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 (集锦5篇)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 (集锦5篇)。

电视剧《觉醒年代》给人们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充分展现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历史事件。有哪些关于觉醒年代观后感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篇一】

:如果我有一部时光机……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毛泽东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人民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新时代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新时代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篇二】

近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在CCTV-1黄金档震撼开播。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永新执导、龙平平编剧,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朱贺日尧、高爽等演员联袂出演,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该剧首播破1后,连续两天都稳居收视冠军。

《觉醒年代》开篇就通过一场辩论将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众生相展现在观众眼前。其中高爽饰演的郭心刚是一名对革命怀有热情的北京大学学生,颜值演技双双在线,颇受观众喜爱好评不断。在首集中,郭心刚与一众身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们探讨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陈独秀的言论却引起了留学生们的唾弃。高爽称这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因为他心中怀揣着对前辈的敬意,怎么也找不到最佳状态,越到后期越有心理负担。对于张永新导演和于和伟老师的现场帮助,高爽表示非常感谢,导演让他想象这口口水是替天下人讨伐曹操吐的唾弃之水,使他慢慢放松,最后完美展现了这场冲突戏。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剧中,郭心刚这个角色没有历史原型,但他是许许多多革命青年的缩影。在那个时代,国家不需要那些年轻人居庙堂之高,需要的正是像郭心刚这样摆脱社会冷气,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的爱国志士。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份少年气,使他们能把心头的热血挥洒向革命的战场。

在最近播出的剧情中,《新青年》的创刊号一出,各地热血青年热烈响应,很多青年人从这本杂志上看到了个人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各地革命的种子纷纷发芽,如雨后春笋。郭心刚身为一名北大学子,心中满腔热血,誓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从CCTV-8《紧急公关》中的职场精英李岩,到CCTV-1《觉醒年代》中的爱国北大学子郭心刚,高爽在荧屏塑造了多个正义、正直、意气风发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优势加之细腻的演技功底,令观众和粉丝对他的影视作品抱有很大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递交高分答卷。让我们继续期待他在《觉醒年代》中精彩的表现。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篇三】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电视剧《觉醒年代》2月1日起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全景还原建党历程,揭示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风云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展现,艺术化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与历史卷轴。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顶,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欲图根本之救亡” ,一些先进的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就必须先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于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者在一片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更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电视剧《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并借此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致敬革命先驱,刻画鲜活人物群像

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拥有革命理想的热血青年,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演绎了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全剧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并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

《觉醒年代》既展示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表现了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还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付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个个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尖锐交锋,勾勒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一流团队精心打造,电影质感再现“建党伟业”

由于题材重大,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等《觉醒年代》出品方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集结了一流的主创团队。其中,著名制作人刘国华担任总制片人,党史专家、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龙平平操刀剧本,曾执导过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马向阳下乡记》《安居》等优秀作品的张永新执导。而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刘琳、朱贺日尧、张晚意、曹磊、夏德俊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的加盟,更令《觉醒年代》看点十足。

对于《觉醒年代》这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点剧目,剧组上下都抱持着一颗敬畏之心进行每一场戏的创作,坚持“以史为据、以人为本”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无论剧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各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由于年代的特殊性,该剧对于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张永新透露,剧中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院子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 : 1 . 2的比例进行了复刻。

导演张永新“量体裁衣,穿针引线” ,将主创团队的群体智慧发挥到极致。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在艺术创作中以导演为核心,认真钻研历史和党史,剧中的一个场景、一句台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张桐介绍:“ 《觉醒年代》剧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不但真实还原了老北京的街道、风沙,哪怕仅仅是一片不起眼的墙头上的苔藓都不会忽略。 ”于和伟则表示:“这是一台好戏。我轻易不这么说,也从未这么期待过一部我演的戏。我战战兢兢,又信心满满。这部剧,见天地!见苍生!见国魂! ”

值得一提的是, 《觉醒年代》中侯京健饰演的青年毛泽东是一位纯粹、执着而充满活力的青年革命者,他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找着真理的方向、追寻着真正适用于中国道路的理论思想。在“南陈北李”思想影响全中国的那个年代,青年毛泽东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只身前往北京求学,虽然只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但他不拘于自己的身份,更不拘于别人的冷漠,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成长为一代伟人。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事件,展现大时代,传承大文化,抒写大情怀,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这一主题,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篇四】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觉醒年代》,让人感慨万分,特别是一些文人,比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陈独秀等等。《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令人欣佩不已!

这部剧主要叙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别以及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和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仲甫,候京健扮演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这强大的演员阵容,又给这部剧增加了看点!

