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1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县2021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时光易逝,时不待我,过去一阶段的工作,工作虽然劳累,但收获了很多,需要安静写工作总结了。工作总结有助于发现工作中的规律,对以后的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你在寻找一个优秀的工作总结模板吗?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县2021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县20xx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奠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223”经济发展三大核心任务和现代农业“**”工程和为重点,按照“提质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突破性发展水禽”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实现了畜牧经济稳增长的工作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畜牧经济总的情况是:稳中求进态势良好。

(一)畜牧经济稳定增长。预计12月底,全县生猪出栏42.43万头、存栏30.69万头,与20xx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6%、1.6%?;肉牛出栏1.21万头、存栏4.05万头,分别增长4.93%、3.48%;肉羊出栏11.45万只、存栏10.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96%、4.21%;家禽出栏1047.7万只、存栏392.8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87%、4.97%(其中出栏**白鹅214.47万只,同比增长5.61%;出栏肉鸭548.4万只,同比增长5.51%);肉兔出栏31.61万只、存栏27.2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6%、1.83%;肉类产量达到5.0万吨,同比增长4.07%,禽蛋产量达到1.42吨,增长4.68%;实现畜牧业产值已达18.66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160元。

(二)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完成下达任务的100%,累计达到306个(其中:生猪126个、肉牛18个、肉羊16个、水禽146个);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的建设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以生猪、水禽为主的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

(三)生产主体培育扎实。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围绕生猪、牛羊、水禽主导产业,在调整品种、品质结构的基础上,大力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全年新规划水禽家庭农场50个,牛羊家庭农场5个,已累计建成水禽家庭农场50个、牛羊家庭农场20个,新发展畜禽养殖大户180户,带动全县已建成各类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户(场)3845户;申报注册畜牧专业合作社5个,已累计达到92个;落实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3个,全县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认证已达到15个;**白鹅、**麻鸭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建成**鸭业、**白鹅、**肉业、**科技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

(四)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现代水禽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扎实推进,已累计建成水禽家庭农场69个,**鸭业的水禽加工项目正处于启动规划、选址的前期协商阶段;肉牛标准化基地县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申报、场地选址,目前5个场已全部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已有1个场基本建成;新(改)建的16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00%;2个种公猪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现已投入生产;任市定点屠宰场已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和设备安装;向上已申报畜牧业项目6个,目前已下达项目3个,到位资金350万元。全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 亿元。

(五)动物防疫成效显著。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实行群防群治原则。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六个100%”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全县20xx年以来累计共发放猪瘟脾淋苗40.64万头份、猪瘟传代细胞苗30.7万头份、猪o型口蹄疫苗86.175万毫升、牛羊o型口蹄疫苗44.02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苗82.66万毫升、禽流感h5n1苗187万毫升、禽流感h5n9苗31.1万毫升、禽新二联苗381万羽份,鸡新城疫苗202.4万羽份。累计共免疫猪瘟43.31万头、猪口蹄疫43.20万头,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3.15万头,免疫牛口蹄疫5.84万头、羊口蹄疫15.85万只、免疫禽流感524.51万只(其中鸡167.89万只、鸭256.9万只、鹅99.72万只)、鸡新城疫182.05万只, 应免率均达到了100%。累计发放消毒药品6.2吨,消毒面积达1420万平米,消毒面达100%。经检测,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75%以上,超过国家农业部规定的抗体指标,确保了县境内清净无疫的工作目标。

(六)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强了养殖场强制免疫的监督,截至目前出动检查人员361人次,检查车辆104车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237家次、规模养殖场1472家次、生猪定点屠宰场68个次,发放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经营、使用宣传材料422余份,检查兽药、饲料品种1320余个,3400余批次。依法收缴过期兽药2.3公斤、饲料2000余斤,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立案查处违法销售假兽药案件2起;共屠宰检疫牲畜23.7315万头(只),其中:猪5.9714万头,牛羊2.1446万头(只),禽类15.6155只,屠宰动物的受检率达到了100%,检疫出证率达到了100%,检出病害猪63头,禽193只,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七)扶贫攻坚成效初显。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扎实宣传部署,由局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畜牧精准扶贫科技帮扶领导小组和畜牧科技扶贫小组人员,制定了对全县51个贫困村帮扶计划,全年共组织3次全体职工到我局帮扶的灵岩乡天宝寨村进行摸底调查,与贫困户结对子,共发放宣传和技术资料6000余份,开展养殖技术培训3次。11月25日,为天宝寨134户贫困户送去中鸡1350余只计资金40000余元,带动农户发展山地养鸡,促使贫困户脱贫奔康。

