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点电影观后感

弱点电影观后感。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弱点电影观后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1

《弱点》(《the blind side》)这部电影是根据迈克尔.刘易斯的作品《弱点.比赛进程》而改编的电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守护有心人》,我想,不管是取名《弱点》还是叫《守护有心人》,都是体现了电影所包含的温情。

主人公奥赫是一个幼时父母就离异而无家可归的黑人,他寡言少语,比较木讷,个子相对同龄人而言高出很多,看起来笨笨的,但是他却拥有天赋般的运动细胞,打起橄榄球来却是健将一名。一场橄榄球比赛后,他主动捡垃圾,他的命运改变了。他的行为引起了陶西一家的注意。当陶西太太看到他无家可归,独自走在冰冷的路上时,陶西太太决定收养他。

而当陶西太太将她要收养奥赫的事情告诉她的朋友们时,朋友们不但没有肯定她的行为,反而冷嘲热讽的指责陶西太太的行为,劝他不要去做损己利人的事,但陶西太太对她们的说教,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决定。这不禁让我佩服,也让人觉得当今社会有太多像陶西一家这样的富人。但又了陶西夫人这样的能力,有多少人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大多数所谓的有钱人,他们把钱拿去置办奢侈品去了,良心,早就被他们自己吞噬了,这个社会不禁让人思索究竟是怎么了。

剧中陶西一家让他不断被感受家庭的温暖,让他不断在“你要保护好你的家人”的激励下为家人而战,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随之而来的名声大振,也让奥赫苦恼,妈妈的自作主张,让他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奥赫直言不讳地告诉了妈妈自己的感受,陶西太太也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自私,逐渐放开手让奥赫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一家人在相互体谅和相互尊重中又回到了和谐。

当奥赫去大学报到时,全家人去送,离开时陶西太太十分不舍,独自一人回去车里哭泣,这一幕虽然在普通家庭很常见,但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这一幕更让人感动,同时也体现了陶西一家的真诚和善良,然人感觉很温暖。

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不在于它的内容又多深奥,而在于它的内容能有共鸣的人,让人感觉到温暖和这个社会最本真的东西,就算是做好事,即使你一开始是带着目的去的,但当你得到触动你内心的东西是,你会不顾一切去付出,你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同时也会感动自己,人生又能有几次是能感动自己的呢?

同时,作为家人,彼此之间应该互相体谅尊重,有什么事情大家说开来,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彼此隐瞒和记恨,那样矛盾会随之而加深,最终是伤人又伤己,那就得不偿失了。我想说的是,家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很重要的,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有尊重才有彼此间平等的相处,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见地和想法,都希望能够得到家人的尊重和理解,当然这里的尊重不是一味的纵容,是有选择性的,至于怎么选择那是个性问题。

总之,温暖需要用心去实践,用心去品味。天堂会照顾有爱心的人,守护有爱心的人!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2

it's your life, it's your decision

最近看的片子,为什么都如此温情

julie & julia里面的美味食物和saint老公

我知道,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

每天有一桌丰盛的晚餐,然后有一个爱的人在身边

不过那片子只是温情

而the blind side就是温情到让我好几次的红了眼眶

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是多么平常而有难得

曾经,michael注定是一个被唾弃的人

他出生在贫民窟

他因母亲吸毒,被**带走

他有严重的阅读障碍

他没有家,没有自己的床

他不会微笑,因为生活没有什么值得微笑

那时候他只能选择不停的出走收留他的家庭

那也是他唯一的选择

但是迈克尔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遇到了一个真正关心他的人

他的才华被发掘

他没有被社会遗弃

从面无表情,游走在边缘地带

到风光无限,阳光的橄榄球明星

这过程有起伏

但是不变的是,他的家人一直在他身边

虽然那些都不是血缘亲属

但是那种爱是不求回报的

喜欢sean jr“专业级”的训练

喜欢collins不动声色的坐到brother身边

喜欢mrs tuohy在场上告诉michael,球队是你的家,you need to have their back

当michael在车祸瞬间伸出手臂的时候,我哭了

当mrs tuohy在洗衣店找到michael说出那段用来煽情的话,我还是忍不住的哭了

毕业时的平均绩点是2.52,只有这个家庭知道它的价值和来之不易

michael有两个母亲

我想她们都爱他

生母没有给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还细心地帮他远离那些污秽,让他闭上眼睛,看不到任何丑陋的画面

养母是无私的。她改变了他的生活,告诉他生活是她自己的,她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

是的it‘s your life, it's your decision.

