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当我们遇到一些深刻的事情或者经历时,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总结,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篇一: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进入初中以后,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有些同学说:?我在小学成绩都合格,平均分挺高,怎么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来了???我的孩子小学语文‘冒尖’,初中咋就一般呢??这种议论随处可听,原因在哪里?

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

首先,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的学习。小学生的直观性强,而抽象能力弱,知识的死记硬背能力强,而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弱,所以小学靠突击和死抠硬记取得成绩的学生,不注重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学习习惯,到中学自然跟不上。

其次,初中新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小学生升入初中,90%以上的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初中学习自主时间少,学习课程太多。学生在小学还有一些玩的时间,到中学课程增加到十几门,本来就难适应,再加之中学对新生一开学就实行严格而高要求管理,学生就会对中学的学习感到压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另外,初一学生入学的时候语文基础不同,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进了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会不一样。因此,升入初中必须明确我们在初中阶段语文将要学习哪些内容,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轻松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了。

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作用,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课后要求学生背诵的或循环反复练习的较多。进入初中后,从开学的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可分二步。

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

第二步: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些任务,你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做笔记方法(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串起来背),如何写好作文等。具体说来,如下:

首先就是听,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认真听当然不在话下了,不认真什么课也学不好的。关键是要会听。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老师讲的中心内容。我们平时说话都有一个目的,老师讲课也一样。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你心里一定要明白,我听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目的,有意识地去听。这样,一课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你的听的能力和语文成绩就提高了。第二是说的问题。主动给自己找训练说话能力的机会。上课的时候,不要等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问题,要主动积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个别同学有些胆怯,训练几次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你的见解。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当然,争论的问题还是要有意义。

第三是读的问题。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如练习题上的),要反复读。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碰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老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疏通文句,通过读领悟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老师讲解,则茅塞顿开。更重要的是掌握好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现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中招阅读题的考查,无外乎这几种文体.平时的课堂,考试后的试卷分析课上,一定要理解老师指导的答题特点和技巧.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其次。古诗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等,我们都必须记下来。

比如说状语前臵、定语后臵、代词数量词的省略。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要怕它细琐的东西,一篇课文,你要找出使用这几种用法的句子,在找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它很烦琐,但是,另一方面,你就等于又把书翻了一遍,就这样,可能你到快考试的时候,你就不用再花大力气去看书了,多做做这方面的练习题就可以了。课内外古诗一定要背会的,阅读时定要把握好作者炼字的妙处、诗句赏析、思想感情等,这对你考好是很有用的.

其三,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第四是写的问题。写比什么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写的事情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写什么呢?怎样写?老师布臵的写作练习一定要认真完成,并掌握老师的指导方法,比如如何审题、构思、表达,如何开头、过渡、结尾等.另外,写命题日记。题材多数是说心里话,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使之起双重作用——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学会做人。例如:《我进入初中以后……》、《考完期中试以后……》、《假如我是××》、《从××身上学到的……》、《预习也是一种享受》等日记题目。此类文章就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学生进入角色快,兴致高,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以后拿出来看看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经常可以通过你的周记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这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你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关心你,是为了你好。若能长期写,作文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最后,千万记住这一点——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篇二:初中生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生学习总结》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要对症下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跟据我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要在初中乃至小学学习阶段就要培养这种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不能想当然。

4.学习必须善于总结。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5.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铁棒磨成针”。所以,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严格要求自已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总之,学习不能只凭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有人说,学习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话在人才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而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这话就不甚全面了。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除了刻苦用功之外,还应该在注重学习方法的同时明确学习的总体战略。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也有所不同,难以制定统一的学习战略,只能提出一些关于学习总体战略的原则。

一、统筹兼顾原则

参加中考高考,能否进入分数线、重点线,都看总分。语文、外语、数学以及其他相关科目,哪一科分数过低,对于考生来说都不利。另外,对于初中生来说,体育是考分的一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其报考专业乃至今后的发展。因此,考生在制定学习战略时,应该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中学生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第一是不能偏科。有些中学生,或出于智能方面的原因,或出于个人的兴趣,或出于对个别任课老师的偏见,而产生偏科现象,久而久之造成了某一应考学科的知识断档,成绩特差。等到升学考试时,才发现自己陷于被动境地,悔之晚矣。

