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助研工作总结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研究生助研工作总结。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篇一:三助(助教、助管、助研)工作小结

学生三助终期考核小结

弹指一挥间,一年已过。除了在基础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经验上,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这至少对于我来说。本科阶段,一方面是没有机会做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不积极主动吧。所以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么多难得得机会,包括学校使我们在各个方面有了更多的锻炼和提高。这也许就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所在吧。我珍惜着每一个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里,我要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难得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老师和×××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他们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鼓舞。

上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虽然在研会也可以有更多的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性质。可以向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包括交际上的、学术上的,还能学习很多精密仪器的基本的操作和维护,这些都是我以前很难学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莉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她都很认真,尽力保护每一台仪器,使仪器有更久的使用寿命。因为都是精密仪器,实验室不能留有灰尘,尤其是仪器上,不能有一粒尘埃,实验台也是,而且每次都要拖地,当然,这些工作都是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陈莉老师对我的工作也持满意态度。每次完成任务,可以说都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如果说上学期的主要工作使我接触到不同优秀的人,不同的事,从而学到很多知识和他们的优点,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话,这学期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尤其是跟×××老师在食品感官实验室进行食品感官评定选拔食品感官员的这一个阶段,从实验的最初计划和准备到实验的最终完成,我都积极认真,学习了很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得能力。先是我们跟随刘老师,然后我们独立圆满完成刘老师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虽然其间的一段时间是很累的,也很枯燥,但我们都认真有条不紊地做着每一个细节工作。食品感官评定选拔,一是要细心,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才能保证公平、公正。由于自己实验的原因,有些地方没做到位,甚至有时有迟到,但我们的工作没有什么耽搁和失误。

这个学期的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上一个阶段的延续,但又富有新的内容,所以也不至使人对于一些繁杂的工作感到烦闷。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我又学到了很多,随着工作经验积累,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每次都认真圆满完成刘老师给的任务。尤其在两次食品排序工作中,我都积极配合老师。第一次是一次用于录像的实验,我们选用的

材料为五个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五种不同品质的酸奶,先是×××老师给我们认真讲解,然后我们再进感官实验室进行感官排序实验。陈老师的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与录像的同学,每次试拍,哪怕是一丁点的失误,陈老师都会要求停下来,略作调整后,继续给我们讲课,五分钟的演讲,陈老师重复演讲了五、六次,直到自己感觉到满意为止。在此其间,同学们也都积极配合录像,没有人感觉到有厌倦,甚至有点兴奋。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在拍录像,可想他上课时的教学态度了!第二次是一个大三同学食品感官员感官排序选拔的测试,在材料选用上,我们选择了五种不同品牌的葡萄干,我们都认真完成准备工作及监考工作。

在精密仪器实验室,工作都很琐碎,包括仪器的保护,实验室的卫生打扫,以及新到仪器的搬运工作。在一年来的工作期间,有时的确会很累,甚至使人感到枯燥和乏味,但是,我每次在老师的指导下都积极认真圆满完成任务,当然也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

但愿学校领导给我继续在精密仪器实验室工作的机会,我会更加珍惜它,会更好地为学校、为同学们服务!也希望老师再给我这个机会,下学期,我会继续配合刘振华老师管理好实验室,积极做好各项事务!

篇二:助研工作总结

助研工作总结

从11年9月份入学到年末,我的研究生生涯已经过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获得了助研的岗位,参与了实验室的科研课题的各项工作。在短短的4个月的助研岗位上,我学到了非常多以前没有的知识,不光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验技巧,更多的是从导师和各位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那里学到了关于人生和学问的道理,让我有了许多感悟。

一, 从基础学起

不学不成,不问不学。回顾这学期的工作经历,深以为然。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进入研究生的学习,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兴奋与不安同时交织在我的心里,即为能在研一时就能接触到研究的机会而感到兴奋,同时也鉴于对研究内容的陌生而担心能否顺利完成科研任务。

就这样,我推开了科研的大门。跟随我的导师何庆瑜教授的课题组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入实验室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会,怎么办?笨鸟先飞,多问多学。我先从熟悉知识开始,买了很多跟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如《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技巧》等,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同时查阅大量跟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认真研读,学习别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巧。在没有课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跟师兄师姐们学习实验技术,师兄师姐们不仅解答我的各种关于实验和理论上的疑惑,而且把他们探索过的技巧和方法都传授给我,让我获益匪浅。和同届的同学们一起交流,也使我感受到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带来的头脑风暴给我的启发和收获。

