”、古市茶厂选送的“双井山谷草茶”获金奖,同时“凯球牌双井绿”、“凯球牌凤凰舌尖”、“双井雀舌”获银奖。

[1][2]下一页

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今年以来,在搞好农业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加大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查处农、牧(饲)、渔及农机等违法违规农业行政执法案件60起。其中查外坏死猪肉上市案件25起,查处未经检疫的猪肉2吨,病死猪肉320多斤,病死家禽85羽,并对病死肉品及时作了无害化处理,对经营不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查处农资抗农害农案件25起,取缔无证经营农资经营户6户;查处渔政案件10起,缴获橡皮船一只、机动船一艘,捕捞工具30余件,收缴并放生青蛙500余市斤;清理农机“黑车非驾”车辆40辆。另外,开展了水稻种子检疫6.5万公斤,茶叶检疫5.2万公斤,苗木检疫1.3万株。

6、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实施好到位农业项目

进一步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明确了责任,上下联动,通过诚招外地客商,跑部进厅,1—6月份签约项目5个,实现招商合同资金0.5亿元,实际进资1525万元,争取无偿项目资金190万元。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在渣津、大桥等17个移民扶贫区实施,至目前已建池305余只,其质量得到了省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其用途方面得到了建池户认可,现在有很多农户纷纷要求建造沼气池,沼气能源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村容整洁”的建设。

7、开展“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为农(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开展了“领导、干部联系乡镇”,“技术干部联系产业大户”、“创建城郊农副产品示范基地”、“农资整顿‘红盾护农’行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等等一系列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活动,使我局干部职工为农办实事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8、加强管理,改进作风,营造和谐发展的共事环境

⑴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新班子到位后,由局党委牵头,进一步健全了考勤、学习,首问首办,工作考核,印章管理,用餐、用车及办公费管理等12个制度,由局纪委监督实施。同时,加强了局属各单位的财务监管,通过财务审计,规范了财经行为,提高了经费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⑵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今年三月份,为进一步规范干部的工作行为,切实改进为农服务工作作风,局机关各单位、下属农业七场、乡镇农业三站(农技、畜牧、农机)的负责人同局签订了关于“三个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状,共签订100份。

⑶继续实行了向老干部汇报工作月报告制度。我局有近60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干部工作在我局也是一项重要和比较繁重的工作,今年在竭力落实老干部待遇的同时,为让局老干部了解并支持局里的工作,加强老干部同在岗干职工的思想沟通,互相增进感情,共谋发展,今年局在继续执行每两月专题研究一次老干部工作制度的同时,继续实行了局领导班子与有关单位负责人向老干部汇报工作月报告制度,半年以来,老干部思想动态表现良好,而且还积极支持局里的各项工作。

9、积极配合中心,努力完成县里交办的其它工作

⑴积极做好抓乡带村工作。今年我局的抓乡带村点仍在路口乡仙桥村,为了帮助该村加速建设新农村,局里对该村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并结合村实际,制订了《路口乡仙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委派了2名干部长期在该村工作,目前在该村培植了30户种养产业大户,投入3500元为该村建立了一个500亩频振式物理灭虫灯防治水稻病虫示范基地;近期,还为该村十组“血沉凝症”八岁重病女孩沈辉兰送去局干职工捐款2345元。

⑵积极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今年交由我局办理的建议和提案16件,对关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资市场管理、农业科技服务及畜牧业疫病防治等10个方面的共性问题均一一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6月14日还请代表和委员到局召开了建议、提案见面办理座谈会,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向代表和委员进行说明的同时,制订了分步解决计划,对超本职能范围的建议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与协调,代表和委员对答复情况非常满意,人大、政协对办理工作表示肯定。

⑶进一步加强农业宣传工作。局办公室按照县委宣传部的安排,完成了县委宣传部分配在广场厨窗宣传栏的“十五次党代会”成果展十版宣传版面的宣传任务;在《九江日报》上稿4篇,九江电视台上稿10余篇,《修水报》、修水电视电视台上稿20多条,向县委信息科、政府信息科和县委宣传部等单位报送了工作信息10余,局编办宣传栏3期。