两年前,当我准备出国,父母从来没有当面挽留我

但是很多人都跟我说,其实他们对我有多么的舍不得

我知道,他们让我选择自己的路

mrs tuohy送michael上大学的时候,躲在车里悄悄流泪

我知道送我离开北京的时候

爸爸妈妈也一定在强忍泪水

我知道自己永远有家作为强大后盾

我永远不是一个人

我应该心存感激,

可以选择的人生,可遇不可求

我们没有的inspirational film

本来我是要研究《律政俏佳人》《风月俏佳人》的电影语言的,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标准好莱坞式轻松娱乐,到底这帮美国佬是怎么弄出这个套路,这个套路更详细的拍摄细节是什么。然后我重温了《唐伯虎点秋香》瞬间发现儿时看着好玩的电影,现在看来如此之多的符合高级电影理论,赵薇原来说周星驰的电影是可以拿到电影学校当成一门电影门派反复学习的,是阿,无厘头的电影,蕴含人生态度的电影,自嘲的同时又披上一层娱乐的大衣,这种很有典型性的电影不被拿来好好分析,不是浪费我们伟大祖国的资源嘛。

然后昨天去电影院和一帮印巴兄弟光顾《up in the air 在云端》,被听力搞的头昏脑胀,唯一的收获是,片头宣传片推荐了这部《the blind side 弱点》非常吸引我,除了我喜欢的bullock之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吸引我。回来立刻拿下,看完之后,我知道我的研究题目要改了。在过去给导师的信中,最后一个主题是21世纪好莱坞励志商业电影的叙事语言。

这是我们没有的。这是我们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也许我的年龄背景不够高,我看得也不够远。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过去和未来无论多么紧张,都有无数感人的事迹。

我在看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祖光教授的纪录片时,哭了,但是那次是作为党员教育很象征性的会议,完全不走心的状态下,跟进半个小时,这个质量不怎么地的纪录片把顽强的我弄哭了,反复的想,并不是这个片子拍摄的手法多么细腻,纯粹的是出于马教授人性上的光辉。多年来,坐在音乐厅**部落前排,看着心情依然明朗。这是感人的力量,这是激励的力量。

我还是很八卦的很无聊的一个人,天天都要看大家都更新的门事件,今天这个征婚1千张,明天那个汤唯**案,虽然看的时候兴致勃勃看过之后只是承认自己的无限的空虚罢了。前几天看到一个上海的捡破烂的老大爷,终其一生捐助大学生读书,自己的生活贫困潦倒,但是精神上相信他是一个亿万富翁,基本也是属于十里长街送爷爷了,人们哭阿,难过阿,感染的我都跟着难过。中国真的是有这样的人的,真的有这种不那么市侩不那么金钱,心底里坚信着什么,生活的很有信仰的人,帮助一个人也是为社会做着巨大贡献,帮助两个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也算完整和伟大了。

不再是神话,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这不也是励志的素材吗?

为什么没有人拍这些,为什么要在西方发行《英雄》那种色彩堆积没有精神没有内容的trash影片。

《弱点》出现,这张海报是谁的主意,看上去就那么温馨可靠,就算再阴暗的背影也会有被阳光四溢的一天,面朝阳光或者选择黑暗,只不过是内心的一个偶尔的选择。幸运的是,有人帮助了迈克尔,那个迷茫的,那个有犯罪环境的。

这也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影片最后真人现身的拍法几乎成了这种类型片子的范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让人无法生厌的同时还津津乐道的想继续吃编剧导演这套温情戏法吃下去。bullock就是适合演这种强势女人,她的演技撇开不说。迈克尔200%的成功出演无疑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效果。

这个大男孩看上去就让人心疼,看上去就让人感到有故事要发生,他是一个可怜的让人不得不关爱的男孩,长了一张你必须关心他的讨人心疼的脸,这种脸很是吃香的。当他坐在干洗房里落寞的侧面曲线,当他孤独的走在似乎烟雾缭绕的黑人专区,当他略微缩在一起的淋在夜晚的雨下,bullock所采取的行动不再是突兀的决定,这个男孩就是要进到自己有优异经济基础的家里,受到从未有过的家人般的照顾。他应得的。