在这期间我感悟到,研究生的学习是跟本科生不一样的,研究生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思路,大部分都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我通过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多学多问,掌握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助研这份工作提供给我学习做人和做事的大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不断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受到老师和前辈们踏实的学问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也使自己获得了充实的满足感,忙碌的助研生活带给我很多乐趣。日复一日不断接触新知识,向新领域推进,逐个弄懂的知识点给了我乐趣,让我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二,主要学习工作内容

在这4个月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的助研内容主要是参与何庆瑜教授和孙雪松博士的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课题。何老师和孙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使我对于我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了解,他们用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前沿的学术思维引导我们去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他们的品行和生活态度,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也影响着我的世界观。我很喜欢这样的教导方式,也喜欢这样的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这期间我主要跟着李楠学姐学习各种实验技术。李师姐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各种实验,讲解实验的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的实验技巧一下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李师姐总是先自己动手做一遍给我看,然后让我自己学习操作,对于我有时的过失也并没有加以责备,而是跟我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然后一起想解决的方法。李师姐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方法使我的理论和实验技巧都得到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也都是很好的良师益友,即使在他们很忙的时候,也会抽空解答我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或者提示,让我感觉到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

三,工作感悟

在助研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你不懂的多,要学习的知识就多,学得越多,感觉不懂的东西就更多,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升华的过程。虽然有泪水,但是收获时的欢乐使我前进的脚步更加的坚定。青春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投入什么,你就能得到回报。

同时让我学会了更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与科研工作,同时担任助研岗位,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如何能在搞好学习科研的同时,圆满地完成我们的助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研究生学习上我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科研方面及时完成了导师的工作任务。我想这份经历对我以后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三:助研个人工作总结

助研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进入研二生活已经半年了,在短短的这半年里,我获得了助研的

岗位,参与了实验室的科研课题的各项工作。除了在基础知识学到了非常多以前没有的知识,

不光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验技巧,在工作经验上,从导师和各位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那里学

到了关于人生和学问的道理,让我有了许多感悟。在这里,我要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难

得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带我的老师和师兄师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他们给予我的

支持、帮助和鼓舞。 在这六个月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主要跟着xx师兄学习各种实验技术。

师兄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各种实验,讲解实验的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的实验技巧一

下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师兄总是先自己动手做一遍给我看,然后让我自己学习操作,

对于我有时的过失也并没有加以责备,而是跟我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然后一起

想解决的方法。师兄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方法使我的理论和实验技巧都得到提高,能够

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

遇到的困难。而且进入实验室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会,怎么办?笨鸟先飞,多问

多学。除了看很多跟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之外。而且还需

要查阅大量跟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认真研读,学习别人先进的研究

方法和实验技巧。于此同时一有时间都在实验室跟师兄师姐们学习实验技术,师兄师姐们不

仅解答我的各种关于实验和理论上的疑惑,而且把他们探索过的技巧和方法都传授给我,让

我获益匪浅。和同届的同学们一起交流,也使我感受到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带来的头脑风暴给

我的启发和收获。

在助研的日子里,在这期间我感悟到,研究生做研究和研一的理论学习不一样,更多的

是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思路,大部分都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良好的动手能力。我

通过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多学多问,掌握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助研这份工

作提供给我学习做人和做事的大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不断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受到老师和

前辈们踏实的学问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也使自己获得了充实的满足感,忙碌的助研生活

带给我很多乐趣。同时让我学会了更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为一名研二正式做研究的研究生,

我们的首要 任务还是学习与科研工作,同时担任助研岗位,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如何能在搞

好学习科研的同时,圆满地完成我们的助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

间。我想这份经历对我以后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篇二:研二助研

总结

从13年2月份入学到本学期末,我的研究生生涯已经过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获得了

助研的岗位,在短短的几个月的助研岗位上,我学到了非常多以前没有的知识,不光是专业

技术知识,更多的是从我的导师陆老师那里学到了关于人生和学问的道理,让我有了许多感

悟。

一,从基础学起

不学不成,不问不学。回顾这学期的工作经历,深以为然。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进入研

究生的学习,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兴奋与不安同时

交织在我的心里,即为能在研一时就能接触到研究的机会而感到兴奋,同时也鉴于对研究内

容的陌生而担心能否顺利完成科研任务。 就这样,我推开了科研的大门。跟随我的导师何庆瑜教授的课题组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进入实验室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会,怎么办?笨鸟先飞,多问多学。我先从

