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热门5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热门5篇)。

当我们觉得疲惫有很多话想要说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妨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此时的感受。心得体会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想法,有没有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得更有合理性呢?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孩子正处于接触、认识事物的时候,犯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有了错误不可怕,只要他能够认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那他就是可造之才。这一点连小孩子都知道。关键是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有的学生学习第一,有的学生创造力惊人,有的学生口才一流,有的学生舞蹈天赋极强……调皮捣蛋怪招频出的孩子,也许是最具有潜能的孩子,并帮助其开发潜能。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有些老师不去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之后草草了事。学生不仅没能深刻地认识到错误的原因,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是人就会犯错误,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不能完全明白或记住老师的要求,这是很正常的。然而,我们教师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

善待学生要用人格去相互感化,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虽小,不懂事,但你对他的关心他是知道的。即使学生再不自觉,甚至顽皮,你也应该以教育为主。道理跟他讲透,关心他到位,让他感觉胜过他父母的关心,这样的学生大多数会被感化。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一上面就是一顿教训,别看他当时不做声,其实他骨子里根本不服。

善待学生并不是等于放弃原则,违反班纪校规的事,一定要严厉批评。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也可向老师提合理化的建议,老师从中吸取好的意见,做到原则面前师生平等。要让学生觉得下课你是他的朋友,上课你是他的老师。充分利用生活的空间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果这样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三言两语中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欣赏和赞赏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追求优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我校自起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激励·赏识 组织各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级中的一个职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特别是高203班在赏识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转化后进生方面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我校赏识教育基地班。

改革教学理念,实施激励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又是实施激励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学校将激励赏识教育的思想与原则体现在常规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具体做法是,一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启发式、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路,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让他们自己写、让他们自己讲,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3】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刚开始接触赏识教育,多着急于方法。而实际上,赏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视线问题。要学会从内心真正赏识,所有的语言和行动都要围着两个字“真”“信”,真心,真诚,真情和信任。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随手拈来都是方法。

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在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要和责任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赏识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尝到失败的滋味,培养对抗逆境的勇气。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赏识教育要同道德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尤其要让孩子懂得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没有赏识的批评叫催残,没有批评的赏识是溺爱。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4】

咱们中国有句古训叫“严师出高徒”。多少年来,中国的教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我读了周泓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在新课改的今天,“严师”并不一定会出高徒,相反,有时还会出现不良效果。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半年的我,在一开始就领教到了孩子们的“厉害”。一些老教师也提醒我: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你必须要严厉地对待他们,“镇住”他们,“压住”他们,只要这样他们才会听你的。那时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真理”。于是,从那时起,我就遵循了这一“真理”执行。笑容从我的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面孔。我时常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儿大声呵斥他们。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只要我一出现,沸腾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所改善,也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慢慢的,我发现原属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也渐渐地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他们看见了我就像老鼠看见了猫似的,也很少向我问好。向我问好的也是眼睛里含着恐惧。有的甚至将头低下迅速跑了。我还责怪他们:现在的孩子真不懂礼貌。孰不知这一“罪恶”是源自“我”——他们的老师。自从我把他们“镇住”之后,课堂气氛明显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特别是在让学生发表他们的主观看法时,只有一两个人举手。不是他们心里没话说,是因为我把他们镇得连话都不敢说了。在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是我扼杀了孩子们那天真活泼的心灵。

在教育方法上,我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手段能管住孩子,一直要求孩子“尊敬”老师,而不是“喜欢”老师,孩子如何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呢?

也许老师的“身份”可以给学生一定程度的镇压,老师所谓的下马威也许会让学生噤若寒蝉,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就像周弘老师说的一样教师的威信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由爱生敬,而不是让孩子惧怕。要知道,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向强权低头,孩子更不会因为惧怕老师而努力学习。相反,温和、幽默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从而使成绩突飞猛进。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孩子们最怕的不是讽刺、挖苦,也不是打骂、呵斥,而是感动。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正是学生接纳老师、尊敬老师的表现。只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才会和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纪律和秩序。老师也会从中感受到与孩子们相处的欢乐与幸福。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5】

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教学工作理解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在培训学校,我们面对的多数是性格迥异、基础参差、期望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多给学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教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犹若清晨的一缕曙光,足以照亮学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言语,就能使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恢复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劝导,就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对待学生,我们应当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及时肯定和倡导,从而促成其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认可学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始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避免使其产生任何消极逃避的思想。因为学习成效是树立学生持之以恒信心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鼓舞、激励的语言,像魔棒一样,能使疑虑变得坚定、恐惧变得平静、犹豫变得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

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落后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

当一个人具备这些积极因素的时候,就会逐渐迈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追求赏识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赏识教育,可说是素质教育的延伸,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取得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藏着热爱、信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它们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来,向学生展示出赏识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学会赏识并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们的心灵里充满爱心,还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时时实施和贯彻它。赏识教育的十种解释: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翘起大拇指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赏识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

赏识教育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赏识雨露_____自然篇

1、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2、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长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了。

3、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教育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4、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好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5、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化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6、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7、农民种庄稼,光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家长教育孩子,仅有爱也不够,只有懂,孩子才有美好的明天。

8、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好的学生自卑。农民最关心的是禾苗是否舒展,老师为何不关注童心是否欢畅?!

赏识雨露_____人生篇

1、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2、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让自己快乐,因为你心中充满光明;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仅给别人带来痛苦,更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你心中一片阴暗。

3、让生命放光:

你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你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

你无法改变容貌,却可以显示微笑;

你无法影响他人,却可以充实自己;

你无法预知明天,却可以善待今天;

你无法样样顺利,却可以无怨无悔。

4、学会选择的本质就是寻找光明——凡事发生,往好处想,形成良性思维习惯,使你终身受益。

5、每个健康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反过来,每个受伤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痛苦并带给别人痛苦的人。

GZ85.cOm延伸阅读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13篇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赏识教育心得体会13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

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看着很简单,“竖竖大拇指”、“说说太好啦”但是内涵丰富而深刻,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一学。

家庭中的赏识教育

我们都知道周老师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能说会道、心灵舒展,是“留美博士生”、还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海内外十大时代女性”、“全球热爱生命奖”等,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竟是一个自幼双耳全聋,三岁半还一个字不会说的孩子,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懂教育,会教育的父亲,而她的生命之花也是沐浴着“赏识教育”的雨露盛开的。

赏识教育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我也有个三岁的儿子,今年刚上幼儿园,有一天,我去接他,老师对我说,他们正在学“蒙氏阅读”,学了好多词语,大多数小朋友都会了,可是我儿子学得不太好,只学会了几个,没达到要求,让我回家辅导一下。我心里暗想:我儿子记忆力一向很好的,一岁半时就会认一百多个车标了。怎么会学不好呢?我细问了一下,老师说:“可能由于年龄比较小的原因,他不太听讲,经常在老师讲课时下座位溜达。”听了老师的话,我认为儿子是对老师讲得课不感兴趣了,太贪玩了。我并没有回家辅导他,而是对他说:“儿子,老师今天表扬你了,说你的词语学得好极了,妈妈太高兴了,她说你非常听话,总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你要继续努力啊!”儿子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接下来几天,回到家,我都会问儿子,今天学得什么,可不可以当小老师把学到的词语教给妈妈,于是儿子就会拿着词语卡片认真地读着,还时不时地说一首学到的儿歌给我们听呢。每次我都会对他大加赞赏,他的进步也很大。

再和老师交流时,老师说:“你儿子进步挺大的,看来你辅导得很用心啊!”我在心里得意地想:相信孩子是最棒的,他就是最棒的!

学校中的赏识教育

做为一名老师,学会用赏识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我班有个叫胜利的孩子,学习不怎么样,就爱打架,每天一小架,几天一大架,我和他谈过心,找过家长,都不怎么有效果,真是令人头疼,有一次,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张“于氏武道”的宣传书,和他聊天中我发现他现在正在学习“跆拳道”,一个改化他的计划便在脑海中形成,一次上课,我对全班同学说:“大家知道吗,我们班的胜利同学正在学习跆拳道呢!我们请他下来为我们表演一段怎么样?”热烈的掌声响起来,胜利不好意思的走下座位,有模有样地表演了一段,同学们都叫起好来。我趁机表扬他说:“胜利练的真不错,要学好跆拳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吃很多的苦,看来你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真是太棒啦!”

