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心得如何写

长恨歌心得如何写。

反思让我们产生很多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将我们的随想所感表达出来。坚持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锻炼我们的坚持能力,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长恨歌心得【篇1】

——“君黄舞,玉环飞燕皆尘土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代明主李隆基对已逝爱妃的思念,如深秋浓雾久久挥散不去。孰不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也许天生丽质的杨家女——玉环自己也不曾想到会“一朝选在君王侧”。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勾心斗角,明争暗夺的深宫后院,她艳压群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是其美貌的写照。

古来君王,几不好色?对这位绝世佳人,李隆基自然宠爱有加。“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寒出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不仅如此,古往今来,多有“一人得道,鸡犬**”的现象,杨玉环

的得宠使杨家人直摇扶上,一路高升。白居易

形容之“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这般厚待无疑让很多人既羡慕又眼红,“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反生女”,由此可见,杨玉环在后宫所承思泽之程度。

但世事界是不可**的,帆的命运不会总是长久的风浪。“九重城阙烟尘土,千乘万骑西南行”,在乱世之中,红颜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面对国家危难,为了振奋军心历史上演了一幕“君王掩面救不得,因看血泪相和流”的悲剧。

绝世佳人香消玉殒,落得“花钿委地无人收”的悲惨境地,而最后得到了不是世人的同情与怜悯,却是“红颜涡水”的千古骂名。

今读玉环,不禁生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感慨。历史上成为牺牲品的女人又何止玉环一人啊?陈圆圆,李师师不都是吗?

在歌舞升平的年代,她们是君王的爱妃,一旦国家陷入危难,她们便成了战争的“祸端”,君王弃之如敝帚,百姓视之如灾星。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巨大鸿沟不能摧毁她们美丽的脸庞,却在她们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疤——很难合作。

这对她们似乎不公平,不是吗?她们只是一群柔弱的女人,没有武则天的野心,没有胡承华的恶毒,没有贾南风的霸道……她们是想有人宠,有人爱,因为她们是女人。也许一切都没有错,错只错在宠爱她们的人是君王而不是平民。

但那能怪她们吗?她们原本只是花园中的玫瑰,春天的时候,自然地尽情开放,无比娇艳。如果此时一个贵人路过于此。

她惊讶于玫瑰的美丽,终于伸出手去摘它。不小心被刺伤了,是玫瑰的错吗?它就应该为此而受到践踏吗?

不,不能!我们不能为贵族的伤害而责备玫瑰花,就像我们不能因朝代的衰落而责怪女人一样。因为有缘花开而无缘花谢的玫瑰才是整场“邂逅”中最大的受害者。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美人虽逝,但我想马嵬坡的上空,定有一缕香魂萦绕,诉说着无尽哀伤。“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对玉环来说,无绝期的是一腔幽怨。

长恨歌心得【篇2】

微微作为王琦瑶的女儿欣欣然来到这个世界,命运还算好,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嫁了个名正言顺的夫君,去旧金山了。

她的女儿嫁出去了,失去青春的王琦瑶和一个老克腊结了婚。老克腊比她年轻很多,她只求这老克腊能多陪她几年,可仍是不现实的,老克蜡因那个雕花木盒里的财宝和王琦瑶起了间隙。

而老克蜡疏远了,长脚趁机插进去。长脚总是来照应已是人老珠黄的王琦瑶,初开始王琦瑶还是好奇他何必这般殷勤,最后才晓得他不过是为了钱财。

为了抢夺雕花木盒中的宝藏,长脚杀死了王琦瑶。故事到此落幕,读者心里却是愤恨难消。死了,这么便死了,锦绣往事,旖旎过往,轻轻地合上了帷幕。

追溯前尘,我不由得怨恨起那次“上海小姐”的竞选来,阴差阳错地,王琦瑶就报了名,折折腾腾,和不讨人喜欢的蒋丽莉形影不离,一举被选为“三小姐”,被有钱有权的军官看中,成了他的**。

