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分享十四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分享十四篇)。

编辑为您整理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在书写自己的作品的读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需更多帮助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讲述着鄂温克族百年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山林中,以驯鹿为船,以狩猎为生,繁衍生息。神奇的是,他们使我思考了生与死,神与人。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然而,鄂温克人在自然界中出生和成长,他们的命运似乎参与了自然界的轮回。

作者写了一个家族在过去100年里的历史,其中不乏生命。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情人和孩子的离去,他可能对生死漠不关心。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

鄂温克人喜欢风葬。似乎死后,他们可以融入自然,继续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有两个萨满。他们有同样的魔力。例如,预言的神奇能力。每当家族中有人死了,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

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跳舞,吹神鼓唱着歌,病就会离开那个人。

但上帝总是夺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被抛在身后,另一条生命将为他而去。当尼都萨满为莉娜跳舞时,一只驯鹿幼崽取代了她。妮浩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救了一条命,救回失去一个孩子。

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血肉换一个陌生人是多么痛苦,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跳下去。萨满就像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里,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被拯救。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他们去**时总是背着火。他们不能在火里吐痰、喷水、扔脏东西。当鄂温克人击中熊或堪达哈时,萨满会向神玛鲁献祭。

还有山神白那查。猎人打猎时看到刻有山神的树,就会给他烟和酒,拿起枪来卸子弹,跪下磕头,祈求山神的保护。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被大自然崇拜的,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正是这种信仰使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难以捉摸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在一个人故事的结尾,他总是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的话,故事会如何发展。

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本应如此。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2】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了以“我”(最后酋长的女人)为时间轴上溯到父母(林克和达玛拉)等父辈和祖辈的岁月静好,和“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弟弟(鲁尼)和同伴等的生离死别,下到自己的子女(维克特、安道尔、达吉亚娜)孙子孙女(九月、安草儿、伊莲娜)等后辈在时代的潮流中各自的分散。

书中以平缓的笔调述说了鄂温克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快乐与悲伤、聪明和愚昧等的见解。相对于余华的《活着》和萧红的《生死场》,作者的定位较为含糊。作者隐藏在叙述者的后边,用较为华丽的语言呈现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美”,对鄂温克人的“悲”似乎集中于现代文明的“胁迫”下的伤春悲秋,忽略了鄂温克人在自然环境(严寒、猛兽、瘟疫等)的“压迫”下平淡看待生存死亡更是一种“悲”。文后的跋似乎也强调了这一点,似乎鄂温克人就应该保持渔猎、萨满和驯鹿,以满足所谓的“传统情怀”,不应该被请出山林,不应该被现代化,从而在内心保持一种文化高地对文化低地的“怜悯”。

额尔古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汇入黑龙江,现代版的地图是以北为参照,作为中俄两国的天然分界线。但是古代地图多为上南下北,作者真的想追寻传统的话,建议改为“额尔古纳河以东”会好一些。

文中描写了太多的`死亡,有夭折的孩子,被装在布袋里,放在向阳的坡上,照着阳光,贴近土地和花朵;还有成年人的逝去,有因尊严而自杀的人,也有因为情感而绝望的人,更有为救人而舍命的人,还用被野兽伤害、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

如维克特在列斯元科山因鹿哨而误杀自己“愚钝”的弟弟安道尔,最终难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酗酒身亡。用书中人物伊万那句话:“他们逃走了。你们不要去找,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生命就是这样,对于死,鄂温克人似乎早已在自然的驯服下变得“习以为常”。鄂温克族人他们在丛林中生活,生于丛林,死后风葬,又还归于丛林。

婚礼与葬礼

鄂温克人对于成年人的死亡采取风葬,即找出四棵相对平行的松树,把人放在上边,以此安葬。但对于夭折的孩子,通常用白布袋装起来,安葬在向阳坡。

婚礼通常需要萨满主持,同时两个人的父母同意。相对较为自由,一般以驯鹿为嫁妆。

书中唯一一个婚礼和葬礼合二为一的人是金得(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自杀)。作者把一些人的逝去通常安排在婚礼上,比如达玛拉的死亡是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人的离开没有痛苦,在一片热闹中悄然离去。

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

鄂温克族人日常以驯鹿为骑,以桦树为器,以枯木为火,以山野为食,信奉玛鲁神,医病救人依靠萨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力量悄然介入,正如书中所说:“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伊莲娜从丛林到现代社会再到丛林的矛盾心理就是证明。

正是因为:“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才有画家伊莲娜最终在无法调节心理状态下,走向以我的毁灭(回归自然)。

自然与科学

文中自述者说:“我的一生能健康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萨满对鄂温克族人来说是治愈一切的。尼都萨满让日本人吉田伤口愈合,战马死亡。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自己的孩子就会死亡一个,即使这样她也义无反顾。面对科学,部落族人一开始是排斥的,从一开始去漂流乡定居,再到去布苏定居。然而,一些人也选择相信了科学。但作者对于想得到孩子的那对夫妇(达西和杰芙琳娜)去医院检查治疗持一种怀疑态度。