课后,我找他谈心:“胜利,你能把跆拳道练得这么好,说明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武是用来强身健体,同时能让你变得意志坚强,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呀!”他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从那以后,他打架的毛病改了很多,我以此契机,鼓励他好好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的胜利不能说是个好学生,但是起码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对孩子要有爱,要赏识,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教育的春天,必然是花开万朵,锦秀无边。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2)

上星期,学校赠送每位老师一本书。读完《赏识教育》这本书,书中周弘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也从中收获不少。在这本书中,周弘老师不但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教育聋哑女儿的辛酸路程,重要地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既新鲜有古老、既神奇又普通的教育思想,一种洋溢着生命意志与生命力的教育观念——赏识教育。那么,赏识教育究竟是怎样的教育呢?下面我就书中内容简单谈谈:何谓赏识?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孩子微小的努力,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赏识就是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因为当今的孩子是高自尊、高智慧,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多竖大拇指、少批评、少指责,即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学会细心琢磨孩子,善意引导孩子,用心赏识孩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赏识并不是无故表扬,而是有一定的艺术性。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失败后,要用肯定鼓励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孩子犯错时,批评性的语言要有艺术性,既要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要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赏识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要宽容、和善、有耐心,时刻不望去赏识孩子,给予孩子希望。

(三)赏识要与随机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使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成人的鼓励下继续努力,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并随机进行教育。

(四)赏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人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教师要努力捕捉孩子身上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并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

(五)赏识不能太过度。教师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要求,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

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跌倒和站立的交替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出现问题,老师要反思,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有错误,老师要耐心地等待他们去自省,让学生心理矛盾有充分的斗争过程。列宁小时候,打碎姑妈家的花瓶且隐瞒真相,他的母亲在3个月内佯装不知,但不断地讲诚实的故事。母亲细心的宽容和巧妙的提醒,使得列宁最终说出了实情。老师对待学生的缺点,不要简单粗暴,要宽容、耐心,巧妙地提醒他们,达到“知错就改,改则彻底”的效果。“赏识教育”就是要尊重、欣赏和宽容。

周弘用他的亲身经历这样告诉我们:

1、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2、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3、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4、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有人说快乐是一瓶香水,把它喷到别人身上,自己也会沾到一点。那么赏识何尝不是如此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翘起你们大拇指吧!”让我们学会赏识——赏识别人、赏识朋友、赏识家人、赏识老师、赏识同学、赏识人生、赏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3)

(一)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成功率最高,那就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

赏识教育认为,家长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的奥秘在于承认差异。

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安徽有位小男孩三岁半还不会说话,爷爷奶奶安慰孩子的父母:

“没关系,据说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

三岁半不会说话不要紧,说不定还是贵人呢!家长之所以尊重差异,是因为家长心中始终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会开口说话,坚信自己能够教会孩子说话。

(二)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

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三)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

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孩子呢?

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礼物的。比如一位老师是这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

事实上,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好多规则,好多道理,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不会有正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改正。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4)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3.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4.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5、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正所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同样,老师怎样对待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他们的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是眼里不容沙子,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尽力找出他的优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他自省、自律、自强呢?明智的老师当然会选择后者。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在智力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他们在自信心、进去心、坚持性、不屈不挠、不自卑等非智力因素上有较大的差异。推而广之,学生成绩不良,并非完全智力上的原因,若只从智力上着眼提高学生成绩是徒劳的,只有从改善非智力因素入手,消除他们在非智力心理因素上的不良品质,才能使他们固有的智力优势得以发展。智力因素相当于种子,非智力因素相当于土壤,只有土壤肥沃,种子才能茁壮成长。而肥沃的土壤的构成成分我认为最基础的就是“赏识”这一元素。赏识是一座桥梁,是师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只有赏识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他无穷无尽的创新思维。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育与被教育的目的。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孩子正处于接触、认识事物的时候,犯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有了错误不可怕,只要他能够认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那他就是可造之才。这一点连小孩子都知道。关键是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有的学生学习第一,有的学生创造力惊人,有的学生口才一流,有的学生舞蹈天赋极强……调皮捣蛋怪招频出的孩子,也许是最具有潜能的孩子,并帮助其开发潜能。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有些老师不去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之后草草了事。学生不仅没能深刻地认识到错误的原因,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是人就会犯错误,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不能完全明白或记住老师的要求,这是很正常的。然而,我们教师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

善待学生要用人格去相互感化,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虽小,不懂事,但你对他的关心他是知道的。即使学生再不自觉,甚至顽皮,你也应该以教育为主。道理跟他讲透,关心他到位,让他感觉胜过他父母的关心,这样的学生大多数会被感化。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一上面就是一顿教训,别看他当时不做声,其实他骨子里根本不服。

善待学生并不是等于放弃原则,违反班纪校规的事,一定要严厉批评。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也可向老师提合理化的建议,老师从中吸取好的意见,做到原则面前师生平等。要让学生觉得下课你是他的朋友,上课你是他的老师。充分利用生活的空间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果这样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三言两语中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欣赏和赞赏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追求优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我校自起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激励·赏识 组织各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级中的一个职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特别是高203班在赏识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转化后进生方面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我校赏识教育基地班。

改革教学理念,实施激励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又是实施激励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学校将激励赏识教育的思想与原则体现在常规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具体做法是,一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启发式、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路,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让他们自己写、让他们自己讲,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7)

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教学工作理解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在教育学生中,应多多采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进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多数是性格迥异、基础参差、期望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多给学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教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犹若清晨的一缕曙光,足以照亮学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言语,就能使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恢复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劝导,就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

在一次的跳绳比赛中,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训练跳长绳时,女生两分钟勉强跳一百三十个,我很着急,就大声地训斥她们这样跳不行,那样跑不好,训得越凶,她们失误就越多,后来她们都找借口不跳了,一了解才知道原来那些不会跳的,或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站在旁边看,悠哉悠哉,反而挨不到教师的批评,而她们就是因为参加比赛才被老师批评的,所以觉得还不如不跳。

我意识到我太性急了,她们能参加比赛就已经是很积极了,我真不应该这么凶的批评她们。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我先在班上大大表扬了参赛队员的勇气和集体荣誉感;在训练时,我一个劲儿地夸她们跳得灵活,跑得很快,哪怕失误,我也说比以前好十倍,女生越跳越自信,越跳越积极。在比赛时竟然一个失误都没有。太出乎人意外了。

当训斥批评没有效果时,不妨换个心态,用赏识对待学生,我们应当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及时肯定和倡导,从而促成其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认可学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始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避免使其产生任何消极逃避的思想。因为学习成效是树立学生持之以恒信心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鼓舞、激励的语言,像魔棒一样,能使疑虑变得坚定、恐惧变得平静、犹豫变得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落后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当一个人具备这些积极因素的时候,就会逐渐迈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追求赏识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

赏识教育,可说是素质教育的延伸,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取得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藏着热爱、信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它们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来,向学生展示出赏识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学会赏识并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们的心灵里充满爱心,还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时时实施和贯彻它。但要记住以下几点:

1、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鼓励加表扬,而是从内心对孩子尊重、欣赏、从中激发出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和自觉性。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它孩子作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其它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他或她活出自己的精彩。

2、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和成绩。家长之所以会对孩子横加干涉,其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在这样一种心理下面,就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由成绩单分数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心情和教育的方法,于是双眼被分数吸引了,看不到孩子的光明了。但如果换一种角度,看到孩子这次比上次努力的地方,孩子会受到激励,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加倍努力。

3、要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当孩子达到了某个既定目标,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机会,及时由衷地赞扬孩子;同时表现出你的喜悦心情,让孩子感受到是他或她的良好行为表现使父母感到高兴。这是简单而又能产生显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坚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哪怕一点微小的成绩时,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后再赞扬孩子,而应该及时赞扬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你可以说:“这次干得真不错,我真为你高兴,下次继续努力!”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进步!”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8)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在促进学校教育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对赏识教育内容的学习,使我对赏识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宽容学生——允许失误。现在的孩子的确很调皮,尝尝做出一些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事,再加上年龄小,家庭教育跟不上,自制力差,所以很多孩子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提醒学生——大胆批评。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容忍学生的过错,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9)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立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想一下原来我的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运用的方法很多都和书中所提及的方法雷同。虽然我的父母没能给我创造优越富裕的生活条件,却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们给我以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让我成长、生活的非常快乐。现在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发现把这种爱的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真的象周老师说的那样,赏识的言语和行动,像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在我的赏识下,我觉得我的学生是健康快乐而又自信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在用赏识教育来教导孩子时的一些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本身性质来说,就是面对学生极易受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的交流。孩子每每受到表扬和肯定后特有的自豪感是我这个当老师心中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恰恰证明了孩子渴望被人赏识。

于是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相貌平平,能力一般,不好表现出于弱势的孩子们,开始时,我觉得真的很难,我发现自己的耐心真的有限,于是我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可以。随着我的不断的坚持努力,随着“偏见”这面有色眼镜的摘除,在赏识的眼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平时并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其实很不“简单”,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领先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那么作对老师而言就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会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注意掌握好分寸。这以后,凡遇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都很关注并适度地鼓励,表扬。让有缺陷的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

今年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张口脏话,出手打人,加上比同年级学生高一个头,经常欺负同学,简直就是个班霸。天天都有学生来我这儿告他的状,还有些孩子跟着他学,惹得好些家长都有意见,说我们不应该收留这种学生。一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每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收效甚微。于是决定改变教育方针,当他再犯错误时在帮他指出错误后,没有批评指责和大道理的说教,只是告诉他:其实你是个很善良很听话的好孩子,只是不能管住自己而已。要想让大家都喜欢你,你必需改掉这个毛病。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和出色。果然听到这样的话时,他器张又不屑的气焰立马下蔫去了,以后每次他再进办公室,在帮他指出错误时总不忘先表扬他的进步,再加以一翻鼓励的话。并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号召同学们团结鼓励他。在班级里,也是处处留心他的细微变化,发现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用赏识教育激励他。现在这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孩子们所有的细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孩子没有优差,只要在对他们教育的过程中施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赏识,这包括了尊重,信任,提醒和等待,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到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学会拼搏进取从而达到成功。赏识的力量不仅使孩子获得成功,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学校邀请马来西亚沙巴洲崇正中学的校长-曾桂安先生给全体一年级家长讲授了赏识教育,学校也一直贯彻赏识教育。一年多来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深深地了解到赏识教育不是方法,而是对生命的态度。赏识的同时要放下父母的架子,清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才会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赏识教育要善于鼓励孩子,以前我总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很少鼓励她做事,后来我发现她对什么事情都不是很热情,就是做了也行,不做也行,你表扬我,我也没有特别的激动,你不表扬我,我也觉得无所谓......, 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会经常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如“经过努力你会成功的”,“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试一试”等。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增强自信。这方面她在拉小提琴上进步最大,以前她拉琴很紧张,整个身体都紧绷的,不能很好的享受音乐,但经过半年多我的赏识和鼓励,孩子现在能很放松地拉琴,进步很大。赏识教育也要对孩子多用积极性评价,让孩子感觉你赏识她。如“你真棒”、“你非常能干”、“你做得很好”等。我的孩子没上过学前班,写字有点费劲,特别是一年级时,现在我经常对她说:“你的字越来越好了”,我发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应,因为她不仅字写得好多了,而且她的日记和作文也随之有进步。