(八)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按照中央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体方针,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了县委“九条规矩”,细化了“八项规定”管理办法,按照“守纪律、讲规矩、惠民生、促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深入践行入户“五四工作法”,采取“1+1”、“1+n”结对帮扶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党风、道德规范教育和党的组织制度、组织规范、组织纪律教育。目前,已聘请理论专家授党课1次,局领导讲党课5次,聆听上级专题讲座12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60余篇。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持续推进“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通过活动的开展,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法纪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纪律作风大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工作经验

(一)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加强技术指导,降低养殖成本。加强培训。按期举办了动物防疫、养殖场建设、科学饲养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管理培训班,切实增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养殖科技水平。加强帮扶。组织科技人员实施“入户五四工作法”和“挂、包、帮”等活动,深入各养殖场(户)开展实地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促进畜牧业科学发展。建立稳市机制,支持转型升级。建立生猪和猪肉储备机制,加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价格,确保生猪养殖利益均等化。同时,对已失去生猪养殖基础却另有养殖意愿的养殖户,帮助他们进行转型发展草食牲畜或水禽产业。

(二)强化政策扶持,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影响力。进一步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对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127号)相关规定;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现代农业“**”工程和水禽产业发展意见,**县“**”模式水禽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切实把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严格落实规划,强化建设标准。按照全县畜牧产业区域布局,扎实抓好生猪、水禽、牛羊养殖场的规划和建设。严格按建设面积、养殖设施、防疫条件、无害化处理等条件督促养殖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

(三)创新生产机制,扩大带动示范效应。

坚持扶优做大龙头企业。对现有畜牧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实施持续扶持,主要在提升科技、创新模式、规范管理、融资方式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对有实力、有能力等发展后劲强的畜牧企业鼓励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在产业规划、壮大规模、项目支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群。培育规范专合组织。按照“入社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规范运行”的原则,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实行自主、自愿联合,组建畜禽专业合作社,使专业合作社一头联结企业(市场),一头联结农户,真正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博弈权。紧密利益联接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六统一”(统一供种、技术、投入品、防疫、培训、销售统一),建立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波动大,养殖业主信心不足。由于20xx年生猪养殖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存栏量急剧减少,宰杀能繁母猪现象频繁发生,生猪养殖积极性受到空前冲击,很多生猪养殖企业都选择暂时不养或者少养,导致没有抓住今年的良好市场机遇。

(二)龙头带动弱,产业效益低下。我县虽有**、**、**、**等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带动农民发展的能力,“公司+农户”、“公司+农户+专合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特别是畜禽加工还十分薄弱,缺乏系列的精深加工,导致产业链短,产、加、销脱节。养殖量增大,仅靠外调或鲜销带动本地市场,养殖效益就得不到稳定保障,甚至还会“鸭贱伤农”。

(三)设施用地紧,做大养殖规模受阻。随着我县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受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制约,养殖土地趋紧的问题日渐凸显。同时,部分村组协调不到位、农户配合不积极,土地流转租金过高等因素,造成养殖户选址建场扩大规模难度加大。

