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总结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总结报告。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要考虑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学术会议总结”,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前面介绍了开会之前的准备,现在介绍会议中的情况,由于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能够回忆起多少是多少吧。发现人真是不能懒惰,懒惰就会让你失去很多学习和总结的机会。
16日下午到了会议所在城市后,直接入住酒店,在酒店大堂询问时候,发现目前酒店办会议的非常多,目前还没有房,说是要等到三点才能有房间,我就在大堂里面等着,看着酒店慢吞吞的退房速度,我心里不禁有点着急。怎么办?万一我们参会的老师来的话没房间怎么办?或者到时候老师们一起来到,办入住的速度这么慢,会不会影响参会老师们的积极性?一直在胡思乱想。终于快到3点半了,我入住了,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入住酒店就开始联系需要提前联系的老师们,确定好他们是否参加,确定好他们的车次和到站时间,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接待好这些老师。也和当地承办院校的负责人联系了何时办理礼品和装包,何时在大堂准备桌椅、在大堂准备接待。
17日,一大早,就接到了电话,果然呀,我的担心来了,原来是几位老师已经来报道了,比预计报到时间早了一天,到了大堂前台一问这里都有房间,去交涉问有没有联合酒店的房间,营销经理帮忙去打电话去另外的酒店找房间了,可是那边只有两间房,而这边5位老师,怎么也要三个房间。很着急,拜托酒店经理能不能想想办法。后来老师们说自己去找如家之类的便利酒店住一晚上就好了,第二天什么时间有房间什么时间过来。帮忙在前台找了地图,老师联系了附近的酒店,终于帮助几位老师解决了住宿问题。然后我就在想,以后办会议的话,一定要和酒店方面协商提前提下几个房间,方便提前报到的老师们来住宿。接下来就是去承办院校,装礼品和书籍资料。到地方一看26包书,还有八包书目,若干资料和光盘。我一一确定包中书籍分类。得到承办院校的学生们帮忙,终于把上百包礼品都装好了。累了一身臭汗。话说当我一个人一一分辨好几十斤一包的书籍,一一搬好分类时候后,大汗如雨,心里也在流汗,在家里我都不曾搬过这好几十斤一包的大件,这里我要搬30几包,还不止搬一次,腰也酸了,手也疼。心里感慨,原来编辑也不过就是一个民工。在自嘲一下:这才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上的来工地,搬得动大包。还好后来一一装袋时候来了四位学生帮忙,好不容易才弄好了。心里很感谢他们,虽然他们是听命于自己的老师,但帮我我就应该感谢人家,留了名片,说如果有需要的他们专业的书籍就给我联系,希望能以后有机会感谢他们一下。到这时候,我才发现,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帮忙才能做得完,自己一个女孩子不能像个爷们,啥都能干,啥都干得动。装好包后,又和学校那边的负责人联系了一下商议一下报到处18日几点开始接待,那边回答是八点整,我的担心又来了,会不会在八点之前有老师报到而找不到接待老师呢?跟承办方提了这个问题,说一般不会,上人都是在下午左右。 我怀着满满的担心,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心想着自己早点起来吧,六点起床,吃个饭,在大堂等待 报到的老师好了。
18日,这是繁忙的一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我一直都没有歇着,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仔细回忆下,漏洞也有很多。从早上开始说吧,正在吃早饭,电话到了,有老师来了找不到报到的地方,我急忙跑出去接待,让酒店先帮忙办理住宿,接老师去吃饭。后来这位参会者告诉我其实他早上四点多就到了,只是一直在大厅坐着没有联系我,怕吵到我。我好感动!然后就是在大厅和承办院校的老师一起等着老师们报到。人上的真的很慢,报道的老师由于是和我单独联系的,到了就打我的电话,我一一接待,带领他们办理住宿,发放礼品资料。说到发放礼品,这就是我的一个漏洞,贵重礼品应该要专人管理防止丢失遗漏,我一个人在报道处,接人看管发放礼品资料是忙不过来,这点是办不到了。另外这次会议不是我们管钱,如果是我方管钱,就更需要相关人员打好精神,管钱要专人专管,有一个专门开发票,另外的人发放礼品。是一个人管一样,这样就不会乱了。另外关于发票有一点可提,还是参会老师告诉我的,一定要是那种地税发票,不能是事业单位之间的发票,有的老师可能报销不了,会产生问题。这倒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午的时候,让同事小美女帮我去接一位老专家,对于不能亲自去接这位老专家感到非常过意不去,我们在电话和QQ上聊过很多,也从老先生身上学习到很多,属于一直神交已久就是没有见过面类型的,如果不是实在走不开,我真的应该亲自去接他。接老先生的车回来了,远远跑过去,握手,他第一句话是问我老公好不,还说了我老公的名字,当时特别开心!老先生记忆力非常好,我只说过一次名字他就记住了,不愧是学数学的!然后陪老先生一起吃饭,大家聊天聊得很开心。然后走开接着去办事情。
等吃饭回来才发现来了一共30人不到,当时承办方都很急了,怎么会这样?我也心里一直打突突,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可能上百名老师一起有事不能来参加呀?观察一下,南京的老师们很多,而此地离南京非常近,坐高铁很方便,估计中午或者下午坐车花个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没必要太早到。确实四五点之后上人非常多,大家一阵好忙。在这个过程中,有老师打电话来问从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怎么到酒店,需要花费多少钱等等,一一帮忙作答。还有人问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这个就不知道了。发现打算在一个地方办会议之前一定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好吃的东西都有所了解,记在脑海里,可以很好地向老师们解释。并且要熟悉自己所在宾馆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包括自动取款机,超市,公交站等等大家需要或者可能需要的地方都要很熟悉。这个时候人数已经到了七八十人了。还有一部分老师打电话来说要晚一点到。这下心里有了点谱了。
晚上是和专家一起吃饭会餐,在所在的宾馆里面,大家气氛非常和谐,聊得很好。只是结账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直接下楼结了帐,其实我应该挂在房费上的,这样就会节省好多钱,为本部门。以后再出去我就有经验了,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聊到很晚,终于回去了那时候十二点多,很快的进入梦乡了。大概两点左右电话响了,太困了,没接,一会儿,房间的电话也响了,出了什么事情?一咕噜爬起来接了电话,原来是一位老师报道出了问题。和宾馆的服务员吵了起来,拒绝回去睡觉。仔细了解了事情经过,问题真在于宾馆服务态度不好,对客人很横,只是一般客人可能不会这么较劲维护自己权益罢了,我开始老师聊天,找他们大堂经理,找了到了解决的办法,大家都回去睡觉了,这时候有四点了。
第二天,也就是19日仍旧六点起床,接着忙碌,还是吃饭吃到一半被老师叫出去了,还好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解决了。然后点清老师人数,上车去学校图书馆的开会地点。本来定下来是8点出发的,人多的话就会容易错过时间,照顾好拉后的老师我到了会议地点。招手办理图书书展的事情,摆好书,进入会议室,听专家报告。离开数学专业好久了,也好久没有进入课堂了,没有听过课好久了,在会议室我一边照相片,一边录音。进行资料的收集。说到收集资料,这点非常值得注意,现在各种电子设备非常先进,一定要带齐备了设备,这次我就吃亏在忘记带相机,只带了一个苹果的IpOD,内存还不足,只好删除自己原有的文件,很心疼。在听报告的过程中,专业上的东西倒是没引起我太多的共鸣,老先生讲座的方式说话的方式等等却给我深刻的印象,原来事情也可以这么做!老先生都七十多岁了,自己学习的ppT,这是多么强的学习毅力呀,才是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亲情迅速拉近与在座听众的距离,总结前面专家的话,融合气氛关系,感谢赠自己东西的朋友,。。。。。。这些自然而然的引出引入,让报告者的心和听众的心迅速拉近,这些都是我欠缺的,确实需要学习。
这时候会议上就没有什么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了。有一点就是一定安排好大家交流的时间,多多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另外主要有一点,作为会议负责人,一定要照顾好每一位老师的情绪,急他们之所急,照顾好他们。另外要很好的记住会议日程,会议时间等等方便有人咨询的时候仔细告知。
20号,旅游,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了。除了要和旅游团打好招呼,照顾好老师,清点好人数,带点药品传可贴之类的,防止突发事件。主要是通过这次旅游多这个城市改观,这个城市真是不错,很好。
21日,会议收尾工作,送别专家,回家。
回来之后,注意整理资料,邮寄会议通讯录,注意书展反馈信息,邮寄图书和与相关教师保持联系。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参会老师的报告一定要提前和专家要来,有需要资料的老师,一并和通讯录一起邮寄即可。会议上获得相关信息注意要跟进。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学术工作总结


2014年学术工作总结

2014年我作的主要是量子力学的研究工作。将旧量子力学的错误阐述得更清楚了,将新版量子力学——定域实在论量子力学——琢磨和更严谨了。即将出版两部学术著作,一部是汉英双语《定域实论量子力学》,另一部是中文的《质量宝贝》。这两部著作的前言概括了我这一年的工作。兹用这两篇《前言》作为2014年的工作总结。

《定域实在论量子力学》第一版《前言》

——非正统量子力学宣言

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正当时的“正统理论”。有一大批人(特别是话语权比重大的人)都在维护(甚至是捍卫)正统理论。官方也只相信正统理论。受既定观念、情感、政治气候、学术气候和私利的影响,维护正统理论的人会失去理智地压制不同观点。这样就形成了正统理论学术壁垒。实时权威失去理智(蛮不讲理)的行为比较隐蔽,原因有:第一,他们有意无意地利用“相信和支持正统理论的人数多、气势大”的优势,制造了貌似合理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第二,利用诡辩术掩盖正统理论的不足,蒙蔽世人;第三,将错误的选择装扮成人类无奈的选择。

在维护正统圈外的研究者中,谁发现了实时权威们在科学中失去理智(蛮不讲理)的地方,谁就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突破。

正统量子力学家失去理智的地方有很多。下面略举几例。

(1)利用云室的工作原理做实验,实验成功之后又否认云室的工作原理

在设计制造云室时承认云室的工作原理是,过饱和蒸汽会以电荷为中心开始凝聚。可是,在成功地捕捉到带电粒子的径迹之后,却不承认过饱和蒸汽以电荷为中心开始凝聚,而是认为粒子在云雾径迹的内部空间的各点上随机地出现,呈现位置不确定的状态。如果承认“过饱和蒸汽以电荷为中心开始凝聚”,就承认径迹的3D回归曲线就是粒子的准确运动路径(径迹横断面的中心就是粒子的准确位置)。粒子的方向和位置都是准确的(即同时测准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样一来,测不准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就失去了其在量子力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为了维护测不准原理的基础性地位,不得不违反科学原则地拼命否认云室捕捉到粒子的径迹是同时测准了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即使承认那种情况下同时测准了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也要利用“量子退相干”概念,说那是微观粒子进入了量子力学之外的经典力学状态。但是,量子退相干的条件和机制都不清楚,何时在什么条件下发生量子退相干仅由量子力学家的主观愿望而定。如果说在云室中运动的微粒符合量子退相干条件,那么,电子衍射实验中的电子也就达到了量子退相干条件,电子在穿过双缝时就可以确定它走哪一条缝。正统量子力学家横蛮到了什么程度呢?从“已经将离子静止在势阱中,也不承认同时测准了微粒的动量和位置”的事例不难看出来。

(2)电子衍射实验解释的非理性

光子比较容易产生,几乎所有的碰撞都有光子产生。在电子衍射过程中,有不少电子打在狭缝的边缘上,极有可能产生光子。这样看来,电子的衍射实验产生的衍射环极有可能是光子导致的。理智的做法应该是在排除了光子的衍射之后才能得出“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可是,量子力学家却在未排除光子的衍射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认为是电子表现出了波动性,具有波-粒二象性。验证电子衍射实验中衍射环是否是由光子导致的,非常简单。但是,量子力学家就是不做这样的验证,而宁愿采用不严谨的态度处理这件事。

就算电子衍射实验中的衍射是电子发挥其波动性而直接造成的,对衍射的具体说明仍然充满矛盾。对于多电子通过单缝时的衍射,利用不同粒子间相互干涉解释。对于电子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双缝导致的双缝衍射,利用单个电子的惠更斯原理解释。对于电子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单缝导致的衍射,利用概率波解释(可是,这种情况下的衍射图完全是一幅概率统计图,没有发生干涉,不能表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在第三种情况下,暗纹处电子出现的概率比邻近明纹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小许多,而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的暗纹是由干涉导致的,不是粒子出现的概率低。如果与光波比较,且第一种解释和第二种解释正确,那么第三种解释就不应该正确,也不是对电子具有波动性的验证,而是相反——未显示出电子具有波动性。

(3)德布罗意波的波速困难和稳定性困难

即使电子等实物粒子的衍射实验结果真切地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还存在德布罗意波波速问题。德布罗意波的相速度大于光速。量子力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德布罗意波是波包,波包的群速度就是实物粒子整体的速度。如果德布罗意波真的是由一系列速度不同的单色波组成的波包,那么,做电子衍射实验时又怎么能得到清晰的衍射图样呢?这样的解释明显充满矛盾。不能回答波包中那些相速度超过光速的单色波是什么波。特别是对于双缝衍射,如果电子是波包,那么它在穿过缝而发生惠更斯分裂时,产生的就不应该是波长完全相同的一列次级子波。再说,电子是非常稳定的粒子,如果它是波包,那它在碰撞时波包就会分散成各个不同的单色波,电子也就瓦解了。但是,电子在一般的碰撞条件下并不分解(衰变)。

