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观后感

苏东坡观后感。

栏目小编依照您的指示,为您筛选出了一篇适合的“苏东坡观后感”。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往往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观,我们都在其中发现学习,分享自己的洞见。写下您看过后的感受,把心中的看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那个情节是你觉得最印象深刻的呢?

苏东坡观后感(篇1)

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从小时候我便读过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奔放,这些无一不透露着苏东坡的豪迈。

可我对他了解甚少,直到上周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这才激起了我对苏东坡此人的兴趣,也正是因此才让我有耐心地捧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页一页地翻着读下去。

《苏东坡传》这本书主要就是描绘了苏东坡的一生,它将苏东坡的每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示于我的眼前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月下的闲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是十分豁达开朗的,而这一点也最能够直观感受到的苏东坡一生坎坷,仕途崎岖,可这并不能阻止他。王安石变法时,近乎全体贤良忠士弃官而去,而苏东坡连上三书之后被贬谪,可他绝不放弃,仍将他对新政的不满以及新政的缺陷提出来,而因此得罪了当时许多掌有实权的群小,被一贬再贬,到了最后竟到了蛮夷之地海南岛。

但那些群小的阴谋诡计并没有得逞。无论苏东坡被贬到**,他都是一个和谐的**和人民,苏东坡深受人民爱戴。苏东坡也非常重视人民。他们互相照顾,安居乐业。

苏东坡被贬至杭州更是开始学起了瑜伽,修***,与同在杭州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正人君子结交朋友,探访山水,丝毫没有被贬谪应有的沮丧,而是好似一位来到杭州品味山水的观光客。林语堂是这样评价他的:苏东坡过的快乐,无所畏惧,像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

对于他的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我十分地欣赏。即便他做事有些冲动,有些莽撞,可这也让他更加有魅力。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有一段话:

别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更重要;别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人听你的;别以为你是学生,没有管理社会事务的资格。如果你今天不生气,不站起来说话,明天你和我,以及你和我的下一代,都会成为沉默的受害者和牺牲品!这番话就映照着苏东坡的性格。

苏东坡认为:不正确的东西不能让他延续下去。若想阻止他们,就得有个人带头。

可苏东坡带了这个头之后,可就苦了她自己了苏东坡一生四次被贬谪,而他四次都是因为自己直来直往的性格被贬第一次是因为苏东坡在乌台诗中讥讽朝政,被贬入狱,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黄州。第二次是在王安石变法中与旧党发生分歧,被贬颍州。这一次被贬我认为并不正确,因为王安石在变法中注重的是富国而贫民,青苗法和免役法以及保甲制度让人苦不堪言,而这时候的确是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大胆地指出错误,批评错误。

第三次是被宋哲宗以讥讽先朝的罪名被贬。第四次是直接被贬至儋州。但这四次降级并没有改变他的性格,他还是直奔主题。

苏东坡的性格贯穿儒、道、佛三教。他的身上具备着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又同时具备着道家的豁达。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苏东坡能够在沉浮不定,变幻无常的苦乐人生前也能够适应它的原因吧。

苏东坡观后感(篇2)

苏东坡是值得学习的。今天,我想谈谈向他学习的事?

1.学他诗书画。宋代以词著称,但却使人们忽视了宋词。唐诗豪放,宋诗沉稳内敛,更注重理性思考和细节渲染。

苏东坡的诗要看,这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他。苏东坡曾说自己不善书。这是他的谦虚,可别当真。

他认识到一切的艺术,在于律动。这让我想起书法和其他艺术确然是同一的,如舞蹈的忽快忽慢,如太极拳的忽疾忽徐,则与书法运笔忽明快如风,忽凝重如山,如出一辙,可见“大道归一”之理。苏东坡的绘画是文人画,也开创了文人画的先例。这幅画不再是工匠的画,而是文人心境的表现。

记得一位老师跟我说过,多文善画和善书善画,画画不能局限于画画本身,而画本就源于书,本就源于心,只有基于多文博学的基础,笔下画之格调自高,意境自远。

2.学他用情深。苏子对亲人他情深意切,对弟**由,他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甚至为了和弟弟住的近一点,主动申请调任密州,遂有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名句;对妻子他情意绵绵,在“明月夜,短松岗”,道出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凄凉。

对朋友他重情重义,相关诗文轶事我不知晓,只是从背叛他的朋友章惇,可以逆推其为人之至诚至信;对苍生他有情有义,苏子为官,造福甚多,历史是公正的,好的声名无法伪造,也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中国向来有为圣人立传的传统,而民间大抵和人情风物相关,苏堤,东坡肉的盛名之下,正是他对百姓苍生的拳拳之心。

3.学他不白来。人生苦短,白驹过隙。

不如意事十之**,剩下来一二分有趣的,还不紧紧抓牢,难不成要把自己浸在那个不如意的大缸里腌苦菜吗?你看苏子爱吃,每到一地,都能好好研究当地的美食美酒,吃着吃着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搞点创新。你看,他对一切新鲜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热情,他的生活不缺乏乐趣,这些乐趣无形中也把**不如意挤兑到不起眼的角落了。

