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7年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2017年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状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状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状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构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潜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到达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群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众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状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透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能够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我喜欢的图书、展示自我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12月22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12名同学进入了这天的比赛。比赛分2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我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用心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就应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2017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留守儿童”是新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于是,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据初步统计,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有XX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每年都在增长。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正常管教和亲情关爱,由于“代管人”的监护不力和关爱失策,使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较其他儿童出现明显不足和滞后,导致了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品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偏差和问题,有的甚至严重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年来进入人们关注点的“留守儿童问题”。为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已被一些学校和社会团体广泛关注。许多地区、学校已致力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和实验。

我校切时代脉搏,持守教育责任,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恪守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研究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主动承担我县留守儿童教育试点任务。两年来,在香港郭氏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县教育局的具体领导指导下,我校正式起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实施方案”。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均衡”为主题,以“创建环境,心理情感,习惯养成,实践体验,家校沟通,结对帮扶”“六项内容”为重点,坚持内涵发展,拓宽思路创新形式 真情关爱 求真务实,全面实施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工作与做法

(一)以教育均衡的高度提升工作意识

我们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种关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教育是社会之本,和谐成就伟业。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我们学校从本质上探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源头活水,致力于“留守儿童问题”干预对策及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健康全面成长,推进教育均衡,实现公平和谐。我们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的高度开展工作的。

(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前期工作。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我们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项目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16个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会主席彭世顺同志为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抓项目的实施工作。

2、澄清底子,建立档案。为了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克服盲目性,我校对全校175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摸底了解。即:留守儿童自身的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住址、学习表现、个人奖惩、爱好特长等。家庭信息:父母姓名、年龄、职业、务工地、年收入、联系电话、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监护人信息:姓名、称谓、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主要经济来源等。

3、精心设计,形成方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多种相关研究资料,学校领导小组多次会议研究讨论,县教育局和香港郭氏基金会项目主管领导指导,我校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4、新建“两室”,完善制度。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大力支助下,为了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进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家长的亲情交流,我们新建了留守儿童关爱室和档案室。关爱室里配有电脑、电话、电视机、音箱设备、沙发、饮水机、图书柜、档案柜、图书、档案盒。还有供留守儿童娱乐的象棋、围棋、军棋、跳子棋、五子棋、积木、魔方、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了确保留守儿童教育项目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学业管理制度、辅导管理制度、生活安全管理制度、关爱室管理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家庭联系制度等。

(三)以“六重要”为主线,抓好系列活动。

1、搭建重要平台——“关爱室”,创建儿童快乐家园。

20xx年秋,我们向留守儿童开放了关爱室。我们把每天中午和放学后定为开放时间,每周一、三、五放学后定为亲情交流时间。每周确定一名行政值周领导具体负责开放管理工作。组织学生有序、安全的活动;对学生活动进行登记;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维护安全,指导学生写活动随笔。每天中午和放学后,小小的关爱室挤满了学生。有的看书,有的下棋,有的玩模型,有的唱歌,还有的打电话,玩电脑等。有时老师给他们讲讲故事,带他们唱唱歌,给他们讲讲如何写作文……孩子们在这里增长了知识,找到了寄托,生命得到释放,个性得到滋润,这里真正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和家园。

2、确立重要专题——心理情感,举办讲座慰问活动。

一是抓调研、讲座。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校先后3次对留守儿童进行调研,六次特地邀请了湖南吉首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群英老师为主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专题讲座。

另外,我们也多次举行由本校老师担任主讲的法制法规、前途理想、尊荣拒耻等专题讲座活动。

二是抓节日慰问。为了慰藉留守儿童的孤独和寂寞,我们注重节日慰问工作。两年来,我们在中秋佳节,春节,端午节,儿童节对留守儿童均进行了节日慰问。中秋节,我们给学生送一份月饼,春节,我们给学生送一套生活用品,端午节,我们给学生送一把小伞,儿童节,我们给学生送一套文具。礼品虽小,但爱心融融,赢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感激。