在那个时代,**用**的钱装满珠宝盒是很自然的。没有错,也没有债务。李主任给王琦瑶留下的雕花木盒,也够王琦瑶依托一生。王琦瑶一生没有婚姻。她和几个男人纠缠在一起,但总比做妓女好。

从李主任从背后抓住他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毁了。

蒋丽莉不敢相信王琦瑶的选择——受过正规教育的王琦瑶怎么会愿意成为一个有钱人呢?其实别无选择的,依李主任的权势,依国家的局势,依王琦瑶的性格,一切倒像顺其自然一般。王琦瑶只是无怨罢了,依她的聪颖,也是无悔的。

整本书笼罩着淡淡的忧伤,没有怒火,没有哀号,就像王琦瑶每次哭泣一样,却可怜人和自己。作者只是个旁观者,连名字都是“王琦瑶”“王琦瑶”地叫,从不肯只称作“琦瑶”的。

那是上海大时代风潮中的一个人,是因温顺受时代俘虏的一个人,即便是死了,王琦瑶的魂灵也没有看透人心的绝望,没有离开尘世的不甘。那个灵魂是一个痛苦的灵魂,软弱,温柔和冷漠。想必这就是传说中让人一眼就想保护的内心深处。

长恨歌心得【篇3】

拨开书卷的苍凉,似乎每张扉页里都透着悲伤。

你着一衾长袍,撑着一把碎花小伞。你从上海滩的深处翩跹而至,你是上海小姐中的三小姐。

你是我心中那朵孤艳的王琦瑶,你开着,笑着。

我想,你给我留下的是什么呢?我竟会如此的想念你。是你在那个年代磨练出那颗看似坚强的心?还是你率性而活的生活方式?亦或者是你敢爱敢恨的无畏?皆有吧,我是从安忆阿姨的笔下看到了鲜活的你,看到了上海滩名噪一时的王琦瑶。凭借这本书,我见证了你的一生,你的风华绝代,甚至你的迟暮枯槁。你的结局令我唏嘘。啊!王琦瑶,命运对你是那样的青睐,却又是那样的不公。

幸运的是你的姿容能够被时代所赏识,从而造就了三小姐。令李主任向你抛出了橄榄枝。不幸的是这么多年,你身边的男人换了一拨一拨,可却没有一个人想要陪你厮守终老,没有人想陪你看云淡风轻、细水长流。

你是上海弄堂的女儿,你为弄堂而生也陨落在弄堂。

你是万紫千红中的一点芍药样的白;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高谈阔论里的一个无言。

他们说,王琦瑶是一个弱女子。我知道你骨子里那份傲劲要是显露出来,上海滩将不再有你的容身之所。

书名叫做《长恨歌》,写的是你的恨,可恨归恨,过后你还是要去接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有种东西叫做活着。这跟余华笔下的福贵又有不同,随同样都是从生活的巅峰甩落到了生命的谷底。可王琦瑶懂得不管怎样都要保持微笑。

我与她真是无法比的。中考的失利至今对我而言都是一道抹不平的伤痕。我曾以为那就是我人生的低谷,我曾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以为我的人生不会再有波澜,不会有阳光。只会成为永不能见日的蝼蚁苟且过活。

是你,王琦瑶。你用最轻柔的话语唤醒我,这一声却让我的整个身躯血液沸腾。你对我说,人生难免会有起伏。该来的总会来,不要去想别人怎么看,想想自己该怎么活。你让我看看你,我看着你遍布伤痕的心房。痛哭流涕。

我要为自己而活,为未来而闯。

洗净了铅华,你还是那样的美。

你是一朵孤艳的花,开在凡尘中,可你的艳又是那般的深赋蕴含。你受尽凡尘的.污秽,却依然洁白。

安忆阿姨真是为你耗尽了心血,不然你怎会那般的真。那么的不可替代!不用说过去的上海滩,在今天这个物质泛滥的社会背景下有谁愿意驻足去聆听你的故事,他们不懂你,你的真性情。

