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观后感九篇

国风观后感九篇。

大家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 写观后感有助于深入理解电影的内涵,写一篇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整合我们的思维,通过认真研究栏目小编为您制作了这份优秀的“国风观后感”,我们提供这些信息是希望对寻找答案的人有所帮助!

国风观后感(篇1)

庞统,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诸葛孔明相媲美的人,他的号叫做凤雏,当初,蔡瑁想杀刘备,结果刘备起着“的卢”马越过了数丈宽的檀溪,正准备回新野,谁知却迷路了,只得在水镜先生司马徽家住下了,当司马徽与刘备谈到自己手下人的时候,司马徽摇了头,说:“关、张、赵虽然英勇,但是孙乾、糜竺、糜芳都是白面书生,不可独当大事。”当刘备问起人什么人可用的时候,司马徽说:“天下有庞统、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后来刘备先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但因在攻取西川的时候受伏,庞统竟被乱箭射死了。

庞统的才能的确令人赞叹,当时鲁肃把庞统介绍到刘备那里,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便有几分不喜欢,但又见他语言冲撞,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凤雏,所以就派他耒阳当县令,上任百日,却天天饮酒,整天醉醺醺的,喝的不省人事,这可恼了张飞,于是他就上耒阳县去喝问庞统,当时,庞统已经醉了,正在睡觉,于是张飞便把庞统给揪了出来,庞统却说:“小小耒阳县,能有多少公事,我半日即可搞定。”于是他拿起笔来,疾书如飞不到半日就搞定了,张飞赞叹道:“先生真乃奇人也,百日之事,半日即可完毕。”庞统说:“连曹操、孙权我都不放在眼里,小小耒阳县算什么。”于是张飞回报给刘备,刘备说:“天下竟有这等奇人也。”于是立刻去迎接庞统,庞统这才拿出鲁肃的荐书刘备这才知道他就是凤雏先生。

凤雏这个人,相貌怪异,不拘小节,所以说,行为也怪异,但是才能却是常人不能比的,但是我却觉得他思想也怪异,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将要干什么,在落凤坡的时候,庞统身中数箭,但却还有一口气,于是便写了一封遗书,极力推荐,射死自己的主谋:黄权。所以我实在是搞不懂,庞统为何要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他思想也怪异,正因为他的怪异,他不会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思考,所以除了诸葛亮没有人理解它,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凤雏先生庞统虽然得到了刘备的重用,但是好多人在质疑他,真是可惜呀。

国风观后感(篇2)

很久以前,对于历史,我一向比较喜欢古代史,尤其喜欢汉朝前期和隋唐年间的那段历史,后来,受一个三国迷的朋友影响,对三国年间的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之后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又开始喜欢清朝年间的历史,但是至始至终,对于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却始终无法深入。

可是在渐渐接触到民国的那些历史书籍之后,心中的那个柔软的角落里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民国,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个年代,军阀混战,人们流离失所,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着,属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有人将这个年代称之为能与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年代,只因这是一个充满不安定因素和迅速变化的时代。

我对于民国的前后时间段是比较模糊的,只是觉得也许从国人们纷纷开始剪去辫子,学习西洋文化开始,或许就已步入民国时代。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海外归来的学子,沉浸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学者,各种思想的辩论或是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局面,再加上各种军阀混战,军人的思想不同于文人的思想,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的民国辉煌。

《民国的风度》,所写的是那些在民国时代具有影响的一部分人,对于这些人的描述,不仅仅是通过他们的光明一面,而更侧重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是辉煌的,也有那么一段时光是晦暗的,这些在民国时代能领一方风骚的人物虽然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可是历史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生平的种种事迹。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把握恰到好处,不是长篇大论般地深入描写,而是每个人千字的精简描述,旨在表现这个年代这些人物的各种风骨,独属于这民国时期的人文风貌。

历史,在时间的潮流中弥散着浓郁的香味,其实无论是那一段历史,都有这独特的人文风貌,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故事,只是,当我们沉湎于那些宏大的历史故事之中时,是否还有余力来发现其余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民国时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国难当头的痛苦时期,可正因为那样一个混乱的时光,才造就了那些独具魅力的思想火花,潜心下来,读一读这份民国档案,品一品那段峥嵘岁月。

国风观后感(篇3)

辛亥革命百年,民众各种庆祝方式,有的提笔书胸臆,有的泼墨展风采,有的欢歌唱豪情。在我看来,踏实的坐下来,点亮台灯,捧起一本讲述民国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庆贺的模式,一种缅怀的方法。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归到这本书上。本书是畅销书《民国那些人》的修订版(典藏本),在序言部分增加了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在北大的演讲《谈谈“民国那些人”》,我觉得这个序言值得仔细阅读,“民国那些人”的承担、独立、自由和创造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所追寻的大学精神。

