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是一条金河,如今您可能已从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转变成一个熟悉的老鸟,我们要开始准备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工作总结正当其时。工作总结到底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20下半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4班的班主任,自开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

1、用“心”育人

“爱就是教育”。我认为,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个性、独特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的完整群体。特别是时代飞跃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约束学生,教师应该有乐观的人性观,善意的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对每一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和“鼓励”,需要一座架在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桥梁。记得一个优秀班主任在做经验报告时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对于学生,要给予信任,引导他们,自主管理,这样的班级,才有上进性。

2、班主任应该热爱学生,是学生的主心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把自己当做老师,更把自己当做朋友、兄长和父母。我们应该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对事业热爱的精神及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镇”住学生。我们应该会花功夫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应该深知教师的关怀和善良是赢得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最好办法。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理想,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及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我们应该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能把握住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地提醒学生拒绝诱惑并有效的控制自我,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学会严格要求但不随意训斥学生,深知“激励”的价值,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3、班主任应该与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战斗。

班主任是本班教师集体的核心,对有关班级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负起主要责任,对工作中涉及的人际关系,都要谦虚热情地予以协调。只有充分调动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才能全面完成。同时我以身作则对课任老师充分的尊重,让学生爱戴教给他们知识的老师。

班级是一个整体,各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班主任对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在工作上关心、支持任课教师。班主任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心情愉悦。班主任应该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应该学会不断鼓励本班教师并给教师适当加压,反馈学生对课任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与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战斗,才能产生神奇的力量。

二、问题及教训

本学期,班级部分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上进心缺乏,成绩不够稳定;纪律不是很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班级个别同学生活散漫,行为习惯尚需进一步养成等等。

三、努力方向

1、不断向优秀教师请教,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

2、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从实际情况掌握个人的个性,循循善诱,让他们各尽其能

3、定期举行各类班级活动,增进班级凝聚力,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班风、学风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班主任,我想只要我留心,每天工作,每天创新,每天反思,每天积累,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成绩

下一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班主任工作:

1、进行理想目标教育,提升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明白在校的意义,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将个人理想与学习任务相结合

2、明确每个学生在校职责,除学习外,做好纪律、卫生、安全方面应做的工作,与学生签订班级、学习、纪律、卫生、宿舍公约

3、明确小组长任务,加强小组长对本组的管理,实行小组亮化

4、加强对班级各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对班级问题随出随查随解决,不给学生出问题的机会和侥幸心理

5、加强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

6、作为班主任,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安全,其次是育人,再次学习,针对学校提出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有选择性的去解决,找出班级管理的最佳方案,避免前一段时间让学校牵着鼻子走的状态

这半个学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一个班级的好坏不是一个老师能够选择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有效的培养,任课老师的团结协作,虽然对班级各方面工作都不是很满意,但开学以来也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如何让学生加快进步的步伐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有句话,有梦最美,希望相随,在本学期结束,希望我带的班级学生们在卫生、纪律等方面都够自主管理,当然,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我相信,半个学期的时间足够改变这一切,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时间改变一切,日积月累,定能成功!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19-2020学年下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进一步搞好班级工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对学生一视同仁
近几年,教育上流行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其实,一切为了学生就是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班主任是偏心眼。成绩好的学生是眼珠,成绩差的学生是眼眶。其实,还不止这些:男班主任偏心女生,女班主任偏心男学生。学生家里有钱,班主任特别关心,学生的家长是当官的,班主任就特别照顾,凡此种种。只要班主任心底无私,对学生一视同仁,就是做到了真的为了一切的学生。这也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雕件。
二、抓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主任的眼睛、耳朵,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抓好班干部,并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如何抓好班干部,我是从一下几方面着手的:学生干部的培养迎面对全体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得到展示。至于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当干部,不少班主任有许多具体有效的做法,这里不再赘述。
2、学生干部的培养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培养。要让学生干部有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
三、学生干部的培养的是为他们提供机会。
教师要大胆放手,为小 干部们提供大量独当一面、大显身手的机会。即使 学生在工作中遭到挫折,这也是对它们必要的锻炼。
四、做好期末收尾工作
临近期末,大部分学生都有松懈情绪。纪律上要抓紧,复习更不能放松,给学生讲明复习的重要意义,班主任更要腿勤嘴勤,和同学们一起善始善终。