时代总是进步的,你的悲剧收场令人扼腕。身为一个女人,人生的美好年华都耗在了一个城市的变迁上,最终也是被时代所打败。我知道下一个时代还会出现许多如你一般孤艳的花。不管她们与你比如何,可我只记得你。

“鸽子从它们的巢里弹射上天空时,在她的窗帘上掠过矫健的身影。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序幕。”

你是一朵孤艳的花,罩你最喜欢的旗袍,向我的梦中走来。

长恨歌心得【篇4】

而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属春秋时期卫宣公,卫宣公的儿子迎娶齐国女子宣姜,卫宣公半路上见此女长得标致,竟半路截留,占为己有并生下两个孩子。此等**之事有个专有的名词就叫“扒灰”。

《红楼梦》里第七回焦大被众小厮“掀翻捆倒”之后,他还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哭大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

每日家偷狗戏鸡,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焦大嘴里的”扒灰“说的就是宁国府家珍和儿媳秦可卿之间的**关系。

04话说这翁媳之间的男女之事也能叫爱情吗?也配叫爱情吗?尽管玄宗是一代之王,但也有国家法律和家规。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敢宣称翁媳妇是合法的。

自古以来,此等行为遭人鄙弃;为此之人皆被世人视同禽兽。越来越多的人吹嘘自由恋爱,爱不分年龄、国界,甚至性别。但一旦违反了道德规范,就会成为公众的攻击目标。

可见,爱情并不是可以放任自流,肆无忌惮,没有原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有序必须要靠法律和道德来加以维护,否则无所谓”文明“。

所以如何看待《长恨歌》中李、杨之间的”风花雪月“,如何看待白居易标榜的二人之间感天动地的所谓”爱情“,尤其是那几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撩拨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情思,骗取了多少无知少女的纯情眼泪,这估计是每个语文老师绕不开的坎!

我想,对于李、杨之”爱“,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坚决否定,坚定立场。但我们也要注意结合唐代的社会背景、社会风气和白居易作为封建士大夫的观点做一个实际的分析。重点应是抨击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借古讽今,至于李、杨之间的缠绵悱恻就纯当白居易的艳羡与意淫罢了!

- end -

长恨歌心得【篇5】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原创: 李非吾教书那点事

01唐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寿王李瑁与15岁的官宦之女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二人如胶似漆。

五年后,玄宗皇帝在宴会上首次遇见玉环,并被她的美丽吸引。 当时,她已与长寿之王李瑁结婚近五年。但唐玄宗却不管这么多,他设计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便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然后,他把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长寿王李瑁,并让她做了一个小妾来安抚他。

五年后,杨玉环的戒律期满,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回归世俗,入宫。他被正式封为贵妃,并为自己占有了这一头衔。

02人教版高中教材选修课本第一单元有白居易的一篇作品《长恨歌》,讲述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故事。

他描述贵妃的美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首笑容,六宫粉无色。

他描述了后妃的恩惠:春夜苦,白昼短,从此国王不早。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有三千美人,有三千恋爱。

他描述贵妃死后玄宗的煎熬: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鸳鸯瓦寒霜华重,玉被寒谁带。

他描述贵妃与玄宗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透过白居易的诗句,两人神仙眷侣般的恩爱让人无不艳羡,两人矢志不渝的爱情无不叫人动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来更是叫人泪目。

03但有一个无法绕开的坎,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二人原本是公公与儿媳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畸形之恋”并不在少数!就拿唐朝来说,玄宗之前也有个唐高宗李治,二者的区别也只在于高宗占了老子(李世民)的老婆(武则天),而其后代玄宗则占了儿子的老婆。有了这个先例,估计玄宗也有了一些心安。

