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碎隙笔读后感

病碎隙笔读后感。

出于您的愿望我们精心编辑了“病碎隙笔读后感”,希望此文能给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书籍是我们人生的一盏明灯,通过阅读让自己感触颇多的作者写的作品后。 读完一本书后,写一下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1

时时堆成月月、月月度成年年、年年成就此生的华年。人的一生由无数个瞬间堆砌而显得漫长。缺失亦或是改变了哪个瞬间,都不能算是一个人。“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写下这段文字的史铁生正拖着残缺的身躯在苦渡时光,他又在经由人生的哪个阶段呢?

命运不断地给史铁生施加苦难——十八岁延安插队、二十一岁瘫痪、之后是“褥疮”、而后是尿毒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传统的思想中,“苦难”似乎成为了交换功名与成就的“工具”。可史铁生认为“不断的苦难”,是不断努力的原因、是信心的原则。他借用《圣经》中约伯的故事来阐述他所认为的“苦难”:经历了苦难并不意味着成功。苦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人需要去经历那些挫折,去承受苦难,尽管这会让一部人放弃但并不与之后的成功挂钩。苦难是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躲避、无法逃离的。

“人不可逃避苦难,亦不可放弃希望。”因为残疾而消沉的.史铁生在荒芜的院子中获得了生命的感悟。“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还好,史铁生不仅记住了自己所承受的苦难,同样,他也记住了自己拥有的幸福。他获得人生真谛的经历我无法切身感受,只能从他的文字中推测些许。也许,这份让史铁生悟彻的人生真谛便是“遭遇痛苦”、“超越局限”而后“感受幸福”。

“苦难把我推到了悬崖边上,它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欣赏这岸边的云兴霞蔚,唱支歌给你听。”不知晓,史铁生是否也如这般豁达呢。

从牙牙学语到晚年秉烛,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可时间的流转,不仅埋葬了过去也创造了新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史铁生的观念中,死,似乎并不是一件可怖的事。相反,他认为这是所有生命必然的结果。“谁说我没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从来。”

生命总是脆弱而又坚韧的。脆弱到一场雨,便可以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无限接近死亡;坚韧到可以在这般黑暗的世界朝着仅存的希望活着。史铁生曾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写点东西。他这句话看似打趣,可也透露出无限的心酸。史先生饱满而完整的精神已经超越了肉体带给他的局限。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2

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的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全书共六部分,两百三十六则。《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关于我们人生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繁琐的推理或考证,也没有精美的段落,有的只是朴实的陈述与精辟的思考,甚至是对于生命的幽默的调侃。

命运与生活

李泽厚说:“哲学探索命运,文学表达命运,宗教信仰命运。”《病隙碎笔》开篇第一句,便是“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生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我们常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作者把生活比作戏剧,我能读到的就是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因此,笔者承认生活中存在差异,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因上帝对自己的不公而责怪上帝。

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疾病和残疾没有自卑和怨恨,而是以豁达乐观的态度理性地面对,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平静而豁达的生活使我钦佩他的坚强意志。一个不得不每三天做一次透析的人,躺在透析室的床上,看着透析机里的红色血液汩汩流淌——从他身体里出来,又回到他的身体里,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他是如此坚强地活下去吗?

作者曾这样调侃:“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生命的豁达,对死亡的正视,从自然层面上升到一个哲理层面,从而超越了个体与自身的命运局限,提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道理,过程的精彩才是生命的精彩,“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

在这家银行和另一家银行之间,史铁生选择了另一家银行,但另一家银行只能旅行,达不到,目的只是过程的方向,创造过程,创造生命的奇迹。他把死亡是一个节日,就好像苦读时盼望有一个轻松的暑假。是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亦有不能承受之轻。

死不带去的一副皮囊,有时反而禁锢着人的心,灵魂。人生在世,庸庸碌碌还是叱咤风云,最后终归要化尘化土,那么,与其把死亡说成是生命的结束,倒不如说成是一个漫长的节日来的豁达了吧。只不过,这个节日就像夏日午后的小睡,一经睡去,不知道何时再醒来了。

尘世犹如浮云,人生弹指即过,是福是劫是祸?齐克果曾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走这条道——跨过叹息桥进入永恒。

” 死亡是我们的生命的一部分,它在长路的尽头守候着我们,我们是无法拒绝的。这是我们唯一的办法。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得直走。但当我们走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一路播种,一路耕耘,这样我们身后的花就可以种得到处都是。

人生是一个过程,只在乎过程本身,结果,那是次要的。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感受我们生活中应该感受和体验的东西。在历史的大潮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无到有,从无到有。没有人是谁,就像100年后,谁会记得我们?