仲甫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的演技超好,他们热情奔放,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忠实,又坚持原则……而在父亲面前,又成了一个让老父亲放不下心的孩子。

《觉醒年代》中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京大学的校长位子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因为有那些大师们的存在,比如:文学巨匠——鲁迅;《新青年》的创始人——陈独秀;还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还有后来的胡适、刘半农、辜鸿铭、梁漱溟等学术权威性人才。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剧中大多人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让观众看起来有故事,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每一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虽然有人认为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剧中的辜鸿铭就让人讨厌至极,但在我看来,也不尽然,因为辜鸿铭这个人是“老古董”级大师,他精通九国语言,学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论讲洋文,论学术上的造谐,当时都没几个人比得上他辜鸿铭的。但是他还是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好在他让北大师生有幸看到他的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保守,迂腐,但在他自己眼里,留长辫子是爱国。而在当时,很多从外国归来的思想家又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有部分人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当然,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

这部剧满屏的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我认为剧中的很多题材都可以纳入学生的教材里,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让后辈们知道,有多少人用当初的前仆后继,才换来一个新的中国。

大学生党员看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和感想【篇五】

让“三分之一”注入党的事业强大活力

“80后、90后”党员已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的这一结果,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生机和永葆青春的活力,党的肌体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党的生力军持续壮大发展,党的事业永远朝气蓬勃。

100年前,一批有志青年汇集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最年长的不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此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正如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中,总是集合了了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献出生命的2000多万烈士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瞿秋白、刘胡兰、董存瑞……无数年轻人为伟大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正是无数优秀青年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后继、前行中的不离不弃,才让我们党走过100年风雨历程,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拥有青春的激情与魅力,让一个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发展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担负着千秋大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之奋斗。100年来,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广大青年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信心,一颗红心向党,成为先锋队的一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党旗增光、让党徽闪光,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党的事业生生不息、滚滚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汇集在党旗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无私奉献、奋发有为,踊跃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壮丽的奋斗之歌。

Gz85.coM编辑推荐

初中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


《觉醒时代》给我们展示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感染力的篇章之一,那个时代人们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很是需要有人能拯救他们。或许你正在寻找觉醒年代观后感的模板文章吧!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初中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篇一)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电影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初中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篇二)

古今多豪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之水深火热。——题记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

“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这是胡适之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国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们回来了,他们将要献身于国家,为国家的尊严、人民的生存而奋斗!那些欺辱中国人、瞧不起中国的人们,请你们看看吧!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要醒过来了,它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一百年前的中国,有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如今,有我们!

我将无我,不负国家。我们身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报效祖国。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初中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篇三)

以“青春”为帆 开启人生的远航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播出了很多相关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看了《觉醒年代》感触很深,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吧!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一)

《觉醒年代》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播出的,讲述着革命先者以拳拳的爱国精神为当时那个被封建帝制麻痹着的,被各路军阀割裂着的中国寻求一副救国良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的感染着我,让每一位中国人都在看过后更加的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爱守护国家的中国共产党!

剧中,陈独秀先生于1915年同李大钊等创办《新青年》、《甲寅》宣传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提出对当时青年人的六个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在湖南师范大学的二十八画生——青年毛泽东也被《新青年》打开眼界,并写下《体育之研究》投稿于《新青年》,我想到习近平总书记19年时对新时代青年同样提出了六点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负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深感无论在哪个时期,国家对青年总是寄予厚望!

1915年在从日本回国的船上,陈独秀透过船舱的窗户望着漆黑一片的海面,眼里发着光,心里誓要开启民智,走出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相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致力于寻求救国真理的朋友,当各历史人物在新青年编辑部齐聚一堂,集思广益,交流学术,寻求真理时,我的心里、血液里是熊熊燃烧的敬佩之意。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叫醒睡在封建吃人社会里不愿醒来的人一把锐利无比的刀子,这把刀子狠狠的扎在旧社会中,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推行让民众都看得懂的白话文,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有力臂助,新青年们通过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探索,于1921前往上海组织起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共一大,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一切动力来源自他们不愿让国家风雨飘摇,不愿让人民群众再受尽压迫,是他们心中磅礴的爱国精神,而这份爱国精神同样感染着正在观看的我!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还年轻,总有人为国家为人民付出奉献着。爱国不是口号,是脚踏实地的行动,疫情中前赴后继的医护人员是爱国,闭门不出在家抗疫也是爱国,奋发学习是爱国,钻研技能是爱国,坚守岗位是爱国,爱国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爱国精神将千万中华儿女系在一起,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二)

我可能没有那么高深的觉悟和学识,我只能在我所能理解的层面写下这篇观后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享受和信仰着先烈们拼死创下的新文化,荣幸之至我能沐浴在这新文化里。

从陈独秀先生遇见李大钊先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那个年代文人的惺惺相惜、才华横溢,那份坚毅的决心,是我所缺乏的,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他们拥有一个改变社会的方向,而且是他们愿意为了这样一个target去奋斗和努力,他们拥有哪一种坚毅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话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旧社会旧文化的抨击。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被称为一种革命?因为旧文化好像是一只被囚禁在牢笼里的百灵鸟,而新文化运动就是将它解救出来,放归自然。这也寓意着那个时代的学生、工人、商人、海外华侨们也想冲破这个牢笼,他们是想把文化这只百灵鸟放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不仅仅是封建王朝的一种贵族活动。那是一个新旧衔接的社会,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时候的文化和文明,五千年的文明结合新文化,让我感受到了这千年的文明和新文化所缔造的完美社会,无论是感官上还是从思想上,都令我耳目一新,和如今的新时代相比,我觉得社会的千年文明略有缺失,在这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时代,所有人都有了享受文化的权利,却少有享受这文化的时间,奔波劳碌只为一车一房,生活的层次也决定我们能享受文化的品质。