以后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娱乐中,我都会以赏识的态度对待,相信孩子会很棒!!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1)

咱们中国有句古训叫“严师出高徒”。多少年来,中国的教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我读了周泓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在新课改的今天,“严师”并不一定会出高徒,相反,有时还会出现不良效果。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半年的我,在一开始就领教到了孩子们的“厉害”。一些老教师也提醒我: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你必须要严厉地对待他们,“镇住”他们,“压住”他们,只要这样他们才会听你的。那时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真理”。于是,从那时起,我就遵循了这一“真理”执行。笑容从我的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面孔。我时常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儿大声呵斥他们。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只要我一出现,沸腾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所改善,也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慢慢的,我发现原属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也渐渐地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他们看见了我就像老鼠看见了猫似的,也很少向我问好。向我问好的也是眼睛里含着恐惧。有的甚至将头低下迅速跑了。我还责怪他们:现在的孩子真不懂礼貌。孰不知这一“罪恶”是源自“我”——他们的老师。自从我把他们“镇住”之后,课堂气氛明显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特别是在让学生发表他们的主观看法时,只有一两个人举手。不是他们心里没话说,是因为我把他们镇得连话都不敢说了。在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是我扼杀了孩子们那天真活泼的心灵。

在教育方法上,我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手段能管住孩子,一直要求孩子“尊敬”老师,而不是“喜欢”老师,孩子如何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呢?

也许老师的“身份”可以给学生一定程度的镇压,老师所谓的下马威也许会让学生噤若寒蝉,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就像周弘老师说的一样教师的威信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由爱生敬,而不是让孩子惧怕。要知道,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向强权低头,孩子更不会因为惧怕老师而努力学习。相反,温和、幽默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从而使成绩突飞猛进。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孩子们最怕的不是讽刺、挖苦,也不是打骂、呵斥,而是感动。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正是学生接纳老师、尊敬老师的表现。只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才会和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纪律和秩序。老师也会从中感受到与孩子们相处的欢乐与幸福。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2)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刚开始接触赏识教育,多着急于方法。而实际上,赏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视线问题。要学会从内心真正赏识,所有的语言和行动都要围着两个字“真”“信”,真心,真诚,真情和信任。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随手拈来都是方法。

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在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要和责任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赏识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尝到失败的滋味,培养对抗逆境的勇气。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赏识教育要同道德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尤其要让孩子懂得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没有赏识的批评叫催残,没有批评的赏识是溺爱。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3)

有一天,无意间在网上荡,发现了周弘写的《赏识你的孩子》。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而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孩子是自己的好”,无可厚非这是作为一个父母本能的反应,但是现实生活中,在教育问题上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于单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孩子美好的未来,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从孩子刚出生那一时刻起,我们就为她设想了无数美好的未来,有时讲着讲着我们自己也会傻傻地笑。作为父母,心里无时无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入幼儿园前的一个星期,全家每一天都在对我女儿说这个说那个,总之就是希望孩子能成为最棒,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记得上幼儿园前,我开始教她写“1-10”数字。看似简单的一个“2”,我跟老公教了她好多次,我女儿写来写去还是把她横着写。我当时脱口而出:“真是笨蛋,这个也不会写,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可是女儿还是自顾自在那里写。我当时气得走开了。后来过了好几天,我女儿叫我过去看,只见她拿起笔,在纸上端正地写了一个“2”字,嘿!她会写了。

这时的我心里才感觉到了内疚,我当时不应该骂她。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却是一点也忽略不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周弘相比,我远远没有做到他所说的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其实不用说当时她是写不好,其实她也非常渴望能写好。只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

入园近三个月,在老师阿姨细心的教导下,女儿学会了好多,她的进步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上次,园里特地为小班家长准备了一堂精彩的讲座,我听了后受益非浅。要想孩子能更好地成长,需要家长与学校、老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有序地配合。让我们一起赏识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美好的足迹。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实用


我们该如何在写心得体会时追求伟大的原创?当我们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想法时,留下自己的笔记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它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栏目小编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赏识教育心得体会”,这篇文章值得收藏阅读。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看着很简单,“竖竖大拇指”、“说说太好啦”但是内涵丰富而深刻,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一学。

家庭中的赏识教育

我们都知道周老师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能说会道、心灵舒展,是“留美博士生”、还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海内外十大时代女性”、“全球热爱生命奖”等,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竟是一个自幼双耳全聋,三岁半还一个字不会说的孩子,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懂教育,会教育的父亲,而她的生命之花也是沐浴着“赏识教育”的雨露盛开的。

赏识教育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我也有个三岁的儿子,今年刚上幼儿园,有一天,我去接他,老师对我说,他们正在学“蒙氏阅读”,学了好多词语,大多数小朋友都会了,可是我儿子学得不太好,只学会了几个,没达到要求,让我回家辅导一下。我心里暗想:我儿子记忆力一向很好的,一岁半时就会认一百多个车标了。怎么会学不好呢?我细问了一下,老师说:“可能由于年龄比较小的原因,他不太听讲,经常在老师讲课时下座位溜达。”听了老师的话,我认为儿子是对老师讲得课不感兴趣了,太贪玩了。我并没有回家辅导他,而是对他说:“儿子,老师今天表扬你了,说你的词语学得好极了,妈妈太高兴了,她说你非常听话,总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你要继续努力啊!”儿子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接下来几天,回到家,我都会问儿子,今天学得什么,可不可以当小老师把学到的词语教给妈妈,于是儿子就会拿着词语卡片认真地读着,还时不时地说一首学到的儿歌给我们听呢。每次我都会对他大加赞赏,他的进步也很大。

再和老师交流时,老师说:“你儿子进步挺大的,看来你辅导得很用心啊!”我在心里得意地想:相信孩子是最棒的,他就是最棒的!

学校中的赏识教育

做为一名老师,学会用赏识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我班有个叫胜利的孩子,学习不怎么样,就爱打架,每天一小架,几天一大架,我和他谈过心,找过家长,都不怎么有效果,真是令人头疼,有一次,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张“于氏武道”的宣传书,和他聊天中我发现他现在正在学习“跆拳道”,一个改化他的计划便在脑海中形成,一次上课,我对全班同学说:“大家知道吗,我们班的胜利同学正在学习跆拳道呢!我们请他下来为我们表演一段怎么样?”热烈的掌声响起来,胜利不好意思的走下座位,有模有样地表演了一段,同学们都叫起好来。我趁机表扬他说:“胜利练的真不错,要学好跆拳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吃很多的苦,看来你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真是太棒啦!”

课后,我找他谈心:“胜利,你能把跆拳道练得这么好,说明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武是用来强身健体,同时能让你变得意志坚强,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呀!”他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从那以后,他打架的毛病改了很多,我以此契机,鼓励他好好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的胜利不能说是个好学生,但是起码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对孩子要有爱,要赏识,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教育的春天,必然是花开万朵,锦秀无边。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教学工作理解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在培训学校,我们面对的多数是性格迥异、基础参差、期望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多给学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教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犹若清晨的一缕曙光,足以照亮学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言语,就能使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恢复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劝导,就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对待学生,我们应当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及时肯定和倡导,从而促成其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认可学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始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避免使其产生任何消极逃避的思想。因为学习成效是树立学生持之以恒信心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鼓舞、激励的语言,像魔棒一样,能使疑虑变得坚定、恐惧变得平静、犹豫变得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

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落后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

当一个人具备这些积极因素的时候,就会逐渐迈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追求赏识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赏识教育,可说是素质教育的延伸,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取得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藏着热爱、信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它们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来,向学生展示出赏识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学会赏识并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们的心灵里充满爱心,还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时时实施和贯彻它。赏识教育的十种解释: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翘起大拇指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赏识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

赏识教育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赏识雨露_____自然篇

1、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2、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长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了。

3、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教育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4、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好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5、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化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6、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7、农民种庄稼,光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家长教育孩子,仅有爱也不够,只有懂,孩子才有美好的明天。

8、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好的学生自卑。农民最关心的是禾苗是否舒展,老师为何不关注童心是否欢畅?!

