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前故事演讲稿集锦

课前故事演讲稿集锦。

本文以多个角度分析和探索“课前故事演讲稿”,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计划,并面临演讲抉择的现实。撰写演讲稿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演讲时间,避免紧张或冗长,同时应确保内容完整,并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毕后能够与朋友分享此文!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奋——成功之路。

蜜蜂用心酿造,会有香甜可口的蜂蜜;鸟儿勤奋筑巢,安家温馨;学生勤奋学习,成绩就会出类拔萃……我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勤奋去做,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蜀山以路勤为道,学海无边,勤奋。你一定听过悬梁、荆棘、凿墙借光的故事。邝珩、孙景、苏秦通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现在,让我给大家讲一个两个名人努力学习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鲁迅先生自幼刻苦学习。少年时就读于江南海军学院,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授予他金牌。他立即把它带到南京鼓楼的大街上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束红辣椒。每当夜里很冷,夜里看书受不了,他就摘下一个辣椒,含在嘴里咀嚼,热得额头冒汗。他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刻苦学习,他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

诸葛亮年轻时师从司马徽,水井先生。诸葛亮努力学习,勤奋用脑。不仅是司马徽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也很看重他。一个善于运用大脑的男孩。那时没有钟表,用日晷来计时,阴雨天也没有太阳。时间已经失控。为了掌握时间,司马徽通过定期喂食训练公鸡按时发声。为了多学点东西,诸葛亮想让老师延长讲课时间,但老师总是以鸡叫为标准,所以诸葛亮想:如果鸡叫时间延长,老师的讲课时间也会延长。扩展。于是他上学的时候口袋里带了些粮,估计鸡快要叫的时候给它喂一点粮,吃饱了鸡就不会叫了。

过了一会儿,司马先生想知道为什么鸡没有按时打鸣?仔细观察,发现是诸葛亮在鸡快打鸣的时候喂鸡。丈夫起初很恼火,但很快就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打动,更加关心他,更加重视他,对他的教育毫无保留。而诸葛亮更是勤奋。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代知书达理的有教养的人。

听完这些故事,你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用心学习?每个人都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好的成绩,但学习没有捷径。要取得好成绩并取得成功,您必须付出汗水并努力学习。

爱迪生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

韩愈也说过:业力在戏里勤奋,浪费;行动在思考中完成,在跟随中毁灭。你可以每天问自己:我今天尽力了吗?我学习认真认真吗?请记住一句话: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新学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2

[课前三分钟,讲故事一:蔡元培读书的故事]

当代的蔡元培也是一位读书长大的学者。他父亲是钱荘的经理,但作人廉洁,积蓄很少。元培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三兄弟依靠母亲的劳动维持生活。

元培六岁上学,后随六叔(举人)及塾师苦读。六叔家有很多书。他能广泛地阅读,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十七岁考中秀才, 十八岁设馆教书,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十岁到家乡徐树兰家读收、校书,徐家有“古越藏书楼”他边校订图书边大量阅读,得以学识大进。他二十三岁时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能更广泛的读书。当时清朝庭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他认识到只读旧书的不足,于是开始研读西方及日本的新思想书籍,终于走上革命的道路。

后来, 他去德国留学(四年半), 读了大量欧美书籍并且写了三部书。中华**成立后,他成为第一任教育署署长。积极改革了中国的旧教育制度。

因其学识高超,他先后被举荐为北京大学校长,**研究院院长等职,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成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1940年他去逝时,毛主席曾电唁“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也是他一生读书的结果。

[上课前三分钟,讲故事2:少一点]

彼得和瓦尔都是年轻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工作很努力。然而,瓦尔上班不久就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提升,从一般职员做到总经理助理,而彼得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几年过去了,依然是普通职员。 有一天,彼得终于忍不住了,他向总经理提出辞职,并有些气愤地说总经理太不公平,太没有眼光了,埋头苦干的人没有提拔,热衷于吹牛拍马的人倒受欢迎。

总经理默默地听彼得说完,他知道彼得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但他身上缺少某种东西,如果直接对彼得说他肯定不服,总经理想出一个办法,说:“好吧,彼得,或许我真的没有眼光,不过我要证实一下,你现在马上去本市最大的超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商品。”彼得很快从超市回来了,说超市有**啤酒**。

“**啤酒多少钱一瓶?”总经理问。彼得回到超市,说只有一元一瓶。

“是什么牌子的啤酒?”总经理又问,彼得又要跑回,却被总经理叫住了。

“彼得,请休息一会儿,看看瓦尔是怎样做的。”总经理派人叫来了瓦尔,对他说:“瓦尔,你马上到本市最大的超市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商品。