旧文化的标志人物辜鸿铭先生,在受到新文化的抨击的时候确实显得面目狰狞了,但是作为大文学家,辜先生的胸怀和学识确实是吾辈之楷模,辜先生明白什么是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蔡校长给予了他重新站上讲台授予文化知识的权利,而他给了蔡校长充分的尊重和最高的评价。胡适先生我愿把他放在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行列里,胡适先生推崇最多的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杜威教授给予他的影响还是太大了,但是胡适先生的出发点也是对旧文化进行改革,就如同陈独秀先生刚开始为什么收到胡适先生所写的文章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并以伯牙鼓琴喻之。可就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领袖们进一步的任务是国家的改革,到最后各执己见,难免分歧。

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国人觉醒的象征,1919.5.4注定是会被后人所铭记的日子。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去熟知的运动,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历史。

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三)

高考结束,受亲戚推荐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作品《觉醒年代》。它是还原1915—1921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由迷茫走向觉醒的年代。长达43集的电视剧细致地展现了那六年的历史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更好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年代、那个社会诞生的原因。

《觉醒年代》使我热泪盈眶,《觉醒年代》让我义愤填膺,《觉醒年代》令我热血满腔。《觉醒年代》观毕,感想至多、至深、至广。我思考着教学相长的含义、外交关系的诡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救国与安家的艰难选择、青年担当与国家未来的因果、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交融,更重要的是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与共产党的种子能在中国发芽的原因。

首先,让我赞不绝口的是书生陈词的慷慨自然。书生们敢言真、有主见,每一场演讲都能让我感受到演讲者感人肺腑的真情。他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们表现出的鲜活而勃发的生命力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的,这股春风摇动了北洋政府的台脚,吹动了旧社会制度的固守,滋润了中华历史大地上的每一抔土;这斑星火成了茫茫黑夜的唯一希望,成了贫苦人民的救星,成了中国大厦矗立的基石。我认为,现代的中国书生缺乏的是学问上的精益求精、德行上的炉火纯青以及血性阳刚之气——当然还有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志气”、“骨气”。“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深以为然。

在《觉醒年代》中,令我难忘的角色有很多,似乎每一位角色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如邓中夏、赵世炎卓越的领导、号召、组织能力,李大钊、陈独秀、周树人敏锐的洞悉能力,毛泽东的新颖独特的见解,蔡元培的包容、辜鸿铭的人格,陈延年和陈乔年的自立自强、穷且益坚的性格……太多具有个性的人物构成了《觉醒年代》这部历史剧的优秀,太多这样的人物铸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伟大。

在这部剧中,我注意到师师、师生、生生的学术、观点交流的频率与方式。最多的交流方式是讨论、商榷,课上课下、走路慢跑、校内校外……只要见着面都会讨论,而且讨论的不是衣食住行的小事,讨论的都是关于国家前途、个人信仰、学术内容的“大事”。这些都值得吾辈乃至后辈学生的学习。

陈延年与柳眉——可爱可敬可惜。他们用青春年华干着一番为国家寻出路的大事业,最终却不能成眷属,可爱可敬可惜。在《觉醒年代》中,与此同等效应的事例比比皆是,从影视与现实的角度而言,《觉醒年代》其实是在用小切口反应大主题,用小故事讴歌大时代,用小角色书写大情怀,用有限的语言反应无穷的史事。《觉醒年代》让我觉得钻之弥高、仰之弥深。

其次,是外交关系。在二战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不仅无力夺回山东,中国外交员在想尽各种办法后各国总统也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如今中国崛起,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不断给中国施压,外交风云也诡秘不测,智者自明,愚者妄言。让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外交天团,有无数的爱国之心簇拥着。国人那代代相传的那颗赤诚的心才是真正的社会的改造、人民的觉醒。

再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法在《觉醒年代》中充分体现。工读互助社就是先例,通过实践证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不可行性,通过实践继续探寻救国之路,通过时间检验真理。工读互助社遭到反对派的诽谤、污蔑,警署的搜查等挫折都侧面反映出救国救民道路的阻力非同小可,他们与无能政府的抗争,实际上是与封建社会的抗争、与人民保守顽固的旧思想的抗争——这些,谈何容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来之不易,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严格遵守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除了工读互助社,周树人在民间的四处碰壁、五四运动的发起、李大钊在长辛店的演讲及其深入底层社会的探访等都是切切实实的实践。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是靠近成功的关键且必要的步骤。反观现在的某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们出现缺乏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动手能力等现象与问题,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剧中蔡元培校长则一针见血:“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平时冶炼,考试来了,才去翻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这番话于今也有自省意义。当然,仅从一个角度作为事物的评判标准,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也是错误的——但是这一点仍然不容忽视。

从次,国与家的抉择。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国于家,该如何选择?有歌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如果有幸站在“国”与“家”的分岔路口,何不选择“国”呢?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当今主流且正确的价值观。

《觉醒年代》中陈延年作出了榜样,尽管与柳眉朝夕相处、情投意合,但双方都知道,国的分量大于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奋然写道。由此可见,当面临国与家的抉择时,实际上是对大与小的选择。当然这也并非舍小求大、舍家求国,只是重大轻小、重国轻家罢。正如《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也并非是完全舍家,不过是“轻”家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当不胜枚举的中共党员为国而无暇顾及家庭乃至个人的生命时,我不得不承认,在国危之际,选择尽忠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那它在当今时代是否适用?我思考了些许,得到如此答案:若不适用,那为何在万家团圆的电视上看见一支支巡疆、守疆的队伍?若不适用,为何某些科学家甘坐冷板凳、隐姓埋名一辈子?若不适用,为何在疫情期间有如此多的年轻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一线?……国与家,有国才有家。