(四)政策落实难,发展徘徊不前。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大力实施“**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意见》、《关于“**”模式发展水禽家庭农场的通知》等文件,并出台了奖励扶持办法。但到目前,全县20xx年实施的“**”工程的养殖户其奖励资金也没有完全兑现,20xx年“**”工程的养殖户和“**”家庭农场所有奖励资金还未直发到农户,导致今年的发展十分困难。同时受国家现行政策影响,招商引资的水禽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无法兑现落实,致使该项目停滞不前,推进乏力,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20xx年我场畜牧兽医工作,在总局和分局畜牧兽医会议的指导下,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畜牧兽医工作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肉牛养殖业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肉牛存栏由20xx年的3500头,发展到现在的5100头,同比增长45,出栏4000头,与去年同期3500头相比增加了14;绒山羊存栏132306只,与去年同期108699只相比增加了21,出栏34800只,与去年同期32260只相比增加了7;生猪存栏4230头,与去年同期3853头相比增加了9,出栏34940头,与去年同期15000头相比增加了132;肉禽存栏63420只,与去年同期61284只相比增加了3,禽出栏100000只,与去年同期70000只相比增加了42;狐版权所有狸存栏4350只,与去年同期2550只相比增加了70,出栏17200只,与去年同期8600只相比增加了100;貉存栏8460只,与去年同期6515只相比增加了29,出栏28460只,与去年同期18800只相比增加了51;羊绒生产56吨,与去年同期51吨相比增加了9,禽蛋生产239吨,与去同期183吨相比增加了30,鹿茸生产40公斤,与去年同期38公斤相比增加了5;畜牧业总产值7000万元,实现养殖户户均纯利润11,600.00元。
20xx年我场的畜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年,五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的正式投入使用,第五作业站万吨青贮窖的落成使用,防检疫体系的不断完善,畜牧兽医人员队伍的壮大,是我场的畜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养牛业将成为我场实现农牧各半壁江山的新亮点,畜牧业生产将真正成为振兴农场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将20xx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畜牧业发展原动力
1、分局领导重视,分局各级领导亲临我场视察指导畜牧方面的工作,尤其对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的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2、农场领导重视,为了发展肉牛养殖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场领导将畜牧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多方筹集资金,建立高标准化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本着万事畜牧先行的原则,加快了畜牧发展的步伐。
3、作业站领导班子的重视,今年农场对各个作业站下达了肉牛养殖和上交任务,作业站的领导积极主动的同畜牧科沟通,并作了大量的工作,党政领导亲自为养殖户担保贷款,掀起畜牧养殖的热潮,使各作业站超额完成下达的指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在20xx年的基础上,对五个高标准园区进行了修建,改造和完善,13276平方米,其中第五作业站新育肥牛舍建6000平方米,月出栏1000头肉牛基地。第一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七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八作业站20xx头小区1个,二十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畜牧科实验小区300头小区1个,在第五作业站建青贮窖7座,贮青贮吨,改善了饲养条件,提高肉牛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另外、服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分别在第一管理区、第三管理区、第四管理区建立了兽医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好各种畜牧兽医技能培训机会,选派人员参加。为畜牧业的防疫灭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规模化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网络化管理。
三、加大投资、扩大引资、强化融资加快发展步伐
今年在发展肉牛生产上注入资金1398.8万元,其中农场投入526万元,分别用于(养殖户贷款贴息54万元;饲料地补贴合计38.2万元、上交肉牛补贴30万元、青贮饲料补贴60.8万元;科技园区建设牛舍补贴款合计343万元)。外引养牛大户吴洪江、陈格存投入资564.8万元,挣取上级投资208万元。为加快我场养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了我场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四、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学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术,主要采用“良种牛,拴系喂,补精料,青贮草,驱虫防疫”五项配套技术,搞高生产水平。
2、推广五化管理技术,即:“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营养科学化,环境卫生化,防疫程序化”。
3、技术培训,“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将畜牧兽医人员派出学习,将外面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讲,并学以致用“吸取精华,替其糟粕”。经实验全面推广,畜牧科人员深入养殖户,走进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在全场办畜牧养殖培训班五次,其中有养牛、养猪、养鹅、养狐、养貉培训各1次,参加人数达1000人次。提高全体养殖户的整体素质。
4、肉牛冻精改良技术,生猪的强度育肥技术,采用1 7模式和2 3模式饲养绒山羊和肉牛实现过腹增殖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我场进行了普遍推广并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五、防疫灭病是畜牧业发