10、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我局下属农业“三场”等企业人员多、生活困难,今年多次来局上访并集资准备向“上”访,我局从维护稳定、切实为“三场”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出发,落实了局班子成员联系农业“三场”责任制,同时,积极向县里及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多渠道解决退休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使退休职工的情绪得到了稳定。

(三)存在问题

半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探索农产品流通及加工的产后服务的新方法不多,农产品打出县外市场销售不多,尤其是肥猪压栏现象较为严重。二是新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如以频振式物理灭虫灯建立无公害水稻及蔬菜基地,目前全县农民对这项新的灭虫技术非常企办得到帮助,可苦于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三是粮食生产配套服务工作太多,尤其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经费严重缺乏,工作举步维艰;四是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步伐不快,农技员待遇难保,个别农技员有“见异思迁”思想;五是下属农业场所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局其它工作的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加快农业产业建设。一是突出抓好粮食产业的服务配套工作,重点是抓好病虫防治,农技人员做到进村入户,下田头,防治指导到位,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另外还要做好明年水稻种子的调进储备工作,保障明年种子供应。二是在继续稳定生猪、山羊饲养量的基础上,加快生态畜禽小区的建设,全力以赴搞好“秋防”。三是继续扩大无公害蔬菜、茶叶基地规模建设,突出搞好“夜合山蔬菜园”、“明月湾蔬菜园”两个蔬菜基地的建设和良种茶苗基地的管理工作。四是做大抱电库区的网箱养鱼数量,做强东电库区的银鱼养殖基地的品牌。

2、配合县里组建好乡镇动植物防疫站,配齐配强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公益性工作人员,解决农技人员待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继续实施好沼气能源建设项目,落实好农机具补贴政策。

4、进一步加大农、牧(饲)、渔及农机的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自始至终搞好动植物检疫工作。

5、加强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努力争取实现到位资金5000万元;加大跑步进厅力度,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6、继续谋求农业“三场”发展途径。在想办法争取政策全面解决退休职工进社保、困难职工享受低保的同时,发挥现有的有利条件,积极招商引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谋求发展。

二○○六年六月十八日

上一页[1][2]

2020年农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项目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科学化武装、优质化服务

推动**农业驶入现代化的快车道——**市农业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11月

20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项目,引资金,推技术,搞服务,在遭遇干旱的情况下,全市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作物播种面积94.8万亩,同比增加11.3万亩;粮、棉、油、菜、草、菌总产值6.25亿元(预计),同比增加0.4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680元,同比增长12%。具体来说,突出抓了六个重点,干成了十八个方面的实事。

一、招商引资上项目,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1、争取上级支农项目实现新突破。坚持以“项目为纲”,局主要领导“跑、盯、办”一抓到底。在政策投向对我市不利的情况下,争取到农业部项目7个、省农业厅项目5个、国家财政、发改等其它部厅级项目5个,总共涉及资金2248万元,其中无偿资金635万元,已到位458万元(含实物),是20xx年全年引资额的4倍。这些无偿资金的注入,不仅为全市农业干部职工搭建了推科技、搞服务的平台,缓解了地方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又使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点。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争取到农业部国债资金104万元和省农业厅无偿资金30万元(均含实物)。项目要求05—06年在全市建设1300个“一池三改”型户用沼气池。借项目实施之机,今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示范池1000个、推广池2906个,提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任务目标。实践证明,户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的卫生工程、促农增收的富民工程、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德政工程、密切党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按照市委书记杨洪榜和市长陈西峰的重要指示,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一是从抓宣传发动入手,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图书、画册3000余套,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26期,组织农民现场观摩6次,放映科技电影8场,制作外墙宣传标语200多条,农民认识程度大大提高,很大一部分农户已由“要我建”变为“我要建”。二是健全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扶持新建沼气施工队8个,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70 人。三是出台了沼气建池补贴政策(每个示范户补贴800元),通过降低建池投入来提高农民建池的积极性。四是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推广沼液喷施果蔬3万亩,沼液浸种8000亩,沼液喂猪5000头,沼渣施肥4000亩,建池户当年增收节支2000元以上,康庄子、街西等17个户用沼气示范村已初具新型文明生态村的雏形。8月12日,市长陈西峰、市委副书记刘彦红赴滕庄子乡康庄子村视察了户用沼气建设,对我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羊三木乡辛庄村李连臣创造的“猪—沼—枣”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沧州市树为户用沼气建设典型。10月27日,河北电视台“行走燕赵看三农”栏目组对该户进行了专访。

