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乡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岁月在不经意中流逝,在目前的岗位上,又一阶段的工作过去了!此时就可以总结一下自己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做好工作总结有助于自己工作中的升职加薪。有哪些好的工作总结模板值得借鉴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乡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汇报”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扶贫攻坚工作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和谐家园的工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xx乡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汇报,欢迎阅读。

20xx乡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凤凰乡贫困现状和原因

凤凰乡地处我区东部,距主城区19公里,辐圆面积18.6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 3462户, 农业人口10513人,总耕地面积9881亩,人均耕地0.9亩。经过前期调查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贫困人口1659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2.7%。我乡有凉亭桥村、马桑沟村、断石桥村、桂花沟村4个贫困村,要在2020年与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全乡致困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

由于凤凰乡所处的地域环境,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社公路里程短,很多社都还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较差,靠天吃饭现象严重。m.Gz85.cOm

三是因病、因残人口多,短期内难以脱贫。

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绝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其中包括大病、重病患者39人,残疾人98人,占贫困人口8%,这部分人由于疾病和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看病、治疗用去大量的现金,又无固定收入,有的靠低保收入维持生活,有的靠政府救济生活,这些人靠自身能力很难实现脱贫

四是因灾致贫、返贫时有发生。

由于经常发生阶段性旱灾,近几年都有发生春旱的情况,大春生产受到了的严重影响。随之带来的经济作物减产欠收,影响到群众收益。其他如因夏季暴雨,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小范围的泥石流,阻碍了我乡相关高山村的交通运输和产业发展。

二、扶贫工作推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始终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8元,同比增长13%,乡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群策群力,定点帮村,干部帮扶。

今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定点帮村,干部帮扶力度,我乡由县级领导张文举同志定点联系,区政务中心、区供销社、区进修校、区党校、乡政府及驻地单位共88人结对帮扶587户贫困户。一是全面了解了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听取了贫困户的意见及愿望,三是针对贫困户的现状制定了合理的脱贫规划。四是调整贫困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核桃基地2个、中药材基地、花椒基地各1个,规模均达2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

(二)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及困难群众救助“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户档案。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全乡587户贫困户,1659人贫困人口的档案。全乡低保户全部纳入扶贫对口帮扶对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了新农合、低保、临时救助等工作。全乡减少贫困人口200余人,转移性收入实现人均增收60元。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对587户中的435户贫困户进行了集中慰问。

(三)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对村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20xx年新修村道公路7公里,新修山坪塘1口;今年土桥子村整村推进项目正在实施;屈家店村、高桥村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中;积极争取天然气早日开通;完善全乡交通安全设施、警示标志;新修垃圾池45口;同时加快集镇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力做好场镇“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章;大力开展集镇市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垃圾乱堆、车辆乱停、摊点乱摆、乱搭乱建等现象,提升场镇整体水平。鼓励农村群众到场镇建房,发展产业。

(四)产业扶贫渐次铺开

积极推动整村产业发展。通过在土桥子村、开展土地调型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旱地蔬菜种植。还在该村新修山坪塘1处,解决该村经济发展水源问题;我们在原有的核桃、药材产业的基础上,引进业主在土桥子村、马桑沟村种植花椒350亩,常年雇佣当地劳动力30余人,利用了部分农户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能力扶贫大力开展

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断石桥村活动室;投入35万元维修了土桥子村、桂花沟村、马桑沟村、凉亭桥村、双石桥村活动室,投资14万元更新、维修9个村的远程设备和“村村响”广播,宣传党的扶贫帮扶政策,讲解种养殖技术,为村民提供最前沿的种养殖技术。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建立了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今年劳务输出3400余人,在产业园区提供常年就业岗位120余个,实现就近就业,提高收入,去年全年全乡实现劳务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六)民政帮扶切实到位

对全乡共有500余户,600余人低保户和五保户,按时按额发放补助。对符合大病医疗救助的,积极进行医疗救助手续办理,20xx年,共计向全乡57人,发放18万余元大病医疗救助款。去年,在全乡临时救助600余人,共计24万余元。尽最大努力减轻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的经济负担。今年年初,乡民政拿出6万元,对全乡经济困难的农户进行了慰问,区党校、区供销社的干部职工也对贫困户捐钱捐物3万余元,使困难户过得起年、过得好年.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举措

今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区委的安排,紧紧围绕“20xx年基本脱贫、20xx年提档升级、2020年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举措,切实抓好扶贫帮扶工作。

(一)坚持因户制宜,科学制定扶贫详规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科学编制困难户扶贫详规。乡认真制定全乡扶贫帮扶三年规划,完善20xx年扶贫帮扶计划。配合区级联系帮扶部门针对各帮扶村的特点,制定对口帮扶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确保联系村按期脱贫;各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户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方案,切实深入困难户家中,每季度按时入户了解情况,推动帮扶,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

