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人作文7篇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7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的精彩内容。作文是构建思维基础和语言能力基础的关键环节之一,写作是一种追求真实和自由的表达。好的作文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才能创作出来。以下内容可能对您有所帮助请仔细阅读!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1)

瞧!烈日当空,菜园里的那位老太太却依旧手握锄头,“哼哧哼哧”地锄草,虽然满脸的皱纹,却丝毫没有老人应有的疲乏,她就是我的外婆。

那年暑假,外婆火急火燎地从杭州工地来到我家,第二天便急匆匆地叫着妈妈开车去了乡下。我一副游玩心态,跟着到了乡下,外婆刚下车,家门都没进,就头也不回地对我们说:“你们先进屋,我先去看看秧苗。”不一会儿,外婆从田里回来,冲到屋里,从小房间内把农具一一拿出来。随即换上一身旧衣服,带上一顶草帽,拎着喷雾器和农药,又风风火火地向农田走去。我满心好奇,像跟屁虫似的紧跟在外婆身后。到了田头,外婆把鞋子脱在田埂,挽起裤脚,卷起衣袖,毫不犹豫地踩进泥田里,弯腰拔起一棵棵倔强的杂草。

杂草被消灭了,外婆又倒了些农药在喷雾器里。“嘀”,外婆启动开关,一边走一边将雾状的药水均匀地喷洒在秧苗上。不一会儿,外婆喘着粗气,脸涨得通红,浑身上下也早已被汗水湿透了。渐渐地,外婆体力有些下降,腰驼了起来,身子也摇摇晃晃的了。

看着外婆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嚷嚷:“外婆,你休息会儿吧!”外婆笑了笑:“我明早还要回杭州工地呢,今天要做完,一会儿我就给你们做饭,别着急。”看着外婆笑呵呵的脸庞,我默默转身,回去为外婆取了一瓶水。

如今,外婆早已白发苍苍,脸庞爬满道道皱纹,体力也不如从前,但还是会经常去田里做一些农活儿。她总是对我说:“虽然我老了,可是心里却永远都年轻,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把家里的活计做好,这才是强者!”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2)

杨楚乔

一个太阳很高兴的清晨,一个人,具体说是一个人影,被拉得很长。

他一头金发,一身金衣,看的有些耀眼,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桃花眼,微微的眯着;一张嘴,微微地笑着;一双并不龟裂的手,微微地抬着。上身一身金衣,还隐隐发着白光,他像是一位来自天堂的使者,胡子也很规矩,手上一把树枝但看起来很密。在地上慢慢地扫着,一副“万人之下”的样子,很卑微,但又很慈祥。

一天,我很开心的在下面玩耍,突然听见一声“嘎啦!”“谁呀?这么大声真烦!”正巧看见是他,下面没有什么人,因为太晚,我也准备正在准备回家睡觉,却发现他在地上捡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花花绿绿的,我往近一看原来是一堆,塑料瓶、易拉罐。我蒙了,他不是扫地的吗?怎么开始又转行捡垃圾了?我就去问他,他小心翼翼地说:“地上有垃圾,我就捡起来了,没有打扰你们吧……”我急忙说:“没有,没有。”

前两天,我又看见他了,他正在垃圾桶旁边休息。突然有一个人过来,把一袋不明垃圾随手就扔进了一个垃圾桶里,看也不看径直就走了。而他呢,揉揉惺忪地双眼,慢慢地撑着腰站起来,走到那袋垃圾前,打开垃圾袋一个一个地挑。有的放进红的垃圾桶里,有的放进绿色垃圾桶里。耐心地挑来挑去,挑完之后呢,又检查检查一遍,保证确实没有放错之后才放心地拍拍手走了。

他就是我遇见的一个尽职尽责的老人,一个身份虽然卑微,但可爱的老人。当然这也成为一道美丽而又动人的风景线。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3)

在生活中,有许多对某种事物情有独钟的人:热爱看书的孩子,是“小书迷”;一有空就玩手机的叔叔,是“手机迷”;喜欢昆虫、整天盯着虫子看都不厌烦的同学,是“昆虫迷”……而我喜欢排球,是一个排球迷。