善与恶

书中人物都是善良的,即使是一开始有瑕疵后边也都会改邪归正(如马粪包、偷盗者、伊芙琳)。

面对母亲(伊芙琳)强行安排的婚礼,金得竭力反对(最后婚礼当天晚上自杀),小达西却坚持去娶了这个歪嘴的寡妇。另外还有安道尔娶了瓦霞(说谎霸道),当想为他们解除婚约时,他一口否决了。安道尔说:“瓦霞高兴了要挠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

书中虽无完人,但是人人都闪耀着“圣母玛利亚”的光辉。既然是鄂温克人面对自然的丛林法则,也就有族人自己的残酷现实,显然作者没有着墨。甚至连日本侵略者都是相对温和善良,但是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作者倒是颇有微词,接近揶揄,伤痕文学的遗风。

尾声(总结)

所有的恩恩怨怨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随风而逝,西班想为鄂温克族人创造文字,想记录下那如林间清风轻拂般的历史。萨满从尼都到妮浩再到后来的部族分散,个人的群体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丛林和缓缓的河水中。

这些是是非非有对自由的追求但无奈束缚于时代和自然,事件极尽浪漫主义色彩,生活又单调危险。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和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都是一部家族自述史,书中记述的鄂温克族在自然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的坚守,展现了民族生存的磨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文中记述文化较单一,前半部分对游猎、日常劳动等的描写相对生动,后半部分主要集中于事件;人物描写也较为单一,在阅读中无法看清楚和区分人物的“脸”,但环境描写相对丰富,值得学习。

有些把本书与《百年孤独》并列,显然不敢苟同。当然,读者角度不一样,体悟也不一。以上言论也仅是一家之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让我一直从九月读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说精美的语言、曲折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它采用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自述,描写了二十世纪时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这些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命,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随驯鹿逐食而搬迁、游猎,记录了民族中神秘的部落文化和与大自然及其他人群的生命抗争。在生命的不断更替中、在时光无尽的流逝里,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动人心的故事情节。

这部书记录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鄂温克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同时,在作者的描述里,这部生硬的历史片又充满了众多的挚爱:有父母制造的风声、有我和两任丈夫的爱情、有众多子女们的爱情、有两个萨满对部落众人博爱、有朋友间的厚爱、有……,这些鲜活的生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同时,民族部落的特殊性:乌力楞、萨满、驯鹿、跳神、岩画、木库莲、狩猎、蹲仓、树葬等等,为读者这个呈现出一幅幅从未感受过的画卷。整部作品共分四个部分,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以此来寓意生命的意义,“我和雨和雪都是老朋友了”,等等,象征着对大自然流逝规律的墨守与遵循,作品中众多生命的生与死,也揭露出事物及自然的更替交换,“唯有自然是永恒”的道理。

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一是我自己,一个女人生长的历程。二是我的家族中的角色。三是部落里有特征的人物。其中,对于两个萨满的描写,都栩栩如生,给人以血肉痛息之情。同时,随着外界人群与自然灾难的来临,部落中也发生了更多的故事,涌现出面对生死、面对痛楚、面对有无的抉择。从清晨到半个月亮,整个鄂温克民族正由兴盛走向消亡,从山林转向村镇。而他们,也正在接受着这种生死命运。最让人可悲的,带给这种文化消亡的力量,不是自然中的瘟疫、不是自然灾害、不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不是国民军,而是某种要求转化为文明的力量。

这种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林里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同时,整个部落也在沿续了相同的情形:进化、发展、衰落、消亡。如同小说的四个主题:从早晨到半个月亮。可就在悲伤的同时,勇敢与勤劳的鄂温克人,又深怀着大爱,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柔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女人的男人,你一定要去读这部书,因为它如同一个曼妙的女子在对你轻声耳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男人的女人,这部书不可不读,因为里面有个女人在对你讲述一个个悲壮、感动的爱情故事。如果你不喜欢什么男人和女人,那么你不得不去读这部书,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面对世界和生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4】

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看似苍凉的开篇,实则透着力量和平静的娓娓道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骨子里的坚毅和内心的充盈充分展现。这应该是感受过大灾大爱,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独有的淡然。书中对万物有灵的尊重、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生死的坦然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全书对大兴安岭未开采前景色的描述,让读者心旷神怡。鄂温克族崇敬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所以驯鹿是他们的亲人,火塘里的火种都拥有了生命。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让大兴安岭的上空变得日益空旷,被砍伐的树木变成了房子,用作了生产,却唯独不再为族人遮挡风雨,不再阻断与外界的`联系。联想到今年的极端天气,自我有认知以来感受到的最热夏天,下乡途中看到因为干旱空落落的大豆,瘪粒的玉米,世界各地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汛涝,冰川的融化,每天都有生物逐渐退出历史进化的舞台……这些算不算自然的报复?于自然而言,我们都是如恐龙一般的过客,我们试图改造它的时候,已然遭到它的反噬,如果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渺小如我们,又会消失在自然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呢?如果认识到个人的渺小,我们能不能多一份谦卑?社会进而多一份和谐?