我不傻!michael说,然后瞬间斩断人们把大个头与弱智之间的自然联想。他正在进步,苏正在帮助他知道他的新母亲非常爱他,他能感觉到。在和弟弟一起开车离开后,面对车祸种不敢面对的那种内疚,他一定暗暗发誓要永远保护家人。

家人给他的不仅仅是包容,还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支撑着他的身体支撑着他的灵魂。这个妈妈不是他的生母,却是他可以依靠可以信任一生的家。

看的过程中,无法抑制的和看世界杯一样,为了比赛嚎叫着,就算寝室之外言语不通的异国人种些许会听到,但是依然阻挡不住我内心的呐喊。我要为他欢呼,为这个幸运快乐的人欢呼,他的沉默,他的力量,他的理解,他的纯真和爱,击中了我更冷的心,就像靠近壁炉,燃烧着关注社会和人类的热情。

好电影,让人思考,给人温暖,看得不够,回味久了,好电影。

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太多了,去浇灌人们的心,不仅虚假和不切实际的爱情可以走进大银幕。人类持之以恒的感情也不是只有爱情而已。就像空气清新剂,一扫天空中让人腻歪的气氛。

阳光来了,别的请闪开。

顺便一句,好莱坞总是冠以好莱坞的特点,无法挑剔的镜头,连贯的节奏,一个好开始中间遇难题最后被解决的程式,这些东西千遍万遍的被重复却还是绵绵不断的生产出好片子。

编剧至上阿。这或许也是个真理

黑猫/白猫,还有婚变中的sandra bullock

记得大学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教我每次选择换线的时候的程序就是保持速度--在好的时机做出判断---打信号---the la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always check the blind side(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永远要观察盲点)。

判断是一个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做出的选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判断: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形势是不是对自己有利?我能从现有的局面得到什么?... 不管是潜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判断出来的脑电波总是存在的。

经过深思熟虑,除了模糊的分层区域外,世界上似乎只有好与坏、对与错——不是黑猫就是白猫。

判断题的思维中,收养黑人儿子的leigh ann是富商太太,典型的高调白人师奶,年轻时做啦啦队员于是年纪大了还保持啦啦队员经典的吹高金发;gucci戴满全身,表也是chanel的j12, 是美国南方暴发户的jp造型。黑人儿子michael就更经典了:一张罪犯的满是横肉脸(真人更像),人高马大看上去充满了**犯或者抢银行专业人士的身型,吸毒的妈妈更让人对他成长的背景充满鄙夷。

leigh ann第一次看到michael,想到的是橄榄球后卫所具有的天才体质;第一次见到michael吸毒的母亲,看到的是她浑浊眼里对儿子的不舍和心痛;第一次被ncaa的调查人员为难时,感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自己的错误。和”温情“/“励志”无关,这仅是一个着眼点的问题:当第一次面对新的人和事的时候,是本着”善”,还是本着社会告诉你的经验和stereotype(典型代表)来判断?

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是用stereotype来做判断,这保证了大多数选择的正确,却也让自己看不见的blind side越来越大。

富人不一定都贪婪,尽管大多数都爱财如命;

穷人不一定都可怜,尽管大多数都身世凄惨;

白人不一定都自大,尽管大多数都态度傲慢;

黑人不一定都危险,尽管大多数都刀枪傍身;

是的,这个电影中充满了家庭/煽情/黑人等时下美国社会关注的流行主题,容易让文艺青年流泪也容易让愤怒青年鄙夷其深度。只想说很简单一点:作为青年人,我们即便理解也掌握不了leigh ann对家庭的选择,但她对于人,对于事的看法,那种不但积极而且充满公平/公正/公开的大爱,是很多人所缺少的。

成功者如她,你看到的,是站在社会高处的人利用自己的一点点优势来帮助弱者,还是这种大爱的精神一步步成就了今日的她?

如果你把上面的字都读完了,还在批评这部电影假/大/空的话,那也恕我只能套用leigh ann在高级餐厅上对自己珠光宝气的妹妹的评价来对你说一句:”shame on you."

