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诗句集合55条

关于清明的诗句集合55条。

出于您的需要,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提供关于清明的诗句,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古至今,清明节已经是中国人祭祀的重要节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清明节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寒食》 唐·孟云卿

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3、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曹勋《倚阑人》

4、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程嘉燧《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5、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柳永《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6、暖床寂寞听风雨,孤负清明又一年。——释文珦《清明》

7、病卧淮阳太昊城,牡丹丛畔过清明。——张耒《寓寺八首·病卧淮阳太昊城》

8、闻道清明近,春闱向夕阑。——沈佺期《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9、枵花杨柳傍清明,淡沲风光画不成。——张镃《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枵花杨柳傍清明》

10、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11、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12、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1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14、更萧萧、陇头人去。——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5、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16、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杨巨源《送绛州卢使君》

1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8、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9、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曹雪芹《元宵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

20、夜来一霎清明雨,万卉千葩胜剪裁。——释印肃《颂十玄谈·转位·优钵罗花火裹开》

21、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薛逢《君不见》

22、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清明日》 唐·温庭筠

23、清明对酒共天涯,欲赠龙泉转自嗟。——王穉登《清明日韦庄送朱在明南归》

24、愁见清明后,纷纷盖地红。——李建勋《金谷园落花》

2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6、迎头寒食清明近,入手樱桃芍药来。——洪咨夔《颜延年三月三日率尔成诗前诗重韵太率可笑》

27、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苏轼《南歌子·和前韵》

28、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程嘉燧《清明舟中》

29、明日是清明,孤花雪斗轻。——杨基《西园梨花春晚开一枝》

30、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清明部落稠。——卢纶《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3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韩翃

32、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杨万里《风花》

33、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刘崧《风筝曲》

34、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5、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曹勋《倚阑人》

36、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37、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欧阳修《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

38、笑逐游人城外去,沙洲沽酒做清明。——董嗣杲《寒食日偶出》

39、彩旗丹柱倚春风,寒日清明罢绣工。——项安世《咏抛毬》

40、八月十五天清明,闭关思道心冥冥。——高象先《金丹歌》

41、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宋庠《清明》

42、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东风卷帘》gz85.COm

4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44、前日是清明,骤雨沾梨花。——梅尧臣《次韵和酬永叔》

45、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谷雨天。——邵伯温《郡治五绝》

46、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黄景仁《春兴·夜来风雨梦》

47、杨柳垂村麴尘色,殊乡时节近清明。——张嵲《劝农六首·皇恩力本劝农耕》

48、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寒食》 宋·张镃

49、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50、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51、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52、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吴潜《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53、看花我亦逢壬子,况是清明非偶耳。——杨基《壬子清明看花有感(有序)》

54、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吴文英

55、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来年。——杨万里《寒食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