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暑期建筑施工实践报告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学校暑期建筑施工实践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根据学校安排我于xx年x月25日到xx建筑公司xx部进行建筑施工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是武汉市东湖高兴国企投资公司开发的单身公寓楼,承建单位是xx建筑公司,分别是五号和六号楼,及高尔夫球健身楼,地基由哮感第四桩基公司承建。由北京威斯顿设计院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为异性柱。面积为13000平方米,由3栋楼组成的商住楼,现浇钢筋混泥土六层框剪结构。

二实践内容

1:木工

1)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各种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4)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2:钢筋工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3:混泥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三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践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践,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 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践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践结束后有必要好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 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

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1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

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

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 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 (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 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 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建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在建筑专业的个人在进行暑期的社会实践之后,应该如何写实践报告的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建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土木工程是一个讲究胸怀的专业,在烟台,多次在遥望大海,不仅让自己看到大海的胸襟,更对人生的得与失有了深深的思索,这次实习有所得,可得并非说说而已,要将所得转化为以后的实际行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从中获益,纳百川,去其糟粕,才真有所得。

一、实习时间,地点

xx年7月6日——————xx年7月13日;上海。

二、实习内容

参观上海世博园,上海市人民广场,上海市博物馆,上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市美术馆,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同济大学老校区,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徐家汇商业区,静安寺广场,静安寺公园,上海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科技馆。

三、实习目的

1、 了解城市设计,博览建筑特点,步行街景观设计;

2、 了解校园规划特点,教育建筑特点,体育建筑特点,分析其功能分区,平面组合特点,体型组合及结构方案;

3、 分析商业建筑特点;

4、 了解城市交通换乘系统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共享空间;

5、 归纳分析超高层建筑特点,城市大型商业广场布局及平面组成特点。

四、实习意义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体系在现有体制下规划和管理开发区达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使我们对城市和区域规划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城市现状,对城市总体布局和总体规划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了解到不同类型建筑在发展战略和实际开发所考虑因素的众多不同,了解了不同的规划特点,建筑特点。更深刻的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平面组合,体型组合等因素对建筑的功能,美感和使用的重要性。

五、实习结果与分析

上海市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在上海的宏观规划和其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了解上海自身建筑的特点,规划方案以及与周边环境城市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1、 校园规划特点及教育建筑特点

通过对同济大学的各建筑教学楼的参观与分析,总结出,对于教育建筑的功能分区主要在于其佛那个能使用的要求,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同时还对主与此。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部分居于主要部分,置于主要地位也是有利地位,办公室次之,辅助部分再次之,三者在功能区分,有明确的划分,以防止干扰。但这三部分之间,还保持一定联系,而这种关系,在按功能区分明确的基础上加以考虑。在建筑

体型组合上多为立方体与长方体等简单几何体的组合,内部空间在一定的次序中灵活多变。体型简洁,外形质朴而内部布局自由又不失严整。建筑功能和交通流线明确。平面采用分隔性的空间组合形式。

2、 体育建筑特点

在上海参观的主要体育类建筑为上海体育馆和上海体育场。从这两幢建筑的外观上对体育类建筑的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主要是以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平面为基本形体向外扩张,给人壮观、严肃、朝气、活力、蓬勃向上的积极感受。体育馆的席位,常沿着比赛四周布置,有利于群周沿观众厅周围疏散。而规模较大的体育肩周,常常设有分区入场、分区疏散、集中或分区设置出入口的方式、在体育建筑这种需要重视人流疏散问题的建筑,常采用平面或立面两种方式的体系组织疏散。体育建筑,有的平面采用综合大厅组合形式,摆脱建筑空间的封闭性和建筑空间的开放性,具有环境开敞通透,使用机动灵活,空间利用紧凑,流动方形自然等特色。有才蚕蛹观演性的空间组合方式,以大型空间为主,穿插组合辅助空间。

3、 商业建筑特点

商业建筑在造型上活泼多变,富有创造性和娱乐性,色彩鲜明,造型优美,在空间的组合上复杂多变,内部空间紧凑合理,注重交通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穿插和隔

离;功能分区上主次关系明确、合理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商业建筑的空间里更能体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分割的对立统一的观念。现代商业建筑外观的审美从外装修材料、立面形势、比例、色彩等都有所体现,比较强调人参与意识。

大学生暑期建筑工地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把知识用于实践。这既检验了知识,又让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有利于今后的理论学习。初步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增加自身的责任感。

实践内容:

站在六楼的窗口,无风的天气也变的有些凛冽,城市的车水马龙消逝在朦胧的雾霭里,一切都变的渺小。现在是下午六点了,城市霓虹初上,和着渐浓的夜色,一派水乳交融的景象;再过一会儿也就下班了。

由于我对本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加之工作的不好找,正好我表姐在工地工作我就在工地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我的工作都很简单,但很多东西对于我都很陌生......