赏识雨露_____人生篇

1、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2、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让自己快乐,因为你心中充满光明;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仅给别人带来痛苦,更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你心中一片阴暗。

3、让生命放光:

你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你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

你无法改变容貌,却可以显示微笑;

你无法影响他人,却可以充实自己;

你无法预知明天,却可以善待今天;

你无法样样顺利,却可以无怨无悔。

4、学会选择的本质就是寻找光明——凡事发生,往好处想,形成良性思维习惯,使你终身受益。

5、每个健康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反过来,每个受伤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痛苦并带给别人痛苦的人。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周弘的《赏识教育》讲座视频在学校公共区上挂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下下来看。由于儿子在上幼儿园时期,有专家在家长会上介绍过有关要点,其中诸多观点令我十分认同,而且亦颇为感动,只是末了专家极力推销相关书籍,让人颇觉功利,兴致因此顿减。前两天应组长要求,写一篇观后感,才又下了来观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如遇到了知音,连看两遍,感慨还真不少,且记录其中一、二,聊以交差。

赏识教育的理念是:让那些感到孤独的孩子,充满恐惧的孩子,失去自信的孩子,重新燃起生命之火,重新获得安全感。

孤独、恐惧、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总起来看都和人的情商有关,然而,正是情商的缺失,严重地限制了智商的发展,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是笨孩子,在教师的眼里是后进生,在同龄人中是淘气包或者受气包,走到那里都受到排挤和歧视,生活暗淡无光,更不要说什么快乐和幸福了。而赏识,是认可、是包容、是接纳、是赞许、是鼓励,是承认这样的孩子也是某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是维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活着的价值,是鼓励他们去追求成功,是引领他们去找寻生命的意义,是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的美好,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爱生命。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孤独、恐惧、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造就的,是成人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过高的要求,过多的不满意,无休止的指责,不断地否定,盲目地比较,甚至成为成人争夺功利的牺牲品……于是孩子的人格被扭曲了,心灵被摧残了,自信被毁灭了,安全感没有了,幸福感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周弘的理念很正确,举的例子很生动,讲的故事也很感人,但真正要解救所有的孩子,路还很长,具体的措施亦需要更加的完善,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已经有了这个方面的认识了,权当孩子的一个盼头吧,权当当今教育的一缕希望之光吧。

赏识教育让孩子做人中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

周弘所说的教育孩子做人中人,主要意思是父母不要对孩子抱过高期望,一味地指望孩子成为人上人,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学习或者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孩子不堪重压,从而蜕变为上述所说的孤独的、恐惧的、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的的人。

就我个人对“教育孩子做人中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的理解,做个人中人,其实就是要孩子成为他所处的环境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成为他周围世界有机的组成部分。这里的赏识,首先是要认可孩子,接纳孩子,包容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父母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这就需要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挑剔,不否定,不打击,以平和、慈爱、宽容、赞许的态度对待孩子。同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赏识教育,也是对孩子在与父母家人、同学朋友、教师长辈等相处时相互认可、包容、接纳、赞同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甚至不幸,赏识教育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就应该是肯定、帮助、支持和激励,坚信孩子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度过某个难关。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父母,成人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成人,同伴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同伴,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孩子就象苗圃里的一棵树,怎么成长不仅仅是决定于自己的个性,最主要还得取决于园丁怎么栽培。

孩子周围的环境歧视孩子,孩子孤独,孩子周围的环境打击孩子,孩子就恐惧,孩子周围的环境否定孩子,孩子就没有自信,孩子周围的环境排斥孩子,孩子就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反过来也和周围的环境对立。所以赏识教育应该呼唤孩子回归集体,回归家庭,做人中人,做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并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这样的平台。所以赏识教育应该呼吁家长、师长接纳孩子,赞赏孩子,激励孩子,并引导亲子间、师生间、同伴间的相互接纳、认可、包容、激励……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变美好。

《学习的革命》作者戈登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三个和谐,即与己和,与人和,与天地万物和。

孩子拼命学习是为了什么?考个好分数让家长开心?出类拔萃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考个好大学挣份体面的工作?表象是这样,其实质却并不是这样。家长拼命培养孩子、花血本教育孩子是为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有出息,满足虚荣心理?是为了让孩子强过自己,实现自己不曾实现的人生理想,弥补遗憾心理?是为了让孩子现在多吃点苦头,以后挣份满意的工作少吃点苦头,透支未来心理?表象是这样,但实质不应该是这样。教育的实质,或者说学习的实质,是为了继承人类的生活经验,并学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终是为了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快乐,更加幸福。所以《学习的革命》作者戈登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三个和谐,即与己和,与人和,与天地万物和。

只有和谐的生活才会让孩子感觉快乐,只有和谐才有发展,只有和谐才会通,通,才会不痛。为了孩子未来不可知的幸福、快乐,剥夺孩子现在生活中本该有的幸福、快乐,得不一定就能偿失呵。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学校邀请马来西亚沙巴洲崇正中学的校长-曾桂安先生给全体一年级家长讲授了赏识教育,学校也一直贯彻赏识教育。一年多来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深深地了解到赏识教育不是方法,而是对生命的态度。赏识的同时要放下父母的架子,清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才会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赏识教育要善于鼓励孩子,以前我总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很少鼓励她做事,后来我发现她对什么事情都不是很热情,就是做了也行,不做也行,你表扬我,我也没有特别的激动,你不表扬我,我也觉得无所谓......, 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会经常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如“经过努力你会成功的”,“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试一试”等。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增强自信。这方面她在拉小提琴上进步最大,以前她拉琴很紧张,整个身体都紧绷的,不能很好的享受音乐,但经过半年多我的赏识和鼓励,孩子现在能很放松地拉琴,进步很大。赏识教育也要对孩子多用积极性评价,让孩子感觉你赏识她。如“你真棒”、“你非常能干”、“你做得很好”等。我的孩子没上过学前班,写字有点费劲,特别是一年级时,现在我经常对她说:“你的字越来越好了”,我发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应,因为她不仅字写得好多了,而且她的日记和作文也随之有进步。

以后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娱乐中,我都会以赏识的态度对待,相信孩子会很棒!!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咱们中国有句古训叫“严师出高徒”。多少年来,中国的教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我读了周泓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在新课改的今天,“严师”并不一定会出高徒,相反,有时还会出现不良效果。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半年的我,在一开始就领教到了孩子们的“厉害”。一些老教师也提醒我: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你必须要严厉地对待他们,“镇住”他们,“压住”他们,只要这样他们才会听你的。那时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真理”。于是,从那时起,我就遵循了这一“真理”执行。笑容从我的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面孔。我时常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儿大声呵斥他们。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只要我一出现,沸腾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所改善,也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慢慢的,我发现原属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也渐渐地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他们看见了我就像老鼠看见了猫似的,也很少向我问好。向我问好的也是眼睛里含着恐惧。有的甚至将头低下迅速跑了。我还责怪他们:现在的孩子真不懂礼貌。孰不知这一“罪恶”是源自“我”——他们的老师。自从我把他们“镇住”之后,课堂气氛明显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特别是在让学生发表他们的主观看法时,只有一两个人举手。不是他们心里没话说,是因为我把他们镇得连话都不敢说了。在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是我扼杀了孩子们那天真活泼的心灵。

在教育方法上,我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手段能管住孩子,一直要求孩子“尊敬”老师,而不是“喜欢”老师,孩子如何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呢?

也许老师的“身份”可以给学生一定程度的镇压,老师所谓的下马威也许会让学生噤若寒蝉,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就像周弘老师说的一样教师的威信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由爱生敬,而不是让孩子惧怕。要知道,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向强权低头,孩子更不会因为惧怕老师而努力学习。相反,温和、幽默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从而使成绩突飞猛进。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孩子们最怕的不是讽刺、挖苦,也不是打骂、呵斥,而是感动。在学生面前拥有威信,正是学生接纳老师、尊敬老师的表现。只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才会和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纪律和秩序。老师也会从中感受到与孩子们相处的欢乐与幸福。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当朝霞刚刚映红朵朵云彩,晨曦中,我便会面带笑容,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迷人的微笑,让学生在微笑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我用微笑对待学生,学生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喜爱。上完一节课,正感口渴时,一个学生悄悄地走到你跟前:“老师,这是我给你端来的水,喝一口吧!”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此时,什么辛苦,什么劳累,我都没有了。每每讲课时学生睁着清澈的眼睛,专注地看着你,那眼里包含着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老师无限的崇敬。

面对这些充满童稚的笑脸,你千万别板着一张严肃的脸,你不妨微笑着赏识每一个学生。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叫丰丰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同学中几乎没用威信,久而久之,造就了他古怪的性格,有时同学一个不经意的玩笑,也会使他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

记得我刚接这个班时,向同学了解班里的情况,同学们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和我说这说那。忽然,一个同学说:“咱们班数丰丰差,每次都是他拉大家的后腿。”我微笑着看了看其他同学,说:“谁叫丰丰?和老师认识一下。”顺着大家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脑袋圆圆、眼睛大大的男孩站起来尴尬地笑了一下,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我下意识地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据说脑袋大的人聪明,老师很喜欢你这圆圆的脑袋,相信你一定能行。”也许是从未得到过认可吧,他非常感动,眼里竟涌出晶莹的泪花。他激动地说:“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从此,他在学习上特别卖力,成绩也稳步上升,突破了以往不及格的记录,现在,他的目标可大了,说要向80分迈进。

从这个学生身上,我深深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得到赏识的,他们和大人一样,也渴望被尊重、被赏识、被理解、被信任。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不听话,个别的还很笨。但是只要你想想平时怎样对待这些孩子的,就会明白,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不能盲目攀比,比的结果只能是恨铁不成钢,我们为什么不找找这些孩子的优点呢?从他们的长处发展,不断赏识,使他们找回好的感觉。