3、 依托重要载体——社会活动,强化儿童实践体验。

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最终为社会服务。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走教育 “三结合”之路,应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致力方向。为此,我们组织学生四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是20xx年12月4日组织留守住宿生参观了保靖县含松陶瓷厂。在这里,留守儿童通过听取专题讲座、车间参观、动手模拟。有的把泥浆倒进石膏模型内;有的用小刀修正瓶口,修呸、洗呸;有的给紫砂瓶上釉、上色、洗色;有的把紫砂瓶送到烘干房去烘干……顿时,整个车间了出现了劳动竞赛的场面。这次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争钱的不易。同时也体验到了科学的先进、体验到了工人的伟大。从而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情怀。二是20xx年4月9日,组织留守儿童 举行了“饮水溯源,感恩父母”经商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先预支给每个学生10元本钱,组织他们自由购物,自由推销,所得利润作为奖品。整个活动共分培训、购物、推销、反思四个环节以10个小组进行。其中6个小组走街串巷,上门流动推销,4个小组各固定一个地方,设摊位推销。活动初始,我们排着队伍,打着“梅花小学留守儿童‘饮水溯源,感恩父母’经商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的横幅,走向县城,造声势,做宣传。要求学生推销一个客户,散发一张宣传单。激发社会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和同情,营造 “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事后我们了解到在推销过程中,许多同学遇到过许多困难。如遭误解、遇白眼、受责难,顾客不搭理,商品不易卖等等。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一再坚持,历经磨练,最后获得一个个成功,饱受了劳动的锻炼,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事后,很多孩子和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在电话交流时,谈起此事禁不住泪流满面。

三是 “亲近自然 开阔眼界”不二门旅游活动。为了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丰富其生活,增添其见闻,陶冶其情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们梅花小学在20xx年5月23日,组织留守儿童以“亲近自然 开阔眼界”为主题组织旅游活动。孩子们第一次观赏了天下第一石门(不二门),欣赏奇石怪壁,咀嚼石壁画,品味游人余味。特别是对“山青海岸”这四融为一体的创作艺术更是叹为观止;参观了观音寺、土家博物馆,初感佛教文化,体会乡土风情。孩子们还浸泡了温泉,在浴池里尽情的沐浴、嬉戏,尽情感受温泉的惬意,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之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公园。当孩子们看到永顺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解放湘西而牺牲的英雄们所立的石碑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深深的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

四是参观工业园活动。培养经济型人才,用教育经济办经济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理念。为了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情怀,我们以 “强化经济意识了解保靖经济”为主题,于20xx年12月20日,组织175名留守儿童参观了保靖县工业园区。学生们在园区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园区里的陶瓷厂、锌厂、锰厂、水泥厂等9家企业公司,听取了五家企业公司生产主管的介绍,孩子们了解在园区的建设、总体经营、未来发展情况等。

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他们的见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而且让他们获得了丰富的人生体验,从不同的层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广泛关注,营造了浓浓的社会关爱氛围。

4、 采用重要方式——“会议培训”“家校联卡”,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为了增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活力,我们定时家访,每期都要举行两次监护人会议。建立家校月联系制。通过家校联系卡与监护人随时取得联系。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提高了家长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教育合力。

5、开辟重要渠道——“礼仪值日”“生活小比赛”,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各种行为习惯较差。为此,我们注重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是开展各种值日活动。每天安排留守儿童做礼仪值日、卫生值日、纪律值日,担任值日组长,值日班长等,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扫地、洗衣,折被子等比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

6、策划重要举措——“四抓策略”,注重学生的学业提高。

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学生学业的好差是家长社会的重要关注点,是学生自信,自强的强大心理支柱。我们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抓教学常规。学校把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写进教学常规。通过听课、抽检等方式了解教师对留守儿童学业的关注情况和学习情况。二抓每月抽考。学校每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考查,并对结果做出分析存档。三抓结对帮扶。学校把175名留守儿童分配给中心完小全体教师。制定学生学业帮扶奖惩制度。四抓活动随笔。针对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讲座,各种关爱活动等,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观感随笔。积极开展学生随笔评比表彰活动。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大,20xx年秋季,我校六年级学生参加县毕业升学考试,有26位同学被县重点中学保靖民中录取,升重点中学人数居全县农村小学第一,其中有五位同学是留守儿童。本期我校六年级学生又有12名学生被保靖民中第一批预录。预录人数再次居全县农村小学第一。

(四)以结对帮扶为重要策略,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留守儿童现象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相当的政府性、社会性、学校性、家庭性。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意识和参与行为,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全面创建教育和谐,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我们开展了三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

一是社会帮扶,通过县妇联面向社会各界招募 “爱心妈妈”、“知心姐姐”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二是教师帮扶,全校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结对;三是学生帮扶,学校留守儿童与对子学校——吉首民族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展“心连心自由结对帮扶”活动。特别是社会帮扶,我们开展得有声有色,颇有成效,在社会上造成了良好的影响。

20xx年11月,我们联合县妇联面向全社会招募了65名“爱心妈妈”、“知心姐姐”, 与我校的65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实施结对帮扶策略,并按计划对其进行关爱教育培训。我们请来了吉大师院心理学教授李群英及其两名助手,围绕“留守儿童”现象、特征及其成因等内容对“爱心妈妈”、“知心姐姐”进行了专题讲座。培训结束后,我们与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保靖项目部、保靖县妇联联合举行了“爱心结对”启动仪式。参加这次启动仪式的有香港郭氏基金会保靖项目部、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妇联、县教育局领导、吉大师院的李群英教授和她的两名助手,来自县直各局机关65名“爱心妈妈”、“知心姐姐”,保靖县县其他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共800多人。结对仪式由政协主席向治学主持。县政府副县长胡勤同志致辞,县人大副主席彭淑媛同志均作重要讲话;“爱心妈妈”、“知心姐姐”与留守儿童交换了“结对卡”,互赠了结对小礼物,学校校长陈景娥作了留守儿童工作汇报。留守儿童代表进行了才艺展示。