中学生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的第二要点是,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发育。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长身体的关键期,尤其是身体,过了这个关键期,即使加强锻炼,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人到了十八九岁,身体的骨骼、肌肉、肺活量以及五脏六腑的机能基本定型。身体不但关系到一生的前途,也关系到一生的幸福。

许多中学生,对学习成绩有足够的认识,但是对自身的健康发育却缺乏应有的重视,结果往往是成绩上去了,而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下降了;有的甚至因为体力不支学习成绩也随之而下降。这两种结果都将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生入学伊始对此就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迟之悟的读书人,只注意用心读书,不注意保护眼睛。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眼镜,迟之悟眼睛高度近视后,只能靠调整距离来使自己看清物体。一次他给门上锁时,由于眼睛离锁太近,竟把眼皮夹到了锁眼中。于是,人们编了一套嗑儿讽刺他:“稀奇,稀奇,真稀奇,锁头锁了上眼皮,当初若是听人劝,如今哪能讨苦吃!”迟之悟听了仍执迷不悟,还写了一首诗回敬那些笑话他的人:“囊萤映雪勤发奋,悬梁刺股苦读书,待到大比夺魁日,再与尔曹论赢输!”过了一段时间,大比之日到了,然而雄心勃勃的迟之悟因为看不清考试题而无法应试。迟之语后悔莫及,于是,写了一首诗以警后世。诗曰:“早知今日瞽,何必苦读书,奉劝天下士,莫学迟之悟。”迟之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顾学习不顾身体的做法,不仅对后续发展不利,就是对眼前的发展也同样没有好处。

筹兼顾原则的第三要点是,要在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智能的发展。与知识相比,智能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少年儿童时期,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一般来说,人到了14岁智力水平就已基本定格,因此,中学生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智能的锻炼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锻炼智能的最佳途径是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动手,多思考,多发问。

二、量力而行原则

在长跑赛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还领先;有的人先保持中游,最后领先;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却没有取上名次。有经验的教练都会告诉自己的运动员,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路程的长短,来安排速度。尚未到终点就跑不动了或到了终点还余勇可贾的安排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安排是力量将要用完的时候人也到了终点。安排学习也是如此,也要量力而行。在实践中,学生没有量力而行的表现主要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表现是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的潜能。有的同学智力条件很好,身体也不错,精力很充沛,但是,学习目标定得比较低,学习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一完成作业就花大量时间去做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这种同学实际上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

第二种表现是强自己所难。有些同学,自己能力一般,但目标定得过高,试图通过拼体力、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结果整天超负荷运转,睡眠严重

欠帐,久而久之,造成了疲劳积累,因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睡眠质量不好,身体虚弱,神经衰弱。最终学习成绩当然也不会好。遵循量力而行原则的科学做法应该是满负荷学习,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又不致于劳累过度。这就要求每一位同学能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期内的身心状况去灵活安排学习任务。

三、效益优先原则

搞经济建设讲究效益优先原则,学习也应该讲究效益优先原则,对于竞争比较激烈的中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对善于读书的人来说,各种知识都是有用的。因此,古人大多强调多读书。汉代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唐代诗人杜甫写诗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诗人陆游主张“万卷虽多当俱眼。”清代作家曹雪芹不仅强调读书,还强调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他在《红楼梦》中写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上总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此,庄子思考得比较深,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那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庄子的话,不是反对读书,不是反对求知,而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书富如海,百货皆有,取之不尽,而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要明确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学习要善于读书,“教学从书本开始”,这是教育史一再证明了的认识世界的最便捷的道路。有人说,我已经读了好多年书了,难道还不会读书吗?其实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读了好多年书也好,读了好多书也好,其实未必就真的会读书了。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精力怎样花费,心往何处想,劲往何处使,将对前途命运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像企业的资金一样,是“把钢用在刀刃上”,还是胡花乱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中学生在学习战略上,在自己的精力支出上,应该奉行效益优先原则。具体来讲,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是明确主攻方向。与教学内容不相关同时又不是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暂不要去涉猎太多,注意力集中指向教科书,以便为自己的下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在发展的航线上中途搁浅。