熟悉知识开始,买了很多跟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同时查

阅大量跟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认真研读,学习别人先进的研究方法

和实验技巧。在没有课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跟师兄师姐们学习实验技术,师兄

师姐们不仅解答我的各种关于实验和理论上的疑惑,而且把他们探索过的技巧和方法都传授

给我,让我获益匪浅。和同届的同学们一起交流,也使我感受到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带来的头

脑风暴给我的启发和收获。在这期间我感悟到,研究生的学习是跟本科生不一样的,研究生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

然后提出解决思路,大部分都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学然后知不足,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我通过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多学多问,掌握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

到的知识。助研这份工作提供给我学习做人和做事的大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不断在学习

和工作中感受到老师和前辈们踏实的学问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也使自己获得了充实的满

足感,忙碌的助研生活带给我很多乐趣。日复一日不断接触新知识,向新领域推进,逐个弄

懂的知识点给了我乐趣,让我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二,主要学习工作内容在这几个月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的导师陆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使我对于

我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了解,他们用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前沿的学术思维引

导我们去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他们的品行和生活态度,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

也影响着我的世界观。我很喜欢这样的教导方式,也喜欢这样的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这期间陆老师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方法使我的理论和实验技巧都得到提高,能够很

好的完成任务,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也都是很好的良师益友,即使在他们很忙的时候,也会抽

空解答我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或者提示,让我感觉到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三,工作感悟

在助研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你不懂的多,要学习的知识就多,学得越多,感觉不

懂的东西就更多,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升华的过程。虽然有泪水,但是收获时的欢乐使我前进

的脚步更加的坚定。青春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投入什么,你就能得到回报。 同时让我学会了更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与科研

工作,同时担任助研岗位,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如何能在搞好学习科研的同时,圆满

地完成我们的助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研究生学习上我获得

了优异的成绩,科研方面及时完成了导师的工作任务。我想这份经历对我以后合理安排工作

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篇三:研究生助教助研工作总结 助研助教工作总结

研究生入学后,经过两周的导师与学生双选工作,确定赵东拂老师为我的硕士导师。导

师根据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安排我研一第一学期做助研工作,项目名称为多层地下综合交

通枢纽安全疏散研究。 大学四年的学习依然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研究生的学习是与本

科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在导师确定我做助研工作以后,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研究生自

主学习、自主钻研的学习模式,我主动找研二的师兄进行交流。通过与师兄的交流,我知道

了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安全疏散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科研方法等,另外我还知道了如

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论文的检索、文献的搜集整理等。从那以后,我获取课题相

关文献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去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下载和师兄的无偿赠与。通过阅读这些文

献,特别是英文文献,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文读写能力,还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

解。在研一的课程中,有一门是防灾减灾导论,老师让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写一篇课程论文。

我根据自己看的文献,写了一篇论文作为作业上交。那篇论文现在看来真的是非常肤浅,但

确是我一学期文献的总结,并且包含我个人的一点点创新,将结构可靠度的方法引入到多层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研究中。研一第一学期的助研工作只是我研究生生活的开始,导师安排我做助研工作,也是想让

我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科研团队当中,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做科研的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摸索,

我想我达到了导师的要求,我学会了如何查文献、如何做科研、如何写论文等研究生的基 本功。在今后的研究生生活中,我将利用这学期助研工作的经验继续努力,更好的做科

研。

研一第二学期,导师安排我做助教工作,课程是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

砌体结构等相关的内容。作为老师的助教,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老师批改课后作业、试卷

以及课程答疑等。这些课程我在本科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困

难,并且老师都会给我课后作业以及试卷的参考答案,但是我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每道题我

都自己先做一遍,弄清楚每道题的解题步骤、方法才会下笔去批改课后作业,防止出现错误。

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非常的仔细认真,每个步骤都认真的批改并指出其中的错误,以便本

科生能够注意,从而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在给他们的课后作业打分的时候,我也是实事求

是的根据作业的情况给分。登记成绩时,将成绩按5级分制决定,并在学期末后,及时整理、

汇总学生的成绩,并将学生的成绩汇总交给老师,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在最后的学期末的时候,老师让我出一套混凝土试题的标准答案,由于当时忙于其他的

事情,做答案的时候计算题出了一点问题。老师在我到办公室的时候给我指出来了,并且教

育我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谨慎认真,不能够马马虎虎,要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意,避免

