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实用8篇)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实用8篇)。

要想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抓住哪些精髓呢?有了真实的评价观后感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果,写观后感时,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通过读一读“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您有可能会对这个话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请不要独占这美好的体验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1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省**市**市伯延镇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中,特别是周总理说过的“四句话”,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总理深入实际、情系民众、服务群众的高尚情怀。

“只要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都不会离开的”。影片充分展示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展示。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镇的,郭风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周总理一进村,当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的与群众交心,细致的做群众思想工作,他语重心长的对群众说:“朱老总从河南下乡,刘少奇同志从湖南老家,邓小平同志从**县……都分别给在上海调研的毛主席汇报了那里的情况,只有我没有办法汇报啊。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们不是没说实话,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国家“。周恩来总理通过四个昼夜的调研发现,所谓的老区精神不只是吃大苦、耐大劳、勇于牺牲、艰苦奋斗,而且即使党的决策出现了问题,国家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消极等待、怨天尤人,更不是向国家伸手,而是要为党分忧,为国家解难,勒紧裤带去履行国家主人公的职责。影片真实而又巧妙的反映出伯延并不是真空地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浮夸风和共产风也刮到了伯延,老百姓一样忍饥挨饿,当地的树叶树皮也被吃光。但是周恩来带队来这里搞调研时,许多干部和社员却为总理的操劳而忧心,不愿因自己的困难给总理增加负担。在这种老区精神的光照下,影片虽表现了困苦和灾难,但又没有陷入悲观失望,反而贯穿着一股团结起来共度难关的激情。

”心最痛的,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责任最大的也是这个家长“。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本质、最突出的人格本质,自始至终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人民总理的一言一行,尤其通过周恩来坐在炕头、门槛上与社员谈心等情景,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面对群众的困苦首先不是指责,而是检讨自己这个总理没当好,这个家长没当好,向伯延的百姓真诚道歉,对犯错误的干部有批评更有理解和爱护,那样发自肺腑,那样催人泪下!从平易中写崇高,越显其崇高;以自律来写博大,生动地呈现周恩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活的有尊严而倾其所有、鞠躬尽瘁。这就是周恩来最伟大而又独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鞠躬尽瘁。

”如果有机会我以后一定还来,就是来不了也要派人来看望你们“。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也是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看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2

3月30日下午,****队和市**局统一安排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将周恩来同志四个昼夜里的一言一行浓缩在100分钟时间里,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凸显,感情真挚细腻,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堪称新形势下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观后感触颇深,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总理日理万机,深入基层**研究,体察民意,以及村民们的真诚、纯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的周总理在国家最困难时期带着病去革命老区调研考察,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我也似乎被电影带到了那个岁月。总理在和老百姓一起吃着树叶糊糊,在炕上听连弟奶奶的河北落子,坐在搞“个人主义”老乡的门槛上落着家常,给带病上夜课的乡村教师拿鞋穿鞋的场景温暖人心。电影中用三次镜头描绘了总理深入调研后不顾白天的劳累工作到深夜的画面让人潸然泪下。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体反映革命老区人民质朴的思想,和淳朴的民风。旨在告诫我们当代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周总理那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

的确,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特别想静下心来表达一下内心感受了。我是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从小就常常听爷爷奶奶讲他们过去的故事,说过去遭遇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我姥爷,当时的家境很贫寒,缺衣少食,生活非常拮据。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告诫我要爱惜粮食,吃饭要把碗里吃干净,不能剩饭或者留有饭粒,这看似普通的话语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挥之不去印象。后来我上学了,家中的生活水平渐渐的好转起来。时隔多年,我业已工作七年有余,奋斗成长的足迹清晰可见,在这个富裕和平的年代,似乎那段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今天当我们再次通过这部电影重温国家与人民遭受那段磨难的历史,意义深远!

现如今,中华大地各民族儿女都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各条战线上努力奋斗,在为强国梦的征途上勤奋工作。对于我们****系统也不例外,全体干部职工正在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和打造现代化服务型**而披荆斩棘、继往开来。现在正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系统的党员,更要深入一线,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深刻剖析我们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开诚布公的开展自我批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通过实践活动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自我警醒,自觉来规范我们的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人要真诚,正直,要有正义感,不带有个人感情!要敢于给领导献言纳策,让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主人翁思想,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有大局观念,都能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更能在为推进****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3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总理的工作求真务实。影片对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的“善意隐瞒”,最终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总理用感人肺腑的语言激励人民说出真相,找到工作的调整方向。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深刻的启迪。

总理的工作处处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调研工作中,总理在田间与广大农民一起插秧苗,大雨夜给救援的乡亲们送糖水,调研工作中不畏环境的艰苦,始终围绕如何使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昼夜操劳、不辞辛苦。每一个行动都体现了为群众服务、处处想着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理的工作细致入微。当老大娘让儿子送来“拽面”时,总理一面吃了“拽面”,一面让警卫员到老大娘家看看是不是把寿材卖掉了,并且选择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买回来,在走了后送回去。当邓颖超同志想要伯延的妇女好好学习知识时,她亲自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使得汪老师在感动之余承诺“一定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受教颇深。