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各贫困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严格落实好联系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切实整合扶贫、民政、农口等对方资源,增强扶贫实效。

(三)坚持产业主导,切实夯实扶贫基础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社发展支柱产业,在原有核桃产业600亩、玉竹产业200亩的基础上、新建花椒产业350亩,发展优质蔬菜、水稻、养殖和水产养殖。动员困难群众到产业园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四)坚持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村社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启动土桥子村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全面提高该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在公路建设方面,以全面提升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为目标,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在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堰塘水渠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等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不断改善村组织活动阵地条件,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修缮村村通广播、远程教育设备,配齐电脑及桌椅等办公设施;全乡贫困户残疾人98人,患癌症等重大疾病病人39名,乡党委、政府将通过帮助其享受低保、发动社会关爱、捐赠等模式,保证他们在20xx年前能够自食其力。

20xx乡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20xx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政府驻**乡**寺街1号,距**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xx〕13号)、《**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xx〕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xx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xx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xx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攻坚成果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为此每经过一段时间得到脱贫攻坚工作之后就要写一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就可以借此看看以前的工作里面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和学习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究竟该如何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的攻坚成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

攻坚成果情况汇报【篇一】

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情况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村地处xxx景区腹心地段,距离县城51公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67户276人。截至20xx年底全村贫困户9户29人人均纯收入(11360元)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8人稳定脱贫,1户1人)20xx年预脱贫。20xx年底,村达到了“一低五有”贫困村退出标准,顺利通过了州、县验收考核。

一、巩固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建强基层组织为基础点,着力强化组织保障一是根据村实际情况以“流动夜校”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授课,手把手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每月集中学习2次,群众反响良好;二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村网上党支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断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多形式开展党员群众教育,让支部党员带头参与到整村脱贫奔康全过程。

(二)以推动精准扶贫为出发点,着力推进群众脱贫奔康一是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推群众拓宽增收渠道,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全村劳动力合理分配,使全村在家剩余劳动力均在村内就近务工。今年预脱贫户泽尔灯在现有帮扶措施基础上申请五保供养,截止去年1x月到今年x月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2142.32元,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二是今年村落地项目7个,总投入项目资金为986万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570万元),截止目前13公里通组道路硬化项目已经完工,通组道路堡坎和纳窝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在建。

(三)以为民办事服务为立足点,着力解决群众之所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入户帮扶等措施,将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包村工作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积极搭建干群连心桥,通过发放村干群连心卡及建立的村两委微信群、村党团微信群,收集个人诉求30条,为群众代办事务30件。

(四)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切入点,着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制定完善集体牦牛养殖牧场相关制度和协议,规范集体经济管理。20xx年x月实现村集体经济人均分红1000元。二是扶持2户群众创建乡村旅游接待达标户,目前已经通过省、州验收达标。20xx年村被省旅游局和省扶贫移民局评选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为群众“以旅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旅游扶贫建立保障。

(五)以提升治理水平为根本点,着力加强依法办事能力。一是根据村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成立由退休干部和老党员及群众代表组成的村村规民约执行监督小组,引导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二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以来开展了6次活动,在活动中广泛开展孝善文化宣传与教育。三是20xx年村被评选为州级、县级“四好村”,20xx年申报省级“四好村”,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下一步工作推进思路

一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平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广泛开展党员群众教育。二是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在活动中努力弘扬孝善文化,同时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知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心跟谁走,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州级“四好村”建设现有成效,积极争创省级“四好村”。三是及时将回村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青年农牧民中优秀分子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和培养成党员,进一步壮大基层组织队伍。四是做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继续做好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及贫困户回访随访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攻坚成果情况汇报【篇二】

20xx年以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性任务,以农民致富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周密部署,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监察,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层级责任保障。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运作程序保障。镇党委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是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镇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部门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五是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考察扶贫工作时的系列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镇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脱贫共建知识问答小册子,确保机关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地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地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因房致贫等六个致因,强化数据支撑。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

三、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与产业拓展,加速农业提质与群众增收步伐。

二是抓基础设施,优化脱贫载体。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强化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抓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对贫困户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是抓扶贫开发,做好民心工程。

五是抓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加速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完善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办理高校助学贷款;对贫困村优先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攻坚成果情况汇报【篇三】

将县政府办驻xx镇xx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 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xx村与龙泉村合并成xx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20xx年包联xx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xx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xx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xx年x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x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xx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xx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xx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xx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xx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xx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xx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xx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xx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xx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尊敬的x主席,在座各位领导,县政府办所做的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市、县领导的支持指导,领导亲自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办公室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真抓落实,扎实搞推进。但是目前推进程度与上级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尽职尽责,尽力而为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2020年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总结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完成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开始启动