除此之外,我更想谈谈青年担当与国家未来的因果。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良言,也有人可能会想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等勉励及“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等对青年人的嘱托。至今,我仍喜欢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句。短短十七个字,把青少年应有的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令人慷慨激昂、志气方刚、热血满腔。无数先辈在最有活力的年纪从容就义,换取和平的筹码是悲壮的两个字:牺牲,不是一个人的牺牲,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牺牲。我们怎能忘记中国之昌盛是用几代人的青春换来的事实?我想,作为读者的您,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自己的初心,思考一下国家的未来将会怎样、能够怎样。——因为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青年与国家 命运紧密相连。

我还想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是交融。近两年,这方面的发展是可喜可贺的。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唐宫夜宴》,故宫博物馆推出的产品广受年轻人欢迎,由此带动了经济链等现象均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它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磅礴。以文化作为潜力,发展作为动力,这场赛跑注定不会输!虽如此,但仍有忧心之处:女孩报考考古专业上热搜、成团宠,更有网友认为此做法“没前途”……我想起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一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过去没有充分的认知,怎妄想对未来清晰可见?我不否认现实,但兴趣是桃花源啊——没有功利,远离世俗。事实证明,Nothing is impossible.如果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让文物“亲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辉煌就指日可待。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过去,是否有五千年的未来呢?

最后,谈谈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与共产党的种子能在中国发芽的原因。在观看《觉醒年代》前,我一直不知道为何“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但它却适合多数国家。我们知道,马克思认为的人类社会有六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为何在中国早早夭折,《觉醒年代》给出了答案。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生灵涂炭,农事收成好,农民还得出去要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工厂发不出工资即使在过年工人们也得节衣缩食,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资本主义是妄言,因此才有社会主义“趁虚而入”。经几代人的努力,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才使得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夙愿成真。当然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经实践证明,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是中国崛起的见证者、新时代的缔造者,我们既要学习党史,也要负重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纵观古今,环视全球,中国的执政党身经百战,有严明的纪律作风,党员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总体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只可惜苍蝇永远是打不完的) 把中国看做“点”,既有“外患”又无“外患”;把中国看做“面”,既有“内忧”,又无“内忧”。又无“内忧外患”的评判标准都来源于中国的实力。我想了一番,似乎只有实力是最能说明一切……

被称为至今为止最好的历史剧《觉醒年代》,于我而言,收获的岂止以上六大方面的思考,还有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深究、影像处理技术的技能、文字力量的思考、高级动物的溯源等方面的好奇。如梦初醒,我将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顾往昔、审度前路……

结语:2021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之声真教人回肠荡气!今年的建党盛典正告诉先辈:您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您们的鲜血没有白流!青春的力量是强大的,蓬勃的朝气是美好的象征。正如前辈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国谋出路一般,为国谋富强、为国谋复兴也需要吾辈以致后辈的不遗余力。

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受(四)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如果我嚷几声,能叫醒那几个人,我就绝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百年前的中国,地裂权分,民不聊生。活着,成了无比高尚的代名词,但,活着,却不如死。蝼蚁之名,算不上“命”,在肮脏的世道里,有钱的买命,没钱的等死。“闹市砍头”成了人们热衷的特色节目,人群蜂拥,抢人血,蘸馒头,民间“妙方”。不为别的,只为两字——活着。

但即便是挡住了天上的太阳,也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总有人从风雨中踏着泥泞而来。蔡元培在漫天风雪中请陈独秀来,又在萧瑟的深秋送他而去;目睹人血馒头满腔积愤的鲁迅,挥笔而下《狂人日记》;李大钊从俄国盗取星火,振臂高呼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他们看到了当时的世道,他们靠自己的信念谋求了一条出路,他们放弃了自身优渥的条件,只为了能将中国从黑暗中救起。正如剧名一样,他们的觉醒带领了一部分人的觉醒,进而携滚滚大势使整个年代觉醒。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先辈们用数百年启发民智,将民族自信烙印在我们心中。时代不断进步,我们身负这烙印虽还不完美,却从未停止追求完美。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通用(5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写觉醒年代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篇一)

“导演简直是‘细节控’”“主旋律剧也能这样吸引人”“被家人拉着看一集,结果就离不开电视了”“接地气的主旋律题材剧”……近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登场,一经开播便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引发了收视热潮。作为一部主旋律剧,该剧注重年轻化表达,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并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它让人们重新认识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恢弘历史和壮美篇章。

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该剧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艺术再现了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呈现真实历史,传递爱国情怀,获得不俗口碑。有网友表示该剧“真实、震撼,感觉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历史考点,每一段都是一篇小论文”,更有观众评论这是“少有的具有思想深度、历史深度、艺术深度的优秀电视剧”。

“树青年榜样,展多样风采”

多线并进铸就华彩篇章

“多线叙事,条条清晰。”有网友对《觉醒年代》这样评价。该剧以《新青年》“三驾马车”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刻画早期革命先驱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的革命品格,主旋律不乏味枯燥,多条叙事线让剧情更加顺畅,描绘出一幅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图。