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由农业部拨付无偿资金100万元,对我市高产、耐旱、优质小麦冀麦32的种植户进行补贴。为保证项目落实不走样,该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我局与市财政局联手,从抓供种渠道和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入手,对中标的种子公司麦种的购进、加工、发放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确保了90万公斤优质良种及时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全市共落实项目麦种植大方24个,涉及9个农业乡镇42个村的1.2万农户。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市小麦良种的普及率,解决了往年麦种由农民自备,来源杂、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行走式节水播种机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完成棉花节水播种1.3万亩,较上年增加了近万亩。4月29日,组织召开了节水棉播现场演示会。在全市9个农业乡镇的150个村进行了公示,推广2bjxsz型节水播种机40台。该机可一次性完成运水、定点定量穴灌、精播、铺膜、填土压膜等8道工序。在今春干旱的情况下,全市播棉6000多亩。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购机户外出搞有偿作业,在实现自身增收的同时,带动项目推广。官庄乡九女河村购机户王祥朝,12天收入8000元。周边农民在他的带动下,购机积极性高涨。省农机局局长刘书辰对我市项目推广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2、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外开放“六月攻势”和“四个一”活动的要求,我局6月份成立了**市农业项目招商办公室。

一是重大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快了投资3亿元、占地1000亩的航空城项目建设进度。克服国家民航项目立项程序复杂、手续繁锁、审批时限长等困难,3月份取得到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对**凤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立项批准文件(筹建期为05年3月21日—07年3月21日);4月份协助办理了**凤凰通用航空俱乐部年检;5月份协助投资商在市工商局注册了“**凤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6月份顺利通过了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的**防蝗专用机场项目终验;7月份与**凤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订了机场租赁合同;9月份顺利通过了中国民航总局组织的机场行业验收;10月份完成了申请《经营许可证》所需向民航总局报送的工程手册、航空安全管理手册等10个文字材料,与加拿大飞机制造厂商签订了购机合同;12月份机场《使用许可证》、《购机申请》将由中国民航总局批准下发。11月24日,市委书记杨洪榜、副市长白洪波会见了项目投资商杨琦先生,就加快项目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洽谈。预计项目筹建工作将提前在20xx年结束。

二是重点项目专人抓。筛选出把握性较大的重点项目16个,明确专人,协调服务,已有两个项目落户我市。注册资金100万元的**恒泰鑫工贸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金100万元的惠农菌业公司正式投产运营,已在羊三木乡王庄子村建起苦咸水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2000平米,与菇农签订食用菌产品收购合同260吨。

三是捕捉信息全面抓。第一,与美国第一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和澳大利亚tnj贸易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签署了协议,成为两个投资集团公司在河北地区的联络处。先后组织滕庄子乡刘淑霞女士、市神农公司、麻纺厂等龙头企业负责人13人赴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地外出招商洽谈,与中外客商达成了19个投资意向;第二,组织惠农菌业、越达公司等龙头企业分别参加了“首届全国农业项目招商合作促进大会”和全国第四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暨保健品开发及产业项目推介交流会,寻找到4个有投资意向的中外客商;第三,组织兴骅农业、国润生态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各业务科站骨干20多人,10月份参加了北京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和第九届中国(廊坊)农交会。既向国内外展示了**及**农业,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又广泛搜集了市场信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农业对外开放和项目招商工作的主动性。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解决农产品“卖难”

3、扶持龙头企业扩规模、上水平。年内新增投入4亿元,扶持天天、国润、神农等3家农产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生产的果蔬脆片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同时,已在日、韩抢占了部分市场,出口创汇80万美元。投资5500万元的天宝面粉和投资6500万元的成润面粉已正式投入运营,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8万吨,有力带动了种植结构的调优、作物品种的调特、农民收入的调增。