来到工地二十多天了,其间一直想写些什么但都没有如愿。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楼上爬下来,躺在床上懒懒的一动也不想动。身体的疲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工作,不依赖家人靠自己的双手过活。人就是这样,不经历变不能理解,不会懂得,在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才明白这个角色的苦衷,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省。作为学生,我花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毫无愧疚,但当我拿着浸满汗水的微薄薪水时,我才在要买一块钱还是一块五的饼前犹豫了,我想我开始懂得生活。

在工地的二十多个日子里,我走进施工现场,虽然没有学到很多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对工地有了总体的了解,像施工工序,施工机械等。即使这些知识与我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但不代表对我的未来没有影响。

首先,我来介绍工地的大体情况。我所在的工地,河南国基建设有限公司,是河南地区较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公司在建的是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院的家属楼。楼高99 米,地下两层,地下34层,属于中高层建筑。地上部分,一二层为商用,以上为住宅用。总建筑面积将近5万平方米,总投资5千万,各项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我到工地的时候正在施工第12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下面来介绍工地的施工组织情况。工地正门向东,进门向右为办公区和相关人员宿舍,项目经理、甲方、监理、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等的办公和生活都在此。楼主体为南北向,楼南和楼北为施工人员的宿舍。钢筋加工车间在西北角,材料堆积车间在西南角,简单的砌筑砂浆搅拌在材料堆积车间的旁边。施工用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强度有保障, 施工和易性好,方便施工,有利于泵送,在中高层施工中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在工地的这段日子里,我对施工现场的机械也有所认识,像钢筋冷弯机,钢筋对焊机,塔吊,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知识都是我在工地一点点学会的。有时候老问姐姐这是什么,姐姐都有点不耐烦了,确实自己的生活知识太差了。

安全重于泰山,施工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施工的高效,但机械化也有与之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我在工地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经历还是耳闻,都让我对施工安全的认识更加真实,态度更加严肃。郑州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百业兴旺,在建建筑以中高层的框剪结构居多,塔吊和脚手架等这些有一定危险性的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就要求我们以更专的视角,更严肃的态度对待安全。 防患于未然,在繁忙的施工中,我们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一些自以为没问题的安全细节,其实,只要我们在杜绝安全事故方面迈出一小步,收到的成效是意想不到的。工地是个免不了要爬上爬下的地方,安全不容小觑,比如打混凝土,我常见到那些打混凝土的哥哥伯伯们汗流浃背累得要死,虽然我远远地看着,但却深能体谅他们。打混凝土是个很累人的活儿儿,汗流浃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他们常把打混凝土放在晚上。楼顶是制好的模,周围只有简单的维护,稍有踏空便是万劫不复。混凝土从地面压到十几层,发出巨大的声响,在空旷的夜空中,与寂静显得格格不入。混凝土泵由塔吊吊着,泵口要三四个人抱着,力争把混凝土打均匀,提高效率。工作环境都是钢筋、脚手架什么的,稍有差池就会碰的红肿。我听说有一次打混凝土,由于脚手架上的竹筏拼接不严,工地的相关负责人郑工一脚踏空,差点从脚手架上面跌下来。为了赶工期,混凝土往往都要打到晚上两三点。我记得最晚的一次,因为商品混凝土供应不上,混凝土浇筑时续时断,他们从晚上十点一直浇注到第二天六点,当时真是累坏了他们,这是后来一位大伯告诉我的,想想就可怕。当他们顶着灰蒙蒙的晨雾从楼顶攀着脚手架往下爬时,我当时就想,也许一个趔趄生命就化为一滩血泊了。在工地的茶余饭后,我耳闻很多在工地发生的事故,它们听起来让人不悦甚至有些血腥,感觉很遥远,但又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下一个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工友,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这些血腥的事故我不想再提起,我觉得那有种胁迫大家的意思,我们要的是从心里重视安全,把安全记挂在心里时刻不忘。古人有云,千里之堤以一蚁之穴溃,百室之邑以突隙之烟焚,防患于未然,事故发生前如果我们付出一分的努力,可能我们得到的就是百分的收获。多一句温柔的提醒,多一个关切的眼神,我们就能把安全做得更好,就能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能让一个家庭永绽笑容。所以,我们需要更用心。