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第2页

展的保障
1、今年的畜禽的防疫灭病,全科人员起早贪晚,亲自操作,对全场的肉牛、绒山羊、生猪注射口蹄疫3次,羊痘疫苗春秋各1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版权所有1次,并及时地进行补针。防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我场的牛、羊进行了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抽检化验,使我场全年没有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生猪屠宰管理,加强了执法力度,加强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上集的生猪必须集中屠宰,集中检疫,防止病害肉流入市场,让消费都吃上健康肉。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20xx年对畜牧方面注入资金500万,将肉牛存栏发展到10000头,建20xx吨青贮窖5座。
2、20xx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牛,提倡千万户养牛,走规模化养殖和全民养殖之路,充分利用牧业资源,稳定发展生肉牛养殖,努力扩大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生产;逐步实现以养牛业为主杆,以养羊业为分枝,以养鹅业和特种养殖为树叶,把我场的畜牧业发展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20xx年我场畜牧兽医工作,在总局和分局畜牧兽医会议的指导下,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畜牧兽医工作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肉牛养殖业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肉牛存栏由20xx年的3500头,发展到现在的5100头,同比增长45%,出栏4000头,与去年同期3500头相比增加了14%;绒山羊存栏132306只,与去年同期108699只相比增加了21 %,出栏34800只,与去年同期32260只相比增加了7 %;生猪存栏4230头,与去年同期3853头相比增加了9%,出栏34940头,与去年同期15000头相比增加了132%;肉禽存栏63420只,与去年同期61284只相比增加了3 %,禽出栏100000只,与去年同期70000只相比增加了 42 %;狐狸存栏4350只,与去年同期2550只相比增加了70%,出栏17200只,与去年同期8600只相比增加了100 %;貉存栏8460只,与去年同期6515只相比增加了29 %,出栏28460只,与去年同期18800只相比增加了51%;羊绒生产56吨,与去年同期51吨相比增加了9%,禽蛋生产239吨,与去同期183吨相比增加了30%,鹿茸生产40公斤,与去年同期38公斤相比增加了5 %;畜牧业总产值7000万元,实现养殖户户均纯利润11,600.00元。
20xx年我场的畜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年,五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的正式投入使用,第五作业站万吨青贮窖的落成使用,防检疫体系的不断完善,畜牧兽医人员队伍的壮大,是我场的畜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养牛业将成为我场实现农牧各半壁江山的新亮点,畜牧业生产将真正成为振兴农场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将20xx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畜牧业发展原动力
1、分局领导重视,分局各级领导亲临我场视察指导畜牧方面的工作,尤其对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的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2、农场领导重视,为了发展肉牛养殖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场领导将畜牧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多方筹集资金,建立高标准化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本着万事畜牧先行的原则,加快了畜牧发展的步伐。
3、作业站领导班子的重视,今年农场对各个作业站下达了肉牛养殖和上交任务,作业站的领导积极主动的同畜牧科沟通,并作了大量的工作,党政领导亲自为养殖户担保贷款,掀起畜牧养殖的热潮,使各作业站超额完成下达的指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在20xx年的基础上,对五个高标准园区进行了修建,改造和完善,13276平方米,其中第五作业站新育肥牛舍建6000平方米,月出栏1000头肉牛基地。第一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七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八作业站2000头小区1个,二十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畜牧科实验小区300头小区1个,在第五作业站建青贮窖7座,贮青贮 吨,改善了饲养条件,提高肉牛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另外、服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分别在第一管理区、第三管理区、第四管理区建立了兽医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好各种畜牧兽医技能培训机会,选派人员参加。为畜牧业的防疫灭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规模化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网络化管理。
三、加大投资、扩大引资、强化融资加快发展步伐
今年在发展肉牛生产上注入资金1398.8万元,其中农场投入526万元,分别用于(养殖户贷款贴息54万元;饲料地补贴合计38.2万元、上交肉牛补贴30万元、青贮饲料补贴60.8万元;科技园区建设牛舍补贴款合计343万元)。外引养牛大户吴洪江、陈格存投入资564.8万元,挣取上级投资208万元。为加快我场养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了我场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四、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学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术,主要采用“良种牛,拴系喂,补精料,青贮草,驱虫防疫”五项配套技术,搞高生产水平。
2、推广五化管理技术,即:“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营养科学化,环境卫生化,防疫程序化”。
3、技术培训,“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将畜牧兽医人员派出学习,将外面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讲,并学以致用“吸取精华,替其糟粕”。经实验全面推广,畜牧科人员深入养殖户,走进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在全场办畜牧此文来源于是文 秘 家 园养殖培训班五次,其中有养牛、养猪、养鹅、养狐、养貉培训各1次,参加人数达1000人次。提高全体养殖户的整体素质。
4、肉牛冻精改良技术,生猪的强度育肥技术,采用1+7模式和2+3模式饲养绒山羊和肉牛实现过腹增殖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我场进行了普遍推广并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五、防疫灭病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1、今年的畜禽的防疫灭病,全科人员起早贪晚,亲自操作,对全场的肉牛、绒山羊、生猪注射口蹄疫3次,羊痘疫苗春秋各1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并及时地进行补针。防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我场的牛、羊进行了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抽检化验,使我场全年没有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生猪屠宰管理,加强

