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800字精选

书籍是人类的老师,教会人类更好的面对世界。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感觉里面的人物是活着的,我们可以将脑海里快速闪过的感悟写成读后感记录下来。那么应该怎么写作品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工作总结之家特意整理了“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

9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xx“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悉心照料93岁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应志、坚持多年带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学的余虽、独自照顾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给渐冻症舅舅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周蕊、为患病母亲唱歌进入《音乐大师课》的向小康、和继母共同撑起六口之家的坚强女孩迟凯琳、跑遍深山为爷爷采药的“小大人”张钊、替父母分忧悉心照顾年迈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鹏,这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

晚会由白岩松和欧阳夏丹主持,在童声合唱《妈妈的怀抱》中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序幕。典礼由人物事迹短片引出每位“最美孝心少年”登台领奖,并在与主持人的现场访谈中讲述他们记忆中最难忘的事、表达他们心中的梦想,自然开掘他们孝亲善行中使人震撼的闪光点。航天英雄杨利伟、著名表演艺术家吕中、著名歌词作家任卫新、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喜爱的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刘纯燕,以及孩子们生活中的身边人等作为颁奖嘉宾为他们颁奖,给予“最美孝心少年”最朴实和亲切的礼敬。现场,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就像一首首动人心田的歌,一条条清澈甘醇的溪流,滋润了每位观众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深沉震撼。今年晚会的特色之一是有两个根据“全国中学生孝心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的获奖作品改编而成的节目:音乐剧《孝心少年》、由著名朗诵艺术家张筠英朗诵的《孝心的轮回》。两个节目情真意切,用艺术化的方式反映了孝心少年的故事,传递了当代青少年对孝亲文化的理解和心声,使慈爱孝亲美德、核心价值观在孩子们心中的自然培育和深深根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本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经过了全国征集、人物事迹展播、官网公示、推选委员会推选几个阶段。通过联合中央文明办等相关单位共同挖掘、宣传人物事迹,邀请70家地方电视台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寻找典型人物、进行事迹展播和相关活动,邀请多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文化学者、道德楷模和公益人士组成推选委员会全程关注并展开推选,最终从征集来的800多位少年儿童事迹中推选出300多位“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进而推选出10位“最美孝心少年”和20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相关人物事迹短片在央视新闻频道、少儿频道多栏目以及央视网进行了展播,得到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共鸣,掀起了致敬传统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孝心少年”优秀的楷模效应在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中体现了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2)

周五晚,我与全家人共同观看了中央1频道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主题节目,这个节目我们从八点看到了十点,全家人非常感动。从这节目里,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第一个上场的是女孩黄凤,他的爸爸因工作落下残疾,妈妈消失,奶奶身体不好,年幼的黄凤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无法给父亲治病,黄凤就做出了个大胆的选择,推着父亲千里寻医。推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可是医生说她父亲的病无法治愈,黄凤只好掉头回家。( 励志文章)

第二个赵文龙,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是他的妈妈却有残疾和尿毒症。他的爸爸妈妈离异,他被判给了爸爸,但却选择了妈妈,他每天推着妈妈去做透析,做饭,一天忙到晚,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时刻让我们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3)

一:《寻找最美丽的孝顺男孩》

孝道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字,但却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孝不是古人随便造出来的词。它总是提醒我们,在所有的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孝顺这个世界,并把中国人必须世世代代遵守的规则发扬光大。

一周前叶老师推荐我们看颁奖典礼找最漂亮最孝顺的小伙子。我被感人的故事感动了。他们帮助父母做家务,甚至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所有责任。看到这些场景,我的脸红了。我的年龄和他们差不多。平时听妈妈说“心,快帮我扫地。”但我很不情愿地说:“我刚做完作业,累坏了。以后再来。”这时,爸爸妈妈都在各自忙着。

我们是00后在蜜罐里长大的人,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像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每天,我的父母都为我们服务。我们不说谢谢,有时候还会抱怨这样不好,那样不好。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这也形成了我们不团结、没有责任感的性格。

但这些孝顺的少年,在家里独立分担家务,甚至在困难面前,也勇敢前行,在通往孝顺的路上自强不息。什么是孝道?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哪怕是小事。什么是孝道?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孝顺是一个犯了错的过去,孝顺是一个生命交接的链条。今后要树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继承了这种精神,如果全中国的学生都发扬了这种灿烂的民族气节,让我们的每一个角落都绽放着孝的花朵。我们还需要寻找孝顺的青少年吗?所以,在这里,希望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孝敬他们。哪怕是帮他们捶背,帮他们炒菜,一个近在咫尺的问候,一个深情的拥抱。

二:寻找最美的孝顺青年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去看20xx年最漂亮的孝顺少年,我还没来得及看一半同学就泪流满面。

第一次露面是黄凤,他的家庭只有一个父亲和一个身体不好的祖母,但她仍然努力工作在家照顾他们,所以小黄凤是家庭的支柱。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小黄凤无法治愈他的父亲。后来,小黄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着父亲去城里看病。小黄凤推了父亲三天三夜,终于到了。但是医生对此无能为力。小黄凤很失望。

第二个出场的是赵文龙。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他的母亲患有尿毒症。他从小就开始照顾她。他每天推着她透析,给她做饭。每晚睡眠不足三小时。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像瀑布一样落下。

有很多很多孝顺的青少年,像黄凤和赵文龙,他们是家庭的支柱,照顾他们所爱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4)