而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属春秋时期卫宣公,卫宣公的儿子迎娶齐国女子宣姜,卫宣公半路上见此女长得标致,竟半路截留,占为己有并生下两个孩子。此等**之事有个专有的名词就叫“扒灰”。

《红楼梦》里第七回焦大被众小厮“掀翻捆倒”之后,他还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哭大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

每日家偷狗戏鸡,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焦大嘴里的”扒灰“说的就是宁国府家珍和儿媳秦可卿之间的**关系。

04话说这翁媳之间的男女之事也能叫爱情吗?也配叫爱情吗?尽管玄宗是一代之王,但也有国家法律和家规。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敢宣称翁媳妇是合法的。

自古以来,此等行为遭人鄙弃;为此之人皆被世人视同禽兽。越来越多的人吹嘘自由恋爱,爱不分年龄、国界,甚至性别。但一旦违反了道德规范,就会成为公众的攻击目标。

可见,爱情并不是可以放任自流,肆无忌惮,没有原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有序必须要靠法律和道德来加以维护,否则无所谓”文明“。

所以如何看待《长恨歌》中李、杨之间的”风花雪月“,如何看待白居易标榜的二人之间感天动地的所谓”爱情“,尤其是那几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撩拨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情思,骗取了多少无知少女的纯情眼泪,这估计是每个语文老师绕不开的坎!

我想,对于李、杨之”爱“,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坚决否定,坚定立场。但我们也要注意结合唐代的社会背景、社会风气和白居易作为封建士大夫的观点做一个实际的分析。重点应是抨击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借古讽今,至于李、杨之间的缠绵悱恻就纯当白居易的艳羡与意淫罢了!

- end -

长恨歌心得【篇6】

在悠闲的夏日时光里,我与王安忆相遇,走进上海,感受一场上海儿女的情与爱。

《长恨歌》里,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读来是风姿绰约的,如一个勾眉点唇身着淡雅旗袍的女子,走路是款款的,静静的,无争无求般,连电轨车的声响,都是细碎而温和的。她的家在波涛汹涌的暗夜深处,是花窗帘后的闺房。那里有性感的上海弄堂,还有迷雾般粗鄙而美丽的流言。

七八十年代的上海,身着绚丽霓裳,化着妖娆的妆容,满是一扫优雅浮出表面的粗鲁。这里聚集着许多“新”上海的热衷者,他们利用青春的资本挥霍,又像有目标可循般追逐着时尚的末端,蓬乱的头发,过高的鞋跟,满大街的奇装异服,粗俗的脾性,这就是他们推崇的美,属于“新上海”的摩登。他们是贪恋新东西的一群人,因为新东西给他们带来气氛与机会去滥于享受。

而无论是三四十年代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上海,都有两个共同的存在,一个是爱情,一个是王琦瑶。

我似乎是喜欢王琦瑶的。这个平易近人又实则清高的上海女儿,有着专属女人的一点小聪明,有着足以令人注意赞叹而又不过的美,更因此做过风光无限的三小姐。但我也可怜她,可怜她这样一个高调存在于世人眼里的女人,尘埃落定,一切只是一场美丽而短暂的梦。那,便是她的爱情。

王琦瑶的爱情更是有着上海女儿的特征——以流言的形式半真半假的使众人皆知。第一段爱情里的王琦瑶,犯了所谓聪明的女人前赴后继地犯的一个错误,摒弃原地不动似乎已成为个人财产的追求者——程先生,新故事却旧情节地成为一个爱丽丝公寓里的“金丝雀”。她竟是连个名份也没有的,便收获第一次、短暂而不明就里的爱情与幸福。要说这程先生,她是一生也树着高傲的,这个可怜的衷心仰慕者是她在生活中被看扁在爱情里受伤后的`慰藉。她的结局是悲哀,却是一早下了断言的。因为他犯了闺阁大忌——欲望,“闺阁流光溢彩于人间,却转身即逝。”她便是这定律的又一验证者,而这断言她是隐隐约约知道的,只是被繁华消尽了平常心,刻意的看淡了。