亲情、爱情、友情,才是我们在这短暂的行程中最真实的存在。人生就像那把三弦琴,一头连着希望,一头连着生命,两头绷紧了,人生才叮叮当当的充满生气。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忏悔与反省

“凡你描写他人描写得(或指责他人指责得)准确——所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惟妙惟俏——之处,你都可以沿着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在自己的心底找到类似的埋葬。真正的理解都难免是设身处地,善如此,恶亦如此,否则就不明白你何以能把别人看得透彻。”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能描写或指责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要不就是因为在自己身上看到、反省到真实存在的劣根性,要不就是自己极为熟悉的人有此劣根性。人最为了解的,应该是自己;而除开自身,便是极为熟稔的人。要不你怎么能把别人的所思所想分析得如此之透彻?

难道对于一个仅仅见过几次面的人甚至是毫不相识的人,你就能做到对他彻底的分析,如解剖过他一般?若真能如此,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便是,此人具有特异功能,他有读心术这门高深的绝技。在武侠电影或连续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具有这种独特技巧的人。没有人在他面前有隐私,这太可怕了。

然而现实中呢?在现实中,会读心术这一类对我来说是恐怖的绝技的人,大概是不存在的。所以,即使你是一个有天赋和能力的心理学家或逻辑学家,你也无法推断出一颗奇怪而复杂的心的声音。

所有的深刻的描写,都是从忏悔和反省中来的。

看到这一段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先生鲁迅。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我们在先生的作品中可以说是窥尽所有。先生出于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在他发表过的那么多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国民性的弱点理解得相当透彻,相当深刻,简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那么些小说,把国民性的弱点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先生创造的阿q这么个典型的人物,集中表现国民的劣根性。

阿q性格形成的原因,既有封建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传统封建思想的原因。阿q能不能描述得这么透彻,即使是现在,一个世纪后,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难道不是因为阿q先生有自己的一些坏脾气吗?先生在深沉的强烈的自我反省中看到自己一些落后的、消极的思想,并加之他对自己所处的当时的社会清醒理智的认识,才能写得如此尖锐与暴露。

无论是作者所说的“忏悔”,还是鲁迅先生的自省,在我们当前这个时代,都是必须的。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已经被讨论过很多回了。有人这暴露了当代社会的冷漠,有人说是父母的看管不善,有人说是交通知识不普及,还有道德的缺失······经过这些年的扶跌倒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层出不穷,之前有位网友发布了一条说说:

“生命的宽度就在于: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老人摔倒,所有人都上去扶她,让她一时不知道该讹谁!” 只有忏悔和反省,才能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爱情与欲望

笔者所提到的残疾人的爱与欲问题,最终上升到了所有人的身上。就我个人而言,提到性与爱,在国外,不得不提的是《情人》的作者,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看过王道谦先生早年翻译的版本。翻译的很好。可以说它充满了诗意。

在《情人》这一薄薄的一小本子里,杜拉斯极尽描写之能事,将**描述成一种文化,一种爱情的表达仪式,真是露骨而又大胆,却无丝毫龌龊之感。在这本《病隙碎笔》中,作者也有这样的表述:“性······已经成长为一种语言,已经化身为心灵最重要的表达与祈告了。

当然是表达爱愿。”而在国内,我最愿意想到的是90年代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争相打印、传阅的《黄金时代》了。作为文坛边缘的第一人,王小波也高度赞扬杜拉斯。

虽然小波自己也说了,自己描写**,是“对过去时代的回顾”,“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

这两位作家对性的描写既不粗俗,也不肮脏,而是将性理解为人的一部分。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