关于橄榄球的知识,就不一一赘诉了,请大家参考2pthegamer的影评好了写的非常全面具体。

我是在sandra bullock拿奖之后才看的影片,当时北美所有的娱乐新闻都在关注现实生活中她老公背叛他的故事,试图挖出所有细节。简而言之就是在sandra拿到影后几乎第二天,一个暴露又**的纹身女横空出世告之全世界她和sandra老公长达两年的奸情,这正是在sandra拍摄《the blind side》期间。话说直译为“盲点”的电影,貌似也是对她自己婚姻盲点的讽刺。

而更巧合的是,如影片中主人公leigh ann的选择一样,sandra在丑闻之后最关注的竟然是丈夫和他前妻所生女儿的监护权:因为小女孩的亲生母亲现在正在服狱中,而父亲的名声显然是不适合抚养女儿;当全世界人都以为sandra会用尽气力对付纹身女的险恶伤害时,她却担起继母的责任,带着继女跑到乡间躲开这些纷杂,并努力争取对继女的监护权。

难以相信吧?现实总比电影精彩,也因为真实而险恶百倍。影片中michael的生母让他面对肮脏时“紧闭双眼”,这种对于现实的无奈逃避,不仅是穷人有,富人也有;黑人有,白人也有,我们每个人都有。

世界是恶心的,不过有时你吐吐就习惯了。

2009年事桑德拉·布洛克大姐演艺生涯的一个收获的季节,大有咸鱼大翻身之势。多年不咸不淡的演艺生涯,让人记住的角色并不多,以她现在的年纪,妈妈桑的形象似乎已到走背运的时候,日渐少人关注才是正常的。但2009对于桑德拉·布洛克,却不是简单的翻身那么简单,先是温馨有趣的《假结婚》,不知不觉间拿走了票房冠军,而且票房超过1亿5,500万美元,打败《欲望城市》成为10年来最卖座的浪漫喜剧。

如果说这只是偶发现象,也就算了,但对于桑德拉·布洛克来说,这还没完,在随后抛出的《弱点》,票房再次上亿,而且与同期上演的《新月》相比,竟然不相上下,而且口碑更是赞誉有加,桑德拉·布洛克已经凭借在此片中的表现,成为各大电影节影后提名的常客。票房与成就兼得,《假结婚》与《弱点》,桑德拉·布洛克再想不被人注意都难了。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一旦得到垂青,生命中最强大的爆发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变换出耀眼的色彩来。桑德拉·布洛克在2009年的表现如此,《弱点》里的故事也是如此。桑德拉·布洛克在电影之外的故事,与电影内的故事呼应在一起,这种机缘巧合,真是浑然天成。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而现实中的表现,还是需要实力的,没有实力,再好的机会给予了你,也会被挥霍掉的。好在,桑德拉·布洛克好好地把握住了,于是,我们在为这位风韵依然的妈妈桑季节赞叹,也为命运的神奇而大为惊叹。

回到《弱点》,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被家庭与社会双重抛弃的孩子,看起来他迥乎外人,是一个与同龄人比起来是一个怪物的大个子。如何生产下去已经成为了他最重要的问题,学习一塌糊涂,人际交往毫无知己,生活无依无靠,看起来没有任何天份。

这样的孩子,如果是在中国,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敢想象。不会,这个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孩子,却遇到了一位白人中年妇女,还有她的家庭,这个和蔼可亲的人还有她那富有爱心的家庭接纳了这个黑人孩子,并耐心教他功课,让他去训练橄榄球。这个看起来没有天份的孩子,当他遇到橄榄球之后,在经过一番耐心的教导之后,渐渐终于入门,并依靠自己强壮的身体,成为了橄榄球界的新星,他的生命力也终于被激发出来,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并成为了明日之星。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有体育,有亲情,有关爱,有超越种族歧视的人类普遍情感。那个黑人孩子被接纳,不是因为这个白人家庭缺少孩子,需要安慰,他们已经有了一女一男两个孩子,本身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还是接纳了从天而降的一个新人,而且耐心地教化他,终于使得他成为这个家庭中最成功的一员。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了大公无私的爱,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奇迹的世界来。

这个爱的核心,就是桑德拉·布洛克大姐所扮演的母亲。而且,桑德拉·布洛克用她精湛的演技将一个富有爱心的普通家庭妇女演的极为生动,让人信服。

电影叫做《弱点》,英文名字“the blind side”本是橄榄球场上的一个用语,但我更愿意将其看成是社会的弱点,整个社会自有其运行的逻辑,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自我发展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会掉队,跟不上整个社会运转的逻辑,电影中的那个黑人孩子便是典型的一个,如果不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他应该早早就沦落成为罪犯之一了。而他得到了垂青,于是整个生命的意义都不再一样。但目前的社会,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这个孩子一样,能遇到他们生命中的“妈妈”。