国风观后感(篇4)

汉三年六月,汉王离开成皋东渡黄河,与夏侯婴一人跑到张耳军那里,张耳军修武。清早,他自称赵军营,是汉代的使者。张耳和韩信还没起床,刘邦就径直走进他们的卧室,抓起他们的印章,召见了王子,转移了他们的位置。张耳和韩信起床后,得知汉王来了,他们大为震惊。

汉王率二人大军,命张耳白守赵国,任命韩信为赵相国。收集没有被转移到yang阳进攻齐国的赵兵。

就这样,刘邦坚决剥夺了韩信的军权。此时,无赖的性格就很自然的表露出来,他没有碍于韩信做那么巨大贡献的面子,把其几万人的军队全部剥夺。韩信也很生气,但没办法。

韩信问:元帅的封印应该交给我,这样我还能指挥其他部队。这点要求理应不过分,人之常情,但是,流氓出身的刘邦就是不肯,气的韩信直跺脚没有任何办法。

让我们来看看儒家对曾国藩的态度。

历来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叫人谦卑,礼貌待人。渐渐的发现很多书中如《忍耐的力量》《容忍的好处》等等,叫人怎么去顺从,然而有些事情注定不能用平淡方式解决。渐渐的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顺民,只会用温和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勇敢的信念就渐行渐远。

甚至,遇见事情了,出现得过且过的情况,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很是落伍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道光十八年生学者。他也是清朝一位了解孔孟之道的重要**。曾国藩是一个谦虚、自省、温和、长期的人。派遣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筹建中近代军用企业,竭力主张拥有国外**装备军队,这些为中国近代抵御外敌起到了相当不小的作用。

“其学问宗旨以历为归。”李鸿章再回忆恩师中说。就是说,他做学问的主要抑制是以“礼”作为最后的归宿。

然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曾国藩,错误地将处理国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忠信笃敬运用于外交事务,幻想西方列强发善心,对侵华问题上一味的主张和平解决,以防两败俱伤,结果舍得其反,丧失了民族和国家的大量权利。这也是曾国藩成为中国近代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

它也是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对后人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因为成败只是两码事。出现这种情况有怎么能全部责怪曾国藩的过失呢,同样是为了国家着想,出发的路线不同,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要怪只能怪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毒害。

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对于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未尝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点是绝对正确的。另一方面,就像后来的八股文一样,它对禁锢每个人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代适合有不同的文化来引导青年,走过了战争的年代,进入21世纪和平年代,理应重新拾起孔孟之道,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建设社会主核心文化价值”,“八荣八耻”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化,必须培养一批具有豁达气魄的年轻人,如果还使用陈旧思想教育,稍稍有所不当。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它不是激进和不妥协的。多了解政治、经济、历史英雄等书籍,少读束缚人们思想的儒家文学。

在不少关于中国历代风流人物的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有所作为的君王,无一不是有超脱俗世的作风,或许恰恰是这些我们不以为然的行为却造就了一代代伟人。秦始皇尊崇法家,刘邦无赖作风,刘秀近乎布衣,赵匡胤谋权篡位,他们都是打破固有思想禁锢才成为历史英雄人物,我欣赏他们的胆识,更赞赏他们没有被历代思想禁锢。就连我们的主席毛泽东同志也非常排斥儒家思想。主席说:

将领可读兵书,了解即可不易多读。大概思想就是担心将领被一些条条框框所约束罢了。

每个英雄人物身上都有不同侧面的闪光点,从不同的深度,我们看到的气质不同,在我读完关于刘邦、项羽、刘秀、王莽、曹操、曾国藩等一类成败人物,留在心中最深的也就是哪些敢于奋斗,面对千军万马永不退缩,决策政令从不是瞻前顾后。

国风观后感(篇5)

家风正、国风清的读后感,来自新华文轩网上书店的网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小时候父母的唠叨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他们总是说做人要诚信、友善,求学、上进等一大堆在我看来类似大道理的话。每每说起都让人感到不耐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渐渐地开始明白那时我所不耐烦的“唠叨"对我的影响是多么的大,也许那时的我抗拒父母说的那些话语,但不可否认那些话总是在默默的影响着我、改变着我。就像《家风正、国风清》这本书里说过“母亲的修养是一个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而父亲则是我们心中的第一个偶像,父爱如山给我们安全感。他的爱是严厉的、默默的,他或许没有母爱那细腻、温暖,他总是已最严厉的口吻向我们表达着他的关爱。”或许现在的我们没有多么大的成就,没有对社会国家有多么大的贡献。幸得有父母的严厉教导,也没有做过危害社会之事。家风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许不是那么明显,但总是能够时刻的影响着我们,塑造我们的个性,影响我们的品德……