发生这种粗心大意的事情。因为如果不是老师看出来,就会影响到大家的期末成绩。通过这

件事情,我也深深体会到做事情不认真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都

是谨慎、认真没有在出现类似的事情,总算不辜负老师的教诲。通过做助教,我体会到作为老师的辛苦,所以对我的导师以及所有的老师都非常的尊敬;

同时,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作为我们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也让我重新复习了一遍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课程,给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和师兄对我真切的关怀、谆谆教诲和指导,周围同学的支持和

帮助。篇四:助研工作总结 助研工作总结 从11年9月份入学到年末,我的研究生生涯已经过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获得了助研

的岗位,参与了实验室的科研课题的各项工作。在短短的4个月的助研岗位上,我学到了非

常多以前没有的知识,不光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验技巧,更多的是从导师和各位老师还有师

兄师姐们那里学到了关于人生和学问的道理,让我有了许多感悟。 一, 从基础学起

不学不成,不问不学。回顾这学期的工作经历,深以为然。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进入研

究生的学习,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兴奋与不安同时

交织在我的心里,即为能在研一时就能接触到研究的机会而感到兴奋,同时也鉴于对研究内

容的陌生而担心能否顺利完成科研任务。 就这样,我推开了科研的大门。跟随我的导师何庆瑜教授的课题组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进入实验室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会,怎么办?笨鸟先飞,多问多学。我先从

熟悉知识开始,买了很多跟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如《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实验技巧》等,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同时查阅大量跟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无

论中文还是英文,都认真研读,学习别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巧。在没有课的时候,我

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跟师兄师姐们学习实验技术,师兄师姐们不仅解答我的各种关于实验

和理论上的疑惑,而且把他们探索过的技巧和方法都传授给我,让我获益匪浅。和同届的同

学们一起交流,也使我感受到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带来的头脑风暴给我的启发和收获。二,主要学习工作内容这期间我主要跟着李楠学姐学习各种实验技术。李师姐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各种实验,

讲解实验的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的实验技巧一下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李师姐

总是先自己动手做一遍给我看,然后让我自己学习操作,对于我有时的过失也并没有加以责

备,而是跟我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然后一起想解决的方法。李师姐授人以鱼,

又授人以渔的方法使我的理论和实验技巧都得到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也

教会了我如何去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也都是很好的良师益友,即使在他们很忙的时候,也会抽

空解答我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或者提示,让我感觉到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三,工作感悟 在助研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你不懂的多,要学习的知识就多,学得越多,感觉不

懂的东西就更多,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升华的过程。虽然有泪水,但是收获时的欢乐使我前进

的脚步更加的坚定。青春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投入什么,你就能得到回报。 同时让我学会了更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与科研

工作,同时担任助研岗位,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如何能在搞好学习科研的同时,圆满

地完成我们的助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研究生学习上我获得

了优异的成绩,科研方面及时完成了导师的工作任务。我想这份经历对我以后合理安排工作

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篇五:助研工作总结 助研工作报告

从13年9月入学到现在,我的研究生生涯已经过去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获得了助研

的岗位,参与了导师的课题,也学习了很多知识。在这几个月的助研岗位上,我学到了很多

以前没有的只是,不光是专业技能和方法,更多的是从导师和各位老师还有同学们那里学到

了关于人生和治学的道理。这让我有很多的感悟。一, 从基础学起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我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进入了研究生的学习,感觉一切

都是新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兴奋与不安同时交织在我的心里,即为

能在研一就能接触学术研究的机会而感到兴奋,同时也对于新的知识和技能而感到担心。 许多新的知识在本科阶段都没有经行扎实的学习,从研究生开始,导师和其他老师们都

要求我们夯实基础,对于英语学习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环节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学习,比如,

原有的一些单词,我们不仅要认识,还要对读音,词性,用法等各个方面加以深刻的理解。

这学期,我们不仅仅要重新背诵原有的一些经典词汇,还系统的研读和背诵了一些专业的口

译词汇。并且每一周都要反馈和汇报,这对于我们口译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从背单词

这项简单的工作中,我们不仅仅理解了词汇的意思和用法,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想要学好口译,

想要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口译人员,扎实的基础和刻苦的努力是缺一不可的。二, 专题的训练。 在口译专业的学习和将来口译工作的进行中,一些专业术语和专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些训练,我们可以掌握专有名词的翻译和使用,以便以后遇到突发情况可以有的放矢,