在他的诗文里,你看不到颓丧,看到的常常是淡定,是释然,是人生的及时行乐。都说苏子是文曲星下凡,我估计天上实在单调,人间才是天堂。

学他什么?若学得一点皮毛,已够用一生。

苏东坡观后感(篇3)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坚持自我的一生。林语堂称她为“大自然的顽童”,我认为很贴切,儿童最真,率性而为,而“顽”又带着倔,正是这股率性和倔劲,让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拥有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仅供参考。

苏东坡是我最喜爱的文人,没有之一,也最爱读苏东坡的诗词和散文,甚至读过许多关于他的传记,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无疑是最贴近苏轼心灵的传记。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既优雅又奔放、豪迈、豁达、英俊、冷静、淡定、祥和的形象,让人无限向往。

我也喜欢把读书当作旅行。在三岔路口,我不时遇到很多人和事,包括苏东坡。等在路口的一个大师并不决定什么,只是给我个机会让我停下看看,别只顾着走,而忘了路。

镜中折射的只有自己,路上等待的是主人,只是一种解读书之谜的方法。苏东坡,首先是一个人。决定一个人思想的主要因素是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也就是:

在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永恒面前,他寻找到了怎样的存在理由,使自己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小时候躺在床上,我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因为死亡的存在,生命的财富,感情,爱好突然便的毫无意义,我害怕和绝望。怎样对抗死亡?

死亡是绝对的统治者,没有敌手。我只能退一步思考,有什么可以支撑我活下去?人只有在心安理得的情形下,才能活的舒展。

现在,我的生存理由中,有两条是我坚定不移的。人类已直以来都在创造艺术。艺术给了我心灵美和愉悦。人类有高尚的爱和良知,这使我在有生之年爱和帮助别人。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

我把这一过程看成是第二次分娩。第一胎来自母亲,我有形体;我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形体生命的理由。苏东坡怎样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生命短暂,死亡永恒。只有这个问题。不去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并不算真正活过。

我惊讶地发现镜中的苏东坡没有反抗,而是服从了。他追求生命的永恒和超越,追求当下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哲学观由他的散文《前赤壁赋》体现,这则散文彷佛是苏东坡的小宇宙。

“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然的永恒对应的是人生的短暂,蕴藏着无限的悲观。在死亡这一必答题面前,他的理由是“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这几乎是我读到的对于这一难题的最聪明的回答之一。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苏轼对生活的看法,不如说是他对生活的回答。

当灵魂获得自我完善感和归属感时,他的行为是正当的,他的思想是光辉的。

苏轼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是瞬间永恒的。我认为这一观念是他人生经验和思想的内在动力。回顾自己的人生,他始终注重生命的超越,追求当下的一义和价值。他把一个大的永恒看作一个瞬间,然后他把一个接一个地当作一个永恒。

别人活了一次,他却狡猾的活了无数次。他领悟到死亡的永恒,活得旷达洒脱,宛如一位修行的僧人或道士;他追求当下的永恒,活得投入,天真,宛如一位儿童。

他追求生命的超越,所以他是瑜伽士,佛教徒,有时是道士。他追求当下的欢愉,虽然有时是被迫的。他一生中几乎不能在一个地方住三年。他四处游荡。

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投入到每个小的瞬间,每一次角色的转换,每一次生活的变迁,他都做得有模有样,心安理得。他是一个深情的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处处捕捉到了这段平凡人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的诗意瞬间,并将它化为永恒。

他的幽默帮了他的忙。

在很多人的笔下,喜欢的是他的性情、他的固执、他的纯真,一种本乎内在,源于自然的淳情。在我看来,这种气质来自于他对时间的延伸。把永恒的价值赋予当下,因为只有创造永恒的价值,人们才能尽力去投入。

他以赤子般的心灵活在当下,如同制造城堡的儿童,投入是他唯一的姿态。我几乎能想象出他被罢黜乡间,躬耕自给的投入,想象出他“如蝇在食,吐之方快”的投入,想象出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的投入。

超越与奉献是矛盾的,但在他身上,有时是可以统一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为堪破人生,才能这般潇洒,惟其投入当下,才能这样天真。

这种超越和投入是那样的完美和高贵,必然要遭到市侩哲学的围攻。他在政治里融入了太多的感情与人道,永远无法成为成功的政治家,但这种失败正好为我们成功保地保存了一位不委琐的文人。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在苏东坡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他以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爱和关怀的世界。这样的对话意味着我们的灵魂有可能安静地放松,自由地飞翔。

人本来是分开的,但文字把大师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后人可以活的更长。就这样,我沿着苏东坡的脚印走着。当脚印停止的时候,我不得不独自跋涉。行囊里装着苏东坡的诗歌,他的骨灰飘飘洒洒,并不属于我一个人。

