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汇总六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汇总六篇)。

在栏目小编不断的修订和改善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了最新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那么,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观后感需要理解哪些重要的元素呢?观后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对剧中角色,剧情的理解深度。如果你需要再次阅读,不妨先点击收藏按钮!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1】

——战争,物非人非

读《红楼梦》时读过金陵十二钗,那十二钗各有千秋,不小心翻到了《金陵十三钗》,我以为书名打印错了,应该是有关十二钗的人物剖析,不曾想过这十三钗讲的却是1937年十二月份南京的秦淮女子,才了解十三钗不是红楼梦的续集或是评论,它只是严歌苓的一部小说,一部让人读了很沉重的小说。

很短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四十四个大家闺秀,十三个风尘女子,六个侥幸逃脱的士兵在一所只有四个神职人员的美国中立教堂避难的事,如果没有战争,我真的不会想象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能聚在一起,然而也就是因为战争,他们相识到生离死别,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读这篇文章的,我却好似是四十四大家闺秀中的一人,沉重地看着战争带来的变化,于事也于人。

初读十三钗,我愤怒,我看到了中国人在那时的可悲命运,也看到一个如禽兽般的民族,相信战争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字眼,战争意味着什么,死亡,可是,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了解过南京大**,我知道日本人杀了有三十万中国人,我知道惨绝人寰,然而当读到”日本人见了男性平民就带走去枪毙,搜寻年轻女人的疯狂甚至超过搜寻中国士兵,日军的吉普车在一米多高的中国人尸体上翻越”,”成千上万的战俘被一举枪杀了”我明白了之前历史书上的数字三十万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南京城在这样的摧残下早已物非人非,各处都有尸体,血流成海,这是物非。

再读《十三钗》,我也看到战争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先说说这篇文章的视角,书娟,一个十四岁的依旧懵懂的少女,她恩怨分明,她有理由去恨那个让她留在这里的女人赵玉墨,因为她,自己无法和父母在一起,而在这里饱受着战争带来的恐惧,小说的开头便交代了这样的恩怨情仇,再后来的书娟的冷眼相待,也不同于其他女同学的表现,“书娟的脸正对着玉墨,什么也不表示,表情全部去除,似乎对这**有一点表示,哪怕是憎恶,都是在贬低自己,”这样的淡漠让赵玉墨无地自容,因为上代人的感情纠纷,书娟对窑姐这个字眼已是恨之入骨,可是因为战争,被迫的与这些个窑姐们相处了十多天,最后当窑姐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她忏悔了,对自己之前的报复心理进行了她一生中最诚实,最长久的一次忏悔,也明白宽恕是一种美德,已然,这是成长,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外的相遇,书娟或许不会学会去原谅一个人,也不会学会心宽。

英格曼神父是一位慈祥,有责任感却也保守的一位老人,他深信,日本人绝对不会侵犯美国的地盘,可是日军一次次的来袭让他渐渐失望,他深信**教堂,可是却不断地为他的上帝找了许多的借口,这位老人,爱护教堂里的四十四位女学生,不让她们知道外面世界是多么的血腥残忍可怕,可是后来,神父完全改变了对女孩的教育方针,他要她们看清楚,并且永远记住,我学会了,灾难中,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只有正视这些灾难,才会有勇气去战胜它们。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想这就是十三钗的真实写照,她们,因为战争,最后逃到了教堂,在我看来,她们真的很“乐观”,活一天就是一天,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依旧风花雪月,可是,这样的残忍的战争最后似乎也牵出了她们最后的人性,沉重的环境里却也还有豆蔻与王浦生的“我弹琵琶,你拉个棍,要饭,给你妈吃”的深情,然而这样的深情最后却是阴阳相隔结束,豆蔻是幸运的,虽然被日军那样的蹂躏之后,却也捡回了一条命,豆蔻也是不幸的,因为最后的那一点奢求却也重重的被打破。书娟和赵玉墨的恩怨也是本文的环境,其实,赵玉墨的性格不同于其他窑姐,她虽是窑姐,却不甘于做窑姐,于是面对书娟那样淡漠的目光,赵玉墨回到了现实,知道自己的身份,她或许害怕书娟,也或许讨厌她,只是,当最后日军又想继续糟蹋那些纯真的女孩的时候,她却选择和十三钗姐妹们抱着必死之心,替尚在稚龄中的女孩赴这场死亡之约,我想,这也是战争给她们带来的变化,她们出身卑贱,却在战争的号召下选择了崇高,在绝望中展示出属于她们反抗的美丽。