尼都萨满和妮浩,鄂温克族最后两个萨满,因为天赋使命,用不完满的一生书写出什么是大爱。我一直在想,尼都萨满和林克用射箭的输赢,决定谁迎娶达玛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误还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样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他是天选成为萨满的人,这样的人,不都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质吗?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无论是敌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选择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换取了他人生命,连自己最后的牺牲都是为了灭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让人心疼,身为母亲,选择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经受丧子之痛,独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为那句“我是萨满”。而族人感念他们的付出,所以在玛克辛姆有成为萨满征兆前,人为隔绝了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这是一个民族的温柔。

书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他们与生死相处的态度,因为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所以不忌讳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书中的人如走马灯,陆续出现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独长寿的酋长,这样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释然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让孤独的人单独待着,至少还能有美好的回忆相伴,强行让孤独的人和欢乐的人在一起,他们反而更加孤独。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两书都笼罩了孤独和死亡气息,但《百年孤独》中死亡是终结,孤独是主线,贯穿了一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独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对比,下期就选材《百年孤独》。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20xx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间,故事的原型,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逝世,在她钟爱的驯鹿身边,享年101岁。感谢她教会我又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日子怎么过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坚守,且做一个内心丰饶坚韧的人,去过好这不长却也不短的一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5】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近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国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习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通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政府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近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4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6】

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弹药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7】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热情和同情。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写下我的感受。

**讲述部落首领最后一个妻子的故事。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的社会;从部落的第一个识字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动荡的晚清到21世纪的小康,从生活在西伦柱到生活在红砖白瓦的村镇;这些变化记录了这个国家的变迁。

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他们和驯鹿一起生活,保持着游牧的习惯,和驯鹿一起移动或停留。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这是一个临时的“家”。

他们现在没有工业文明。他们以原始的方式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恨的疯狂国家。他没有娶到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亲的生活中嫁给金得。当新婚的篝火熊熊燃烧时,他结束了生命;达马拉与林克、奈都之间的爱情在激烈的背后更是无奈;伊凡对娜哈什卡的长久爱,就像一股清泉的味道,走进我的身体,洗了我的心。敢爱敢恨,多少人生挣扎是破碎而无奈的;彼此的生死分离,说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国家。他们相信玛鲁和萨满。依靠萨满来对抗疾病和避免灾难。作为一个萨满,妮浩以救人为己任,知道救人会失去孩子,他还是跳到了偷驯鹿的汉族。

他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它是一个民族内在品质所蕴含的一种善良和勇气,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帮助别人并不难。困难的是放弃你的得失,只帮助别人。

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和谐社会。他们实行平均主义,严格分配食物,并由专人储存多余的食物或财产。男人负责打猎,女人负责熏肉,衣服是用动物毛皮做的。

不存在利益冲突。人们保持朴素的感情,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抵御自然灾害、饥饿和疾病。

通过鄂温克族人质朴、高贵的品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都要团结互助、自立更生、自强不息,都要有爱无边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更加强大和繁荣。

戴耀辉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8】

一曲挽歌唱悲凉

——评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摘要】迟子建,当代著名作家,也是当今时代文学创作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是文学花园中的又一朵奇葩。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特的价值立场,在文化激流中勇敢的握紧自己的笔,温情书写着一篇篇动人文章,像人们诉说着人性的期望,价值的追求,和温情的人心。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的吸引着读者,《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曲文化挽歌,悲凉,悲怆。鄂温克民族的人民在一次次迁徙生活的最后走出大山,逐渐丢弃原有的部落习俗,融入汉族生活,鄂温克文化渐渐消亡。迟子建在书中所想表达的是痛惜一种在生态文化的意义上具有突出价值的原住民文化,在作为现代化象征的汉族主体文化的挤压与逼迫之下,最终无奈地消亡的痛心与无奈。 【关键词】文化挽歌 鄂温克民族 悲凉 风俗习惯 现代文明 消亡

迟子建是一位用自己的心去写作的作家,用积聚二十余年心血建构了颇为独特的文学世界,她极其注重感情的审美追求,使得文学创作成为她生活情趣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迟子建已经先后获得过两次鲁迅文学奖,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次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解读。迟子建笔下的文字向来提倡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为主旨,她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用心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她用自己的激情去书写可歌可泣的故事,塑造一个个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以此唤醒人们的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深思和反省,留下那难能可贵的精神家园的净土让人们在此歇息,等待着人性的回归,回归自然,《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就是这种风格和精神的代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授奖辞中写道:“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由此可以看出《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逐渐消失的原住民文化的悲怆挽歌,让人读之不禁潸然泪下,扼腕叹息。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故事,迟子建是以一位九十多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叙述的,小说中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章,在这四章中讲述这鄂温克民族人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欢乐和忧愁。这部小说可以用‘悲凉’二字形容作者所见所闻的鄂温克部落的生存现状,以及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坚贞爱情„„。小说采用了她喜欢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谱写了一首弱小民族生存抗争的挽歌。通过走进大自然来重新安顿被社会意识形态摧残的灵魂,倡导人类、自然、宇宙的原始之和谐。迟子建对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所蕴涵的道德问题的思考,在世界文学中也是具有超前意义的,这让这部作品就更加的厚重,显示出其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美学品味和艺术价值。