这次活动开辟了保靖县留守儿童教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保靖县留守儿童教育必将走向一个新天地。

20xx年12月19日,学校携手县妇联举行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大朋友”“小朋友”“快乐周末”活动。65名留守儿童与65名“爱心妈妈、知心姐姐”以及相关领导,一起游戏,一起就餐,其情融融,其乐融融。

二、成绩与不足

两年来,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体现在“四个变化”。

1、留守儿童变了——变得开朗活泼,变得自信坚强了。

留守儿童的自主、自立、自理、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待人有礼貌了;关爱室的设立与开放,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填补了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灵等方面的严重缺失;通过心理健康、法律法规、前途理想、道德品质等讲座,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在心理情感、道德品质等面的健康成长;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对学生学业的特别关注和管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习成绩获得普遍提高。

2、家长和“监护人”变了——监护的意识增强了,教育水平提高了。

近年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家校联系等工作,增强了家长及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和教育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当今留守儿童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自觉投身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整体工作中来,主动的配合学校工作,并为之献计献策。

3、学校变了——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影响。。

我们在各种关爱活动中,积累了经验,自编留守儿童活动资料12本。学校形成了“留守儿童‘二四五’教育管理模式”。两个理念:即: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均衡;创建具有现代人性化特色的和谐校园。四个原则: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原则;真情关爱,求真务实的原则;立足学校,辐射社会的原则;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五项重点:心理情感,习惯养成,实践体验,家校沟通,结对帮扶。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两种“特别”的氛围逐渐形成。学校的《当今留守儿童的特点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国家级立项。我县教育局多次组织全县其他学校老师来我校参观学习,扩大了学校的正面影响。

4、社会变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通过活动宣传,散发宣传单,结对帮扶等,许多单位,许多领导,甚至包括有的县政府领导,对留守儿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真正理解到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的影响,真正的感悟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社会意义及全民职责,由此生发了较强的关爱意识、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县人大副主任彭淑媛,县妇联主席张宇以及其他一些机关领导主动联系我们,申请结对一名学生,并主动给对子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且在此后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关协和帮助。

在我们举行结对仪式后,在对子之间,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例,“爱心妈妈、知心姐姐”赠物400件,接到家里共度周末38人次,来校看望留守儿童辅导学业45人次,带留守儿童看病体检18人次。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展望与思考:

1、留守儿童教育应走内涵发展之路,应突出心理情感,习惯养成,实践体验,家校沟通四项重点。

2、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事业,需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需要唤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心资助。

3、留守儿童教育也是一项政府性很强的事业,需要政府的高度关注。

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均衡,是一种理念,一种人性理念,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和谐理念,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付出,一种人性致善的付出,一种教育责任的付出,一种真心真情的付出。我们诚挚地希望教育同仁,各界志士携手并肩,倾一份热情,尽一份责任,创一份和谐,共同描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美好蓝图,愿所有的留守儿童在同一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湖南保靖县梅花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湖南保靖县梅花小学位于保靖县城东,新政府、检察院南300米处,分别与县职业中专、党校、县总工会新址、县中医院新址比邻,距老县城中心1.3公里,面积1507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17个,在校教职工85人,学生1181人。学校建有学生电脑室、音乐室、美术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留守儿童关爱室、教师电脑室;学校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天然氧吧,高大的樟树浓荫匝地,棵棵月桂十里飘香,真是一个生活、学习、工作的绝佳之地。

近几年来,学校飞跃发展。学校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孩子的终生发展,提出“用教育经济办经济教育”的教育思想,崇尚“教育为生命导航”的育人理念,倡导“天天努力,人人成功”的校园精神,全面建设“生命化德育、生命化课堂、生命化管理”育人工程,全面实施“三啡⑽宸五”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近年来,学校相继被定为“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州教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州德育示范学校”、“州学习性学校”、“县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县绿色学校”、“县安全文明示范性学校”。学校及师生荣获国家、省、州、县各级主管部门的奖励达100多人次。学校被县教育局誉为“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20xx年,学校承担保靖县留守儿童关爱教育试点任务。在香港郭氏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县教育局的具体领导指导下,学校正式起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均衡”为主题,以“创建环境,心理情感,习惯养成,实践体验,家校沟通,结对帮扶”“六项内容”为重点,坚持内涵发展,拓宽思路创新形式 真情关爱 求真务实,全面实施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xx年,学校《当代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策略与模式》在保靖全县学校推广;县教育局多次在梅花小学举行留守儿童经验交流现场会;香港郭氏基金会总部先后三次组织国内其基地校来梅花小学参观学习。

