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的读后感1000字系列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作品时,感觉思想插上了翅膀。将这些感悟写进读后感,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或许你正在网络收集有关作品读后感的范文呢!经过整理,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你呈上南渡北归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1

《南渡》之悲怆,《北归》之悲苦,《离别》之悲痛。读完之后才有所感悟民大师之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部曲这套书二百万字花了大致三个多月时间,是有些耗神,前面稍许内容也忘却了不少,侥是坚持读完。照着我读书的习惯——总是有些吸引我的才是没有束之高阁的理由。读书开始是冲着腰封时评“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去的。以敬畏之心开始,以悲痛之意结束,其间不胜唏嘘。

为什么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其实书中以给出答案,至近代民国,中国闭关锁国长久,新文化新知识新科学快速打破知识断层时代人们的认知,破局而立,大师辈出。虽逢乱世,却学术自由,百花齐放,“大”之以“江山川湖海藏心中”,“师”之以“科技兴国文化自信”,文化革命之后全无,无大师亦。全书读完,列位大师让人不禁心寒泪目,高山仰止。其中几位让我年年不忘!

梁启超,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除去梁启超自己立志为改良救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英名之外,第一次认识到一个合格的父亲及家庭对后代的巨大影响。“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梁思永,梁思成无出其右的贡献更是梁启超最大的欣慰。人生有限,文章千秋。

傅斯年,虽然近代历史上由于政治原因,傅斯年不曾在大陆历史舞台大放异彩。如果岳南(作者)所述公允,傅斯年符合我对知识分子的侠之大气的全部认知。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爱憎分明,敢作敢为。胡适评他“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无论在战争风雨中五四青年运动的领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发展,亦或西南联大之后的学运都不是一个有血性,有文化的大师风范。

陈寅恪,三百年一遇的天才级史学大师。“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随未读过陈寅恪的文章或书籍,但此书中的诗词却让人不禁感受大师涉猎之广泛,才气之宏大。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坚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他躲过了无数炮火,挺过了日军的侵略,却没能熬过这十年人间地狱。才华在寂静中造就,品格在波涛汹涌中形成。这位枯坐书斋的冷静学者,外表虽朴实无华,内里却光华流转!

书中大师大多无法名状,蔡元培、胡适、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人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又为贫,愚,弱,私的无知的正义的民众在历史洪流中造成的伤害及被伤害而痛心疾首鉴于政治,只表蒋中正颇有些风骨。

最后在说说作者岳南,第一次读历史纪实文学边读边骂,读是因为作者握着最好的题材,边骂是应为作者草莽的江湖气息和个人主观情感夹带私货的嬉笑怒骂,或时故意吹捧,或是故意模糊抹黑,无所不用。行文主线有四处开花,毫无逻辑,读着读着不知他想写谁写什么?总归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2

大陆绝大多数上过历史课的人,其实对近现代史的认知相当模糊,其中很多人可能思考过这个问题:“明明这段历史离现在最近,为什么很多事情反而更是弄不清楚?”

原因不言自明,无需多说,在混沌中考究历史,那当然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岳南这部《南渡北归》,刚出版时很多人就极力推荐,但直到最近我才静下心认真品读,花了好长时间才读完这部4000多页的大部头三部曲。

当下,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国内自不必多说。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像极了100年前的风云时代。面对此种局面,知识分子、文化青年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岳南的这部《南渡北归》,通过讲述近百年前中国一代顶尖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选择,或许能给出一些思考和借鉴。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攫挐者亡,默默者存。突然发现明天是钱钟书先生逝世二十二周年,特此以敬。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3

《南渡北归》读后感1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南渡北归》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历史巨著。作者是岳南。分为三部《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渡。南渡部分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通过写当时的文人大师的经历反应了抗战年代中国的窘迫遭遇与顽强抵抗。文笔细腻有风趣,而且十分的真实。

《南渡北归》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

《南渡北归》全书180多万字,刻画的十分详细,全面。读到某些细节时,我会深深地被吸引,有事甚至不禁流泪,这其中有对中华民族被肆意践踏的悲愤,有对中华儿女不顾一起奋力抵抗的感动,有对中华民族历尽艰难浴火重生的骄傲。总之,这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感情。

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可贵,中华民族的坚韧,以及现在的生活的来之不易。

曾记得,日军疯狂入侵,为了避免中央博物院再遭受圆明园的厄运,经管精挑细选后,故宫的文物被打包成13427余箱背运往上海,中央博物院应运而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宝南迁大行动,十分的震撼。

不幸的是,上海又被日军攻克,开始了历史上有一次最为悲壮的大迁徙。这些文物此后的经历亦是十分的坎坷。这些珍贵的文物的经历既表现出了我们当时窘迫的遭遇,又反映出了当时的学者们为了保护国家的文化而做出的伟大贡献。

在那个年代里,安定是那么的难得。

“清华,北大,南开,中央研究院挤在长沙的一个三层建筑内上课,各色人物亦是分分涌向长沙,整座城市已是人满为患,混乱不堪,而每一股难民潮的涌入,读后感.都标志着前线战场国军的不断溃退以及大片国土的连连丧失。”1937年9月20日,华北重镇保定失守,10月10日,石家庄城破,日军开始向黄河沿线极速推进,整个北中国陷入空前危机。这一条条的消息看了真是让人心碎!