2020年班主任兵法(下)


班主任兵法(下)

十四、虚实篇

河豚遇到危险之时,会把扁平的肚子一鼓再鼓,瞬间膨胀成可怕的大圆球,以此来吓退敌人。这是一种典型的虚张声势,在动物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是动物为了自保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

二战时德军也采用过隐弱示强这一战术。1940年4月9日,德军出动许多战斗机、轰炸机低空盘旋在挪威首都,一支人数不多的空降部队,突然攻击了该市附近的法布内尔机场。这支小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阅兵式的步伐,沿主要街道一直行进到市中心,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支兵力单薄的队伍。结果,一座30万人口的城市不战而降。德军的虚张声势取得逼真的效果。

还有另一种隐藏虚的办法。三国时,诸葛亮失了街亭,眼看司马懿大军杀来,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实际就是一座空城,也就是那么几个老兵弱卒,大模大样地摆出来,反倒让司马懿拿不定主意,以为对手以逸待劳,极其强大,越想越怕,连忙传令全军急速后退。《三十六计》说:“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意思是实际空虚而又故意显示出空虚的样子,就能使对方难以揣摩,反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明明强大,却故意示弱,以引诱敌人,这也是军事将领常用的计谋。孙膑减灶诱杀庞涓即是一个有名的例子。为了麻痹对手、诱敌深入,孙膑在与庞涓作战之初佯装节节败退,卒散将逃。第一天有炊灶十万,第二天只有五万,第三天仅剩下三万了,三天之内兵将逃去三分之二,终于诱动庞涓轻骑冒进,兵败马陵。

《孙子兵法》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又曰:“避实而就虚。”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论断,不仅仅对指导战争有效,在学生工作中我们也可以有很多的启示。

首先,作为教师,你不能让学生把你摸透。一旦被学生摸透,你就“致于人”而很难“致人”了。要知道,学生都是很聪明的,而且很会钻空子,他们很容易适应一成不变的东西并且很快想出应付的办法,教师一旦被学生调动,就只能疲于奔命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当处于主动地位,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这样的工作才可能是有效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呢?这就需要教师懂得一点虚虚实实的原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相间,让学生找不到规律。教师要修练内功,要有修养,有城府,有内涵。在必要的时候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高明的将领,“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已经找不出痕迹了,高明的老师,也会做得非常自然,仿佛事物原本就是如此一样。

其次,教师要善于“以实击虚”。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为什么庖丁会做到游刃有余,因为他解牛所用的刀的“实”,遇到的都是牛身上的“虚”,所以旁人就觉得异常轻松。要是一个不熟练的屠夫去操作,一刀砍在骨头上,牛痛苦,人也痛苦。这叫以实击实,通常都会导致两败俱伤。我们常常见到有老师对学生发火,但是不得其法,学生并不服气,甚至发生学生当面与教师顶撞,使得教师骑虎难下的场面,这都是没有做到以实击虚的缘故。

而如果教师本身言不正,行不正,却去教育学生,或者教师不做调查研究,草率做出判断,而冤枉了学生,这便是“以虚击实”了。任凭你是教师,面对学生,也不能以虚击实啊!最终必败无疑,学生毫发无伤,教师却败得很惨。遇上教师修养不好,而恼羞成怒,结果便是一败涂地,这个班级再也无法教下去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实击虚呢?教师一定要知己知彼。了解自身的虚实,了解学生的虚实。教师要善于做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在学生当中的形象,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的动机,分析学生所惧怕的,所不惧怕的。能够从一些表面现象挖掘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一些细微变化,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实”与“虚”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以往“虚”的地方现在不一定“虚”,以往“实”的地方现在也不一定“实”。教师能够掌握虚实变化的规律,实践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虚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虚,哪来实,同样的,没有实,何谈虚。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虚与实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矛盾,又统一。一名学生,数学和语文都考了80分,可是,事实上,语文的80分可能是班级前几名,而数学的80分可能是班级后几名。所以虚与实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在有了比较之后我们才可以判断数学的80分是“虚”,语文的80分是“实”。