”不一会儿,瓦尔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超市正在**一种叫“桂林牌”的**啤酒,每瓶只卖1元,共有500箱,但每人限购5瓶,他还带回了一瓶给总经理品尝。此外,他还告诉总经理,今天下午,超市的花生油。彼得一直站在一旁看着,他的脸渐渐红了,他请求总经理把辞呈退还给他,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瓦尔之间的距离了。

其实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并没有太多的秘密,有时只不过他们比常人思路宽一些罢了。凡事多转个念头,非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能使自己对未来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从而容易到达成功的彼岸。

【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三】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儿子十五六岁,却一点也不男子气概。所以我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让他训练他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给我吧。三个月后,我就能训练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你不能来看他。

"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空手道教练比赛,展示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开枪,孩子就倒在地上。

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立即被击倒,他又站起来,这就是他们来去16次的原因。禅师问他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有男子气概吗?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对不起,你只看到了明显的胜利。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的勇气和坚忍不拔,一下子摔倒站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再站起来倒下一次就是成功。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开学第一周,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人之初,性本善""日行一善"的意思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

古代有位葛繁的人,每天要求自己至少做一件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你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我们当中,有许多老师、同学都想做轰轰烈烈大事,却往往忽视做好身边的小事。

一天夜里,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前台服务员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服务员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恐怕其他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这是一间整洁干净的屋子,于是老人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来到信中标明的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生活中日行一善,其实很简单。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屑,扶起倒在地上的板凳,垃圾分类投放,不随地乱扔,把洗澡水留着拖地,不浪费水资源。

昨天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很多同学一到校就开始打扫卫生了;二年级搬桌子,很多家长来帮忙,请孩子们表达我对家长的谢意;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在儒雅楼西门,帮搬桌子的哥哥姐姐掀起门帘,还有俩个孩子推着门;三年级的一个小朋友,在楼道里拿着小剪刀减去一个假期花上的黄叶子,我都好像看到花朵在望着她微笑呢!老师中,打扫卫生时,有人认认真真把桌腿凳腿都擦得干干净净,还有老师一开学就给教室里的花儿洗澡,还给空置的花盆里栽上绿萝……这许许多多的举动都是日行一善。哪怕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会让看到的或被帮助的人感到温暖。

谢谢大家!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前不久,我读了一则童话故事,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以后,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地幸福……

王尔德的这个快乐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个巨人,他两次的自私与冷酷给花园带来了冰雪寒冬,让孩子们失去欢乐的同时,他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园里明媚的景色!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快乐也一样,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我还记得这样几句名言:“把你的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乐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相反,有了快乐,一个人独乐,最终也不会快乐。

与别人一起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其实很多时候,与别人分享快乐,既是给了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既给了别人一个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既然这样,那么请打开你的心灵,真诚地与别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团火,就要想法把别人点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别人洗净;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长出更大的稻穗;

谢谢大家!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小学xx班的xxx。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xx年的夏天,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的贫困家庭里,有个小女孩出生了。孩子出生后,亲戚们在那个刚刚诞生了一个新生命的妈妈脸上看到的,除了欣慰,还有一丝丝的愁容。是啊,她的出生,真的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但同时也增加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的负担。

但是,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在小女孩两个月大的时候,为了生活,女孩的母亲开始四处打零工,维持家用,照顾孩子生活的重任就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在这个陋巷的.小屋里,一家三口相依相伴。

爸爸想给她最温暖的照顾,温饱的生活,可却总会因为生活的贫困而倍感无助。家里买不起奶粉,爸爸就用饼干一点点把她喂大。从她记事起,她就知道爸爸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工作。渐渐地她懂事了,听大人们说,爸爸是因为车祸高位截瘫了,是妈妈守护爸爸两年多,不顾家里人反对嫁给了爸爸。从此,每当听大人们说她妈妈是多么不容易的时候,她的眼睛里都会泛起泪花。

普通的妈妈没能给她物质优裕的生活,但却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她什么是爱,什么是无悔的付出,而这些,都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小女孩从小乖巧懂事,非常听话。她从小就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白天上班时,她就承担起照顾爸爸的责任。每次放学,小女孩总要比别的同学走的更匆忙一些,因为她放心不下家里生活不能自理的爸爸,她要快些回家照顾他。由于女孩的爸爸大小便失禁,每天需要洗很多尿布。到了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女孩家里没有炉子。她只能在冰冷的凉水中,用柔弱的小手为爸爸一遍遍细心地洗着尿布。爸爸看见她的小手冻得通红,哭着说:"孩子,是爸爸对不起你啊!爸爸以后再也不喝水了,为了爸爸不能冻坏你的小手啊!"女孩却笑了笑说:"只要和爸爸在一起,我从来没觉得冷过。"这是在安慰爸爸,也是自己真实的心声。这个家里,从来不缺少的就是爱的温暖,又怎么会觉得冷呢?