在已播出的剧情中,李大钊、陈独秀在日本相遇,对唯物主义思想上的契合让二人共同探索救国之道——李大钊写下了《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和诗歌《青春》,呼吁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陈独秀回国创办《青年杂志》,在海内外思想界和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二人为探索新道路的共同理想分别付诸实践。毛泽东、周恩来等也纷纷决定踏上革命道路,在后面的剧情中,他们将不断探索,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有网友感慨道:“一批革命志士用生命唤起了一个时代的觉醒,无论是陈独秀还是李大钊,在那个年代,他们都还只是年轻人,那种情怀和责任担当让我辈汗颜!”该剧艺术地再现了100年前中国思想觉醒的启蒙先驱形象以及他们探索真理的激情岁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党的初心与梦想、早期革命先驱的伟岸情怀,多线并进的叙述方式,让这一段百家争鸣的历史画卷精彩纷呈。

“真理的力量,伟大的开端”

一条线索贯穿三大事件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电视剧《觉醒年代》首次从思想启蒙角度切入,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大历史事件,展现了从先进知识分子、革命青年的觉醒,到人民大众的全面觉醒历程,故事丰满,情节真实。

二次革命后,内忧外患将中国抛入风雨飘摇之中。爱国青年李大钊与进步革命者陈独秀相见恨晚,约定共同探索救国之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唤起民众觉悟、振作民族精神。新文化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三件大事作为一个整体来展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宏大的气势,高尚的情怀”

《觉醒年代》获赞史诗巨制

《觉醒年代》剧情上节奏紧凑,角色上人物丰满,开篇用了整整两集详细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博大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境界思想,特别是对陈独秀作了更加客观、理性、公正的评价。同时该剧在画面制作上十分精良。有观众注意到,“在拍摄上,该剧引用了纪录片的元素,许多黑白相间的画面,给人以历史深沉感,将大时代的风云际会全景式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在视觉上让人眼前一亮,更为本剧增添了电影质感。

“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一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全面客观全景式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的过程,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艺术再现了党的初心与梦想,既有思想深度,又有高尚情怀,引发了观众广泛讨论,诸如“《觉醒年代》是一部好剧,更是一部忆苦思甜、启迪思想、激发壮志、感恩奋进的教科书,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作品”等评价不绝于耳。

回望那段历史,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无不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情怀和精神所动容,而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他们的榜样力量下,更应当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继承奋斗。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这代青年所面临的这个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每个青年都应当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争做“永久奋斗”这一光荣革命传统的继承人。

随着《新青年》杂志在海内外思想界和各界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加入思想革新的浪潮中。接下来的剧情中,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决心整治校风,邀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将迎来新的契机。

《觉醒年代》剧情大纲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100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篇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落实“十四五”整体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公交集团建企百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热播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观看该剧,使我回想至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作为一名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想。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机遇和考验。我们有要求索的新征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今天,激越的时代鼓点令人感奋,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舒展于眼前,更壮阔恢弘的征程铺展在脚下。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更应有朝气、有****,敢尝试、敢创新,勇担当、勇作为,做奔涌的“后浪”。通过该剧,我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强化使命担当,尽心竭力地服务于乘客和职工。扎实地学习知识、锻造本领,勇扛责任、践行使命,争做伟大的“实干家”,争当实现伟大梦想的“筑梦人”。

坚定爱国信念,砥砺前行。入党志愿书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身影奋斗在这个无声的“战场”上。“90”后成长为抗疫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动身抗疫前线、下沉基层一线,投身报国事业。基层社区的日夜坚守、口罩压痕的坚毅面容令人动容,无不彰显了青年一代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与坚强决心,无不展现了青年一代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与精神面貌。在疫情期间,作为一线的一名管理人员,我也以身作则,规范口罩佩戴,严守各项防疫措施。同时作为运营专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行车计划,确保车辆满载率不超标准,实时****线路运营秩序,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乘车环境不断努力。今后我也会不断强化思想认同感,铭记“国之大者”,让心中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渗入骨髓、铸入灵魂。让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一腔热血、一股冲劲、一种韧性,在需要的地方积极贡献我的青春力量。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的我,要乘着奋进新时代的东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奋斗成就伟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历史当口,走在时代前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青春奋斗放飞青****想,用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好成绩。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篇三)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觉醒年代》,让人感慨万分,特别是一些文人,比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陈独秀等等。《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令人欣佩不已!

这部剧主要叙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别以及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和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仲甫,候京健扮演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这强大的演员阵容,又给这部剧增加了看点!

仲甫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的演技超好,他们热情奔放,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忠实,又坚持原则……而在父亲面前,又成了一个让老父亲放不下心的孩子。

《觉醒年代》中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京大学的校长位子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因为有那些大师们的存在,比如:文学巨匠——鲁迅;《新青年》的创始人——陈独秀;还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还有后来的胡适、刘半农、辜鸿铭、梁漱溟等学术权威性人才。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剧中大多人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让观众看起来有故事,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每一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虽然有人认为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剧中的辜鸿铭就让人讨厌至极,但在我看来,也不尽然,因为辜鸿铭这个人是“老古董”级大师,他精通九国语言,学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论讲洋文,论学术上的造谐,当时都没几个人比得上他辜鸿铭的。但是他还是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好在他让北大师生有幸看到他的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保守,迂腐,但在他自己眼里,留长辫子是爱国。而在当时,很多从外国归来的思想家又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有部分人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当然,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

这部剧满屏的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我认为剧中的很多题材都可以纳入学生的教材里,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让后辈们知道,有多少人用当初的前仆后继,才换来一个新的中国。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篇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电视剧《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剧导演张永新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拍一部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突破。”