在阅读《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时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是鄂温克人对于自己赖以为生的大自然那样一种敬若神明般的敬畏与拜,而同时我也被在极其艰苦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坚韧意志决心和生存能力所深深震撼。小说中,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性格,描绘这鄂温克族人复杂的心理和人

性,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叙述着悲凉的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心,使之怆然泪下。作者将文学艺术与民族文化紧紧相连,极具智慧的迟子建表现出卓越超人的艺术才能,独特的艺术构思,表现了鄂温克民族慢慢走向消失的过程。文中的“我”是第一人称叙述,是一位历经世事沧桑的九旬老人,是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她自称是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这也就预示着鄂温克民族的文明的衰落和慢慢消逝。一个以部落生存为基本特征的民族居然连酋长都不再产生,它所预示着的当然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的彻底解体。这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倒退与悲哀,也是一曲哀婉缠绵的挽歌。

文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生活早额尔古纳河的右岸那片茂密的原始丛林中,一次次的迁徙着,繁衍生息。文中生动的描绘了游牧生活的鄂温克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住的地方叫做“希楞柱”,是一种用松木杆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他们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有储藏食物的专门仓库——“靠老宝”;他们高兴的时候会一起跳“斡日切”舞来庆祝;部落里的人得重病时,不是找医生来医治,而是会请萨满(巫师)来“跳神”以祛除病魔,部落里人死了要举行独特的风葬仪式;斯特若衣查节是他们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换猎品,有的氏族之间还会联姻;他们信奉“玛鲁”神„„这些鄂温克人奇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汉族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形态,他们似乎生活在封闭的原始文明中,不被世俗打扰着,使我们这些习惯于生活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边地原住民文化中那种悠远、淳朴、神秘的远古气息。然而作者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现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想向读者展示鄂温克人在极其艰难的生存困境中激发出来的坚韧的生存意志与生存能力,更有鄂温克人在强大的

现代文明侵入时奋力挣扎却无可奈何的尴尬悲凉。这一百多年来,他们经受了外族人们的侵略,经受了瘟疫的侵袭,饥饿的折磨 ,还有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放弃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坚韧的守在赖以生存的原始深林的大山中,保持独立的民族特性。然而最终,随着社会的变迁文明的演变,他们的原始文明在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的森林被工业文明一点点蚕食着。他们试图反抗,保留下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只是留下的人越来越少,下山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那里有着丰富的物资最后是剩下“我”和“安草儿”在这里孤独的守着,这是多么悲凉与辛酸。更衬托渲染悲剧性色彩的是“我”的坚持守候,当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上山动员“我”搬入定居点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无悲愤地表示,“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是啊,工业文明的发展,汉人对环境的破坏远远多出鄂温克人,记得书中曾描写一段山下之人的柴火都是伐新鲜繁茂的树木,而鄂温克人所燃烧的树木都是树林里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树木。由此看出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只然而汉人犯下的错误,造成的人为灾难为什么偏偏要让无辜的鄂温克人来承担呢?当他们一旦放下猎枪,走出森林,融入山下的生活,他们也就失去了可以维系民族文化命脉的土壤,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无可挽回的消亡,这个民族的文明再也难以继续。可是,谁又能听到这哀怨缠绵的挽歌呢?处于封闭边缘地域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文化在强大的主流文化面前从来都是弱不禁风的小舟,只有被洪流所淹没,被主流文化同化。正因为如此,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中当迟子建让一个九旬鄂温克老人叙述他们民族的历史直至消亡时才更多了一份抗争的悲壮与无奈,多了一份悠远的悲悯,多了一份彻骨的文化之殇。独特的民族文化渐渐消亡,

或被汉文化同化,那珍贵的宝藏渐渐流逝着,我们却无可奈何,这一曲民族文化的挽歌唱出多少辛酸无奈与悲凉啊。

【参考文献】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授奖词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的解读

解非

迟子建文集:第3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论迟子建小说艺术特色》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 第4期

1997:173.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9】

驯鹿、灰鼠、白桦树;萨满、希楞柱、靠老宝,它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词汇,带着原始森林的静谧,带着北方冻土的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们踏入了一片陌生而神秘的领域,结识了一群热血激情的人民,领略了那个正在与现代融合却又崇尚传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民族的独特风情。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人的故事,讲述者是一位90岁的老奶奶,她坐在火塘边,用苍桑的语调,为我们讲述她的民族和她的生活,讲她们怎样从300年前的河左迁到河右,怎样在河右的土地上逐草而生、繁衍不息,既亲近自然又勇敌灾难、既相亲相爱又不乏冲突、既敬畏神灵又不失刻板、既热烈奔放又难免忧伤。

故事很精彩,因为故事发生地是广袤静谧、遥远而神秘的,人物的生活回归自然和原始的,他们的信仰是神奇而令人叹服的,而人物的性格,更是豪迈、质朴、自然而纯粹的。

故事人物众多,但均个性鲜活、有血有肉,让人又爱又恨又痛又惋惜:有尖酸刻薄又极有预言性的伊芙琳,有为了信仰而痛失爱子的尼浩萨满,有爱喝桦树汁爱穿裙子的达玛拉,有坚强却又固执得愚昧的拉吉米......