自从荣幸地加入排球队后,我就喜欢上了排球。每次训练的时候,我都十分刻苦,从不偷懒。只要队里有比赛任务,我都会积极地报名参加。一进入比赛,我就干劲十足,准确地预判球的落点,全力以赴争取做到百发百中。当我们取得比赛胜利时,球队的队友们个个兴奋不已,教练对我更是赞赏有加。是获胜的成就感给我竞争的力量,给我自信,给我希望,也让我更加喜欢排球。

在家里,我也是一个热情的排球迷。体育频道只要有播放排球比赛的节目,我都不会放过,哪怕是错过时间,我也会千方百计找重播再看个过瘾。排球赛的每一场次都打得非常激烈,我也是看得热血沸腾。连《排球少年》这部动画片,我也看得津津有味。这部片子讲述了他们这些少年从零起步,历经了百般的磨练才成为正式运动员的故事。我对这些少年非常的崇拜,我迫切地希望哪一天我也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国家队的选手,将来参加奥运会并夺得金牌为国争光。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远大梦想的种子。

在学校训练排球的时间是有限的,家里的小院就成了我平时训练的小型“排球场”。在小院里练习垫球很合适,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都要练上一个小时,早晨起来也练一小时,天天如此。下雨时就躲到屋檐下坚持练习,也要练上一个小时。家里的小院别看它小,但把它分成两个简易的排球场,一个可供正常训练,另一个可以用来比赛。这两个球场是我训练的基地,从四年级开始到现在,每逢双休日我就会叫上几个小伙伴来几场激烈的排球比赛。一个最要好的伙伴也是一个打排球的高手,我经常会把他叫过来来几场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俩会探讨比赛时彼此的得与失。我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排球小分队”。我的姑丈曾经也是一个排球高手,为了提高我的球技,他总会抽空教我一些打排球的技巧,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他时不时会给我示范一些基本动作,在他的指导下,我的排球技巧也进步了不少。

瞧,我是不是一个“排球迷”?朋友们,你们说呢?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4)

“双面人”老爸

我的老爸是一个“双面人”,一面是温柔体贴,一面是冷漠无情,两个“面”截然相反。

星期六,老妈身体有点小恙,刚从医院回到家,老爸就殷勤地端热开水。老妈喝完水,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老爸就站到老妈身后,轻轻给老妈按摩。

过了一会儿,老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老爸马上就知道该去做饭了。不一会儿,老爸从厨房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面条。老妈吃完了饭,老爸不失时机地拿起纸巾轻轻地帮妈妈擦嘴,那动作很轻很柔,如同清风拂面。老妈说学校有事找我,你们父子俩在家好好呆着。老爸殷勤地开门,还不忘说:“老婆,您慢走。

这一幕,我看在眼里,妒忌的情绪在心里燃起。

我对老爸说:“给我倒杯水。”老爸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眼睛里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撇了撇嘴说:“没门,自己去倒水,老子我不舒服!”我十分失望,觉得我好像是捡来的。

老爸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凑过去说:“给我看一会儿好吗”?老爸说:“不行,小孩子看手机对眼睛不好。”说完,挥挥手,好像驱赶一只烦人的苍蝇似的赶我走。

老爸看完电影,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摸了摸瘪掉的肚子说:“我肚子饿了,给我做饭吧”!老爸说:“好的,我先做饭,等着你老妈下班再一起吃。”

我不满地看着满桌的饭菜,心想,唉,我的命怎么就那么苦?

老爸真是个“双面人”,什么时候他能改变对我的态度,让我也有优厚的待遇呢?毕竟,我是他的亲儿子啊!老爸总是说“老婆工作辛苦”,可是亲儿子“学习也很辛苦”的。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5)

“光棍”王全

要我说,我见过最有趣味的人当属“光棍”了。当然这只是他的绰号。

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别急,听我慢慢说。某天中午,王全和往常一样不吃饭出去玩。老师怒了。令人把”逃犯”抓回来,给他点颜色看看。

过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带着”逃犯”凯旋而归。“逃犯”一脸茫然,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别说,他的无辜装的够级。

黑板前的他长得白净瘦弱,那小身板跟豆芽菜似的。可想起他平常拽起来,人五人六的,走路吊儿郎当自带喜感的样子,活脱脱应了流行网络语豪横,仿佛在对全世界说:你过来打我呀!哎呦喂!