夏天来了,一天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哎呀!女孩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她连忙拿起一把雨伞跑了出去。原来她想起了妈妈该下班了,妈妈没有带伞。等她接到妈妈时,她的衣服早就湿透了,妈妈心痛地一把把她搂在怀里,亲吻着她的小脸,哭了起来。女孩一边给妈妈擦着眼泪,一边安慰着妈妈说:"妈妈不要哭了,我没事的,我们快点回家吧!您这样爸爸看见了会心疼的。"

还有一次,女孩的爸爸高烧不退,被家人送去了医院,小女孩又心痛又害怕,她伤心的大哭了起来,因为她是多么害怕失去爸爸呀!

小女孩知道,爸爸妈妈不苛求自己出人头地,也从不要求自己去挑起那么多家庭的重担。父母的爱那么温暖宽容,小女孩觉得,唯有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对得起这份朴实的呵护。

于是,她在学校里洒下了无数刻苦学习的身影。她不敢懈怠,因为她身上系着爸爸妈妈的幸福,她身后,是一份厚重的亲情。她不仅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还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她想要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宽慰爸爸妈妈操劳的心灵。而她也真的做到了。

在学校里,她学习刻苦,团结同学,是位好学生。在家里她勤俭节约,体谅父母,是个好孩子。这位小女孩能理解父母的不易,所以她就更加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其实,这个故事里的女孩就是我自己,我要感谢爸爸妈妈为我全心全意的付出,我也要感谢天下所有为儿女们全心全意付出的爸爸妈妈们!

老师说过,贫寒的生活有时候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那冬天里开放的梅花,就是在苦寒中成长的。我一定会在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会更懂事,更努力,像一束阳光,明媚地生活,不辜负父母的期待,不忘记老师的叮嘱,我要争取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孝心少年"。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课前故事演讲稿 篇6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 、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的训练。目前不论是中学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甚至包括少数 硕士研究生,在面临双向选择的挑战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少数人是胆 小,不敢说。总之,在目前的人才走向市场的形势下,“说”这种能力,应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我在语文课讲授的过程中,也时时感觉到学生们在说的能力方面的欠缺。比如课堂提问,很少有同学能主 动发言,即使发言,不是不敢大声讲出来,就是表达的不准确,实在令人头疼。课下询问其原因,不是不会, 主要是胆小,另外是怕出风头,惹人耻笑,宁肯不回答,也不让自己当众出丑。这种情况在同学中普遍存在。 我对此也曾经尝试用其他方法改变过,但都无济于事。去年我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时至今日,已一 年有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先抽出五分钟时间,让五个同学依次登上讲台,要求他们态度大 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时间是每人一分钟,内容范围不限制,当 然要健康,达到这个要求的算合格。但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好,除了班干部之外,班上很少有同学 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大部分同学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 前言不搭后语、声音象蜜峰嗡嗡般咕哝两句。但是,教师和同学们并不就此恢心丧气,教师除了鼓劲,并加以 启发、诱导,学生下决心,同心协力,决心把此项活动搞好,于是就有了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比 一次理想,不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还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学期结束时,我们在班上作了调查,调查结果 表明,同学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而且希望这个活动继续搞下去。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感到很欣慰,想把 此项活动推广开来,因此,我想就此谈谈我班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好处。