由于年代的特殊性,该剧对于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制片人刘国华透露,剧中大到当年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院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尺寸,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出最佳效果,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点点滴滴的细节凝聚成庞大的真实感,而真实感正是我们与观众建立信任的首要因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丝丝精准,这是张永新对全剧组工作的基本要求。

该剧除了还原真实历史背景,同时也要求符合历史逻辑,比如蔡元培吃饭的铝饭盒,剧中出现的铅笔、暖水瓶、唱京戏的女旦等,尽管这些一扫而过的画面只有几秒甚至几十帧,张永新依然要求剧组精益求精,找到历史逻辑性。

在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基础上,张永新还总结了两个创作重点:一是堂堂正正宏大叙事;二是认认真真塑造“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史实实实在在写进了中国历史,我们要把它们讲得堂堂正正。”关于人的塑造,张永新觉得就像“文学是人学”一样,影视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的艺术,活生生的人、立体的人才能让观众接受。张永新表示演员的神似大于形似,但是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而在塑造人物时不仅要表现角色的高光时刻,更要展现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这也是真实还原历史人物的考量之一。

“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去面对船坚炮利,只有一条路──觉醒。”剧中还多处使用隐喻手法表达该剧主旨。《觉醒年代》表现的1915年到1921年,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杂糅的年代,这些碰撞体现在文化、服饰等方方面面──留辫子的,穿长袍马褂的,穿西装的,带着鼻烟壶的……大街上的人林林总总,折射着那个时代的百态人生。不仅是人物,剧中在其他地方同样设置了能够传达时代精神的意象。“我们从北大红楼出发,跨过长城,走到中共一大会址,又走到了嘉兴红船,真实还原了准备建党的整个历程。”张永新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形容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表示创作过程中压力很大,但作为导演,应当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各方支持给剧组打了强心剂,也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我们要想尽办法把它塑造得更精准一些、更生动一些、更丰满一些、更立体一些。”这是张永新对剧组的要求,也是他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觉醒年代》也集结了不少的“天津元素”。制片人刘国华介绍,《觉醒年代》题材重大,意义重大,从筹备到后期一直是多方力量在共同完成这一史诗级别作品。“该剧得到了鲁迅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外交系统等多个部门的鼎力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和小热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海京剧院艺术家等都为该剧的创作贡献了不小力量。”此外,天津籍演员张桐扮演的李大钊也成为剧中一大亮点。从人物的生平事迹到著作思想,在把握人物思想高度的同时,张桐也在用心揣摩人物的真实一面,力求表达一个鲜活的伟人形象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篇五)

以“青春”为帆 开启人生的远航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精选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觉醒年代观后感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篇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落实“十四五”整体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公交集团建企百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热播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观看该剧,使我回想至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作为一名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想。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机遇和考验。我们有要求索的新征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今天,激越的时代鼓点令人感奋,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舒展于眼前,更壮阔恢弘的征程铺展在脚下。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更应有朝气、有****,敢尝试、敢创新,勇担当、勇作为,做奔涌的“后浪”。通过该剧,我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强化使命担当,尽心竭力地服务于乘客和职工。扎实地学习知识、锻造本领,勇扛责任、践行使命,争做伟大的“实干家”,争当实现伟大梦想的“筑梦人”。

坚定爱国信念,砥砺前行。入党志愿书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身影奋斗在这个无声的“战场”上。“90”后成长为抗疫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动身抗疫前线、下沉基层一线,投身报国事业。基层社区的日夜坚守、口罩压痕的坚毅面容令人动容,无不彰显了青年一代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与坚强决心,无不展现了青年一代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与精神面貌。在疫情期间,作为一线的一名管理人员,我也以身作则,规范口罩佩戴,严守各项防疫措施。同时作为运营专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行车计划,确保车辆满载率不超标准,实时****线路运营秩序,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乘车环境不断努力。今后我也会不断强化思想认同感,铭记“国之大者”,让心中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渗入骨髓、铸入灵魂。让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一腔热血、一股冲劲、一种韧性,在需要的地方积极贡献我的青春力量。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的我,要乘着奋进新时代的东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奋斗成就伟业。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历史当口,走在时代前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青春奋斗放飞青****想,用执着信念、优良品德、丰富知识、过硬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新时代青年的好成绩。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篇二】

青春,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它是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是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青年,一个多美好的年纪啊!它正如陈独秀所歌的那样: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之最好年华也!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诚然,青春似一张车票,过期不候;又像一片云朵,稍纵即逝。可只要青年们一心向上走、一意向前冲,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行进,便能够走好青春这段路,创造一个青春的小我、一个青春的中国、一个青春的民族。