是谁说,戏子无情,**无意,战争会使人很多东西突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即使连妓女也会如此,战争也能使人性发射出一些强有力的东西,宽恕会产生,仇恨报复也会因此消失,逃避灾难最终自己也能够学会去正视灾难,就是原本卑贱的、没有自我的人也会为了国家的反抗而添上自己美丽的一笔。

战争物非,血流成河,建筑不在,风景不在,山河气势不在。

战争的人不是,如果没有它,仇恨和复仇依旧,溺爱依旧,卑微依旧,麻木不仁依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2】

看电影版的《金陵十三钗》已有几日,可有些情愫依然缠绕心底。这种感觉不是愤怒或悲伤,远远大于愤怒或悲伤。老谋子终究是老谋子,反复强调“如果拍一个历史题材的电影,立即变成民族间狭隘的仇恨,这个电影是不对的,要在战争和灾难等等题材中去提炼和观照人性”,并且一再宣称《金陵十三钗》讲的是“人性救赎”。

好崇高的的“人性救赎”!这样的强调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价值,可是老谋子毕竟是一血性汉子,将日本“人”的兽性一览无遗的展现到底,不像陆川的《南京!南京!

》,牵强附会的刻画了一个良心未泯的日本人,据很多当时的幸存者表示,没有遇到过那样的日本人,而且真实情况远比影片残酷,这一点,老谋子做到了,一边讲人性救赎,一边还原历史暗地里掀起国人的仇恨,真是老谋深算!

小的时候看《南京大**》,那时候少不更事,只记得很多很多中国人无辜地死在了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下,内心充满了对日本人的愤恨,稍大一些的时候,看了《黑太阳731》,从恶心与恐怖中对日本人愤恨到极致,再后来就是《南京!南京!》,看到日本人对中国妇女乃至少女的**,才晓得日本人不是人,是兽,或者说,不如兽。

《金陵十三钗》影片中豆蔻和香兰的惨死,让我的情绪堆积到了顶点,老谋子究竟是何用意,为何也是要用女人白花花的肉体在一片血污中饱受**来刺激观众的神经?战争是残酷的,可我接受不了这样的残酷。泱泱大国,男人们去了哪里?

如果都像影片中李教官那样抗战到底,保卫到底,我们民族还会留下那么承重的羞耻感吗?血性的老谋子承受不起那样的耻辱,他必须改编原著,李教官在原著中的原型是戴涛,一个逃兵,最终毫无反抗窝囊的被枪毙。李教官与戴涛的对比,一个勇,一个怂,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戴涛这样的人物才是历史本身,这才是南京沦陷的原由。

影片的主题是“人性救赎”,不难看到,12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怀揣玻璃碎片,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人性得以升华。贝尔想起“上帝说人生而平等”,贝尔疑惑了,我们也疑惑了。人性的救赎,离不开”信念“二字,女学生的信念是保住自己纯洁的身子,妓女的信念是保住命,包括女学生的命,那个人虽小责任心却超强的小男孩的信念是保住女学生,有了信念,才有了人性的救赎。

女学生的生命得救了,贞操得救了,每个人的信仰也得救了,所以上帝是对的,导演是对的,我们的疑虑也消失了。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3】