从容面对。

所以这学期我的导师也给我们经行了很多的专题训练,例如,各个专题的词汇的听与说,

有关中国的一些特殊词汇的表达与听说,英文中数字的表达与听说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

的就是英文中数字的表达与听说。众所周知,在英文中有很多的数字表达,这些表达与中文

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这也造成了我们在使用英文数字的时候就会产生困惑和疑问,造成表

达的不熟练和错误的产生,想要克服这些困难,没有专项的练习是不行的。 在学期的中段,我的导师景超老师给我们量身打造了英文中数字的表达与听说,我们经

行了大量的专业练习和实践,不仅仅在课堂上,在课后我们也做了很多调研和总结,针对学

生们在学习这方面知识时产生的困惑,又重新改良了学习计划和方法,总结出了一套数字口

译的练习题目和学习方法,这让我们克服了数字口译的困难,树立了信心,也让我们在今后

的口译专项训练中找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 三, 助研体会 在助研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你不懂的多,要学习的知识就多,学得越多,感觉不

懂的东西就更多,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升华的过程。虽然有泪水,但是收获时的欢乐使我前进

的脚步更加的坚定。青春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投入什么,你就能得到回报。 同时让我学会了更科学地利用时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与科研

工作,同时担任助研岗位,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如何能在搞好学习科研的同时,圆满

地完成我们的助研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更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研究生学习上我获得

了优异的成绩,科研方面及时完成了导师的工作任务。我想这份经历对我以后合理安排工作

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研究生科研心得体会


研究生科研心得一:研究生科研心得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研究生科研心得二:一个非常不错的研究生科研心得(5088字)

一、 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指标, 以探讨 (目的)

2. M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 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是否清晰?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7、引文是否充足?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研究生科研心得三:一个研究生的科研心得(2102字)

这几天是全国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办公室的楼道上比平日多了几分嘈杂,而我们的科学网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也是争论不休。这几天在对硕士毕业论文作最后的修改润色,同时也回忆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希望仅有的一点经验可以带给即将入学的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气象,具体一点是气候诊断合数值模拟。我的经历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我中专学的是气象,那是在南昌,后来工作了两年,被单位派出来上学,学的是计算机,后来自己又考上了气象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喜欢气象,所以对它的追求是孜孜不倦。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我在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比起一起进来的同学,要差很多,当时我的导师也很担心我,可是现在,我想我的老师已经很放心我了,虽然我们要走的科研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记得刚上研一的时候,我对于气象的理解仅限于我在气象局工作的时候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和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对刘氏兄弟大气动力学的全部推倒过程。我个人觉得自己的悟性比较好,虽然没有上过本科的气象课程,但是自己通过自学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只是对于做科研,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资料的用法,对于文献的阅读,都很空白。我记得研一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叫我们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我那个时候很认真,读文献的时候,拿一个笔记本,要把很多当时不理解的地方,觉得很有意思的东西都要记下来,经常会拿出来看看,慢慢去想,直到想通了为止,研一下学期,我得导师带的一门课,考试就是叫我们去找一篇相关文献,上去做一个小的报告,我记得我当时找了一本国外权威杂志的一篇作台风的文献,30页的英文,我那个时候用了快两个星期才翻译过来的,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时的那篇文献交给老师的时候,已经破烂不堪了,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很满意,我自己也很高兴。后来开始着手做科研,先是写了一篇小论文,在开始处理资料的时候要涉及编程和画图。

