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日记10篇

传统文化日记10篇。

周记写作是人们向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周记。我们如何写好的周记呢?栏目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传统文化日记”,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

传统文化日记 篇1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传统文化热”。许多人穿汉服、祭祖先、讲国学、重视传统节日、历史剧热播……这一切现象,都在表明传统文化的热度大幅度上升。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与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五千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等数次冲击,逐渐的走向了舞台的后面。而如今“传统文化热”,是传统文化没有丧失生命力的证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育的不仅仅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

传播传统文化自然是好事。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根。传播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这让我们时刻记得自己的故乡,也会为祖国的崛起而感到自豪。

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国家的实力。古巴比伦原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却因为国土的沦丧,这种文化也消失在了世界舞台上。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一个民族强大、国家强盛的强有力标志。

传播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凝聚力……

但这一切的传播都是有前提的。

一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经过炎黄子孙五千余年的发展,一些观念已经不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论语》有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可悲的是,封建统治者最害怕这种人了,所以为了愚昧万民,封建统治者从来不说后半句,只是教导民众要有包容心,要以德报怨。现在若还这样只说前半句,未免有些不妥。但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回顾中国的历史,维持和平状态的时间绝对要比战乱长,所以,封建阶级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自然要去掉儒家学说中不利于自己和平统治的内容。

二是要尊重史实,不要过于商业化。如今有的影视剧只为追求收视效果却不尊重历史,这很容易误导观众。当然并不是反对娱乐大众的一面,但是这绝对不能叫做“传统文化”,绝对不能作为文化保留下来的。这样,传统文化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真。

传播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人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从政府的层面来说,要保护已有的古代文物和遗址,对擅自破坏和诋毁者,制定相应的制度,给以处罚。

其次,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尽量少篡改文化的内容,且不能让娱乐占据大部分市场。

第三,从我们中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把传统文化记在心里,学习民间艺术,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学习西方文化但不过分吹捧,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还有利于建设文明的社会风气,帮助我们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行动起来吧!

传统文化日记 篇2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年”。最后,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格高兴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每年都很热闹。过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非常美丽。

这天晚上,一声声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李华映红了整个天空,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放完了鞭炮,人们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饺子,吃上了团圆饭。儿女们也都和父母团聚。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第二天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无论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传统文化日记 篇3

走近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开了一场综合性学习汇报会,主题为:走进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下午,我们在阅览室里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汇报。主持人郭悦然和郭锦文话音刚落就赢得了台下同学的阵阵掌声。瞧!各个小组以不同方式进行着展示汇报,有的表演幽默风趣的三句半,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让我们对面塑这种颇具文化内涵的民俗艺术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有的朗诵着妈妈写的诗歌声音动听极了!让我们认识了真假声混用的碗碗腔;有的把详细活动过程做出了ppT,配上同学们的配音解说,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木偶表演的现场,木偶在舞,人也在舞,人偶合二为一,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顿时引来满堂喝彩......

这次汇报会使我认识了孝义传统文化,更爱上了孝义传统文化。我爱我的家乡孝义,你呢?虽然我没上台汇报,但我已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争取上台展示。

传统文化日记 篇4

中华传统文化

星期五的下午,第一节课时郭老师宣布带我们去综合楼看各小组的视频展示,老师刚说完,同学们马上欢呼起来。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综合楼,坐好后,先是两个小主持人郭悦然和郭锦文的演讲,主持人讲的真是精彩万分,主持人话音刚落,各小组纷纷开始亮相,他们的表演真是各种各样,各有千秋呀,有的用说相声的形式,快板上下飞舞着,铿锵有力,字字清晰,还有的演着视频,还有同学们的配音,真是一目了然,精彩绝伦;还有的朗诵着台词,更是声情并茂,通俗易懂。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历史遥远,还让我们体会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取得成绩是多么的快乐。

让我们走进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日记 篇5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周末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参加了一个捏面人的活动。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原来捏面人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它还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而且它还有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叫面塑。

大概了解了捏面人的历史,我们就开始跟着老师学捏面人了。

首先,老师教我们用红色的面团搓成一个水滴形,一头尖尖,一头圆圆,要搓得非常光滑,不能有裂缝。接着,再做三个绿色的小水滴,用手压扁,三片绿油油的叶子就诞生了;最后,往红色水滴的圆头上一贴,再装上一个绿色的小杆子,咦!一个活灵活现的小辣椒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真是太神奇了!