一、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成效

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三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围绕特色做文章,迁移下山找出路,走出县域求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的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工作,贫困乡镇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效益农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不断涌现。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发展了一批加工营销型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使效益农业开始成为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三年来,贫困乡镇在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共发展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效益农业项目535个,发展各类种植业面积34.34万亩、养殖鸡、鸭、兔、羊、猪等173万余只(头、羽),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79家,其中龙头企业60多家。在省里的带动下,各乡镇共发展效益农业面积87万亩,养殖1300多万只,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344家。青田县仁庄乡的田鱼、永嘉县下寮乡的三黄鸡、西岙乡的菜牛、苍南县腾洋乡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磐安县贫困乡镇的中药材、食用菌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都成了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许多乡镇还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富余、水力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电业和旅游观光业。景宁县英川镇、沙湾镇的小水电,文成县岭后乡的山水风光旅游,永嘉县溪口乡的古村落文化游,使许多农民走上发展第三产业致富的路子。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转产转业走出新路。各地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大范围、多形式推进高山深山贫困农民下山脱贫,同时把下山移民与中心镇、中心村、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农民转变观念和转产转业,加快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进程。三年来,100个贫困乡镇共建设下山脱贫小区161个,下山迁移农户15118户,53800人。武义县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采取县城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另星安置等多种形式,累计已有3.3万人搬迁下山,其中近60%的农民转而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近年来,这个县下山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去年达到2400元。

——劳务输出快速增长,产业转移取得突破。我省人多地少,贫困乡镇资源贫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拓宽增收渠道,各地因地制宜,掀起了“走出去”的热潮,积极引导欠发达乡镇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一批又一批贫困乡镇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脱贫之路。据统计,今年百乡农民外出经商、打工达28.3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比1999年增长40.35%。仙居县溪港乡由近2000农民组成的油漆经销队伍遍布全国各省市,开设油漆经销店600多家,年创收2000多万元。同时,各地抓住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苍南县五凤乡在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温州天马电子加工厂,生产打火机另配件,每年可解决本乡及周边地区3000多人就业,仅此一项可使本乡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今年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农民致富能力增强。各地在扶贫攻坚中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把引进科技和技术培训作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武义县宣武乡在浙江大学的科技扶持下,去年该乡发展高山蔬菜3000余亩,平均亩产值1500-2000元,特别是该乡大莱村生产的四季豆,由于品种优良,早季价格在2.5—3.0元/斤,比一般四季豆价格每斤高出1元以上,仅高山蔬菜一项就使该村农民人均增收575元。各地还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活动,三年来,百乡和所在县共举办了4416期培训班,受训人数299400多人,发放各类教材900多种、44万份。青田县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培训中心的作用,举办培训班718期,培训3.4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13个贫困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3%。

——挂钩扶贫成效显著,社会帮扶蓬勃开展。这几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纷纷深入贫困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理清思路,选好扶贫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扶持项目935个,对当地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承担挂钩扶贫任务的发达县(市)和省、市企业(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扶贫项目在资金上加以保证。三年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向贫困乡镇提供帮扶资金2.42亿元,其中省里确定的145家挂钩扶贫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56亿元,完成计划的104%。许多厅局(单位)和发达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赴贫困乡镇调研考察,落实项目。省纪委原副秘书长方芳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走遍了泰顺县万排乡的每一个村落,带领当地干部农民引科技、跑项目、促销路,被尊称为“扶贫外婆”。挂钩单位的行动极大力地激发和带动了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热情,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挂钩扶贫单位为挂钩乡镇捐赠旧家具4000多件,旧电脑396台,慰问金48.55万元,其它扶贫物资不计其数,为贫困地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爱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地把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结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通电、通水、通路、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和相继竣工,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三年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山区机耕路和欠发达乡镇道路建设的就达1.12亿元,结对帮扶单位用于百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亿多元,共修建乡村道路1638公里,新通公路村数292个,硬化道路63条;新建中小学校舍51幢。各地还十分重视对特困户的扶持,全面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安置工作,改善贫困农户的生存条件,每年投入800万元,已使 4538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修缮和改造,16000多人得到安居。

据初步统计,今年100个贫困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将超过了1500元,预计平均达到1922元,比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前的1999年增长32.6%,年均递增9.87%,增幅高于近年来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18万人下降到3万7千人,减少14万3千人,减幅79%。100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从3900万元增加到5900多万元,增长52.5%。至此,为期三年的全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已全面完成!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全面完成,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经验