我是怀着与两位天才对话的欣喜之情,来阅读《苏东坡传》的。

苏的才华,自不必浅学评价了,至于“脚踏东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其名也早已贯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给古人做的传记,我以前也读过几本,然而大都工于学术,读起来如同面对戴着瓶底厚眼镜的老学究,压抑之余,兴味寡然。比如有梁启超先生著,叫做《王荆公传》的,叫浅学很是自愧于学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与字典同归于尽的冲动。

和理解最遥远的距离是仰慕,想必林语堂先生是深晓此理的。所以他才会用一种介绍朋友的语气,以有那么点英雄惜英雄的心情为子瞻作传吧。托了老外的福,这书里是见不到“之乎者也”一类了。

我们也应该看到东坡的血肉形象。这一点,怕是前无古人的吧。

在静寂的夜晚,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和他一起走遍中国大半个中国,与他一道为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疾呼。在苏看来,贬谪实在只是换个地方,他的责任实在一分未减。他见不得大宋农民在丰收的日子也必须举家逃荒,流离失所,所以只能大声疾呼。

后人谈苏轼,多敬佩他的旷达,却不知这份旷达只用以面对他自己的苦难,对他人的苦难,苏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泪水。

苏的名声是随着他的降级,越走越远。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几月就能传到京师,成为得势者喉中鲠住的鱼骨。于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便成了苏人生的常态。

“你啊,满肚子不合时宜。”侍妾朝云竟是这样聪慧,一语道破苏的宿命。

但我想,这句玩笑话必是含泪说的吧。

林语堂先生说:“我理解苏东坡,是因为我喜爱他的缘故。”我想,这喜爱除了对其文的赞赏,更包含了对其人的投契。比较他们二者的人生,我竟发现极大的相似之处。

且不说同样阔达的胸襟,不相上下的智慧,他们都生逢乱世,遭遇变革。秉承儒家入世的宗旨,他们都想成为昏昏之世的昭昭之雷,惊醒昏聩的统治者,救活苦难的国与家,于是嬉笑怒骂,激昂文字,成为当权者心中的芒刺。他们为此而遭受痛苦,身心俱疲,所以在“痛何如哉”之际,于道家出世的思想中寻一刻的慰藉。

苏一生有几次想辞官归隐,甚至买田筑舍,但却苦于政治**,终未如愿。林语堂先生则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心满意足。

儒道两家的思想,在两颗济世救国的心中撞出灿烂的火花。林把台湾家中的书房名为“有无为轩”,正是有为之时,也有不为之事的意思。

尼采说:“国家和文化时反向发展的。”虽不甚正确,却正暗合“文人的不幸,是文化的大幸”之意。

林在《吾国吾民》中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正好为这种现象作历史的注释。

可是我不禁有所感,现在算是治世了,“合时宜”的文人愈来愈多,“不合时宜”的文人愈来愈少。放眼文坛,处处是赞美者、讴歌者,疾呼者甚是寥寥,甚至如北大的学子,有被拉去“会谈”的风险——狡兔死,走狗烹,现在国家强盛了,我们还要疾呼者做什么,思想偏激的人都滚一边去!于是便有了北京一帮浮浪子 “黜鲁迅而豋金庸”的所为。

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我想乐天先生若见到当今如郭敬明或玄幻**一流的,恐怕会无语吧。

再看当今垃圾文学的盛行,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很多沉迷于此的人,大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的劲头。

呜呼,我只愿还能几位像苏东坡,像林语堂,像鲁迅那样说真话,做实事的文人,那种激昂文字的斗士,发出不啻惊雷的呐喊。须知我们的国家还处于关键的时刻,治世之中仍有暗流,安然的梦,还是以后再做吧。

读了《苏东坡传》,目睹一个朝代的兴衰,心中不免有所感,因此扯几句淡话。浅学无知,仓促完篇,若有谬误之处,还望诸公见谅。

合上厚厚的《苏东坡传》,心中感慨万端,种种杂绪像被书页搅动的灰尘萦绕着我,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命运。

世界瞬息万变,人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既然渺小,就无需去争夺,去奔波劳碌,争取虚幻的浮名。同时,人生在世一趟也不容易,不要让这珍贵的生命做了奸诈小人,受人唾骂。做本真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谓“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更何况人呢?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坚持自我的一生。林语堂称她为“大自然的顽童”,我认为很贴切,儿童最真,率性而为,而“顽”又带着倔,正是这股率性和倔劲,让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拥有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党与旧党斗争、政权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装在木箱里,抛到海上,随海浪起起伏伏,官场似海,他的性格决定了必然被抛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调侃讽刺,让政敌们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从来没有人外方贬谪的足迹有遍布这么广的,也从来没有人在贬谪期间过得这么安然恬淡的,连政敌都嫉妒了。我觉得除了耳熟能详的儒释道完满融合的原因之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第一,是文学的支持,在穷乡僻壤,写作是他的重要内容,有诗、有词、有信件、有墓志铭、有经典注疏,这时,他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发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