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坚定什么样的信念、确立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就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信心,坚信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是要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与祖国需要、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像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那样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铸就拓荒丰碑;像云南“80后”干部李忠凯那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虽“白发苍苍”却不敢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那样奔赴沙漠播撒梦想,照亮他人诗的远方……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篇三】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出生在和平年代,无法体会剧中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感觉,但能感觉到那段历史时期真的是乱,保皇党,革命党,军阀势力,犬牙交错,轮流上演,三年两复辟,拿着马尾当辫子,剪了又续上,续上再剪,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剧中辜鸿铭是一个保皇党,他在剧中的有句台词我印象很深,他说:“我的辫子在脑上,看得见,有人的辫子在心中,看不见。”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精通九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在那个年代,竟然能有如此渊博的学识,着实让人震惊。看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样,修身,提高自身能力,都是有一定可能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胡适因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得到了陈独秀的关注和赏识,邀请他做了《新青年》杂志的同人编辑,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过程中,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也都是比较统一的,到了剧末,却分道扬镳,只能徒呼奈何。人各有志,如果在前行的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应当双手欢迎,携手同行,当某一日志趣不在同步,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别人跟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而是相拥而别,愉快的向对方道一声:“珍重,有你陪我走的这一段路,很快乐,谢谢你。”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篇四】

全剧以辛亥革命后整个中国发生的大的历史事件相连,向观众徐徐展开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碰撞变革的画卷。以新文化运动为主线,围绕新文化运动讲述了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思想逐渐觉醒解放的故事。其中,主要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位文学巨擘的人生经历,同时也介绍了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热血青年,从懵懂到觉醒的革命之路。

在那个战火纷飞,各种主义思想满天飞的年代,北京大学成为当时各个流派文人的理想避难所,也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了宣扬新文化新思想的天然阵地;再加上蔡元培主张北京大学应该成为思想自由,各种学术文化兼容并存相互碰撞发展的场所,不可避免的以陈独秀为首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以辜鸿铭为首的旧文化的守护者发生了冲突。剧中并未用批判者的视角来描述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而是尽力刻画其思想和个性。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辜鸿铭的思想无疑是先进的,是符合现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的。在北大讲课时,他强调:“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鄙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这与我们时下强调的弘扬民族文化不谋而合。诚然,在国家积贫积弱,被列强分割蚕食的背景下,国家和文化的革新是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但辜鸿铭坚持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他不希望传承千年的文化有了断层,丢掉很容易,再捡起来就很难了,这无疑是超越时代的眼光。他宣讲的“中国人的精神”中关于“温良”的阐述,真是令人叫绝。

他学贯中西,会9国语言,有13种博士学位,妥妥的“学霸”式人物。虽然他坚持的旧文化中有不可取的地方,但他说:“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但是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使他明白西方文明中缺乏仁义,只知竞争,生搬西式的文化并不适合中国,一个有独特灵魂的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

时代在发展,当时不适用的想法,并不代表现在不适用,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辜鸿铭虽然有着封建的外壳,但他无疑是一个有着超前眼光,热爱民族文化,致力于宣扬民族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爱国者。

另外,剧中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剧情凝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献礼建党百年的历史剧,十分推荐大家观看。

暑期在家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个人感想【篇五】

不得不推荐一下最近看的一部剧《觉醒年代》,看完之后,除了震撼,就是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神剧情节,也没有至高点的宣讲教育,贴合人物原型,将书中的历史人物活生生的带到了我们眼前,他们不完美,有小脾气,会开小玩笑,但恰恰是这样的不完美,才与他们伟大的爱国奉献情怀形成了强大的对比。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们为了同一个理想中国而奋斗。在那个靠吃人、吃血馒头才能活下去的社会,在那个被列强欺压、被军阀迫害的社会,在那个完全没有 人权可言的社会,要靠什么才能站起来呢?

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 ,更必须要救国,倒袁。”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先后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救国先救思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联合北大教师以发表刊物的形式向百姓传达启蒙思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明白要想彻底实现思想启蒙,必须建立一个政党,领导中国进行革命。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在一开始是站在与陈独秀的思想对立面,他们坚持“无政府主义”,但在法国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这套理论根本不适用于中国的社会,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条件下,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真正正的大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是必然发展的产物。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有血性的,是他们披荆斩棘换来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时光之镜对话,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


《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那么关于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一)

适逢建党百年,中央隆重推出了《觉醒年代》,详细介绍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中华民族新派从反封建到求共产的转化,在影视题材里第一次正面大张旗鼓的树立了陈独秀先生独立思考、个性张扬、奋发有为的形象。

从流亡日本反思国可以爱也可以不爱被愚忠派当做汉奸,到回国创立新青年杂志,再到入京任教将新青年转移到北京,被北洋政府逼迫从北京返沪,陈独秀先生倡导的民主和科学,振聋发聩,一时风头无两,激励国人。

觉醒一词,用的恰如其分。清末以降,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有封建士绅的洋务运动,有勋亲贵胄的君主立宪,有封疆大吏的东南互保,有神鬼颠倒的太平天国,有农民起义的捻军,有不明真相的义和团,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有张骞为代表的实业救国,甚至有袁世凯为代表的军政府复辟、张勋复辟……各派各流,粉墨登场,偌大中华,成了演练场,成了试验田。为国,时代精英和盲流们真是操碎了心。凡此种种,皆以失败告终。当那之时,知识分子的苦闷,不可为不大,竟连周树人,也无奈的沉迷故纸堆,考据金石,以古封今,麻痹自己!

大变革的年代,自然是风雷激荡,大变革的年代,自然是新旧交替。胡适之先生留美返国,一方面作为新青年的导师,首倡白话文、白话师,誓与旧文化旧文坛决裂并一战高低,另一方面娶老家安排的小脚女人,相濡以沫;李大钊先生一方面深入工厂,与长辛店工人交朋友,另一方面对家中一字不识事实上的童养媳宠爱有加;辜鸿铭留着辫子养着奴才,却娶了日本女人,说着流利的几国外语,驰名欧美;周树人一方面抨击着吃人的礼教,呼喊着救救孩子,另一方面又不违母命,和发妻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却不同床……凡此种种的纠结与扭捏,是时代的注脚!