20xx年初,保靖县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教育责任和撼人的时代魄力做出决定,携手湖南岳阳市政府投资XX多万,扩建梅花小学为县城第三小学,即岳阳小学,拟把梅花小学建成湘西自治州一流学校,致力于推进我县教育均衡,创建保靖和谐教育的伟大壮举。保靖县教育局也把梅花学校定为“全县有效课堂教学实验学校”,并从多方面加大投入,为梅花学校跨越式发展创建了平台,提供了条件保障。

学校(小学 中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017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
   学校(中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
 <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XX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
 <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
 <
 马村有4万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860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00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
 <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 提供)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
 <
 二、主要工作措施 <
 <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
 <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
 <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
 <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
 <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
 <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


   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
 <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
 <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
 <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
 <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
 <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
 <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
 <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
 <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
 <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
 <
 三、成绩和困难 <
 <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张德磊这样的优秀教师, <
 <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提供)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
 <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
 <
 马村镇中学XX年5月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017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
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XX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金川乡位于瑞安西部山区,有17000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291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8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林海兰这样的优秀教师,三年如一日,照顾一位来自山区的孤儿学生,同吃同住,当起了未婚“妈妈”,又携“子”出嫁,用自己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和细心暖和着一位从小无父无母的的孩子。一直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着……直到三年后,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争相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人们才知道远在大山里面,还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017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
   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XX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金川乡位于瑞安西部山区,有17000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291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8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林海兰这样的优秀教师,三年如一日,照顾一位来自山区的孤儿学生,同吃同住,当起了未婚“妈妈”,又携“子”出嫁,用自己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和细心暖和着一位从小无父无母的的孩子。一直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着……直到三年后,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争相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人们才知道远在大山里面,还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期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小,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档案,摸清实际情况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了相应的信息准备。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网络。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制度保证,关爱有序

1、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

教育。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2、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开展兴趣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本学期,积极留守儿童参加石涧学区文化艺术节,

学生书画类获奖的8位同学中,就有5人是留守儿童,参演的节目《西班牙斗牛》,获得了优秀奖,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起到了很好的关爱作用。

4、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

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篇二: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牛埠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注“留守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学校的事。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开展关注留守孩子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排除种种心理障碍,助长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的花名册。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

人的联系。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5、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的第二任“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在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享受最优先;利用“六一”及艺术节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给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2015年12月29日

篇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小灵童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

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面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园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本园的实际出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幼儿园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我园对所有幼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加强了幼儿与幼儿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幼儿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幼儿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幼儿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伙伴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幼儿园做到了定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幼儿园建立了留守儿童、幼儿园、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幼儿园开设了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幼儿园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幼儿园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4、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幼儿园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

1、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每个学期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3、工作规划或年度计划有创新性工作举措或保障性工作举措。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

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四、软硬件建设情况

1、幼儿园建立了专门的活动室。

2、门前挂有“留守儿童之家”标识牌。

3、室内领导小组网络图、工作制度等均已上墙。

4、配备了文体活动器材、图书学习资料,方便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种活动记录翔实。

5、幼儿园还悬挂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和活动展板,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

6、成立了由教师、社会人士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

7、亲情电话畅通,电话记录详细。

8、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9、实行园长负责制和其他人员分工负责制。

10、制定了相关方案、制度、计划,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五、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

1、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2、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幼儿园还主动邀请公安、交通、心理咨询等部门专业人士深入校园开展讲座,宣讲法律法规,开展心理疏导,为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证。

3、组织动员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4、加强道德品格培育。

幼儿园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影片和专题片,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

5、抓好健康文化熏陶。

6、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六、养护工作开展情况

1、设施设备管理规范。

2、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健全。

3、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4、强化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幼儿园对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底子清,信息准,情况明。幼儿园相关制度上了墙,能按照各项制度要求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七、工作亮点

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幼儿园建立了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幼儿来共同帮助;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悉心辅导,生活上热心照顾,让留守儿童真切地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情。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幼儿建立长期联系帮扶制度;利用暑期大家访之机,深入留守儿童家庭


2011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1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金川乡位于瑞安西部山区,有17000多人,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291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8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林海兰这样的优秀教师,三年如一日,照顾一位来自山区的孤儿学生,同吃同住,当起了未婚“妈妈”,又携“子”出嫁,用自己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和细心暖和着一位从小无父无母的的孩子。一直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着……直到三年后,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争相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人们才知道远在大山里面,还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