比如近期《南方周末》报道的宜宾**哨兵及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的伍勇,在南周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伍勇的人生轨迹,其实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高校的高材生,有一份安定的白领工作,成为社会中坚的一份子,但命运的阴差阳错,却使得他走向了不归路,成为举国关注的抢劫杀人犯,这样的变化真是让人不胜嘘唏。伍勇肯定是有罪的,但伍勇的罪过显然也有社会自身的原因,这也是南周报道所透露出来的观点。“the blind side”,社会的弱点让伍勇走上了不归路,如果在他生命之中,也有一位“桑德拉·布洛克”那样的妈妈,该有多好。

伍勇的命运不可逆转,我们为其哀叹。黑人孩子奥赫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他的天使一样的“妈妈”。我们看《弱点》,并为之感动,为的就是那种爱,无私的爱,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社会的爱。

这种爱,没有它,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个橄榄球界的英雄,也少了一个传奇的故事。那么,就让我们继续为这个片子感动吧,让爱去延续,让社会去得到改变。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3

我的心像攥紧的拳头一样收在了一起,为他的悲惨遭遇而痛心难过。幸亏安妮一家收养了他,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给予了他无私的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耀了他那颗孤独无助的心,给他带来了生的希望。最后,在安妮的帮助和他自身的努力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成了一名橄榄球球星,从此大名鼎鼎,破茧成蝶,让他的人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影片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浓浓的爱意。迈克尔刚入学时目不识丁,是老师耐心地讲解和博大的胸怀使他一点一点地开始进步;他在球场上遭人欺凌,是教练冲到裁判面前理论,为迈克尔争取到公平公正;校长不让他上学,是肖恩力荐让他入了学,并给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迈克尔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他的人生之路更加广阔。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弱点。迈克尔长得又高又壮,这难道是他的错吗?不,恰恰相反,壮实挺拔的身躯为他提供了一般人所不能拥有的运动天赋。正如一句话所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同时,也给你打开了一扇窗。”所以,我们要正视弱点,直面人生,用自身的能力去改变弱点。

这部影片中安妮收留迈克尔的那一幕令我久久难忘。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晚上,迈克尔身穿一身单薄的衣服,瑟瑟地行走在街头,正巧被路过的安妮看见,得知迈克尔毫无目的地后,她二话不说让迈克尔上车,并将他带回家。她为什么要帮助迈克尔呢?我想是因为蕴含在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促使她无微不至地呵护迈克尔吧!

《弱点》这部影片中温情中含诙谐,励志中含幽默,值得我们去品味很久很久。它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4

王尔德被爱而毁,他最后一部知名著作《自深深处》是他对自己感情的终结。这是一封长信,写给他曾亲密无比的伴侣波西。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大抵是从怨恨到无奈再到宽恕吧。其实这段感情最大的矛盾是不同。一个心智成熟,一个天真幼稚;一个只想要安稳生活,一个却渴望浪漫与喧闹。

她不能理解他的辛勤工作,不能在乎他什么时候最无助;她不能理解他无理取闹,不能给她表面的虚荣心。从内心的不同逐渐发展成生活中的小事和争吵。这样的差距使他们注定无法相互理解,甚至无法长期陪伴。

王尔德最终在波西的胡闹与不成熟的举动下进了监狱。一段感情让他才华受阻,人生受困,自此再无著作。在读《自深深处》时,我十分怜惜王尔德,不是怜惜他的遭遇,而是怜惜他的宽厚,“我必须原谅你。

一个人不能永远把一条小蛇放在胸前,也不能在夜里站起来,在灵魂的花园里种上荆棘。”

感情带来的痛苦通常是由爱、恨,然后折磨自己造成的。曾经盛不住的爱若不化为恨,那多出来的情感又该归放何处?当一个人选择宽恕时,他需要躲在角落里消化所有的好与坏。

所以选择原谅往往比选择仇恨更需要勇气。一个人的宽恕是他彻底爱恨之后的自我认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希望微乎其微。