平安里的第二段爱情来的淡然,爱意化作千丝万缕的带着威胁慢慢靠近,在无形间缠绕在康明逊有王琦瑶之间,以错觉的形式互相捉迷藏,因偏见而不令人接受。这段爱情里的流言是小范围的,亲近的人在猜测,而沉溺于爱情里的人更是小心翼翼,令王琦瑶痛苦又沉迷。

这两段同是分别的爱情,一个是因为一个生命(李主任)的死去,一个是因为一个生命(薇薇)的孕育。这个孩子结束了她的第二段爱情,但就像是上天给这个新时期的旧时人的礼物,从旧梦里唤醒了王琦瑶,接触到了令她最为纠结的第三段爱情。

在这段爱情里,王琦瑶的悲哀已经赤裸裸的展现了,她再也不是受人追捧的三小姐,再显年轻也并不年轻了。当老克腊接近她时,她又何尝不知这是一个易碎的梦境呢?又何尝不知这个男子于她并非爱情而是对旧人的同情与怜惜,只是她倦了,在爱情里吃尽了苦头,也无所顾忌了,即使离开时果然还会黯然掉泪,即使离开时带来的是更浓厚的孤独与倦意,也只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王琦瑶的死来的突然,这个一生在流言里的女子最终被流言深深打击,为了莫须有的大量金货,她的忧愁终于夭折。

读完这本书,就像看尽了一个女人的历史。全世界有无数个“上海”,上海有无数个“王琦瑶”。可是谁又知道是“上海”孕育了“王琦瑶”,亦或是“王琦瑶”们缔造了那些“上海”呢?

于是这本《长恨歌》,变成了无数女人的悲歌,令我惊异,细想后,却又只能无奈地掩卷沉思……

长恨歌心得【篇7】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含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我不喜欢历来的文人们将历史政治生硬地套入文学作品中,那样反而掩盖了作品本来所要表现的美感。我更注重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和感人的故事。

《长恨歌》中的明皇与杨贵妃是**于历史原型而高于现实的。诗人是持歌颂同情的态度去还原李、杨之间的纯粹的爱,作品描写的爱情悲剧也不再仅仅是帝王宫妃的悲欢离合,而是具有普通男女爱情悲剧的性质。他们相爱,只因身份的特殊,他们的爱就永远不能摆在第一的位置。

君王一旦重色轻社稷,“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将是早晚的事。而这样的结局唯有这祸国的女子来承担,只因明皇的爱终究是抵不过六军不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个王朝没落的罪名压在一个女子的身上,只因“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可是,难道真就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那该是怎样的绝世容颜啊?杨贵妃也是有恨的吧。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只因自己的倾国容颜。造化弄人,岂能不恨?恨不能与君相守到白头,恨不能朝朝暮暮,恨红颜终究是薄命而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是他用情专一于杨氏的体现。

处于明皇的地位,面对无数佳人却只为一人肝肠寸断,这是令人感动的。而在此诗中明皇的宠爱随处可见,然当相爱却不能相见时就会生恨,恨天、恨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玄宗只因无法保护自己而失去了爱,他必须最后悔自己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寒霜重,玉被寒谁带?”这或许也是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吧长恨歌》想要表达的是讽刺唐玄宗痴迷女色导致国家动乱也好,还是讲述李、杨之间的纯粹的爱情也好,亦或是其它更深刻更复杂的内涵。

这些都不是我想要去关心、了解、感受的,我所欣赏的感悟的仅是这首诗的优美语句与它所表达的凄美爱情故事,还有那千古流传的不可磨灭的爱情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心得【篇8】