(4)将狄拉克方程的负能量解与正能量的反物质对应起来

狄拉克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有两个解——正能量解和负能量解。如果说这两个解在现实世界中有对应的事物,那么负能量解应该对于名副其实的负能量物质。可是,量子力学家认为,那种负能量解对应于反物质。要知道反物质的能量也是正值。量子力学家的这种选择犯的是中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选择。那是因为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和量子场论中的“零点能”概念需要这样选择。如果正确地选择负能量解与负能量物质对应,那么,真空中的虚粒子对就是正-负能量粒子对,而不是物质-反物质粒子对。

(5)将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无限扩大

认为凡是量子的特性都是量子力学的特点。这相当于认为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能覆盖全部的微观世界。辩证地看,即使是在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也一定是有限的(量子论的适用范围倒是可以覆盖全部的微观世界)。实际上,量子不等于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不等于量子论(量子力学只是量子论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即,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小于量子论的适用范围)。量子力学的前提条件中没有量子纠缠的内容,量子力学的逻辑系统也不能描述量子纠缠的具体过程。量子纠缠的现象和规律可以在量子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但应该在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之外。以量子纠缠为核心的Aspect实验证明的是量子的特点而不是量子力学的特点。

(6)对海森伯关系仅选择“测不准”这种解释

经典带电粒子绕中心电荷作准确的匀速圆周运动(例如玻尔氢原子),存在pr=的关系。此式与海森伯关系ΔxΔp=极为类似。利用经典轨道运动方程可以严格地得到海森伯关系。归纳起来,ΔxΔp=可表示的意义有:动量与线度之积为一个常数;曲率与曲率半径之积为一个常数;动量与位置不能同时具有准确的值。量子力学家只选择这三种解释中的一种。有人从经典轨道运动方程出发而导出了海森伯关系,量子力学家也不承认。

量子力学家的强词夺理的其他事例将在正文中补充。

看了上面列举的正统量子力学家的强词夺理的几种表现。就知道量子力学令人困惑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是:量子力学的逻辑系统是可用的,然而其解释系统和测量观念不正确)。如果纠正了量子力学家所犯的上述错误,得到的必然是保留了现有量子力学逻辑系统而颠覆了量子力学解释系统和测量观的定域实在论量子力学。不确定度关系也只是量子力学解释系统和测量观的基础而不是量子力学逻辑系统的基础。如果电子衍射实验中导致衍射的原因是电子冲击固体表面产生了伴光(或者是电子湮灭掉真空中虚粒子对中的负能量光子而留下正能量光子),伴光再发生衍射,且量子纠缠和量子隐态传输现象在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之外,就不需要隐参量,更不需要“定域性、实在性和确定性三者不可兼得”的解释,EpR佯谬也不存在。

应该将现有的量子论拆分为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适合于描述量子纠缠相互作用和量子隐态传输过程的理论;第二个支分是适合于描述微观世界中除量子纠缠现象和量隐态传输过程之外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第一个理论分支将会发展成为“隐态传输力学”。结合电子衍射是伴光的衍射的解释和测不准原理不是普遍适用的结论,第二个理论分支将发展成为定域实在论量子力学。Aspect实验就再也不能否认定域实在论量子力学了。

定实在论量子力学就要闪亮登场了。它将保留现有量子力学的逻辑系统而向量子力学的解系统和测量观开炮。一定要打破正统量子力学学术壁垒!

《质量宝贝》第一版《前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或者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冷战时期。国际上的外交也逐渐转入了“价值观外交”新阶段。大国博弈进入了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加剧价值观输出攻势。如果东方人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学思想方法,就不利于共产主义思想向西方的渗透(相反,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向东方渗透,即在“冷战”过程中对东方不利)。现阶段,生产的目的和管理的目的都可以不受社会制度的绝对制约。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目的也可以是为人类造福(有少量优秀私企早已跳出了功利性管理的圈子)。但是,受过去遗留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本质的影响,目前西方管理的本质和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属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分配和使用的功利性管理。这种功利性管理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是正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西方的管理研究是将劳动力也当商品的物质财富管理方法的研究,也是约束性生产管理研究,侧重于技术程序标准化约束,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缺乏精神财富管理研究(或思想管理研究或素质管理研究)、情感管理研究和管理学本质的研究。这就迫切需要公益性管理思想方法的诞生。非功利性管理也不是完全不要经济效益。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确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双丰收。

质量是积极程度、且具有价值,存在质量交换规律。顺应质量规律以质遂愿,“物管”和“神管”双管齐下,技术管理和思想管理齐头并进,义的引导和利的疏导联合使用,以按质分享的原则调控“利”的作用和流向,不断提高管理活动中培养情操和意识及能力、塑造人格、教化思想观念和关怀人文四职能所占的比例,追求个体行为对全社会有积极作用(不是仅关注顾客而是关注社会的需要),以创造良好感受为目标。这就是与共产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协调的现代东方管理理念。其中“以质遂愿”是纲领,“神管”(即以素质管理和情感管理〈品格和能力培养、人格塑造、思想观念教化和人文关怀〉为扛顶激励管理模式的高层次管理)是核心。管理的过程既是产品质量提升过程又是人品提升和人格完善(人员素质提高)的过程。追求的是为顾客创造良好的感受,提高所能影响的人的幸福度指数。素质管理概念和情感管理概念都有人提到过,但是,缺少“以质遂愿”的纲领,不能形成东方管理理论体系。正是限定质量是积极程度且有了“以质遂愿”的纲领和“神管”的核心,才奠定了现代东方管理理念的基础。现代东方管理理念也可以用几个字高度概括,那就是“神入而治”。意思是,通过净化心灵和洗涤灵魂的真情人文关怀而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管理。含有中国古代“无为而治”之中所包含的“让人明白事理加强自我约束从而达到不管而管的目的”部分思想。但“神入而治”与“无为而治”不同:它并不像后者那样突出“无为”。所以,它是源于古老的东方而“进化”为具有现代气息的管理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理论没有阶级性,现代东方管理理念的适用性与社会制度无关。换言之,无论是公有制社会还是私有制社会,都可以使用现代东方管理理念。关键在于生产目的的选择。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的质量定义是朱兰以其世界质量管理学泰斗的光辉压倒了其他质量定义而占统治地位的。这种主观质量定义允许“满足不合理要求的程度高也可以叫做质量好”。就是说,主观质量定义的最大缺点是对质量没有积极性限制(难逃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目的枷锁。导致管理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而不以社会一般需要为关注的焦点)。笔者指出了朱兰质量定义的包括这种大缺陷的六大硬伤,认为事物的质量是事物的积极程度。“质量是积极程度” 的质量定义既涵盖了朱兰质量定义的所有积极内容,又限制了朱兰质量定义中的“要求”是对价值的要求,从而克服了朱兰质量定义的缺点。准确地把握了质量的本质,与奔向共产主义的大目标相协调。它不仅好记好理解,而且与价值是积极作用的价值定义极为对称,为质量具有价值的观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为什么要提高质量和怎样提高质量这两个问题,不能仅注意怎样提高质量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缺乏纯正的提高质量的动机,无论提高质量的方法有多好,也不能很好地实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还很不足(或者说很不均恒),人们在提高行为质量方面所下的功夫远远不够。

为什么要提高质量?“提高质量能带来效益”的回答显得比较肤浅。提高质量为什么能带来效益?是因为质量具有价值,质量可以创造价值,质量具有巨大的潜力。更重要的还有,不管你是否愿意将提高行为质量作为一种投资,但提高行为质量的“投资”都是“利润”最丰厚的“投资”。换言之,质量决定资源的创造、占有和配置,最终决定我们的良好感觉及生存和发展状态。在市场竞争中,资源的创造、占有和配置始终是由行为质量决定的。实物质量也是由行为质量决定的(是行为质量的部分反映)。所以,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行为质量的竞争。除了人道主义的施舍、救援和“以权谋私”以外,人类社会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配方式是按质分配,即社会分配的主流规则是按行为质量分配。质量创造价值的过程主要是以质量换回价值的过程。质量具有价值及质量能换回价值决定了质量可以交换。质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即“质”和“量”的比例等)交换构成了质量交换规律。质量是宝藏,需要开发。

幸福度指数最高的国家并不是最富足的国家;有些富人的幸福感还没有一些穷人的强。这表明,幸福度指数并不与物质财富的多少成正比。人类的行为目的和管理的目的也应该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转变为“追求幸福感最强化”。最好是“追求幸福感最强化”为主而兼顾“追求利益正常化”。人类的管理也应该从生产管理转变为“以‘神管’为主而兼顾‘物管’”。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者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工人的死活,从而使那个时期的生产管理的目的是罪恶的求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和劳动力买卖关系。现在,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但资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还残留有那种烙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人文关怀当作管理之外的东西)。这从质量定义可以看出一般:西方管理所使用的质量定义核心是“顾客满意卖得出去的就叫质量好”而不管产品对整个人类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西方管理理论的灵魂还需要洗涤。

人类在向更高的目标挺进的过程中,妨碍挺进速度的是下列两大障碍:第一,技术障碍;第二,德行障碍(非技术的思想行为障碍)。所以,一个国家应该有以科学规律、政策、法规为核心的技术管理和以社会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管理(如中国以马列主义和传统价值观为核心)。企业是社会的缩影,所以企业管理也应该有“约束性生产管理(物管)”、“思想管理”(或素质管理)和“情感管理”三套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的不好现象是,研究技术的人认为克服道德障碍的事与自己无关,研究道德理论的人也认为技术问题与自己无关。在质量管理方面,则是普遍认为提高质量的技术方法很重要而“解释为什么要提高质量的理论,如何转变不怎么重视整体行为质量的人的观念”的思想管理不怎么重要。现有的经济学、管理学、质量学几乎是纯粹的技术理论,伦理学又几乎是纯粹的道德理论。只有哲学等很少的学科是将技术问题和德行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质量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统计方法(数理方法,纯工程技术方法),直到现在质量管理仍然是联合执行的技术方法。对于组织的文化、理念等行为指导思想的建设和管理,仍然是既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纲领性的准则,又缺少具体的方法。质量交换规律的发现和以质遂愿规范的倡导,有利于将经济学、管理学、质量学建设成为“将技术管理方法、道德管理方法、精神管理方法(或情感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因为“辩证”和“以质遂愿”就是道德方法指导纲领,它能引导人们在改变价值观(或提高行为质量价值、提高道德水平、增进情感交流)的同时提高活动的经济效益。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源于思维。辩证思维方式是最佳思维方式,一切正确和科学的行为都来源于辩证思维。我们得到的重要结论是:如何达到目标?回答是“以质遂愿”;如何以质遂愿?回答是“真情人文关怀”和“辩证思维”。

对于分配非劳动产物和非亲为的劳动产物及非工作时间内的行为影响到的资源,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原则是没有办法处理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人气资源”的分享(包含分配)不是按劳动量进行的。提出质量天下理论及按质分享理论和原则,可以弥补知识经济理论和按劳分配原则的不足。行为质量决定资源创造、占有和配置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社会价值体系的作用。提高质量可以在资源占有和配置上取得更多的优势。行为质量高,必然会导致“人心所向”,“人心所向”必然会导致“资源所向”和“价值所向”。“按质分享”就是必然的。

价值的增长一般是非线性增长,非线性增长的价值与对应的线性增长的价值之差不属于劳动量的范畴。可见,即使是对于商品,价值并不是全部由劳动量决定的。价值的非线性增长的理论一出世,马克的劳动价值论乃至资本论的学术价值会立即下滑。

各个机构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有投机取巧的倾向。需要自身的道德和习惯以及公平、公正和正义的环境来约束。需要缔造一种和谐的质量文化氛围。既然行为质量决定所有的人造价值,那么,在崇尚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就是以“提高行为质量”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愿,即“以质遂愿”(或“以质遂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行为质量的产物。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包括(或可以发展成为)对其提供者的行为质量的认可。以质遂愿是质量文化和质量道德的核心。

知识经济理论的弱点是对描述行为效果和非经济资源的分享显得“力不从心”。罗孚、通用、福特等企业的沉浮案例正如郭重庆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单靠技术(或知识)获得高额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文化、理念、管理等产生的效果(即整体行为质量的软件)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会更重要。这只能表明曾经风靡一时的知识经济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许多人认为比尔盖茨的价值大多不是实体价值。价值不会从天而降、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透支,那么比尔盖茨的价值最大的可能是质量的价值而不是未来价值的贴现。这表明了知识经济理论有发展成为质量天下理论的理论需要和现实需要。

质量交换规律的发现,以质遂愿规范的倡导,按质分享理论的问世是质量管理基础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对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是现代东方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作者的本职工作很忙且与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没有利害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社会力量支持,这个课题的研究就有搁浅(中断)的危险。所以,质量交换规律的发现者、“以质遂愿规范”倡导者和“按质分享”经济理论提出者向广大质量管理工作者寻求广泛的支持和合作。