”也就是说,性如果得不到,就会成为人性的障碍。残疾人也是人。他们应该有人性,勇于追求自己的人性。史铁生告诉我们,残疾人也有争取爱情和欲望的权利。

我想我们该做的,就是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残缺(包括心灵的残缺和身体的残缺)的人。

史铁生说佛与神。他似乎对此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佛法,他敬重,却没有皈依,因为自认无知。对于上帝,他的认识是,上帝不许诺荣光和福乐,但会给你希望。

对于宗教信仰,史铁生似乎没有坚定的判断,是或不是。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病痛中书写的对生命的了悟,质朴无华的文字,冷静睿智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他用勇气去超越痛苦的智慧,以我现在的人生阅历,是绝不能很好得地理解的。

但又何妨,就把阅读《病隙碎笔》当成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虽然我对它认知浅薄。

最后,就让我以他的一句很出名的一句话作结尾:“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3

可史铁生提醒我们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身体上已不允许自己、心中也不愿意在社会上争一份地位和财富的人,他告诫在社会中忙碌的我们,要注意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不是出于真心。

“现在的生态保护思想,还像是以人为中心,只是因为经济要持续发展而无奈地保护生态,只是出于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爱护自然。”这句话对于每天都在纠结着怎么“活得更好”的人们来说,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显得俗了,只顾着按照其他人说的方式活着,忘了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此,读完《病隙碎笔》,我最深的感受绝不是史铁生的坚强,而是他静观生活的态度。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要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难说能像史铁生一样静下来,因为我们终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样的。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从史铁生的人格中学习,不能冷静下来看待自己的人生?

当然不是。

我们是健康的人,无论与史铁生相比,这是一种普遍的运气还是一种不幸。史铁生的人生思想是从他不能过正常的生活的角度出发的。我们对生活的思考是从我们过正常生活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想,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若是没有史铁生的精神在旁激励我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能无法摆脱主观因素,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们能够在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的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但请同样在《病隙碎笔》中窥见人生真谛的你记住,首先要静下来。为了向这位老人的“静”致敬,也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4

作者史铁生是一位受苦受难的人,他二十多岁就双腿瘫痪,后又得了肾损伤、尿毒症等病症,但他很顽强地活了下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出了四五本书,是一位令人敬叹的作家。

也许是年纪相差太大,也许是他的思想太深奥,我怎么也读不通他文章中的句子。他的文章没有分章节,也没有标题,一路读下来我却找不到一个主题。像散文又没有一个不散的“神”,像杂文却又没有一个明确的论点,说是日记吧,文中又很少有自我的陈述

现在回头看来,书中还是有值得我学习和回味的东西的。比如他说:“文学是挺讲究的东西,写作不然,没那么规矩,痴人说梦也可,捕风捉影也行,满腹狐疑终无所归都能算数”这是他对自己写作的一种自解自嘲,同时也给我一些启示。写作并不是一件很考究的事,并不是需要专科毕业,学了技巧才能写好。只要你的灵魂有话说,你就写吧。

“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的,我们总是将好的忘却,其实倒霉的事情才是我们所要忘却的。清点背包上不应该带上路的东西,时时准备着人生的意料不到的事,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理想中的天堂。

也许,当我们遇见苦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史铁生,我们不应该面对挫折、困难时,竟然还不如一个残疾!所以我们要活出生命的坚强和勇气!指导老师:魏永红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5

最初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来自于语文课本《我与地坛》,依稀记得老师的介绍,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与病魔抗争等等。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最真实的史铁生,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的“笑看人生”。