这番话便是出自赵玉墨口中,赵玉墨是一个不像烟花女子的烟花女子,她既有着烟花女子该有的婀娜的身姿和出挑的长相,她也有着烟花女子没有的识大局、有修养的气质和气节。

简单来说,她有着“商女不知亡国恨”中商女的美貌,但同时也知“亡国恨”,所以更不会“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想而知,这样没有风尘气的风尘女子,必定是这十几个**而入的窑姐中最出挑的;也是多年以后,女学生书娟的回忆中,最无法忘怀的身影。

同时,一定是作者愿意花费大量笔墨来刻画的人物。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的神甫坚信“日本民族以守秩序著称,它们的军队很快会结束战斗的混乱状态。”所以,神甫认为这些女人在教堂里呆不久。

但是很快,日军无视国际战俘法——枪决中国放下**的士兵、挑衅文明和人道的行为,使英格曼神甫认识到:占领军不会在三天内收住杀心,放下屠刀,把已经任他们宰割的南京接收过去。杀生已进入惯性,让它停下是遥遥无期的。

英格曼神甫自己期待的“大乱归治”的迹象似乎永远不可能出现。

逃进**市教堂的两名中国士兵,让女学生和地下仓库的妇女更加了解和憎恨日本侵略者的卑鄙和不人道。**中,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日军枪决中国战俘的整个过程,这个完整的过程是作者的姨妈——书娟多年以后听法比副神甫讲述的。

战争,尤其是带有侵略性的战争,很容易将人性泯灭,失去人性的人便不是人了,变成了一种嗜血的怪物,它们在肆意地残害另一个民族的生命、践踏另一个民族的尊严、掠夺另一个民族的财产、蹂躏另一个民族的女性之后心里竟不会滋生出一丝的内疚和惭愧。

在教堂里的每一个人,无一不是怀着“日本人不会侵犯美国教堂”的侥幸心理,以此来求得心理安慰。但已失去人性的侵华日军怎能让他们如愿?

在后来的几天里,日军三次闯入教堂。

它们第一次拿走了英格曼神甫的福特旧车和很多食物。

它们第二次夺走了教会厨师陈冠希和幸存的中国人的生命。一直处于中立地位的美国教会失去了宝贵的中立地位。这直接造成了日军盯上威尔逊教堂,发现女学生,并第三次“造访”威尔逊教堂。

第三次,日军“造访”教堂,企图“请走”正处妙龄的女学生。十三个风尘女子扮成女学生的样子,随日军去参加了所谓的“圣诞晚会”。女学生们成功逃生,而曾让女学生们嗤之以鼻的窑姐们不知去向。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位名叫书娟的女学生从未放弃调查13名妇女的下落

整篇**的梗概大致如上。

这十三个女人就是金陵十三钗,她们是像秦淮八艳、赛金花一样,在文章中做正面人物的烟花女子,但作者并没有对她们进行过分的讴歌和夸张的赞美,而是用及其真实的笔触去描写这些性格迥异的女人,把她们的浪荡不羁,妖艳魅惑,风情万种刻画得出神入化,也把她们的不拘小节,有情有义,惹人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本书只记录了南京沦陷后一周内发生的故事。但通过作者对人物淋漓尽致的刻画,能使读者对“南京大**”这个历史上的名词,产生更深入的认识。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讲述了姨妈书娟和她的13个女同学在十二月的南京经历的点滴。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小水滴就像流水,沿着你的毛孔,浸入肌理,到达灵魂深处,引起共鸣。

“值得一读”不足以凸显它的价值,它更值得每一个人,尤其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去进行深入的剖析。让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给予“民族骨气”的又一次重生,给予人们对“战争”的又一次反思,给予人们对“历史”的又一次深刻理解。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4】

然而日本鬼子仍不曾想要放过这群女学生,让这13名女学生去赴鸿门宴,在傻的人都知道这宴会去不得,绝望中的女学生们选择了集体自杀的方式,来对抗这不公平的命运,在危险关头墨玉带头的风尘女子们决定替这群女学生去赴宴,当晚她们齐心协力准备着一切,离天亮也没有多少时候了,墨玉她们想起了《秦淮景》这首秦淮河畔有名的曲子,大家感慨很多,一首《秦淮景》也唱出了之前秦淮河畔那繁荣的景象,歌声婉转而悠长,女子的身姿也那样的轻盈而柔美,与现在她们所处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然,她们发现赴宴的人数还是一人,这让她们忙了一整夜?难道她们的计划要泡汤了吗?