我想王尔德内心的话语应该是这一句:“我必须让自己宽厚,才能不再那样歇斯底里。”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5

昨晚看的电影《弱点》,曾在《读者》上看过其报道。当时已为其所叙文字而感动,看了电影后确有所感。

乍一看,迈克尔体型健壮,活像一只勇猛的大黑熊。可惜他的智商是与他体积成反比的,而且他母亲是个瘾君子,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与他接触,这造成了他性格孤僻的特点。但也正因为此,他的保护意识才显得如此强烈,成为了他踏上橄榄球之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片中主要有三个场景:家、学校、橄榄球场。说到家,那并不是奥赫真的家,我认为奥赫真正成为他们的一员,是在拍摄圣诞全家福时,并送出印有照片的贺卡后,大家都知道了“肖恩家又多了一员!”说起美国的教育,是许多中国学生所神往的。说实话,看了电影后我也有种立马想去美国上学的冲动,但冲动毕竟是短暂而虚幻的。那么,美国教育的优势,我们能从电影中看出什么呢?首先是录取。奥赫上的是私立教会学校,他的入学是在众教师的一片反对声中,被校训“录取”的。由此可见,教育的信念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多么重要而不可违。其次是学习。奥赫的智商不高,只有80,和6岁的孩子差不多,但他最终却被密西西比大学——他的家人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录取了。这说明了什么?他刚入学的第一场考试,交的是白卷,许多老师对他很反感,原因是他不听他们的课——实际是他听不懂。这时,只有他的班主任是耐心地指导他,用颇具人文主义的教育,使奥赫逐渐由一个交白卷的学生,慢慢地得了“D”、“C+”、“B”……可以说,奥赫的进步,如果没有他的班主任的关怀,是很难取得的。奥赫虽然选择了橄榄球,可他却对橄榄球知识一无所知,但他有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他的弟弟SJ为他设计的体能锻炼,在帮他增强体格的同时,也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他的妈妈给他做的指导,要求他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他的队友……他都做到了,这可由他在赛场出色的表现看出。

奥赫是个很努力的家伙,他的感情很细腻,只是不善表达。但他却很幸运,肖恩家接受了他,并培养他,关心他。使他身上的弱点,逐一消去或发展为他的强项。这是美国式教育和家庭观的优秀成果,在看到奥赫成功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我国与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并应如何改善。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关怀,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弱点电影观后感 篇6

弱点电影观后感对于每个人来说,弱点和优点都存在于每个个体的身上。但我们常常为自己的弱点感到羞耻,害怕面对现实。但自己的优势却被自己隐藏起来,一直只关注自己最脆弱的地方,一直于很难发挥自己的潜力,并逐渐变得弱小。

电影《弱点》中的主角michael出生在复杂、贫困的环境里,直至三岁,他不得不过起流浪汉的生活。生活选择了他,但他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只是在3岁前留在母亲的保护下。

那是一个高大壮硕、**黝黑的孩子,面无表情的脸上,掩不住些许苦愁的滋味。他穿着一件薄t恤和短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管他看起来多大,他只是个16岁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莉安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也给了他属于每个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是我们难以避免的,我们不必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对自己宽容点,让自己的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

软弱,应该是隐藏的,但只有面对平静,才能有一天放下它,做自己。

我们不必为别人的价值观而活,给自己一个信念,告诉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为自己想要的而奋斗和生活。人生没有选择。最大的选择是你选择自己,认识到自己。

这是我们的完美宿命。

莉安,孩子们,是我们生活的灵感源泉。当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细胞发生碰撞时,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是吗?

为了适应当时社会上日益增长的反智情绪,好莱坞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了一批反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的电影,被称为反智电影。在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用以代表美国文化与美国精神的《阿甘正传》。可以说,反智识分子情绪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一切与金钱相一致这一信条的嘲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

但是《阿甘正传》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涵盖了美国并不长的历史,更是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注入了美国人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即在轻轻抽自己耳光的同时奉上了堆积如山的糖果。这种力量加在低智商的阿甘身上,就是跑步、不知疲倦的跑步和漫无目的的跑步。它还被用作美国的象征,传播和塑造一个诚实、朴实、勤勉的山姆大叔形象。今天,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余波还没有消失,因此,忧心忡忡的美国人必然会提出一个问题:美国经济会不会崩溃,过度消费会不会使美国破产?