翻开书本就是就能看到满脸慈爱,眼神炙热,微笑看着前方的史铁生,寄语“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心中不禁对老先生心生敬意,这样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先生与我脑海中的完全不同,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欢乐和充实,脸上的笑容代表内心的阳光与洒脱,这让我忍不住想走进他的内心,触摸他的文字。目录将文章分为六部分,表达自己对生命、对世界、对生活的的看法,是一本记录自己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心酸与无奈、挣扎与无助、恐惧与坚强、无望与期盼……但更多的是在黑夜中自己冷静的思考,心中执着的信仰。难以想象史老先生能将自己的生病风趣地称为生活体验之一,从他一开始的怨天尤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人生的不如意让他喘不过气来,到后开通过自己的文字把冷静下来的思考进行细腻的剖析。在作者看来名字中的“铁生”二字,是自己病不死的保佑,正是他内心的坚强与不屈的毅力,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的普通人对病魔的抗争。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文字“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的确每个人都要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无论在哪里身处何种处境,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永远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能看到旭日东升自己是幸运的;能与爱人看浪漫晚霞自己是幸运的;能感受山谷的清风自己是幸运的;能与家人一起吃饭闲聊自己是幸运的……这样想来我们不用羡慕不用攀比,自己已经就是最幸福的了,其实幸福是什么,它没有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到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智慧,坦诚与豁达。“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畏、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史铁生教会我们接纳这个苦难的世界,自己追求的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在病痛中作者找到了生存的真谛,只要生活的希望不灭就有机会化解苦难。

最后我也希望每一位读这本书的人,都能与我一同笑看!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6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部卖点。

在读史铁生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理解,可后来的我才发现仅仅以一个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的角度认识史铁生,实在是有些遗憾了。正如近日读的这部《病隙碎笔》,若真的只看到这部书是在“病隙”写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对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许就会有遗憾。可是话又说回来,史铁生正是因为“病”,因为“残疾”,才有机会抛却一个健全人一生中要经历的太多纷繁复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这部《病隙碎笔》给我的最大感触,便是“静”。面对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静静的。而正是他这样的“静”,解答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比如说:信仰。在人们都开始反思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种可怕状态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人们想要有一个信仰,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被生活中的许多不称意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我们总以为自己需要信仰,正是因为需要追求一个事事顺心的世界。但史铁生的生活中便没有那些琐事了,他有的只是这时常被人们拿来用作“乐观坚韧好典型”的坎坷命运。于是他静观由我们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态,并告诫我们,“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依我看,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难,因而能够静静地看着这个存在苦难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谓的健全人,因而能够静静地审视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碎笔”中指引我们。再比如说,发展。保护环境这件事,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标语,环保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原本是不必由史铁生去提醒我们的。可史铁生提醒我们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身体上已不允许自己、心中也不愿意在社会上争一份地位和财富的人,他告诫在社会中忙碌的我们,要注意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不是出于真心。“现在的生态保护思想,还像是以人为中心,只是因为经济要持续发展而无奈地保护生态,只是出于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爱护自然。”这句话对于每天都在纠结着怎么“活得更好”的人们来说,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显得俗了,只顾着按照其他人说的方式活着,忘了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对的。

读完《病隙碎笔》,我最深的感受绝不是史铁生的坚强,而是他静观生活的态度。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要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难说能像史铁生一样静下来,因为我们终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样的。但这就代表我们不能向史铁生的人格学习、不能静下来看我们的生活了吗?当然不是。我们是健全人,无论和史铁生相比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幸运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幸。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会引领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而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们正过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想,怎么能让我自己过得更好?若是没有史铁生的精神在旁激励我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能无法摆脱主观因素,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们能够在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的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但请同样在《病隙碎笔》中窥见人生真谛的你记住,首先要静下来。为了向这位老人的“静”致敬,也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7

我从不喜欢读散文,尤其是很少有故事的散文。我猜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如此,比起跌宕起伏的剧情,感人至深的故事,悬疑惊悚的**,散文是需要静下来品读的,而浮华的社会已经难有这样的时光。因为这次的读书互评活动,我读了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却是读罢,又想再翻开品味一二。

我对史铁生印象很深,因为高中语文老师很喜欢他。高中学他的《我与地坛》时,老师常夸这是篇好文章,于是老师找来全本(包括课本上没有摘录的部分),同我们细细品读,讲先生的经历,讲先生的风骨。这对于当时正处于高中紧张学***们而言,可以说是一段忙里偷闲的好时光了,因此一直对先生很有好感。

所以在这次推荐的许多本书中,我一眼相中了《病隙碎笔》。

史铁生先生是一个富有传奇经历的人。他学历不高,但却成为了当代著名作家;他功成名就,却是一生为疾病所困。他患有双腿瘫痪、肾病、尿毒症和透析。他遭受了太多的痛苦和折磨,但他从未失去希望。