故事开头很吸引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我有了强烈的.一听为快的期待感,要想追着她的讲述,一窥那片神秘土地的真颜。

故事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它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仿佛人物的所有动作、话语、目光,都能与身边的山谷、河流、树木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文字告诉你,她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们的爱,已经倾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中。

梦醒所见,满眼星光;侧耳所听,鹿铃泠泠;张嘴呼吸,是清新的空气;闲时所想,是熟悉的过往。所有的爱,所有的记忆,都深植在这片土地,无法分开。这是老人最爱的生活,也是我们梦寐以求所向往的生活。

愿现代文明的步伐,依旧为这群人留一片净土,愿她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在发展中不弃传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0】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对岸是我的故乡,

森林里长着嫩嫩的草,

还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对面是我祖先的地方,

贝加尔湖眨着蓝汪汪的眼睛,

还有黄灿灿的金矿。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左岸,

达西在猎狼,

奥木列张着翅膀,

箭一般的飞向远方。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左岸,

林克背着猎枪,

列娜骑着白色的驯鹿,

娜杰卡什在呼唤她的儿子。

站在额尔古纳河左岸,

我看到了惊天的闪电,

达玛拉抱着她的林克,

泪水淹没了希楞柱。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左岸,

尼都萨满在缝那条裙子,

达玛拉在篝火旁跳舞,

我却在哭泣。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左岸,

我看到悬挂在树上的金得,

伊芙琳哭了,

坤德也哭了。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左岸,

歪嘴的伊芙琳笑了

坤德没有拿皮鞭,

我听到了风的声音。

沿着额尔古纳河,顺着美丽的大兴安岭、嗅着清醇的驯鹿的奶香、听着悠扬而又嘹亮的歌声、搜寻着迁徙刻在树上的记号、闻着作者那哀叹的诉说,我们就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的民族~鄂温克族。

这个民族从遥远的贝加尔湖,从额尔古纳河的左岸,一直顺着历史下行,渡过了清澈的额尔古纳河,从此永远没有渡过左岸。他们的迁徙路线是中国由盛而衰的恩典,他们民族由盛而衰的恩典也是历史的残酷演绎。

**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那像个迷一样的民族,和那些狩猎、舞蹈、祭祀等一系列的闻所未闻故事,慢慢的在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口中展开……

我不得不佩服老人讲故事的本领,当得知达西为保护驯鹿徒手打死狼时,我似乎就看到了达西那如铁一般的拳头,一拳一拳,狠狠的砸向那条恶狼。当达西的腿被狼崽咬断,他从此再也不能打猎时,我似乎看到了他那张满是悲戚的脸,当听到达西为了报仇,把他的奥木列训练的如剑一般锋利时,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双喷火的眼。达西是个出色的猎人,他的乌穆里尔和他一样勇敢。最后,他们成功了。

达玛拉是爱跳舞的,她爱穿着裙子跳舞,她的舞蹈如她人一般美丽,她能从傍晚跳到星星出来,从星星出来跳到太阳出来。但当她心爱的林克离开她时,她不再跳舞,也不再穿裙子。她因跳舞而被欢迎到我们乌陵,因跳舞而离开。

沙俄的入侵,使我们丧失了那广袤的额尔古纳河的左岸,从此,我们只能站在岸边眺望,我们似乎还能看见那如天空一般湛蓝的贝加尔湖;从那时起,娜哈什卡只能哭着想念她的家乡。当她带着两个孩子逃回额尔古纳河左岸时,伊凡掉进了一个孤独的深渊。从那以后,伊凡把他的想法留在了左岸。

我们喜欢唱歌,跳舞,喝酒和打猎,我们都喜欢接近大自然。乌力楞里留着天窗,晚上可以看见星星月亮,山林里放养着驯鹿,我们可以吃肉喝奶,身后留着茂密的森林,我们可以菜野菜蘑菇。我们世世代代都这样生活,从不改变我们的自然和纯洁的本性。

老人一生见证了鄂温克族的繁荣兴衰,她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丈夫孩子,孙儿媳妇一个个因为天灾人祸而离开,但她坚强的活着,当抗日战争胜利,当新中国成立,当那大批的林业工人踏进他们的生活,当那大树一棵棵倒下时,当他们生活的领地越来越少时,当**在山下为他们建好房屋,好多人都搬走时,老人依然坚持住在山林里,依然养着她那可爱的驯鹿,她这无尽的坚守,不只时因为自己的生活的不习惯,而是为了这个可怜的民族……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地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古老而顽强的国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1】

听他人介绍了解到了《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抱着好奇的心情开始了阅读,不成想被书中优美的文字与动人的情节所吸引,久久不忍放手。读罢,心中充满对本书的想法,故于此诉说。

对于一本书来说,首先是作者和写作环境。在寒冷的高纬度,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关心鄂温克族人们的生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因为她懂得鄂温克族人们即使在酷烈的环境中也可以对生活保有热情,她便是作家迟子建。她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

她对这本书有着这样的诉说:“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的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基于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