从本质上讲,这种质疑也是现代文明的问题,就像反智情绪高涨时的心态一样。因此,这部被打上了反智标签的《弱点》就像一片及时的阿司匹林,用来给美国人去热、止痛。

《弱点》是一部传记片,也可以说是体育励志片,本身这样的题材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一些机遇来达到自己未曾设想过的高度,受人瞩目。但影片选择了另一个角度来诠释家庭温暖对一个人的改变。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孩迈克尔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所以他成了孤儿,被一个善良的白人家庭收养,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这种温暖给了他力量,带领他登上美式足球的舞台,然后故事就升空了。在这个故事中,嵌入了三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低智——迈克尔的智商并不高,甚至有些愚笨,当然这与他不完整的家庭导致他无法正常读书有关;黑人——迈克尔是从黑人的贫民区走出来的孩子,他此前交往的朋友也是一些类似混混的黑人青年;白人——收养迈克尔的是一家白人,夫妇俩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境很好。

因此由这三个符号组成的一个关系也便跃然纸上:低智的黑人迈克尔在幸运的际遇下,走出了黑人贫民区,进入了白人上流社会,从而得以平步青云。

乍一看这个故事的脉络显得非常温馨,然而实质上这部影片的本质是对于美国人的激励以及对于美国的歌颂。关于反智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讲过,不再赘述。下面说说白人与黑人的问题。

众所周之,美国是一个移民之家,也是世界上各种人的混合之地。这是一个小世界。而在美国社会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白人。长期以来,有色人种一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和谐。

就像迈克尔以前生活环境中的闲散的黑人青年一样,他们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安因素。因此,尽量消减种族之间的对立情绪是保证美国国内团结一致应对当前危机的重中之重,如果在经济危机泛滥的同时,种族斗争愈演愈烈的话,美国就必定岌岌可危了。

在这个前提下,我一直都认为有着黑人血统的**奥巴马上台也带有很浓烈的利益符号性——作为美国大脑的白人大财团希望用这一举措来巩固美国白人阶级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避免后院失火的作用。在这部电影中这种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片中安排了几场迈克尔的白人养母与贵妇人之间的饭桌谈话,围绕的核心就是这个黑小子是不是适合进入一个白人家庭,最后的结果是养母力排众议,将迈克尔视同己出,全身心的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他。我想这也是对于黑人的警示与激励——我们肤色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家庭(美国)中相亲相爱。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弘扬的憨厚、朴实、勤奋的美国精神一样,这部《弱点》中也在弘扬一种家庭的爱。正是这种爱给了迈克尔在球场上拼搏的动力。他的养母告诉他,“你要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你的队友。

”而放眼望去,球场上清一色的全是白人,只有迈克尔自己是个黑小子。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部取材于真实故事的传记片被我这样讲有点牵强附会,但是如果仔细的去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体育励志片,至少在我看来如果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合了。影片中对白人阶级和黑人阶级的描写不仅是巧合,而且是一个艰苦的设置。

无论是智力低下还是黑白之间的和谐,都有一定的现实反讽精神,完全没有权力的影子。()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像《阿甘正传》一样的精神寄托,正是其在片中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所表现的家庭。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更多的精力和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事业中,而影片中描绘的白人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细细想想,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这个家庭有点太和睦了: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典型的儿女双全,家境富裕,无忧无虑,典型的衣食无忧,更加令人觉得反常的是一个黑人大儿子的加盟完全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的不和谐,母亲一句话,全家赞成,这不禁让人觉得这个家庭实在太团结、太和睦了。

站在常人的立场来想,我觉得母亲出于母爱收留迈克尔的行为可以解释,随后她的家庭中应当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这种排斥心理就像我们体内进入异物后白细胞统统出动准备抗敌一样,这就必然会造成一次家庭内部的争论甚至是争吵,然后是随着慢慢的接触并进一步接受了黑人迈克尔。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母亲带来一个黑人大儿子,还有点智障,一家人拍手叫好,几乎完全没有异议。最鲜明的是一家之主的父亲很痛快的接受了这个大儿子,大家不觉得这似乎有点太顺利了吗?