新文化运动,白话诗文和小说,事实上降低了文化门槛和思想表达门槛,扩展了文化和文明的覆盖面,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将文化逐步的推向大众甚至结合工农识字班推向工农。文化,再也不是皓首明经的有闲阶级专享。

当代人说,风起时,猪都能飞上天。潮流来的时候,本着求同存异,新思想新文化在襁褓中总要团结奋进,战旧战古战当局,但潮流滚滚中,对于将来,同袍亦会有分歧。在倡导新文化反封建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甚至吴稚晖都能同仇敌忾,法国派、俄国派、美国派、无政府主义等等,都有共同的敌人,封建主义。在反封建的下一步发展上,大家产生了分歧,巨大的分歧,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归根到底,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五四运动中,李大钊最早发掘并激励了工人的力量,接触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认真思考了中国工人阶级弱小需要同盟的问题,陈独秀在武汉演讲中公然抛出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道路选择。一代人的集体智慧,逐渐凝结,慢慢滴灌中华大地。

经过了理论传播与思考、学习与讨论、学生与工人运动结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成熟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嘉兴的游船上,一个小规模的秘密社团建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经历28年风霜雪雨,中国共产党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觉醒年代》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劳工、为大众、为民族、为社会!观看此剧,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数次热泪盈眶!我为是这个伟大组织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我愿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肝脑涂地!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二)

在剧头,我们了解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依然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步,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

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 奋起抗战。陈独秀同志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 ,更必须要救国,倒袁。 ”一个个字,说出来时是那么有理有据,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直指人心!我相信这些话一定是肺腑之言!

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有探索,他们的革命精神与斗争精神 ,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递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三)

作业七七八八的都做完了,闲着没事干,便在平板上看起了老师布置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没想到竟然收获颇丰。

《觉醒年代》里的人们竟有着那个年代的超前智慧:提倡新思想的,气冲斗牛;主张旧思想的,则巧舌如簧,会维护自己。陈独秀的思想清晰且受人欢迎。中国人只是缺一个指引方向的,骨子里都有一股冲劲。《新青年》出版后,买的人不少,不论是受苦受累的民众,还是青年学生,亦是商人,只要还没有沦陷在旧封建思想之中,拿到这本书后,眼里就会有希骥。有能力的,并且有思想觉悟的,都要跟着大干一场,一时间,当真是气冲斗牛。

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弱势之反派被攻击的体无完肤,服服帖帖,中国的时代要来了,中国要觉醒了,要翻身,要战斗,谁也无法阻挡。在此期间,陈独秀等先驱是中国最忠诚的战士,他们一心为拯救中国的圣土,为唤醒中国人民而奋战。

现在的人其实或多或少是有些堕落的,没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直接与人民接触,只是暗地策划着如何能让自己舒适,骨子里的冲劲也没了。我认为,创造即进步,只有创造,才能拓宽进步的渠道,创造才能构建未来,预知未来,现在的中国人,已是今非昔比,之前人们想着如何进步,如何斗争,现在想着如何安排。小地方的人想着如何走出去,大地方的人想着如何在晚年全身而退,父母都在想着让儿女们能够拿到高薪……想要创造的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到现在仍然算不上发达国家,人们口中的好东西竟然都是进口的。为什么中国的商品很大程度上不能与国外的相比?源自中国人很少自己创造,国产香水只能在两元店卖,当然不是好货。中国造不出超跑,理由竟是怕赔钱。

一心想走出小地方的人却想不到小地方有多少资源未被开发,找工作的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创业……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所以,中国人应该学着自己创造,趁着还年轻,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时代进步应该如此,国民进步重在创造?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四)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与个人心得体会(五)

近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开播。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永新执导、龙平平编剧、于和伟、张桐、侯京健、张晚意等联合主演。以史为据、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重温党的初心。首播后反响热烈收视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一角,颇受观众喜爱好评不断,新生代演员抗领大旗,颜值演技双双在线。

电视剧《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其中,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和伟饰)的长子,曾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该剧的导演张永新在采访中也表示:“张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陈延年这种后生可畏的气质和气势,本身陈延年在剧中的戏份吃重,而张晚意又是年轻演员,但他的戏很稳,可塑性也很强,角色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与人物十分契合”。

对于陈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细节上足以印证了张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台词方面,少壮有志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现出了角色不同于常人的胸怀与筋骨。其次是人物内心戏份的演绎,因与父亲聚少离多而产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处,真实还原了人物内心渴望新知识新眼界却又碍于父子关系的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张晚意对于人物小细节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场戏中,陈延年与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国人前来打招呼,陈延年第一反应是用手将弟弟护在身后,担当与勇气尽显,也因此而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网友评价张晚意“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从《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动》,再从《共产党人刘少奇》到如今热播的《觉醒年代》,张晚意在荧屏塑造了多个正义、正直、意气风发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优势加之细腻的演技功底,令观众和粉丝对他的影视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递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张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风起霓裳》正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中,此次他所饰演的“曹王”倾心权势、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间无缝切换。结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剧《乔家的儿女》,可谓是开年霸屏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