在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三年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并在今后扶贫开发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一)把加大扶持力度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为了实施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筹集上亿元资金,加强对百乡发展效益农业、下山脱贫、兴办工商企业、科技培训、交通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有关市和欠发达县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镇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各地在用好扶持政策的同时,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的基础上,把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作为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加强对贫困乡镇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信息扶贫,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二)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客观要求。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折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当地和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乡镇无论在产业发展中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把贫困乡镇建设成为生态屏障、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光旅游胜地和当地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下山移民工作,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地引导更多的山区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在促进人口集聚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依城建区、依镇设点,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内聚外迁,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四)把发挥政治优势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这几年,各级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了扶贫工作,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同时,各地也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地区之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既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商品优势,又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在全省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既增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提高了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三、明确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在完成百乡扶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这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对象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于20xx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300多个乡镇,主要目标是: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000元的人口发生率低于3%;下山移民取得重大进展,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半数以上的下山劳动力实现转产转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行政村通公路,通乡镇公路实现全面硬化,提高清洁饮用水比重,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环境公害基本消除。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二是积极推进下山移民进程,促进欠发达乡镇农民易地致富。三是进一步调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两个积极性,大力开展区域协作、“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四是以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进一步加强欠发达乡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

2020年“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总结



一、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成效
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三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围绕特色做文章,迁移下山找出路,走出县域求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的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工作,贫困乡镇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效益农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不断涌现。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发展了一批加工营销型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使效益农业开始成为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三年来,贫困乡镇在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共发展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效益农业项目535个,发展各类种植业面积34.34万亩、养殖鸡、鸭、兔、羊、猪等173万余只(头、羽),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79家,其中龙头企业60多家。在省里的带动下,各乡镇共发展效益农业面积87万亩,养殖1300多万只,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344家。青田县仁庄乡的田鱼、永嘉县下寮乡的三黄鸡、西岙乡的菜牛、苍南县腾洋乡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磐安县贫困乡镇的中药材、食用菌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都成了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许多乡镇还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富余、水力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电业和旅游观光业。景宁县英川镇、沙湾镇的小水电,文成县岭后乡的山水风光旅游,永嘉县溪口乡的古村落文化游,使许多农民走上发展第三产业致富的路子。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转产转业走出新路。各地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大范围、多形式推进高山深山贫困农民下山脱贫,同时把下山移民与中心镇、中心村、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农民转变观念和转产转业,加快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进程。三年来,100个贫困乡镇共建设下山脱贫小区161个,下山迁移农户15118户,53800人。武义县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采取县城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另星安置等多种形式,累计已有3.3万人搬迁下山,其中近60%的农民转而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近年来,这个县下山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去年达到2400元。
——劳务输出快速增长,产业转移取得突破。我省人多地少,贫困乡镇资源贫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拓宽增收渠道,各地因地制宜,掀起了“走出去”的热潮,积极引导欠发达乡镇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一批又一批贫困乡镇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脱贫之路。据统计,今年百乡农民外出经商、打工达28.3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比1999年增长40.35%。仙居县溪港乡由近20xx农民组成的油漆经销队伍遍布全国各省市,开设油漆经销店600多家,年创收20xx多万元。同时,各地抓住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苍南县五凤乡在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温州天马电子加工厂,生产打火机另配件,每年可解决本乡及周边地区3000多人就业,仅此一项可使本乡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今年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农民致富能力增强。各地在扶贫攻坚中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把引进科技和技术培训作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武义县宣武乡在浙江大学的科技扶持下,去年该乡发展高山蔬菜3000余亩,平均亩产值1500-20xx元,特别是该乡大莱村生产的四季豆,由于品种优良,早季价格在2.5—3.0元/斤,比一般四季豆价格每斤高出1元以上,仅高山蔬菜一项就使该村农民人均增收575元。各地还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活动,三年来,百乡和所在县共举办了4416期培训班,受训人数299400多人,发放各类教材900多种、44万份。青田县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培训中心的作用,举办培训班718期,培训3.4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13个贫困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3%。
——挂钩扶贫成效显著,社会帮扶蓬勃开展。这几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纷纷深入贫困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理清思路,选好扶贫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扶持项目935个,对当地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承担挂钩扶贫任务的发达县(市)和省、市企业(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扶贫项目在资金上加以保证。三年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向贫困乡镇提供帮扶资金2.42亿元,其中省里确定的145家挂钩扶贫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56亿元,完成计划的104%。许多厅局(单位)和发达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赴贫困乡镇调研考察,落实项目。省纪委原副秘书长方芳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走遍了泰顺县万排乡的每一个村落,带领当地干部农民引科技、跑项目、促销路,被尊称为“扶贫外婆”。挂钩单位的行动极大力地激发和