”这位只关心人最深灵魂的女作家,从不奢求什么,只为了向读者展现人内心最本真的一面,也正是如此在她的笔下,人物不单单只是停留于纸面上,而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栩栩如生的人。作为一部曾经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这其中不乏优美的语言,巧妙地设计,但在我看来真正吸引读者的还是作者迟子建对于人物内心的剖析--悲情时令人潸然落泪,愉悦时令人笑逐颜开,焦虑时令人心急如焚。真真切切地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发自真心的爱上这本书。

寒冷的东北大野,遥远的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族人们顶着飘飞卷集的雪花生活着,想起帕斯卡尔那句:“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在这酷烈的环境中,全族人在坚韧的活着,并乐在其中。

但生活总是那么不公平,早年的琐事;**安达不平等的交易;东北陷落日本人对他们的经济剥削,将他们的男人都强制充公,而导致族内的女人生活的更加困苦;族人在这环境中死去,这无不折磨着主人公与她的族人。新中国的到来,生活渐渐富足起来,看似是幸福来到了,但种种的不幸又降临在这个族群头上,土地改革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林业局的同志将他们世代居住的森林砍伐等等,令这个族群饱经沧桑。但我想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永远以最大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2】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述说着一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作者写了一支氏族近百年来的历史,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来与去。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出现了两位萨满,他们有同样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预知能力,每当氏族中有人去世,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会离那个人而去。但是神总要带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留下了,另一条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时,代她走的是一只驯鹿仔。妮浩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当她跳神救回一条命时,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对于一作文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去跳神。萨满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中,众生皆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无论去哪里都带着火种。他们不能往火中吐痰,洒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净的东西。当鄂温克人打到熊或堪达罕的时候,萨满就要祭玛鲁神。还有白那查山神,猎人行猎时看见刻有山神的树,就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下跪磕头祈求山神保佑。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各样的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信仰才让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3】

迟子建先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于懵懂中看完了这本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其实在翻完后,我甚至不知道我以什么心态看待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那就简单归于最原始的情感——对鄂温克族人跌宕经历的叹息。

在大兴安岭茫茫林海的深处,有一群鄂温克人,他们祖祖辈辈和驯鹿一起生活。作为“最后一支游猎民族”,鄂温克族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驯鹿、族人、神灵,甚至是一草一木,似乎都蕴藏着勃勃生机,吸引着我们去探寻。

在鄂温克人居住的“希楞柱”内,人们的欲望和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一张顽强的情网。无论是尼都萨满,还是妮浩萨满,抑或是“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的90岁的“我”,在这里孕育生命,经历生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他们得以窥见生命的坚韧而又易逝。我愿意相信,一个个生命的陨落,都化作了大兴安岭夜空中的星光。“希楞柱”外,充斥的是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这些贪婪,在深林中释放,而广袤的大地和浪漫的生态,就成了殉葬品。在砍伐声中,树木应声倒下,驯鹿们呜咽着,含泪的眼眸流转着,可无人分神来看它们。时代变了,变成了族人们看不懂的形状,他们被逼迫着来到了陌生的.城里……

“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这是文末那位垂垂老矣的老媪说的话,她的原型是中国最后的女酋长,于2022年逝世,灵魂最终回归了自然,与山川河流长存了。

我在看完了这部悲凉凄美的小说后,真正意识到了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应该是多么可喜。命运莫测,生死无常,与其被恐惧不安消磨生命,不如珍视琐碎而又闪着微光的日常。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4】

文/燕臻雨阳(万邦书友)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着同样美丽的外衣,那就是感人的爱情和扣人心弦的悲欢离合交织而成的曲折故事。也都藏着一颗宏大深沉的灵魂,那就是作者对漂流在时间之河上的人类命运的窥探与觉醒,或对走向毁灭的历史浪潮的悲悯与无奈。

《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呈现鄂温克民族的命运,以这种全新的视角,表达了人类始终在关注和思考的永恒主题。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准确要旨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我们完全可以谈一谈自己得到的启示,也许这些启示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于自身的思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着

故事是以一位鄂温克老妪之口讲述的,她的名字并未在作品中浮现,因此本文中的她都以原着中的“我”来代表。她是这个国家最后一任酋长的女人。她说“我是个不擅长说故事的女人。

”随后却又给她讲述的凄美故事找了另外一个理由:“但在这个时刻,听着刷刷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达吉纳(dajiana)走了,siban走了,柳莎(luxsha)和玛克西姆(maksim)也走了。 谁会听到我的故事?

安草儿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听别人说话。那就让雨和火听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敌人,和人一样,也有耳朵。”这雨和火是否就是作者迟子建本人呢?