4、市场建设使农产品产销衔接更加顺畅。一是从省发改委争取到了总投资474万元(无偿资金30万元)的苜蓿交易市场项目。市场占地6670平方米,全市60个苜蓿收购企业和网点、1000多农户,以及横店、中天等20多家外地草业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入市交易。种植户亩均效益600元以上,一些农民已将苜蓿作为种地挣钱的当家品种。二是从农业部争取到了投资40万元的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项目。贸易城批发市场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实现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多方共享,年成交额达5亿元以上,成为沧州东部主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省农业厅农业信息中心郑红维主任视察后,对贸易城批发市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在常郭镇后王桥村扶持建起了西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1万吨以上,带动周边村户发展瓜类特色种植6500多亩,农户仅种植西瓜亩均增收就达2000元。西瓜批发市场的建成,使当地的瓜果类农产品由“低价赔本货”变成了“高价抢手货”,农民种植热情高涨。

三、树特色主导产业,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

5、种植区域布局呈现特色化。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聚力打造“河北苜蓿之乡”、“河北大豆之乡”、“河北高粱之乡”三个金字招牌。建起了大根、甘薯、大豆、优质杂粮、无公害瓜菜等8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四区一带”,即:东部优质苜蓿产区、西部优质高粱产区、北部优质大豆产区、南部优质杂粮产区和横贯东西的优质蘑菇产业带,使我市农业从“小而全”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新格局转变。

6、优势产业迅速壮大。苜蓿产业,稳定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条,引导农户发展小拱棚和露地式苜蓿芽苗菜高效生产示范,示范户一茬亩产均超过800斤,亩均收入1500元。扶持发展苜蓿芽苗菜经纪人,向市华林食品公司及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供应苜蓿芽苗菜和野菜产品20余吨,部分精选产品还走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餐桌。11月2日,中央七套“科技苑”栏目对我市苜蓿芽苗菜种植进行了典型报道。食用菌产业,依托食用菌协会和5个分会,新发展会员300多人,组织召开了20xx年**市食用菌协会一、二次会议。以羊二庄、旧城、**镇、羊三木等乡镇为重点,以灰平菇、黑平菇、鸡腿菇、姬菇等四个品种为主,新发展苦咸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平米,总面积达到了40万平米,种植户亩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月25日,在20xx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表彰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称我市苦咸水食用菌是一项变废为宝、变劣势为优势的产业,是一条农民在盐碱地上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创下了世界食用菌史的奇迹。

7、订单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以旧城、常郭两镇为重点,引导帮助农民与孟村、天津等地厂商签订种植订单,发展日本大根1500亩,产品经加工后全部出口,种植户亩均收入1000元以上,比传统作物亩均增收500元。同时,在旧城镇引导发展益都辣椒订单种植500亩,种植户亩均收入900元以上。订单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种地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用先进技术武装农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8、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大、成效好。以培训新型农民为切入点,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技术服务。今年组织较大规模技术培训6次,开办各种培训班40期,赶科技大集22次,直接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发放《农民致富信息》等技术资料6万份,免费赠送科技书籍500余本、技术光盘300张(套),现场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700余人次。同时,进一步丰富完善农技培训手段,自行制作技术光盘4个,在电视台定期滚动播出;利用专家热线解答农民技术难题500多人次;利用科技进村服务站的网络设备,实现网上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利用农广校招收青年农民学员150人,全市形成了“三电一校(电视、电话、电脑和农广校)”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地状元和“土专家”,成为了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科学种田增收致富的“领头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局农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推广任务重的工作压力,真正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9、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棉花、西瓜、冬枣、小麦等作物为重点,开展了测土配肥春、秋季行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搞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取土样900个,开出配方1800份。与市富赢肥料厂联合建立了“**市农业局测土配肥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为农民提供冬枣、小麦等各种配方肥2000余吨。农户大田作物亩均节支增收40元以上,冬枣亩均增收节支700元以上,比传统肥料增收节支效果提高了6—10个百分点,这一前沿技术已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同时,与省农科院联合,配套试验示范了盐碱地专用肥、冬枣专用叶面肥等四项新技术,增产效果20%左右。