2007年4月9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刊发署名文章《中国呼唤世界级大师》,舒行先生分三个层次论述大了师的定义,社会影响,呼吁要创造“大师”出现所需要的温润的社会土壤。舒行在文中对中国缺乏世界级大师表示忧虑。《中国呼唤世界级大师》的文章传播到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目前在质量管理研究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利于大师生长的因素:第一,跟在西方学者的后头研究(俗称:跟着说,即在他们的学术思想框架之内研究,并以西方学术思想为标准评价境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注:西方的技术管理是先进的,在技术管理方面以西方为旗帜是正确的,只是不能全面“唯西是从”);第二,重钱、重权、重背景,而不重视新人的实际的学术水平。前者已经形成了一种学术风格,且在“近亲繁殖”、排斥异己。后者导致的恶果是:新人的学术水平再高,其著作难以出版,文章上不了高级别的杂志,有水平的新人要费很大的劲也只有极少数被社会认可,多数仍被埋没着。其他不利因素还有:自己不首先挖掘和承认潜在人才,而是等待社会承认了之后才重用。凭自己的直觉和判断挖掘、招揽和重用潜在人才始终是国人所缺乏的特点(国人是几乎相反——不愿意冒任何用人方面的风险)。若有教授沿着探索质量交换规律这种发源于中国的研究思路继续研究,就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级质量管理大师。

中国如何由产品输出大国变成文化输出大国,如何实现由经济发展导致的文化科技的飞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本书虽然是文集,但所建立的理论都形成了体系。除发现质量交换规律、倡导以质遂愿规范、建立了现代东方管理理念之外,作者还建立了质量经济理论和质量世界理论,揭示了按质分享的社会分配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合作频繁经,政治制度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各种流派争奇斗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市场一派繁荣景象。同时,大浪淘沙,泥沙俱下,物欲横流,钱本位和权本位思想严重入侵学术界。若权威对自主创新性特强的成果表现得过于慎重(以致易被误认为是“冷淡”或“麻木”),就很不利于“大师”胚胎的发育。谈不上为“大师”的成长提供理想的土壤。实际上,也许只有“另类”才更有可能成为世界级大师。

大师来自何方?曾经的伟人毛泽东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么?……结论是从实践中来。就是说,人才是环境培育的。若社会环境没有及时地培植自主萌发的正确思想,“大师”胚子就不能茁壮成长。“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011年学会学术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出台,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科协八大胜利召开,中央对科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新一届党组书记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学会学术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抓住难得机遇,大力加强学会学术工作,是完善国家科技体系和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是贴近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年度,学会学术工作坚持“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解放思想、提升能力,集成创新、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交流格局,引领学术热点,增强交流实效

以推动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以搭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术平台为主要手段,完善交流格局,引领学术热点,创新交流方式,加强成果提炼,营造和谐环境,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增强学术交流品牌的导向性和辐射面,使学术交流更加符合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取得成效

年会于9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市举办,由中国科协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中国科协“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以及突出国家“十二五”首年特征、突出学科交叉、突出举办地特色、突出国际化元素的目标,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会、成果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影响广泛的科普活动、卓有成效的专题论坛和天津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以及各具特色的专项活动。

年会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精简规模、提高实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会场庄严隆重,高效紧凑,刘延东、韩启德、张高丽、周光召、黄兴国等领导同志出席。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13位两院院士、194位外国科学家、来自美国科学促进会等4个国际科技团体的专家代表、41位全国学会理事长、81位曾任或现任的省部级领导,参加开幕式的大会嘉宾、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达2100人。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会时间压缩为半天,提高了会议有效时间。学术交流分会场交叉争鸣,成果突出,年会共设立了22个分会场,其中国际分会场9个,分别由20个全国学会和中国科协国际部、海智办牵头,共有60个联办单位参与。录用论文935篇,其中9个国际分会场提交英文文章150篇。实际与会代表2100多人,其中有院士53人、省部级以上代表26人、外宾192人、港澳台代表17人。科普活动覆盖面广、突出民生,以科普嘉年华、院士专家津沽行、“大爱无疆·关注健康”卫生安全健康科普行动等三大系列为主题,动员天津市各区县共组织了239项科普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达到50万人次,覆盖人群300余万。专题论坛调研水平高、针对性强,设立10个专题论坛,由天津市政府14个相关部门牵头承办、14个全国学会协办。会前由全国学会组织14批97人次专家学者,深入天津提前进行实地调研,出具了55个决策咨询报告。会后编印了《天津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院士专家发言提纲汇编》,收录了18位院士专家的书面建言献策成果。专项活动类型多样,营造氛围,根据中国科协和举办地需要,举办了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论坛、女科学家高层论坛、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韩启德主席与天津大学生见面会、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与大学生见面会和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座谈会、第三届科技摄影展、“纪念世界化学年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建设90周年”系列活动、“天津光谷”建设高层论坛、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等11项活动,很好地烘托了年会氛围。

本届年会是中国科协八大后第一次年会,突出呈现了缩小规模、提高效率,国际化元素突出,年度地域特色显著,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等新的特点。

(二)示范活动引导效应进一步增强

1.中国科协论坛前瞻性提高

进一步突出中国科协论坛主题前沿性、人员高端性和规模小型性(20-30人)的特征,力求主题新颖,形式灵活,探讨深入,注重实效,打造科技工作者对前沿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的平台。共举办了8期,包括27名院士在内的430名专家学者参加,并由首席科学家提炼高水平的学术备忘录,向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建议。8期都围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重大工程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展开研讨,充分发挥了对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的引领作用。

2.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辐射面扩大

学术沙龙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营造了良好学术交流氛围,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也带动了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组织类似活动,沙龙的辐射面逐渐扩大。2011年共举办12期,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多学科交叉并自由探讨学术问题的良好学术生态,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平台。

3.青年科学家论坛突出交叉融合

共举办15场青年科学家论坛,选题涉及工学、农学、林学、医学、基础科学等多个领域,承办单位包括全国性学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583名来自不同学科、地域和行业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参加交流,拓宽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增进合作

共设立5个研讨主题,参加活动的大陆学者770人,台湾学者124人,深入研讨交流,共享多元化的最新学术信息,推进两岸学术建设,为学科和行业科技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活动月,大陆与台湾的青年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增进了彼此的友好情谊。

5.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提高实效

举办了主题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的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邀请了4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及其影响、核能利用与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深入探讨了其成因与机理,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和方法,并就现场听众、新闻媒体和网民关心的部分问题作了解释和回答。400余人出席报告会,并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报告会为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代表科技界和中国科协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表明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形式创新、反响良好

落实中国科协领导指示,组织协调全国学会为贵州工业强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全国学会向贵州省科协推荐相关领域专家,已有28个全国学会推荐了包括18位院士在内的142位专家。组织全国学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贵州工业强省院士专家论坛暨引聘科技专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省长专程拜访科协并致信感谢韩启德主席、陈希书记和邓楠同志。

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质量安全”,来自农业、质监、卫生等系统的近300名院士专家参加研讨。会后,形成《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建议通过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

2011年12月10-11日,在江苏南京举办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这是中国科协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协、江苏省水利厅等单位承办,13个全国学会和机构协办,主题为湖泊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出席并做大会报告。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主持论坛主报告会。论坛正式代表200人,收到论文180多篇,从中优选120篇结集出版。我国湖泊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等共800多人参加开幕式并听取主报告。设有湖泊保护与资源利用、湖泊流域发展与综合治理、湖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水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等四个分论坛。论坛发布了《南京宣言》(中英文版)以及国内首部《中国五大淡水湖保护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引起业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7.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工作

为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分别作为推荐单位遴选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经专家评审,从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推荐的75个候选研究群体中评选出22个参加角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入选9个,是历年入选比例最高的一次。中国科协推荐入选情况连续两年居各推荐单位之首。

8.支持香山科学会议

作为香山科学会议理事单位,履行理事单位职责,积极参与相关事务。

(三)打造学会品牌学术活动

1.引导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优先支持原始创新和前沿性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支持基础性学术交流活动;重点支持国家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和专业组织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活动;继续支持全国学会举办国际会议。共择优资助133项学术交流活动。

2.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化学年。根据年度特点,支持中国化学会等相关单位成功举办“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学术报告会以及系列科普活动等,系统回顾化学科学取得的成就,全面展示我国化学化工研究成果。

(四)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发布

1.完成2010-2011年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1年3月编撰完成了2010-2011年度的22本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综合卷(2010-2011)》的编审出版印刷工作。参与这个年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的专家学者近2000人,880人直接参与了研究和编写工作,其中院士68人,研究报告共计800多万字,共出版约4400册。

为规范项目管理,启动了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手册的编写工作。

2.召开2011年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

4月7日组织召开了2011年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七届全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协七届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出席发布会,中国科协书记处张勤书记主持。白春礼副主席发布了22个学科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冯长根书记发布了全国学会发展报告,陈运泰院士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400余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持续开展学科发展研究

启动了2011年的学科发展研究工作。参加本年度研究工作的全国学会共24个。目前24项研究进展基本顺利,均已经进入最后的调整、修改阶段,预计2012年1月可以完成全部编辑工作。研究成果将在2012年4月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进行发布。

4.继续开展学科史研究

中国力学学科史、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史的研究编写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研究成果将在2012年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进行发布。

(五)试点在线学术交流活动

利用网络具有的跨时空、跨地域和更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特点,开展在线学术交流,拓展学术交流形式,提高学术交流实效,并通过活动扩大在线学术交流的影响。

1.举行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

举办了主题为“感悟·探索·创新”的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逐渐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学博客,打造在线学术交流品牌。截止到参赛时限,共计报名博客1318个,博文2916篇,比第一届有所增长;参赛博客分别来自84个博客网站和17个独立域名博客,比第一届翻了一倍,参赛范围有了扩展。

2.举办网络学术交流研讨会

为促进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提高对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服务能力,2011年11月16-17日在合肥召开“2011年网络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全国学会在线交流试点经验,研究科协系统网络学术交流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探索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拓展网络学术交流的空间,增强学术交流的影响力,丰富学术交流的方式。获得在线学术交流试点资助的各全国学会和部分其它全国学会的有关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邀请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科学网、中国知网及有关院校的专家到会做专题报告,对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做解读。

二、深化项目实施,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期刊改革发展

继续深化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拓宽科技期刊发展途径,强化学科集群化建设和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在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项目实施水平、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水平和期刊出版综合实力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引领期刊发展、培育期刊精品、集成学会资源、搭建期刊发展平台、有效服务凸显创新的工作目标。

(一)期刊整体质量水平继续提升

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CJCR2011)最新显示,无论是出版的各项重要指标还是表明影响力和质量的多种被引用指标,中国科协期刊在国内科技期刊中表现出绝对的领先优势,彰显了中国科协对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长期以来实施的各项扶持计划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也说明了各全国学会及期刊出版单位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付出努力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从具体数据来看,总被引频次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43种,在61个学科分类中占70.5%;影响因子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35种,占57.4%;综合评价总分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40种,占65.6%。三者同时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26种,占72.2%。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11年评选出的中国百种学术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占6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文章”,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布的论文占68%以上。两项均占绝对优势。

SCI 2011年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129种,其中中国科协期刊69中,占53.5%。在被收录期刊中,影响因子较去年提升的有36种,占被收录期刊的一半以上。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已达史无前例的13.4,进入世界同类期刊的前8%。

EI 2011年收录中国大陆期刊216中,其中中国科协期刊102种,占47.2%,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

(二)加强政策导向,推动期刊发展

2011年是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实施的第二个周期的第三年(三年为一个周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育精品科技期刊,提升期刊竞争力

继续对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给予重点支持,重点培育在专业学科领域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技期刊。有92种科技期刊经评审继续列为2011年度延续项目获得支持。

2.深化期刊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期刊创新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改革要求,大力支持学会深化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以集群化为目标,以数字化为手段,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2011年继续在中国光学会和中国抗癌学会2个具有不同典型代表性的学会期刊出版单位开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两个试点项目初步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中国光学会成立了《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七刊一网。其中“中国光学期刊网”整合了43种光学期刊,在业界影响广泛。中国抗癌协会筹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国抗癌协会杂志社”,目标是将杂志社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肿瘤专业杂志社。利用中国抗癌协会的品牌效应,使系列杂志在信息交流、出版、编辑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体制现状和实际,针对科技社团主办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了解现状,积极向政府管理部门反映、呼吁和争取政策支持。以中国科协名义向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报送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体制改革建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116种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通知,针对科技期刊实际情况和诉求,收集整理了向新闻出版总署反映67家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存在实际困难的情况,向新闻出版总署报送了49种期刊列入首批转企改制的意见,并已获得批准。

3.支持期刊数字出版转型,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继续开展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平台建设。支持建立中华医学会期刊网,中华医学会90种期刊编辑部使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68种期刊建立网站在线提供信息服务。审稿系统专家库共有专家9361位,可供使用系统的系列杂志共享。稿件管理系统中有稿件91108篇,全部作者数量20万人次左右。中国农学会目前已构建起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农业期刊数字平台”框架,完成了1720个涉农期刊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完成了400万篇涉农期刊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实现了涉农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互联互通,构建了期刊动态引证报告发布系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期刊网”平台建设,中国药学会期刊网络平台已进一步扩大成果。

(三)扩大期刊国际影响,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

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促合作”方式,拓展科技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版权合作与代理发行,积极促进科协科技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努力培育一批英文版期刊,支持其做大做强

大力扶植、支持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有一定国际化基础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其语种优势,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其国际化进程。有7种英文版期刊继续评为2011年度英文版期刊国际推广项目。被支持英文版期刊指标均稳步提升。

2.加强国际化专题培训,提高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

建立有效的期刊出版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国际化交流与培训常态通道,提高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举办了2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化境内培训,

3.扩大期刊对外宣传渠道,加强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展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办。本次展览是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第四次借助图联大会展会平台集中展示科技期刊整体形象,展台占地18.58平方米,以视频演示、纸本资料发放、电子资料发放、触摸屏阅读论文、样刊陈列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累计接待了来自50余个国家的观众1000余人次,发放电子资料400份,纸质资料1100份,展示样刊及期刊样稿60余种,播放视频144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人民网科技频道、和讯网等媒体报道了中国科协举办科技期刊展的情况。