还是要受到情感考验的读者?抑或是为悲欢离合的生活表象而相互争执、冲突的云云众生呢?不同的读者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和答案。

爱情的启示

不论任何民族的人,在如何的生存条件下,也不论身份的尊卑,人类的情感总是那么相似。人的基本人性像dna一样被完全一致的遗植到了称之为“人”的每个个体身上,不受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了这个古代游牧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的爱、恨、恨故事。

并且,基于此,我们被感动了。

这本书中最美丽的两个爱情故事是达玛拉和林克,以及拉吉达和我。

林克(我的父亲)和后来成为尼都萨满的哥哥同时爱上了另一个乌力楞(部族)天生会跳舞的美丽女子达玛拉,他们通过射箭来决定谁能娶她为妻,结果林克获胜了。达玛拉得知结果后,笑了。微笑泄露了她宁愿嫁给林克的秘密。

尼都萨满原本也擅射,输了这场比赛后射什么都不准了。对于达玛拉和林克的婚姻,作者有一段感人的描述:

“深夜,希楞柱(便于拆装移动的棚屋)外常有风声传来。冬日的风中往往夹杂着野兽的叫声,而夏日的风中常有猫头鹰的叫声和蛙鸣。希楞柱里,也有风声,风声中夹杂着父亲的喘息和母亲的呢喃,这种特别的风声是母亲达玛拉和父亲林克制造的。

母亲平素从来不叫父亲的名字,而到了深夜他们弄出了风一样响声的时刻,她总是热切地颤抖地呼唤着,林克,林克。父亲像濒临死亡的怪物一样,呼吸沉重,使我觉得他们病得很重。然而第二天早晨醒来,他们却面色红润地忙着自己的活计。

在这样的风暴中,母亲的肚子一天天长大,不久哥哥鲁尼就出生了。”

而身为本族族长的尼都萨满情场落败后,只能偷偷暗恋达玛拉,欣赏她迁徙途中骑着驯鹿的背影,甚至发令增加迁徙的频率,因为这样才能令全族人出动,才能常常看到令他伤感又着迷的那个背影。为了保护怀孕的妻子免受动荡,林克与哥哥的隔阂加深,直到冲突爆发。终身未娶的尼都萨满与神灵建立了联系,成为了很多乌力楞共同尊奉的萨满(巫师),有驱魔除害之力。

许多年后,我们家族中最杰出的猎人林克(linke)率领一群人执行拯救人的使命,死了。达摩拉和我确信,尼都萨满可以预见这一不幸,但他们并没有阻止它。尼都萨满试图找回的每一次重生总是伴随着另一次死亡。生与死的交易是什么?

生命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无论人们怎么猜,即使有误解,尼都萨满也始终保持沉默。

《额尔古纳河右岸》电影剧照(下同)

后来,尼都萨满开始向达玛拉示爱,达玛拉成了寡妇。致力于自己一生的达摩拉付出了沉重的孤独感,这对尼都萨满和她自己都是一种折磨。几年后,nidusaman开始了他的舞蹈,但压抑了达玛拉,一条由多种鸟类羽毛制成的裙子。

终于拨动了达玛拉的心弦,已不再年轻的达玛拉常常独自穿上它,幸福的左瞧右照,而作为女儿的我,仍然视此为对父亲林克的背叛,并用尖刻的语言残酷的掐灭了达玛拉心头重燃的希望之火。最后,极度抑郁的年迈的达玛拉终于穿上羽毛裙在篝火旁尽情跳了整整一夜舞,燃尽了对生活的所有激情,黎明时分孤独的死在冒着余烟的火堆旁。

达玛拉的结局是不幸的,也许是因为她前半辈子太幸福了。她的前半生越不幸福,后半生则有越多理由重新追求幸福。她前半生的幸福已成为她忠诚的桎梏。

这并不只是她自己给带上的枷锁,如果她的后半生撇开这枷锁欣然接受尼都萨满的爱,亲人们族人们也会伸手为她套上一层层足以毁掉她的幸福的枷锁。这就是我们的道德规则。作者没有对达玛拉的忠诚给予讴歌,也没有涂改她的不幸结局,而是选择忠于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如实的呈现。

本书另一段我和拉吉达爱情故事,与达玛拉的爱情形成深刻的照应。

我(达玛拉的女儿)遇到了绝望的拉吉达。当时,与族人失散在森林深处历尽艰难万险的我又遇到了熊,用族人教的办法(脱光上衣)摆脱了熊的追击后,终于发现了一处藏有食物的“靠老宝”(鄂温克族人建在树上的储物仓),路过这里的拉吉达以为遭熊光顾正要射击,看到了狼狈不堪的我,并且我在走近他时昏了过去。他说,当他看到我眼中的悲伤,激起无尽的爱,他决定嫁给我,保护我一辈子。

这样的相遇有十足的绝地重生的意味。似乎天赐的幸福不会白白降临,如果不是成长中历尽了漫长的磨难,就要在某时历经刻骨铭心的考验,才能够得来。

作者笔下的拉吉达有着和我的父亲林克相比,风格迥异的外族人的气质,却具有和林克同样强大的生存能力,他不仅善于狩猎,而且聪明干练胸怀大度,年纪轻轻就被族人推选继任为族长。强者,因为他们总是要参加重大事件,总是处于每一个危险的顶端,所以生存的风险比其他人更大。因此,拉吉达并没有逃脱强者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生命的辉煌是吸收了天地之灵气,那么这灵气或许有限,光芒越耀眼越早熄灭,光芒持久则不会很亮。

我和我母亲达玛拉最大的不同是,我选择在晚年接受另一份爱。这也许是我没有摧毁的精神源泉,成为了活着的鄂温克民族最后一段历史的见证。

如果我选择的正确性如此容易证明,那么达玛拉的坚持和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安排于作者本人对达玛拉忠诚的亵渎并无不同。当然不是,作者给我的第二爱情设计出了很多偶然的条件。