难道还得有一名女学生要跟着一起去赴宴吗?命运真是会跟人开玩笑啊!在大家都很绝望的时候,之前教堂神父收养的男孩子挺生而出,男扮**替女学生去赴宴。

这时天已经亮了,墨玉她们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托付给了那群女学生后,每个人都藏了一件利器在身上,当她们成功骗过那群鬼子上了军车后,约翰则带着那群女学生驶出了南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那群风尘女子,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群风尘女子太傻,太不值得,本来就不该她们去送命,本来她们是可以逃出南京,然而她们自己知道这样做是值得的,是不悔的。有时候我们也觉得别人做的事情不能失望,但当我们自己做的事候,我们也会选择去做,因为只有我们知道这是值得的!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5】

震撼、悲壮、体贴、华丽在人性悲剧中一次次绽放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害怕了,我不敢看自己的同胞遭受蹂躏,我想逃避,逃避那血淋漓的历史。这样的一个下午,教研室人都**了,寝室人都**了,看不下去书,打开电脑,却不知道干什么,于是点开了**器,点到了这部电影,只是想打发时间,没想到结局却经历仇恨,之后的愤懑,紧张,再之后的泪流满面以及对人性光辉的深深折服。这部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中少有得一部真正的大片。真是一部大片!

影片开始便是战争的背景,接着是逃离,接着一个个角色陆续登场,他们在巨大的生存或是毁灭面前不得不一次次做出抉择,在日军的贪婪好毫无人性可言的魔鬼面前一次一次的做出抉择,完成了自己人性的一次又一次的转变,那种转变让人震撼,让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感觉到自己的卑微,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的沉重。

第一次人性的转身发生在那群撤离南京的国民党军身上,他们是一群逃兵战场中得战士,但他们依旧是战士,是男人,所以他们的转身时那样的悲壮,那样的刚烈,那样的迅速。他们本来就要逃离南京,可是在面对日军追抢女学生时,在长官的指挥下迅速的完成了血与火的蜕变,第一次本可以生存,可以选择逃避,然后谁也不说的安然度过余生,可是他们选择了毁灭,但他们毁灭的光荣,毁灭的震撼,毁灭的具有男人气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抵抗日军坦克,用自己的生命在电影的开头谱写了一首战士战斗的悲歌!

他们好样的,他们是男人,军人!即使面对民众的质疑,依然默默承受。

第二次转身时那个美国的假神父,只是为了去给神父安葬,只是想赚钱,只是想在战火中捞点油水的人,看中了教堂的床,开始是个只会调情的风流男子,当面对日军残酷的蹂躏学生时,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勇敢的站出来,充当神父,无论自己够不够资格,那一刻他站出来了,他是男人,但不是军人,所以在他的转身没有那么的刚烈,但却在显示那异样的光芒。选择一个人离开,还是选择保护那群学生?尤其是当他看到国外的家乡时,他有了最后一次离开的机会。

但他选择了面对,有时候,很容易逃脱,就像自杀异样。人容易死,但留下来勇敢地面对是很难的,但这么多人很难忍受。他做到了。

影片中主角最重要的出场方式是一群娇艳低俗的危难妓女。他们化着华丽的妆,在战争中还能再地窖里打麻将。各个衣冠不整,你不给他们进来,就挪着屁股,穿着旗袍,**进来,没有一丝的文雅。