作为教师党员,学习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深入的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细心了解发现适合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用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4

不过,我的感动并不是来自于此。歌功颂德的故事看得太多了,搀着老太太,抱着胖小子,吃得少,睡得晚,干得多,这些在新闻联播里天天都能看见,不算新鲜。倒是老百姓们的无私让我感动。重病的汪老师脚肿的穿不上鞋,坚持给孩子们补课。八旬老太太宁愿把自己的棺材板卖了,也得让总理吃上碗自己扯的面。养了四个孩子的单亲父亲宁愿再苦再累,也不愿总理带走最小的孩子。还有那些肚子饿的咕咕叫,却千方百计告诉总理千万别为这点事费心的老百姓们。他们的身体趴在泥里,如黄土一样的卑微,心里却有坚定屹立不倒的信念。肚子咕咕叫,心里却满满的。

联系当时的年代,这些老百姓们不是装的,不是演的,他们的相信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定的信仰让人敬佩,生活的卑微又让人心酸。

老外们如果看这个电影,会怎么想呢?在民主土壤长大的他们能理解中国人那根深蒂固的卑微吗?他们能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值得吗?他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都要啃树皮撸树叶了,为什么不怪社会不怪政府呢?为什么病了残了死了都没棺材板了,还打肿脸充胖子满脸堆笑,总理啊,千万别为我们操心,我们好着呢?在国外,政府下基层,百姓们也会这样吗?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老百姓们的卑微是刻入骨髓的。即使到了现在,虽然生活环境变了,虽然不愁吃穿了,这种卑微仍然存在,生活里处处可见。比如我老爹,给他买点衣服,他就嘟囔,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用穿的这么好。还有我老妈,给她钱换假牙,她非得回老家换。就因为那里比北京便宜一大半。我说,那样多不方便呀。她嘻嘻哈哈,都差不多,咱不是有钱人,得省着点。节约当然好,可我分明听到一个声音,我们不值得。这让人多少有些心酸。

这种卑微和不值得一方面来自世代血脉遗传,一方面更源于父母从小给孩子播下了这颗种子。电影里有这么一段,老奶奶让儿子把自己的棺材板卖了,换成一袋白面,给总理做扯面。儿子从外面回来,看到女儿吃了一碗面,他责问女儿,这面你怎么吃了?!奶奶说,是我让她吃的。他气愤的追打女儿,叫你吃你就吃!怎么不给奶奶留着。看,这个父亲就这么告诉他两三岁的女儿,你不值得吃面。类似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父母为了挣钱把孩子留在老家,他们会说,好好听话,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孩子恐怕想不了那么长久,他的感觉是,我不值得,不值得你们留下来照顾我。前几天,在公园里听到一个奶奶这么教育孙女:告诉你别下去,你就不听话。你再不听话,奶奶不喜欢你了。很耳熟吧,我一点也不怀疑奶奶爱孙女,可她分明在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不听话的孩子不值得爱。

种下这样的种子,孩子长大了,就会结出卑微的果子。他在意识里可能是我要大胆追求,我要勇敢去爱可他潜意识底色却是我不值得获得爱,不值得享用这些,我微不足道,说了等于没说。潜意识比意识更能决定人的行为。他会有很多不敢,很多不能,很多不安全,很多不幸福。他以为这就是命,却不知是小时候父母种下的因。

相比电影里那些什么都说好的奶奶大叔们,我更喜欢二廷,他老婆死了,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总理说,我们替你养最小的孩子吧,他长大了,就给你送回来。你和孩子们可以去看他,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二廷很感动,转过头去擦了眼泪却说,你不能带走孩子。我答应过他娘,不管怎么样,也得把孩子拉扯大。他不懂心理学,但他知道孩子不需要总理,需要爹。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5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人性洗礼

在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时,我被深深吸引和感动。这部电影聚焦于周总理在伯延的四天,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领导人的工作与生活,也给我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人性洗礼。

电影中的周总理,展现出了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与群众心连心的领导风格。这四天里,他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种深入基层的工作方式,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显得尤为珍贵。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与基层、与群众的联系,而这部电影则提醒了我,作为一个党员,更应当紧密地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

电影中的周总理,不仅展现了其作为领导人的英明果断,更展现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当他听到群众的呼声,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他没有犹豫,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食堂。这种对于真相的追求、对于群众利益的维护,让我深感震撼。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真相和群众的利益,而这部电影则教会了我,作为一个党员,应当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更应当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电影中展现的党群关系也让我深感震撼。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和群众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群众信任党、支持党,而党则关心群众、维护群众的利益。这种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不仅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更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给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党员,我应当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何更好地与群众联系?如何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这些都是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不仅是一部展现周总理卓越领导才能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我们党和群众深厚感情的电影。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何更好地与群众联系、如何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始终牢记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和教诲。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6