从发展的眼光来开,虚实的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说,小王违反纪律了,他自己已经也意识到犯了错误,这便是他的虚,教师根据校纪校规之“实”来处理此“虚”,会非常顺利,小王没有话说。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处理,导致违反纪律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如果只单单处理小王,小王便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原来的“虚”便不再“虚”了,他会说又不是他一人违反纪律,教师只处罚他太不公平。再比如说,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可能因为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刺激的话,而受到打击,从而抑制了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发展,学生在这门学科中的“实”可能会变成“虚”。

由于虚和实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善于把虚和实结合起来运用。虚实对比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又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虚与实放在一起,实可以衬托出虚,虚也可以衬托出实。这两者互相衬托,显示出的效果可能极具戏剧性。古时将领用兵打仗,极其强调赏罚分明,而且是重罚重赏。若无所畏惧,奋勇向前,则加官进爵;若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则就地正法。也许赏是实,罚为虚,或者罚为实,赏乃虚,但是无论何种情况,两方面一起强调都是必要的,有赏无罚与有罚无赏都是要不得的,在实际操作时只能失败,很难成功。

邓小平对于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是运用得极好的。中国改革开放碰到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左”的思想,邓小平也在多种场合强调反“左”。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是孤立地谈防“左”的。比较经典的论述是他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着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就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便是邓小平的高人一筹之处,他深深懂得矫枉过正的道理,警惕右是虚,防止左是实。虚实交错,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便全面了。

具体到学生工作中,虚实的原理又有哪些应用呢?试举几例。

例子一。班级里有学生早恋,教师找另外的学生了解情况。通常这种情况之下,教师的目的如果太直露,学生可能不一定配合,也许会有所隐瞒。这便是“致于人”了。不妨这样开始谈话,先从谈话对象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开始谈起,让对方猜不出教师谈话的真正用意,况且,当教师找学生谈他本人的表现时,学生都是比较紧张的,实际上这是教师的“虚”晃一枪,随着话题地进行,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班级里有人早恋的事情上来,这才是教师的“实”。在具体操作时,虚与实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甚至可以相互转化,通过与学生谈话如果了解到学生有一些其他更重要的情况,教师的侧重点完全可以调整。这样,主动权完全在教师手里,教师的灵活性充分得到体现。

例子二。教师发现班级风气败坏,学生大面积地违犯纪律,许多学生是非不分,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教师认为已到了不整顿不可的地步。于是,教师了解情况,摸清事实,准备召开一次班会对一批为首的学生和一些严重的违纪现象进行集中处理,在制定班会计划时,千万别忘了,在处罚之前一定要表扬。表扬什么呢?无论情况多么糟糕,班级里总是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参与不良行动的,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自始至终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受环境和他人影响。那么,这部分学生就是教师要大力表扬的。在大批评之前要有大表扬!表扬的好处多多,因为我们不但要抑恶而且还要扬善,由于表扬和批评同时进行,表扬和批评的力度同时得到加强,绝大部分处于中间跟风的学生也会有方向,有目标,便于引导。当然,教师的侧重点在与处罚,处罚是“实”,表扬是“虚”,但是由于有了表扬的存在,整个措施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对事情的认识也更全面了。

例子三。教师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马上实施,有一些学生可能就会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起来。教师不妨先放松要求,把自己严格的一面掩盖起来,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变化。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便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学生状况,一些习惯不良、规范不好的学生也会逐渐露出马脚,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可显现出自己真实意图,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此所谓“欲擒故纵”之法。放松是“虚”,收紧乃“实”。

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掌握虚实原理,则具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是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他有时疾风骤雨,有时和风细雨,有时风和日丽,有时“腥风血雨”。他富于变化,且左右逢源。他工作轻松,效果却极好。他爱学生,关心学生,却让学生感觉到他的严厉;他批评学生,惩罚学生,却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心。他只有虚实两种招数,但他的办法却无穷无尽,用之不竭。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转贴于

十五、赏罚分明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其中说到赏罚是否分明是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正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三国时,马谡失了街亭,酿成蜀军惨败,诸葛亮终于挥泪斩马谡。事实上,同情马谡的人很多,为马谡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从全局的角度来说,马谡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纵攻心为上的建议就是马谡提出来的,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严重缺乏,姜维独木难支,如果留下马谡或许有用。但是,诸葛亮最终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从治军的角度来说,答案只有一个。杀,没有办法。