看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很有趣的画面:腰缠万贯的白人富豪们拍着贫民窟里的黑人小孩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我们是一家人,现在爸爸这里出了点经济上的危机,你要乖乖的,不要乱闹哦,来,给你两个烧饼吃。当然,你可以把这个纯粹当做我的臆想,但是剖析一下美国资本家的真面目,他们就是这样一幅嘴脸。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只不过这种主旋律要巧妙得多,也有效得多。正如我们常说的绝世高手往往克敌于无形之中,正是这个道理。回过头去看《阿甘正传》,将美国的所谓优良品质与精神散播到了全世界,成为了美国的宣传片,这不正是一种文化的侵蚀吗?

可是我们依然将他奉为经典,因为他所用的手法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且具有普世感,这就像在一个小世界里炮制出了一个大世界的全民共享宴,无论你是什么人种,无论你是什么血统,你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归属感。这部《弱点》没有《阿甘正传》那么宏大的济世思想,他的功效却在美国的种族之间起到了凝合的作用,借此用来给当下危机四伏的美国去去火、止止痛,如是而已。

弱点电影观后感《弱点》在北美的票房很好,超过了两亿美元,作为一部温情励志片,这个成绩很难得。其实看过之后觉得《弱点》的成功也很自然,因为它太容易触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了,从安妮看到大个子迈克在寒风中瑟瑟前行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被一股隐隐的暖流鼓荡着,影片用很纯净的方式让这种温暖持续烘烤着观众,我们感受着影片中的人物用各种方式表现出的善良,直至意料之中的结局。

在这个白人贵妇救助黑人孤儿并将他抚育成才的故事中,恐怕唯一能遭人诟病的也就是陶西一家的中产阶级家庭背景了,这更容易让人会将他们对迈克所做的一切视为一种施舍和惺惺作态,以其拥有85家连锁餐饮店的家族产业,陶西一家对迈克的资助仅仅是九牛一毛,这样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乐善好施也就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崇高人性的震撼力。但是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自后来成为nfl选秀明星的迈克的个人回忆录,其次,你有没有用自己财产的九牛一毛去救助过别人?有没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更重要的一点,在影片所展现的迈克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来自迈克周遭的由平凡的善良组成的合力,这包括学校老师对他的宽容,教练在他遭遇不公时的挺身而出,甚至还有能够被他的家庭归属感所感动的大学生体育协会调查员,在这个非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中,被突出的不是个人的奋斗,而是社会对个人梦想的接纳和期许,迈克崭露头角后各大学的纷至沓来,更是说明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所应有的为每一个人提供发展机会的良好机制。

所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尽管有其伪善的一面,但真正做到了打动人心,就像《当幸福来敲门》一样,用一个平凡人的个性化成功之路来诠释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情怀,这是中国电影应该学***方。中国艺术从业者一向在价值观输出上手法生硬定位模糊,不说电影,就看看用以展示文艺最高水平和国家意志的春晚,在价值取向上都混乱不堪,对弱势群体的嘲笑,对素质教育的颠覆,对商业利益的盲目追求……想一想都让人绝望。

桑德拉布洛克这两年很春风得意,大有焕发演艺事业第二春的感觉。安妮这个角色之所有大受欢迎并得到了奥斯卡的青睐,我觉得个人演技倒在其次,主要是这个人物太讨巧了,太符合美国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了。一个富人做点慈善不算什么,但安妮的义举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她对于迈克的确是有爱的,而且她也确实从中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她面对迈克时的目光中有母性的光辉,她因迈克而产生的或喜或悲是真诚的,这一点也不会因为她资助迈克的真实动机受到质疑时而改变。

《弱点》的原名是《blindside》,我觉得翻译成《盲点》更合适些,影片从两个角度诠释了生命的盲点。迈克生长于环境险恶的黑人聚居区,但一直保持着善良的本性,是因为他妈妈从小教导他,有坏事发生时要闭上眼睛,等坏事过去后再睁开眼睛,世界还是一片美好,这个生命的盲点保持了迈克的纯净。对于我们更多的人来说,迈克曾经的不幸是他们视而不见的盲点,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让我们麻木冷漠,所幸的是,安妮在那个夜晚穿越了这个盲点,看到并正视了孑孓而行的迈克,于是避免了他像他的兄弟们那样沉沦和不知所终,她拯救了他的才能,拯救了他的命运,她为此而感谢上帝,她成全了迈克,同时迈克也成全了她。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的人,度人就是度己,做一个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