在《病隙碎笔》创作之时,他双肾的功能已经衰竭,只能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三天透析一次,他只能在些许空隙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他在文章的第三小节写到:

有一次记者问我的职业生涯。我说我病了,业余时间写了些东西。a先生总是能用这种幽默的语言来嘲笑生活中的痛苦。他觉得:

“铁生”二字暗含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我想来先生从来不怕死。他甚至认为这种不朽实际上是惩罚。然而,再痛苦,先生也从未放弃过生命的希望,他把“生病当做生活体验之一种”。

先生在第四节写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当然,这次旅行有风险,但在河里漂流安全吗?于是便将生病与漂流做了各种各样的对比。

如此仿若小孩的行为,却让我看得几乎泪流满面,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一段段诙谐的文字,去启迪我们的。这世上有无数的人被病痛折磨,亦有无数的人不珍惜自己宝贵的健康的身体,但是史铁生先生没有被病痛打败,而是学会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以教会这“无数的人”体悟人生而不是怨天尤人。

文中写道:重病之时,史铁生先生总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里,瘦得只剩一副骨架,高烧不断,溃烂的腹部不但不愈合反而在扩展……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

先生赞叹他的坚强,却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我想这或许就是先生写下这篇散文的原因,他希望告诉大家,他病着的时候在想什么,怎么想。

先生在文中**信心、神明、过去等等,面对死亡病痛要有信心,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信心并不意味着承诺,它的恩惠惟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有人劝他去佛前烧香,但他觉得佛不会听这种功利的祈祷。

那就去烧香吧,不该有那种要求,不该以为缘分欠你什么。为求实惠去烧香磕头念颂词,总让人摆脱不掉阿谀、行贿的感觉。命运并不**,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人往往失去了才会珍惜,大话西游中“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而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这句话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又勾起了多少人对自己逝去的感情的追忆。痛楚的失去让人懂得珍惜,不再轻易让它失望。人正是这样一点一点成长起来,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先生是于2010年去世的,此时“***”还没有成为国家主席,但我发现他们的观念往往不谋而合,或许这便是我中华儿女长存心中的感悟与追寻吧。不要被眼前的困苦桎梏了手脚,让生命长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有伟大的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失望。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要我们还有希望,一定会让生活更加和谐。先生本想在墓碑上刻下徐志摩的那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他觉得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M.gz85.COm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之后,他又想着,既然这样何必又写什么墓志铭呢,最好什么也别留下了。正是痛苦使一位绅士如此豁达。名利有什么大不了的。

若是每个人都如先生这般,淡泊名利,这世界又何愁不安宁呢?可是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拥有的越多,贪念也就越多。

我一直希望大家来读陈先生的书,学习陈先生的精神:保持希望,面对痛苦。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8

武侯高级中学高2018级14班陈希

他的写作和他的生活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他用残缺不全的身体写出了最健全、最充实的思想。他后半辈子都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一生被疾病缠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他是史铁生——一个令人敬佩的作家。

翻开这本书,第一页便是他明媚的笑脸。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乐观,他没有感叹命运的不公,还把生活比作一出戏剧,有矛盾和冲突才精彩。他曾说:

“我的职业是生病,副业是写作。”话虽幽默,却让人惋惜难过。他认为苦难是必经的,人不能总哀叹:

“我怎么这么倒霉。”因为“幸运很多,人却不嫌多啊”。是啊,我们把幸运当做理所当然,而厄运却不该到来,人往往只会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这样也只能天天哀叹,为何不乐观一点?

人生苦短如梦,生死正常,何不珍惜眼前的一切?

人什么都可以躲过,唯有死不逃脱,史铁生在书中写道:“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我最爱这句话,三言两语道清人的心理,他将生死描写的如此云淡风轻,生命会不断重复,但总有一天太阳会黯淡,地球会老去,甚至宇宙都会不复存在,能永生又如何?