国风观后感(篇6)

很久没有碰到一本让我这么激动的书了,天天揣着,边角都让我磨的不整洁了,只好去下了一本电子书。可是屏幕的感觉怎么能跟白纸黑字的感觉相比呢。

从没有给一本书照过这么多的相片,呵呵,以前都是抄书的,现在果然是懒了,或者是时间变得宝贵了吧,有点悲哀。

“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里内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

反观自身,单薄如秋天的落叶,好凄凉啊

国风观后感(篇7)

《家风正国风清》读后感

自古以来,家风一直被誉为传承家族优良品质和美好传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家风则是衡量一个家庭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核心。而国风,则是家风在整个国家层面上的体现。读了《家风正国风清》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风和国风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作者的深刻洞察力和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心表示敬佩。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家风和国风的重要性。他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揭示了家庭的力量和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家庭的良好风气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通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家庭中辛勤劳作、团结友爱、纯朴善良的家人们,他们默默地奉献着,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构筑起美好的家庭和社会。

深入阅读这本书后,我对于家风和国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和优秀素养的家人,更能够在社会上延伸出道德底线的限制,塑造出高尚的社会风气。而一个国家的国风,则是由所有家庭的加总构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建立起正向的家风,那么整个社会也将充满正能量,形成和谐稳定的国风。

在这个社会中,对于家庭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关注显得格外重要。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而社会则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一方面,家庭中的精神引导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发展。如果一个家庭重视家风建设,注重道德和礼仪的培养,孩子们将从小就接受正确的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另一方面,社会风气的塑造离不开家庭的共同努力。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只有每个家庭都时刻关注自己的家风建设,才能形成整个国家范围的良好社会风气。

家风和国风的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注重家风建设。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的风气。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家风和国风的引导和培育,通过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举措来鼓励好家风的传承和发展。

《家风正国风清》这本书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展现了当代社会中那些普通却伟大的家庭,也激励了我们每个人去关注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到家风和国风的建设中去。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家风和国风的内涵和重要性,也清楚了每个人对于社会风气的塑造的责任。只有将家风正,才能使国风清;只有每个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能够真正拥有正向的家风和国风,使每个家庭和国家都能够光彩照人。

总之,《家风正国风清》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好读物,也是一本引导社会风气的指南。通过深入阅读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教育,更加坚信家风和国风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能够逐渐转变为良好的家风和国风,创造出更美好的社会环境。

国风观后感(篇8)

《大败笔:中国风景黑皮书》通过叙述一系列中国著名旅游景区景点由盛转衰的经过,详细地剖析了中国相关部门对中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严重的保护不足所导致的现状,让后人有所警悟,有所启发,并能进一步采取有效而科学的措施,保护祖国独一无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全书分十五个板块叙述分析,分别是周庄:20年,从“古之幽情”到“空前繁荣”、张家界:拆不去的天梯、平遥:坍塌的古城墙、泰山:是什么“压倒泰山”?、桂林:过把瘾就死的悲情开发、秦始皇兵马俑:跑溜溜的陵顶、大明湖的倒影:高楼还有那个大厦、敦煌莫高窟:致命的呼吸、黄山:没有更差,只有最差、丽江:空壳之城、新三峡游:不该去的去了,不该来的来了、苏州园林:诗意沦陷、武当山:三星级复真观、曲阜:愈沉重愈边缘、圆明园:漏水的20xx,把每个风景点的遭遇都分析得入木三分,严肃认真之余,又不乏幽默偕趣的笔调,似乎让人们都感到羞愧。

看完这本书,可谓感触良多,受益匪浅。走过那些未老先衰的景区,我们发现其一切辉煌都已过去,现在很多做法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所有令人迷失的景色都是脆弱和易逝的。因为过度的商业开发,带来的是景区气质上的沦落。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摩梭族人在致富的同时抛掉了千年的传统,据说,现在真正保留了古老走婚习俗的摩梭人不足30%,这种旖旎的习俗更多的是逐渐在铜臭的浸泡中被人利用,一家挨一家的装潢诡异的酒吧、风情园、烧烤店、小商铺、旅店布满了泸沽湖边,那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已经在当地人过度的商业开发中被打破;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风雅的古镇周庄变成了一个庸俗的大卖场,全民皆商的现状已经使整个古镇早已失去了那种恬淡的.水乡风味,古街两旁全是外来店铺、酒吧、宾馆,逐渐形成了古镇肌体上的疮疤,让它开始显得不再亲切。