了执法力度,加强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上集的生猪必须集中屠宰,集中检疫,防止病害肉流入市场,让消费都吃上健康肉。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20xx年对畜牧方面注入资金500万,将肉牛存栏发展到10000头,建2000吨青贮窖5座。
2、20xx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牛,提倡千万户养牛,走规模化养殖和全民养殖之路,充分利用牧业资源,稳定发展生肉牛养殖,努力扩大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生产;逐步实现以养牛业为主杆,以养羊业为分枝,以养鹅业和特种养殖为树叶,把我场的畜牧业发展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县2017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县2018年度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223”经济发展三大核心任务为重点,按照“稳生猪、强水禽、攻牛羊”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我县现代农业“221”工程建设,实现了畜牧经济稳增长的奋斗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畜牧经济稳定增长。预计到12月底,全县生猪出栏42.3万头,同比增长10.04 %,存栏28.4万头,同比增长0.28%;家禽出栏1165.7万只,同比增长9.98%,存栏3822.56万只,同比增长0.35%;牛出栏1.37万头,同比增长8.9%,存栏3.88万头,同比增长0.25%;羊出栏13万只,同比增长9 .1%,存栏10.33万只,同比增长0.23%;兔出栏33.8万只,同比增长5.1%,存栏28.62万只,同比增长0.36 %;肉类总产量到达5.2万吨,同比增长10.1%;禽蛋总产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3.5%;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3.3%,畜牧业人均增收165元。

(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2018年,省级财政资金投入我县300万元用于现代畜牧业建设(全部用于我县扶贫村的11户生猪、60户肉鸡、50户蜜蜂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省财政投入资金195万元用于肉牛的扩繁增量及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圈舍3000m2,已规划完成全部养殖场选址且已新建标准化圈舍2000m2,新增能繁母牛90头,并配置了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沼汽池、场内道路硬化、防疫设施等。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我县肉牛养殖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有力带动我县肉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规划建设“稻鸭共育”种养结合示范区500亩,共产有机水稻230吨,稻发自然有限公司以每公斤水稻3.6元予以了回收;投放雏鸭800只,出栏750只,以每公斤24元进行了销售,实现销售收入85万余元。固定资产入库完成2.2252亿元。

(三)适度规模不断涌现。按照“庭院经济式”、“集中连片式”、“联建入园式”等标准化养殖建设模式,全年改扩建规模养殖场20个,累计达到306个(其中:生猪126个、肉牛18个、肉羊16个、水禽146个);全县经工商注册的畜牧专合组织达到99个(其中生猪养殖专合组织45个,家禽养殖专合组织20个,肉羊养殖专合组织23个,其它专合组织11个);全县经工商注册的畜禽家庭农场65个(其中生猪家庭农场43个,家禽家庭农场11个,肉羊家庭农场5个,肉牛家庭农场3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3个)。已成功创建国家级2个、省级 7个,市级22个。

(四)疫病防控卓有成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实行群防群治原则。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六个100%”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全县共发放猪瘟疫苗89.8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苗84万毫升、牲畜口蹄疫疫苗111.265万毫升、高致病禽流感145.75万毫升、禽新二联苗372万羽份、鸡新城疫苗92.5万羽份、小反刍兽疫疫苗3.48万头份、狂犬病疫苗1.4万头份,消毒药品6吨。免疫猪瘟40.75万头、牲畜口蹄疫60.89万头(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0.75万头、高致病禽流感539.51万只、鸡新城疫180.6万只、小反刍兽疫3.9万只、狂犬病1.3万只。累计发放消毒药品6.2吨,消毒面积达1420万平米,消毒面达100%。经检测,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75%以上,超过国家农业部规定的抗体指标,确保了县境内清净无疫的工作目标。

(五)产品质量安全可控。一是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双认证”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日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开展投入品整治。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237家次、规模养殖场1472家次、生猪定点屠宰场68个次,发放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经营、使用宣传材料422余份,检查兽药、饲料品种1320余个,3400余批次。依法收缴过期兽药2.3公斤、饲料2000余斤,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立案查处违法销售假兽药案件2起。三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共屠宰检疫牲畜23.7315万头(只),其中:猪5.9714万头,牛羊2.1446万头(只),禽类15.6155只,屠宰动物的受检率达到了100%,检疫出证率达到了100%,检出病害猪63头,禽193只,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污染治理不断深化。由我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配合,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全县规模养殖场,适度规模养殖户进行全面清查及典型调查清理整治行动。从一级水源保护区入手,对禁养区、限养区内的养殖场(户)进行了拉网式调查统计和专项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依法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户)417户、完成治理完善580户。中央环保巡视组入驻**开展工作以来,群众积极参与,各类举报案件不断,由于反应迅速,措施有力,共处置完各类举报案件60余件。