第二是立足基础。要先学基础知识,先在头脑中建立教科书的知识网络,然后再去演练,以防止本末倒置。对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而言,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然后再一步不少、一字不落地解例题,最后才是解练习题,进行演练。

第三是记忆优先。所有记忆性的知识要优先学习,每天都优先考虑记忆一些新知识,以提高总体学习效率。

学习犹如登山,往往是登到山顶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走了许多冤枉路。按照上述三条原则去安排学习,可以避免在学习上走弯路。

篇三: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中学生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中学生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

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

小学期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学科也相对简化,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语文主要是识字教育和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数学主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并没有细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老师的教学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

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

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加上初中学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减少;相反,有些小学时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冒尖者。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

(2)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一般来说,经过预初、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尤其到了初二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时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与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状况。

(3)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却学得越来越吃力,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对待学习是否轻松的状态,是判断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依据。

3、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

对初中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也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家长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他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帮助其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的学习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制能力,所以,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一旦离开教师和家长,不少学生往往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无法自觉的安排学习。

相对来说,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电脑游戏、武侠小说、通俗言情小说,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读物都会对学生%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总结


篇一:初中生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要对症下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跟据我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要在初中乃至小学学习阶段就要培养这种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不能想当然。

4.学习必须善于总结。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5.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铁棒磨成针”。所以,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严格要求自已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总之,学习不能只凭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有人说,学习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话在人才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而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这话就不甚全面了。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除了刻苦用功之外,还应该在注重学习方法的同时明确学习的总体战略。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也有所不同,难以制定统一的学习战略,只能提出一些关于学习总体战略的原则。

一、统筹兼顾原则

参加中考高考,能否进入分数线、重点线,都看总分。语文、外语、数学以及其他相关科目,哪一科分数过低,对于考生来说都不利。另外,对于初中生来说,体育是考分的一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其报考专业乃至今后的发展。因此,考生在制定学习战略时,应该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 中学生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第一是不能偏科。有些中学生,或出于智能方面的原因,或出于个人的兴趣,或出于对个别任课老师的偏见,而产生偏科现象,久而久之造成了某一应考学科的知识断档,成绩特差。等到升学时,才发现自己陷于被动境地,悔之晚矣。

中学生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的第二要点是,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发育。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长身体的关键期,尤其是身体,过了这个关键期,即使加强锻炼,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人到了十***岁,身体的骨骼、肌肉、肺活量以及五脏六腑的机能基本定型。身体不但关系到一生的前途,也关系到一生的幸福。

许多中学生,对学习成绩有足够的认识,但是对自身的健康发育却缺乏应有的重视,结果往往是成绩上去了,而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下降了;有的甚至因为体力不支学习成绩也随之而下降。这两种结果都将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生入学伊始对此就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迟之悟的读书人,只注意用心读书,不注意保护眼睛。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眼镜,迟之悟眼睛高度近视后,只能靠调整距离来使自己看清物体。一次他给门上锁时,由于眼睛离锁太近,竟把眼皮夹到了锁眼中。于是,人们编了一套嗑儿讽刺他:“稀奇,稀奇,真稀奇,锁头锁了上眼皮,当初若是听人劝,如今哪能讨苦吃!”迟之悟听了仍执迷不悟,还写了一首诗回敬那些笑话他的人:“囊萤映雪勤发奋,悬梁刺股苦读书,待到大比夺魁日,再与尔曹论赢输!”过了一段时间,大比之日到了,然而雄心勃勃的迟之悟因为看不清考试题而无法应试。迟之语后悔莫及,于是,写了一首诗以警后世。诗曰:“早知今日瞽,何必苦读书,奉劝天下士,莫学迟之悟。”迟之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顾学习不顾身体的做法,不仅对后续发展不利,就是对眼前的发展也同样没有好处。

筹兼顾原则的第三要点是,要在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智能的发展。与知识相比,智能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少年儿童时期,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一般来说,人到了14岁智力水平就已基本定格,因此,中学生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智能的锻炼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锻炼智能的最佳途径是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动手,多思考,多发问。