一个上海女人,四十年的浮沉

——品阅王安忆《长恨歌》有感

上海弄堂,一个让人既陌生、熟悉而又心酸的地方,一个让时代欢愉、惋惜而又深思的旧梦,曾经谱写了一首跌宕起伏的流行曲,曾经刻录了几段悲悯未果的爱情故事。也许,在海子的心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最遥远的梦想;也许,在顾城的心底,“英儿”才是他生命中的全部追求,这使他的创作如泉涌般,永无穷匮;然而,在王安忆的笔锋中,“王琦瑶”是一个从上海弄堂里走出的,对生活怀着梦想,却又失去梦想,对生命充满追求却失之所求的可怜女人。

捧起古铜色封面的《长恨歌》,时间仿佛回到了1946年的上海,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王琦瑶的风姿。年轻时,她性格内向,但并不长期。在现场试镜后,她开始拍艺术照。那时的王琦瑶多么风光,在学校小有名气,她的风光迎来了同学的羡慕与嫉妒。

王琦瑶是幸运的,参加了上海小姐竞选,获得“上海三小姐”的美称,一时间成了上海淑媛的代表。从此,王琦瑶不再是王琦瑶。浓墨重彩的名声,完全掩盖了她作为纸的纯洁生活。也许正是这种运气成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不幸。

四十年,四个男人,四场爱情纠纷,爱情成了她的坟墓,她的故事令人心碎。那时候,私房的气氛似乎很旺,王琦瑶也不例外。她受到政治名人李导演的青睐,住在豪华的爱丽丝公寓里。她深深地爱着他,当然也包括他富有的家庭和伟大的地位。

然而王琦瑶也是不幸的,好景并没有延续太久,几年战乱,李主任因飞机失事而身亡。王琦瑶没有赡养,只能靠打针得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王琦瑶很不幸。30岁时,她认识了康明森,为他生了一个孩子,成为了单身母亲。

也许那本是一段错误姻缘,可她依旧那般奋不顾身地爱上了他,勉强也凑合这段孽缘。在那个复杂的时代和世界里,王琦瑶注定是爱情的牺牲品。王琦瑶是不幸的,被爱了,但这份爱,如此短暂。

程先生深爱着她,一如既往的体贴。可王琦瑶是恋旧的,她始终没有迈出这个坎。程先生自杀了。他被残酷的**杀害了。在遥远而可怕的*****的早期。

王琦瑶是不幸的,而这个不幸,奉献了她的一生。女儿已经长大了,王琦瑶的风范还存在。许多怀旧的年轻人仍然爱着她,老凯腊也不例外。

可这段畸形恋似乎来得太晚了,而世界早已不再允诺这种不幸的存在。王琦瑶死了,是被女儿的男友杀死的,死在改革开放的前夕。四个爱情纠结,四个男人注定了王琦瑶一生的不幸。

也许她不该属于这个时代。她是个错误,但她已经在复杂的老上海漂泊了40年。王琦瑶是个女人,她有女人特有的敏感。这一生,她与四个不同的女人争起了风头,而结果都是胜出的。

因为她的矜持,她的忍让和她把退却当作美的想法,她取得了胜利。

沪上淑媛,当年多么响亮的名字,多少年轻男子追求的对象,如今却也消逝了。王琦瑶的一生是一部记录悲剧故事的史诗。她是一个梦,一个有花却没有结果的梦。爱情本身并无大错,错只错,那些爱发生在错误的年代,发生在错误的人的身上。

如果当初没有参加上海小姐的竞选,便没有入驻爱丽丝公寓的结果,而王琦瑶的一生便是平淡的。没有吴佩珍的指导和工作室的试镜,就没有艺术**的试镜。也许她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可上天并没有允诺王琦瑶平淡地生活,爱情的纠葛,争风头的际遇全在她身上发生了。

四十年的王琦瑶,气质又因太大的变化,她的矜持性格注定了她的一生。也许,王琦瑶并不是错误的携带者,她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她的命运依然悲惨。她没有长久的爱情,怎么能谈得上安逸的生活呢?