当文学回到了写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价值。第二,是众多的朋友,苏东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个地方,也广交朋友,寻访奇人异士,他对朋友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为知己。他像一株散发着特殊气质的君子兰,吸引着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记得初中看到一句话,谓之“人不痴,不可与之交”,大概有痴气的人一旦与之相交,便可长久。这些朋友给予苏东坡极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第三,则是情趣广泛,脑中总有这么一个印象。

凡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百折不饶。民间有很多苏东坡的传奇佳话,有很多是关于他的兴趣爱好,像东坡肉,研制药方,听说曾经还配了制墨秘方,差点把房子烧毁,这时,他更像一个顽童了。兴趣广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鱿鱼,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乐乎。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荒漠化,人们抱怨、烦躁。也许我们没有那时免费的无限风光可以游览排遣,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抒写,但可以拥有苏东坡式的心态,坦然达观,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伪装。

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用英文写的,有多个译本,我看的是张振玉的译本,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传记。

首先,林并没有将苏东坡奉若神明,而是如实叙写,娓娓道来,偶尔还加以调侃,如苏的长子出生时,他说,幸亏晚了一年,不然在丁母忧期间可就落人把柄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形象。其次,本传旁征博引,除了苏的生平文字资料,还引用了大量的文史知识,让读者清楚,苏是处于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的行为是处于什么考虑的。另外本书的趣味性也很强,作者尽量还原历史,把当时的情景描得绘声绘色,特别是苏在杭州的生活,无论是干劲十足地为百姓谋福利,还是惬意的游山玩水,都令人心向往之,还有很多历史故事,苏与奇人异事往来的趣事,还常常穿插有哲理性的语言,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语堂先生理解为“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很形象,也加深了对苏的了解。

但也有不足之处,像对王安石变法及王安石的个人评价上,很多人认为是本传中最精彩的部分,但我觉得有失偏颇、对这个影响苏至深的事件,花了三个章节叙写,但几乎都是贬义,我觉得对这件事,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他甚至直接说王安石为国家一大害。我听过性不可以善恶论也,更何况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也有可取之处,这里作者的主观意识太浓。

读一本好书,有如品一杯茗。很多美妙的感觉一瞬即逝,不可一一而述,但心充盈了。

苏东坡观后感(篇4)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本是用英文写的,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算是比较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跟我们之前阅读过得国内学者的专业性书籍相比,这书都让我们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林语堂给我们展现的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东坡先生,不只是我们之前所了解到那些。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们先介绍了东坡的家世,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程氏,他小时读完《范滂传》,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

“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是不是有点像岳飞的母亲呢。从小就给他进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长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或者说成才的过程,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他从小确实是展露出他的超人的才气,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他的努力,在那时,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在背书时,不仅要注意文章的内容和知识,还要注意措词。因为作文章节所用的词汇是从那以后学来的,所以这种背诵和记忆真的很辛苦。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样的道理。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就是因为这样用功的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

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苏东坡的学习经历也告诉我们,人才也需要努力学习,取得巨大成就。那些小神童之所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最后象江郎,方仲永那样的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天才,就可以不勤奋,基础没打好,没有深厚的根底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

而东坡就不一样了,人家本身就天赋很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是依然很勤奋,很认真,因此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也是必然的。

在《苏东坡传》里不只是介绍了苏东坡其人还介绍了与他最相关的三苏其他两人,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虽然这两人的名气不如他大,但是名气也不小。在这本书中,我对他们两个有了更好的理解。老苏天生沉默寡言,性情严谨,思想独立,性格古怪。当然,他不容易和别人相处。例如,对于王安石来说,他对王安石极为反感。而且,由于他衣着习惯的无礼,他的反感更深。尤其明显的是体现在他写的那篇讨伐王安石的《辨奸论》,老苏写《辩奸论》时,苏东坡说他和弟弟子由都认为责骂得太重,可是,事过不久,苏东坡的同代人就看到老苏的所见太对了。

那篇文章至今流传,足以显示苏东坡老父的真知灼见。就其政治上的抱负而言,他算是抑郁终身直至今日,但是没关系,他的两个优秀的儿子替他在官场上施展了抱负,还不算是太遗憾。

再一个就是苏辙,苏辙的性格与他哥哥不太一样,他的性格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场上得意些。虽然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的荣枯相同,子由冷静而机敏,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不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

写到这里的时候林先生又拿了外国的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做比,他也承认了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写了三苏之后,我想谈谈苏轼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实际事务和明确的利益方面似乎比她丈夫高得多。苏东坡大事精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在我看来苏东坡的身边就是需要这要一位精明能干的妻子,她是一个妻子,也更像一个聪明的管家,睿智的长者。可是她不幸早逝,这让苏先生很是难过,曾专门写过一个词纪念她,这就是与贺铸的悼亡词并称为悼亡词双绝。

当然,这本书也提到了其他几个与他有关的女人,他的第二任妻子,他的妾朝云,我这里就不提了。

林先生虽然对苏轼的才华为人特别敬佩,但是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他报复陈太守的那件事,不过我们谁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去怀疑苏轼的人格道德问题,这只是因为那时的他太年少,不太成熟,但是因为陈太守的不介意也让他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他为陈太守写的那篇墓志铭就是很好的反映。