中国景区存在十大弊病:

(一)在景区内大量增设现代人文景观、假古董,有些风景不论新建景观项目是否与当地协调,也不管这里历史上有没有人文景观遗存,就大量地建人文景观,这不但是败笔,而且这样的假古董还贬低了真的山水,真的文物价值;

(二)在景区大兴土木,搞城市化、商业化、园林化,危及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在景区周围开发房地产项目和修建各种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等;

(三)急急忙忙要将景区旧貌换新颜,这种做法主要体现在把城市里的花园、广场都修到景区里来,把景区搞成了一般的城镇;

(四)旅游设施过多过滥,破坏了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把整个景区的价值贬低了,把亿万年形成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搞得面目全非;

(五)不少景区所在的城市、村镇建设与风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不协调,城市的建设都是现代化的建筑,与真山真水、悠久的历史风貌风马牛不相及;

(六)开山采石,截留发电,将景区变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样的低级开发,毁灭了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这就像拿自家祖先留下来的名画古董当柴火烧一样;

(七)超容量接待游客,使景观和植被受损,同时大量的游客涌进景区,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量,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增加的重要原因;

(八)工业“三废”对旅游的严重污染,这些年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都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设造成损害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九)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饭店、宾馆等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

(十)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生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和果皮等现象,这都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

我们想,景区的本质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因为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的积淀都是在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当中得到体现的,人文精神不是空话,它需要依托在具体的、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甚至是民族尊严的某些载体之上,而景区就是这样的载体。中国一些地方在世界遗产保护上的痛心疾首经历,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警告。毫无计划性地开发旅游资源,虽然在短期内有些经济利益,可却给一些最为有价值的遗产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旅游业所需的一些对当地来说不合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破坏了这些地区的原貌,当地土著居民的外迁,过度的毫无节制的滥开滥发,都对文化和自然资源造成了破坏,而且这种情况还在越演越烈。在展示传统文化价值时,如用不恰当的展示方法,不顾及该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就会被轻而易举地毁坏,失去他原有的价值。这种文化一旦开始被歪曲,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仅失去了他原有的价值,同时也失去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全国范围内的当地社区、遗产保护单位和个人,旅游业的同行们都应该非常明确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这种为了各自狭隘利益所驱使的结果是——使旅游业各部门的发展合作受到了桎梏。现在是我们在这些利益者之间,力图达成共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紧急时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双重尊重基础上,来使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但是这些宝贵的遗产资源,是应该得到重视并加以管理的。因为我们都非常明白这些无价的遗产资源,一旦被践踏,或被过度利用和滥用都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的。为了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我们必须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进行大力投资,以便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旅游业的发展得以可持续发展。随着高科技的广泛使用,我们既能用高科技来破坏我们的文化遗产,也能用来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进而把我们现有的这些名胜古迹世代流传给我们的后代。把明天变得是好是坏,选择权就在我们的手里!

国风观后感(篇9)

去看国风兄画展

jack lee 2014-11-15 今天有机会去看画展,是为国风兄盛情邀请及黄总的原因。

去的是广东画院。画展当日因来了许多同学及熟人,只顾聊天及接待,没来得及看画。中午,我陪国风去敬酒,喝了太多酒。我睡了半天才醒来。

次日早上约好燕兄弟再去认真看画,国风书画功底确实好。

比如看《胸宽似海,心静如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琴书都在翠微中,吹断泉声半岭风。尽道此山秋不入,无霜林叶为谁红》

《家山有韵》

我只能说,看原作与看印刷品的感受确实是不同的,在原作上,能真切体会到国风兄笔触的细腻,仿佛可以与之对话或交流,有的画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心灵的触动。不过自己缺少功底,说不清道不明。如果看印刷品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很多东西可以在印刷品上看到,比如欣赏,看到原作时会有跨越时空的交流。也许这就是区别。

燕兄认真找到画面的小舟的位置,还拿手去比划给我看,说“这船是我们3个在内面斗地主”….

画中的船、石、溪、树干对作者的思想很重要,所以《国风》就是这样安排的。我也只是门外汉一个,猜度罢了。画家么,总有些特别之处吧。

有些画很抽象,我不懂意思,因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画家的原创作品,感受到画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