10、良种推广面积广、成效大。克服干旱影响,引进小麦石家庄8号、大豆冀黄13、ok108谷子、玉米临奥一号、怀研10号、短季棉及食叶草等新品40余个,试验、示范、推广面积70万亩,农产品优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棉花种植全部实现了良种化、抗虫化、地膜化,95%以上实现了机械化播种。从省农科院引进的“冀黄13”高油大豆亩产520斤,石家庄8号水浇麦亩产达730斤,旱地麦亩产450斤,较其它传统种植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11、积极发展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在稳定、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引导农民发展多种作物、多种形式的高效立体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枣菜间作、枣豆间作、枣椒间作等9种立体高效种植模式15万亩,种植户亩均收入1500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种植收入。

五、优化服务,解决农民的急难盼怨

12、全面推行“三位一体”零距离服务。以“**农业信息网”为纽带,采取自愿上报,乡镇把关,科学筛选,专家评定的方式,建成“三位一体”村级服务站120个。今年依托服务站发布病虫情报、农产品产销等市场信息5000条次,推广新品种8个、实用新技术5项,为农民提供及时、放心的优质农资产品300余吨,让农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9月份,我局在全省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同时,以村级服务站为阵地,无偿提供各种技术图书、挂图20种2000多套,新建“科技书屋”2个,为当地农民建起了一个搬不走的村级“图书馆”。服务站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和基层农技推广断层的问题,减少了农业部门技术推广的盲目性。通过整合资源,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有机地把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服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政府满意、经营户赚钱、农民得实惠的多方共赢,进一步提高了农业部门的综合形象,扩大了局农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夏敬源称“三位一体”村级综合服务站是“政府服务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希望”。

13、农机服务水平跨越式提高。投资20余万元,购置新疆—2a小麦联合收割机、旋耕机、节水棉播机等机具17台套,组建了农机服务大队。引进4yb—3不对行玉米联合收割机、改进小麦联合收割机,推广玉米、大豆联合收获技术1100亩,填补了我市玉米、大豆联收技术的空白,受到农民的极大欢迎,明年已有3500亩玉米和4000亩大豆的联收订单入账。在为本市无机户搞好服务的基础上,农机服务大队跨区作业,展转1000多公里,创收近5万元。“三夏”期间,协调调度中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120台次以上,小型割晒机1.8万台次,实现小麦机收40.7万亩,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5%,较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确保了小麦颗粒归仓。10月20日,省农机局局长刘书辰来黄调研时,对我市农机推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4、农业综合执法重拳出击。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我局采取打防结合,及时启动了春、夏、秋三次农资打假战役。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检查大型集贸市场13个,固定门市83家,查处违法案件86起,立案16起,结案16起,没收劣质棉种279公斤,不合格农药90公斤。查封不合格农药1.5吨、肥料55吨,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优质放心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与全市80家农资经营单位签订了合法经营责任状。组建了三支农资下乡小分队,累计供应优质化肥1000吨、地膜150吨、农药60吨,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种子45.2万斤,优质棉种1.2万斤,确保了农民及时耕种所需。

15、灭蝗工作效果显著。今年我市夏、秋蝗虫发生面积25万亩,防治面积19.2万亩,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针对今年蝗虫发生点多、面广、较分散的特点,我们狠抓夏蝗,抑制秋蝗,采取飞防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应用高射程喷雾器和生物、生态等先进灭蝗技术,飞防5.2万亩,动用人力2.4万人次,使用瑞劲特等高效生物农药20吨,既保护了蝗区农业生态环境,又实现了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的目标。防蝗工作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同时,创新生态治蝗手段,引进了农业部香花槐生态治蝗项目,在我市宜蝗区种植香花槐100亩,不仅能有效控制蝗虫孳生,还培植出了适宜我市生长的绿化、观赏树种。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来黄视察时,对我市生态防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6、转后工作扎实有效。转后工作队在常郭镇后六十六村先后组织开办培训班5期,直接培训农民近千人次,发展食用菌大棚2个。提供沼气模板2套,扶持建设户用沼气池30个,净化、美化了村庄环境,农户月增收节支近200元。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资2.8万元,帮助该村完善了“两室”。协调水务局等单位对村后砖桥进行了修善,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帮助村委制订了学习计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转后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六、转变作风,提高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17、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们牢牢把握教育活动各个阶段的关键环节,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为农民搞服务、促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农民增收多少和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组织党员技术干部开展技术、信息、农资三下乡,深入村户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农民的急难盼怨解决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通过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干部职工思想更加活跃,求发展、上项目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机关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打造出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观念新、业务精的农业技术干部队伍。