(四)积极搭建期刊发展能力建设平台,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

1.加强基础理论建设,编制完成科技期刊发展报告

编制完成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年度发展报告(2011)》,并在4月7日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发布。该报告从学术建设、出版质量、体制机制改革、精品期刊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了2006-2010的5年期刊取得的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搭建层次高、影响力强的期刊研讨平台

2011年10月27日至28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承办。论坛主题为“转变期刊发展方式与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使命”,主要议题包括:科技期刊热点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外科技期刊业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科技期刊发展与政策需求: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与学术诚信建设,科普期刊的机遇挑战与发展创新。韩启德院士为本次论坛主席。程东红、李东东等领导出席,陈运泰院士等5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物理快报》责任副主编王鼎盛,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主席伊丽莎白薇吉尔博士,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副主席、爱思维尔集团《柳叶刀》杂志高级执行主编萨宾克莱纳特博士,《当代生物学》杂志高级编辑弗洛里安马德思拜奇博士分别在论坛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层次高、规模大,对加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理论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究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是我国科技期刊界的一次盛会。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论坛的消息及盛况。

3.加强期刊专业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期刊编辑专业技术水平和学会秘书长期刊政策管理水平,促进期刊有序健康发展,坚持开展出版单位和主办单位的相关专题培训。举办了期刊出版政策法规培训班、第九期刊中国科协主管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

4.建立有效机制,坚持开展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

继续坚持每月举办一期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1月至10月,见面会共收到来稿134篇,重点推荐49篇,书面推荐43篇,共推荐92篇。近30家媒体参与见面会,并积极组织报道300余篇。

5.加强政策指导,开展专题研讨和调研

举办科技论文写作研讨班,开展“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主题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执行情况。

6.加强期刊管理制度,规范期刊出版行为,严格审批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2011年度科技期刊年度核验和年度审读工作,为我会所属的154家出版单位办理了各项出版业务的审核报批手续。

三、支持探索创新,培育自身能力,推动学会多元发展

继续贯彻“会员为本,因会制宜,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推动学会创新发展推广工作和加强学会队伍建设为重要工作内容,激励和扶持学会按照我国国情、科技社团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影响,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做出积极贡献。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联合民政部推动学会创新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

1.加强对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的指导

联合民政部积极指导学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7月15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会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对为期三年的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进行了第二次中期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多数项目进展顺利,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批示范学会在承接社会化服务职能方面成效显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挥专家和网络优势,联合业内多家科研、生产和管理单位,共同承担工业与信息化部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探索科技社团开展科研工作的途径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华中医药学会受国家中医药局委托,构建了中医药行业标准化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为其他学会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中国农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围绕行业关键问题,建立一批产学研技术联盟,实行产学研协作创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中国流行色协会建立了实体性色彩检测与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评价服务,取得积极了明显进展。中国力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心理学会等单位大力加强学会机构职业化、国际化建设,逐步探索建立监事会、司库制度,民主化程度逐步提升,学会影响逐步扩大。

2.加强学会创新发展项目向地方学会的辐射

积极培育有潜力的学会推动创新发展。通过项目引导学会围绕组织机构建设、会员服务体系、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承接社会化服务职能等突破口进行改革创新;除重点扶持40余个全国学会外,还资助10余个省级学会强化组织建设基础,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引导学会探索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团发展规律,满足政府、社会和会员需求的科技社团发展新格局。通过项目评审形式,资助学会创新发展基础项目50余个,经费400余万。

3.召开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

为进一步扩大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学会学术部于9月5日,在北京召开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近年来学会改革发展的经验,扩大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的影响。程东红、沈爱民、李勇等领导出席,沈爱民发表讲话。各全国学会秘书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学会部负责人、部分省级学会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展板展示、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了学会创新发展项目的进展,参会代表从组织体制改革、会员管理服务和承接社会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分组讨论,集中而全面的探讨了近些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反响热烈。

(二)大力加强学会人才队伍建设

1.探索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会负责人培训和交流活动

组织理事长研修班1次,组织秘书长培训班2次,组织学会秘书长沙龙3次、秘书长活动日1次、学会新任工作人员培训班1次,围绕产学研协作创新、秘书长能力建设、学会组织建设、学会科普能力建设等内容进行交流,参与学会干部500余人次。

2.与国外社团探讨合作创新社团工作人员培训形式

举办中国科协与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合作交流会,冯长根、沈爱民就相关合作事宜与以IEEE主席和秘书长为首的美方代表团进行了交流沟通。与美国社团管理者协会的交流座谈会,探索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国际化建设的途径。

(三)加强对学会组织建设的管理服务和监督

1.组织开展完成了学会年检工作任务

结合科协自身的实际,拓展了年检的内容,加强年检工作的前期动员部署、数据统计分析、年检通报工作,共有165个学会取得年检合格结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规范办理相关业务审批项目

受理初审一批学会的设立申请,并指导民政部审批同意成立的学会开展登记成立工作。继续加强对学会换届方案和代表大会的审批。共完成35次的初审报批,指导54个学会完成了理事会换届的审批、备案事项。加强对学会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和备案的审查。

3.推动中国科协学会管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

积极搭建学会会员服务工作平台,通过推广宣传,己有近40%的全国学会使用本系统,学会服务管理会员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努力为学会争取社会广泛支持和相关政策环境

在科协领导积极支持下,争取社会支持设立了“中国科协合展奖学金”和“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中国科协合展奖学金由中国科协年会组织委员会设立,用于奖励年会举办地辖区内部分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在读本科及专科大学生,鼓励在校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地投身科技事业,报效祖国。奖学金由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管理,委托年会举办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执行。年会举办期间举行奖学金捐赠仪式。根据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中国三峡集团将斥资2100万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工作者出版高水平科技著作,以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人才成长,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该计划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重点资助科技人员的首部学术专著,以满足中青年科技人员出版学术专著的迫切需求。这一出版计划将由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

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学会参与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深入开展学会税收政策研究,就学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开展调研,组织起草有关报告和建议,探索学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途径。

开展学会理论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学会发展报告(2011)的编撰工作,根据全国学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会工作的经验和规律,研究学会的发展方向,加强了国内学术机构的合作,编制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11)卷》,积极展示五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创新发展的成绩,树立学会良好的形象。受民政部民间局委托开展学术团体评价指标研究,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认可。转发民政部关于学术类社团评估的有关文件,并积极鼓励学会参加评估。开展学会组织建设状况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委托科普出版社组织翻译和编辑出版社团运营管理教材。委托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近代科技社团的研究课题。委托有关学会组织编辑和拍摄学会活动影像资料。委托科普出版社重新编印学会中英文简介,扩大学会的影响。组织全国学会新春联谊会,努力建设和谐良好的科协形象。

(五)积极完成有关部门交办的任务

在党组领导下,配合机关党委作好学会创先争优的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有关学会建立党组织和配备党员,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配合办公厅对3个政协提案、50余个中国科协代表提案起草答复意见。配合组人部开展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推荐25个中国科协先进集体、1个先进集体标兵,32个先进个人。

受工程院委托,开展了第九届光华科技奖人选的初评和推选工作,推荐24名光华科技奖人选、12名光华科技奖青年奖人选。

四、发挥优势,服务创新,引导学会服务科技人才成长

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工作者需求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科技人才为重点,以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学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开拓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新领域,为我国科技人才培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一)组织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1.完善项目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继续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公开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通过项目招标和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继续支持31个学会承担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在继续设置高端前沿继续教育活动、专项培训活动、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开发、科普培训活动的同时,增设5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试点项目,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及其所属施教机构中,选取工作基础较好、办学运转规范、培训质量较高、保障实施得力、具有发展潜力的代表性施教机构,支持其在师资建设、培训策划与实施、社会化合作机制、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及高端培训项目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建立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新模式。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广东省科协、沈阳市科协承担了2011年度试点项目。

2.继续支持全国学会承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高级研修班

2011年度,共有5个全国学会承担了6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项目,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数量较往年增加1倍。

3.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前期研究工作

进一步做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专项的前期研究工作,做好专项立项文本编制及可行性研究。项目已经书记处批准上报财政部申请立项。

设置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网站建设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精品课程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等研究项目,对进一步完善申请设立继续教育专项进行项目的论证工作,做好项目管理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三)积极组织学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工作

继续组织协调并支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继续支持全国学会推荐专家参与考察认证工作。重点支持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全国学会承担试点工作组秘书处的职能。

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学会经教育部批准承担相关专业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的10个专业中,全国学会承担了4个专业分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正在积极筹备申请工作。

开展了面向工科全国学会的调查,了解学会对参与工程教育相关工作的意向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开展了面向工科全国学会的调查,了解学会对参与工程教育相关工作的意向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继续支持部分全国学会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作,通过项目引导重点支持试点学会完善认证组织和管理程序,修订专业分类和标准,实施认证工作,规范文档及后续服务管理,培育专业认证队伍。试点学会工程师资格认证框架性文件已经完成初稿。

2013年学会学术工作总结

20xx年,学会学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要求和书记处党组的工作部署,按照“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发挥优势,积极投入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xx年我国遭受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危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国科协的紧急部署,学会学术部迅速动员和组织全国学会积极投身防灾救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召开中国科协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

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全面了解灾害情况,深入研究灾害成因、机理,提出防御和预防灾害的对策,于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举行了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以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特邀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陈顒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局长杨昆教授就地震、气象、灾后重建、卫生防疫、电力保障等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注重学术性、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相关部委领导,科研院所、相关大型企业的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部分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全国学会及相关学术团体的有关人员,中国科协领导及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等近600人应邀出席报告会,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在20xx中国科协年会上增加防灾减灾内容

在年会开幕式上,邀请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围绕“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做了特邀大会报告。

举办20xx防灾减灾论坛。主题为“防灾减灾与应急对策”,围绕气象、地震、地质、电力、铁道、生态、医疗、建筑、通信、农林等12个专题组织学术报告和征文,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综合研讨,内容涉及灾害对铁路的影响、灾害气象应急处置、防灾减灾与卫星应用、灾区林业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汶川特大地震与卫生防疫、汶川特大地震地质灾害反思、汶川特大地震建筑震害启示等。这次论坛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学科交叉交流的方式,由20个专业领域与灾害相关的全国学会联合举办,论坛共收录论文173篇,参加代表230余人,邀请了10名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24位专家在两个论坛分会场上做了专题报告,28位科技人员做了论坛交流,20位科技人员进行了墙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了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客观探讨了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从科学角度上研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措施,为决策部门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举办科技工作者摄影展

为展示科技工作者在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贡献以及感人事迹,彰显他们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举办了“使命、责任、奉献——2008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科技工作者”专题摄影展览。从全国学会、省级科协以及各新闻媒体、图片社、个人摄影师、图片网站等渠道,共征集摄影作品1793幅。经过全国学会初评、摄影界和科技界专家评审,共推荐128幅作品入选。主要展出反映科技工作者在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专业技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照片以及科技工作者在现场拍摄的反映灾害情况并提供决策依据的资料图片。

(四)组织协调全国学会,全力支持和配合各级有关部门开展科技救灾工作

1.组织召开有关全国学会抗震救灾动员会议。5月16日,紧急召开全国学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动员会议。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与抗震救灾密切相关的31家全国学会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王兆国同志对科协系统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通报了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全国学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在科学救灾、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有关学会汇报了学会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并就科协系统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2.进行全国学会抗震救灾情况电话普查。5月19日,根据书记处领导指示,对191个全国学会在抗震救灾中的捐助情况进行了电话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国学会捐款捐物基本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调查中专门就全国学会员工及家属在地震灾区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并以学会学术部的名义表示了慰问。

3.建立全国学会抗震救灾每日一报制度。选择与抗震救灾密切相关的31个全国学会,每个学会明确一个联系人,每天向中国科协报送学会参与抗震救灾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求其他全国学会关于抗震救灾活动有事即报。所有信息每日汇总后报送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办公室。共报送全国学会信息72条,抗震快报刊载24条。

4.发挥学会智力优势,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服务。

(1)组织全国学会积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与抗震救灾

——161个全国学会分别以倡议书、公开信、群发短信、转发文件、网上通知等形式,号召会员积极行动,利用专长,各尽所能,为抗震救灾做贡献。

——全国学会以学会名义捐款326.45万元。全国学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挂靠单位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款共计约48.6万元(个人通过社区、银行和网络等形式的捐款除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委会向灾区捐助价值为360万元的药品;中华中医药学会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骨伤药品;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向灾区捐助2000箱方便面和幼儿奶粉;中国康复医学会募集了价值20万元的境外康复设备。

——搜集一线救灾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中华医学会把一线专家反馈回来的信息,如:灾区急需小儿骨科医生、消杀药品等,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国铁道学会与四川省铁道学会建立了每日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并上报铁道部。

——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会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中华医学会以学会名义派出3位专家赴灾区指导救治防疫工作;中国心理学会配合科技部、团中央和重庆市派出4名心理干预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配合卫生部和团中央派出25名心理干预专家;中国农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推荐4位专家配合农业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工作组在地震当晚就赴灾区对动物疫病防控进行指导和检测;中国建筑学会配合建设部组织专家深入灾区进行房屋勘测;中国感光学会配合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协助分析灾区地质、地形影像资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推荐专家配合建设部开展规划和节能重建工作;中国水利学会配合水利部近期将举办水库设施加固和饮水安全培训班;中国地质学会推荐9位专家并在近期将针对灾区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重建工作培训;中国图书馆学会配合建设部制定、推广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