除了这些林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他希望皈依宗教,写了他向往佛教,他修练瑜伽,炼丹药,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而东坡先生也不会因为这些而使他的魅力减弱丝毫。但通过这些让我认识了一个更真实,更可爱的东坡先生。

林语堂曾经说过,今天,我认为苏东坡的伟大人格比其他中国学者更为突出。他最欣赏的是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过他在官海起浮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来论述的。

文中给我们重点介绍了东坡在官场的几次沉浮,及所处的境遇,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清廉,与伟大的作家、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勇。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

与苏子由相比,苏东坡的哥哥可能还不到他才华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是他一身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严于批评的态度。

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写诗,与僧侣交谈,为人们祈雨,四处游历。

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读《苏东坡传》时时都被这个伟大才情的伟大心灵激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就是那个真实的可爱的苏东坡,这个林语堂最喜欢的诗人,也是我最喜爱的诗人,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苏东坡观后感(篇5)

《苏东坡传》是作者林语堂先生所作,初始稿为英文,后经汉化翻译引进回国内。林语堂先生一生致力于以英语形式向世界推广中国古典文学。他是一位传奇的文学大师。而著名的苏东坡更是不复赘言,东坡先生一生坎坷却极富乐天派,网上给其的评价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等等,可谓是全能至极。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例如牛顿、伽利略等在近代历史上具有伟大贡献的伟人,都不只是一面之雄,而都是兼具各家所长的多面手。因为它显示了他们人性的不同侧面,而这一点在东坡先生和他们之间是一样的。人物传记不同于史书和民间**,人物传记类文体加入了作者个人对撰写人物的理解和感悟,却又相对于一般**的架空编撰要更忠实于史料。

因此,经过同样多面的林语堂先生的再创作,《东坡传》中的人物必定也会是更为多面的。所以,今天在这里要谈论我对《东坡传》的读后感,我只能尝试从其中选择一个侧面来加以说明。

苏轼的作品集中,我一直最喜欢的是《定风波》和《临江仙》,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还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大气和飘渺,都是苏轼在不同时期面对人生的态度。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他在官场上对自己的坚持导致他多次流亡海外。但苏轼依旧是那个苏轼,无论生活何等的不如意,却依旧是乐观洒脱如初。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过他,在遇见同样巨大的挫折时吗,李白选择一醉了之,白居易是一哭了之,陶渊明则是一走了之,只有苏轼,苏子,东坡先生,选择一笑了之。所以,自古以来读书人对文学大家各有偏爱,却很少有人不佩服苏轼的。

在苏东坡的游荡生活中,有一个神秘的人物:神秘的道士吴复古。此人行踪不定、难以捉摸,但时常在关键时刻出现一下。

有时觉得,他仿佛是另一个版本的苏东坡,悠游自在,仙风道骨。东坡先生与之出游之时,飘飘乎如仙人独立,晃晃乎浑然天外仿若一体。他的存在令人好奇。真的有这样的人吗,还是东坡先生的精神寄托,他意识之外的另一个自我?

细细想来,如果苏东坡生来是个隐士或者道士,是否还能依然如此令人着迷的魅力呢?自古以来超然世外的隐者数不胜数,但真正为世人所记住的,缺如凤毛麟角。

吴复古提醒了我们,苏东坡一生其实从未真正忘却营营、超然世外。我们知道他、记住他恰恰因为他入世、鲜活、甚至饱受打击的一面。我不知道苏轼是否在他身上看到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己,但我想他更有可能看到的是成为不了吴复古的自己。

有了他的天赋和影响力,他也许不能,但更可能的是,他不想。入世,出世本就在乎一念之间。吃吃喝喝与苍生同乐,大概才是他内心真正所向往的。

然而,无论后人怎么说,东坡先生仍然是文人史上具有独特魅力和传奇的人物。他可是那个竹杖芒鞋嬉笑怒骂间穿林赴雨的蓑衣竹翁,也是**上不愿依附他人而郁郁不得志的官吏,更是文坛上的一代巨擘,用自己的书法、文笔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从他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才华横溢、博采众长的文人气节。

他的深情而不做作,悲情而不怨天尤人,更兼具历经坎坷的人生经历,或许这也正是他为无数后世文人所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苏东坡观后感(篇6)

读后感——《苏东坡传》

(董文迪)

提起苏东坡,人们心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和蔼可亲、可敬可敬的小老头,仿佛他是身边的长辈。苏东坡的诗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痛楚,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还有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

”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

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

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每当我想到一个伟大而温暖的灵魂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感到非常感动。苏东坡用他的言行和人民向我展示了一种人生境界。

苏东坡观后感(篇7)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这是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得不提到的名字,是一个在中国书画史上不得不提到的的名字,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不得不提到的名字。他做过吏部尚书,也曾被流放到海南。