人与人类不同,史铁生这么认为。他认为人类的文化传承,指的是记忆。一个人的记忆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是许多经验的积累、延续和创造;人类文化也是如此。

他认为人的特点似乎只是肉身功能(比至于其他生命)的空间复杂。人性却有种种丑恶,肉身也有种种限制,唯爱愿于人间翱飞飘缭历千古而不死。不要悲哀这世界有一天会没有你,要知道这世界曾经也没有你。

在《人的残缺证明了人的完美》中,他说:“ 我觉得人是应该有一个信仰的信仰,就像刚才的我觉得我是残疾的,但有一个完美的境界,那么这就成为了我的信仰了,信仰和梦差不多,没有那么多实际的好处,它只是给你一种心灵的安慰。”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已经超越其他各种东西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拥有完美,完美的体现就是残缺,当你有了缺点,才会看见别人的完美,你也变得完美了,你的残缺确定,你的心灵闪现着神圣的完美。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9

此书虽无与其另一作品《我与地坛》那般,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仍在2002年时,获得了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且被文艺评论家誉为“史铁生最具灵性的生命笔记”,可歌可贺。本书乃是在作者身处艰难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和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

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史铁生的写作与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写作之夜”,他经历着生命的苦难,却表达着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灾多难,“铁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坚韧长寿的意蕴,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么不好的记录,所以此生便活得较为长久,以此作为补偿,将功补过。作者还曾想借此前世的罪过与今世的补偿,来警戒正在腐败的官员们,可还是想想作罢,认为那些官员们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腐败官员的影响是多么地恶劣,欲挽回其过错,又担心白费力气,对其丧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对其无所作为,可难道这不该引起官员们的深刻反省吗?个人犯错,损人又不利己,还没意识到要赶紧悬崖勒马吗?回头是岸。

没有谁天生坚强,史铁生也一样。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他也曾迷茫、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还好,作者及时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是没有了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会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观点似乎有些偏颇,但却不无道理,世界本来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组合而成的啊。此外,这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对生命的叩问中,我读到了一种坚韧、奋发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凌驾苦难,超越生死。情绪低落时,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我感觉,自己悲凉的心在被一点点捂暖。

作者曾说过:对他而言,职业是残疾,业余是写作。本书的书名,无意间印证了此话,可谓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书虽为病隙闲散的随笔,但依然充满了浓重的哲学气息,闪烁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爱情,关于自然规律……时时处处引人深思。

或许,因为自身的残疾,进一步丰富了人生经历,所见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可,从而改善现在的处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条路,又不能用腿,于是便用笔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会走进残疾。似乎在作者看来,残疾与写作有着隐含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但真的一定是这样吗?不一定吧,残疾之下,想要改善现有处境,如何选择,人各有异,只不过作者选的是写作这条路罢了。此外,过于渴望,也可能创造出身心愉悦,精神焕发,从而更快地恢复健康的奇迹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对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归途,虚幻而非真实存在,只不过是作为人类的一个信仰,一个精神的支撑,从而促使人类不断地向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想,作者有时应该也很苦闷吧,他以笔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却无奈,天堂之路太遥远,怕是无法到达,便感叹:天堂是精神的恒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些许的妥协。作者认为,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终结,意即天堂是人类灵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我认为不然,为什么天堂就一定是终点站呢?有什么证据或理由可以证明呢?如果不能证明,那么可能还会存在更高的阶梯,引导我们不断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静读此书,我感受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发烧了,才体会到不发烧时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时的嗓子多么的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时,才意识到端坐时的日子是多么晴朗。终于醒悟,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苦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吧。

生活不会总是顺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尴尬或许会让人难堪,但这尴尬,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与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进退维谷之日可能也是别有洞天之时。史老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尴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够坦然直视,找出根因,不断完善。

透过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徜徉。史老说,“我们太看重白昼,又太忽视黑夜”,此言,我深表赞同。处在喧嚣纷杂的社会中,我们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有黑夜时,我们才能更多地静静冥想。西方推崇忏悔,可东方人却总是不肯反思,或者说很少进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们在黑夜里过着所谓的夜生活,以致白天总是处于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们理应合理安排。