——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科普宣传。参加科技周的全国学会都增加了地震方面的展示、讲座、资料发放等内容,并配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充实科普资源包中的地震科普内容。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制一批针对灾区重建工作的心理科普宣传材料,并对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中国地震学会通过教育部将地震科普宣传册发放到中小学校。中国农学会寄送4万份《农村致富新技术(抗震救灾专辑)》到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等受灾较重的省份,指导帮助灾后重建工作。与地震、心理、防疫相关的学会还积极推荐专家还配合新闻媒体开展科普宣传。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印了《地震灾害后儿童及成人心理应急反应与疏解》的彩色挂图2000套捐赠给四川省医学会,向受灾群众宣传心理危机和精神健康知识,促进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

——及时稳妥处理相关国家和地区科技团体的慰问函电。中华医学会、中国护理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5个全国学会分别收到了俄罗斯、匈牙利、日本、新西兰以及中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的慰问函,学会都及时进行了回复。

(2)及时协调全国学会的抗震救灾活动

反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创殇专家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专家组团赴灾区服务的请战,积极协助各有关学会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动员卫生防疫、心理卫生、农林牧生产等相关领域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支援、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组织7个全国学会推荐共14名专家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抗震直播节目,以科学引导广大公众正确看待自然灾害,稳定公众情绪;协助全国学会组织开展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

我部始终与四川省科协学会学术部保持密切联系,并将了解掌握的相关信息提交科协抗震救灾办公室和相关学会,提供参考。

我部17位同志都参加了为灾区捐款活动,在外地扶贫、下基层锻炼和正在出差的同志还委托部里同志代为垫付捐款;7位党员领导干部缴纳了特殊党费。捐款总额17600元。

二、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xx年学术交流工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营造创新环境为主线,以促进学科发展与原始创新为目标,按照“全面总结、探索规律、提升水平、形成品牌”的总体思路,更新学术交流理念、创新学术交流机制、培育学术活动能力、提高学术活动成效,培育学术活动精品。

(一)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产生良好影响

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2006年起组织开展学科发展研究。两年来,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活动建立了学科发展宝贵的信息资源库,大力推动了中国科协的学术建设,在科技界、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而广泛影响。项目拓展了学会工作领域,增强了学会对学术带头人的凝聚力,显现了学会的学术力,极大推动了学会工作创新巩固了学会的学术地位。

2008年3月20日在北京举行2008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我国物理学等20个学科2007年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和中国科协898种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编撰完成了学科发展系列报告(2007-2008),由中国科协组织22个相关全国学会的40多位院士和600多位专家学者,近1800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本学科的发展研究报告展开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了21卷、600余万字构成的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

2008-2009年度学科发展研究工作全面启动,进展顺利,中国化学会等30个全国学会分别承担了30个学科报告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在2008年12月底完成,2009年3月前完成编审出版等工作。

根据韩启德主席在中国科协学会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于2008年7月启动了部分学科的学科史研究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地质学学科史、通信技术学科史、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化学学科史等四个学科的学科史研究,分别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以及中国科技史学会承担。研究时间为2个财政年度,研究成果将在2010年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发布。

(二)围绕创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1.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导向作用增强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是2006年推出的学术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倡导自由探究,活跃学术空气,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提供交流平台,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多学科交叉并自由探讨学术问题的良好环境,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学术沙龙的三倡导(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四没有(没有门槛,没有权威,没有领导,没有框框);五突出(主题新颖性、人员专业性、形式发散性、学科交叉性和成果科学性)、六自主(沙龙的议题、议程、会议形式、召开日期、会议地点和参会人员,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对提高学术会议质量、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发挥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2008年共举办灾害链成灾机理、预测方法和防治对策、“冷聚变”争论及其现象与机制的解释、地震和暴雨洪水的震洪链机理和对策研究等10期沙龙,分别由有关全国学会、研究院所承办,参会专家学者300人左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沙龙已经逐步成为一项高层次、重质疑、求创新的小型系列性学术交流活动,体现出科技社团新的学术交流特色,推动了学术生态建设,在科技界和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中国科协简报专门介绍了沙龙的主要经验。

2.青年科学家论坛圆满完成

至2008年12月底,论坛共举办30期,涵盖基础科学、交通、能源、材料、机械、生物、环境、医学、物理、电子等多个领域,有500多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论坛活动。参与论坛的代表中,一大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做出了大量有影响的业绩。

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广泛,进行两岸学术交流的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日益增多,为扩大影响,从2008年开始,将原定的第九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改为2008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由原来的单项活动改为系列活动。2008年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协承办,集中在第四季度举行。

3.完成年度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择优支持工作

为切实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成效,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促进自主创新和学科繁荣以及创新人才成长,继续以项目资助的形式,支持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及有关地方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08年调整了资助方向,围绕前沿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综合交叉会议、在线学术交流等方向,在申报226项(其中A类162项,B类47项,C类17项)基础上,经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委会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择优支持项目144项,总计资助金额为575万元。

4.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工作如期完成

为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要求,在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解放军总政治部推荐候选群体申请材料60份的基础上,3月18日召开中国科协2008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评审会议,来自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5位院士、教授担任评审专家,分数理、化学、生命、地球、材料与工程、信息等七组进行了评审。采用申请人现场陈述、评委集体评议、无记名打分的形式,从候选创新研究群体中择优录取21个推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有5个群体获得资助。

(三)加强学术交流基础能力建设

1.召开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于5月26~2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主题为“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的研讨会,来自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所属学会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178篇。会议采取大会报告、辩论质疑、分组研讨等形式,取得了积极效果。

2.举办全国学会精品学术会议培训班。为切实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成效,促进学术会议的组织理念、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提升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干部的业务能力,于4月25日组织全国学会精品学术会议培训班。来自130多个全国学会的分管学术交流工作的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及负责学会学术交流组织工作的学会干部2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部分地方科协学会部干部也主动自愿参加了培训。

3.开展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课题研究。为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自主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探讨影响学术交流质量的因素,促进科技社团理论建设,组织上海市科协、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分别承担了《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基于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学术会议评价机制研究》以及《学术交流质量评价的国内外比较研究》等四个课题研究。

4.加强了项目管理,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分项目召开了项目总结会,对三年来各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全面系统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如,《中国科协年会管理及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平台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全面规范项目管理,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及实施办法。

5.承担学术与学会专委会的日常工作,组织编写了《学术交流概论》。承办了大量临时性的工作,如,中国科协50周年双十评比、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民间科学家来信处理及研究、编写《中国科协年会工作手册》、科技社团理论文献收集汇编等。

三、积极培育精品科技期刊,提高质量和水平

20xx年,期刊出版工作坚持以深入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为抓手,努力塑造期刊品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增强科协期刊出版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环境。一年来,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加强:加强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深化、加强项目实质性内容的引导力度、加强期刊出版工作规范化管理,力求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上下功夫。

(一)扎实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支持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成效

1.组织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支持项目评审

根据《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2月26-27日,组织开展了2007年度项目总结验收工作,经过互评和专家评审,评出2008年度延续项目75项,淘汰率为25%;4月29日,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评审工作经过资格审查、项目陈述、互相评议,以及按照期刊所在学科分布情况,组织各有关学科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专家对申报的A类(培育国际知名期刊)、B类(培育国内领衔期刊)、C类(培育精品后备期刊)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评审出支持项目共计101项。A类项目5项,其中延续项目4项;B类项目43项,其中延续项目26项;C类项目53项,其中延续项目45项。

2.认真总结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工作,提升项目实施成效

2008年是科协提出的工作“落实年”,根据学会学术部领导的要求以及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实施三年为一个周期的规定,在充分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学会和期刊出版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于6月13日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总结交流大会,各有关全国学会负责人及获得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的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总结交流大会。

总结交流大会认为,三年来,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以提高学术质量为中心,以服务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将项目经费的80%直接用于支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建设和办刊能力建设。通过坚持一手抓宏观引导和指导,一手抓科技期刊质量建设和能力建设,不仅对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取得良好成效,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受到科技界和科技期刊界的广泛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据统计,三年来,项目设立的A类(培育国际知名期刊)、B类(培育国内领衔期刊)、C类(培育精品后备期刊)等三类项目,累计资助资金3115万元。其中2006年106项,资助金额1030万元;2007年110项,资助金额1050万元;2008年资助101项,资助金额1035万元。通过三年的项目支持,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出版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科技期刊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分析,该报告2007年版收录的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比2006年版的平均被引频次提高179次,而项目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提高320次;在总被引频次排名中,有26种项目期刊保持学科排名第一,3种项目排名上升到第一,55种升入学科前三名,71种升入学科前5名。高水平论文刊载比例不断提高,项目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坚持开展好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项目工作

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的开展,为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科技期刊走出国门,学习国际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先进的出版理念和经营管理经验,了解掌握学术期刊出版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搭建国际性科技期刊展示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8年主要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3月8日至28日组织学术期刊部分编辑就科技期刊网络化传播与创新专题,赴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学习团成员一行20人,在英国学学期间接受了英国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英国出版商协会、欧洲科学编辑协会、英国伦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和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专家的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学员们在数字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出版、在线投稿和评审系统、开放存取出版、数字出版规范和管理、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经营模式、数字版权及其出版法规、期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体会。二是10月底组织部分期刊出版单位就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出版商建立和开拓期刊网络平台等内容,赴荷兰进行为期6天的学习交流与研讨,在期刊学术发展与建设方面达成共识与合作意向。

(三)深入做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平台项目工作

1.抓好《2009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研究编制工作

根据科技期刊发展需求和实际,2008年主要开展了《中国科协期刊出版体制创新发展研究》、《地方科协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出版体制创新发展研究》、《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研究》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品牌化建设研究》,各项研究课题正在抓紧进行中。

2.创新深化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10月16至17日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科技期刊出版界同仁300余人出席论坛活动。2008年论坛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本届论坛联合了新闻出版总署共同主办;二是更加紧密结合科技期刊出版界当前关注的热点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本届论坛围绕科技期刊办刊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新时期科技期刊经营策略与品牌建设、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期刊出版、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科技期刊发展与社会责任等五个议题设立专题分会场。

3.坚持开展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

2008年年初,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建立,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之一,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8年的见面会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拓展,并显示了两个亮点:科技期刊推荐的论文质量普遍较高,新闻稿写作比较符合新闻宣传的要求;有更多的科技期刊主动要求参加“见面会”。

截至2008年1月至9月统计,见面会共收到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等科技期刊来稿248篇,重点推荐112篇,书面推荐56篇,总计推荐168篇。近30家媒体参与见面会,并积极组织报道,发布新闻报道200余篇。所推荐论文成果不仅坚持科学性、严谨性、原创性,而且更加贴近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时效性上有所突破。如:《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推荐的《特高压线路覆冰脱落跳跃的动力计算》一文,及时对2008年一月份我国南方出现的大规模冰雪灾害对电力设施及电网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做出反应。该成果通过见面会推介,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后,新浪网、中国电力网、中华电力网多家网站转载,及时有效地向民众做出科学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为消除民众的恐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举办第六届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工作于5月启动,得到了各有关学会和期刊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响应。为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对主办科技期刊的管理作用和职责,增强学会学术建设能力,根据书记处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对本届论文评选活动做了深度改革和创新,从2008年起改进了论文评审工作方式,由各全国学会负责组织所主办期刊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各学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作为获奖论文报中国科协,并由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对全国学会上报的获奖论文进行等级评定。评审工作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计划评出学术论文表彰奖500篇,其一等奖50篇、二等奖150篇、三等奖300篇。

5.加强科技期刊队伍建设,做好期刊从业人员队伍培训工作

举办全国学会期刊管理人员培训班。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技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改变管理理念,创新办刊思路,提升主办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政策水平,促进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健康发展。5月8日,面向学会负责人举办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管理培训班。来自81个全国学会的150余名全国学会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以及负责期刊工作的学会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政策法规司、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分别就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管理、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现状和政策、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发展环境与对策以及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等专题进行了讲座。

举办科技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拟于12月举办中国科协主管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并颁发新闻出版总署印制的岗位证书。

6.召开提高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媒体对科技论文引用率以及科技界的正面报道和舆论引导,改善我国科技论文的形象,提高科技论文的影响力。1月29日,根据书记处领导的要求,组织召开了“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和领导近20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就提高论文引用率的方法和途径,影响论文引用率的种种因素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如何加强媒体与科技界、学术期刊界的沟通与交流,国外新闻媒体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中的成功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7.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开展出版管理工作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为全国学会和期刊出版单位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审批程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性工作。

截止2008月11日,我会主管科技期刊总数为430种。一年来,为我会所属的197家出版单位办理了各项出版业务的审核报批手续,其中审核报批期刊变更主管主办单位、页码、刊期、登记地、主编等登记项目75项、审核报批成立杂志社(有限公司)5项次、办理广告经营报批事项5项,办理出版增刊审核手续104项,办理期刊增值税先征后返审核手续6项,审核报批申请创办新刊6种,审核报批图书出版书号415,图书重大选题3种;审核报批光盘版号2项,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会新刊4种。

认真做好2007年度期刊核验和年度审读工作。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要求,组织我会所属共430种期刊进行年度核验,其中在京293种期刊参加了集中年度核验,292种期刊顺利通过核验,通过率为99.6 %。有1种期刊未通过此次年检。外地期刊共137种,有130种期刊经学会学术部审核通过,7种期刊因其它情况未通过。