第一次,肯定什么都不知道,是我的导师和我的师姐给了弄好的程序,但是我在用完以后,慢慢的去理解他们编程的思想,基本上把他们编的程序能够倒背如流。从那次以后,我基本上可以独立的去处理资料和编一些不是很复杂的程序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出现过很粗心,丢了这个,忘了那个。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急得什么都遍不出来,但是你一定要坚持,自己去把这个事情独立做好,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进步。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国庆长假,哪里也没有去,一个人在办公室,慢慢去熬,去思考,把看过的文献整理成一条线,写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虽然后来没有发表,但是我觉得我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了,我的导师也很满意,我自己也肯开心。后来就慢慢地进入了研究生学习的这种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谦虚谨慎,在看文献的时候要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用了什么方法,我自己也拿来弄一下!要多读英文的文献,因为这不仅可以真正扩展你的视野,也为你日后写英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去画一个图,去计算一个东西的时候,尽量自己去做,不要老是问师兄师姐,千万不要养成依赖的习惯。因为科研领域,很多东西是独立的,要一个人完成的,尤其是这种细节上的小事情。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写,肯定是没有任何逻辑和思路的,写出来的话,也是没有任何力度,属于‘口水话’。我记得第一篇文章,导师看了很不高兴,我觉得我当时都快把他气坏了,但是我自己也着急,也没有办法,编程可以很快学好,但是写文章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为以提高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看,多思考。导师给你改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去仔细地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写,你要去理解它的思想,它的逻辑。时间久了,你自然会形成一种感觉,一种思路。写得多了,后面的路就走起来顺利多了,只是如何做得更有深度,更有水平。在投出去的文章的审稿人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更何况你和我,刚刚入门的学生,但是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有追求完美的这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责任去做,就可以了。日积月累,你会慢慢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种感觉是令人兴奋的!研究生的二年级和三年级,因为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什么特别宽裕的经济条件让你去旅游和逛街,自己也不是对电影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面度过,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这座楼上就没有人,一个人在导师的办公室,静静的,感觉特别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要去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

也许工作以后的变化会很大,但是在研究生期间的这种心境,是我以后最为珍贵的回忆。我是非常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导师。在今天这种学术界也很浮躁的气氛下,我的导师始终在坚持着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和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对待科研踏踏实实。对待学生认真负责!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来讲,有一位好的导师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你遇到的导师没有时间管你,你也可以一样做得很好,关键是自己,科研需要很安静的心,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忍受枯燥,需要你的热爱。当你付出以后,它是一定有回报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种支柱的,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这也许是你最好的精神家园!