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很可能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笑一笑吧,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7

阅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一书,作为教师的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赏识的内涵。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给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旁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边幅平平,在赏识的目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个日常平凡其实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实在很不“简单”,有的孩子淘气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脑筋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强硬,爱钻牛角尖,但干事颇有毅力,完不成使命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其实不出色的孩子我该怎样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发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有如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率先孩子自身踊跃因素才气真正做到,并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长处和进步,而不是轻忽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实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实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 孩子们所有的细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孩子没有优差,只要在对他们教育的历程中施以科学合理的要领―赏识,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到进步的动力。作为教师应该多加赏识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给他们自信;并且每位教师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感。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与家长的信任。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立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想一下原来我的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运用的方法很多都和书中所提及的方法雷同。虽然我的父母没能给我创造优越富裕的生活条件,却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们给我以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让我成长、生活的非常快乐。现在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发现把这种爱的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真的象周老师说的那样,赏识的言语和行动,像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在我的赏识下,我觉得我的学生是健康快乐而又自信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在用赏识教育来教导孩子时的一些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本身性质来说,就是面对学生极易受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的交流。孩子每每受到表扬和肯定后特有的自豪感是我这个当老师心中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恰恰证明了孩子渴望被人赏识。

于是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相貌平平,能力一般,不好表现出于弱势的孩子们,开始时,我觉得真的很难,我发现自己的耐心真的有限,于是我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可以。随着我的不断的坚持努力,随着“偏见”这面有色眼镜的摘除,在赏识的眼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平时并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其实很不“简单”,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领先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那么作对老师而言就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会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注意掌握好分寸。这以后,凡遇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都很关注并适度地鼓励,表扬。让有缺陷的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

今年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张口脏话,出手打人,加上比同年级学生高一个头,经常欺负同学,简直就是个班霸。天天都有学生来我这儿告他的状,还有些孩子跟着他学,惹得好些家长都有意见,说我们不应该收留这种学生。一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每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收效甚微。于是决定改变教育方针,当他再犯错误时在帮他指出错误后,没有批评指责和大道理的说教,只是告诉他:其实你是个很善良很听话的好孩子,只是不能管住自己而已。要想让大家都喜欢你,你必需改掉这个毛病。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和出色。果然听到这样的话时,他器张又不屑的气焰立马下蔫去了,以后每次他再进办公室,在帮他指出错误时总不忘先表扬他的进步,再加以一翻鼓励的话。并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号召同学们团结鼓励他。在班级里,也是处处留心他的细微变化,发现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用赏识教育激励他。现在这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孩子们所有的细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孩子没有优差,只要在对他们教育的过程中施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赏识,这包括了尊重,信任,提醒和等待,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到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学会拼搏进取从而达到成功。赏识的力量不仅使孩子获得成功,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育心得体会热门11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教育心得体会热门11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育心得体会【篇1】

刚看到《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这本书时,习惯性的先看了作者简介和引言部分,因为这些内容能让我们最直接快速的了解一个人及他的作品,透过这些,可以看到作品的灵魂和精髓。作者简介部分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个毫无背景、学业平平的普通人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呢?

在好奇心的牵引下,我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才发现成功者背后永远都有一个坚定地、不服输的信念,就像彭成曾在书中写到“长大后看一些成功人士写的书,发现见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这几个字”。从捡垃圾、摆小书摊贴补家用的小“黑将”到今天四处演讲,要将感恩教育推向世界的名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激起他想改变现状的决心,在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下,他度过了人生的每一个难关。一个个小小的故事,用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会感恩,我们才能在苦难中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身边那些并不公平的事情;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父母师长的付出与辛劳,不再认为长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学会感恩,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成长。

在感恩教育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深深反思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在对待我们深深爱着的孩子时,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一味的批评固然不对,过度的溺爱更加可怕。

作为教师,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但过度的溺爱让孩子们习惯了坦然接受别人的付出却不懂得回报。当孩子们犯错时,面对家长的一度袒护,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教无定法,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

过认真读《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使我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没有老师的培育,我们的知识从哪里来?

教育心得体会【篇2】

一、分组训练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篮球教学中,分组训练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采取的教学模式。

1、分组训练的必要性。

首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基础是存在差别的,因此,统一教学很难真正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所以,在学生进行篮球技巧的练习时,教师采取分组的方式可以照顾到学生个别差异性,因而是比较科学的。其次,分组训练有助于学生实现较高的训练成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个别练习的时候,学生没有比较的对象,练习时惰性比较大,通常刚刚投了几次篮,疲惫了,就坐在一旁休息一直到下课铃响。当然不是说不让学生休息,只是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课时本来就非常有限,如果学生虚度过去,实在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小组训练的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监督,每个人都力争上游,因此训练持久的时间更加长久、训练的效果自然就好。此外,篮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不同,对学生的技巧性要求还是很高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需要教师一对一的指导。但是,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通常不能很好地照顾所有学生。但是,在小组内部,可以实行“小先生制”,即篮球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教师分身乏术的问题也就轻松得到解决。

2、分组训练时教师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是篮球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穿插组合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解决教师教学精力有限的问题。二是教师要分配好每个小组指导教学的时间,公平照顾到每个小组。如果教师不注重时间分配问题的话,就可能导致个别小组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就可能产生教师偏心、辅导不公平的误会。所以,在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到关键问题,尽可能重点明确、指导到位、时间精准。

二、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篮球是一个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因此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专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注重学生间的协作和配合。其次,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是十分关键的。学生有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意识,就会不再那么强调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加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努力地为集体争光。总之,篮球运动强调学生的协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最佳运动项目之一。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并且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发展进步。

三、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十分必要

体能训练也是教师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学生的体能素质不达标,打篮球的耐力就不过关。有的学生就是因为缺乏锻炼,刚刚打了会球就气喘吁吁。所以,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篮球知识和技巧之外,教师还是要额外划出一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以学生的体能训练,争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实践证明,体能训练之后,学生身体的各项运动技能、肺活量等很多条件都逐渐达标,学生打篮球时的水平明显提升。在组织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安排过大的运动量,因为很多学生的身体未必吃得消。在制定长期计划的时候,要逐步一点一点增加学生的体能训练量,以保证实现最佳的训练效果。

四、引导学生养成打篮球的习惯很关键

高中时期,学生上体育课的次数是很有限的。平均下来,学习篮球的机会就更是不多。因此,学生要想在区区几次的课堂时间里就掌握足够的篮球技巧还是不大可能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打篮球的好习惯。学生每天都到操场上打一会儿篮球,坚持下去,篮球水平自然比仅仅在课堂上练习要好得多。习惯的养成自然并非易事,尤其是跟学生高考没有直接联系的打篮球的习惯的建立。作为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告知学生建立打篮球好习惯对身体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建立了这一习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要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长久兴趣

在从事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时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刚开始学习篮球的时候,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这种热度往往持续不了三分钟。学生练习了一会基本的投篮技巧,感觉累了以后就会懈怠。换言之,学生在篮球学习上缺乏长久的兴趣。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揭示出学生其实对于篮球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办法激发出学生长久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一些别开生面的篮球小组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的同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再比如说:教师每一次上课的时候,给全班学生制定一个基本的目标,只要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这个目标,教师就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给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目标达成的成就感,自然也就对体育课、对篮球有了更好的印象和心理感受,学习的兴趣也就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经久不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在篮球学习上长久兴趣的建立,也直接作用于学生对其他学科、其他事物的长久兴趣的建立,因为学生自身的兴趣会不断趋于稳定。这种稳定性暗示着学生对待事物的理性态度,这也是学生走向成熟的一种体现。总之,体育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长久的篮球学习的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六、结语

篮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要想提升体育课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重视篮球教学的有关事宜。在总结、分析和探究相关教学心得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时常推进与其他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尽可能从学生那里汲取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组织自身的教学工作,发扬优势、改善不足,在促进学生篮球水平提升的同时,给学生带去更多的欢乐。

教育心得体会【篇3】

《惩戒规则》对校园教育做出了保障,同一天开始实施的另一则刑法修正案却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规范。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趋势,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的恶性犯罪案件时常见诸报端。

2012年,湖南衡阳市一名12岁的小男孩因抵触姑妈的管教,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刚回家的姑妈杀害,清理现场后逃离。2013年,重庆市10岁的女孩李某抱走将要被推出电梯的婴儿,在电梯内对其持续殴打5分钟后将其扔出了25楼,致被害婴儿身亡。2015年,13岁的刘某等三位未成年人对新廉小学老师李某用木棍进行殴打,并拖至卫生间用布堵住嘴巴,致其窒息死亡。

根据此前《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按此规定,十四岁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而从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在《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按此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将由十四岁降至十二岁。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高同武律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只是针对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两种犯罪行为,且在结果上要求“情节恶劣”,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在程序上要求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这既针对犯罪低龄化问题回应了社会关注和现实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立法者的审慎态度,谨慎适用刑罚。

“事先的预防好过事后的惩治,此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是一味降低入刑门槛,而是对未成年人更好的保护,通过震慑预防犯罪。同时也应当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凝心聚力,完善教育机制、增强心理干预、筑牢法律底线,才能更好地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护航。”高同武补充道。

教育心得体会【篇4】

经过几周的顶岗实习工作,初步了解了孩子们的一些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情绪,今天我想就学生们的情绪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它由四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情绪具有两极性。它首先表现为情绪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情绪的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消极的或减力的。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愉快的情绪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情绪调节是指通过主观努力和外在支持,平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发挥积极增力的情绪,收敛和调节消极的、减力的情绪。