他写了诗、词、文、寓言,他的思想包括儒、道、佛。他幽默、乐观、豁达、正直,为当时黑暗的北宋增添了一丝曙光。

《苏东坡传》记录了苏轼从出生到逝世,从景祐三年到靖国元年在苏轼身上的起落与浮沉。在巨大的反差中让他不被击倒,伴他走过一生的,是一种乐天的心态与“不慕荣利”的追求。

他未必是一个好的政客,但他却爱民,亲民;他未必是最好的诗人,但他却是有感而发,用心去写诗;他未必是最好的画家,但他追求自然之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境界。

他,亦是常人。早年仍是追求名利,谋取官位,想为国家做些事情,儒家思想占了主流。但在半生颠沛流离走过大半个中国之后,他豁然开朗,他开始修道,与和尚交朋友。

那些爱恨,敌友,名利,金钱都不重要了。他不恨别人,但别人总会厌恶他。得意时,他以诗词表达他的喜悦;失意时,他作诗赋“以乐其志”。

他在生活中不会绝望,即使他失望了,他也会为自己的正确而宽慰。他追求长生不老,想要找寻道的本质。但他却在靖国元年与世长辞,在遇赦返京的途中,享年65岁。

他的生活充满了曲折。在黑暗时代,他可以在官场的起伏中保持一颗不变的心,而不受黑暗的影响。“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对自己的写照。

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的诗歌、书法和绘画,还有他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正如书中所说,几千年来,他一直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中。

大唐李白——少年游》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这个暑假所读的第二本人物传记,本以为会很枯燥,谁知却是**一般的有趣,作者根据史料,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诗人的生平逆推,塑造了一个李白的不为人知的少年。本书多用半古文或是掺杂古文的语言,以叙事为主,夹杂着李白所著古诗及解释,再辅以生平的联系与分析,让一个“神人”的少年时代也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我们眼前。

在李白的少年时代,有许多人出现在他身边,有平民百姓,有达官显贵,亦有道士僧人。这些人多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人让他迷茫,有人让他佩服,有人让他憎恨。

少年李白仍摆脱不了年少轻狂的心态,腰负长剑,侠行四方,这让他更像一个常人。他什么都不贪,甚至连酒都不贪——那是在他遇到一个叫卢的老人之后。他无所求,也不知何求,他爱好自然,少年游中,常吟诗作赋,也因此引出了不少的故事。

他写诗,写场景,写人,写诗,写回忆,写感情,放开你的感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李白。他不守规矩,把自然的感觉融入诗中。他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完整与华丽,而是进一步追求语言的整体感觉,美、平、无人工、自然这与赵蕤有很大关系。

在本书中,赵蕤以一个仙人的身份登场,以其“神仙”的思维教导李白,让李白更添几分仙气,故时人称其“谪仙”。

李白的气质体现在他的诗歌和对事物的态度上。出身商贾之家,沿途收钱,却是频毁契约,身居古寺,却时时出行为人看病。这样的态度不仅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显示了他善良友爱的天性。

做为一个堕落的明星,他不是冷漠和崇高,而是平易近人和乐于助人。这样的心态亦是难能可贵。

诚然,李白就像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他的诗歌就如同闪耀的光芒,千年不散。流星落在地上。剩下的就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故事和传说。人们只能看着叹息。

横眉冷对千夫指

人间鲁迅》读后感

在昏暗的夜晚,一个孤独的男人坐在桌子旁,坐在一把木椅上,烟有些刺鼻,但模糊了一切。他拿着笔,不时地咳嗽两次,脸上没有笑容,只有蜡黄的**和细细的骨头,但他的眼睛仍然不时地闪烁,仿佛穿透了一切

一幕幕场景,勾勒出人的一生。两本书,几页,一堆字,包含着一个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的人。

《人间鲁迅》,没错。这一本鲁迅的传记,很厚,却也很精彩。本书从“小樟寿”出生一直记叙到“鲁迅”去世。而我,用一周的时间读50年,自然也有很多感触。

说起鲁迅,我们总能想到许多标签:战士、作家、讽刺、匕首、散弹枪,虽然这些都不准确,但严重的不能误判。由此可见,鲁迅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人。

性格中许多矛盾的因素,有的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就,有的却也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只得不停“流亡”。他有洁癖,见不得一点脏东西,而当时的社会,就很污秽。于是他拿起笔,开始批判,开始讽刺。

于是他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孤独,固执地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寻找出路,自己的出路,社会的出路,中国的出路。

他开始拒绝,拒绝权力,拒绝妥协,拒绝黑暗,拒绝欺骗,拒绝诺贝尔奖。然而,他总是接受年轻学生的到来,他仍然抱着希望,尽管最终这一切都会变成虚荣。

人间鲁迅,没错。鲁迅永远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陪着他,包括他的学生、朋友和家人。然而他总是孤独的,在精神上。他吸烟,嗜酒,熬夜……他总是一个人,保持自己的理智。