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审读工作,共审读期刊269种。主要审读内容包括政治质量、学术(技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重点是编校质量审读。从审读的总体情况看,各刊均能做到严把出版导向关,遵守出版工作规章,编校质量较好或很好,未发现政治性错误和失泄密现象,刊登内容基本反映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对该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指导意义。有的刊物通过参考上年的《审读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编辑出版工作和编校质量有所提高和进步。

(四)积极为期刊出版单位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期刊出版处的同志自觉主动的学习国家有关出版改革文件精神,耐心解答期刊出版单位提出的各类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协助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期刊广告经营主体资格问题、期刊办理杂志社产权登记问题、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召开了小型专题座谈会,如:召开期刊广告经营专题座谈会、期刊加入国内检索机构专题座谈会等,进一步了解期刊遇到的困惑,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向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总局以及民政部等积极反映,争取得到政策上的解决和支持,为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根据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和年会“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08年9月17—19日在郑州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科学发展及社会责任”,按照“1+3+X”的框架模式,成功举行了年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学术交流活动、科普活动和专题论坛和其他重要活动,共举办各项活动近400项,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年会基本情况

1.大会开幕式和报告会隆重简朴,营造了良好的科技盛会氛围

年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会9月17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举行。有3位国家领导人、40余位副省部级以上领导、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0余位两院院士、80余位国外及港澳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会,出席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会的与会人员共10000余人,其中主会场3500人,其余人员分布在3个小会场和5所大学的视频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表彰了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周光召基金会农业科学奖及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开幕式后,分别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围绕“从科技奥运看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围绕“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围绕“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国际化”,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桥梁专家凤懋润围绕“架桥铺路,造福民生——中国公路桥梁技术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围绕“我国的农业问题:现状与前景”作了大会报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了“让科技之光照耀中原大地”的书面报告。

2.促进学科交叉,打造高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活动设置了38个分会场,其中,两个国际分会场、两个学术沙龙,共有39个全国学会和有关单位参与了年会的组织工作。来自全国的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大批郑州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分别围绕不同议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各分会场会前组织进行了征文,共收录1318篇论文进入年会文集。

3.围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年会科普活动以公众、科技工作者、政府为服务对象,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活动主题,开展了330多项以“节能环保”、“崇尚科学生活”、“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展览、科学体验、科技咨询、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发放科普宣传资料、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等科普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公众达30万人次,在中原大地掀起了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公众学科学、用科学、体验科学的热潮。

4.围绕河南省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专题论坛活动

围绕河南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如粮食、食品工业、物流产业、激光加工等方面设立10个专题论坛,陆续于9月16日、18日、19日召开。中国科协周光召荣誉主席,韩启德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王越等27位院士,周宝中等著名专家70余人和约3500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专题论坛。论坛共作特邀报告38场次,专题报告100余场次;征集论文1214篇,其中773篇入选,编印成11本论文集;院士专家提出建议14项50余条;徐济超、张大卫等11位河南省领导分别出席了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题论坛和重要活动。

5.系列配套活动丰富多彩,为年会效应锦上添花

根据中国科协和举办地的需要,本届年会还举办了系列配套活动。

——9月18日召开了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25位院士专家、中国科协及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各省辖市代表团团长和19个省直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举办了河南省科技成果展及科技成果项目签约活动,举办了3.3万平方米的展览,分别与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就加强相关领域研究交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相关科技工作者、企业签订了引智、引资、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其中,签订了28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智入豫项目和引资入豫项目,合同金额达500多亿元人民币;引智项目聘请院士达59人;

——举办专题论坛。举办女科学家高层论坛、2008防灾减灾论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论坛、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等活动。

(二)本届年会特点

与往年相比,年会有以下特点:

1.鼓励学科交叉

为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将年会定位原来的“综合交叉”定位为“学科交叉”。按照综合性、交叉性内容设置分会场,并按照板块内容集中安排会场,以方便与会科技人员跨学科交流。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跨学科、跨行业的专题分会场,如为科技媒体搭建平台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沟通机制研讨会(分34)、为企业创新搭建平台的企业竞争力学术报告会(分36)。根据韩启德主席的指示精神,专门设置了科学技术人文思考研讨会(分38),以学术沙龙方式举行。

2.强调年会实效

为增强学术交流活动实效,改进了分会场组织模式,把学术前沿交叉问题作为分会场主题,把学术交流的主导权交给科技工作者,把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等形式引进到分会场,加强学术论文审核,并于会后将论文集送国内外主要检索数据库收录。从学术交流实际效果看,代表到会情况、交流方式、会场气氛等均比以前有较大改善,学术交流质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实现了办会主体从学会干部办会到主流学者办会的转变、学术选题从综合性题目到学科交叉性题目转变、承办单位从重会务和程序到重视学术交流氛围的转变、会议形式从单一的经验性向多元化的转变、会议效果从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

针对影响河南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论坛研讨题目,提前组织专家分批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河南省党政领导与来豫院士专家座谈会上,各位院士专家分别就河南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物流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发展装备制造业、强化教育发展以及水利水电的蓄能运行等发表了真知灼见,提出了非常宝贵和极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科普活动突出了公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注重贴近群众,着眼公众需要。“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报告活动组织严陆光、韦钰等6名两院院士和30名专家教授走进62所大、中学校,通过科普报告、演讲、交流式座谈、互动式培训等多种形式,与7万多名中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给了青年学生以极大鼓舞,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百名医疗专家进社区”活动共选择郑州市区6个社区,有19个单位的100名医学专家参加了此项活动。

3.注重年度特征

针对近年年初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5月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大会报告中增加了减灾方面内容,并专门设置了2008防灾减灾论坛,举办科技工作者抗灾救灾摄影展。其中,2008防灾减灾论坛由来自全国气象、地震、地质、农业、交通等20个学会组织了23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特点,成为年会的一大亮点。2008年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科技工作者摄影展展出了152幅作品是从28个全国学会、8个省科协及部分新闻媒体及专业摄影师提交的作品1730幅中精选出来的图片,真实记录了2008年中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战在救灾一线的身影和自强不息、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的瞬间。

4.扩大国际开放

借鉴有关国家科技团体举办年会的经验,首次邀请国外科技团体匈牙利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一行6人参会,并请该会主席在年会开幕式代表国外科技团体致词;邀请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出席年会并参加开幕式颁奖,并在郑州大学召开专场报告会;专门设立了“深水技术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和“纳米毒理学与生物安全性评价国际研讨会”两个国际分会场,会议交流语言为英语,参会外宾达40余人,并出版英文论文集,受到与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5.媒体高度关注

本届年会引起媒体空前关注,广泛宣传报道,呈现出“多、高、全、广、新”的特点。“多”,指直接参与年会宣传报道的媒体和记者数量为历届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年会报道的新闻单位有120余家,上会采访记者近500名。“高”,指宣传报道力度和总体宣传效果较预期有所提高。17日当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均播发了开幕式消息。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等均在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刊发了大会开幕式盛况。截止9月25日,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中宣部6+3科)刊发年会新闻85条,河南省直新闻单位发稿1100余条。“全”,指对年会的所有活动做到了无一遗漏,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广”,指年会的场外宣传做到了广域覆盖式宣传,遍及主要道路和人流密集地区;“新”,指通过创新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积极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如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3场,在线访谈 4场,并组织了网络科普联盟的120个成员单位网站和28个省、市、自治区科协网站,对年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五、发挥学会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举办2008年中部崛起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9个全国学会和中部五省科协协办,于2008年12月10-11日在安徽省举行。论坛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发展”的主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规划,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学术研讨,汇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观点,为促进中部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论坛收到应征论文315篇,经审定录用18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设立五个分会场。

(二)《加强我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咨询建议得到肯定

《加强我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的报告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此件很好,可发国办及有关部门参考、研究。”国务院组织相关十个部委就报告中所提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

六、推进学会改革创新,培育学会发展能力

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推进学会改革创新试点、强化学会组织管理规范化、优化学会外部发展环境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培育学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学会改革发展工作深入开展。

(一)推动学会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民政部、中国科协关于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对2006-2007年设立的两批38个全国学会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分别进行了中期检查和验收,结果显示,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学会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出现新的亮点,对于其他全国学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会员管理服务试点项目成效初显

7个专项改革和综合改革试点学会己全部建立了会员工作机构或工作岗位,全部建立了会员工作制度,实现了会员发展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其中,中国化学会的驻地方代表处、中国水产学会的学生会员工作站、中国营养学会的会员之家制度对于会员的联系、发展和服务成效明显。7个试点学会的会员总数由试点前的10万人增长到2008年9月的11.5万人,缴纳会费会员比例由试点前的8.8%增长到40.7%,大大超过全国学会平均水平(全国学会为12.2%)。年度会费总收入近300万元,比试点前增长近1倍。

2.学会办事机构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参与办事机构改革试点的11个专项改革和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促进办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专职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以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力学会、中国茶叶学会为代表的部分学会实行用人制度改革,推行了全员招聘制和岗位竞聘制度,工作人员聘任制达到100%。人员有进有出,工作氛围积极向上,聘用、考核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为代表的部分试点单位将学会办事机构工作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秘书处工作基本是“老传新”,“靠经验”,“查档案”的传统做法,增强了过程管理控制的意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项目完成后,形成了1本工作手册、8个通用程序、16个专用程序、6个专项质量计划、122个质量记录等文件支撑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带动了四个分会进入学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带动广东、海南、上海、山西、新疆、甘肃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启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为代表的部分试点探索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办事机构建设模式,学会自2008年起启动了学会工作志愿者工作。先后建立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管理办法》,开通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网站》,发布了招聘学会工作志愿者公告,现已招募学会工作志愿者25名。

办事机构建设试点项目提升了试点学会的数字化办公能力和信息化服务功能。中国力学会通过试点项目使网站集信息发布、期刊投稿采编、会员在线注册服务、会议管理、项目成果交流平台等为一体,学会工作的信息化功能逐步向专业化和精品化转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通过试点项目建立了学会网站,年度点击率达77万余次,极大地提高了会员登记、会议筹备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秘书处联系会员的能力。中国标准化协会在网站上增加了针对会员企业服务的会员企业形象和会员单位介绍、产品介绍等宣传栏目,开设了标准化论坛(BBS)和理事博客(BLOG)专栏。

3.承接社会职能试点项目获得重要进展

12个承担相关项目的学会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组织优势,积极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职能。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农学会等学会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经过努力共将6个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制定职业标准11个,批准或设立了2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考核数千余人。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5个学会积极开展行业科技成果或技术评价,共评价科技成果30项,筹建了一批评估机构。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针炙学等3个学会开展技术标准或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在评估专家库建设、评估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4.组织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

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为代表的试点学会,初步按照现代社团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现代科技社团模式。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行民主选举制度,按照选区民主推选产生会员代表,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负责人实行自愿申报、竞选演说和差额选举,副理事长差额比例达50%;3个试点学会还积极推行设立司库、监事或会员委员会等内部监督机构,监督学会财务和日常决策,实现财务和重大决策的公开透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己开始着手推进三理事长制度和会员代表常任制,民主改革的推进大大激发了会员参与学会的热情,学会吸引力、凝聚力显著提高,如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一年内即增加了3000名会员,会员总量增长了3倍,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员由试点前的5000人增长到2008年的1万人,全部会员均缴纳会费。

(二)学会组织管理规范化建设有新的进展

进一步规范中国科协接纳团体会员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制定了《中国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经中国科协常委会批准正式实行,并将于年底接纳若干个新的团体会员单位。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制定了《学会组织管理报备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学会组织管理事项报批备案的程序和流程,推进了学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三)以共建学会工作为抓手为学会争取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沟通协调,联合出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共建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为每个学会确保2个事业编制,对有关学会开展国际交往和人才培训提供择优资助等优惠政策。

此外,还与卫生部、农业部就共建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召开学会税收工作座谈会,邀请全国人大、民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的人员就学会享受优惠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为学会享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

(四)学会组织建设基础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从增强学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出发,支持学会加强基础条件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自愿申请、择优支持、动态管理、追踪问效的原则,设立项目资助,择优支持30多个学会改善信息化条件,提高能力。

二是组织、策划和支持33个学会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提高学会服务会员、发展会员的意识和能力,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继续加强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

三是坚持监督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支持学会按照国家和科协的政策,进行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推进民主化进程。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会年检,对40多个学会的换届工作进行审批、变更和备案,完成了84个分支机构的审批以及322项变更工作,协调处理科技报研究会、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会的注销登记工作。

(五)深入开展学会理论政策调研,加强学会人员队伍建设

根据全国学会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民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针对学会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学会工作的经验和规律,研究学会的发展方向,为制定支持学会发展的有关政策打下基础。完成了《学会秘书长职业标准研究》、《学会、行会功能定位比较研究》等课题,编制《学会发展报告》,修订出版《中国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简介》。成功举办了首次全国学会理事长高级研修班,邀请了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等专家进行演讲,共有77名正副理事长出席培训班。开展了全国学会创新方法培训班。继续推进学会工作人员培训教材建设,推动学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

(六)组织开展学会组织建设和改革发展系列活动

1.举办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论坛

2008年10月21-2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体制与机制创新:科技社团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全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论坛,探讨新时期科技类学术团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引导学会理论研究和改革发展方向,扩大学会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进一步促进学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论坛邀请了民政部、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改革试点单位的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设立分论坛,广泛吸纳政府、学术界、社团等各方面关注学术团体发展的人士进行研讨和交流,邀请有关人士担任执行主席,就有关学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策略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充分体现开放性,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开展学会系列活动