18、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结合优化经济环境和民主评议行风,在全局上下广泛开展了创建廉政型、服务型机关活动。进一步严格了工作纪律,推行了“四方会签”、固定资产处置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政务公开,简化了办事、办证程序,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打造出了一个想事、干事、干成事的涉农服务窗口。同时转变作风,开通了农业综合执法“110”热线,今年现场调节各类质量纠纷案件5起,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广泛好评。

总之,20xx年是我市农业提质扩量的一年,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涉及农业局的4件大事要事,22个科站的36项常规工作扎实推进,20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17项工作出现创新。农机监理工作在困境中求得新进展,经营单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农业作为全市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一年来,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生态防蝗、农机推广、测土配肥、苦咸水食用菌等5项工作被上级业务部门树为工作典型;我局获农业部、省农业厅、沧州市农业局多项先进;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精神文明单位”;党政务信息工作连续六年在全市名列前茅;计生“三结合”工作连续3年获得全市先进;刘俊祥等两名同志获国家农业部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更是全体干部职工面对困难、团结一心、勤俭干事的结果。06年我们将以更加奋发的状态,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全市经济走上高速、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

农业局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农业局20xx年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项目为纲,围绕项目建设树产业、抓推广、搞服务,重点抓好十件大事要事:

1、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资金。以测土配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科技进村服务站示范县建设等为重点,争取国家无偿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

2、航空城项目建设。投资3亿元的航空城项目经过今年的运作,机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华北民航总局等部门组织的专业性验收,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毕。争取20xx年提前投入运营。

3、农资市场项目建设。投资6000万元,在307国道以南、私营车站以西,建设占地70亩的农资大市场,使全市农资经营门市部集中经营,统一管理。既可治理城市脏乱差的死角,又可有效避免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由于此处过去是一个混乱的建材市场,需要市政府出面协助清理建设场地,以保证该市场20xx年年底建成运营。

4、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该项目由农业部投入国债资金104万元,20xx年在全市建成1300个户用沼气池,建设20个文明生态样板村。将畜牧业、种植业有机结合,变废为宝,既可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又能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已成为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环境生态化的重要载体,被广大农民誉为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

5、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扶持惠农菌业、富赢肥料厂、国润蘑菇3个农业龙头企业扩规模、上档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新增10万吨以上,实现出口创汇80万美元。

6、壮大苜蓿、食用菌两大特色产业。苜蓿产业上,健全苜蓿协会,建设苜蓿交易市场,引导农户发展苜蓿芽苗菜高效种植,种植户亩均收入力争达到800元以上;食用菌产业上,以食用菌协会为龙头,新发展分会5个,新增食用菌栽培面积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45万平米,种植户人均增收力争超过1800元。

7、“三位一体”村级服务站建设。新建技术、信息、农资“三位一体”村级综合服务站60个,服务范围基本辐射全市306个农业行政村。同时与村站联合,以苜蓿、谷子、大豆、食用菌等作物为主引进11个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沼液喷施、高效间作套种、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前沿技术9项,全面提高农民种植收入。

8、引进机械化作业新技术。利用农机补贴项目,推广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联合收割20万亩。其中小麦15万亩、玉米1万亩、大豆3.5万亩、谷子0.5万亩。同时,围绕旱作农业,引进棉花节水播种机80台,推广节水播种2万亩。

9、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建设节约型农业为着眼点,健全“农业局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中心”,开展测土、配肥、施肥一条龙服务,推广配方有机肥500吨、冬枣专用肥300吨、沼渣高效有机肥20吨。

10、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在全市筛选2000个核心农户,利用农广校、村级服务站等阵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6000人次,向社会转移、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人以上。
20xx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