带动了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热情,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挂钩扶贫单位为挂钩乡镇捐赠旧家具4000多件,旧电脑396台,慰问金48.55万元,其它扶贫物资不计其数,为贫困地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爱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地把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结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通电、通水、通路、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和相继竣工,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三年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山区机耕路和欠发达乡镇道路建设的就达1.12亿元,结对帮扶单位用于百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亿多元,共修建乡村道路1638公里,新通公路村数292个,硬化道路63条;新建中小学校舍51幢。各地还十分重视对特困户的扶持,全面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安置工作,改善贫困农户的生存条件,每年投入800万元,已使4538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修缮和改造,16000多人得到安居。
据初步统计,今年100个贫困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将超过了1500元,预计平均达到1922元,比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前的1999年增长32.6%,年均递增9.87%,增幅高于近年来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18万人下降到3万7千人,减少14万3千人,减幅79%。100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从3900万元增加到5900多万元,增长52.5%。至此,为期三年的全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已全面完成!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全面完成,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经验
在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三年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并在今后扶贫开发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一)把加大扶持力度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为了实施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筹集上亿元资金,加强对百乡发展效益农业、下山脱贫、兴办工商企业、科技培训、交通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有关市和欠发达县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镇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各地在用好扶持政策的同时,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的基础上,把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作为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加强对贫困乡镇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信息扶贫,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二)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客观要求。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折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当地和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乡镇无论在产业发展中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把贫困乡镇建设成为生态屏障、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光旅游胜地和当地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下山移民工作,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地引导更多的山区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在促进人口集聚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依城建区、依镇设点,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内聚外迁,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四)把发挥政治优势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这几年,各级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了扶贫工作,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同时,各地也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地区之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既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商品优势,又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在全省和更广阔的范围

内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既增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提高了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三、明确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在完成百乡扶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这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对象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于20xx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300多个乡镇,主要目标是: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000元的人口发生率低于3%;下山移民取得重大进展,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半数以上的下山劳动力实现转产转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行政村通公路,通乡镇公路实现全面硬化,提高清洁饮用水比重,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环境公害基本消除。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二是积极推进下山移民进程,促进欠发达乡镇农民易地致富。三是进一步调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两个积极性,大力开展区域协作、“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四是以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进一步加强欠发达乡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

百日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一直是我们国家重视的工作,而一旁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便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看看这段时间里有些收获,怎么样才能写一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的百日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日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一)

今年以来,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扶贫部门10项重点工作,力争取得我办2个争创全区先进典型项目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更加完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书记xx到x县调研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关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对全市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全面升级完善,确定了20xx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2020年稳定脱贫同步小康的工作目标,逐县签订精准脱贫责任书,印制了相关挂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

2.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借鉴贵州四看看真贫做法,按照五看x录六优先要求,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编印村户档案样本,组织9个贫困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并在贫困县的非贫困村和9个非贫困县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逐村逐户制定扶贫开发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户一人。我市先后3次代表全省接受国家组织的建档立卡督导、检查或观摩,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3.细化精准帮扶措施,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五个一批要求,谋划推进五大精准脱贫工程,做到对症下药、分类施治、靶向治疗。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实施钱袋子工程。对符合这类条件的扶贫对象,把发展食用菌、设施蔬菜、中药材、高效林果、家庭手工业、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努力为每个贫困户都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主动瞄准对接京津地区用工市场和用工单位,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实施挪穷窝工程。对生存环境差、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在完成年度搬迁任务的同时,对贫困地区群众居住状况和搬迁意愿进行摸底。全省列入国家搬迁盘子的共9万人,我市就达到4.7万人,占到52%。与贫困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科学编制十三五搬迁规划。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实施聚宝盆工程。打好生态牌,围绕打造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国家公园,开展山水林田湖治理修复工程,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施兜底线工程。制定两线合一方案,从20xx年1月1日起,将低保标准由2300元提高到2900元,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同时,对因病致贫返贫、需要通过医疗救助扶持的贫困群众,从提高民政保障对象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补偿比、建立特殊人群医疗救助基金、建立大病补充商业保险、设立扶贫门诊、在x县率先推行60岁以上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疗机构看病全额救助机制等7个方面创新突破。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实施拔穷根工程。围绕不让贫困群众输在起跑线上,大力实施3年教育提升计划,建设68所山区寄宿制学校,保证山区4年级以上孩子应宿尽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壮大提升燕太片区92职业教育协作区,提供从学校到岗位的一站式职业教育。