学生不良情绪的类型及危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一部分学生经常接触一些浮躁、偏激的社会情绪,这些无形之中成了学生负面情绪的起因。较为明显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冲动易爆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即使经济一般,也不肯亏待孩子,好吃、好喝、好玩、好用,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这样的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稍有批评,就会暴跳如雷,推桌子,搡椅子,不服管教。

傲慢排斥型。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成熟、更机巧,也更容易自我保护和排斥其他学生。在生生交往中容易出现小团伙、小帮派,有不合作争宠情绪。

忧郁自卑型。他们大部分是从小在温室中长大,见识缺乏,家境、学业、自身素质往往不如别人,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自我封闭,小心翼翼,不敢抛头露面,甚至不敢举手发言。容易生闷气和憋气,情绪容易堵塞在心里,不会发泄和排解,常常独自伤心。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起到积极引导,努力做好同学们呢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更好的去融入校园文化,努力学习。

教育心得体会【篇5】

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即将开始,作风建设再上新“高速”。笔者相信,在新的一轮作风建设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势必得到质的转变,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在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需要正确处理好自身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尽心与尽力“三个关系”,消除应付心理,主动迎接挑战,积极作为,方能践行“三严三实”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

积极与消极。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希望,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催化剂,是慢性杀手。领导干部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努力寻找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解决问题,杜绝等、靠及负面思想,才能干实事、干成事、干好事。

主动与被动。主动是挑战,被动是应付。领导干部只有克服被动应付,积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力戒见子打子,敷衍了事,疲于应付,要打破“无过便是功”的思维定势,认认真真谋事,踏踏实实干事,才能掌控全局、抓住机遇、做出实绩。

尽心与尽力。尽心是爱岗、尽力是履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即要尽力更要尽心,摈弃差不多、过得去、基本完成任务的心态,用心谋划,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才能出成绩、见实效、现特色、闪亮点。

教育心得体会【篇6】

幻想,即梦,我们个性飞扬在桂山地上,幻想最后梦的圆满,最终的实现。

此时的飘渺,未来的闪烁!

十天,足以让我们自信;

十天,足以让我们稳重;

十天,足以让我们憧憬。

铿锵的声音在回响,震撼的冲击在震荡。前五天,我们在桂山校内听讲座,本想是些无聊的说话,千篇一律的模式,却意外地收获了许多。

忘不了,颜老师在台上说得那般深刻。

争取主动,坚持1小时,立刻行动。

这些话像股清泉拨来,清醒了正在迷茫的我;像千针刺痛了懒慢的我;在话的背后,我清晰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原来很潦倒,只是失败地看着人家前进,自己在后退。

我不甘!所以我决心改变,沿着颜老师的话向前伸展。

烈日还在燃烧,那时那刻,我们却盼望它暂时熄灭!

我们的汗水在滚动,浸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皮肤上……我们在忍耐那酷热的阳光。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概,我们明白,苦味,我们必须品尝,最后要尝出滋味来感悟,就是所谓的苦后甘甜。

军训生活了4天,虽然感觉好痛苦,但是其中又充满了意义,又不缺乏快乐。我们用身体和精神去触摸坚忍的意志和耐力。教官用他们严格的训练和管理,让我们一睹军人的生活,他们让我们明白——服从,绝对服从,完全服从,这铁一般的纪律。不仅如此,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安排时间,认识效率的重要性。军训生活,每一刻仿佛演绎着一堂课。

既然桂山已在我们脚下,那么我们就该毫不留情地踏着桂山展现自己的才华,在三年里,要不甘颓废!

颜老师说过,老师会毫不保留地奉献,那我们要毫不保留地接受,将其不断地转化展现。

九年寒窗终成桂山学子,当我提着行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激动。往日的理想终成现实,桂山,我曾在心里把您召唤。今日我终于可以依偎在您的怀中恬憩。桂山,这间充满灵秀之气的百年老校已经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

在萦绕着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内,学习是一种幸福。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回望了桂山的历史,就像观看一部电影。故事情节永远是那么的高亢那么的激奋人心。虽然桂山的过去我们无法参与,但是桂山的未来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严格的校纪,独立式的校园生活可以锻炼同学们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这里才是真正的独立与自理。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单位,不同的班有着不同的.特点,于是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几天的相处,我们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团康活动中,每个人都是显得那么积极。我们设计了本班的班名、班词、班规还有班歌呢!每一样都凝聚了同学们的心血,是我们智慧的结晶。

结束了学前教育,接踵而来的就是军训了。在依山傍水的国防教育基地给人一种为之一振的感觉。换上一身军装,肩上似乎也多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服从,什么叫毅力……我们更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是没有人愿意倒下,没有人愿意放弃人生的挑战。迎难而上,开启新的篇章。毕竟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就;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所以我们满怀希望地播下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最终摘取最丰盛的果实。

教育心得体会【篇7】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高效课堂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否高效,就要看学生和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高效的核心所在。课堂中的流程优化、时间操控、学生主体的发挥等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的依托。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

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探索出高效课堂新途径。

教育心得体会【篇8】

在提升课堂品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把理想课堂和其他工作割裂开来。理想课堂的工作应该成为研发卓越课程工作的根本奠基工作之一;理想课堂的工作也应该成为完美教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理想课堂工作所遵循的一些原则,也可以成为家校共育活动、大讲堂活动等的一些原则。归根结底,所有的教育之道都是情理相通的。

在学校推动理想课堂这一过程之中,有一些特别的方法,需要我们更有技巧地掌握。

随时听课法

在学校应该养成一种习惯,每位教师都认为随时被人推门听课是一个正常状态。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多真实的课堂才能够被研究者和推动者所掌握。在进行推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要记住,尽量以对课堂的优点进行表彰的方法来开展随时听课这一行动;否则,随时听课,就会越听越紧张,越听越不开心,这种方法就不可能真正持续下去。只有把随时听课法变成一种对优点的发现、对成绩的赞扬;同时,从暗地里变成对更多不足的掌握,才能真正让随时听课法赢得人心,才可以更好地坚持下去,并且更真切地推动老师们对理想课堂的认可,以及主动希望改变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课堂品质的信心和动力。

体系教研法

学校中开展理想课堂的体系教研,和区域开展的专题教研类似,从方式、方法上没有大的不同,但是,从整体的细节把握上,学校需要进行不同的整体安排。

对于区域来说,推动理想课堂行动,推动的就是全员的教学技艺的提高,但是对于学校来说,人力、时间都不足,而课堂又是平时必须要实战的场所,这就需要学校在教研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才能有规划、有目标地完成理想课堂教研。

比如围绕教材某一单元的主题进行深入地探讨,那么这样的教研就是集体备课;又比如围绕着不同的学科进行课堂的教研,那么这样的教研就是了解不同学科的工作,推动不同学科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把课堂的各类研修,和平时的其他培训结合在一起,以公开课的形式,以观摩课、研讨课等不同的目标,进行课堂细节的打磨。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以把理想课堂做得高效,同时把日常的备课也变得高效。这样两相结合,真正参与教研、参与理想课堂研讨的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少花力气,那么每个人都会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也只有这样顾及到一线老师具体的工作负担,才可以协助他们节约精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一线的教学工作。

师徒结对法

传统中的师徒结对,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很少采用了。

从教育来说,师徒结对这样共同成长的方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之中,好的师徒结对,不仅仅是师傅对徒弟传、帮、带的过程,也是师德的传播,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的濡染,当然,也就会在理想课堂的工作中更能体现出来。因为师徒结对,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专注地一对一地进行沟通交流。师傅和徒弟互相进入彼此的课堂,甚至共同用大教室来上两个班学生的课,彼此观摩、互相提醒、共同研究的过程,就会成为在工作之中润物无声的提高,并且因为双方互相能够进入课堂,也就能够更深入地发现课堂之中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经验这一层面上,教师互相之间传授的经验,虽然不见得有着高超的理论,但往往是对当下最为有效的。

需要特别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不能简单地把师徒结对变成一个封闭式的师徒小团体,而应该把这样的制度变成常态,师徒和师徒之间也应该互相进行交流,不仅可以让徒弟互相竞争、师傅互相竞争,而且应该在不同时期让同一个徒弟拜不同师傅、同一师傅收不同徒弟,从而以多种力量更好落实师徒结对这种形式,把传统的关系转化为现代关系,让教师中的师徒也能教学相长、彼此成长,从而推动理想课堂的效果最大化、最快化。

个案微研法

在生活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教育事件,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课堂上,常常会给课堂教与学带来干扰,这是困扰老师最大的问题。

这些突发的问题,虽然形式上是突发,但是形成却有漫长而复杂的原因。老师在课堂上解决了这一次,未必就不会再发生下一次。

所以,在理想课堂的推动中,特别推荐用个案微教研的方式,围绕课堂上突发的状况,进行15分钟到30分钟内的,尤其是以年级为单位、以办公室为场地的一种理想课堂教研方式。

这样的教研,短平快、直接、针对性强,在积累之后会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此同时,给老师如何处理课堂问题提供了更多借鉴之处,能在当下拿来就用,是一种特别受老师喜爱的方法。

辩论争鸣法

理想课堂的推动中,一方面要注重传、帮、带,注重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另外一方面更要注重正确理念是否在课堂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必须特别强调,正确的理念,未必就是最新提出来的,而是指真正正确的理念。因此,正确的理念可能会在新教师的心中,也可能会在老教师的心中。