你只看到了很多人为马谡求情这一面。若是放过了马谡,他日再有将领玩忽职守,导致全军惨败,折损大将与士兵无数,你是诸葛亮,你该怎么办?有了先例,便无法下不为例了。马谡不杀,军纪即乱,此时你再要对别人严格要求,根本就不行了。军纪一乱,部队的战斗力就下降,战斗力一下降,就要打败仗,打败仗可是要付出许多士卒甚至将领的生命的代价的。是马谡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全军将士的生命重要,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很抱歉,我非杀你不可,但是,你死之后,你的家人我一定好好照顾,你的尸身我要厚葬。当然,街亭之败,我也有错,我自贬三级,以谢全军。所以,马谡虽然不想死,至死也没有什么怨言。

军队里的事情讲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为什么呢?因为将领是要让他的部下上战场的。而上战场就意味着有送命的可能。蝼蚁尚且偷生,岂能白白送死?所以,没有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军队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仗的。战国军事家吴起所著《吴子》一书中,也提出赏罚分明的观点,只是,吴子的思想更为果断:“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吴子强调的是重赏重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奖励,一定要有物质的奖励,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物质的奖励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但是奖励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精神的奖励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士为知己者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皆是很好的例证。

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怕被惩罚,更不用说是重罚了。军队里重罚的意义已经不是对事件本身的处理了,而是对其他人乃至全军的告诫。在特殊的情况下,惩罚与平时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在别的地方开小差,也就是一顿臭骂,在战场的最前线,如果临阵脱逃,可能就是就地正法了,根本不可能跟他讲道理,晓以利害。这是形势所逼。重罚的结果不但要使当事人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更要使其他人不敢效仿。用杀鸡儆猴来描述,是再准确不过了。

有人以为班级管理与治军不太一样,没有必要把这一套搬过来。那时他不明白人的本质。人性的弱点是普遍存在的。士兵如此,学生也是如此。只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在尺度的把握上,我们可以灵活地掌握。尤其是在重罚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但是,罚,还是一定要罚的。

生命有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尊重与公正。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学生也不例外。尊重自不待言。因为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其生活的美好程度最终有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条件是否有益于人的生活和生长,此时,公正的社会秩序便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公正也成为每一个社会人发自内心的需要。事实上,我们在学生中作调查,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无论你在哪里作调查,公正这个品质大抵是逃不脱的。

那么如何做到公正呢?太简单了,只要做到赏罚分明就行了。学生工作中的赏罚,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以只赏不罚。赏与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有时候,不赏就意味着罚,不罚,也就意味着赏了。赏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尤其是在不便于或者没有必要实施处罚的时候。对于好的行为的奖赏本身已经是一种明确的导向性的行为,基本上可以起到大半的效果。比如说,对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可以每次都表扬一下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实际上,对于那些没被表扬的学生来说,也就是一种批评了。

二、有罚必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罚是不可以单独存在的。只罚不赏很容易激起人的逆反心理,使人抗拒。即使最终也能达到效果,但是,气氛却是压抑的,人的心情也不会舒畅。尤其是在教室雷霆震怒,大为光火之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对着全班发火之时。就算是错误真的很大,要千万要记住,犯错误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同学,还有很多人,他们至少没有同流合污,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全班发火连这些学生也打击进去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主张,在重罚之前对这些学生要重赏。重赏的目的有二:其一,分化学生,使得中间学生非常容易找准自己的方向;其二,赏罚同时进行,互相印衬,增加赏与罚的戏剧效果,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三、必要时改罚为赏。有时,犯错误学生众多,已到了法不责众之境地,无法处罚下去,不如改为奖励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少部分同学,这样也能保持公正。另一种情况,由于赏与罚是相对的,而赏是一种积极的方式,罚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此,用赏取代罚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试举一例。学校里举行行为规范评比,你任教的班级表现很不好,于是你在班级里内部进行检查评比,每人满分10分,内部检查,查到一项扣1分。这样做效果一定是明显的,但是,这样做,师生关系可能会受影响。高明的教师会改扣分为加分。每人基础分10分,每次检查,合格者加以一定的分数,然后比较谁的分数高。这样做,无疑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四、赏罚要公正。赏罚不明不但是兵家大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有一些班主任,规章制度定的很好,但是事到临头,有学生违反了,却常常心软。尤其是犯错误的学生是教师喜欢的好学生时,更容易犯此错误。算了算了,下不为例。好,全班同学都看在眼里,下次张三又犯了这个错误,你怎么办?不处罚吧?张三太坏了,绝不能放过他。处罚吧?张三振振有词,他举出上次的例子,觉得教师不公平。这是很常见的例子。从此班级管理陷入混乱。有一些没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信”。赏罚不信,做事不公正,学生怎么会尊重你呢?想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例子吧,该赏的必须赏,该罚的还是要罚。