在他的作品中,他创造了跨越时代意义、揭露时代弊端的人。无论是结局是悲惨,或是疯狂,这些人并没有错,然而最后的责任却要他们承担。鲁迅亦然。

他总是被指控,被指控几十年,有人诅咒他,不管这是否合理。他总被纠缠,总在纠结,而天生的性格让他不得不予以回击。对于时代来说,他的希望没有变,但他的年龄变了。

对于死亡,终是无解。临终一眼,仍是在战乱的中国。

鲁迅说:“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春秋更替,人,毕竟记得,那段传奇的,拥有自我的人生。

人物评述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北征乌桓的战场上火光与血光交织一片,迷离的杀影,伴着瑟瑟的冷风冻结。冰雪,落叶,刀剑,风云……胜负定了,成败定了,肃杀的天气不能阻挡诗人的喜悦。

他登上碣石山顶,俯瞰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浪,拍打着海岸边的岩石,也让诗人的内心不能平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于曹操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也并不熟悉。我们从未谋面,以后更不会谋面。他站在几千年前的碣石山顶,用一双锐利的眼睛,洞察一切。

曹操其人,正如其脸谱一般,黑白相间,难以言喻:似忠,治世之能臣;似奸,乱世之奸雄。其人善用兵,善用人。

善写诗,善写字。有才而又求贤若渴,求贤却又不顾其德。真实而又虚伪,处事大度而又嫉贤妒才,刚愎自用而又机谋权变……这些,是后人的评说。

虽然总会带着一些感**彩,但总能让我们看到一段复杂人生的几个表面。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直到去世也没敢称帝。致死,他都是以一个忠臣的身份做着奸臣的事。他既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也有吞并天下的能力。

无奈乱世出豪杰,正当他要完成自己宏图大志的时候,建安十三年,在赤壁,绵延不绝的大火粉碎了他的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带着他的雄心壮志与他那逐渐苍老的身躯前行,重振曹魏。可他没有等到统一的那一天。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死于头风病。或许他的大脑,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一者正面,一者负面。

他自信,所以自负;他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不择手段,不停杀戮;他想让自己成为“天下第一”,所以嫉贤妒才;他做事谨慎小心,所以猜忌自己的部下。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找到一种正确的解释,但他的确做了很多错事。

烟云尽散,马蹄声断,折戟沉沙。在尘埃落定的时候,那场纷乱,早已不再。那个“志在千里”的曹孟德,也已不见。

有人怀念他,有人敬仰他,有人嘲笑他。我们称他是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在曹操的脸谱上,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好像在对后人的评说不屑一顾,而一笑了然。

书摘:从六个小水库供给杭州用水的工程成功之后,苏东坡自然进而想整理一个大水库,那就是西湖。在一般人的想象里,苏东坡与今日的西湖是密不可分的。

西湖使杭州有人间天堂之称,而西湖也是人工创造下美得无以复加的艺术品。虽然人将西湖发展,在四周建设,可是人知道不可超越的界限,知道不要侵犯自然。西湖是人工点缀后的自然,不是人工破坏后的自然。

人类真正的智巧所创造出的,并非过度的精巧。一片仙岛,上面的垂柳映入一平如镜的水中,似乎是西湖本来所自有,是自然从湖水中生出的。长堤上的拱桥,往上看有云峰,往下看有渔船,中间一桥如虹,正相配合。

柳丝浅绿鹅黄,轻拂半隐半现的石堤,而千年古塔,矗立天际,使人想起往日的高僧,往日的诗人。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只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以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

几百年来中国的游客,春季到来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营;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在晴天也好,在雨中也好。

两条长堤横卧湖面,是两个大诗人建筑的,白居易的白堤,苏东坡的苏堤。白堤东西方向,靠近湖的北岸;苏堤,一又三分之二里长,南北方向,靠近湖的西岸。每个堤都把湖水隔开,靠岸的一边叫里湖,堤上的拱桥下面,小舟可自里湖划到外湖。

这两道堤,在苏东坡时代,是五十尺宽,栽有垂柳,环以荷花,为杭州人追欢寻乐的广阔散步场所。

林语堂《苏东坡传》

评价:写人物传记,很容易就会写得枯燥乏味,写古代人物由于所选取的内容与材料较少而都是古文,更难写出新东西。本书着重做了历史的场景复原,呈现给我们的不只是文字,还有一张张会动的,有声音的“**”。

这样既扩展语言的可写的空间,让其不再枯燥,还能让读者对当时的时代,风土人情,以及主人公有另一方面的了解。

本段在写法上,把空间的视角固定在西湖,在时间维度中跨越,寻找联系,古今交错,以今日之景,映射古代之境、古代之人、古代之工程。景中有人,有古人,有今人,还有不存在之人(比喻、拟人手法)。在别人的传记里面写自己的游记,在写人的文章中大量写景,实为一奇。

在语言上,带有古风,带有诗意,正符合本书要写的人。以今人之思看古代之地,以古风之文写今日之景,又是一奇。写景很美,很和谐。

景中有思,有人,再添上对景物的介绍以及细腻的文笔,汇成一个富有内涵的写景段落。

所以我选了这一篇文章……

天气继续暖和,太阳光催开了那些桑拳头上的小手指儿模样的嫩叶,现在都有小小的手掌那么大了。老通宝他们那村庄四周围的桑林似乎发长得更好,远望去像一片绿锦平铺在密密层层灰白色矮矮的篱笆上。“希望”在老通宝和一般农民们的心里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强大。m.Gz85.COm