2013研究生工作总结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3研究生工作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X月份开学后正式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其实早在X月份就和导师到深圳的实验室去做项目,干了两个半月,对以前学的技术熟悉了一下,对后来的研究生学习挺有帮助。
第一次到南方,很兴奋,和导师带的另一个同学一起去的,做了24个小时的火车,下车后还是导师亲自来接站,感觉荣幸之至。
住在挨着华强北的一个小区内,实验室在南山区的科技园内,每天按上下班的点去实验室,第一次体验了一把上班族的生活。华强北真热闹,以前都在小地方,没怎么见过市面,第一次见六条人行横道的十字路口,隔三差五就去华强北转,晚上吃完晚饭经常去电器城里吹冷风,各种新上市的电子产品也把玩了个遍。感觉不好的就是南方的气候,经常潮湿的不行,蟑螂还很多,个头又大,住了两个月就怀念北方干燥的天气了。
下面主要说说研究生第一学期的学习。
本着求知好学的精神,加上刚上研究生干劲十足,这学期选的课很多,各方面都想学,问了周围的同学,还没见到比我选的课多的。
过了半个学期就开始后悔,课程太多应付不过来,几乎每门课都有大作业,想着如果让我重新选课,肯定不选这么多。尤其到了最后一个月,简直要忙死,好几个课程的大作业都是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做完。进入考期后更是紧张,要考试的科目比别人多出四五门,一直愁怎么安排复习时间。最重要的两门,矩阵理论和算法还是在相邻的两天内考,一直担心要是挂科怎么办。那几天又过上了考研期间的生活,每天背着书包去自习室。直到最后一科考完,才发现自己竟然做到了,之前担心的几个科目也都比较有把握。再次验证了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如果当初选的课比较少,会过的比较轻松,但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到头来坑的是自己; 选的课多了,学习过程会很紧张,但激发的潜力会逼自己完成所有科目,多学了东西,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这学期一共选了13门课,分别说说感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必修的政治课,由好几位老师讲,每位老师讲一个主题,与以往的政治课的不同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政治问题,讲了些一般 政治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只是每次上课的时间太长,一上就是一下午,没什么耐心听。最后是开卷考试,买的讲课老师自己编的书,只要把相关内容答上去就有分。
(2)英语
选课前有个英语免修的考试,我没参加,因为我还是挺喜欢英语的,也不怕英语考试,每堂课跟着听一听,比较轻松也能复习复习 英语,顺带学点东西。英语课每周两节,一节外教讲,一节是中国的英语老师讲。外教是苏格兰人,英式发音一开始听着很别扭,后来习惯了感觉还挺有意思。上课一般是讲一些西方文化,分组讨论,最后的考试是几分钟的口语面试,也挺简单。中国的英语老师是剑桥留学回来的博士,水平还是很高的,上课多是讲一些英文写作的技巧,确实对以后写论文有帮助。其实想一想,以后再想找个高水平的英语老师给讲课机会可就不多了,所以这次选英语课一点也不后悔。
(3)矩阵理论
工科的必修课之一,可以从数理统计、矩阵理论、数值分析三门里选一门,听说矩阵论算是其中简单的,就选了矩阵。第一章的内容是接着本科学的线性代数讲的,后面讲一些深入的东西,像矩阵分解、伪逆矩阵、矩阵函数之类的。本身我们实验室就搞图像处理,学一学矩阵对以后还是挺有帮助的。每周有两节课,都是上午第一节,总是起不来。最后考试前也很担心,总怕挂掉,复习资料是看往年的矩阵论考题,针对每个题型复习。在考场上见到考题后才放下心来,题目还是很简单的,都是些固定题型,没有很偏很难的。
(4)经济学思想
跨学科的一门选修课,本身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就想选这门课。这门课还是很热门的,选课开始的第一天我选的时候已经满员了,第二天早晨看的时候发现有人退了,还剩一个名额,就赶紧退掉其他跨学科选修课,选了这门。前几节课讲的东西都很好理解,到后来有很多经济学里的公式图表,就听不懂了。考试是闭卷,50道2分的选择题,没一点弹性。参考书指定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网上找了这本书的要点总结看了一遍,也没记住多少。考试的时候全靠理解加常识,最后还是过了。
(5)算法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专业的重量级必修课,授课老师韩军教授水平很高,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毕业的,讲课生动有趣,参考书就用的王晓东的《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还是按照分治算法、动态规划、分支定界、贪心算法、随机算法、Np理论这一套讲下来,也算是又复习了一遍。
不过相比本科学的内容深入了,像分治算法里面又分为分治、减治、变治。动态规划部分讲的也很好,对动态规划的理解又加深了。平时有三次作业,一次算法性能分析题,一次动态规划题,一次分支界限题,这几次作业还是很锻炼人的。最后考试还是参照往年试题复习, 考之前也很担心,最后发现题目有80%是重复的。
(6)高等计算机网络
这门课也相当于把本科讲的计算机网络又复习了一遍,还是分层讲,内容上加深了,介绍了一些以前没讲过的协议。老师的讲课方式比较枯燥,一个人就能说两个多小时,没有互动。不过老师给安排的作业还是很锻炼人的。平时有5次针对不同主题的论文阅读,每个人人选三个主题,也就是三篇论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候选论文都是老师给仔细挑选的英文经典论文,读完后要写分析报告,一篇word,一篇ppt,word上交,ppt在课堂上抽人演讲。通过这几次作业锻炼了英文原版论文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虽然过程很难熬,不过对自己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还有个分组大作业,可以做网络性能分析、网络参数测量或者网络相关的应用。我们组本来想直接交我本科做的一个局域网抓包分析的程序,结果开题时被毙了,说做这些没有研究意义。后来又临时选题,做的 p2p流量识别和分析。