读书,读的不只是书,更是自己的内心,个人反思也好,与书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罢,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提升,这种与己与人的交流习惯,值得我们一直保持下去。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10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了。有个故事这样讲:有个地主家里生了孩子,村民到他家道喜。第一个村民说:“这孩子以后是有才识的。”第二个村民说:“这孩子以后是会富贵的。”等到最后一个村民,祝福的话都被说完了,他说:“这个孩子以后是会死的。”后来他被赶了出去。他说的不是实话吗?只是人都不愿意听罢了。好好地活在世上,谁又愿意去面对几十年或百年以后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必须去面对,比如史铁生。我无法感同身受那种受病痛折磨的煎熬,血液透析和输液这些都是看着画面、听着名字都会很痛的。或许死亡是一种解脱,但能够活着,尽管痛苦也少有人想面对死亡这道坎。我认为史铁生是怕死的,怕疼的,仅管他依旧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成书,语气似是平淡。我愿意将其理解为说服自己走向死亡的过程。无论一个人的心里是贪还是无欲,作的善还是恶,都是因果,活着做的事是因,死后自己臆想到的是果。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11

平凡的生活,冒险的命运;单纯的爱情,意外的痛苦。史铁生的一生是惨淡的,双腿瘫痪,疾病缠身。但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

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体验生活的,体验病情也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篇幅很长,但语言通俗易懂,仿佛在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用一位长者的身份教导我们怎么面对人生、苦难、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字字珠玑,平易而又精辟,朴实又鲜活跳动,充满着智慧与哲理。史铁生伤势严重,但他坚持写作。在每三天透析一次的痛苦中,他完成了这项工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对我们来说,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我们身心受挫、筋疲力尽。感叹命运的不公,叹息生活的不堪。

史铁生在开始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他将人生命运比作是一场戏剧,而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拥有不一样的命运。如果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好的还是坏的,不是都一样吗?

我们不必过分感叹别人的悲惨生活,羡慕甚至憎恨别人的好命运。上帝是公平的。就像史铁生自己说的一样“他虽然剥夺了 “我”奔跑的权力却让“我”与生命的真谛更接近,这就是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总比一般人的灵敏”,我们必须要承认人生的差距,直面自己的人生,抛弃埋怨,放弃逃避,用心去寻找属于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不要因为他人延误自己美好的风景,哪怕是暴风雨中的枯枝烂草,也值得我。

驻足留念。我觉得这才是人生。

“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塞涅卡的这句话与史铁生当时的心境有着类似之处。史铁生在书中写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他面对生活是豁达坦然的。

“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一个身患残疾的人把人生的许多哲理问题阐释得那样简单明了,而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都无法把人生的意义想得透彻,每天都在怨声载道的,这是多么的惭愧。我无法想象一个身患严重残疾的人面对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气,但看到史铁生那些轻松而又充满调侃的语句,“死不过是某一个信号的中断,它‘轻轻地走’,正如它还会‘轻轻地来’。

”我意识到有些人是将生病当成一种人生的体验,将死亡当成一种超越。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苦难,去诠释生命的意义。也许这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

史铁生认为,我们应该走向苦难的世界,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接受我们的痛苦是件痛苦的事,更不用说控制它了。但他可以。他可以用微笑面对自己的身体和人生。

甚至觉得苦难让他拾起自己的信心。他在书中提到“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变动。”他是自信的,他意识到人生就是布满陷阱的,只要你对生活的希望不灭你就有能力化解苦难。

我以为每个人对苦难的理解都应该是沮丧和悲伤的,但这里的苦难就像一根魔杖。苦难被用来唤醒我们的勇气,给我们带来希望。让我惊讶,让我惊讶,也让我对史铁生充满敬佩。

在书中,史铁生认为当人生无法被改变时,我们应该寻求“爱”。“爱”是一个神圣的词。“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

爱之永恒的激越,在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爱也许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许只是远远地相望,也许只是默默地陪伴。就像泰戈尔的一句话“总会发生些情愿与不情愿、知道与不知道、清醒与迷误的那种痛苦与幸福的事儿。

但如果心中有虔诚,那么痛苦中就会有和平。”现在很多小情侣整天呆在一起,并且强烈要求对方眼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并且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依赖,不是真爱。