蚕事的动员令也在各方面发动了。藏在柴房里一年之久的养蚕用具都拿出来洗刷修补。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

这些女人和孩子们都不是十分健康的脸色,——从今年开春起,他们都只吃个半饱;他们身上穿的,也只是些破旧的衣服。实在他们的情形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然而他们的精神都很不差。

他们有很大的忍耐力,又有很大的幻想。虽然他们都负了天天在增大的债,可是他们那简单的头脑老是这么想:只要蚕花熟,就好了!

他们想像到一个月以后那些绿油油的桑叶就会变成雪白的茧子,于是又变成丁丁当当响的洋钱,他们虽然肚子里饿得咕咕地叫,却也忍不住要笑。

苏东坡观后感(篇8)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后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哩,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苏轼有一篇散文《方山子传》,其中说:

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徉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这也许就是苏轼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标本吧。总之,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付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苏东坡观后感(篇9)

文学经典《苏东坡传》以其深刻的思想、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人的历史背景,深影响了几代人。其中《苏东坡传卷二》更是戳中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有许多感悟。

首先,我被苏东坡的为人深深地吸引着。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文人,精通文学、历史、哲学等多种学科,思想开阔,特别是对孔子的学说有着深刻的领悟。他不仅要求自己持有高尚的品质,更要求身边的人也在道德上不断进步。在做官方面,他带有浓厚的人民情怀,深爱百姓,认为“为民除害,当为大功”。他在朝中弘扬谦虚谨慎的官场风气,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与权贵交朋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次,我被苏东坡的文学魅力感动。他曾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的作品无论是诗、词、曲还是散文,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他的作品当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类的关爱,对真理的追求。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经典,让人铭记在心。他用自己的笔墨,让儒家思想得以广泛流传和传承,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被苏东坡的坚韧品格所震撼。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 ups and downs,面对困境从不屈服。他曾因反对荒政而遭贬黜,为了求得平反一直奔波于官场,即便腰缠重病仍旧前行,几经波折,最终他的清白终于得以昭雪。他的坚韧品性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大课,让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逆境而上,顽强地生存下去。

在《苏东坡传卷二》的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苏东坡的卓越才华,品格高尚,立志为官者应该具备的几个方面。人生短暂,何不努力争取所梦想的人生?让我们学习苏东坡的为人处事之道,做好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

苏东坡观后感(篇10)

看完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为他和王朝云的惺惺相惜不胜唏嘘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然而,更让人心中一动的是苏轼人格魅力上的两个闪光点:一 “苏东坡是一个容易感伤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发现快乐的人。当个人命运的悲剧一再降临,他就用这样细小而具体的快乐,将苦痛化于无形”——指苏轼被贬官后,没法买羊肉,就买来羊骨头,自己动手发明了一道美食“烤羊脊骨”的事情。

二在一个就面对生死时的豁达和现实态度,是常人不可及的苏轼在常州病重之时,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嘱咐说,我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不会下地狱的。我心里毫无畏惧,你们也不用为我而心里难过。——在家人面前,他是慈祥开通的长辈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苏东坡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维琳方丈的意思是说,你不是信佛吗,你苦了这么长时间,现在要走了,你嘴里念叨念叨自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就真的能去了。然而苏东坡的回答,却很让人意外,在苏东坡看来,西方极乐世界和我的现在不是分离的。如果我曾经用心的过了每一天,那西方极乐世界就存在于我生命的每一天。不存在我生命结束了,要往生到一个独立的西方极乐去!——在世人面前,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在家人面前,他把实事务虚以宽慰亲人,在好友面前,他又把虚事务实以坦然面对寂灭的轮回。

苏东坡观后感(篇11)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先生用“心灵的喜悦”来描述苏东坡的一生。苏轼自己也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

”苏东坡像是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身上有一种熠熠光辉,恬淡之中,拨响我们灵魂的琴弦……也许,千百年后,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上,重新去审视这个伟大灵魂的背影时,理应明白——那样一些人,相对与永恒,他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尘埃罢了——然而,他们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缔造着永恒的奇迹。我想,这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了。

人的性格难免有缺陷,也许完美是一种苛求。然而,苏东坡的生活有一种走向完美的趋势。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

“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是一种通往永恒的希冀,一种灵魂的升华。我想,说苏轼至孝、至仁,那是溢美之辞;说他至慧、至善,未免也不够贴切;然而,回首凝望那个千年之前的生命——他的灵魂,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缕烟尘,但是,他的自我,已经超越了人生。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

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场。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

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是的,苏东坡只是一个自然人,一个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的人。也许他的话在叹息,也许他的心在叹息,但他的生命却闪耀着和谐的光芒。他的生命,浩然之气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