由于是临时选题,开题后一点思路也没有,愁了好几个星期,直到最后截止日期前才做完。这门课是我所选的课中作业最多的,同时对自我提高帮助也很大。
(7)程序语言设计原理
院长讲的一门课,之前还对院长的水平抱有怀疑,总认为干上行政工作后学术水平会有所降低,后来上课后才发现院长水平真的很高。
这门课不是讲具体的语言,而是讲程序语言的设计原则和分类,很高深的东西,还夹杂着很多编译原理相关的内容,到后来基本听不懂了。
通过这门课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函数式语言。老师留的作业也很有意思,共三个作业,分别是程序之美、语言之美、形式之美。程序之美是让分析一段 1000行左右的程序,指出其中体现了哪些程序语言的设计原则。语言之美是分组作业,老师给定一些少见的编程语言,分组研究其类型系统、束定机制、存储机制、程序控制、编译环境等。给定的语言有Objective-C、python、Haskell、Scheme、Clojure、Scala、 Erlang、Ruby、pHp、HTML5。我们组选的是Scala,本来想选Objective-C、python、pHp这些常用语言,学习一下以后可能用得到,但由于
太热门,名额早就被占光了。Scala也不错,兼具函数式和面向对象式语言的特点,分析过程中确实也学到很多东西。形式之美是让写形式化表达,这次作业也被当做最后的考试。
(8)人机交互
这门课主要讲一些设计准则,这些准则告诉我们在设计软件(或其他任何人类使用的物品)时如何才能更好的被人使用。对于以后做界面开发有很大帮助。比如做网站,有的网站我们一看就知道各个功能都在哪里,用起来使人很愉悦;但有的网站给人的感觉却是乱七八糟,想找的功能找不到,不想要的功能堆在眼前,这就是设计的好与不好造成的。其实感觉这门课对我当前阶段来说用处不大,因为现在做的东西基本功能都还实现不了,谈不上美和易用性。并且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认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往往界面不怎么美也不怎么易用,但强悍的功能让人们还是对它爱不释手。但这些设计原则对于一些很成熟的通用软件来说,就有很大作用了,比如腾讯QQ的客户端,这几年的新版本功能上没有太大改变,都在强调用户的易用性。这门课也是分组作业,我们选了以前做的一个项目,没怎么改就交上去了,老师主要看你演示时能不能将课堂上讲的一些人机交互的原则在你的程序中的体现说出来。
(9)航天型号软件工程
这门课就是讲航天领域里软件工程的一些准则和注意事项,基本上也就是把软件工程的流程再讲一遍。老师讲课挺有激情,还请了航天软件领域的几位专家来给讲解。作业也很简单,就提交一个需求分析文档,也没考试。
(10)遥感图像解译
这是我们导师的一门课,讲遥感图像的处理流程。课时比较短,只有半个学期,很多细节都不明白,作业也就是按照老师给的步骤处理了 几个遥感图像。有人觉得这样的课根本学不到东西,上了等于白上,但我觉得上过这门课和没上是有不同的。如果没上过这门课,对于这个 领域里的东西完全是一抹黑,不了解。上过一遍课,虽然很多东西还是不懂,但起码有个入门,以后在遇到这个领域里的问题时,自己知道如何自学了。
(11)科学计算可视化算法
这门课我觉得选的还是比较值的,算是我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入门。主要是讲如何生成各种物体的三维体数据并绘制出来,是图形学的入门课程。老师教的也很好,讲的很细。主要讲了基于面片提取的Marching Cube算法和直接体绘制的Ray Casting算法,一些细节和算法实现还是不懂,但算法思想理解了。虽然选这门课的大多是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也就是专门搞图形学的,但对我来说帮助也很大。本课时没学过图形学,
这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图形学,了解了很多图形学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程的大作业是让生成三维球体的体数据并绘制,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了OpenGL,虽然完成的过程中很多是参照网络上已有的程序,但还是自己动手写了一遍。以后如果遇到计算机图形学的东西,也不至于束手无策了。
(12)视频编码技术及其应用
这门课主要讲视频编码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编码标准,由于和计算机视觉有关,学完了觉得还是很有用。有两个作业,分组作业我们做的
是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分析,大作业做的是HEVC算法的分析。学完这门课后看电影有个习惯,总是想帧与帧之间是如何预测的。
(13)机器学习
这是多数计算机学院学生都会选的一门课,现在什么都讲究智能化,机器学习的应用自然少不了。老师讲的比较笼统,只讲算法思想,把多数数学推导都省去了,感觉这样更不利于理解,但课时有限也只能这样了。有个大作业,自己实现了一下感知机算法,也算加深了理解。
感觉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还是自学,课堂上老师教的都只是带你入门,没有本科阶段讲的那么细,通过做大作业过程中的资料查询来学习是主要的提高方法。
在实验室内的工作方面,这学期可以说基本没怎么做,导师也是看到第一学期课程比较多,没有给指派多少任务。但我们实验室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还是跟着导师做了很多东西,真佩服他们,能够在完成所选课程的同时又做很多实验室内的项目。我这学期在实验室内就是帮老师写了几篇文档,翻译了几篇论文,对暑假做的一个项目进行了改进分析。放寒假前导师就给布置了下学期工作的大致安排,还是挺有挑战性的,越接近开学心里越不踏实,总觉得有很多完不成的任务在等着自己。
其实不应该抱怨实验室任务太重啊什么的,在考上研究生之前这不就是自己梦想的生活吗?以前也发誓考上研后要加倍努力,现在实现了又开始不满足,人都是这样欲求不满。所以还是好好干吧。
另外复试结束后有一段时间闲着没事干,于是开始自学日语,现在基本入门,学到了新标日课本的第9课,由于前段时间考试有一个多月没学了,以后继续按照两星期一节课的速度推进,也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