二、量力而行原则

在长跑赛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还领先;有的人先保持中游,最后领先;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却没有取上名次。有经验的教练都会告诉自己的运动员,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路程的长短,来安排速度。尚未到终点就跑不动了或到了终点还余勇可贾的安排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安排是力量将要用完的时候人也到了终点。安排学习也是如此,也要量力而行。在实践中,学生没有量力而行的表现主要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表现是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的潜能。有的同学智力条件很好,身体也不错,精力很充沛,但是,学习目标定得比较低,学习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一完成作业就花大量时间去做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这种同学实际上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

第二种表现是强自己所难。有些同学,自己能力一般,但目标定得过高,试图通过拼体力、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结果整天超负荷运转,睡眠严重

欠帐,久而久之,造成了疲劳积累,因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睡眠质量不好,身体虚弱,神经衰弱。最终学习成绩当然也不会好。遵循量力而行原则的科学做法应该是满负荷学习,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又不致于劳累过度。这就要求每一位同学能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期内的身心状况去灵活安排学习任务。

三、效益优先原则

搞经济建设讲究效益优先原则,学习也应该讲究效益优先原则,对于竞争比较激烈的中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对善于读书的人来说,各种知识都是有用的。因此,古人大多强调多读书。汉代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唐代诗人杜甫写诗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诗人陆游主张“万卷虽多当俱眼。”清代作家曹雪芹不仅强调读书,还强调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他在《红楼梦》中写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上总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此,庄子思考得比较深,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那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庄子的话,不是反对读书,不是反对求知,而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书富如海,百货皆有,取之不尽,而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要明确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学习要善于读书,“教学从书本开始”,这是教育史一再证明了的认识世界的最便捷的道路。有人说,我已经读了好多年书了,难道还不会读书吗?其实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读了好多年书也好,读了好多书也好,其实未必就真的会读书了。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精力怎样花费,心往何处想,劲往何处使,将对前途命运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像企业的资金一样,是“把钢用在刀刃上”,还是胡花乱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中学生在学习战略上,在自己的精力支出上,应该奉行效益优先原则。具体来讲,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是明确主攻方向。与教学内容不相关同时又不是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暂不要去涉猎太多,注意力集中指向教科书,以便为自己的下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在发展的航线上中途搁浅。

第二是立足基础。要先学基础知识,先在头脑中建立教科书的知识网络,然后再去演练,以防止本末倒置。对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而言,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然后再一步不少、一字不落地解例题,最后才是解练习题,进行演练。

第三是记忆优先。所有记忆性的知识要优先学习,每天都优先考虑记忆一些新知识,以提高总体学习效率。

学习犹如登山,往往是登到山顶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走了许多冤枉路。按照上述三条原则去安排学习,可以避免在学习上走弯路。

篇二:初一一学习方法总结

转眼间,升入初中已经一学期了,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我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一,课堂与课后的习惯

1.上初中后,每堂课的课容量较大,初中每堂课知识点比较多,老师讲的都是重点,因此上课都要认真听讲,充分利用好上课的每一分钟,争取一分钟也不走神。

2.上初中后,不能仅限于老师布置的基本作业,还要复习当天老师所讲过的内容,认真翻看一遍笔记,并为第二天学习做好准备,提前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更透彻的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

3.按照老师上课的要求认真做好笔记,老师板书的内容大多是重中之重。其他老师没写的却反复强调的也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其次记笔记也需注意速度,不能因为一个重点而耽误下面一个重点,我们可以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用简要的方式记下来,下课再补充,还是以听讲为重。

二,语数英学习方法

1,数学

数学学习其实并不注重额外做了多少题,而是把课本上的题彻彻底底搞明白才是重点,这就要养成在写作业之前先翻一遍课本再浏览一遍所学内容的习惯,看完书之后再认认真真的写作业,养成这个习惯或许比做大量的题要管用许多。

2.语文

语文学习一定要养成的习惯就是要扎实掌握好字词及古诗文背诵,不能让这些最最基础的知识成为绊脚石。初中阶段再为这些一字一词的错误浪费时间是不值得的。只有基础知识畅通无阻,我们才有时间去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3.英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英语学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习惯就是充分利用好一周只有两天的早读时间,这两个早晨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早晨的大好时光大声朗读,对单词的记忆是很有好处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史地生的学习方法

上学期的历史地理生物,我没有重视。只在考试之前的几天临时突击了一下,成绩不太理想。所以,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平时上课时,只要做到认真听讲,不走神,就算课下复习时间不多,也会比考前突击有效。课下,我们只需要掌握好新课堂上的题,养成学一课做一课的好习惯,就能学好小三科。

最后,祝同学们新学期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初中日语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日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初中日语学习方法总结吧!