爱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灵。也许两个人在一起很吵,但是他们分开的时候会想念对方。史铁生认为“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要紧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爱也许是一种为了爱护对方而甘愿牺牲的精神。也许就只是陪伴着你度过人生最难过的那段岁月。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敞开心扉,告诉对方你此刻的痛苦和幸福,即使是哭泣和悲伤。我以前以为爱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结婚,现在看来我错了。也许我不需要婚姻,这也是一种爱。哪怕是忘记,那也是爱。

《病隙碎笔》是一部哲学,是史铁生用灵魂书写的,读这本书就像在读他的内心,善良的、虔诚的、平易近人而又复函哲理的语句,让我感受到苦难也是一种幸福,命运是不接受挑战的。我们每天都会为一些事情烦恼伤心,但是我们要学会知足,史铁生是悲惨的,但是他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事业,我们更应该知足,因为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

————工程1302戎艳

病碎隙笔读后感 篇12

读《病隙碎笔》有感

天干物燥,纷纷扰扰,阅读却是很好的加湿器。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欣赏笔者的文字,感受笔者所要阐述的感情,聆听笔者的碎碎语。第一次了解史铁生,是从中学时期的语文课本上,那篇《我与地坛》。

那时候只知道大诗人余秋雨,但是自从了解了史铁生先生的事迹,在看他的文字,便对他萌生一种崇敬之情。

史铁生先生的这本《病隙碎笔》是一本思想随笔集,它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史铁生先生涉及了对生活多方面的思考,但是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者判断,也没有华丽的文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仅用朴实的文字,阐述了他那多舛的人生,记录下了他在被病痛折磨时的文字以及对人生的见地,朴实而又精辟,虽无华,但鲜活生动,给予读者以最深刻的思考。

开篇,史铁生先生便谈到了命运,他是这样写的,“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你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史铁生先生对自己的不幸看作是一场人间戏剧,对自己的坎坷命运也是没有过多的埋怨。事实上,生活就像一场戏剧。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剧本发展。看似无关的个体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圈。

我们不可能都是主角,我们不可能都很聪明。同样,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直都有阴暗的一面。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态度构成了人类戏剧。

倘若没有那些不幸,又如何警醒其他幸运的人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凡是如一,那并不是完美的世界,只会是一潭死水。正如先生所言在《我与地坛》一书中所言,“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么样呢?

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我们都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要过于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我们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让上帝铺错铁路,让火车走上正轨。

喜欢史铁生先生,从一开始还是稚气少年,同情先生的遭遇,而后又通过文字,对先生萌生敬仰。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归结为质朴,坦然。也许这样的笔风要感谢于他的那些遭遇。

面对如此多不公平命运的人,如果不坚持下去,就不会有如此开放的胸怀。面对起起落落,他可以畅所欲言,乐观面对一切。如果仅仅从史铁生先生的话中,我们看不到坐在病态轮椅上的老人的影子,而是一个积极向上、成功的人。他用文字给予了他自己直面病痛的勇气,给予人面对困难的勇气。

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接无限,追随绝对价值时,他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卑,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以内在的艰辛为磨练,以美好的事物为道具,不仅知道不断超越自己是目的,但也要知道,这样的超越是永恒的过程。

这样,他不再是身体的附属物,而是命运的向导——也就是说,他升华成了灵魂,升华成了不拘限于自己的关怀和祈祷。所以那些只以肉体的欲望为生的人,你会说他没有灵魂。这个不能用脚走路,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指坐着,躺着,死)的人,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呼唤光明的到来。

这样,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的意义,用残破的身躯阐述了健全而充实的思想。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已找到一种方式,以他残损的身体表达他美丽的心愿,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对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已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因为他深深明白,生命让自己写作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故而不论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要尽力挤出时间一次次地唤醒因病痛而日渐麻木的心灵,然后对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于是也就有了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等诸多感悟文字。

可以说,凡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一一地解答,从而让读者不时产生心灵的强烈共鸣。《病隙碎笔》一书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

读完先生的病隙随笔,让我渐渐走近了先生的内心。也逐渐了解到残疾对事业与爱情这两方面的影响。然而,我很高兴作者在事业和爱情上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