(七)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畜牧产业脱贫致富周期短、见效快、辐射带动强的优势,按照宜畜则畜、宜禽则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持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主动作为。一是作为县级部门主动承担灵岩天宝寨的帮扶工作,派遣第一书记;选派局机关28名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76户。二是,整合现代畜牧重点县资金80万元,其中用于贫困户发展养蜂、养鸡(安排养蜂项目20万元,共安排项目业主50户,每户4000元;安排养鸡项目60万元,共安排项目业主60户,每户1万元)。三是向全县51个贫困村,选派畜牧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帮扶。同时会同农业局、林业局组建了20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向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按照“关键农时季节常驻村、农民需求常到村、产业发展常联村”等灵活方式开展帮扶工作。依托各级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开展科技联系帮扶活动,与23个养殖小区、234户养殖场(户)建立了科技联系帮扶,形成“政策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畜牧科技促进格局。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按照中央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体方针,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了县委“九条规矩”,细化了“八项规定”管理办法,按照“守纪律、讲规矩、惠民生、促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扎实开展“走基层”活动,深入践行入户“五四工作法”,采取“1+1”、“1+N”结对帮扶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党风、道德规范教育和党的组织制度、组织规范、组织纪律教育。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持续推进“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通过活动的开展,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法纪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纪律作风大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工作“短板”

(一)龙头带动乏力,畜牧产业链短。受环保督察影响,我县原永发、常飞等畜牧龙头企业现已关停,目前除宝源白白鹅公司外,几乎没有其它畜牧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公司+农户+专合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衔接、运转。特别是畜禽加工比较单一、粗放,缺乏系列的精深加工,导致产业链短。

(二)设施用地趋紧,做大规模难。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县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下,现代畜牧业产业布局和规模化发展受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大,县内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土地,绝大部分已划为基本农田,适合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项目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同时,养殖用地审批程序过多,收费标准过高,农户难以承受。部分村组协调不到位、农户配合不积极,土地流转租金过高等因素,造成养殖户选址建场扩大规模难度加大。

(三)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近年来,我们虽然公考引进了一些专业院校毕业的科技人员,但在实际工作的能力素质不是很强,有高分低能现象,难以单独承担业务工作,还需进一步培养和提升。村级畜牧兽医人才“老、弱、病、残”较为严重,与我县畜牧业快速发展极不协调。

(四)畜禽面源污染压力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和减排任务与养殖业化发展矛盾较大。部分乡镇存在重治理轻发展情况,对养殖污染存在认识误区,把养殖与污染等同,不太重视现代畜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在对现有养殖场的改造升级、水源保护区养殖场的迁建,涉及范围面宽量大,工作经费极度紧缺。

2018年计划

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快速发展,努力实现畜牧经济“稳增长、促增收、强跨越、创一流”的奋斗目标,现制定**县2018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幸福美丽新**的总体目标,按照稳生猪、强水禽、攻牛羊的发展思路,坚持畜牧产业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着力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畜牧产业链。结合县情,突出生猪、水禽两大主导产业,“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走精细、精致、精品畜牧业路线,打造**特色畜牧业。

二、奋斗目标

力争全年出栏生猪43万头、出栏肉牛1.5万头、出栏肉羊15万只、出栏家禽1200万只(其中鸡300万只、鹅280万只、鸭620万只)、出栏肉兔33万只,与2018年同比分别增长5%、4.6%、6.2%、11.5%、4.2%。肉类总产量到达5.3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2.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可支配收入1380元。

三、重点工作

(一)着力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

1.生猪产业方面:要调整良种繁殖场布局,优化生猪良种结构,健全良繁体系,提高良种自给能力,降低良种的对外依赖程度;发展专合社、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拓新的组织方式,整合资源优势,提高竞争力。全年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其中新建10个),规范发展畜牧专合组织2个,新增无公害畜产品基地2个。