4.创新扶贫新业态,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积极拓展扶贫新业态,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光伏扶贫。累计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260兆瓦,带动1.49万贫困群众增收。新建分布式光伏电站2个村,涉及贫困户13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旅游扶贫。大力支持x县旅游扶贫试点县和1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改善旅游农家院硬件设施,统一服务标准,并与发展绿色生态种养殖产业项目相结合,增加群众收入。x县依托白石山景区带动4万人增收的做法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x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旅游带动脱贫示x县。金融扶贫。发挥贫困县扶贫自立服务社全覆盖的作用,用好4个扶贫担保公司和4个省级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试点项目,累计为贫困群众解决贷款资金9.5亿元,涉及贫困户2.8万户。x县金融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经过积极跑争,我市被确定为全国4个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之一。家庭手工业。针对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大力发展新型家庭手工业,并与电商平台相结合,积极打造自有品牌,促进产品上档升级,提高附加值。全年打造家庭手工业村示范109个,新增从业人员6461人,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以9个贫困县的16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共流转土地6.32万亩,带动周边85个贫困村、2.3万贫困户实现增收。通过租金、薪金和股金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互联网扶贫。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优势,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务工等扶贫新模式。9个贫困县实现电商平台全覆盖。x县完善拓展淘宝中国.xx馆电商平台,全县农村网店超过330家,增长200%。x县成为国定县(片区县和贫困县)网络销售第6名。x县、x县与京东,x县与购特网合作建立电商扶贫平台,为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搭建了平台,既方便贫困群众生活,更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5.加强扶贫队伍建设,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强化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市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农村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118个有扶贫任务的乡镇全部建立扶贫办,明确了专人负责。所有1082个贫困村由工作队牵头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室,使上级的政策能够更好更快的传递到基层末梢,惠及贫困群众。我市加强县级扶贫机构建设、成立乡镇扶贫办、建立村扶贫工作室的做法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定评价。深入推进驻村包户帮扶。组织由158个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保单位,组成28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加上省直、县直工作队,实现了1082个贫困村帮扶全覆盖,所有贫困户都明确了帮扶责任人。市县成立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办公室,出台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严格督导考核,并首次分别为本级工作队安排专门经费共计2271.5万元。全年累计筹集各类帮扶资金7775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2300多个。

6.加强资金项目跑争,争取资金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4.42亿元,其中5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落户5个片区贫困县,实现8个片区县彩票公益金项目全覆盖,累计争取中央专项资金9500万元,支持了90个贫困村的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争取资金总量和中央资金总量都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发展设施菌菜1.6万亩,中药材6.5万亩,核桃等林果12.7万亩,猪牛羊9.4万只,x65万只,兔1.68万只。

7.xx试点扎实推进,得到中办和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指导x县紧抓试点政策机遇,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见效、群众早受益,三年大见成效交出了合格成绩单。办机关先后90多次到x县调研、指导工作,组织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加大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持力度,帮助x县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实际困难。x县建档立卡全覆盖、扶贫产业全覆盖、金融扶贫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教育扶贫、山区综合开发、社会保障兜底等做法和相关工作机制,得到了中办回访组和省委书记的充分肯定,联办共保金融扶贫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8.强化扶贫宣传发动,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积极拓展扶贫宣传的形式和途径,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在市电视台、x日报上开办专栏,宣传扶贫政策,反映贫困地区发展状况,展示扶贫开发成果,弘扬社会帮扶先进典型,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扶贫稿件172篇(含全市扶贫系统),在本单位网站和微博上发布信息586条。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扶贫工作经验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编印《精准扶贫政策100问》3000余册,组织进村入户宣讲,印发明白纸48万多份,让基层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各类扶贫惠农政策。利用10.17扶贫日的平台,发布倡议书,组织现场捐款,刊发扶贫先进事迹和公益广告,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营造浓厚氛围,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为扶贫攻坚增添了不竭动力。以贫困地区干部、致富带头人为重点,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开展家庭手工业、金融知识、电子商务等各类扶贫政策和致富技能培训12.6万人次(含各部门和各县组织人次),提高了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面对精准脱贫要求和众多新政策、新机制,部分干部还习惯于用老思维、老办法考虑、解决新问题,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工作中存在点优面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20xx年目标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书记提出的两个率先要求,把20xx年确定为精准脱贫攻坚年,扎实落实好全省脱贫攻坚的八八战略、八大脱贫攻坚行动和七大工程,全市所有贫困县都对标x县,在完成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继续抓亮点、育典型、做表率,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确保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一是以x县为发起点,打好易地搬迁当头炮。指导x县打响全省易地搬迁当头炮,在景区x县城周边启动2个5000人的小区建设,完成10000人的搬迁任务。以此为引领,结合生态建设、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多种路径,全市启动建设24个搬迁小区,搬迁0.7万户、2.6万人。