其一,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开始,大部分同学都很感兴趣,只是太缺乏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同学 对此活动不理解,认为纯粹是走形式,消磨时间,持不大情愿的态度。但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一再启发和鼓 励,阐明其意义和作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自身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抓住了 这个机会,首先采取了启发、诱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之前,我先 出了几道智力思考题:“4的平方在什么情况下等于8?”(在错误的情况下);“汽车在向左转弯时哪个轮 胎不转?”(备用轮胎不转);“一个人能吃两个馒头,那么半个人能吃几个馒头?”(没有半个人);“贝 贝的妈妈说贝贝不是她亲生的儿子,那么贝贝和她的妈妈是什么关系?”(母女关系)“哪个月有28天?” (每个月都有28天)等等,要求同学们在我提出问题后马上回答,不容半分思考,这样一来,调动起了同学 们的积极性,我提出的问题,除了“哪个月有28天”回答错外其他全正确,同学们到此时兴趣就上来了,我 顺势找一两个人登台即兴演讲,效果很好,以后的课前五分钟我不时地启发、引导。比如有时我让同学们和名 人比口才,如我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富商去见大作家肖伯纳,见面后富翁第一句话就说:‘ 一见你这样瘦,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假若你是肖伯纳,该怎样反驳?”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争相举手 ,回答的结果也很正确。肖伯纳这样反驳富翁:“我一看见你这样胖,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根源了。”再如 ,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性情温顺,为人和善,可他的妻子却十分暴躁,动 不动就发火。有一次他的妻子要他去做一件事,结果苏格拉底忘记了,便去给学生上课,正当他讲到高兴之处 ,他的妻子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大发雷霆,顺势将一盆洗脸水泼了过去,将苏格拦底洗成了落汤鸡。我讲到此 ,便嗄然而止,接着提问:“此时苏格拉底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猜测,有很离谱的, 有比较接近的。总之,同学们的情绪非常高涨,苏格拉底抖了抖身上的水,慢条斯理地说:“刚才给你们讲过 ,电闪雷鸣之后,必然会有一场倾盆大雨。”同学们在笑声中领会到语言幽默的妙处,也使苏格拉底摆脱了困 境。有时给同学们出个论题,让他们对此论题进行辩论,如“金华五里亭有两位老人,以拾破烂为生,二十多 年来,他们把一个个被遗弃的女婴抱回来抚养”同学们对此论题可以说是各抒已见,百家争鸣,有时则是让他 们讨论一句名言,如“对于没有说出的话,你是主人;而对于已说出的话,你是仆人,—一尼采”;有时则让 他们抽一张卡片等等。经过我的启发、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信心增强了,都想当众施展自己的才华。 一学期下来,全班同学大部分能仪表大方,态度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见解、感受,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有一个班级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讲、说”比赛,班上参赛的人 过半,‘而且全用普通话,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令教师感到高兴,且得到了系学生会的承认和赞许,而且 同学们的信心加强了,都自信自已将来能成为演说家。从此以后,课堂提问时,不再出现以前的冷场现象,而 是争先恐后地举手,急欲回答问题。

其二,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 前露一手,随时随地就能触发他们的感官,因此,在演讲中也不时爆出光点。他们能从寻常小事中发现哲理。 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他们从树根和树枝的关系,联想到不论干什么事都要有良好的根基。从叶和花的关系 联想到了以下几点:红花要用绿叶衬托;有人默默无闻(绿叶);风雨过后事情的本质才能显露出来。拍球的 启示:逆境使人奋进,没有压力轻飘飘;“气”足才能飞跃,要争“气”,鼓足奋争的勇气、志气。叫壶和高 压锅的联想“为人要踏实,少说多做;不要居功自傲。上坡与下坡联想到不要知难而退;要警惕思想上的滑坡 ;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是互相矛盾、互相依存的;顺境时思忧,逆境时思进等不一而足。他们不但善于从 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而且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 来源等等。这不但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从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另外,也 丰富了一些同学的业余生活,在活动举行以前,有一部分同学在荼余饭后以及课外活动期间,常常感到百无聊 赖,无事可做,而活动开展以来,他们的视野开阔了,认为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他们。他们打心眼里喜欢上了 课前五分钟。

其三,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课前五分钟演讲是心灵之桥。”名字的确起得不错,事实也确实如此。它首先沟通 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教师哪些地方讲得不清楚,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学生可在课前五分钟演讲中提 出来,教师加以改正,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步得到完善。与此同时,也沟通了同学的心。因为同学们来自祖国 各地,彼此之间很陌生,通过课前五分钟这座桥,同学们互吐心声,谈了自己的志趣、爱好以及对人生、对社 会、对友谊的看法,还有对班委工作的建议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同学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因此产生了共鸣,使 原来感到陌生的同学得到了互相了解的机会,增进了友谊,活跃了班级气氛,促进了班委工作的更好开展。正 如同学们所说:“假如课前想睡觉或情绪不佳,但经不住‘五分钟’的热烈气氛的诱导,好似注了一针兴奋剂 ,情绪马上振奋起来,认认真真地上完每一节课。”还有如是说:“课前五分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好象一 缕清新的风,吹散了我们脸上的愁容,吹出了一张张的笑脸。”另外还增进了学生和学校的联系,有的同学在 五分钟演讲中提到想看晚间新闻,询问同学,同学们都有此愿望,于是班委和学校联系,学生会满足了他们的 要求。同学们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了中国及世界的形势,更激发了上进的勇气和信心。

事实证明,同学们对课前五分钟演讲很有兴趣,并且希望这个活动搞下去,使他们在做学生期间,有一个 自身锻炼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