利用中国科协建立五十周年的契机,发动学会组织策划学会会员日活动,宣传学会,增强学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会员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树立学会良好的社会形象,举办秘书长论坛、改革发展论坛、组织建设工作研究会等活动,加强学会的内部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学会工作的质量。

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学会为科技工作者专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2008年继续教育工作以促进会员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创新继续教育工作模式为手段,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程师国际(双边、多边)互认,明确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定位,推动学会继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筹备召开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工作会议

科协系统从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不能满足科技工作者广泛而多样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发展,不能体现科协系统在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开展科协系统继续教育调查

联合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以及高校继续教育专家组成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相关单位等形式,围绕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工作模式、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的特点,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主要原则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开展了调研工作。

课题组向189个全国学会、30个省级科协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90%;分别在北京、山西、南京召开了4次座谈会,共有30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座谈。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总结了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特点和经验,形成了推进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开展继续教育重点课题研究

委托上海市科协、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别开展“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现状调研”“我国继续教育市场需求调研”“美日德继续教育比较研究”三项研究课题,研究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分析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势和特点,明确加强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教育部目前已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其中第六战略专题为继续教育专题。中国科协的三项课题报告受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的关注,特通过教育部办公厅发函邀请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参与到继续教育专题的研究。我们正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专题的调研工作,并向课题组提供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工作方面的相关材料,得到了课题组成员的普遍重视。

3.起草《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成立由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代表组成的文件组,根据调研和课题成果,起草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的定位、特点、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方向、重点内容和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并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发文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征求意见和建议期间,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成立了调研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活动。10月15~24日,调研组成员分别赴天津市科协、浙江省科协及在京部分全国学会,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和访谈交流形式进行调研。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樊明武,副主任冯长根、高德利和委员沈爱民、李岩泉、蒲嘉陵等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利用这次调研的机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冯长根副主任主持会议。沈爱民委员介绍了《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的相关背景,朱雪芬副部长向委员们汇报了2008年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专委会委员们结合调研成果分析了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重点针对《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目前正根据相关意见建议修改《意见》,近期将上报书记处。

(二)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系列活动

1.组织全国学会参与企业创新引导工程

结合科技部、国资委、中国科协联合开展的“企业创新引导工程”,以组织开展企业创新方法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和企业科协的协同作用。2008年完成了4个专业的培训教材选编,开展师资培训两期,制定了培训试点设置及管理办法;组织8个全国学会参与“生物产业创新方法培训活动”。

2.搭建继续教育活动平台

围绕我国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结合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和攻关课题的创新需求等方面,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开展继续教育试点示范活动,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重点支持高端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项培训活动。2008年从科协系统的119项继续教育项目中,经专家评审选定26个项目给与支持。主要支持面向中高级科学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的高端继续教育活动,并鼓励全国学会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开展特色继续教育活动。其中:高端继续教育活动10项;专项培训活动16项,在专项培训活动中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培训9项,企业科技人员需求培训4项,科普技能培训3项。

在项目实施中注意发挥全国学会和事业单位的作用,项目承担单位要前期有方案,中期有检查,项目结束时及时提交总结报告,从严进行项目监督,确保工作质量。继续教育项目在管理上正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3.扩大继续教育工作影响

加强与人事部、中国继续教育工程协会的联系,了解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方针与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全国学会参加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国家计划,为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目前有中国农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子学会7个全国学会参与承担本行业领域的国家计划,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

加强与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和有关国家的联系,继续组织全国学会参加国际继续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有12个学会和地方继续教育机构已办理注册加入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作为会员参与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由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联合主办的第八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于11月11日-12日在桂林市举行,主题为“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来自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相关高校、部队的1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冯长根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科技社团在继续教育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科协系统在继续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将与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合作,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为继续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4.举办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为提高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项目策划、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服务,11月28日将举办了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研修班。培训对象主要来自在京的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采取现场授课的形式。培训课程包括:培训机构的定位与发展创新、企业继续教育项目设计与服务管理、继续教育项目策划与操作流程和学会如何面向市场开展继续教育等四项内容。

(三)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1.继续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及人事部等八部委的部署和要求,对中国科协所属和委托管理的190个全国学会进行了核查,对其开展的与职业资格相关的活动进行了清理规范。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汇总、填报了《职业资格清理规范情况统计表》,向八部委报送了《关于职业资格清理规范情况的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积极推进试点学会与国外相关组织建立互认关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扩大了与国外组织的合作领域,有50位中国工程师获得国外组织的互认证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扩大了与国外组织的联合培训项目。

2.组织召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交流会。针对目前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召开了由来自11个试点学会的45位认证专家和认证管理工作者参加的交流会议,围绕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施现状、基本经验、存在问题,以及国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国际互认体系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3.配合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工作。配合工程教育组,组织协调有关全国学会参与对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协调教育部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全国学会承担试点工作组秘书处的职能。配合和积极组织全国学会专家参与中国工程院制度研究工作组的工作。

参加学术活动总结


总结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参加学术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参加学术活动总结1

昨天下午,我校领导组织了我校的全体教师在滕州剧院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魏老师用他那朴实的话语、大量而生动感人的实例,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言辞恳切,入情入理,朴实的语言中闪烁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独特而又富有哲理。听了魏书生的报告后,我深深地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染着。

一、 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报告,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报告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对自己说得算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想得深,干得实,人要好好活着。对自己说得不算的事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想得开,轻轻放下”。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要静下心来,认准目标,不怕困难,乐观地生活。要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有一颗快乐的心,将身体放轻松,才能做好事,会生活。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多一份对孩子们的爱心、耐心、热心和诚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走近赏识教育真正的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的享受学习!

摘了几句魏老师的原话和大家共勉:

1。“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2。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快乐的阵地

参加学术活动总结2

10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我们与数学强国的差距—关于我国数学发展的点滴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马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快速进步,以及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马院士认为通过我国老一辈数学家们为中国数学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国家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大量投入以及中国数学界的团结和不懈努力,中国数学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正在走向世界。

马院士曾担任过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这一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中国数学的成长和变化。他谈到现在的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上都有中国数学家(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声音,在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杂志上都有中国数学家的文章,中国数学家在国际上出版了许多学术专著,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越来越多,不少中国数学家被邀请在国际学术刊物担任编委,在国际学术组织里担任职务等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中国数学和数学家们在国外数学界正被广泛承认和认可。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马院士还分析了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特别强调了我国缺乏引领国际数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学术领军人物,缺乏大师级数学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在国际上影响力还不是很强。同时,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国内的学术氛围出现了太多的浮躁,研究太急功近利。他希望同学们看到成绩和不足后,努力学习知识,客服不利因素潜心研究,为我国早日成为数学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听取了马院士的报告后,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通过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中国数学所取得成绩与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得到别人的认可;

2、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术基础,才能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真正的成绩。在今后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应该拒绝浮躁,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

3、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传统。潜心研究,力争做出专业领域内前沿的成果。

参加学术活动总结3

xx年9月,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这个心理学研究的学术殿堂。这一年半以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感到受益匪浅,这些活动不仅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自己思维以及视野的扩展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开学伊始的入学教育:进行研究必修的第一课

开学伊始,学校、学院以及发展所都对我们新生进行了入学教育,老教授以及各位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院各方面的情况以及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更好的利用学校以及学院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应该说从那时起,就开始我在这个学术的浩瀚海洋中遨游,吸取养分的旅程。

在那次学校的入学教育中,董奇老师的一番话时至今天,我都还是记忆犹新。董老师希望我们能站在新的起点、新的位置,要对自己有新的要求,要达到新的水平。殷勤的期盼我们能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科研以及学科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力争做出学术的创新。他还告诫我们要志存高远,树立目标,摆正心态,鼓起劲头努力学习;以及希望我们能有科学的精神,求真、求实,要有社会的责任感和宽容心;要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要有诚实守信的品质,正确处理和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去,从而脚踏实地的,从现在走向未来。董老师的话时时记在我的心里,使得我能够不断地鞭策自己,不仅在学术上,更在生活中。

在学院的开学典礼上,各个所的老师们向我们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现状,使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初步了解我们学院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各自的进展情况,为今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所里的迎新会上,申老师主要从创新的角度对我们进行要求,希望我们能继承所里的优良传统,戒浮躁,加强对自己理论思维的培养。首先,把书读好,奠定基础,是最重要的。第二是做人,学会竞争与合作。要作为一个思考者,一个学术思想的追求者。张日升老师讲了“初心不忘”,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梦想和追求。他还遵遵教导我们要学会做人,“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要大事理决,小事情出”。所有的这些我都谨记在心,时时处处提醒自己,鞭策自己。陈会昌老师的几句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他说“要想比现在更新的东西,学离现在最新的科学”,“做别人让你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我知道兴趣是探索的最大力量,要学会处理兴趣和任务之间的关系。

我想这些都是我进行学术活动的源始以及最重要的启蒙。所有的这些,都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非常重要的第一课。对我来说,至今还是受益匪浅,并且将受用一生。

二、心理学进展:全面接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学期时,学院开设了心理学进展一门课,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本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向我们进行介绍。可以说,这是我全面接触心理学领域中最前沿研究的开端,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林崇德老师介绍的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与新进展,从宏观、整体的角度,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变迁过程;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发展心理学的变迁过程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这主要是受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影响,以及近代西方教育发展的要求;还解释了发展心理学研究从研究儿童到研究生命全程的转变,其中主要介绍了转变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只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内容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最后,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包括研究体制的进展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进展。这对我们全面把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及早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及研究兴趣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之后的时间内,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想我们介绍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现在我们面前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心理学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以及知识。

中科院的张侃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工程心理学与人因学的简介。主要介绍了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以及一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彭聃龄老师介绍了关于汉语的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为什么要研究汉语认知,为什么要研究汉语认知的神经机制,什么是汉语认知的神经机制以及当前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最后介绍了一些我们的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了脑神经科学的奥秘和精深。张志学老师则向我们介绍了另外一个领域,关于谈判的研究,主要从谈判研究的历史,谈判研究的现状,谈判研究的模式,还讲了一些谈判研究的有趣的结果。时勘老师讲了关于胜任力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讲座,主要从胜任特征的概念,定义,类型,胜任特征的建构,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方面向我们全面地介绍了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内容。

三、校内各种学术活动及讲座

师大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学术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沃土。在这一年半里,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使自己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一堂《中国哲学方法之整体观、方法论》上,使得看到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看到了哲学的方法以及修养对于做研究,特别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影响。中国哲学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张要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其次把握核心。这些思想都对自己的学习以及研究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这之后,我总是在思索,时时在反思,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是否过于狭隘,是否偏颇,时刻提醒自己看待问题不要过于片面和绝对化。

在face to face系列讲座中,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带给我们异常丰富的学术盛宴。有关于心理健康的,有关于家庭婚姻的,有关于基础研究的,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唐登华老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使我了解了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即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并具体介绍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保持心理健康,要善于赞赏他人,越会赞赏他人的人,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要对他人真诚和积极地关注;要学会理解情绪的人际转移性,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个性空间,以及要开放心灵,并且学会与烦恼共处。这次讲座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学会与他人相处,以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伍新春老师主讲的亲子沟通的态度和策略,则向我们展示了家庭内部各个成员如何相处,特别是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从我国社会的变化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本身结构的变化,孩子不同时期的行为特点,父母的压力谈起,重点介绍了如何有效的沟通,倾听的态度和技巧等方面。伍老师的讲座,不仅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同样有极大的作用,还使我接触到了家庭婚姻——这一对我而言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扩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我还参加了一系列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活动以及论坛。在2005年的社会心理学年会上,各位心理学界从事社会工作的学者给我上了关于心理学在实践中应用的一课,使我在看到心理学基础研究成果的同时,还看到了心理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很多新的感受。乐国安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在刑事诉讼中案件中的应用》,向我们介绍了在破案以及审讯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在王登峰老师的《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报告中,使我明白了社会和谐的真正含义以及心理学如何在促进社会和谐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王二平老师《社会风险因素的辨认与对策》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从公众的态度出发,建立社会的风险预警系统,如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金盛华老师《自我的境界和心理的融合》从每一个体的心理出发,主张如何内安从而外和,每个人都自在、自由、自信、自尊、自知,从自我的和谐到社会的和谐。所有的这些都给自己的心灵以很大的触动,促进自己学术修养的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半中,我还参加了很多国际的学术活动,听了很多国外专家的讲座,不仅是本专业的,还有很多国际经济,政治,教育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学术修养,扩展了自己的视野。

四、自己主讲的内容及感受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自己主讲的讲座或专题主要有5次。在认知心理学的课程上,自己以及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向大家介绍了国外2005年的关于儿童选择性注意的一项研究。在发展心理学的史与论这门课上,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位发展心理学家的生平以及研究和理论进行了总结,向全班同学进行了介绍。在健康心理学课上向大家讲了一节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讲座。在自己实验室的学术讨论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交通心理学领域的一项最新研究。最近,在学院的开题报告会上,向各位老师陈述了自己这一年半以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开题报告。经过自己的几次主讲,我发现了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其他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学术技术工作总结


总结一:学术技术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师和科技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技经费稳步增长,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成绩显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科技成果产出(尤其是SCI、EI论文)速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与技术转让初见成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加强;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211工程”完成了中期建设任务;“985工程”建设通过论证。2015年度科技工作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