二是以股份合作为途径,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坚持长短结合,以短为主,大力发展食用菌、长毛兔、手工业等特色脱贫产业,确保实现贫困村村村有增收产业,村村有股份合作体,户户有脱贫门路,为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基本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推进教育扶贫拔穷根。完成68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雨露计划生活补助,为贫困家庭孩子提供从学校到岗位的一站式服务。

四是以两线合一为基础,提升社会保障兜底水平。从今年1月起,我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900元,实现两线合一。今年内,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提标后的医疗救助政策将全面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五是出台199720脱贫攻坚方案,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对照省出台的11个专件,组织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制定出台(完善)1(全市总方案)9(9个贫困县脱贫攻坚方案)9(9个非贫困县脱贫攻坚方案)7(7个市辖区、开发区对口帮扶方案)20(市直有关部门专项方案)脱贫攻坚方案,完善全市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责任体系。

六是加强供需对接,创新精准帮扶机制。调整驻村工作组,选派年轻后备干部担任工作组长和第一书记,组织9个非贫困县、7个市辖区(开发区),针对贫困县的不同需求,实施不同形式的对口精准帮扶。

七是借助旅发大会机遇,深度拓展旅游扶贫。借助全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将在我市贫困县召开的机遇,积极探索打造景区带动型、农家游型、易地搬迁小区与景区同建型、资产收益型等多种模式的旅游扶贫新亮点,促进贫困群众快速增收脱贫。

八是打造三个示范,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大力推进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金融信贷支撑。指导x县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示x县,x县景区带动区域整体脱贫示x县,并积极争跑其他试点示范政策项目,带动全市各县、各项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百日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二)

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推进xx山脉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能力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源村xx、xx村茶叶及xx和花卉苗木、大小湖xx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xx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2、县乡联动,县级对扶贫工作的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3、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在加大xx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xx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5、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果业遭受xx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3、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建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4、对贫困家庭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面对现在的生活成本、物价压力,扶贫资金杯水车薪,加上经济条件差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建议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大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发放力度。

百日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三)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市政协负责x市x子镇x村驻村帮扶任务,时间为期三年。为更好地完成帮扶任务,机关党委分期分批地安排政协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村工作。在x镇和x村的协调下,租用一户当地村民的房子作为驻村干部宿舍,从9月22日正式驻村,至今年11月末,我们驻村工作队实际驻村时间达175天,全体队员精诚团结、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政协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勤俭节约、高效务实,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充分利用政协组织优势,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争取协调资金,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xx.x万元,体育健身器材一套(14件),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市政协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是大力宣传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把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紧密结合,把扶贫村打造成政协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联系点,机关干部的教育基地,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是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上下功夫,超规格安排实职副县级领导干部任扶贫村第一书记,为完成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是为驻村工作队配备一台专车,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围绕帮扶任务,扎实做好调查摸底

围绕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xxx庙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展开调查摸底。利用20天的时间,通过下棚入户,走访部分村民,多次与x镇主要领导和x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深度交流沟通,10月10日召开了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会议,听取了村干部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对x村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x村人口情况、土地情况、设施农业大棚发展情况、养殖业发展情况、村两委班子人员构成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村债权债务情况、村部建设情况、困难群体情况、村村通自来水情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新农保)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多次组织召开支委会和村干部会议,分析研究致贫致困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帮扶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规划

(一)、认真谋划发展思路。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一是村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恢复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二是多措并举增加贫困户收入,力争达到家家都有致富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同时迈进的发展思路。

1、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成立以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蔬菜大棚产业所需器材设备,建一个综合加工厂,主要以加工棚用棉被为主,附带其它一些大棚用品,争取达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标准。

2、在推动农民致富方面,依托当地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优势,加大旧棚升级改造扶持力度,鼓励村民扩大新棚建设面积,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向阳光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加快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养殖畜牧业,以养羊为重点突破口,帮助协调贷款资金,鼓励农民增加新的致富门路。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我们遵照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帮扶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当地人均收入达到1万1千元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规划突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了村部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3段(4.5公里)、修建防洪堤坝一处、打2眼百米以上抗旱深水井、大田土壤改造、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等xxx个项目。

2、规划注重全面均衡发展。从抓好班子带队伍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帮助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和新生力量,保障老爷庙村发展有持持续动力和后劲。

在扶植村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抓好设施农业发展,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实现设施的持续稳定生产和提质增效。二是促进养殖畜牧业发展,帮助村民提高发展养殖畜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村办加工企业。

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修建村部,改善办公条件。二是修建文化广场,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三是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组内主干路实现水泥混凝土硬化。四是修建一段防洪堤坝。

在帮助困难群体方面,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特困户,同镇领导、村干部一起同心协力,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四、争取资金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20x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在市政协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xx.x万元,体育健身器材(14件)一套,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