五、赏罚要坚持“诛大赏小”的原则。这是处理赏罚的一个小技巧。所谓“诛大”,也就是擒贼先擒王。孙武训练女兵,在三令五申之后,吴王的两个宠妃仍不以为然,孙武便下令处斩,女兵骇然,无不听孙武号令而动,此时,孙武对吴王说,即使现在让这些女兵赴战场打仗,她们也不会有所犹豫。我们在处罚学生时,也一定要把事实了解清楚,板子一定要打在为首者的屁股上,否则,处罚便不能服众。而“赏小”,是指要奖励普通士卒。抗金名将岳飞,非常善于治军。军队即使冻死也不拆百姓房屋,饿死也不抢劫百姓,因为如果有士兵拿了老百姓几根麻绳的,立刻依军法处死。但是对于朝廷的奖赏,岳飞都分给士兵,自己丝毫不取。每立战功,都归于将士,自己毫不居功。所以他的军队令出如山,勇猛善战,敌人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个例子也提醒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更多的关注普通学生,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奖励时,要更多地考虑他们,而不是那些张扬的学生,这样的奖励,才更有激励作用。

六、赏罚只是外部的力量,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赏罚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毕竟只是一种外在手段。要使学生的行为长久,教师的要求必须要内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否则,一旦外部的赏罚没有了,一切可能照旧。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成为不败之师,士兵有了集体荣誉感,以成为军队一员而自豪,即使最后没有赏罚,士兵作战仍勇猛,因为他需要捍卫常胜之师的荣誉。同样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做一件事不仅仅是因为有赏罚,而是自己必须这么做。这样的教育效果便长久了。

武侯问曰:兵以何为胜?吴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我们可以跟学生讲道理,但是,有时候,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行动。老师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吧,赏罚分明、赏罚有信,这是治理班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转贴于

十五、赏罚分明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其中说到赏罚是否分明是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正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三国时,马谡失了街亭,酿成蜀军惨败,诸葛亮终于挥泪斩马谡。事实上,同情马谡的人很多,为马谡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从全局的角度来说,马谡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纵攻心为上的建议就是马谡提出来的,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严重缺乏,姜维独木难支,如果留下马谡或许有用。但是,诸葛亮最终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从治军的角度来说,答案只有一个。杀,没有办法。

你只看到了很多人为马谡求情这一面。若是放过了马谡,他日再有将领玩忽职守,导致全军惨败,折损大将与士兵无数,你是诸葛亮,你该怎么办?有了先例,便无法下不为例了。马谡不杀,军纪即乱,此时你再要对别人严格要求,根本就不行了。军纪一乱,部队的战斗力就下降,战斗力一下降,就要打败仗,打败仗可是要付出许多士卒甚至将领的生命的代价的。是马谡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全军将士的生命重要,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很抱歉,我非杀你不可,但是,你死之后,你的家人我一定好好照顾,你的尸身我要厚葬。当然,街亭之败,我也有错,我自贬三级,以谢全军。所以,马谡虽然不想死,至死也没有什么怨言。

军队里的事情讲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为什么呢?因为将领是要让他的部下上战场的。而上战场就意味着有送命的可能。蝼蚁尚且偷生,岂能白白送死?所以,没有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军队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仗的。战国军事家吴起所著《吴子》一书中,也提出赏罚分明的观点,只是,吴子的思想更为果断:“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吴子强调的是重赏重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奖励,一定要有物质的奖励,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物质的奖励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但是奖励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精神的奖励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士为知己者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皆是很好的例证。