8月21日上午,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讲的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历经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时期,我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中共中央领导得知后,都亲自奔赴各个受灾区域,进行考察调研、体察民情。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来到了河北邯郸的革命老区,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探寻解决措施。

看完影片后,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和动人情节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影片一开头,伯延公社主任请用餐一场戏触动人心,周来到大食堂门口,他看见餐桌上摆着红烧肉、鸡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得知群众只能吃树叶、喝菜汤,而自己却有如此奢侈的待遇,说了句“毛主席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一只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便收了回来。周坚持和大家一样吃树叶喝菜汤,体现了周的廉洁自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美德和优良传统,这就说明想为人民做事,想与人民建立鱼水之情,只有廉洁才能获得大家的真心。

之后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民家庭,亲切的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各项生产生活情况,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种植庄稼。在插秧时,一个农妇送来一碗清水给周喝,又热又渴的却把大部分水倒回去,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因为事先他已知道,这水是村民跑了十几里山路自己挑回来的。周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了解到村民为了给他吃一顿面把自己寿材都卖了的事,便主动掏钱把寿材又买了回来。周坚持和村民吃一样的饭菜,把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都用在村民身上。就这些细小的动作,无一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的那种大爱与奉献。

周来伯延调查的目的就是想听真话,想知道人民的真正诉求与愿望,所思所虑的是如何纠正错误、改善民生、振奋民气。而公社主任觉得周日理万机,能到这个穷地方来看望乡亲们已属莫大的幸福,他不想给添乱,便要求村民们也不许说出难处。最终,在的自我批评以及不断真诚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家终于勇敢的说出了真心话。周连夜整理这些内容,如实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些情况。周这种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着我。

电影结束后,我不禁反思,作为共产党员的自己,有没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7

8月21日上午,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讲的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历经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时期,我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中共中央领导得知后,都亲自奔赴各个受灾区域,进行考察调研、体察民情。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来到了河北邯郸的革命老区,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探寻解决措施。

看完影片后,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和动人情节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影片一开头,伯延公社主任请总理用餐一场戏触动人心,周总理来到大食堂门口,他看见餐桌上摆着红烧肉、鸡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得知群众只能吃树叶、喝菜汤,而自己却有如此奢侈的待遇,说了句“毛主席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一只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便收了回来。周总理坚持和大家一样吃树叶喝菜汤,体现了周总理的廉洁自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美德和优良传统,这就说明想为人民做事,想与人民建立鱼水之情,只有廉洁才能获得大家的真心。

之后周总理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民家庭,亲切的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各项生产生活情况,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种植庄稼。在插秧时,一个农妇送来一碗清水给周总理喝,又热又渴的总理却把大部分水倒回去,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因为事先他已知道,这水是村民跑了十几里山路自己挑回来的。周总理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了解到村民为了给他吃一顿面把自己寿材都卖了的事,便主动掏钱把寿材又买了回来。周总理坚持和村民吃一样的饭菜,把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都用在村民身上。就这些细小的动作,无一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的那种大爱与奉献。

周总理来伯延调查的目的就是想听真话,想知道人民的真正诉求与愿望,所思所虑的是如何纠正错误、改善民生、振奋民气。而公社主任觉得周总理日理万机,能到这个穷地方来看望乡亲们已属莫大的幸福,他不想给总理添乱,便要求村民们也不许说出难处。最终,在总理的自我批评以及不断真诚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家终于勇敢的说出了真心话。周总理连夜整理这些内容,如实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些情况。周总理这种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着我。

电影结束后,我不禁反思,作为共产党员的自己,有没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8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五(3)班的徐锦霖(敬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忆恩来总理,倡节俭风尚

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那个艰苦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影片中的一个个情景让我难忘、感动、震憾……

影片讲了周恩来在伯延公社调研时,四个昼夜里的一言一行,深 穿鞋,雷雨天给田地里抢救秧苗的村民熬姜糖水,工作到深夜不得不换上高度老花镜才能看清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周总理风尘仆仆地赶到伯延公社时,基层干部为了迎接他,特地让厨师准备了红烧肉和炒鸡蛋,周总理看到这些,脸色却变得凝重起来,想到群众吃树叶喝菜汤,对他的招待却如此奢侈,总理把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收了回来, 然后嘱咐大厨,晚饭时把红烧肉和鸡蛋放在锅里煮了,分给大家吃,而总理吃的却是糊糊和窝窝头。当看到这些场景,我不禁哽咽了。

由总理的节俭,想到我们自己。如今,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穿着漂亮的衣服上学。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可是,还有好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许多灾区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在校园内,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餐桌上剩饭菜在青青白白的躺着,洗手池的水龙头在滴滴答答的响着,教室里日光灯在明明晃晃的亮着。

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手上扬),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也许你们会认为:我们只是小学生,做不了太多,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及时关灯,做到人走灯灭。节约每一滴水,不大开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节约每一粒米,不挑食,不随便丢弃剩饭剩菜。节约每一张纸,不随便丢弃没写完的作业本和空白纸。

艰苦岁月已逝去,但总理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为我们拥有这样的一位好总理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