1、村部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今年初,根据x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村部建设要按照“七站一室”不低于233平方米的标准实施。市政协领导在市委组织部争取到xxx万元组织经费,仅靠这点钱建村部无法完成任务。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村部建设的方案,村部设计为两层带地下室共计699平方米,一层和地下室由当地村民x出资建,使用权30年,且每年向村委会交2xx元租金,产权归村委会所有。x用一层和地下室建厂经营,雇佣当地农民工xxx人,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互惠互利。村委会出资建第2层加楼梯共计285平米,按每平米1xx元计算,需资金342xx元,经多方努力,x镇给xxx万元建设经费,x市组织部给8万,资金缺口62xx元,所用资金全部由x垫付。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0月份市政协出资1、3万元为村部会议室配备了桌椅、书橱、液晶电视,使其会议室达到了标准。

2、村内道路硬化项目进展情况。x村片多面广,全村由7个自然屯组成,间隔跨度较大,街道弯曲狭窄,村民出行路和大田作业路都是泥土路,我们采取了分期、分段硬化泥土路的方法,规划设计了连接大庙组和小庙组之间泥土路硬化项目。村委会组织路基筹资筹劳,驻村工作队多次往返市县两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最后争取到1.12公里奖补资金xx.x万元。该项目现已实施完成。

3、修建防洪堤坝项目进展情况。x组南大渠防洪坝为河滩地改造时修筑的泥土坝,经多年雨水冲刷后成为险工险段,直接威胁近300亩农田,规划用石头水泥砌成防洪堤坝200延长米。驻村工作队在x镇水利站的配合下,向x市水利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又督促x市水利局、财政局向x市水利局、财政局上报申请报告。经不懈努力争取到市水利农水资金xxx万元,资金指标已下达,待x市水利局勘验核准后,即可操作施工。

4、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展情况。由于村集体无任何土地,要想建文化广场,必须从村民手中征地,那样势必增加成本。经村委会研究讨论后,决定该工程与村部建设同步进行,在村部院子里按照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要求,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硬化路面并铺彩砖,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建成功能完备的服务村民、保障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目前,该项目在做工程预算,需建设资金xxx万元,经与市财政有关部门协商后,可向x市财政局打报告申请。市体育局已安排体育健身器材一套,待广场硬化后即可安装使用。

五、雪中送炭,用“心”帮扶

自去年9月22日正式驻村以来,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遭受火灾的村民王金华申请救助资金,送科技下乡,做到了村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协机关的事,村民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真正用“心”来帮扶,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也解决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

1、送温暖、献爱心,慰问困难群体。春节前夕,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到特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分别为2户特困户送上1xx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另为8户困难户送去1袋米、1袋面和1桶油,9月份工作队和村委班子一起通过走访,确定了xxx户贫困户,作为市政协党员干部的帮扶对子。最近市政协机关党委还组织职工为贫困村捐赠衣物200余件,让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2、动真情、伸援手,救助受灾群众。3月13日,村民王x家中发生火灾,所有财产全部烧光,王x被严重烧伤住院,十分悲惨,老婆孩子暂时寄宿在亲戚家中。驻村工作队得知消息后马上与村干部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组织临时救助,并及时向政协领导汇报情况,并向市民政部门提出帮助请求。市民政局给予大力支持,3月23日下午即解决2万元救济款,工作队连夜送往王x手中,当接过救济款时王x泪如雨下,连说谢谢党,谢谢政府。

3、送知识、送文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针对当地农民普遍存在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现象,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市科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18日,科教文卫体委协调市科协,挑选了农业种植专家、畜牧养殖专家,携带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科技图书600本,深入到xxx庙村免费发放,专家面对面解答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的热情空前高涨,600本图书一发而空。

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

1、制定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我们制了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不准参与地方赌博、不准单独与年轻女性来往、不准到老百姓家吃喝、不准拿群众东西、不准单独到驻村地点、不准向群众借钱、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在村内工作和平时在单位一样的作息时间,第一书记带头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自觉接受驻村队员和群众的监督,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2、攻坚克南,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我们克服了农村生活艰苦单调的不利因素,自己烧炕,自己做饭,发扬我党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我们克服了没有扶贫经验,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搞调研、做规划、跑项目,较好地打开了工作局面。驻村以来,往返朝阳100多次,行程2万多公里,安全无事故。

七、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有些调查研究工作有死角,有些工作还没做到位,需要下一步完善。

2、吃苦耐劳、扎根农村的思想意志有波动,有时有畏难情绪。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步伐,在省扶贫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畜牧养殖或其它生产项目,力争明年初见成效。

2、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大对项目招标的管理力度,尽快成立以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为组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招标领导小组,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