曾经,生命是那么的无力,每个人随时都可能被日军的轰炸机炸死。哪怕是一代建筑伟人梁思成,或是曾经的国民政府大总统蒋介石,都险些被炸弹炸死。

以上这些都让我深深的震撼,然而这些却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部分,有多少经历比这些更坎坷,有多少数字比这更让人目瞪口呆。我们的民族曾经是那么的风雨飘摇,我们的前辈曾经拼尽一起,挽留火海之中的祖国,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贪图享受,甚至充满抱怨,我们应该为之感到惭愧,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祖国添砖加瓦!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4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短短八个字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翻开这套厚重的《南渡北归》,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作为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巨着,书中叩击心灵的情节太多太多,无数次被感动得泪眼模糊。是什么支撑并激励这群柔弱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触最深、震撼最强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着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着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

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何等艰辛,背后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撑!信仰是共通的、强大的、持久的力量。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年代,坚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证。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5

这本书确实看的我有点头痛。睡觉前拿起来翻一下,慢慢的看,有时觉得很精彩有时觉得很无聊。估计作者得桐城派的真传,以考据为乐,引经据典,参考资料浩如烟海。这虽然不失为治学严谨,但是对于一个看热闹的门外汉来说则太过专业。

但是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一本好书。在烽火连天的那个特殊年代,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南迁。途中体现的赤子情怀和对钻研学问的热情,让我这个生于浮华的90后唏嘘不已。板凳坐得十年冷。耐得主寂寞还不够,他们还要拖着厚重的书箱躲避纷飞的流弹,在家人饿得头昏眼花时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虽然他们都是哈佛,耶鲁毕业的高材生,但是他们没有试图辗转他乡,以保一己之性命,而是选择回到在日本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与祖国共命运。

日本人说:要想彻底征服中国,光是占领他们的领土,城市,财产是不够的。必须在精神上征服。所以,日本人占领天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炸毁南开大学。随着日军南推,南开成为一片废墟,清华成为日本军营,众多高校被日本人占领。但是中国所谓百无一处的文人们却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迁徙,漫漫三千五百里,从北平长沙,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再到四川。一步一步,用脚来丈量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

为什么这个并不安逸也并不适合学习的时期出来那么多人才?或许也归功于走的这三千五百里路。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们走出了象牙塔,真正深入了群众。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脚踏实地。这也许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吧?

西南联大,史上最辉煌的学校。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组成了校董事会。傅斯年,陈寅恪,金岳霖,;李济等组成了史上最豪华的明星老师阵容,而这个学校,也诞生了一批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人才:杨政宁,李政道,王曾祺??但是,这所辉煌的学校却只有茅草盖顶的校舍和寄人篱下的悲情。反观今天中国高校,财大气粗,不是亚洲最大食堂就是亚洲最豪华校舍,但是,在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中,现在能被称为大师的又有几人?在学术方面有了几分造诣甘愿留在祖国的又有几人?清华北大沦为美国在中国的最大人才收割机,国内学术腐败丑闻不断,要我如何对中国的学术有信心?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大学之大,不在校舍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了。

这本书有很多让我动容的小故事。

张自忠无力回天,自戕于日军前,日军敬重这位将军的人格,列队行军礼。中方为了抢回张自忠的遗体,派出一个师的军力强攻,以牺牲两百士兵的代价,抢回了将军遗体。看完,我热泪盈眶。这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军魂。

陈寅恪在香港面对日军的讨好,宁可饿死,不食周栗。这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骨气

金岳霖潜心学问,对空袭警报置若罔闻。日军来袭,把它的楼都炸了,但是金完全没被外界影响,还是在一片废墟中读书写作,空袭过后,看着一片残骸,金才后怕不已。这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专注。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让人快乐,有的让人心酸,有的让人苦涩,有的让人愤怒,但更多的是,对于那个逝去年代和大师们的深深敬意。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篇6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了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大师的情怀所感动。

各大院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之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对梁思成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经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二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潜入清华园,抢救出这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赵忠尧把盛满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奔向长沙。他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破衣褴褛,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达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校长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职演讲,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怎样的理念。

自离开北平南下,辗转近万里逃难,梁家几乎全部“细软”都丢光了,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记录等,被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紧紧地带在身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四面透风的农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撰写并绘制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奥秘和成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怎样的坚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出现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有时详细地指点助理员去做,有时甚至下坑亲自动手。晚上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人员谈论当天发觉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有时整理当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敬业。

68天的长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团”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到书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一带的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质发育理论。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并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径,沿着盘山的沙石公路走,每当休息时,就坐下来写日记……这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的大师在书中比比皆是,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我要说:大师虽去,情怀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