也许这该归属于时代的错误吧。当年的老上海,如今显赫的金融城,可王琦瑶早已灰飞烟灭,和她一起入葬黄土的,还有她的爱情与希望。

王琦瑶是真实的,但它是一个消极的角色。这是王安忆对那个特殊时代旧上海的诠释。画笔一转,四十年的秋意和悲伤就活跃了起来。

这是旧上海女性生活写照的揉合,是一部爱情电影,更是一部悲剧。也罢,当满怀希望的梦,在四十年的岁月中被消磨成空?当幸福甜蜜的爱情,在40年的风霜中,被摧残成虚无?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生活无疑是消极的。而作者笔下如此消极的角色,并非令人费解。王琦瑶不在乎世俗的评价。 她充满了想想自己的爱的渴望。 她尽力去爱自己所爱。 她是执着和独立的。

这样一个懂得生活、心地细腻的女人,被赋予了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生活。她只能拥有短暂而悲伤的爱。等待一辈子,期待一辈子,梦想一辈子,等待她,却无情地死去。王琦瑶是消极的,也许这就是命吧,她命薄福浅,无力消受这奢华的福分。

作者王安忆成功塑造了王琦瑶这个令人心酸的角色,成就了这部不平凡的**。而自出版以来,《长恨歌》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奖项,如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等,成为中国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旧年,在南图书馆听了一位文学大师的讲座,当时推荐了这本《长恨歌》和另外一本钱钟书的《围城》。

后来仔细评阅了一番,《长恨歌》中这个不平凡却又悲凉的女人,真的葬入我的心骨里头,成了一个时代的影子,勾勒出我年轻的思想的轮廓。一个女人,40年,一个故事,几段回忆。

长恨歌心得【篇9】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西宫南部有许多秋天的草丛,叶子满是红色。”吹落的梧桐叶,勾起绵绵长恨。

一个是重色轻国的君王,一个是娇媚恃宠的妃子。云鬓花颜,荷花暖帐,曾铸就一段难忘的爱情。自古君王迷色误国,爱江山更爱美人,只可惜李隆基生不逢时,安史之乱,六军不发,君臣出逃,情急之下,只有以杨贵妃的死换得苍生性命。

西南路上,悲凉秋景,马嵬坡生死离别,无边落木萧萧下,香销玉陨。长恨啊!为国之君,身不由己,不忍割爱却又欲救不得,“血泪相和流”是那没完没了的恨。

蜀地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后睹物思人,白日伤情夜难眠,朝思暮想不复返。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荡气回肠。真切的酸楚愁惨,梦中的“悠悠生死别经年”是那动人心魄的恨。

行宫月色,夜雨铃声,萧条衰败,落叶有情。天地间,蓬莱仙境,深情凝视,梨花伴雨。拖物寄词,重申前誓,七七相会,比翼连枝,此情此恨,了无绝期。

曾经甜蜜的爱情就像流星,闪烁着瞬间的美丽。凤凰树的落叶从高高的树枝上掉下来。从枝头到树根,从完美到毁灭。

也许李隆基本不该为大唐天子。一个贫民百姓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白头偕老,又有谁会横加阻拦呢?或者李隆基不是贪图享乐的醉汉,或者杨贵妃不是顽皮的女人,**会有六支军队不会被派出去,死在马前?

既然是一国之君,就要以江山为重,社稷为大,否则到头来只会陪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作为天子,也有致命的无奈和遗憾。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成全了一面总还有另一面让自己心痛啊!

落叶梧桐,此情难了,此恨难消。

点评: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人们已谈得很多,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从落叶梧桐下笔,通过寂寞凄苦的梧桐意象,显现爱情悲剧的长恨,此情难了,此恨难消。作者擅于叙述、抒情、选材、语言优美,但文章内容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