一、听:

1.硬听NHK的新闻那是标准的发音,听多了就会死猪不怕烫了,多次出现的生词再去查字典。

2.要想句句听懂你的词汇量必须足够的大,那是滴水成河的道理,和你下的工夫成正比。

3.打工是体验生活,学习生活会话的机会,尽量打些动嘴的,能有机会听日本人说话的活,诸如加工零件流水作业那是用生命和时间换取你生产劳动力的金钱,长进不了多少日语,不能一箭多雕。不过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打些来钱快的工也未尝不可。

4.用心去听,日语是一种很暧昧的语言,根据上下文胡朦乱猜的本事一定要培养起来。

5.整理自己学到的新单词,反复记忆,只有这样才不亏本。

二、说:

1.听懂了就能说,就这么简单。

2.大声朗读,你读的时候就在听。

3.有机会就狂说,别人听不懂了就想方设法用别的话解释。

4.不懂就问,先学会怎么问是很重要的,再不懂就写出来,只要有汉字猜也可以猜个89不离

三、读:

1.最开始就是读五十音图,每天读,一定要读准,发音正确

2.采取多种方式读,这样记忆深刻。

3.不要怕别人嘲笑,要放开声音大声朗读。记住嘲笑你的人才是不如你的人!

4.要做到长期坚持,每天读不间断才能有大的收获。

四、写:

1.不写不知道一写傻眼了,写不出来,为什么?构文的能力没有系统训练过。

2.所有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首先要有坚实的语法功底,毫不含糊的条理性

3.剩下的就是你死记硬背了。

五、思维学习法

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表达的工具。

任何一个国家的小孩在学他的母语时都学得很好,很多人去国外学相应的语言学的也很好,为什么?因为客观环境强制他必须用这种语言表达其思维。久而久之,他就会形成用此种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达到学于应用之中的效果。 一般人没有这种条件,笔者也没有。但我们也可以强制自己以日语思维,久而久之强制自己形成用日语思维的习惯。

六、影视学习法

现在国内有很多日本的影视剧,一般都是日文发音中文字幕,而且很多都是日本影视的精品,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很多人都会在观看时自然的沉浸进去,容易入迷,根本没有学习的感觉,却能引起你学日语的兴趣,并达到学习日语的效果。当然,日本的影视剧也有好多种,动画的和非动画的,难的和不难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及喜好自由选择。

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总结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阶段的我,不仅努力学习了课内的文化知识,还留心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渐渐地,我形成了一套有我的特色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的学习方法的内涵与真谛的话,你会发现这一方法不仅仅是用于我,还适用于很多同样的同学。由于我接触的中上等的同学比较多,此方法更适用于学习上不错,但总也不能十分拔尖的同学。

其实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我写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我的制定学习方法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样才能真正使那些读过此文的人受益。学习别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收获。

还要在这里强调一点: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

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经验。我的思想也许比较独特。合理的可以自己试试,偏激的干脆掠过不读。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2、务学与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态度决定一切

5、不强调进步

6、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7、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8、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9、学习别人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

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我初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个阶段政治很差,又没有什么兴趣。但我觉得必须提高政治的成绩了。于是我每天回家先写最难办的政治作业,经常主动地找政治老师探讨问题。就这两条措施,十天之内使我的成绩大有长进。

可以说: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须重视兴趣。

二、务学与求道

还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它揭示了务学与求道的基本关系。

务学就是学知识学本领,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思考得来的有关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在这里可以认为是那些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务学与求道又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保证二者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务学和求道结合的好处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出苏轼的《日喻》来读读,那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