2.水禽产业方面:着力扩大品牌效应,开发产品深度加工。围绕“中国麻鸭(白鹅)之乡”,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和已获得认证的地理标志、无公害畜产品(地)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加速注册、设计商标,扩大**水禽品牌效应。加快发展“4+1”模式水禽家庭农场,全年新建水禽家庭农场20个。

3.草食牲畜方面:着力开发草资源,扩大草食牲畜产量。加大现有天然草地资源改良力度,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发展人工种草,开展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青贮、氨化、微贮),奠定草食牲畜发展的物质基础;鼓励、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养殖牛、羊等草食牲畜,扩大草食牲畜年出栏量,建成牛羊养殖基地5个。

(二)着力畜牧业安全体系建设。

1.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创新散户防疫方式,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探索社会畜牧兽医业务技术人才组织形式,以协会、专合社等方式将社会上分散的畜牧兽医技术人才组织起来,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有偿服务,每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时期,由政府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组织购买防疫服务,夏、冬两季补免则由乡镇动防站组织开展,减少防疫工作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的依赖程度,从而解决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文化低、素质弱、待遇差等问题。

2.完善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抓好法制政府建设和依法治牧工作。加速引进专用设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切实开展畜产品检验检测。加强乡(镇)村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建立起县乡(镇)村监管网络体系。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和检疫、检验等牧政执法力度,确保不符合质量安全规范的投入品(饲料、兽药、生物制品)不入境、不符合质量安全规范的畜产品不出境。

3.完善无害化处理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加强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规划、建设集中无害化处理站,根据县域地理环境和养殖业现状,全县规划建设1--2个无害化集中处理站,主要是集中处理散户和小型规模户的病害畜禽尸体;大中型养殖场(户、小区)必须自建无害化处理场(焚尸坑、焚尸炉、化尸池等),确保全县病害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着力畜牧业项目支撑体系建设。

1.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进一步充实招商小分队力量,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对外招引资金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生猪、水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飞播种草、畜禽菜篮子、畜牧专合组织等项目,力争全年向上争取项目3个,到位资金500万元。对外招引签约项目2个,到位资金5000万元。

2.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对2018年度续建的肉牛基地县建设项目、生猪、水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和县委、县政府即定的现代农业“221”工程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严格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全年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全面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3.强化项目储备工作。认真研判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十三五”规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编制和储备一批畜牧业重点项目。对**肉羊产业基地县建设、畜禽菜篮子工程、基层畜牧科技体系建设等项目编制成有分量、有价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上报省农业厅,做好项目争取储备工作。

(四)着力畜牧业污染处理利用体系建设。

对现有养殖企业的污物处理利用能力加速进行补充、完善;对新建的养殖企业,在污物处理方面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大力推广应用人畜分离、雨污分流、污水经沼气池收集→固液分离→好氧(或厌氧)处理→沼液贮存→氧化塘过滤→排放、固体污物堆积发酵等成熟配套污染处理技术和工艺;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养殖模式。

(五)着力畜牧业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1.强化部门专业人才常年全覆盖培训。建立部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信息库,根据专业人才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讲授、送出去学习、随时相互交流”等方式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专业人才年均受训1次以上,不断更新专业人才知识,提高专业人才业务水平。

2.强化社会专业人才常态化培训。利用县畜牧兽医学会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县域内分散于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户、小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内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组织起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定期学术交流、定期信息发布、定期外出考察、争取或自主选择实施科研课题、随时面向行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对社会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培训,大幅度提高社会专业人才技能。既为部门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准备后备力量,更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奠定雄厚的技术基础。

(六)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各个领域,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建立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责任体系,努力践行“四个全面”和“四种意识”,强化政治纪律,坚守政治规矩。在七一前夕,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党组书记以“三严三实”为主题,给全体党员讲一堂党课,到帮扶贫困村开展一次贫困党员慰问活动,在全系统召开一次先进支部、优秀党员表彰活动。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推进正风肃己,消除“庸懒散浮拖”,坚决治理“微腐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证。