最近在网上和电视上陆续看了央视的“最美孝顺少年”事迹报道节目。节目中的孝顺少年大多生活在农村或小城镇。因为父母或家人生病,需要照顾,所以从小就开始为生活操劳,洗衣服做饭打工挣钱,在病床前照顾亲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们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艰辛。孩子的心是纯洁的。记得有几个节目,父亲或母亲病重,另一对夫妻抛弃了孩子和伴侣,孩子却没有放弃亲人。他们认为照顾亲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承担了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那些成年人眼中不可逾越的困难就这样被小肩膀扛着。我不知道抛弃孩子和伴侣的成年人是什么感受,但是在这些无辜的孩子面前,现实中成年人的一些做法,真的让我们感到羞耻和羞愧。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不够,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因为有人重病,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会导致家庭贫困,看不起病,没钱上学……成年人需要依靠未成年人的照顾才能活下去。在感叹这些孝顺的青少年品德好的同时,我们的社会和政府是否应该努力做点什么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5)

今天,我看了一段《最美孝心少年》的幻灯片,令我深受感动。

她,一个十四岁的重庆女孩,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手有残疾,外婆全身瘫痪。20xx年她的妈妈又被查出肺癌晚期,右肺被切除后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了养家继父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5岁的弟弟和两位老人。小林香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每天忙完了地里的活还要为家人洗衣服、做饭。在5岁的弟弟眼里,林香既是姐姐又是妈妈。即使生活这样艰辛,在家人面前她也从来不说自己的苦,而总是想尽办法守护这份难得的温馨,然而甜蜜总是那样的短暂。这一晚,妈妈的病又开始发作了,难忍的疼痛让她的情绪崩溃,甚至想用死来了结病痛对自己和家人的折磨。黑暗中小林香强忍着没有哭出声,转身开灯时偷偷地擦掉了眼泪。林香说其实她以前不爱笑,妈妈生病后,他看书上说微笑可以给人力量,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从那一刻起,林香便咬牙坚持,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她始终报以微笑。夜深了,小林香关掉所有的电灯,就着蜡烛开始学习,林香说:“这样既不影响家人休息,还能节省些电费。”微弱的烛光,静静地伴着林香和她深埋心底的那个愿望。她多么想当一名医生啊!多么想治好妈妈的病啊!然而命运总是那样的苛刻。20xx年冬天,林香的妈妈病情持续恶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妈妈走后,弟弟跟着继父到了镇里,小林香也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初中,每到周末,她都会早早赶回来为外公、外婆做农活。林香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看一眼妈妈生前的样子。”妈妈走后,小林香日日夜夜都在想念着她。记者把当时采访她家时的光盘送给了她,这个从来没放声哭过的女孩,在光盘后面认认真真的写了四个字“我的妈妈”。林香还说:“外公外婆一天天老了,她要代替妈妈照顾好他们,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还有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能够看到。”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然而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原以为像这样的故事情节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林香这样生活艰苦,历经磨难的孩子都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和毅力坚强的活着。我连续看了几个这样的记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是觉得无聊而是感觉有一种东西在不停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只能说,我太幸福了,所以从来没有过今天的感受,才会觉得羞愧难当。之前,我们只知道没有什么,只要伸手就会有;想要吃什么,张嘴就会来。却从未想过,这背后会有谁为我们付出,而我们还觉得理所当然。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被爱的包围圈里,从未经历过风吹雨打,就像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厄运来临,怎么能承受得了半点折磨。又怎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呢!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6)

我今天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在这里最让我感动的是患有白血病的杨小婷姐姐!杨小婷的父母在成都市武侯区打工,一家人住在出租屋里,虽不富裕,但也曾和千千万万三口之家一样,普通而幸福。然而,这一切在她十岁那年遭受巨大冲击——杨小婷不幸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十岁的她,从此以医院为家,小小年纪便经历病痛的折磨。但生性乐观、坚强的杨小婷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渴望,积极地面对病魔,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病情也一度得到缓解。不过,治疗白血病花费巨大。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让原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承受巨大的压力,陷入困境。经济上虽然困难,但杨小婷的父母并未想过放弃。20xx年杨小婷病情复发,父母生下了弟弟杨超,本以为可以用脐带血救治小婷,但配型失败。顽强而乐观的杨小婷强忍痛苦,坚持放疗化疗,几经复发,病情才终于得到控制。谈起自己治病的经历和家里现在的情况,杨小婷说:“日子再苦,也要咬紧牙关去过呀!

然而,厄运再度降临于这个家庭。20xx年,年仅2岁的弟弟杨超被查出同样患有白血病,而且病情更为严重,必须接受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之前的外债还未偿清,新的巨额治疗费用又压了过来,将杨小婷一家压得喘不过气。杨小婷父亲从事电动车维修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每月收入仅两三千元,而这部分钱完全要用于弟弟日常治疗。而为了照顾弟弟,原本打工的母亲已经完全脱产,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

14岁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杨小婷毫不迟疑,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父母分担辛劳。据悉,杨超每周要去医院三四次,全程由母亲陪伴。于是家里的家务事全部落在杨小婷肩上。她学会熟练地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学会买菜做饭。每次买菜,为了节约些钱,她都会到稍远的地方去采购。母亲带着弟弟去医院的日子,小婷都把饭菜装进保温桶,及时地送去。杨小婷笑着说:“我是他姐姐啊,他是我弟弟,我当然要照顾他嘛,应该的。”为了逗弟弟开心,杨小婷还掌握了一些手工技艺,不时会做些气球之类的小玩具带给弟弟及其病房里的其他孩子,深受欢迎。

因为长期跑医院推销口罩,小婷成为很多儿童白血病病友的“知心姐姐”,她常用自己战胜病魔的经历鼓励这些小病友,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和欢笑。杨小婷的乐观和微笑、热情与努力渐渐为人所知,引来社会各界的称赞和关心。目前,在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弟弟杨超成功移植了骨髓,医疗费用也得到了解决。我真替杨小婷姐姐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