1、科研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2015年度我校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27项,其中21项获奖,获奖率78%。“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发展和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与模式研究”等2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及舍饲半舍饲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等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有4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SCI、EI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论文数量继续快速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全年SCI、EI、ISTp收录论文共计368篇(SCI论文281篇;EI论文61篇;ISTp论文26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比2003年增长78%。全校有140位教师发表SCI、EI论文,SCI论文数排名前三位:杨定(21篇)、李宁(16篇)、王贺祥(14篇)。学院排名前三位:生物学院(84篇)、资源与环境学院(49篇)、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49篇)。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的作者张大鹏(5.634),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作者王贺祥(34.5)。

2015年度申请专利172项,其中发明132项,占77%。比去年专利申请量(111项)增加55%。授权专利51项,是去年的2.1倍,其中发明16项,实用新型35项,创历年最好水平。2015年申请新品种权6项,通过国家动物品种审定1项,计算机软件登记24项。

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重大成果与技术的转化与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校“农大系列玉米品种”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近14%。“旱稻系列新品种”建立了数千亩的示范区。“草业产业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近12万亩,经济效益过亿元;“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成果实现小麦亩产500-600公斤,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在小麦等作物上推广60多万亩,经济效益1.2亿元;“农大褐3号”节粮蛋鸡新增饲养2千万羽,累计近1亿羽,经济效益8-9亿元;“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示范推广1000万亩以上。“饲草、秸秆机械化加工技术与机具”辐射加工范围2万亩,为企业和农户带来经济效益800万元;“现代节水灌溉设备及技术”已经推广到北朝鲜、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土壤水分智能快速检测仪器与技术”在11个省建立了21个固定墒情监测站。“高效复合增产菌及其生产工艺”专利技术,以104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在美国上市的佳华生物科技公司;“高油玉米技术”成功转让给美国QTI公司,标志着我国高油玉米研究工作继续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世界顶级种公牛在我校克隆成功,朱镕基亲自为克隆牛命名“大隆”和“二隆”。该项成果是中国在动物克隆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显著增长。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国消除贫困科研奖1项。我校教授向国家提出了扶贫工作八点建议,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 “提出的建议值得研酌”。我校教师参与完成了《畜牧法》的起草工作,这是既《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修订)之后,我校参与完成的第三部国家法律。我校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CRDp)组织力量撰写的“关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若干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农村要情》全文刊出。

2、项目与经费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2015年度共申报项目944项,批准项目406项,批准经费1.80亿元。与去年相比,申报项目数增加188项,批准项目数增加120项,增长42%,结题项目153项。

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成绩显著。“973”项目“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获得批准2500万元,使我校主持的“973”项目增加到6个,继续保持全国高校第3位。2015年基金委资助项目总经费2806万元,比去年增加40%。其中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86项(全国所有单位排名第19位,北京市排名第4位),比去年增加7项,资助率29%,比基金委平均资助率高10个百分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科技攻关及重大科技专项项目56项,批准经费5333万元,其中我校参与起草建议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启动实施,申报的“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得到批准,表明我校将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节水增效提出保障措施,在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863计划项目19项,批准经费1653万元;948计划项目6项,批准经费1360万元,国际合作项目48项,经费1310万元。

截止2015年12月15日,到校科研总经费2.22亿元(含到校未拨款253万元),比去年全年科研经费增加10%。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93亿元,占总经费的87%,横向科研经费0.294亿元,占总经费的13%。总经费中科技部拨款1.17亿元(占5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拨款2714万元(占12.2%),农业部拨款2517万元(占11.3%)。到校经费列全校前三位的学院是: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5102万元)、生物学院(3625万元)、动物科技学院(2748万元)。

3、科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2015年我校经多年建设的科研基地(中心)大部分通过验收。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纳入国家建设计划,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通过农业部验收,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纳入农业部2015年度建设计划(经费1200万元),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和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通过审查认可与计量认证,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市共建)通过建设计划论证,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北京市教委投资200万元,加强我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我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动物生物反应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并进入现场考察。另外,我校还申报草业工程中心、野生稻种质资源保藏实验室等。逐步完成上庄实验站的机构设置、前期环境调研、土地勘测和初步规划等。

4、“211工程”完成中期建设任务,“985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论证

目前“211工程”中央专项资金到账累计6500万元(占总资金的82%),2015年中央专项资金到账1900万元。2015年招标采购设备总金额为3297万元,共计307件。其中进口设备共165件,计2887万元。国内设备共142件,计410万元。单价40万元以上设备14件,计1891万元。主要大型仪器设备(100万以上)有:同位素质谱仪、离子阱-液质联用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基因芯片分析平台、生物信息处理系统等。“211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校内专家中期检查与评估,完成中期建设任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成立“985工程” 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多次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论证报告》,并通过教育部论证。教育部、财政部文件同意我校立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控制额度为3亿元。进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我校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迈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中,设立I类科技创新平台2个: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Ⅱ类5个: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化、动物营养学、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生物质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Ⅱ类1个:中国农村政策研究。

5、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为了配合“985工程”二期的规划建设,在原《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起草了《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我校“985工程”二期规划建设配套的保障措施,使我校今后在创新团队的培养和推荐工作有章可循。

为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养年轻的科研人才,解决其经费不足的困难,起草了《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并经学校党委常委会暨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并发文正式启动实施。第一批54个项目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已经专家评审后批准立项。科研启动基金的实施,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拥护。

为了宣传我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记载重大的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从2015年起每年编印一本《大学科技发展年报》。

建立和完善了预答辩制度,全面提高了我校重大项目的资助率。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尽早地获得第一手材料。重大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有效地协调组织申报。

组织召开了2015年度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研讨了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初步确定了6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正式拉开了我校“985工程”规划建设的序幕。

6、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

组织完成了973项目“作物抗逆的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攻关、948等各类项目的验收,组织落实李宁创新研究群体和武维华创新研究群体的实地考察,顺利通过了国家基金委专家组的考察。完成了各类项目的中期检查,协调项目主持人、财务处配合财政部、农业部顺利完成了948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组织有关人员撰写国家科技攻关专项“草地植被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园艺作物关键技术研究”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三个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争取到3个课题的主持。组织召开了国家中长期规划重大专项“农林生物质工程”“四大作物超级种的培育”专家研讨会,形成项目立项建议书向科技部汇报。

协助教育部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规划”汇报会,全国38所大学校长向科技部、教育部汇报,协助国家基金委组织召开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暨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及创新研究群体生命学部”项目的二审评审会,圆满完成会议计划,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各参会大学的好评。

总结二:学术技术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实验二小被批准确立为十二五课题研究实验学校。我校共承担了《小学优质课堂中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营建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四项课题。我们实验二小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始终把课题研究作为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重要内容。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循科研规律,加强科研管理,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经过深入研究,各项研究工作已经按期完成,取得了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学校对这些成果大力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今年是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开题年,也是重点突破年,全校教干教师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多方举措,大力夯实课题研究。

一、加强培训,提升科研水平

一是走出去,汲取营养。 2月19日,校长、业务校长带队,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教师共计6人参加了在港务局中学召开的全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培训会。会上,北师大博士、山师硕士生导师曾继耘教授作了题为《教育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策略》学术报告,市教科所负责人就十二五课题申报概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安排了2014年全市教育科研具体工作。经过此次培训,教干教师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与策略。3月6日,业务校长苗凤华带领课题组一行参加了在秦楼中心初中召开的东港区2014年课题研究现场会。观摩了秦楼街道中小学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聆听了了许传谊校长题为《求真务实做课题,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总体报告,学习了秦艳红主任关于深入扎实开展教材通研、单元辅导、集体备课的经验和做法做了典型发言,听取了实验教师代表贺艳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经历介绍。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实验教师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科研促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二是利用网络,博采众长。实验二小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平台、教育在线网站、日照市及东港区教育局网站、新教育公共邮箱、教研室公共邮箱和科研公共邮箱,吸收借鉴他人所长,补己之短。

三是请进来,面对面学习。学校于3月12日、19日先后两次聘请区教科所专家厉建华主任来校做科研学术报告。厉主任结合我校实际,针对十二五课题研究重点内容,从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优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材应用策略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深入浅出的培训,并与实验教师进行座谈,对学校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给予解疑答惑。

通过系列培训,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理清了研究思路,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稳步进行

一是学校制订2014年教科研工作计划,召开十二五课题2014年开局及培训会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实验教师制定2014年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学校进行首轮检查与评比,树立标杆,打响龙年第一枪。

二是开展“大听课”活动,推进优质课堂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教师间教学工作的交流,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我校课堂教学稳步向上发展,我校于四五月份开展了“大听课”活动。每位教师按所教学科准备一节公开课,并将开课时间、授课班级、节次及内容提前报交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听评课工作。活动中采取教干包级、教研组长主持、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说课、评议互动的方法,并在在一日督察上及时公布,纳入业务考核,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最后所有专任教师上交教案、教后反思,由学校备案存档,形成系统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活动开展,极大激发了教师教学教研热情,进一步推动了优质课堂建设。

三、课题研究取得初步突破

一是初步形成了小学语文优质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时,他所面临的也绝不是无生命的客体对象,因而,任何教学设计都与活生生的意识主体即教学对象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树立“一本”(以学生为本)、“二让”(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三维”(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的基本理念;按照文本解读(前提)、目标设定(方向)、资源准备(基础)、教学流程(关键)、教学反思(延伸)等基本程序和策略方法进行。

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学者所首先和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教学设计的认知构成因素、教学设计的认知过程因素、教学设计的可接受性原则以及教学设计的技术处理原则等几个问题。并特别就教学设计的心理基础和设计的技术策略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二是初步形成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生成性教学策略

(1)分析教学目标

通过对整门课程各教学单元进行目标分析,确定当前学习的"主题"。

(2)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情境应尽可能真实,提供有助于意义生成的实例,并把注意集中于学习的主题。

(3)信息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主题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应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予以必要的帮助。

(4)学习过程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如前所述,可采用指导生成型设计,或协作生成型设计,或独立生成型设计。但每一种设计都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倡学生"自动、自助、自学"。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生成。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应包括: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生成的要求。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2.替代性教学策略

(1)呈现先行组织者

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 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上普遍高于新知识,也与学生个人的参照系相联系。这些引进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即所谓的"组织者"。

(2)呈现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

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以讲授、讨论、实物、模型、挂图、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播放、布置作业等方式向学生呈现。这一阶段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是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经验等变量,运用能激起学生动机、适合学生的过去经验和现有能力,并能使材料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方法,以集中和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二是使学生明确了解材料的组织,形成整体的方向感。在呈现材料过程中,必须做到逻辑顺序明确可循,以便学生了解观念间的关联性。

(3)做到整合协调

3.指导性教学策略

环节一:引导注意,明确意义,增强兴趣;环节二:刺激回忆,合理呈现,优化编码;环节三:尝试体验,评价反馈,掌握结构;环节四:重复训练,强化保持,迁移创造。

三是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及评价标准

1.全面了解学生,精心预设方案;2.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发资源;3.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避免“视学生为工具”。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和情境化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语言等个性特征的方面,而就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言,教师应该在合乎逻辑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对教材文本进行理解、关注动态思维的呈现以及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各类风格的教师在不同设计情境中皆应该首要和全面考虑的问题。

评价标准:“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

四是初步形成了识字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

“快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疑释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快乐识字课堂教学模式有两种:1. "随文识字"教学模式:激情引趣,释题识字;范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字形;多种训练,巩固复现。2.集中识字教学模式:(1)激趣导入,整体感知。(2)范读短文,读准字音;(3)圈出汉字,定向记忆。(4)创设情境,巩固生字。(5)多种训练,巩固复现。

五是初步形成了低年级优质课堂练习课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练习课占了相当的比例,数学练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练习课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新知的巩固情况,发展着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所以练习课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做几道题,更应该有一个优质课堂练习课教学模式,通过近几年我在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学习兄弟学校及班级的先进经验,提出数学课练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此,设计了以下低年级优质课堂练习课教学模式,1.明确目标,激发参与。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3.比较分析,强化练习。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5.当堂反馈,小结反思。

六是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低年级新授课“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

低年级新授课“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疑释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新授课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三)内化总结,有效建构; (四)应用实践,发展提高。模式实施策略:(一)注重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二)注重操作、领悟新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三)注重语言表述、内化新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引领——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共分四步: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探究;二是制定方案,主动探究;三是合作交流,意义建构;四是实践体验,拓展延伸。反思与评价贯穿始终。

实施策略:(一)反思评价贯始终。(二)教师引领是关键。(三)创新手段激兴趣。(四)多法结合促发展。(五)拓展时空扩视野。通过课题研究、模式构建,让学生具备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是初步构建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及评价标准

1.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的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为前提,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要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交往,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自觉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的思想品德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从过去的传统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 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学变成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情景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景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

新的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紧紧围绕优质课堂建设,扎扎实实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结三:学术技术工作总结

在我校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研究实践的经验,我们大力进行“在课堂指导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及经验,下面作简要的总结。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为使课题研究中学生主动地在课内和课外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把学语文和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理论的学习:

1、自主学习的理论。《新课程课标》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2、合作学习的理论。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沙塔洛夫等人认为:通过创造性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合作、信任理解的关系,活泼多样地发展学生多样化的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3、探究学习的理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探究性学习,要把教材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二、探索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据此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优化教学策略的选择研究,探索出常规可行的教学策略优选法。

如寓言《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的精选教学策略是:1.图片激情导入;2.简介作品选集;3.速度感知内容;4.概述寓言要旨;5.研读剖析难点;6.小结文体特点;7.口头创新寓言;8.课外自选阅读。

三、研究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五大重点,以此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

2、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3、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4、要广泛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合作,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5、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教学特色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