这时候,不知道谁冒出来一句:王全,你这样子没女孩子喜欢,会一辈子找不到对象的。他的表现更有趣味,你瞧,他眼睛瞪得像铜铃,脸红的像猴子屁股。我感觉他的样子想要吃人,只见他冲着声源方向吼了一句:小心我半夜爬你家窗户和水管;小心我挠你脚心撕你写好的作业本。

我知道,这就是他搞笑的本领。他并不是担心长大以后的事,他怒的是同学小看他。他王全怎么可能打“光棍”呢!全班同学都被他的出色表演逗笑了,教室此刻也演变成喜剧院了。

由此,我想到了”光棍”这个词。觉得很贴合他,于是就叫他光棍了。

因此,班里常常会有:光棍,你今天“逃”饭了吗?光棍,你打不打游戏?除此之外,”光棍”也经常”犯罪”。据受害人说,”光棍”把她从公交车上硬往下拽,把她气的又喊又叫,又要告老师又要告家长才停手。当然了,事后”光棍”肯定会领取大礼一份,那就是班主任臭骂一顿。哎,他那点糗事。我们班同学心里比镜子还明。​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6)

明亮的卧室里,到处都是烟构成的奇观异景——弯曲的水蛇、粗壮的木头,一个个变化多端。一会儿如野马脱缰的洪水,一会儿如平静温和的溪流,一切都是灰白色的,如童话世界里的天堂仙境一般。

家里只要有老爸在卧室,那就是天堂与地狱两者并存。景如天堂,味如地狱,只要不小心吸了一口这仙境中的空气就足够咳嗽三下,何况是满屋的仙境。

我和妈妈也曾劝爸爸戒烟,但他却总是油盐不进,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墙上贴的“禁止吸烟”标语,对他而言就像一纸空文,纸张已经发黄了,可爸爸还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望着窗外那若隐若现的太阳,我忽然冒出了一个主意。趁爸爸上厕所的时候,我蹑手蹑脚来到爸爸的烟旁边,将烟盒装进口袋,塞到我的被子里。爸爸出来后,没有找到烟,只好跑出去买烟。从此以后,爸爸开始每天烟不离身,想什么时候吸就什么时候吸。整个家都变成了仙境,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爸爸,你看爷爷不就戒烟了吗?你为什么就不能戒烟呢?”实在受不了的,我只好问爸爸,希望他能向爷爷学习。

谁知爸爸不但没有悔心?还反咬一口,狡辩道,“你爷爷是因为当年生病,不得不戒烟,难道你也希望我也生一场大病?”我听了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唉,爸爸的超级烟瘾,真让人头疼!

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篇7)

我的“驴”妈妈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大吃一惊,难道我的妈妈变成驴了吗?其实不是,只是她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骑驴找驴,今天我就拿这些事说说吧——

有一天中午,妈妈和朋友相约一起出去吃饭。正当我们准备出门时,妈妈发现她没带手机。她先在客厅四处望了一下,连手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时候妈妈变得有些不安了,便发动我和她一起找手机。就这样,我和妈妈开始了历时半小时的“寻找手机之旅”。沙发后面、卧室床底下、厨房餐具柜、餐桌布下面,甚至连厕所都找了,可是还是没有找到这部“神秘”的手机。眼看和朋友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妈妈居然从包里掏出了手机,还准备拨打她的号码,我送给妈妈一个白眼,说道:“手机不就在这吗?害我找那么久,累得宝宝满头大汗!”妈妈听完后不好意思的笑了。

还有一回,妈妈躺在床上看手机,起来后发现她的眼镜又“不翼而飞”了,高度近视的她只有求助我这个小帮手来帮她找。我平时可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呢,听到妈妈的求救声我当然是义不容辞地就冲了过去。刚到妈妈的卧室门口准备开始我的“搜捕”行动时,就发现妈妈的眼镜完好的架在她的额头上方,可她却毫不知情。我哭笑不得的对妈妈说:“你摸一下你的额头吧!”妈妈摸了摸额头呵呵地笑了几声。

这就是我的“驴”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