首先,瓦罗加的出现与拉吉达的时代不同。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冲突;其次,作者通过许多细节向读者证明,我对拉吉达的忠诚不亚于对达玛拉的忠诚;第三,瓦罗加非常尊重我对拉吉达的感情。他只爱不完整的我,不希望占据整个我。这些因素是我和瓦罗加能够结合并重获幸福的原因。

鹰的启示

达西被狼抢了一条腿。 尽管他杀死了母狼,但还是放开了断腿的小狼。一天,达西抓到一只野鹰,决定训练它为自己报仇。他先把鹰拴起来,捂住头和眼睛,然后不断地激怒它,把它的野性擦掉;再饿空鹰的胃;最后捆住鹰的翅膀和双脚,装在一种摇车里残酷的转圈。

他想让它完全忘记过去,忘记曾经翱翔的蓝天。经过这几番“**”,山鹰原本高昂的头低下了,目光中不再有寒光了,眼神变的迷茫,甚至羽毛都由灰褐色变成了暗绿色。习惯渐渐和人在一起,不把它绑起来就不会飞走。

在日复一日的暗示下,山鹰开始一次次扑向伤害过主人的那张狼皮,将主人的仇恨当作了自己将要为之献身的使命。终有一天,已长大的当年的小狼带着它的后代寻仇而来。忠诚的山鹰与主人一道完成了复仇的使命,但身负重伤的他们未能摆脱被血腥味吸引来的狼群的攻击,悲壮的死在复仇之地。

离开了激烈的战斗现场和四具残废的尸体。

这只为主人“效忠”而死的鹰是受人爱戴的。如果这是荣誉,那是以无知为代价的。它只有完全放弃了自我意志才会换来这荣誉。

达西是个强人,他即使只有一条腿也还是凭自己之力完成了复仇,他的强大在于,他可以对一只野鹰实施了生不如死的折磨之后,还让它效忠自己,甘愿为他的意志献身。这一点,是**的狼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所以狼斗不过人。

神灵的启示

每个国家,无一例外,都有不同形式的神的传说。人类通过哲学思考、科学实验不断的**操控宇宙的神奇力量,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接近真相,某种程度上也在加速毁灭。将我们生活中现代科技衍生的厚厚外衣剥去,或许才能像他们一样恢复人的原始知觉,建立与神灵的联系,获得神奇之力,那是一种让种群与家园永恒下去的神力。

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互依存,驯鹿爱吃新鲜的苔藓和蘑菇,它们总是白天睡觉,夜晚结伴在营地附近觅食,到清晨自己回到营地。当营地附近的食物越来越少,驯鹿要走很远觅食,以至于清晨归来的时辰越来越晚的时候,整个乌力楞的人就要启程迁徙了,寻找一块食物充沛的栖息地。

鄂温克族是跟着驯鹿的足迹生存的,驯鹿除了能给他们生产鹿奶鹿茸之外,就是帮他们驮行李,还可以供他们骑乘。而不喝鹿奶不用鹿茸似乎也不是一件决定存亡的事情;骆驼的行李本身就是为了满足驯鹿的生存;骑马主要是因为迁徙,迁徙是因为驯鹿。换句话说,鄂温克人选择依靠驯鹿似乎还有另一个原因。

鄂温克人是敬畏神的。他们日常供奉的神叫马鲁神,在迁徙时驮着马鲁神的那匹驯鹿叫马鲁王,它是鹿群的首领,平素是不能随意役使和骑乘的。

他们崇敬火神,紧随其后的是携带火种的驯鹿。火种放到埋着厚灰的桦皮桶里,从来也不熄灭,这样不管走在多么艰难的路上,光明和温暖都伴随着他们。火中有神,所以你不能随地吐痰,洒水,也不能把不洁净的东西扔进去。

还有传说中的山神。林克打猎收获归来的时候,快意地打着口哨,路过参天大树时林克就不敢打口哨了,他怕惊扰了山神“白那查”。很多大树上刻有神像,看见刻有“白那查”山神的树,不但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跪下磕头,企求山神保佑。

如果猎杀了野兽,应该在雕像上涂一些野兽的血和油。猎人从“白那查”身边经过,也不能大吵大嚷。

当他们撞到猎物时,他们将执行一系列祈祷仪式,然后才能分享猎物。他们取用柴火是已经枯萎的树木,不愿砍伐成活着的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他们没有形成或留下自己的文字。

语言的存在证明这个民族历史之古老,他们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而没有“进化”的原因,又似乎与未形成文字有关。是“未形成”还是“不要形成”呢?

文字,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字记载下来的经历可以帮助后代直接选择捷径,可以在先人的经验之上不断超越。可以超越人的百年寿命之外,无数个此生叠加起来才能获知的历史密码,而接受这些文明成果的后代们根本不会有切身体会,作为人的基本灵性是灵敏了?还是更迟钝了?

鄂温克人拒绝文字,保留人之灵性。驯鹿可能是帮助他们感受神的存在的象征。他们与驯鹿依存,似乎就是选择与神灵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