她们的肮脏与受人鄙视可以从护院的乔治用木棍驱赶她们,可以从学生的鄙夷,以及进而远之中看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商品,出卖肉体的,没有自尊,千百年来受人鄙夷的一类人,他们中得一些人甚至是头发长见识短,可以为了一个耳坠,或者是一个猫,冒着生命危险。

女人,就是女人!可是谁有能想到最华丽的人性转身,就发生在这群妓女身上呢?当玉墨说英语的时候,注定她们是不同的。

学生再次面临被恶魔欺负的局面。她们纯正,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当她们知道真相时,她们选择了中国最常见的抵抗方式,死亡!面对她们跳楼,妓女们再次面临着选择自己毁灭的命运。此时她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了果敢而智慧,一些人是迟疑,另有一些人可以说是被逼,女人的对抗方式就是和男人不同。

最后,当乔治准备用自己的人交换学生的生命时,这部电影达到了矛盾最尖锐的顶点,也达到了人性最光辉的顶点!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当她们化妆成女学生时,观众终于能够领悟到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贱胚子,她们的沦落似乎充满的悲剧,充满了不得已,她们也羡慕学生的纯洁,可是生活所迫,她们被逼入了火坑,进入社会的最底层。

影片值得称赞的地方太多,太多。从画面,到声音,再到背景**。尤其是地道的南京话,表达地道的南京姐,将是南京女人的表演!

我在南京学习。我本科有南京的女生,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演技!同时从演员,到**制作,到语言,等等,汇集了很多日本人,很多美国人,这也让我深思,我们是应该保持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仇恨,还是应该的正确的面对历史,反思,然后以史为鉴呢?但大家的工识应该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以保护我的学生和我们的女同胞不受欺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篇6】

整个故事在两大华语世界最优秀的剧作家的打磨下,圆润通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灾难面前的人类的救赎与爱也是无数的文学艺术多表达的主体,包括很多的电影已经成为经典,比如反应卢旺达大屠杀的《卢旺达饭店》、以及反应二战的诸多电影,都在电影史里画下浓彩重墨,让人们在直面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记得曾经看过黑泽明的《大海的女儿》,则是从侧面讲述战后,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和人性的光芒的佳作。

而对比之前看过的诸多的经典电影,金陵十三钗依然通过另辟蹊径,用一群本来素不相识的人,在面对战争的硝烟中,走到一起。于是让故事充满张力。而用女性视角来审视战争,从而突显战争中人与人由开始的的脆弱、自私、不信任,偏见、贪欲、傲慢、逐步随着事件的推进,人性最本真的善良,积极、和对生命的渴求,对爱情的向往,这些人类最本源的美好,没有因为战争而泯灭,反而更加的无限的放大,让每一个观者无不动容,这里面没一个是英雄,却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毅然而然的走在一起,人性在十三钗别送上开往死亡的汽车的时候,变得那么神圣而不可侵犯!!

不想一一描述里面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带给我的感动,里面每一刻都在触碰你心灵的最柔软的部分,忽然想起小悦悦的事件,不禁觉得张艺谋并没有把背景设定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其实人性,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的年代,都时刻在拷问我们的良知。我们是否还保留那种最基本的真善美?

如果你问我最感人的情节,我想起了教堂里日本军官弹唱的那首美妙的童谣,顿时我真的很感动。似乎在战争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是谁让他们泯灭自己的善良与纯真,拿起屠刀??也许一个人生来就不是魔鬼,或者一个人生来就是天使!!

老婆说这电影比《让子弹飞》好看,我想她说的是对的。

这是一部不刻意炫耀技巧的电影。故事的布局是实用的,不是机会主义的。感情深藏在电影之外,余音绕梁!!

老谋子说好的电影是在很多年后,你只是别故事的某中情感打动,或者你甚至都忘了这个电影是谁演的,我想这部将能够做到,而且做的足够的好。

第一次写对电影的观感,献给金陵十三钗!!因为我坚信,这将是一部让中国大片名副其实、给中国电影带来荣耀的电影。更多的惊喜将见证他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