畜牧兽医站2020年工作总结


**镇畜牧兽医站20xx年工作总结


**县畜牧局:
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站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百万头优质瘦肉猪产业民心工程的目标,在县畜牧局的领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布署,在我站职工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xx年度的工作如下总结:我站按照“动物防疫”无规定疫病区管理办法“农业部13号令”,“市政府47号令”,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参照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具体实施动物防疫,疫病监测,疫情报告和扑灭工作,开展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及圈消毒工作。负责本镇畜牧业生产发展及规划并负责实施,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好新品种、新兽药、新牧草及新技术的示范及推广工作。推进产业化进程,健全服务体系,提高经济实力。受县畜牧站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的委托。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协助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兽药、饲料、种畜管理等行政执法工作。
一年来,我站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 在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下,紧紧围绕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坚持发展不动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畜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到20xx年底,全镇生猪存栏13800头,出栏20880头,山羊存栏7000只,出栏9600只,大牲畜存栏500头,出栏980头,小家禽存栏10026只,出栏12875只。在去年同期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领导重视,环境宽松,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县委、政府把畜牧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随着商业化、专业化的快速开展,我镇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养殖大户正在蓬勃发展,到今年底,共有养殖优质瘦肉猪100头以上的5户,50头以上的28户,饲养洋元母猪20头以上的6户,5头以上的26户,共喂养“洋二元”母猪380头。新建畜舍46户。
二、 抓关键,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成效明显
20xx年我站紧紧抓住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的机遇,以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工作目标。落实了重大疫病的免疫,预防性消毒,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规范了产地检疫和报检制度,实现了全镇动物重大疫病清净无疫。猪、牛、羊死亡率得到的效的控制,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一是强化动物重大疫病免疫工作。全镇共免疫注射猪口蹄疫10258头次,三联苗10258头次,猪瘟疫苗10258头次,牛口蹄疫7000头次。二是加强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全镇10个村推行防疫档案制度,实行了免疫耳标,双标识制度。三是全面开展动物预防性消毒工作,全镇共使用复合酚,强力消毒130公斤,消毒面积达16.8万平方米。四是依法开展检疫工作,完成猪、牛、羊产地检疫共15460头次,完成屠宰检疫1820头。严格处理违法动物防疫有关规定,对不报检,不凭证收购或无耳标、免疫证收购生猪经营、屠宰、逃避检疫,阻碍免疫工作开展的,共询问查处50件。
三、积极实施科技兴牧,服务三农,强化内部管理
在畜牧业发展中,加大科技兴牧,服务三农的力度,大力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一是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制定本站各种岗位责任制。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化服务工作,确保群众利益,充分讲解养殖技术,在镇举行培训5次。三是严格按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禁止乱收费、乱罚款,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向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125吨,完成率达85%,以厂价加运费让利于农民。五是全年完成兽药52560万元,完成率达115%,不向农民收高价,耐心给群众讲解药物性能,对症下药,把农民的损失降低在最小范围。
四、确保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检疫目标
为确保国家无规定疫病的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防疫检疫目标,年初县局、镇政府相应出台了“关于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意见,整顿畜牧兽医队伍,春季3-5月,秋季9-10月重点抓了动物防疫目标任务,春秋猪、牛口蹄疫、猪三联苗,鸡新城疫防疫注射均达100%。农村大面积圈舍、消毒面达100%,春秋两季五号病普查,猪、牛、羊分别达100%、90%、80%,并开展了大面积驱虫指导,猪、牛、羊驱虫面分别达95%、90%、85%。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传染病的发生。
五、 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创评放心站所,建立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种畜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养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全面开展了种畜业、兽药、饲料市场质量整顿工作,确保了有序开展,规范了合法经营,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多年的自食生猪收费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规范各村具体负责,严格执行划片屠宰、宰前报检、先检后宰,凭证屠宰,全镇共屠宰自食生猪5060头,交防疫检疫费、消毒费达50%,但私屠乱宰,违法乱宰现象还存在。
3月以来,积极开展“放心站所”评创活动,加强政治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开服务承诺、服务范围、工作职责、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单位形象在测评验收获基本满意站所。认真搞好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兼职人员具体负责,领导主要抓组织专题会议,落实目标责任、检查、验收合格。
六、 20xx年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10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力争20xx年“洋二元”二杂母猪任务的全面完成。全面推行仔猪阉割首免和免疫标识制度,全面落实动物检疫工作目标,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成果,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全面实施强制免疫,无证、无标、补检、补免、暂扣等处理。
2.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对各村防疫检疫员进行全面整顿,培养有文化、有素质、工作能力强的年轻人,各村推荐择优录取吸纳到兽医队伍中来,为确保我镇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镇畜牧兽医站
二○○王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