关于大学生暑期建筑工地实践报告


最近流行着在建筑工地打工、到武校磨练意志、去军营遵守铁的纪律的育人思路。而我也一直以为都盼望着能有机会走进社会,走近那些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聆听他们得心声,读懂他们的故事。

终于,在这个暑假我征得父母的同意远离家乡,独身一人走进工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工地之旅”,去亲身体验一名工地建设者的艰辛,去感受我爸爸年复一年所“享受”的生活。

20xx年7月16日上午:

我生平第一次以一个劳动工人的身份走进了工地,与可爱的农民工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那层久违的情感从进入工地的伊始就被触发。亲切,熟悉,热情,父辈,汗水,夹杂在一起。钢筋,黄砖,混泥土的结合下,工地的轮廓浮现在我的脑海。

此刻,我属于这里。

师傅们很憨厚。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以笑容来表达。他们笑眯着为我示范,他们笑眯着给我指点,他们笑眯着在一起聊天。他们没什么可以计较与争辩的,因为他们与世无争。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家庭平安,健康,而今年能多带点钱回去。

工地楼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大致将它为分为七个部分,即:搬砖,垒堆砖,装模具,铲沙子石子,扎钢筋,灌混凝土以及和泥和砌墙。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应我的要求,工人师傅和农民工兄们带我逐一体验了每

每一个工种的繁琐和艰辛。

刚进工地的我戴上安全帽跟着工友们走进了施工现场,深刻的体验一下农民工的艰辛与汗水。

首先被安排的任务是搬砖和垒堆砖,原本以为挺轻松的,可是才干了一会儿,手就开始酸痛了,眼前还有那么大的一堆砖头,要搬到什么时候才能搬完啊?就算是搬完了,那手也肯定已经抬不起来了……想着想着心里不觉发怵起来。

高处经常有些碎石落下,我都不敢在脚手架的下面穿行,虽然有安全帽,可还是很恐怖。当我看到很多的农民工在下面来来回回干着活,石头落在他们的帽子上发出很响的声音时,我的心都揪起来了,那么危险,他们每天面临着都是这样的工作环境。

想起一路乘车过来看到的那些高楼大厦,我完全被那些民工们给感动了,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只身来到外地打工,用他们的生命托起一个城市的繁荣,他们承受着孤独的煎熬,承受着社会的巨大压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辛勤地奋斗着,日日夜夜不停息。这些远道而来的农民工真的很伟大。

搬了一上午砖的我有些支撑不住,不过还是咬牙挺到了12∶00。午饭时间到了,终于可以休息1个小时了。午餐,是一大盆白花花的肥肉,外加一大盆素菜,8个人坐一桌。我坐在工人食堂,喘着粗气,汗一个劲地往外涌,

望着争先恐后地往嘴里送巴掌大的肥肉、甚至倒剩下的油汤和饭的工友们,心里极不平静:我还要继续吗?还能像他们那样吃得苦吗?下午还有整整4个小时啊。如果真的不想干了,肯定没人阻拦。可是工友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是个懦夫,只是个靠父母吃饭的人?不,我不能放弃,我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更不能让我父母轻看我。

20xx年7月16日下午:

休息了一个小时以后,下午接着是垒堆砖工作。戴上安全帽,穿上工作衣,戴上手套,又像模像样地走进了工棚。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堆的乱七八糟的砖头。接着就是部分已堆放整齐的砖头。这时,我似乎领悟了工作的艰巨性。看着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首先把砖头一块一块整齐的叠起来,两边又不能和中间一样放,以免倒塌。垒砖的时候身体必须一弯一直,结果就是腰酸手痛腿抽筋。平时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工作看似简单的很,这时才明白不是那么容易。那些平时如我们同龄的民工子弟是如何熬过来的呢?

在工地我看到了和我同龄的民工,当时我并没有去打断他们,去对他们进行所谓的采访,而是没有理由地静静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明白生活的艰辛,为了家人来到陌生城市,艰辛奋斗着,从不怨天尤人;他们懂得人生的幸福,在休息时间给家人打个电话,只

是报个平安,一直加倍珍惜;他们不为一己之私跨越雷池,更不为一时之气抓狂发疯,只是努力工作,累了在一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