短短的一节课上,我们还学做了南瓜、胡萝卜、黄瓜和玫瑰花,其中最难做的要数玫瑰花了!首先要拿一根小竹签做花茎,在竹签的一头裹上黄色的面团做花芯;接着用红色面团做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形面团,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压成花瓣的形状;最后再把这些花瓣从小到大,从里到外,一片一片地把黄色的花芯包裹起来,包的时候必须要将花瓣轻轻向外压一压,增加立体感。中间要特别注意花瓣压得要和饺子皮一样外圈薄中间厚,这样花瓣才能立起来。做完花朵,老师又教我们将绿色面团压成长方形裹在竹签上当花茎,用前面的方法做出绿色的叶子,用工具压出叶脉,裹在花茎上,这样一朵鲜艳的红玫瑰就做好了。

情人节那天,我准备把这朵红玫瑰送给我的妈妈,祝她永远幸福。

传统文化日记 篇6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比如:书画,书法,豫剧,京剧等,其中有一种手工技艺就是以糖做成的画,也叫中国糖画,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据妈妈说它起源于明代呢!

或许很多孩子吃过糖画,民间艺人做的糖画大多是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等。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糠画的时候,是在一个喧闹的大街上,那时候我非常喜欢吃糖,但不知道那是糖画,只见到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们”活灵活现地摆在我的面前,旁边还围了许多人,大部分都是孩子。出于好奇心,我也在那里观看了一会儿,心里想老板怎么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呢?只见老板先将一层油铺在光滑的板子上,然后再拿出一个勺子盛满一勺早已准备好的稀糖,稀糖做墨水,以勺为笔,飞快的在板子上作画,画的十分均匀。很快,一个活灵活现的可爱的小老虎就跳跃出来。哇!真的好厉害呀!我心里想着,这时候妈妈问我想吃吗?我跳跃着欢呼着说:“想吃,想吃!”

我拿着老虎型的糖画,心里想:“真不舍得吃呢!”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样的糖画有些是做好了的模版,有些还确实需要一个人有绘画的功底呢!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许许多多,我们要弘扬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中国好少年!

传统文化日记 篇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从原始的社会,就已有了尊老爱幼的思想,这使人听起来感到非常的高兴,从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爱幼”有着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项传统美德一定会被我们永远的继承下去。

1986年,根据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借助传统的重阳节,祝愿全国老人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

尊老爱幼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文化日记 篇8

中国,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的土地上的伟大民族;中华美德,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瑰宝!

这瑰宝,在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最终凝结成了今天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的存在,终于汇成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湾净水。

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行,树立以德为重的人生观,继承先祖们的优良传统,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明遗产。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热爱这片土地,也传承和弘扬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在生活中,我们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努力做到自立自强;在家庭中,我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在学校里,我们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尊重老师,努力的学习;在社会上,我们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努力建设祖国。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也热爱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我们要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团结奋进,严谨求实,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花盛开得更加艳丽,让世界为中国骄傲!

传统文化日记 篇9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走进传统文化

爱上传统文化

11月27日下午,虽然寒冷的冬天来了,但我们的心都是暖暖的。因为我们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去综合楼二层阅览室上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是《走进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下午,我们在阅览室进行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首场汇报。主持人郭锦文和郭悦然开场了,他的话语刚结束,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展示和汇报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各小组纷纷亮相,汇报形式真是各种各样,有的表演了精彩的三句半,让我们知道了木偶的博大精深,有的朗诵了家长精心创作的诗歌,让我们更了解了碗碗腔,有的把活动过程制成了ppT,有的小组长流畅的解说仿佛把我带进了皮影表演的现场,还有的拍摄了面塑的制作过程,再配上同学们的配音解说,让我们对面塑老师的熟练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通过这节课的汇报,它让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享受了无穷的乐趣。我喜欢上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日记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老北京传统文化毛猴

从我在庙会上,第一次看到毛猴我就爱上了它。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还有的在吃糖葫芦,真是好玩极了!回家后我上网查找资料,发现它是老北京传统文化工艺品之一,相传它是由药铺里一名小伙计发明的,因为那天他没有伺候好账房先生,所以挨了一顿臭骂,生气的他用蝉蜕(chantui)做头和四肢,辛夷(xinyi)做身子,白芨(baiji)做粘合剂,看起来像一个活生生的账房先生,他觉得这样实在太解气了,无意间第一个毛猴就诞生了。

记得妈妈带我参加过制作毛猴的活动,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先给我们讲关于毛猴的由来。又给我们讲了制作毛猴的步骤,告诉我们制作的时候要精细,不要急躁。然后轮流给我们发了制作材料:盒子、蝉蜕、四肢、辛夷、白芨。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紧张的制作了起来,按照老师的步骤,我一步一步组装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会给我耐心的讲解,终于大功告成了!

我非常喜欢老北京传统文化,对它们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我还能更多的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