在教学中有着不同的理念,就会产生不同的做法。但理念的产生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理念的落实也是无意识中进行,对理念的修订也就变得格外艰难。因为一旦要扭转一个人的观念,必须要这个人自己从内心产生认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生硬地去扭转一种观念,势必会引发对方的反感,不可能真正地取得好的效果。即使一位老师表面上说出认同的话,可是当老师走进教室关上门的时候,一个人在行动中,一般不可能做出自己不认可的事。

推行的理想课堂“辩论争鸣法”,就是组织辩论甚至辩论赛,对有关问题进行争鸣。具体做法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要么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要么是在教育书籍中所记录的,围绕这些案例进行不同教学方法、课堂如何开展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通过集体的力量、智慧的碰撞,最终赢得更多的认同。这样一次又一次、一人又一人的交流和传播,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一群人的理念。

这种办法虽然见效并不明显,却是一个真正能够落实到根本的方法。如果一所学校要想真正长久的推进正确的课堂改革,必须推行正确理念的扎根。因此,以“辩论争鸣法”构建理想课堂,是一个必须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个方法,缓慢而彻底地改变陈旧的、错误的教育教学理念,最终将会让全员坚定而全面地把正确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中。

自评反思法

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每位教师每天都会走上自己职业的舞台。那么每一堂课,不仅仅是学生的课堂,更是教师的生命绽放的一段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教师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朵又一朵浪花,如果不及时记录,那么水花就迅速消散在水中,根本无法留下任何印记。

采用“自评反思法”,请老师们每天选择课堂上的一个小点进行一次自评反思。自评反思不用长,两三百字、甚至一条微博140个字就够了。每天对于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反思,积累之后再在教师之间进行互相沟通、互相探讨,收获会更大。

长久的反思和积累,就可以把更多的教育智慧集中起来,把更多的教育难题也集中起来,对智慧进行分享,对难题集体攻关。无论是有针对性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集中群体力量时,都会超过个体的力量,增进解决的可能。

对于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还应该意识到:一旦是在课堂上普遍发生的问题,就是该校教育之中存在的漏洞。从这一角度来讲,“自评反思法”也是请老师在自己的实践中,为学校更敏锐地发现更多问题,更积极地承担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打磨法

理想课堂之所以难推动,是因为每一次推动的时候都意味着真刀实枪——每一节课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人员。

所以,综合以上种种提高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教案研讨法”:写出合适的教案,就等于用大脑已经上过一次课,通过对不同的教案进行共同推敲修改,就是一种理想课堂的研讨方法。

在生活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是,这个常见的方法,常常做,却不见得会产生如期的效果。

因此,真正在实施理想课堂的“教案研讨法”的时,要注意两大原则:教案要少,研讨要透。

第一,教案要少,指的是数量要少。每一次备课都应该结合着具体的工作来进行;同时,教案的书写一定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工作的常态。用于提供研讨的教案,是比一般的教案更为深入,不仅仅能够有自己的做法,更能够提供做法背后的理论支撑,最起码是自己如何思考的、如何行动的原因。要求老师提供这样的教案,就不能在数量上有更多的要求,不可以一次要求写出很多的教案,而应该留有很长的、足够的时间,供老师们进行打磨。

第二,研讨要透,指的是要有深度。在研讨之中,围绕着一个教案,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够细心,一定要很全面。只有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真正地围绕着这个教案方方面面的问题,不仅仅指出问题的现象,更能深入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且把问题真正地从宏观背景到具体人物都条分缕析,还能结合着这些分析,举一反三地举出其他的例子进行佐证,才能真正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教案学习更多教案,最起码是学习到上某一类课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深入的过程中保证了品质,也保证了热情。所以,建议类似的研讨最多一个月举行一次,正常情况下一个学期进行两次即可。

教育心得体会【篇9】

接到通知说要进行四德教育,而且还是一天,感到又要受一天罪了。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四德教育还能这样讲,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一个接一个,让人感慨、警醒、思考,在极为有趣的互动中让人理解了原本深奥的四德内涵。一天时间的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感谢宋振杰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丰盛的心灵大餐。

宋振杰老师的课程主题是《四德修养,幸福人生》,宋老师主要从(1)道德与生活;(2)社会公德;(3)职业道德;(4)家庭美德;(5)个人品德;(6)阳光心态,快乐工作这六个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四德授课。通过此次“四德”培训,使我的心灵经过了一次净化,内心深处感触颇多。我要把刚学习的“四德”内容贯彻到工作、生活中去,使我在生活中增添正能量,工作中取得新成效。下面是两点体会。

第一是内求与自律。宋振杰老师认为,道德的养成主要是靠一个人内在的追求。个人的修养特别是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实际上,这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自觉地以自身品德修养为起点,首先向内作工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为一种系列关系,个人品德是系列之始,亦即个人品德、修养、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不仅如此,在道德建设与人的关系中,人还是道德的体现者,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第二是要知行合一。宋振杰老师认为,道德的修养“知易行难”。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员工,我应该以身作则,将“四德”作为立身的精神尺度和标志,作为工作的行为准则。一是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就要带头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同时要坚持道德价值论上的“公私之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重义精神。二是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三是要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就是要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古人将“齐家”放在“治国”之前,就是因为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是保证社会的安定的重要前提。四是要努力提升个人品德,就要做到正直无私、谦虚谨慎、团结友爱、勤奋奉献、言行一致。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尤其强调管理国家的官吏,特别是最领导者,必须首先端正自已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能管理好他人,也就是正人必先正已。修身为本,要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道德水准,只有从每个社会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开始才能实现。

总之,宋振杰老师一天的四德培训课程,如春风沐浴了人的心灵,如甘露洒满了道德干渴的心田。通过对“四德”教育的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错误和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的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教育心得体会【篇10】

一、备课要“新”

在这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做练习时不要一题接着一题地指导学生去做,这样会让学生缺乏对习题的认识,即使题目做对了也不能完全掌握,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因此,新课改下的语文练习课应推陈出新,提倡有新意、有创意的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做到以人为本。

二、训练要“活”

练习不能走简单化的路子。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训练内容活起来,让训练方法多起来。

1、活用教材资源

在练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在多样化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练习效率。例如,教学园地5的“读读背背”时,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我巧妙利用成语和名言这两项看似没有关联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学生兴致很高,思维的火花瞬间被点燃:“我敬佩万分地对鲁迅先生说:‘您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真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呀!’鲁迅先生文质彬彬地回答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样的整合训练,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感受到了文雅的人文气息。

2、巧用生活素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练习课上,教师如能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来完成练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观察中的发现”这一单元课文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开展“处处留心学语文,细心观察有发现”的活动,课上我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汇报,与学生共享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得到的小发现。这样,不仅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留心观察的学习习惯。

3、创编趣味习题

练习课上,单一重复的习题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教师可尝试创编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趣味习题。如我在教学中常根据习题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编“智力大冲浪”、“芝麻开门”、“挑战极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习题。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根据相关的知识点,自主创编习题,再集体挑选出富有创意和价值的习题让学生操练。事实证明,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提高练习的效率。

三、评价要“实”

1、多元互动式评价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练习课的教学评价也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后,教师可暂不进行评价,而是先请这位学生说说本次练习题的类型和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一些想法,然后请其他同学交流意见,最后教师再作出评价。这样不仅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而且也可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赏识”和“挑刺”相结合。

2、目标导向式评价

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相对应,练习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2)过程与方法方面,包括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要善于把握评价时机,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中挖掘出评价因素,予以具体的导向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3、纵向对比式评价

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实施纵向对比式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善于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对比,有交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得体会【篇11】

通过《教育学》使我理解了教育学的概念,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要素包括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

1、教育的终身化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和信息更新十分迅速,人们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把终生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教育的终身化体现了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适应了个性化和整体化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和谐发展。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摆脱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还包括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各种方式教育。它是一种基本教育,要满足人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发展、参与社会、参与决策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全民教育有它固定的、专门的界定,它的外延和内涵比起学校教育都大大地扩展了。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

一个国家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质资源、师资力量分配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要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的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这就涉及到了教育管理民主化问题。教育管理民主化,从大的层面讲,是指教育立法、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教育行政体制的民主化,使更多的人参与教育决策,以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从微观上讲,是指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要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讨论,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共同管理的模式,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组织和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使学校全体成员及校外有关人员都参与学校的管理。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例如,18世纪后期新兴产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为了适应这种形势,1849年伦敦大学首创了校外学位制度,开设各种私立的函授学院,为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员提供函授辅导。这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办学形式。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总而言之《教育学》的学习不仅充实了我的头脑,武装了我的思维,教会我怎样去武装别人的思想,而且还帮我认识了许多教育大家,他们的教育理念可以指导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育学教学论文论著心得体会共6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摘要】

教学中,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只有当外在情感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课堂上弥漫着振奋、饱满的情感气愤,才会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教学;师生关系;情感交流;

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赞科夫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而不是指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和高效的必要保证——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现实的师生关系中往往出现不平等现象,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民主权利。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左右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良好师生关系也就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出一种师生互相尊重、信赖、平等、和谐的氛围,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真正建立一种平等相处,互谅合作的关系,从而使师生心与心联系在一起,产生巨大的合力,推动教学活动的进展。

⒈师生关系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通过情感和激励的方式来影响教和学的积极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的进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教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若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积极性。