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怕被惩罚,更不用说是重罚了。军队里重罚的意义已经不是对事件本身的处理了,而是对其他人乃至全军的告诫。在特殊的情况下,惩罚与平时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在别的地方开小差,也就是一顿臭骂,在战场的最前线,如果临阵脱逃,可能就是就地正法了,根本不可能跟他讲道理,晓以利害。这是形势所逼。重罚的结果不但要使当事人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更要使其他人不敢效仿。用杀鸡儆猴来描述,是再准确不过了。

有人以为班级管理与治军不太一样,没有必要把这一套搬过来。那时他不明白人的本质。人性的弱点是普遍存在的。士兵如此,学生也是如此。只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在尺度的把握上,我们可以灵活地掌握。尤其是在重罚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但是,罚,还是一定要罚的。

生命有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尊重与公正。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学生也不例外。尊重自不待言。因为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其生活的美好程度最终有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条件是否有益于人的生活和生长,此时,公正的社会秩序便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公正也成为每一个社会人发自内心的需要。事实上,我们在学生中作调查,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无论你在哪里作调查,公正这个品质大抵是逃不脱的。

那么如何做到公正呢?太简单了,只要做到赏罚分明就行了。学生工作中的赏罚,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以只赏不罚。赏与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有时候,不赏就意味着罚,不罚,也就意味着赏了。赏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尤其是在不便于或者没有必要实施处罚的时候。对于好的行为的奖赏本身已经是一种明确的导向性的行为,基本上可以起到大半的效果。比如说,对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可以每次都表扬一下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实际上,对于那些没被表扬的学生来说,也就是一种批评了。

二、有罚必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罚是不可以单独存在的。只罚不赏很容易激起人的逆反心理,使人抗拒。即使最终也能达到效果,但是,气氛却是压抑的,人的心情也不会舒畅。尤其是在教室雷霆震怒,大为光火之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对着全班发火之时。就算是错误真的很大,要千万要记住,犯错误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同学,还有很多人,他们至少没有同流合污,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全班发火连这些学生也打击进去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主张,在重罚之前对这些学生要重赏。重赏的目的有二:其一,分化学生,使得中间学生非常容易找准自己的方向;其二,赏罚同时进行,互相印衬,增加赏与罚的戏剧效果,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三、必要时改罚为赏。有时,犯错误学生众多,已到了法不责众之境地,无法处罚下去,不如改为奖励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少部分同学,这样也能保持公正。另一种情况,由于赏与罚是相对的,而赏是一种积极的方式,罚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此,用赏取代罚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试举一例。学校里举行行为规范评比,你任教的班级表现很不好,于是你在班级里内部进行检查评比,每人满分10分,内部检查,查到一项扣1分。这样做效果一定是明显的,但是,这样做,师生关系可能会受影响。高明的教师会改扣分为加分。每人基础分10分,每次检查,合格者加以一定的分数,然后比较谁的分数高。这样做,无疑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四、赏罚要公正。赏罚不明不但是兵家大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有一些班主任,规章制度定的很好,但是事到临头,有学生违反了,却常常心软。尤其是犯错误的学生是教师喜欢的好学生时,更容易犯此错误。算了算了,下不为例。好,全班同学都看在眼里,下次张三又犯了这个错误,你怎么办?不处罚吧?张三太坏了,绝不能放过他。处罚吧?张三振振有词,他举出上次的例子,觉得教师不公平。这是很常见的例子。从此班级管理陷入混乱。有一些没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信”。赏罚不信,做事不公正,学生怎么会尊重你呢?想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例子吧,该赏的必须赏,该罚的还是要罚。