⒉师生关系影响教学信息传输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会呈正相关,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信息传播的首要条件,它和教学信息传播之间的和谐也呈正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信息传播畅通,信息反馈也及时真实;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将必然会制约信息的传输,甚至是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态度。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能是积极舒展的,也可能是消极压抑甚至充满对立情绪的。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就会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会有更多的愉悦感,进而表现出积极愉快和健康的气氛。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就容易紧张、死板,学生会感觉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甚至默然。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这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就难免有逃学的事了。不好的情感泛化到学业上,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⒊师生关系影响课堂教学与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帕里克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在积极正常的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理智反应大大超过机械重复和混乱的反应,而在压抑对立的教学气氛下,却恰恰相反。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消极对抗的态度,教师做到尊重与信任每一个学生,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进展。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起重要作用

⒈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爱、自信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不仅仅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同时也会向学生提供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在充满爱的良好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在自己身上扩展开来,从而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等好的心理品质。

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有时甚至会超过对于父母亲的关系,所以说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学生会充满自信。师生间的真诚相处和智慧感情的交流,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从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能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

⒊对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个性社会化主要是在人际关系系统的影响下实现的,对其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是学校的人际关系,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主导作用。首先,学生在与教师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能逐渐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从中学到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其次可以不断积累交往经验,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逐步培养一些社会能力;另外,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判自己,会促使自我意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必须对学生充分理解,对学生有诚心诚意的爱,必须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坚持以启发诱导为主,对于毛病较深的学生要注意抓时机,不要对着干,要防止激化,禁止体罚。

魏书生老师曾说:“师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大山的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的回音决不会是:我爱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对忽视学生的人格、剥夺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表示深恶痛绝,他说:“人人都说小孩子,小孩子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

所以要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

(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学生和老师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更是平等的,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同样应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弃家长作风,不能随便对学生发号施令,同时我们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先作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从而使得学生信任和愿意接近。

我们所说的平等对待学生,还指教师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而不能有亲疏远近,厚此薄彼。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优生拓宽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对后进生也要多一些关爱,促使他们向优生看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三)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学生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自我控制力较弱,若缺乏成人的监督和管束,其学习效果必定不能保证。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该具有服务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服务,只要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地去接近学生,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在第一时间帮助他,教师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那么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样才可以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伙伴。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参考]赏识教育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


当我们积累了一些见解时,我们不妨用文字整理一下思绪,记录下来有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去了解员工的内心想法,老板会让员工书写内心体会。那写心得体会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由编辑帮大家编辑的《赏识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1)

(一)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成功率最高,那就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

赏识教育认为,家长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的奥秘在于承认差异。

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安徽有位小男孩三岁半还不会说话,爷爷奶奶安慰孩子的父母:

“没关系,据说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

三岁半不会说话不要紧,说不定还是贵人呢!家长之所以尊重差异,是因为家长心中始终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会开口说话,坚信自己能够教会孩子说话。

(二)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

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三)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

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孩子呢?

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礼物的。比如一位老师是这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

事实上,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好多规则,好多道理,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不会有正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改正。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2)

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教学工作理解为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维持和保证师生之间不可或缺的心灵沟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在教育学生中,应多多采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进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多数是性格迥异、基础参差、期望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并多给学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教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犹若清晨的一缕曙光,足以照亮学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言语,就能使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恢复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劝导,就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

在一次的跳绳比赛中,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训练跳长绳时,女生两分钟勉强跳一百三十个,我很着急,就大声地训斥她们这样跳不行,那样跑不好,训得越凶,她们失误就越多,后来她们都找借口不跳了,一了解才知道原来那些不会跳的,或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站在旁边看,悠哉悠哉,反而挨不到教师的批评,而她们就是因为参加比赛才被老师批评的,所以觉得还不如不跳。

我意识到我太性急了,她们能参加比赛就已经是很积极了,我真不应该这么凶的批评她们。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我先在班上大大表扬了参赛队员的勇气和集体荣誉感;在训练时,我一个劲儿地夸她们跳得灵活,跑得很快,哪怕失误,我也说比以前好十倍,女生越跳越自信,越跳越积极。在比赛时竟然一个失误都没有。太出乎人意外了。

当训斥批评没有效果时,不妨换个心态,用赏识对待学生,我们应当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及时肯定和倡导,从而促成其进一步的发扬和推广。认可学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始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避免使其产生任何消极逃避的思想。因为学习成效是树立学生持之以恒信心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鼓舞、激励的语言,像魔棒一样,能使疑虑变得坚定、恐惧变得平静、犹豫变得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落后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当一个人具备这些积极因素的时候,就会逐渐迈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追求赏识是人的天性。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

赏识教育,可说是素质教育的延伸,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取得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藏着热爱、信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它们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来,向学生展示出赏识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学会赏识并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们的心灵里充满爱心,还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时时实施和贯彻它。但要记住以下几点:

1、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鼓励加表扬,而是从内心对孩子尊重、欣赏、从中激发出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和自觉性。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它孩子作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其它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他或她活出自己的精彩。

2、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和成绩。家长之所以会对孩子横加干涉,其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在这样一种心理下面,就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由成绩单分数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心情和教育的方法,于是双眼被分数吸引了,看不到孩子的光明了。但如果换一种角度,看到孩子这次比上次努力的地方,孩子会受到激励,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加倍努力。

3、要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当孩子达到了某个既定目标,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机会,及时由衷地赞扬孩子;同时表现出你的喜悦心情,让孩子感受到是他或她的良好行为表现使父母感到高兴。这是简单而又能产生显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坚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哪怕一点微小的成绩时,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后再赞扬孩子,而应该及时赞扬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你可以说:“这次干得真不错,我真为你高兴,下次继续努力!”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进步!”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3)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立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想一下原来我的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运用的方法很多都和书中所提及的方法雷同。虽然我的父母没能给我创造优越富裕的生活条件,却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们给我以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让我成长、生活的非常快乐。现在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发现把这种爱的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真的象周老师说的那样,赏识的言语和行动,像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在我的赏识下,我觉得我的学生是健康快乐而又自信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在用赏识教育来教导孩子时的一些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本身性质来说,就是面对学生极易受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的交流。孩子每每受到表扬和肯定后特有的自豪感是我这个当老师心中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恰恰证明了孩子渴望被人赏识。

于是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相貌平平,能力一般,不好表现出于弱势的孩子们,开始时,我觉得真的很难,我发现自己的耐心真的有限,于是我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可以。随着我的不断的坚持努力,随着“偏见”这面有色眼镜的摘除,在赏识的眼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平时并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其实很不“简单”,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领先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那么作对老师而言就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会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注意掌握好分寸。这以后,凡遇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都很关注并适度地鼓励,表扬。让有缺陷的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

今年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张口脏话,出手打人,加上比同年级学生高一个头,经常欺负同学,简直就是个班霸。天天都有学生来我这儿告他的状,还有些孩子跟着他学,惹得好些家长都有意见,说我们不应该收留这种学生。一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每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收效甚微。于是决定改变教育方针,当他再犯错误时在帮他指出错误后,没有批评指责和大道理的说教,只是告诉他:其实你是个很善良很听话的好孩子,只是不能管住自己而已。要想让大家都喜欢你,你必需改掉这个毛病。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和出色。果然听到这样的话时,他器张又不屑的气焰立马下蔫去了,以后每次他再进办公室,在帮他指出错误时总不忘先表扬他的进步,再加以一翻鼓励的话。并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号召同学们团结鼓励他。在班级里,也是处处留心他的细微变化,发现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用赏识教育激励他。现在这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孩子们所有的细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孩子没有优差,只要在对他们教育的过程中施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赏识,这包括了尊重,信任,提醒和等待,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到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学会拼搏进取从而达到成功。赏识的力量不仅使孩子获得成功,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4)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学校邀请马来西亚沙巴洲崇正中学的校长-曾桂安先生给全体一年级家长讲授了赏识教育,学校也一直贯彻赏识教育。一年多来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深深地了解到赏识教育不是方法,而是对生命的态度。赏识的同时要放下父母的架子,清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才会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赏识教育要善于鼓励孩子,以前我总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很少鼓励她做事,后来我发现她对什么事情都不是很热情,就是做了也行,不做也行,你表扬我,我也没有特别的激动,你不表扬我,我也觉得无所谓......, 通过赏识教育的学习,我会经常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如“经过努力你会成功的”,“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试一试”等。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增强自信。这方面她在拉小提琴上进步最大,以前她拉琴很紧张,整个身体都紧绷的,不能很好的享受音乐,但经过半年多我的赏识和鼓励,孩子现在能很放松地拉琴,进步很大。赏识教育也要对孩子多用积极性评价,让孩子感觉你赏识她。如“你真棒”、“你非常能干”、“你做得很好”等。我的孩子没上过学前班,写字有点费劲,特别是一年级时,现在我经常对她说:“你的字越来越好了”,我发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应,因为她不仅字写得好多了,而且她的日记和作文也随之有进步。

以后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娱乐中,我都会以赏识的态度对待,相信孩子会很棒!!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篇5)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在促进学校教育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对赏识教育内容的学习,使我对赏识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宽容学生——允许失误。现在的孩子的确很调皮,尝尝做出一些令人想也想不到的事,再加上年龄小,家庭教育跟不上,自制力差,所以很多孩子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提醒学生——大胆批评。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容忍学生的过错,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