五、赏罚要坚持“诛大赏小”的原则。这是处理赏罚的一个小技巧。所谓“诛大”,也就是擒贼先擒王。孙武训练女兵,在三令五申之后,吴王的两个宠妃仍不以为然,孙武便下令处斩,女兵骇然,无不听孙武号令而动,此时,孙武对吴王说,即使现在让这些女兵赴战场打仗,她们也不会有所犹豫。我们在处罚学生时,也一定要把事实了解清楚,板子一定要打在为首者的屁股上,否则,处罚便不能服众。而“赏小”,是指要奖励普通士卒。抗金名将岳飞,非常善于治军。军队即使冻死也不拆百姓房屋,饿死也不抢劫百姓,因为如果有士兵拿了老百姓几根麻绳的,立刻依军法处死。但是对于朝廷的奖赏,岳飞都分给士兵,自己丝毫不取。每立战功,都归于将士,自己毫不居功。所以他的军队令出如山,勇猛善战,敌人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个例子也提醒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更多的关注普通学生,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奖励时,要更多地考虑他们,而不是那些张扬的学生,这样的奖励,才更有激励作用。

六、赏罚只是外部的力量,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赏罚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毕竟只是一种外在手段。要使学生的行为长久,教师的要求必须要内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否则,一旦外部的赏罚没有了,一切可能照旧。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成为不败之师,士兵有了集体荣誉感,以成为军队一员而自豪,即使最后没有赏罚,士兵作战仍勇猛,因为他需要捍卫常胜之师的荣誉。同样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做一件事不仅仅是因为有赏罚,而是自己必须这么做。这样的教育效果便长久了。

武侯问曰:兵以何为胜?吴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我们可以跟学生讲道理,但是,有时候,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行动。老师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吧,赏罚分明、赏罚有信,这是治理班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转贴于

2021年下半年班主任工作总结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苗苗》,影片中那个美丽,热情的女老师苗苗,第一次面对淘气的学生们时兴奋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她那句甜美的话语打开了我的教师之梦。我于199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20xx年完成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学习。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

一、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我乐于走进学生的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我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堆雪人,一起排练节目,一起下棋…我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学生对我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观察。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我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从学生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三、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

我整天和学生打交道。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用交谈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我及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的引导…

四、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我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我的班内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我刚接班时看到这个现象,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在以后学校教室卫生随机检查中,我们班卫生总居榜首。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清除卫生死角时,我总是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我随手关上一扇门窗;主题班(队)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块巧克力;天冷了,为学生拉紧围巾;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给了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了他们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增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美文诵读活动中,我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新颖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美文的魅力所在。在“奥运精神指引下”班队会活动中,我让每个学生带上自己的奖牌登上自制的领奖台,亲身体会努力才能成功的感受。星期一国旗下讲话,给孩子们编排的一小段搏击操,在学期末振奋了孩子们的士气。合唱节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载歌载舞,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提高艺术素养……

六、成绩与荣誉

XX年获得天津市中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资格证书

XX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三好班级体

XX年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三好班级体

XX年年获得南开区第二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

XX年年被评为“三青三名教育专家工程”校级优秀班主任

XX年年通过教育部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

XX年年论文《浅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获中央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20xx年德育活动课堂实录《红色缅怀》获中央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20xx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三好班集体

20xx年所带班即被评为消极三好班集体

2020年下学期班主任总结


在这一学期里,我主要抓住学习三个阶段在开展工作。

学期初,树学风。新年刚过,部分学生受家长,亲友的假期影响,把厌学情绪,吃喝抽赌的习惯带进了校园,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抓赌五次,住抽烟九次,防辍控流六人次,有力的净化了班风,稳定了学风。

学期中,狠抓过程管理,注重协调师生关系。指导班委会主动独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学习成绩,方法与效率。

学期末,突出稳定保正常。期末复习期间受高考中考放假影响,学生复习节奏慢收心较晚,复习任务也完不成,稳定军心乃当务之急,我利用一切时间向学生讲解静心的重要性,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班级人心稳定,复习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有力保证了学生最后考试的正常发挥。

存在的问题:

这学期,学生的偏科现象明显增强,多人次逃课,尤以美,体微,理化语为主,并伴随多起顶撞事件发生,这说明学生们心理年龄较小,不会处事,教师工作也有待改进。

辍学三人创我工作以来历史之最,打架一起与处罚不当有关。

公共财务损坏严重是这学期最大败笔,后门破损,电扇被折,凳子坏三把,告破只一件,说明班上不正之风仍有市场,急待下学期改进。

虽期末考试成绩进步,但工作中仍然是不足之处多于可喜之处,望来年改进之。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